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午上课,讲tsunami,一时冲动就看了短评完全吐槽不下啊,必须长评纪念一下,毕竟是我爹(呵呵 提名金球 接电话的时候心虚不?
)1. 疼死了2. 傻逼泪点低,多半是吓得3. 长这么漂亮的一家给整成这幅样子!
是嫉妒心吗!
小儿子simon可真是可爱的小孩纸啊……4. 我以为妈妈和大儿子救起来的那个小孩daniel是熊孩子(看名儿就觉得),但是好乖!
(来 怪阿姨亲一口)5. 一上来就给娜奥米沃兹裸上身,我能认她作娘吗?
这个想法在看到她大腿之后就破了6. 娜奥米的大腿从水里露出来的时候:“我擦这从医院出来就可以直接演锈与骨了妈妈咪啊”娜奥米失血过多在床上躺尸,脸都紫了:“我擦这从床上下来直接行尸走肉片场客串啊”7. 大儿子lucas绝对的第一男主8. 话说这里面也太多他妈的台湾剧里那种“巧合的错过”了吧!
有必要吗?
9. 这么好的题材,导演他妈拍了个啥10. 完全看不懂摄影,每次POV特写的时候,都尼玛AV镜头即视感11. 完全听不懂这史诗般的配乐12. 后面给娜奥米做手术麻醉的那段,到底是为何要拍成那样,我没看懂;伴着那窸窸窣窣的小提琴,娜奥米手从水里缓缓伸出来:“我操!
这把光打暗一点简直尼玛恐怖片啊!
僵尸还魂啊坟蛋!
”13. 我爹真是毛毛躁躁,哦不,只是毛毛;肚子什么的完全穿帮,亏得平时遮得这么好找不到妻儿,他给他爹打电话,说着说着哭起来,对不起我笑点低了……我完全不知道为何当时会笑……对不起……14. 最感人的居然是74岁老太太和二儿子看夜空的时候说的那段关于星星的话:那些星星都烧干净好久好久了,都死了,可他们的光会在宇宙中无限地穿梭下去我果然还是乖乖去看什么kuso的科幻和傻逼爱情喜剧吧,不合适不合适(摇头)先这么多,记起来再添(← 添—添饭—好饿 =_=)
获奖记录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2013) 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娜奥米·沃茨 第70届金球奖(2013)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提名) 娜奥米·沃茨 花絮·影片在西班牙本土拿下超过5000万美元的票房,登顶当年票房冠军,同时也成为西班牙影史上最卖座的本土影片。
·影片2012年9月在北美多伦多电影节举行世界首映,之后又参加西班牙锡吉斯电影节。
·影片是凭借《灵异孤儿院》一鸣惊人的西班牙导演巴亚纳执导的首部英文片。
·影片的拍摄花去25个星期,总投资3000万欧元 。
首先,我们应该庆幸的是《海啸奇迹》并不是由天朝或米国来拍摄制作。
因为如果是天朝来拍,不管是什么灾难一定是要先大赞裆和ZF的正确领导。
如果是米国来拍肯定是一家之主最后小宇宙大爆发拯救全家人的俗套故事。
虽然从制作成本上来看《海啸奇迹》绝对属于A级大制作,但其制作公司却是西班牙并不非常知名的电影公司,正因为如此,才保证了《海啸奇迹》没有落入窠臼,而是很客观的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地道的灾难片。
在这部电影里,你看不到各种“悲天悯人”的政客,你也看不到犹如天神附体的救护人员,你能看到的只是普通人在面临灾难时的本能反应。
看完《海啸奇迹》,可以发现整部电影中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简单和真实。
整个故事很简单,出场人物也不多,而且始终围绕着一家人来开展,没有任何多余无用的细节。
观众的注意力始终都聚集在这一家人身上。
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也保证了影片的真实感。
尤其是尖叫女王娜奥米•瓦茨极具“痛感”的表演让人很揪心,不过也正是娜奥米•瓦茨相对出色的表演彻底的抢走了伊万 迈克格雷格的风头,让整部电影前后两部分有些失衡。
由于娜奥米•瓦茨和伊万 迈克格雷格的戏很雷同,使得观众再看后半段时有些疲劳。
再加上伊万 迈克格雷格的部分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多,就让伊万 迈克格雷格在电影里有些尴尬,甚至沦为陪衬。
准确的说,整部电影后半段观众的注意力已经不是伊万 迈克格雷格,而是这一家人到底如何团聚。
电影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那种真实感,每当娜奥米•瓦茨处理伤口的时候观众都能感受到来自主人公内心那种钻心的痛。
就像三池崇史以前的一个电视电影《鬼妓回忆录》一样,电影本身并不恐怖,但就是有一种让你看着很难受的感觉。
《海啸奇迹》虽然不是3D片,但却凭着这种真实的痛感也能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之感。
比较有趣的是,《海啸奇迹》的戏眼并不是两位大明星,而是电影中的大儿子,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在灾难中有明显成长痕迹的人物。
大儿子由灾难前的孤僻冷淡、自私自利到灾难后的热情开朗、乐于助人。
可以说,大儿子的成长才是《海啸奇迹》最主要的一条线索。
其实在看《海啸奇迹》的时候,我满脑子里都是李连杰在印尼遭遇海啸的场景。
当时报道李连杰失踪的新闻也让国人意识到在灾难面前人是那么的渺小,即使他是李连杰。
我很好奇一个在电影里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一个有着充分的话语权、在天朝基本可以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在面对灾难时究竟他当时想的是什么呢?
虽然我们无法准确的了解到李连杰当时的思想状况,但是自从这次灾难后,他开始热衷公益,更创办了壹基金,变得更加乐善好施,而且对生死也有了新的感悟。
相信他也是通过那次遭遇才认识到人类在灾难面前是多么的无助,才滋长了他悲天悯人的思想吧,这和《海啸奇迹》里大儿子的成长之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我绝不是说李连杰在面对海啸以前是个孤僻冷淡、自私自利的人)值得玩味的是,正是李连杰的不幸遭遇,才促成他创办壹基金的想法,这对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反而成为一种幸运。
有时候,灾难也可以让人成长。
虽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是人类却是有着爱恨情仇的情感动物,这也应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事。
PS:如果《海啸奇迹》在中国票房大爆的话,说不定有人就会把李连杰遭遇海啸的故事搬上荧幕呢。
可惜,片子引进太晚档期又很尴尬,估计《海啸奇迹》在中国影市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荷兰弟在这片的演技简直就是童星里的佼佼者这片看得我全程紧张和惊悚,豆瓣竟然没有惊悚标签母亲吐出那条带血的长东西简直用了恐怖片的拍摄手法而且由于这片受伤拍得很逼真,加上医院里到处都是血淋淋的,这片真该加个惊悚标签海啸戏份不多的,因为主题是海啸之后的求生与医疗等母亲手术时回想起在水底一步步受伤的那一段,太吓人了原来这种逼真的灾难比鬼出来吓一跳还恐怖可能是文化差异,好莱坞电影一般很难看哭吧,但没想到老美这次拍得如此催泪,而且不是为了催泪而催泪,为了煽情而煽情,完全就是,不由自主的那种,根本没有刻意安排,但你可能看着看着就哭了,而且这片确实值得夺走你的泪水后半部分偏文艺,所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海啸袭击和母子俩在灾难地带的求生本以为到了医院能松口气了,结果反而更加紧张,因为母亲给人的感觉就是随时会挂,这就是这片优秀的地方不过母子在泰国医院那段我看得有点累,恩,语言不通就像看生肉一样,这种累卢卡斯在绝望下的一声喊叫终于让一家人团聚了看着一家人在医院那,你错过我,我错过你,看得我,那叫一个急啊这片好像没啥不满的,硬要扯不满的地方,应该是母亲有点圣母吧,都自身难保了还要去帮助这帮助那,还让孩子去帮大家,结果导致孩子回来时母亲没了,这对孩子来说真的很绝望很难受很气啊,这是善有恶报啊,这种时候真的更应该陪在身边而不是吃饱了撑着去帮助别人啊,毕竟,生命与时间真的已经很少了啊但也正是母亲的善,让老天开眼了,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发生奇迹,硬是活下来了另外这片告诉我们医保一定要买的,尤其是美国这种大医保,保险公司直接专机接送来救你,旁人都羡慕死了这片有这么多血腥的镜头,女主角也露点了好几次,居然不是R级是PG-13级
这是一部灾难片 ,改编自2004年印度洋海啸之后发生的事情 。
一家五口幸存了下来。
发生的时间正好是圣诞节前后 ,有很多游客 ,死伤人员巨多。
没有太多的海啸发生时的描述 ,而是海啸过后 ,人们的自救。
大儿子是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 ,他在关键时刻 ,担负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 ,像个成熟的人一样 。
又心存善良 。
记得最后的时候 他爸爸谢谢他照顾妈妈 ,而他说了一句 他们在互相照顾 。
在水中 他喊着妈妈 ,妈妈喊着Lucas,观众也跟着揪心 。
到了庇护所 他没有像孩子一样软弱哭泣 ,而是展现了他的冷静的一面 ,当他帮助一对父子重聚的时候 ,看得我眼泪哗啦啦的流。
而当找不到妈妈的时候 ,他强忍的压抑住自己的恐惧 ,让人看着心疼 。
在我以为他的爸爸和他的两个弟弟都已经遇难的时候 ,影片又切换到了他爸爸这边 ,他爸爸一直在寻找着他的妈妈和Lucas ,当然 对于他们来说 肯定会想要继续在海边寻找 ,因为我们有着上帝视角 ,会希望他爸爸赶紧去庇护所找他们 。
甚至还怪他爸爸 ,怎么忍心丢下两个儿子 ,没有陪在他们身边 。
但是仔细想想 ,那时那景 ,他又怎么会放弃寻找自己的妻子和大儿子 。
索性爸爸 没有放弃 ,而他们又是不幸中的大幸 。
当三个儿子相遇并紧紧的抱在一起的时候 简直爆哭 。
大儿子一直是坚强的 直到遇见了爸爸 ,他终于也脆弱的跑了过去 。
终于替他松了一口气 。
最后 母亲幸运地排上了手术 ,活了下来 。
在 麻醉起作用 之前 ,影片才放出了海啸发生时 母亲在水中 所遭遇的痛苦 。
最后冲出水面的那一刻 阳光打在脸上 。
这个表现手法简直就是妙啊 。
也意味着手术很成功 母亲又重生了。
然而 现实是残酷的 因为这场灾难 死亡了20多万人 ,他们是幸存下来的人 。
三个孩子都那么懂事听话 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片中的爸爸和妈妈 ,都非常善良, 在自己生死关头也会想着救助其他人 。
片中有一个场景 妈妈和大儿子和Daniel 都在树上 ,大儿子拿出了可乐 没有自己先喝 而是给了妈妈 ,而妈妈却先给了Daniel ,作为观众的我着急的说为什么不先给大儿子 。
而Daniel给的回应也是让人感动的 。
而救了他这件事在影片的最后 ,也给了一个让人感动的结局 会让人觉得救了他真好。
后来才发现 演大儿子的是蜘蛛侠 怪不得那么眼熟 。
还有片中的小男孩都长得好可爱呀Daniel和小儿子二儿子 。
以前无知 ,以为发生海啸的时候 人们的死亡是因为被海浪拍打而淹死 ,殊不知 当海啸冲过来的时候 ,人们会被狠狠的撞击 ,房屋和各种东西也会被淹没四处漂流 ,可能在被淹死之前会被水里的各种利器 扎到划到 ,尤为痛苦 。
片中儿子说 他看不了妈妈这样 ,我反而觉得他是看不了妈妈受伤的样子 ,而不是因为妈妈走光了 。
甚至后面有妈妈吐的场景 ,Lucas也是扭过头去不敢看 。
而当妈妈一次又一次的问她腿是什么颜色 ,他怕妈妈伤心 都说是红色 。
实在是令人感动 。
在大自然面前 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啊 。
今天看了一部2012年的灾难片,荷兰弟有出演。
这是一部感情充沛的影片,影片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互相救赎非常打动人,观看时几度落泪看完还专门去搜了OST原声带去听,脑海里浮现着影片的各种画面,感受了影片给大脑的强力回味冲击。
下面不涉及剧透,我想到哪就写一些,意识流,轻喷,谢谢。
荷兰弟饰演的卢卡斯是大儿子,十三四岁的年纪,是一个果敢坚韧但终究不成熟的少年。
全家五口在泰国海边过圣诞被海啸冲散后,他遇到了妈妈,两人九死一生脱离危险,期间遇到了一次矛盾,妈妈希望搭救另一名小朋友,而卢卡斯觉得我们自己都无暇自顾当然不同意,而妈妈说想想你的弟弟们,换做是他们,你怎么做?
(这时我私以为这样的妈妈有点圣母心,事后我发现真的很打自己脸)“他们都死了!
”卢卡斯回答道,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妈妈的做法,这也为后边埋下了伏笔,我认为这也是电影中陌生人互相关怀的第一次呈现。
影片更多是从卢卡斯的视角去拍摄,镜头语言非常抓人,画面呼应很考究——妈妈做手术催眠时和卢卡斯在手术室外等待小憩时,从上帝视角俯拍,镜头来回切换,直到进入梦里,镜头直接带回海啸发生的时间节点,现实世界催眠师反复说着“做个好梦”,但梦里确是妈妈被海啸吞没后,接连被水里器物反复割戳、拍打的过程,镜头慢慢掠过,让观者承受着相同的痛苦。
再讲一讲配乐,我查看OST发现共有18个原声音乐,交响乐的演奏有时大气恢弘、有时低沉轻诉、有时竖琴独吟,与画面交相呼应,真的很享受。
影片的服化道和布景太赞了,就不展开了。
卢卡斯在影片中的成长是一条主线,他在医院里答应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的事,他试着做了,直到影片最后,他抱着妈妈说他们救的小男孩找到了他的名字爸爸,这算是首尾呼应,也给卢卡斯的成长变化画了一个闭环的圆。
关于影片名称,英文名称叫The Impossible,看到最后我越来越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结尾说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这真的是奇迹!
再讲一讲荷兰弟,少年的稚嫩和纯粹展现得非常真实,没有表演痕迹,反倒是爸爸这个角色隐约感觉有表演痕迹。
喔对了,我貌似发现了服化道上的一个bug,影片后边爸爸和妈妈相见的时候,爸爸左眼下面的伤口结痂在他笑的时候貌似翘起来了。
我不是吹毛求疵的人,只是影片太吸引人了,看得过分认真吧。
最大亮点是逼真的灾难场面男女主角的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很大的戏剧起伏,但看到男女主角表演就很容易进入剧情中,感受到他们灾难后的痛苦和心情。
海啸场面很震撼灾难后场景做得很逼真,比那部从今以后好多了。
女神娜奥米再次证明不只有美貌演技也是很出色希望能在奥斯卡那奖,伊万·麦克格雷格给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星战的奥比万上,但这次知道了他也是一位出的演员。
其实从头看到尾,最大的感觉还是疼疼疼疼,Naomi拖着腿上和胸前那两处大伤往前走的时候;一边努力往树上爬腿一边滴血的时候;被救援者拖着在满是渔网和尖锐物的水里前进的时候;医院里那一呕的时候;还有Ewan头上被划个口子血直流的时候,我都是手一边抖一边咬着牙忍住不把头转过去。
看过的灾难片也不算少,肉体疼痛感被如此完整地传达给观众的还是头一回,足见两人的演技之强大。
短评里有不少人拿《唐山大地震》来做对比,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为了避免争议就不细说了。
稍微写下我觉得很打动人的细节(果然真人真事改编要震撼得多):① 红色沙滩球,线索道具之一,先是作为礼物出现,然后成为寻人的关键,本来后面几场近距离擦身的戏是非常cliche的,但Henry失望的目光被几个玩耍孩子脚下的红球引导进而下车看见三个孩子瞬间就化解了这种尴尬的情况。
② 海啸过后从水中捡起的可乐,应该说Lucas的求生意识被凸显得不错,水退后即刻撤到高处等待救援,并且明白在不知道救援何时到来的情况下收集手边的淡水资源。
(当然,前面他在酒店想喝可乐没喝到,这可能是种执念...)③ 三条线的切换,通常的灾难片都是一组人马走到底,剩多少算多少。
但本片更多的重点还是放在寻人上,所以视角切换得还算频繁,一开始是Maria(求生),而后是Lucas(探索),最后是Henry(重聚)。
一家三人都被填上了恰到好处的戏份,性格塑造也还算饱满。
(Ewan重新出现的间隔有够久,这是故意让粉丝们的心悬在那里不得安生吧)④ Maria两次让Lucas检查自己下肢是否变色坏死,尽管她知道Lucas对伤口有种本能的抵触,但身为医生而对身体部位的变化更为敏感所带来的担心和恐惧却还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⑤ 把Maria遭遇海啸时的镜头剪到后面和手术麻醉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拼合到一起,伴随音乐和后面的水中慢镜头居然有种《穆赫兰道》的梦境感(应该是被NW的脸影响所致)。
光暗参半,生者上升,死者下沉的诡谲慢镜应该是整部电影最让人屏息也最出彩的镜头之一。
⑥ 记有名字的纸片,线索道具之二,直接串起了海啸过后的众生相(生者的证明,死者的印记),群像戏中的重点部分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我觉得Tom Holland的寻人戏表演精彩度堪比《特别响,非常近》里的Thomas Horn。
⑦ Some of those stars have been burnt out for a long,long time.They're dead,but once they were so bright that their light is still travelling through space.We can still see them.(有些星星,早已在很久很久以前燃烧殆尽。
它们死了,但它们也曾经发出过耀眼的光芒,那些光芒穿过浩瀚的宇宙,终为我们的双眼所见。
)其实这片真的就像短评里 @小斑 说的那样 “只要略略夸张那么一咪咪就从催泪变煽情了” ,这种精度上的把握最能体现导演和编剧的功力。
最后,伊万打电话的时候哭得真是歇斯底里撕心裂肺,犹如核弹引爆,瞬间让我瘫在了椅子上。
9月22日,天兔袭来,天色骤变,外边狂风四起,只能呆在屋子里,晚上听着窗的哐当声,电脑里播起了海啸奇迹。
片子从平静的渡假到海啸袭来,女主角被海水搅得乱翻转,看着都揪心,而后,女主角教育小男孩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帮助人,满是正能量,在这样困难的环境里,算是带来了希望。
也许是太疲惫,加上床上的风过于狂乱,没多大感触,心开始大了,不再容易有触动,一如见到漂亮的女孩也就多望几眼,没啥想法;看到赚钱的机会,憧憬一下,然后就做回自己的事情。
干事情也没什么激情了。
还是回归影片,印象最深刻的是里边的小男孩,估计会出名,帅气的外形,加上片中足够多的镜头特写和比较重的戏份,很好的预示了他的星途应该会比较顺利,也比较有潜力。
2022似乎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刚开年,汤加火山就给了人类一个下马威。
汤加火山喷发的震撼场面,让很多人再次对大自然生起敬畏之心。
汤加火山爆发后还形成了席卷太平洋的海啸,就连日本、美国、加拿大、秘鲁和智利的沿海地区也因此出现了海啸。
每一次自然灾难都在说明一个事实:自称地球主宰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
还记得2004年的印尼海啸,曾造成29万人死亡,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遇到毁灭性的灾难,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灾难题材的电影,来感受大自然的震撼与无常。
今天想聊的正是这样一部经典灾难片,2012年上映的《海啸奇迹》就改编自印尼海啸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这部电影真实还原了印尼海啸发生时震撼恐怖的景象,而其中对亲情的细腻刻画更是令无数人落泪。
海啸奇迹
影片由伊万·麦克格雷格和娜奥米·沃茨担当主演。
曾出演过《红磨坊》、《星球大战前传》、《猜火车》等经典电影的伊万·麦克格雷格首先被影片的故事所打动,在完全不知道导演是谁,其他演员也还未确定时,就决定参演。
麦克格雷格表示,《海啸奇迹》最吸引他的就是故事的“简单”和“残忍”。
曾凭借《21克》夺得威尼斯影后,出演过《金刚》、《穆赫兰道》等经典电影的娜奥米·沃茨也是被电影的故事所感动,决定出演影片。
这也是麦克格雷格和沃茨自2005年《生死停留》之后,两位影帝影后时隔7年的再次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海啸奇迹》是“蜘蛛侠”汤姆·赫兰德的大银幕首秀,他在本片中扮演大儿子卢卡斯。
当时年仅16岁的荷兰弟凭借在本片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第84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具突破男演员奖。
而《海啸奇迹》的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其实是位拍恐怖片出身的导演,他的代表作是《灵异孤儿院》。
虽然两种题材相去甚远,但惊悚刻画和紧张气氛的营造却又异曲同工。
在巴亚纳眼中“它们都是关于承受伤痛和亲人的死亡,以及关于家庭的电影”。
这部电影在特效方面更是可圈可点,逼真重现了海啸来袭时的场面。
仅仅为了8分钟海啸席卷海岸的场景,6个特效团队耗费一年,实景拍摄45天,投入1000万美金才有了最终呈现的震撼效果。
幕后团队每天要运送135吨的水到蓄水池中,再用机器手臂搅拌水池里的水,让水保持浑浊和翻滚的状态,主演们就是在这样真实的“海啸”中上演“溺水求生”。
片中的建筑物其实都是微缩模型,后期再加上特效和背景。
《海啸奇迹》最终呈现的效果极具真实感,绝非一般粗制滥造的五毛特效。
影片于2012年在西班牙上映的第一周,就打破多项纪录成为西班牙历史上最卖座的本土电影。
《海啸奇迹》的原名是西班牙语“Lo imposible”,意为“不可能的”,正如它的英文翻译“The Impossible”,国内翻译成“海啸奇迹”基本已经剧透了。
主角在灾难中奇迹生还是灾难片的常规套路,然而这部电影却偏偏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总给人一种感觉:这部电影已经难以置信到必须申明是真人真事。
这部电影正是来自西班牙医生María Belón与她的家人在印尼海啸中的真实经历,他们经历了海啸、分散和重逢。
在命悬一线和失去亲人的绝望之后,一家人圆满团圆,这的的确确是个奇迹。
María Belón与她的家人2004年,玛莉雅(娜奥米·沃茨 Naomi Watts 饰)和亨利(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饰)带着三个儿子来泰国过圣诞节。
圣诞节隔天,一家人在泳池旁享受假日时光。
玛莉雅笑望着在泳池玩耍的丈夫和孩子,一边悠闲地看书。
微风轻拂,阳光明媚,没有任何灾难即将来临的征兆。
然而在一阵不寻常的凉风之后,怪兽般的滔天巨浪突然袭来。
大儿子卢卡斯看着扑面而来的大水,被吓得呆立不动。
这一幕也成了全片的经典画面。
海啸袭来的瞬间,没有任何预警,度假村瞬间被冲毁。
被眼前景象震慑住的玛莉雅,一时也反应不及,惨遭巨浪袭卷。
而亨利虽然立刻抓住两个儿子准备逃亡, 却为时已晚,转眼就淹没在巨浪中。
一家人就这样被冲散。
被巨浪击昏的玛莉雅,醒来后发现自己漂流在水中,侥幸抱住一棵树才没被水冲走,度假村已被大水摧毁,她的第一反应是家人可能皆已罹难。
悲痛欲绝的玛莉雅不禁发出了绝望的呐喊。
就在万念俱灰之时,玛莉雅突然发现大儿子卢卡斯就漂浮在距离她仅有几公尺远的海面上。
这无疑给了她一剂强心针,她不顾一切奋力游向儿子。
母子俩在不断袭来的海啸中几经周折终于紧紧抱在一起。
此时的玛莉雅已被水中杂物伤得鲜血淋漓、浑身是伤。
母子俩在海啸随时会再来的紧张中寻找安全避难处。
卢卡斯惊恐地看到母亲身上皮开肉绽的伤口,不禁扭过头不忍直视。
而母亲为了不吓到儿子,让他走在前面。
这部电影也正是在细节处体现真实和残酷。
与此同时,他们听到了一个孩子的呼救声。
卢卡斯认为海浪随时可能袭来,应该赶紧爬到树上,不该冒险救人。
但玛莉雅坚持要去救人,她说:如果那个孩子是西蒙或者托马斯呢?
你也希望有人会帮助他们吧?
玛莉雅用无私和大爱向观众展现了身为一个母亲如何教育孩子。
母子俩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救下了素不相识的小男孩丹尼尔。
而卢卡斯为了帮伤势过重的母亲爬上树,咬牙用稚嫩的双肩托起了母亲的无力双脚。
人性的无私和善良在这部电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卢卡斯将在路上捡到的可乐递给母亲,母亲小酌一口之后就递给了救下的孩子。
在大量失血以及脱水的状况下,玛莉雅依然不忘照顾素不相识的幼童,这一幕可能是最生动的关于爱的课程了。
电影中最动人的部分正是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守望相助:无法行走的玛莉雅被语言不通的当地老人从泥滩中救回。
当地的妇女见她衣不遮体,伤势太重,不仅喂她喝水,还找来干净衣服为她换上。
年轻人则拆下房门充当担架将她送去医院,这一切都出于人性本能的善良,跨越语言和国籍。
在医院,身为医生的玛莉雅全然信任语言不通的当地医生为她治疗伤势。
在病床上休息时,玛莉雅仍不忘让卢卡斯把仅有的一个橘子分给邻床的陌生人。
而卢卡斯也为了帮陌生人找儿子,在医院不辞辛劳地奔走询问,终于促成这对父子团聚。
另一边,爸爸亨利和两个小儿子西蒙、托马斯,因为在海啸时紧紧抱住了树也侥幸没被大水冲走。
刚从昏迷中苏醒的亨利第一个念头就是去寻找妻子和大儿子卢卡斯。
父亲在很多人心中是坚强、无所畏惧的象征。
但亨利不介意向儿子袒露自己的恐惧,他说:我最害怕的时刻是从水里出来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后来看到你们两个紧紧抱在树上,我就不再害怕了,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
几经周折,走散的父子四人在医院意外相遇。
这也是整部影片最催泪的一幕。
与丈夫重逢的玛莉雅第一句话却是交代身后事,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极度虚弱的她丧失了生存的勇气。
看着伤痕累累的妻子,亨利强忍眼泪鼓励玛莉雅坚强地活下去,一定会好的。
最终,在这场灾难中幸存的玛莉雅一家乘飞机前往新加坡接受救治,影片到此也划上了句号。
《海啸奇迹》与同类型灾难片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贯穿了整部电影。
人性的微光如星辰般闪耀在残酷暗淡的灾难场景中。
然而,这毕竟是一部灾难片,更何况导演还是拍恐怖片出身。
片中不乏大量堪称血腥的残酷画面:海啸发生时被大水吞噬的人们、玛莉雅鲜血淋漓、皮开肉绽的身体,卡车上、路边堆放着的尸体……既没有夸张也没有刻意回避,只是诚实地将人类的脆弱呈现出来。
正如主演麦克格雷格说的那样,诚实而残忍是《海啸奇迹》给人的观感。
也正是这样残酷真实的气氛中,玛莉雅一家的遭遇才显得格外像个奇迹。
这一家人在大灾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对方,他们从未放弃彼此。
《海啸奇迹》让观众深切地体会到,灾难来临时最可怕的不是“自己永远不会醒过来”,而是“醒来后,发现只剩自己一个人”。
我们所爱的人,才是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希望。
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只要怀抱无私的爱与坚定的信念守望相助,奇迹就会发生。
*本文作者:RAMA
影片中最出色的居然是那些极度disturbing的影像,导演时不时地提醒着观众自己是拍恐怖片出身。故事没什么问题,感动也有,但就是真的有点平庸了,叙事有一点温吞。
背景音乐的煽情,破镜重圆的飙泪,有缘才能成为一家人!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看得我好难过
虐心大片。tom holland才是真正的主角啊!
在英国伦敦有一场专门演奏该电影原声的concert,故事女主角的原主致词,向电影的台前幕后工作者表示最高致意。难怪音乐这么动人。
故事过于单薄 一些小细节上的处理 两位腕儿的卖力发挥 不足以撑起整部影片
NO.1235with yy ,~~,看的配音版 → NO.1232
看完后跟某个头都哭痛的人说这片简直就是五集GA合到一块来虐人,前面的少量质高的灾难场景非常揪心,后面的亲情戏绵延悠长,哭点重重【打电话那段哭瞎了(┳_┳)... 】。Naomi Watts扮相这么惨还露点,颁奖季应该给个提名……
温情片子我看完无感💔💔💔
烂的像中国人拍的
真心觉得一般,也没有被震撼到,只是简单的把真实故事讲述出来而已吧,感觉就像一篇文章广而不深。【伊万就是打酱油的太忧桑了!】
开场20分钟就出现了海啸。。,真是为他们一家捏了一把汗。。当大家在灾难面前。。生命是多么的珍贵。。也是多么的渺小。瞬间就灭失。。好好珍惜吧。。活着!是幸福的。。整部影片大提琴的配音缓缓耳边。情感起伏扣人心弦,看到他们重逢抱一起。。好温暖感人啊
真实感人。大儿子就是下一个贝尔(参考《太阳帝国》),前途无量。娜奥米沃茨太敬业了!
小孩的台词写得太生硬,刚入戏就被拽回来,太多刻意的煽情反而觉得麻木,就好像在说:“哝,主角够苦逼了吧,配角够善良了吧,配乐够福至心灵的吧,预备,开哭!><”
过于煽情,能想到的情节和结尾都印证了
故事背景,大量的特写,配乐以及演员们卖力的表演让这部影片足够催泪,毕竟没有什么比大难之后,亲人的团聚更具有感染力的了。但是始终觉得影片缺乏核心。
前半部分还行,后半部分快进了!
灾难片的俗套
取材04年印度洋海啸,圣诞节隔天,泰国海滩。视听层面不错,故事和表现手法都一般,但生死离别的亲情总能触动人心,Evan电话一段尤为感动。男女主角都是比较喜欢的演员。Naomi搏了个奥斯卡影后提名。
灾难来临时,要如何保护自己的家人?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