一开头,妈妈的胆识就让我意识到这个女人不一般,我宁愿我的儿子被猴子教!
我想这个剧最吸引我的就是这是一家再平常不过的一家人的故事和希腊美丽的风景。
刚搬过去一家人一贫如洗,即使这样,母亲还是精神振奋为了幸福生活。
好想要个这样的妈妈,女儿日晒或者单恋,妈妈也还是很支持她oh sweetheart;二哥失恋犯错之后,母亲帮他脱了脏鞋,让他回到这个温馨的家;弟弟和一个囚犯玩耍,母亲担忧;而哥哥囊胃炎发作,不只是母亲,剧中所有人物都聚到一起,担忧着等待着,我想那就是一家人,画面简单温情。
一个大房子,一个靠海边的家,一个大家庭,这是多少人的梦想。
而岛上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也令人赏心悦目地看完。
每个人物都有一条线,但不复杂,稀松平常,围绕着大家庭。
最后一家人开趴体,弟弟想要把动物放了,但是又不舍,它们是陪伴,你要把它们养在身边,和它们一起呼吸,了解他们然后才放走,maybe next week,就和妈妈舍不得大儿子和女友去英国一样。。。
德雷尔夫人优雅迷人,和她所处的境地相比,难能可贵,因为隔着屏幕也可以感受到囊中羞涩,每日都会担忧养家糊口。
金钱物质匮乏和剧里洋溢着的希腊之风情万种对比甚多,现在想来,这部剧里双眸、耳畔、脸颊和肌肤是最为享受科孚岛的美好。
但我最羡慕的就是德雷尔夫人和自己孩子的拥抱,在这里我想称她为路易莎,这样感觉和她更拉近一点距离。
初来科孚岛 尤其当每个孩子难过委屈时,总会和路易莎倾吐,扑倒她的怀里,路易莎则给他们一个爱的抱抱,平凡有力弥足重要,每个孩子都是这样,路易莎在他们需要拥抱的时候,总会出现。
反观,我自己的话,难过的时候我更愿意自己呆着,不会和妈妈说,可能源于童年时代没有和妈妈一直相处,所以我很羡慕他们的相处模式,家人之间总会吵不完的架,生闷气,但是都是会和好的,而且不会记着,每个人似乎都对自己的亲人有天然的原谅色,当然是选择原谅你呀这样。
我听过一个妈妈说过,小朋友在三岁之前得一直在妈妈身边长大,这样长大的孩子特别有安全感。
和格里谈心 当时听完这句话,我就感觉自己的心窝窝颤动了一下,没错,一直以来,我一直知道自己缺失这种安全感,所以才一直想办法读很多书,了解自己,让自己的灵魂充盈起来,勇敢的爱人和接受爱,拥有爱的能力,让自己那一块缺失的心窝窝长满,就我目前的状态来说,还差点,但我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很重要。
所以我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每当路易莎的孩子扑到她的怀里时,我可以感受到那种力度,被双臂包围的依赖,妈妈在孩子头顶的喘息声,还有妈妈身上厨房的气息,还有手指轻轻的拂过孩子的头发,说着那种在冬夜围坐一起热腾腾吃饭的话语。
安慰难过的马戈 关于路易莎,我对于这个角色非常依赖,爱人离世后,她是这个家庭的轴,她带动着生活的轮子载着四个孩子充满生气的前进。
他们的生活缺失了两个重要角色,父亲和丈夫,这在家庭生活中是很重要人物,意味着粮钱和保护、力量和远见。
但是路易莎对于婚姻的美满幸福感到满意,这给予她力量要带着四个孩子要过快乐的生活,她很在意的就是每一个孩子是否开心。
所以,有妈妈在,家就会被找到,“我要回家了”这句话就有了底气。
我不禁想到楼下的喵妈带着喵宝,从秋阳暖到现在风萧瑟,冷雨落的时候也带着自己孩子一起等着好心的姑娘喂给它们猫粮,另一只小猫就没有这么幸运,还没有学会捋直小短腿跑,就失去了猫妈妈的体温和充满营养的乳汁。
自然界里宝宝和母亲的天然联系,有妈妈在我们才是宝。
充满期待的路易莎 所以,我会常常想念上小学时,到了周末可以和家人相聚,这种回忆里总是冬天,灰色的天气,冷冽的风,鹅毛大雪,我们一家人挤在小厨房里,热气腾腾的吃羊肉汤,那个时候妈妈做的菜好好吃,她会很有耐心的做饭,爸爸总是都会说,你咋做这么好吃的!
我能听见风想要从厨房门缝,玻璃窗缝挤进来,呼呼呜呜的声音还有一丝尖锐,这个声音夹着香喷喷的饭菜,还有那个敏感的小时候,可是那个时候还是害怕妈妈突然因为我做错了什么事情,就会说出刺痛的话和发怒,这样一来,饭香就变得毫无意义,还要遏止泪水,所以路易莎这样的妈妈,对于我而言是心灵上的厨房温存余味。
拭目以待 路易莎总是很美,穿着富有温情,目光总有企盼,神色挂念,口红宛若食深红色浆果,背影腰肢像是猴面包树那样,仿佛可以采摘面包,蜂腰在这里是肤浅的。
而当剧中医生高龄初为人母后,这种美的感觉也可以在她身上捕捉了,这就是作为妈妈的独特魅力。
我认识的一个小姐姐,年二九,做了两个孩子的母亲,看看她五年内的变化,愈发美,美的可以寻着背后她的呵护,她一边做老师,一边兼职,和爱人一起赚取更多的钱粮,养育孩子。
赚钱总是很令人费心思的事情,但是她愈发美,因为,她在爱,在积蓄,所以赚钱就变成了幸福的事情,她花的心力变成了养料肥美了幼子,而岁月为了奖赏她,又给了她玫瑰的魅力。
路易莎也是。
贫穷而记得拥抱的气息多么美好。
野餐湖中波文章原创,转载请联系。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给我点个赞嘛,真的是对我鼓励,加油写出更好的文字和大家分享,蟹蟹🦀。
首先安利一下原著《希腊三部曲》,风景自然描写一流,毫无套路。
在第一集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母亲就像原著中一样,是一个谨慎小心,很包容甚至有点溺爱的孩子的角色,可是看到剧后面的时候,看到她为了大儿子的去留而去找nancy说一些挑拨离间的话。
之前冒昧地带家人去伯爵夫人家里打扰,还有索取别人的衣服。
就像所有写家庭的剧一样,成员缺点和优点都很真实,就像这一家里的其他人一样。
原著希腊三部曲视角是以儿童眼中的自然世界为出发点,电视剧编剧提取的内核,和小说的区别,简直就像是《红楼梦》改编成背景宏大的三角恋,更准确一点,就像是《孤城闭》改成《清平乐》。
反正不知道电视剧看了之后去看小说是什么感觉?
小说看完再看电视剧,就是天壤之别。
尤其是编剧对小说人物的戏剧夸张,冲突-和解,家庭影视套路模板,剔除科孚岛的美丽,糟糕透了。
但是,为了美丽的风景,忍。
海报是一家人在海里,摆了一张桌子,为了凉快将腿泡在海里吃饭。
这一幕好深刻,足见他们内心深处的乐观和满足。
故事讲的是妈妈带着四个孩子,三男一女,在英国生活困难活不下去,举家搬迁到科夫岛。
希腊小岛,白墙蓝瓦,那么干净和纯洁,一个家庭风尘仆仆到来,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自然闹出许多笑话。
故事只有六集,却仿佛看到了一家人生活一起,所能亲密到的最高境界了。
孩子们都很叛逆,不懂事。
一个整天想着写性的作家大儿子;一个每天扛着枪在丛林里血气方刚的二儿子;一个满脑子都是嫁男人的未成年女儿;一个只对野生动物感兴趣的小儿子;只剩下一个头脑清楚,缩衣节食的寡妇妈妈,寄希望于美好的未来,又愤恨于眼前的糟粕。
亲情是什么?
一言不合就大吵大闹,想要分开过日子却硬是无法独立生存;没有一句话不是尖酸刻薄,失恋了得来的安慰不是“太胖太瘦”就是讥讽“一心吊在一棵树上。
”孩子们之间看似是没有亲密关系的,遇到不一样的意外事件,给予和获得的都是落井下石,只有胸怀深情的妈妈总是拥抱和等待归来。
然而,堵住哥哥上厕所的门,全家陪弟弟举行小蝙蝠葬礼,主动帮小老鹰打猎喂食,尝试安慰妹妹受伤的心等,都像是我们的童年。
正因为有父母的庇护,才可以不着急着长大,才可以雀跃蹦跳地回家,才可以勇于尝试,开尽各类捣蛋的玩笑。
我生长的家庭,也是一言不合要大吼大叫,司空见惯。
做错事情,出现意外,常常也不指望得到正面的安慰。
比如工作辛苦,得到不会是“平时要照顾好自己”这样平直的叮嘱,而一定会是“啧啧,读书那么辛苦,工作也那么辛苦,你是赚美金吗?
人家一路混到工作,每天都在家睡大觉,工资还差不多!
”生病好几周不见好,从医院回来也不会听到“给你炖了鱼汤,要记得喝,多喝水”,迎面送来的应该是“你也太没用了!
感冒都可以拖这么多天。
真是到了一定境界了。
”获得某种成就,也可能会有质疑:“你是花多少钱买的驾照?
”“大学给校长塞了多少红包?
”开玩笑甚至都不需要底线。
看,这是我的家人。
这是我们互相关心的方式,是我们需要再更深层次自我剖析后慢慢咀嚼才可以感受到的善意与关心。
然而,我们共同生活二十多年,已经学会去接受这种含沙射影,落井下石的交流方式。
倒是震惊朋友家人间会直言“我想你了”“我爱你”“早点回家吃饭哦宝贝”。
我爸每次打电话叫我回家吃饭:“干什么去!
浪这么久还不回来!
”每个家庭都有特有的相处方式。
德雷尔一家的温情表象上是凝聚在妈妈身上,但其实,成长在一起的每个成员都有浓烈的爱,不挂在嘴边,会意外会震惊,比如大儿子难得向二儿子询问意见;会泼冷水会揭伤疤,比如随后要拿被女友甩这件事刺激二儿子。
科夫岛真的好美,民风淳朴,有嘀笑皆非的法律,有大吼大叫解决问题的方式。
看剧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喜欢野生动物的小男孩,看什么都是新鲜,心里有无限的纯真和无尽的欢乐。
孩子们在悄悄的成熟和成长,物质的匮乏反而促使精神的丰满。
最爱小儿子满足的笑。
爱是自由和放手吧。
亲情也是,年轻的一辈总要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也只有放手了,才觉得相聚的旧时光弥足珍贵。
在能健康拥抱的日子里,不要吝啬独有的表达方式。
我如此爱我的家人,尽管我们依然学不会直白的表达。
这是喜剧的标签,这是我抱着看看美美的风景,这是我感受大海蓝天阳光小镇度假的希腊的初衷。
一位母亲,四个孩子,各各孩子都很奇异且每位都有自己热爱的事情,虽说热爱与现实能否生存不成正比。
我想这是个奇怪加温暖的家庭,母亲对每个孩子都很宽容很平和对待,不是传统的母子关系,更多的像是朋友。
我喜欢这样的母亲,喜欢这样知错也能改能很温和聊天的孩子。
再说另外一点,孩子们之间的沟通,甚至母子之间的沟通。
谈话实在是太有趣了,语言很风趣加桀骜不驯的感觉,貌似随意给陌生人提个不靠谱的意见,有时又是掏心掏肺的。
喜欢这样思想不受一点禁锢,说话不用考虑太多的交流。
三四集出现了爱情,母亲和斯文,马戈和园林男孩,一度让我感觉太甜了,糖来得太突然了。
对于母亲和斯文,我内心是抗拒的,斯文第一次出现,身材真好真性感,那眉眼嘴唇很是诱惑人,只是在他一次拒绝母亲进房间时,在母亲与那老头渡海狼狈回来他仍要出现时,在他忽冷忽热时,我希望母亲不要接近他,不要沉沦他。
看过几部同性电影,他们是主角,镜头在他们身上流转的更多,他们更能让我投入感情,我渴望他们有好结局能在一起。
这是第一次我现在母亲的角度接受自己喜欢的人是同性恋。
这种感觉真不是一般的难受,从这一幕起我就陷入低沉了。
断背山中,忘记什么名字了,那个妻子看到自己的丈夫与男生接吻,那一幕我很心疼那位妻子,但不似这次一样心疼,原来我一直将感情更多的代入到主角,忘记被伤害的人其实有很多很多的。
party上斯文仍在拉手风琴,母亲像他隔空敬酒,那一幕同样让我好像哭。
我和室友嚷嚷了半小时,向她深深地解释了同性恋这个群体,他们就是普通人,他们并不是现在越来越多,只是时代不同了他们才敢出来才敢不隐藏自己了。
另外,孩子们所热爱的事情都有了些转机,不像在英国般那样糟糕,只是成长必然意味着受伤。
小儿子若最后真的决定放生动物,我会担心他一下子成长的太快了,幸好幸好他说我还想再仔细的研究它们,maybe一周后。
大儿子好像是拉里吧,我不太擅长记名字。
写作在希腊这个小岛才崭露头角,就面临选择。
和女友一起回英国。
还是和家人一起。
莱斯利这句话感动到我了“girlfriend come and out ,but family are forever”不知道有没有记错,我英语也是个硬伤呀。
马戈也在伯爵夫人家做的越来越好了,她们就热爱一件事,并在其中生活的还不错,家庭也一直出事故,但心感觉很接近对方了。
也不知道我在码些什么内容,有没有落脚点,总之最后一集就是让我丧了让我在寝室疯了半小时。
这也多亏前几集的积累。
后面二季接着追。
还有,小岛上的人真好,那些朋友真温暖。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但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总是要成为一座岛屿似的,飞跃过千山万水去寻觅一些从未有过的瞬间,假装拥有。
我想去遍世界上的小岛,在所有的小岛故事里,人物成为封闭空间的延长线,孤独上升到空气里,散开感染到整座岛屿,把感情放大,生活放慢,人生变长。
大概也是德雷尔夫人去往科孚的小岛的原因,美曰其名是去寻找新生活,不过是逃不开的水电气费,和丈夫去世的沉重负担压垮了她,只能选择逃开这个最简单的方式罢了。
偏偏几个孩子也都有着孩子们的共性:不省心。
大儿子科里是半吊子作家,既做不好本职的房产销售,也做不好热爱的写作;二儿子莱斯利是个暴戾的枪爱好者,除此之外毫无兴趣,冲动又单纯;小女儿玛戈愚钝又普通,得不到心上人的爱,又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小儿子拉里热爱大自然,总能给家里带来奇异的动物开聚会,偏偏对于人类漠然,而家庭主心骨德雷尔夫人,只能以酒代茶来对抗这些沉重负担,直到最后也无法勉强撑下去之后,才能发出一句句没人回应的‘谁能帮帮我’?
在生活漩涡里,她以为逃离就能得到救赎,其实生活的黑影一直跟在身后,只要天黑就立刻显出原形试图吞噬你。
有句话讲‘生活总是起起落落落落落’,即使令人哭泣的时刻最多,但还是有很多个令人开心愉悦的瞬间累积成支撑的动力。
在路上遇到的希腊人,之后也一直给予的帮助,还有科里的阑尾炎发生的时刻,在门外守护的家人,紧握手的朋友,醒来的时刻的笑,都是平凡生活中的碎片组接成的你我。
其实我们未尝不是总试图要逃离开面前的困惑,以为去往新的地方就能好起来,当然不是,我们也知道不是,我们甚至会后悔选择这条道路,回望以前也都是熟悉的一切,那感觉多好啊,可是往前看,倒也走得下去。
只是在某些瞬间,我还是想要去往小岛,逃离世界,跟我的情绪,跟我的身边人对话。
把所有都沉淀下去,真正去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被妈妈的教育方式感动到,允许每个人自由生长,给予建议又不过多限制,虽然生活已经很艰难了,也没有强迫孩子们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让孩子早日懂事、早日长大。
并且每个孩子犯错以后妈妈总是很温柔的给予一个拥抱,每一个拥抱都让人感动。
电影里面有两个抉择让我印象深刻。
妈妈的抉择:在婚礼早上临时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很多人可能会为了面子工程,选择把婚礼进行下去,但是妈妈勇敢的做出了选择,把婚礼临时改为party,没有将错就错。
并且所有的孩子都支持她的决定,当客人来了以后也都表示出了理解,我喜欢这个包容度很大的处理方式,而不是每个人都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说你应该怎样。
杰瑞的抉择:电影结尾在婚礼临时被改的party上,杰瑞本来打算放生所有的小动物,但是在最后一刻又放弃了,我看出了他眼中的犹豫,我的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肯定会有种骑虎难下的难堪,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我怕别人不好的眼光,但是杰瑞勇敢自信的说出:我想让他们再陪我一段时光。
没有一个人会去觉得他出尔反尔,而是尊重他的决定。
如果是在中国恐怕很少有人有这样的勇气吧。
杰瑞能够勇敢的做出这个决定也来自于妈妈平时对他的教育,对每个人都是那么友爱,不管他们做了多糟糕、翻了多蠢的错误,妈妈都是表示理解并且寄予安慰和鼓励。
看的时候有的情节打开了弹幕,发现弹幕里面的戾气特别严重,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所以干脆就不看了,免得受影响。
大家也可以把弹幕关了,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感受到的。
•希腊风光真的绝了 整个都是恬淡优雅明媚闲适bgm也极度舒适•感觉有些剧情为了符合主题或者观众期待显得有点矛盾或者不合现实(可能这就是部喜剧),有些剧情太套路但是并没有太过具体的铺垫比如二哥火鸡那次忽然完美大结局?
无罪释放?
•前期很憋屈,一个个闹腾孩子气的,后期慢慢变好,人物性格逐渐丰满立体,大哥真的很intelectual了,聪明理性清醒博学幽默洞察力强,骨子里的自信。
最喜欢大哥。
二哥可以叫他老实人吗😂敦厚一根筋有点阴郁,这是他倒霉的原因吗…存在感好像有点低(for me),女儿就是个美丽的小可爱问homosexual是不是have sex in home真的笑死了,小儿子不用说了真的很charming,眼镜笑起来弯弯的俺的少女心… 结果到后面最不喜欢的居然是妈妈…就是一些行为真的迷惑,比如弄坏Sven的喜欢的手风琴,挑拨大哥和女朋友Nancy关系为了让他留下来,尤其是为了自己虚荣心借用女儿去找伯爵借衣服,不经人同意为了显摆直接把自己一大帮亲戚带过去…甚至差点吓到人家(代入下你有个有钱朋友然后你妈知道了在外各种吹嘘然后领着你家大包亲戚炫耀去这个朋友家 窒息);然后其他一些人Spiro大叔真的超级超级奈斯啊对他们超级超级好,可惜已嫁为人夫…!
Sven很帅,一直以来隐瞒自己和gay一些inborn personality,内敛不外露的气质都很到位!
还有其他一些人Theo和妈妈闺蜜希腊帮佣都很好基本就是全员无恶人…•打三星的原因是总是不大喜欢剧情设置的刻意感还有玛丽苏感吧。
生存很艰难,他们生活的好却全凭借运气(编剧一只笔)或许不应该用太现实的目光看待一部喜剧吧。
我得承认这一家子一开始看上去并不怎么样。
爱抽烟、不务正业、给自己老妈找了个恶心人号船长的老头子的Larry。
做事冲动、容易被人利用、没什么脑子的老二。
只想嫁个帅哥、每天像花痴一样的女儿。
把家里搞成科孚野生动物保护区的Garry。
他们的共同点是,不切实际,不事生产,还有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
还有一个溺爱孩子、粗鲁无礼的寡妇。
为什么能看下去。
首先是因为拍得好呀。
勿忘我花般湛蓝的海水和天空,科孚岛独有的土黄色的规整的小房子,遮天蔽日的林荫,有趣的鹈鹕和乌龟,随手一截,就能截到花团锦簇。
清新的拍摄风格,淡而暖的色调,让人觉得还能勉强看下去。
看着看着会发现,原来德雷尔一家很幸福。
Larry出版了他的小说拿到了稿酬;老二每天为家人打猎,虽然偶有麻烦但是总会摆平;女孩找到了照顾伯爵夫人的工作;Garry甚至真的开了一个动物园,在照顾动物的同时他也学会了很多。
Louisia虽然没结成婚,但是婚姻和爱情在她的生活中并不占太大的比重。
她和她的孩子们坦然地面对,热情地接受未来的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生活。
谁也不能否认德雷尔一家在科孚岛的生活,缺衣少食、鸡毛蒜皮,就如同无法否认他们真的很幸福。
成为房产代理人也许会比窝在小岛上写作更加稳定和体面,但不一定会更快乐;读寄宿学校也许比打猎、照看抑郁症患者、养动物学到更多知识,但一定不会更自由。
在英国生活也许更体面,但不一定会更幸福。
很多人一边做不喜欢的事,一边抱怨不幸福,另一方面还在嘲笑那些追求幸福的人。
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是75分左右——没那么好,也没那么不好。
不过对于处于社会主流价值中的安全感、对一份体面稳定工作的得意还有房车这些足以在主流文化中立足的资产的拥有,让很多人暗搓搓给自己加了不那么稳当的10分。
德雷尔一家,就是敢于承认并抛弃这虚假的10分、去找真正的幸福的一家人。
因为幸福是一双合脚的鞋子。
看完这剧,才明白什么是温暖而治愈。
治愈可能不是感动得你稀里哗啦,而是潜移默化地治疗破碎的价值观。
看之前是姨婆那样的人,看之后大概想——养一只鹈鹕。
片源:第一季德雷尔一家第二季德雷尔一家2
———————————————————————————————————————————————————————————————————————————————————— 。
对于看完了两季电视剧还是没有记住名字的人来说,只是那些熟悉可爱的面孔出现在脑海里,就觉得很有趣了。
家庭剧里,中国习惯婚后生活的鸡毛蒜皮,剧情冗长而铺张浪费,心理活动都变成了台词,这就是为什么国产剧拖沓的一点原因吧。
当然好的国产剧,也是因为有趣韩剧《请回答1988》也是因为有趣,编剧演员用心呈现一部优秀的剧作,好像,这部电视剧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你的情感体验。
德雷尔一家人也是有趣,更多的是变好。
妈妈决定变卖房产用以还贷,全家搬到科孚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家人在一起并不快乐。
或许,换一个环境就能重拾家庭最本真的模样吧。
对于妈妈来说,这是孤注一掷的尝试,没有回头路的冒险,不过也是挺酷的冒险。
每一集,都有一次变化,不是二哥放弃了枪,就是大哥开始写作,弟弟找到了喜欢的生物探险,妹妹找到了陪伴伯爵夫人的差事,而妈妈呢也开始陷入了一次次的恋爱中,好像在小岛上的恋爱,比在大城市里还要迅速。
同样是单身妈妈,有同样叫苦连天的境遇,在中国就是无休止的抱怨和自怨自艾,而德雷尔妈妈则在抱怨之中依旧是努力生活着(比如让孩子找吃的孩子都不愿行动,自己就去摘果子了),也因为她的真诚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科夫本地的司机大叔一直扮演着默默无闻的可爱角色,从一家人踏上这片土地开始。
不过也有很多疑点哦,司机大叔的车子里有家人的照片,全部电视剧却一次也没有像描述其他男性一样描述过他,虽然他也说“我得回家了,家人在等着我。
”他还是蛮有神秘感的角色。
风景真好啊,真的好美。
蔚蓝色的海水,纯净得没有半点杂质,弟弟的动物朋友们也都长得好漂亮,鹧鸪,水貂,狗狗,刺猬。
一家人居住的老屋虽然破旧斑驳掉漆,反而有一种古旧的美感。
生活,如果不够快乐,一家人在一起不够开心,无休止的争吵,反而丢失了我们努力创造生活最初的愿望了。
家人,只要在一起,同甘共苦,共同成长参与彼此重大的人生时刻,这就是陪伴的意义吧。。
德雷尔一家,截取生活在希腊小岛上的时光,好像,日子永远这样下去。
如果我们去科孚旅行,也一定能看到德雷尔一家,去参观弟弟的动物园吃妈妈做的英国美食再次印证,人是群居动物,只有在一起,才会热闹而有趣
弟弟鹧鸪牵着遛鹧鸪真的好可爱
三集看完弃 不仅没有任何笑点也没有任何收获
画面美,但有些角色的三观令人侧目
不知是不是故事发生在1935年的英国,所以妈妈才会在整个家庭失去父亲的情况下把孩子溺爱成白痴。在妈妈算不上贵族但至少谈吐举止优雅的气质下,孩子们很粗俗。好在对外人都很有礼貌,并且都太单纯。姨妈的到来是矛盾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另一种矛盾。只看小事看剧情,还是很温馨的。不要考虑逻辑及合理性
缺点就是太做作啦!!
希腊三部曲先看了第二部,在看第一部,想来不过瘾,就继续把没看完的剧看起来。再看剧,跟书中的部分故事就能对应起来了。因为原著是杰瑞视角写就,也就懂了杰瑞为啥爱动物以及由杰瑞视角下描述的一家人的性格,大哥拉里毒舌,二哥傻憨,三姐幼稚。老妈和事佬角色。还有斯皮罗的热情助人的品格,他一向如此,并不会让你觉得奇怪。 看到一些讨论说无法理解此剧价值观,也请不要将自己的价值观带入那个年代和别国。看影视作品不应该是审视,而是捕捉和了解。能get到一点创作本意已经实属难得。最后拉里想要离开又留下及杰瑞打算放生又挽留…我懂了并为之感动,不觉得价值观有任何问题。
刻意的戏剧冲突,奇怪又意料之中的剧情走向,不是我的菜
😍😍😍😍好喜欢这种类型的剧 妈妈真的好难 好累然后除此之外我好像也没发现其他吸引我的点
好磨叽。。。。PS. 老大也太内个了。。。。。。真的把自己当成儿子了吗((( 我看不见得吧!!
精致。色调清新明媚,剧情丰富紧凑,人物性格饱满,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第一眼看上去是剧情片,再看下去是喜剧片,典型的英式喜剧,不刻意搞笑,全部是小动作,小细节,整部看完后回味悠长,家庭之间的喜怒哀乐和互相扶持细腻柔软,令人感动
色调很好看
剧情寡淡,演员拉胯,第一集看到最后男女犯花痴,那个夸张做作的表情直接删,道化服什么的都挺到位,就是直观感受特别的假,就像内地的娱乐真人秀
没有影版有趣,一家子快刻画成极品了。
一开始是冲着乔什·奥康纳才看的,结果看完第二集之后完全被吸引了,这家人的生活真是太令人向往了,虽然生活在30年代,可就是让人觉得五彩斑斓。不知道书里面是怎么写的,但是最后一集有点过于抓马了,陡然一下来个同志元素,实在有点怪。乔什·奥康纳在剧中实在太乖了,尤其是那张贱嘴超级的可爱。
看完想去希腊。
原著作者(小儿子)说:母亲就像诺亚,驾驶着一家人乘坐的小舟,在波澜起伏的生活之海里航行,虽然船员们经常不服从她的指令,虽然她知道万一小船触了礁,大家一定会怪她,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凭着母性直觉引导这艘船前进。
景色宜人。
这妈妈好累
风景很美。剧里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不太能理解,要是把我放进去和他们住一块儿,可能不出一周就会被我暗杀。
画面很美,但剧情过于无聊琐碎,溺爱的母亲和自私胡闹的儿女,喜欢不起来。
坦白说,我觉得妈妈真是累死了,小儿子算是最省心的,三个成年的简直是麻烦制造者,而且个个自私嘴贱。不过妈妈应该反思下要不要那么溺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