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度盘里存了这部影片,于是偶然的机会就观看了。
刚开始感觉这种题材严肃的作品,应该没有故事性,所以注意力都放在英语上了。
这部影片台词的英语很正式,很规范,听起来很不错,对英语学习有帮助。
但随着故事的推进,感觉自己越来越关注剧情了。
观看以后,心情有些沉重,脑子也开始思考。
美国政治把戏令人震惊。
女主的遭遇令人唏嘘。
其实想想现实生活中,言语低俗的男性群体数量不少,看看网络上的言论就知道了,你都避之不及。
他们不直接对着你说,就算还有羞耻心。
而女主站出来,好像是无事生非,把小事闹大了。
但是,如果女主不站出来,更没有进步和正义可言。
其实人在社会上有多少张面孔,我们都不知道,看似体面的人,有着龌龊的品性也不足为奇。
如果大家都一味纵容,社会会变成什么样,我难以想象,但是一定不会变好。
有时候该计较的,还是不能纵容。
希望人人都能够注意自我修养吧,起码给未成年人做个正面示范。
真相永远无法再重现。
看完最大的感觉是,一件性骚扰的案件,放在一个复杂的背景下,太多的判断干扰进来后就不再简单,不再纯粹。
当一个案件已经久远,在直接证据缺失的情况下,做与没做完全通过旁证来证明。
这些旁证,也只是尽力证明双方证言中的某个场景所言非虚。
但仅仅也只能证明这么多了,更多的还是没人的自由心证,此时,坐在审判席的法官(本剧无)、坐在听证会上的议员的判断力与一个普通人无异,完全从各自的内心出发,靠的是朴素情感。
在这么一个大前提下,这样的听证会无异议儿戏。
电影中对于录像带借阅记录是否取证印象深刻。
在能证明教授提及的录像带可能存在的情况下,这个可以理解为法律上的实体内容,议长助理并未同意取证,理由是我们不能通过职权去取证公民的个人录像带借阅记录(这个工作可以由教授方的人去调查取证),听证方应尽力保持中立。
实体正义向程序正义让步。
另一个是片尾,两位议员助理的对话,你相信谁?
他还是她?
她。
这也是这部电影想问大家的,普通人也许会有各自的答案。
电影结尾部分也有对大众的采访。
我是律师,明白真想永远无法重现,所以相信谁并不重要,要看你站在哪一方。
站哪一方就尽全力去证明己方是对的,毕竟真相已失,作为凡人的我们只能去尽力争取,通过双方对抗,最终达到一个可以让大部分人接受的结果,仅此而已。
所以,也不用对发问的议员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或是咄咄逼人,或是充满克制的提问感到不舒服。
要允许不同的角度去探求真理、真话,真话不会有伤害,假话才会(这句话来源于本来想看的另一部电影《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但太卡了临时换成了《关键判决》)。
总结就是,也不用鄙视大法官,托马斯大法官依旧作为保守派站立在最高院九人之中;也不用为女教授可惜或担心,办公室成堆的信件已经说明了价值。
有时候勇敢的去做一些事,会被看见,会带来勇气。
Confirmation——改变历史的听证这是一个没结局的故事。
讲述了一场对美国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听证会。
故事本身以近乎纪录片的形式,非常写实的描述老布什时代因提名大法官引发的政治风波,各种政治势力的博弈,性骚扰受害者的控诉,法官的反击。
当然,从中也可小窥一下美国的政治司法制度。
作为中国人无法想像电视上播出这种听证场面会是怎样的情景,光是场景描述就足够令人不安。
而抛开故事,生活中也常常见到针对女性的话题,各种潜台词,大多数情况下,大家一笑置之,谁也不会意识到这背后的不公。
中国女性的平等地位没有经过女权运动艰苦的争取过程,被动的获得了平等,就像习惯了逆来顺受的国人,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她们仍然是沉默的一群人。
受害人真的是“受害者”?
或者是政治斗争的棋子?
候选大法官清白吗?
真相如何,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而结果如何似乎也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把一个敏感的问题摆到台面,全社会参与进来,从而推进一种改革,从法律、社会、政治制度上真正严肃看待一个问题,真正严肃思考一个问题。
这场听证会的结果:妇女的权利受到更广泛的尊重。
男女有别,但是“别”、仅仅是“别”,而不是“高低之分”。
男性有男性的普遍优缺点,女性也有女性的普遍优缺点,可是这样的一些特点,不应当成为任何一方更为“强势”或者更为“弱势”的理由。
平等的一天,总会到来,不过这需要你与我,每一个曾经受过伤的、每一个可能会受伤的、每一个子女后辈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可能会受伤的人,站出来,在欺凌与骚扰面前,勇敢地说出“不”字,像影片中的这位安妮塔一样。
电影中的精良之作,把令人震撼的历史事件还原地很到位,穿插当年的真实影像,节奏紧凑利索,让观众时刻悬心。
电影用相对中立极其冷静的风格,展现了女性长久被蔑视的冰山一角。
羞耻的性骚扰事件没有定论,最可悲的是政治角力中只论结果不谈是非更难以改变的丑恶境况。
感谢每个时代中敢于发声的人,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名望、生活甚至尊严将社会中野蛮的一面讲出来,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只为让更多的人看到仍存在的那些不公平与不完美。
即使是失败,即使被阻挠,但一点点的行为终会带来人类历史上巨大的改变
不知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这句话就出现在脑海里面。
Without water,where is the ocean?因为是在提名之前的性骚扰指控,所以整个事件显得极具戏剧性。
这样的关键节点对于托马斯来说太重要了。
美国的大法官是终身制的,那几乎是他职业生涯的顶点。
且抛开那些阴谋论,譬如女主是受指派的政治宿敌的枪手,所有故事都是骗局之类。
说到底,没有所谓的真相浮出水面。
到最后,当年的真相是什么,恐怕也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当年的真相对于一个吃瓜观众来说真的那么重要么?
不管真相是什么,也不过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就算女主真的是个政客操纵的棋子,用于恶意中伤托马斯,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那又如何?
当然影片更加倾向于托马斯说谎的判断,而以女主为真正的受害者为角度。
其实,这件事在那样的节点出现就注定会成为一场利益博弈的闹剧。
谁在乎真相,谁关心事实,既然明确的分属不同的政治阵营就得为自己和团体的利益而斗争,更何况这是一个没有中立位置的战场。
所以,政客们不过各自不择手段而已。
从对社会的影响来看,这是一件好事。
任何的改变都要有第一人,自此以后,性骚扰更加被美国社会所关注和探讨。
制度进一步健全,女性也更加有深刻地自我认知和清明的法律意识。
这是一场关键的审判,因为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每一个关注的人都会重新思考性骚扰的问题。
《云图》中那些投身改变的人大多数也和女主一样,被旧的社会现实击垮最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但是,并不代表那些结果不会来,因为有他们,那些在他们余生或许都是梦想的事情,终将变为踏踏实实的现实。
作为一个成年人,习惯了用结果去判断一件事情的价值,和自己参与其中的意义。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该好好学学小孩子,从过程去明确意义。
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即使无人认同。
我劝每一位女性都去看一下这部电影 如果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女实习生告记者强奸的事件 女人不坚持捍卫自己的权利 就没人可以阻止男权社会对女人的消费或者侵害 发声是会造成很多困扰 有时候并不能为自我带来任何直接的利益 但是 无论力气多小 声音多低 只要有勇气发声 就是对整个社会的推动 这不是为女权主义发声 这和 聚焦 和 审判八号法案 和 制造杀人犯 一样 弱势群体需要得到正义 更需要自己 去捍卫这种正义
在两党博弈中,其中有人找到托马斯 租看色情录像带的记录证据 ,可是工作人员一句话就说明白了。
上帝有和它相反的法律,我们不能被披露公民私人观片记录。
即便如此,也不能破坏公民隐私的权利。
这部片子,不仅仅折射出性骚扰的问题,女权发展的问题,还有种族歧视问题。
其中有太多的东西展示给我们看 。
本片的结尾最为惊艳,与 《聚焦》 一样,没有盖棺定论式的说教;而是 展现了事件的历史性 , 注重这次事件对于美国女性发展的影响。
无数封给希尔的来信代表了全国各地女性的心声。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契机 。
这次事件后,美国女性维权事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反性骚扰的意识也得到了普及和增强。
这让鱼叔想起了今年夏天发生的一宗新闻——南方报社的记者涉嫌诱奸女实习生 。
听起来貌似比本片中的性骚扰事件 还严重 。
这个新闻一度成为话题热点,各大网站上尽是吸引眼球的标题和内容,人们也不断谈论,可是之后呢?就这么结束了?
一次明确的性骚扰事件,过去这么多年,它在发生的那一刻起就对女性产生了无法磨灭的伤害!
这件事情的双方当事人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法官(根本不能想像在更加低阶层的女性她们会在工作中受到怎样的侮辱)。
参议员质问女主为什么当时不说出来?
女主说当时如果说出来的话会很有可能影响到她的前途,做出当时不说出来这个决定是基于当时的情景判断,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男性朋友很难理解这个观点吗?!
本来社会上存在荡妇羞辱,再加上多年的学业和事业,她当时只有屈辱的忍了。
也认为其其实讲出来没有什么用)。
在后面事情的发展上证明,讲出来并没有什么用。
只有害自己的名誉受损,影响了我朋友的生活和工作。
这一切的痛苦都得女主承担,她是一个受害者受害者受害者!
心理变态狂托马斯平步青云,在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背景调查之前他没有为他犯下的罪行付出任何代价!
影片开头一副正派人士妻贤子孝的美满家庭画面,谁能想到他这种人会说出那种下流话呢!
这么聪明这么有能力受了这么多教育的一个精英,为何还能做出这么不堪的事情?!
这只能说下流的种子是在基因里的,读多少书都没用,教育在下流胚子的脑子里完全不起作用。
教育只是这种人利用的工具。
在听证会上他那偷换概念的能力无人能及。
首先他向老男人俱乐部的参议院们隐晦提醒你们一个个屁股干净吗?
七宗罪的哪一宗罪你们没有一两个的呢!
再者挑唆种族矛盾,说是设立私刑。
只不过把私刑从树上转换到听证会!
好家伙,这两条罪行可大了,弄得他们一个个都闭了嘴。
政客当然为了党派利益拼命搅混水,他们只想赢!
最后他们赢了,通过游说托马斯最终还是当上了大法官。
谁能看清楚这件事的本质是性骚扰事件!
无关种族,党派等乱七糟八的议题.还好虽然女教授的冤屈没有被洗刷,但是社会因她多少起了改变。
比如:单次参选女性众议员的的增加,参议员也有2名女性(再也不是老男人俱乐部了,电影中女性众议员冲进参议员们吃午餐的地方,看这这些老男人不可一世的态度说了句,多么大的权力,多么小的能力!
这不是女权主义的抗争,这只是作为人的抗争!
)。
也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让女性的性骚扰事件投诉起诉更方便。
所以女主把这件事情说出来是有很大的社会意义的。
在本质上说她拯救了千千万万个被骚扰女性。
这也是民主体制的纠错机制。
有错误会犯错误但有人挑战司法促进立法,事件平息后,社会又向文明迈进了一步.电影拍的太过平淡?
看客们想有多激烈的戏剧冲突呢?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件,只要真实的表现出来就足够了。
而且这是一个很严肃很值得反思的事件,电影不仅仅是看客们取乐的工具!
女主在听证会上的表现就像她自己在片尾所说的:我觉得我在听证会上的表现是得体的!
托马斯不配做最高人民法院的大法官!
他也许逃过活人的审判,但是他终究逃不了上帝的审判.上帝说:有罪!
ps:涉及到女性的职场骚扰,(这种骚扰会被延续扩大到饭桌和团队建设中,甚至一半的培训中)。
在中国应该更加泛滥成灾,特别是这种语言的骚扰,做恶者更加肆无忌惮。
一部分女性乐在其中,另一部分女性觉得苦不堪言。
还有极小的一部分女性反抗的话,就会被羞辱说凶啦,不好玩啦,没有幽默感啦,不识时务啦……等等。
他妈的我来工作不是为了取悦你供你玩乐的,你这没教养的男性蠢猪!
我能得到这份工作是因为我的能力跟这份工作匹配,而不是我的腿长,肤白,或者其他一些明显的女性特征。
我们只想跟职场上的男同事进行严肃专业平和得体的态度对话,而且也有这个智力来进行这样的沟通!
所以请首先做一个有教养的男性职员。
不管是平级的男同事还是男性顶头上司,在自尊的女性职员眼里,你们只是性别不同的工作伙伴而已,不要自恋自大的觉得自己有性的魅力了,因为真是一星半点也没有!
作为一部电影的话,因为是根据现实去拍摄,也用了大量的真实素材,所以观赏性肯定会受一点影响的,不过整部电影的衔接都非常自然,并没有很突兀的感觉,我想这就是素材组织的魅力吧,看这部电影更多是以一种观看历史的心情去看,所以也蛮耐得下来看。
这真是一个在今天中国也非常现实的问题。
撇下电影连带的政治问题吧,我觉得女性被性骚扰的问题应该是被重视的。
也许过去我们觉得必须有实际动作才能说是性骚扰,那么今天有了这样的概念,言语上的骚扰也是骚扰。
其实今天很多喜欢开黄腔当幽默的人不知不觉也在消费着女性,也可以是一种性骚扰了。
生活中的女人,更愿意默默忍受这一切,为了保住工作、名誉、身边人的安全,站起来对自己一点益处也没有,这就是这部电影最感动的我的地方,尤其是最后读信的时候。
法律意识是不断进步的,法律制约人,但必须是为了适应人的生活人们的规范而制定的,因此法律跟随人的进步而进步。
女性fight for their rights for so many years,我们有权为自己站起来,我们为自己说话的同时更是保持着这个社会的平衡,现象已经发生,难以视若无睹。
从结局来看,编导是相信女主的
难得的纪实干货
女人在生活和职场通过肢体、言语、电话、社交软件、胁迫发生性关系等方式的性骚扰很普遍,都走法律流程显然不可能,还会被人说玻璃心,小题大做。
敢情是在给希拉里拉选票?
这就是美国,丑陋却真实
关注性骚扰、METOO的可看,写实。
现实和电影中的女主都很有气质。我记住了龙东银。
今年第23部,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会潜在地对未来产生影响
1,从这部电影到今年美国总统选举,可以看到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时候犯的错,都要为此负责。可怕。2,我希望我们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大家有相同的价值观,有同样的道德标准,爱恨分明。所以说,美剧是意识形态的武器。
从主题、叙事、人物刻画、表演上都非常好看。难以置信伸张女性权利的路途至今已经走了这么远,更难以置信的是仍然还有那么远、那么艰辛的路要走。“Who do you believe?” “Her.”
6.在民主和媒体发达的社会里,一切东西参杂政治就变得复杂起来。真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影响,一些东西因此改变。
噫,只能说以这种方式推进也是蛮厉害的
7分,好像挺好看。
就是因为有人站出来 才会鼓励更多的人停止沉默 虽然因为贴近现实有点无聊 但是男女主的台词功底都太好了吧 最后看到事件对现实世界的推动 这种对平权的movement 最让人向往
所以这件事的真相到底如何?
女主演得实在是克制,带有知性的那种不多赘言,非常让人欣赏,也更容易相信这个罗生门事件中,她才是正义一方。史料也在堆叠,但就像《美国犯罪故事》那样,还原度高之余,都是震感观感的辅佐。西方国家站在如今的文明进度上,对于平权运动的热衷向来让人瞩目。而我们尚能看得心潮澎湃,是意义所在。
现实永远是现实。弱势群体在强权下就是这么容易的被抹黑被压制,因为曾经也经历过看着那些人毫无愧色堂而皇之的在法庭上撒谎、扭曲事实,所以我更加明白这时候那种愤怒和失望。影片节奏把握很好,没有太多多余的东西,从头到尾一直很揪人,整体视角比较客观,真实事件改编里算很有力的一部了。
虽然结局让人惋惜,但是还是可以看到美国司法制度的合理性。不过政治这个东西,再完美的制服也会被它给欺负
节奏很棒!
看不下去 主创目的性太强 人物刻画和剧情铺垫做得很差 导致整个片子始终处于一个毫无张力的松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