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窃听风云3》影院,我的脑洞大开,转啊转啊,转出来一个知音体故事。
基本上,三部《窃听风云》采用的是同一套世界观。
在这个世界里有两种地貌,或是一马平川的草原,或是漆黑幽暗的荆棘。
草原贫瘠,资源只能供人生存,荆棘险恶,但藏着无数珍宝。
极少数人天生拥有在荆棘生存的能力,他们是传奇偶像,人人欣羡,而大多数人分为两种,一种安于草原生活,自称屌丝,安贫乐道,一种向往荆棘中的生活,不顾遍体鳞伤挤进去,他们越进到深处,就捡到越大的财宝,终于他们披金戴银,吃香喝辣,风光无限,几乎与“偶像”们分庭抗礼,他们被人称为土豪。
人人都想跟土豪做朋友,缘于不清楚土豪在荆棘中生存的生存状态。
《窃听风云》系列专门图解上述状态,《窃听3》更将这图解做到了空前的分辨率。
它告诉我们,土豪们为了带着更多的财宝披荆斩棘,必须配备更厚的甲胄、更锋利的宝剑来武装自己,他们旅程的最大阻碍不是荆棘,而是自己的心,必须在肉长的心里灌进沉甸甸的铅,让它只为一样东西——财富——而跳动。
这样一来,他才能心安理得屠宰沿途的猛兽,也可以一面跟土豪队友称兄道弟,一面把剑尖穿过他们的身体,至于那些草原上的善良人,一旦挡了他们的路,从哄骗利诱到刀枪相向,都毫不心软。
直到有一天,土豪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变得跟那些野兽毫无二致,且不论亲情、爱情、兄弟情,连起码的是非善恶也成了羁绊。
土豪的痛苦是,索性当野兽,活得狂野自在,也就罢了,可分明还不是野兽,还留着人性,还会在见死不救之后悲痛,还会被小孩子几句安慰杀得老泪纵横。
这土豪,当得累。
如果现实里的土豪都是这个样子,我不但不要跟他们做朋友,还要离得他们远远的,并祈求家里那块地(如果有地的话)不要被他们看上,否则就准备抄铁铲子吧。
称片中的主角们为土豪,并不是我的主意,而是影片上映前就大打土豪牌,金灿灿的海报足以闪瞎戴墨镜的狗眼。
《小时代》里搞定几个亿的交易,众人兴高采烈,在这里要被笑掉大牙。
但跟《小时代》截然相反,《窃听3》不会让你欣羡土豪的生活,只会觉得脊背阵阵发凉。
曾江饰演的涛哥作为商人,从出身到为人,都是相对“正派”的一位,他的遭遇揭示,只要坐到那个位子,积累了那个数目的财富,每个人都会有一堆污七糟八的内幕可以抖,没人能脱掉干系。
只此一点,让足以让大多数心存底线的屌丝们畏而却步。
何况土豪其实都是小角色,上头还有不露面只牵线的“大老板”,土豪杀了人、藏了毒,一样要依法严惩,与屌丝同罪,这种土豪,真心没当头。
三部《窃听》,都在传达同一个道理,有钱人有“三不”:第一双手不净,第二不存正心,第三都不得善终。
那些心存悔悟力求救赎的,还可以烈火中永生,只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真正好青年,才有小清新一样的好归宿。
《窃听》系列拍到第三部,终于进入全面多媒体时代。
偷窥是每个人内心都潜藏的欲望,小时候看译制版的《后窗》,跟斯图尔特一起偷窥对面大楼,看得我心头小鹿乱撞,从此爱上希区柯克,近几年迷恋《疑犯追踪》,主要是享受主角占尽信息优势的优越感。
《窃听》前两部还算“切题”,以听居多,这回将电子设备一网打尽,视听+操控俱全,终于跟国际黑客电影接上轨。
神通广大的阿祖,犹如《疑犯》里“机器”的人肉版,打起架来竟然也是一把好手,情圣也当得不赖,三大咖中魅力指数最高。
这个角色,本是最游离于主线外的,有时涉入也稍带牵强,可见麦庄对他的喜爱,非得让他多出场不可。
跟前两集一样,故事还是一如既往复杂,充满各种不经意带出的暗示,需像看政治题材一样,开足脑筋才能跟上。
如果放在20年前的录像厅里,相信不久就有人抱怨连连了。
而放在当下,商业性和专业性平衡得刚刚好。
我最大的感受是,麦庄化繁为简的本事确实了得,所有可能引起迷惑的专业知识都最大程度做了简化,那些地产纠纷,那些监控科技,都深入浅出说了个明白。
金融我是不懂,快餐黑客还是当过几年的,从专业角度,片中的黑客演示当然经不起推敲,但虚构得很舒服,能让外行看到赞叹,内行看了也不会感觉智商被辱。
至于地产,改天我找个房产公司的朋友问问。
麦庄从《无间道》系列到《窃听》系列,以警匪犯罪题材在香港影坛独树一帜,用人性阴暗+智谋算计代替横飞的子弹和轰天的爆炸,但故事讲到收场,还是要用轰轰烈烈的方式来解决。
《窃听3》大小玩家齐聚一堂,在汽车乱坟岗里一锅全端了,属于典型的快刀斩乱麻,诚然,收拢多股线头的方式有点刻意,但这是很多商业作品的通病,也是现实题材在国内很难摆脱的困境,毕竟,某某总局要求一个“坏人死光光”的光明结局。
这场戏特效不错,如果你看过《扫毒》,还不免会窃笑两声。
而对我来说,还意味着另一种惊喜,如今CG技术满天飞,再也看不到七八十年代那些实打实的追撞翻车戏,令我苦恼不已,转念想到还有个东方荷里活在制作这种电影,总令人欣慰。
不过如今连《变形金刚》都在香港开分号了,不知土特技的传统还能维持多少年。
(文/方聿南)
在我吐槽《窃3》之前,请允许我无奈地起立为麦兆辉、庄文强两位导演鼓掌,“俩爷”完全走出了《无间道》的光辉,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潭”。
就在几天前,刚从CCTV6重温了《窃2》,方心血来潮的奔着这131分钟系列三掏了90块银子,为其背后的两亿多票房,再加一把火时,心也随着被浇了个透心凉。
开场的主色调,是我喜欢的,淡淡的灰色,寓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物是人非。
香港“男丁”传统细节铺垫,强拆敏感话题的介入,更是在片子的前10分钟,让人恍惚认为,这也许是个深刻的突破之作。
但分分钟消逝,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判断失误——拖沓!
叙事不清,基调不准、角色空洞,搞笑煽情不足,除了监听,反窃听,这种对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中国影迷早已耳熟能详的“小儿科”,其他所谓的“大场面”真有点哗众取宠。
坦白讲,《窃3》从头到尾,和商战、高智商,犯罪,没有半毛钱关系,他有兄弟情仇、家庭恩怨,纸醉金迷、利益熏心,但任何一条线做的都显得粗糙有余,精致难寻——太乱!
当五兄弟重聚首,阿波(林家栋)带头唱起粤语乡歌拉关系时,我就开始跳戏,一下子想起了《大话西游》里的唐僧的“only you ”;当金强(刘青云)瘫倒在地痛苦崩溃,还需要小孩子来安慰时,一下子想起了《大时代》方新侠;当万先生(黄磊)搂着陆永瑜内心独白时,一下子想起《我爱男闺蜜》里的男媒婆,当看到吴孟达一会叫“强哥”,一会叫”就叔“时,真的越看越像猪八戒。
——牵强!
据说韩寒曾留言,要进电影院支持,这让我深刻怀疑,他的《后会无期》到底会拍成啥样?
票房真的不能代表一个片子的制作水平,《窃3》看到最后,只有”无语“两个字可以形容,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撞车大战,在我眼里感觉像是哄孩子的游戏——碰碰车,周迅本来很出彩的一个角色,真的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我的偶像吴彦祖,虽然片中智商很高,片尾却沦为了农民。
——伤心……如果一定要让我想起什么,方中信的造型很不错,起码,你辨别出他来,还需要费点眼力,另外,获终身成就奖的罗兰,是个好演员。
说电影之前,先说说港片和所谓的港片粉好了。
说实话。
最近十年吧,伴随台湾娱乐业的崛起,香港不管是电影还是唱片业都让人感觉缺乏亮点了。
你要说港片港剧香港歌手,第一反应进脑子里的肯定都是些十几年前的了。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还每每会有传说中的港粉跳出来说,那是因为你们不懂香港文化,不懂欣赏BLABLA。
我就奇怪了,美英日韩台这几大家粉里,从来就没有哪家粉跟港粉这么高贵冷艳,明明是个烂片也要给你扣个“你不懂香港文化”的帽子上嘲讽。
你看,这片就是这样。
明明结构节奏人物剧情逻辑全都一塌糊涂了,豆瓣还有很多人坚持这是真实反应香港现状啦,香港文化啦。
那以后中国的2星恐怖片也有借口好吗?
先说说电影整体节构和逻辑吧,基本上就是四波势力:刘青云为首的四兄弟,涛叔,古天乐和叶旋黄磊,再加一个什么司徒先生。
一上来告诉你,古天乐以前为了涛叔出过力,主动蹲过大牢,也是和当年刘青云他们称兄道弟的,算是代他们蹲牢,但出来之后没拿到自己应得的那份钱。
正好古天乐和叶旋以前有旧情,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变成叶旋这边的人了,通过窃听监控什么的手段,准备拿下刘青云一伙的把柄报仇,顺便让叶旋公司上市。
这么看其实这片子的剧情不算复杂,但不知道编剧导演出于什么心态,硬要往里面埋一堆明的暗的零碎,比如不停提示叶和古以前有个孩子啦,被刘硬拉上车打掉啦,也不说为什么。
搞得我差点以为这孩子其实没死,就是周迅的孩子。
然后叶和黄又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两人一坐上车开车的还是叶?
古天乐忙活半天又是图个什么?
后面也说了不为钱,那难道就为了女人吗?
司徒先生又是搞电讯公司弄窃听的,又搞什么资本,到底是什么来头?
本来挺简单的事,越说越复杂,结果到了最后,你以为要把所有的线穿起来,给你理顺了,好么,大概导演也意识到自己没这本事了,这所有主角每人开辆车开始互相撞,用暴力爆炸来解决所有问题。
大家死光光,问题就解决了你看我聪明吧叽嘻嘻嘻……还有什么去澳门送钱一类的,完全就是在开玩笑。
刘青云这伙人一开始明确都表现出不信任他了还打算搞举报,结果眨眼就拉他入伙上游艇,直接让他去搞行贿,这逻辑何在敢问?
而且几个兄弟明明各怀鬼胎,最后还要表现出很有兄弟义气的样子,我替你拿卡车撞人你挺住啊……一类的,完全就是让观众傻眼。
我看了看底下评论,觉得这片好的,大多数是认为这片子真实反应了什么香港社会金融资本和地产巨头黑幕交易一类的,以及宣扬“地就是用来种的”这种朴实小清新观念这两点。
不知道写这些评的人是不是认真的,首先你又没见过那些玩几亿几十亿的人怎么交易的你怎么知道这真不真实呢?
我就觉得很假,几亿股票都看不上的人,还会开个破车,出门连个保安都不带随随便便被人撞死啊?
还跑到乡下叫100块的小姐啊?
简直惊呆好吗,我看前半段的时候还一直以为刘青云那四个人是住在村子里的村民,只不过是村民里比较酷炫的流氓而已(而且用OPPO手机也佐证了这一点),还顺带和村里的小寡妇调调情(人小寡妇还看不上他……),结果一转头又坐在超豪华办公室里了。
片子里唯一还算能看的就是刘青云的演技,当然和当年演大时代时也没什么太大区别就是了。
周迅古天乐什么的完全就是被这傻剧本牵着跑,别给他们要求演技了,估计导演都不知道该让他们演成什么样。
难怪电影结束时我前面有好几个人都愤怒的表示看这片子都不是浪费钱的问题了,纯属浪费时间。
小时候,妈妈上班不在家怕我偷偷看电视不做作业,就骗我说她在家里安了监控镜头,我做什么她在单位都能看到。
小时候实诚,真的信了,真的乖乖的在播小神龙俱乐部的时候做着组词造句的活儿。
家在泉州,老一辈的人嘴边总挂一句,“人在做,天在看。
”其实,细想来,这一窃听系列也差不多是一种隐喻。
用窃听,来警示人们,做过的亏心事都终将被世人知道。
电影的结尾也做了一个总结:“人善人欺天不欺”。
但是,天在哪儿,天何言哉?
做过亏心事的人会像小时候的我一样,以为真有监控记录下他们的恶性吗?
是不是还需要有人来替天行道?
而谁又愿意做替天行道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儿?
在这一部电影里,人在贪欲下所能表现出的癫狂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地产商、房事局、村里的黑社会以及原本淳朴的邻里乡亲,为一块新界的地勾心斗角、拳脚相加,全然忘了对方还是儿时以叔婆哥姐相称的那些人。
乡土中国所赖以维系的祖宗、血缘被践踏得支离破碎,取而代之的是公司上市的股权分配关系……兄弟反目,女儿冷眼看着自己的父亲病发痛苦而死。
争,因为要拿到自己应得的;抢,因为自己有权有势有头脑。
活生生一出弱肉强食的丛林斗兽戏码。
无权无势的村民备受欺凌,可是奈若何?
直到日生向黑道大哥扔了一颗石子,直到月华拿起铲子保护儿子,直到阿祖拿起铲子揍了那个黑道大哥。
是一个小男孩掷出了反抗的第一颗石子,一时激起千层浪,无权无势的人终于反抗成功。
人善被人欺吗?
人善,是与人为善,不忍伤害他人。
你不忍,可对方知道你不忍,反而先下手为强来伤害你,你还以德报怨吗?
人善就一定软弱吗?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形成的不成文的契约,各自遵守能达到纳什均衡,各方达到利益最大化。
但这是建立在对不遵守契约而获得更大利益的人的威慑、惩罚上的。
软弱的善良最终一定是好人受到伤害,而坏人占尽一切好处,反过来变本加厉地继续伤害。
人善人欺天不欺。
若有天道,请赋予善人以惩戒坏人的力量。
人善被人欺,天性善良的人因为跟错了人而做出了恶事。
最让人唏嘘的就是黄磊扮演的万先生。
从之前的对话透露出来的信息,他之前应该是在华尔街工作,做了什么违心的坏事。
看到自己的爱人阿瑜对自己的父亲见死不救,他抱着她,沉沉地说了一句“我以为我跟着你之后就不用再做坏事了,没想到还是要做”。
顿时我想到了在海上没东西吃而抓了一只鱼来充饥的少年派。
那一刻他是痛苦的,因为他信仰宗教,素食,从不杀生。
为了生存,他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天性向善的人,做坏事带来的愧疚感使他们不愿去做坏事。
但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刻,这种愧疚也就顾不上了。
人善人欺天不欺。
若有天道,请让这些原本纯净的灵魂远离那些万不得已的时刻吧。
最后那一场撞车戏将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渲染到极致。
车撞来撞去,人杀来杀去。
一切平息之后,当年主谋杀了陆永远的陆金强在他儿子的安慰下哭得像个做错事的小孩。
镜头往上,以一个上帝的视角,俯瞰地上在混乱的撞车现场救人的村民们。
人善人欺天不欺,做了坏事的人得到惩罚,而善人总还是愿意傻傻地原谅放下屠刀的人。
但这,只是一部电影,只是一种假设。
人们会相信有天道吗?
其实很多时候相信不是有或没有的问题,是信了世界会不会变好的问题。
人在做,天在看,或许还是信比较好。
本来想演成悲剧,活脱脱被我看成了喜剧,几条主线情节交代的不清楚让我怀疑是不是剪刀手光腚君的功劳。
而且很多地方让人觉得牵强附会,比如「四方」里面有两个家伙的惨死,我真觉得不至于下那种毒手的,明明自己就是到处沾花惹草的。
而且话说刘青云到场也太慢了吧,明明是像尔康那样看着他们跑走的,那哥们拿砖头足足砸了他五分钟不止,刘青云才姗姗来迟,你真的想救他们吗啊喂!
这让我一度觉得是个伏笔,是不是他设的圈套把他们都整死然后想独吞四方集团,事实证明我!
想!
多!
了!
地产霸权和乡土宗族的媾和,以及后者的覆灭,这样的主题拍得好大约会是颇有新意的,拍的不好就会变成TVB。
实际上麦庄这次的工作算得上考究,故事接地气,扎实而并不算浮夸,视听细致,演员表演尤其可信,但看上去,仍然像是一出三部连放的高级版电视剧。
故事太满,于是所有的时间都只能步步为营地追求工整,寻求部分的出彩已经十分勉强,更遑论情怀。
当然情怀需要立场,而在这样现实的故事里,立场于麦庄而言似乎是勉为其难了些。
田园将芜,旧的东西覆灭了,却还只是一味的说只有田园好,要回归田园,扎根乡土;投资的、投机的、收地的、发展的、卖建材的、开工的、发批文的,整条产业链上全员都是恶人,唯一与之无涉的好人幸存了,重新来过的办法就还是去种田,这样的结尾未免讨巧而鸡汤了些,好像土地的价值只有炒地产和种田,土地上人的生存价值也只有寻求投机或者隐居乡野,要不然就去死。
而麦庄赞赏的,就像周迅那样,展示一种在城市人看来最可向往的乡土生活,洒脱、淡泊、快乐,适度的体力劳动与健康的体魄,貌似种地就有得食,永远不用为活命而烦恼。
另外为毛要跟陈木胜学喋血?
总之唱歌的部分非常无厘头,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
说起来,其实好像也根本没喜欢过这个系列,看一部忘一部。
题外话:才3有用,抄袭的倒是不少,像话吗?
文/梦里诗书鲜有一部电影连拍三部,选用同样的演员,大同小异的剧情,却讲着完全不同的故事,若说《窃听风云》实为港片经典,第二部狗尾续貂,借力造势,尚可马马马虎,那么到了第三部则已然完全走歪了“窃听”的路,上演着一场无关窃听的风云。
《窃听风云3》不得不说实质是一部颇有野心的作品,波云诡谲的房产风云一改之前两部股票内幕贪腐已然用旧了的电影命题,电影有着对经典港片的创新与挑战,只可惜这是一次并不成功的尝试,电影开篇将历史的时代感很好的融入于电影之中,其实在开场二十分钟之内,对于这部并不同与前两部电影命题的《窃听风云3》,予我的感觉满是新意和大片气魄。
但接下来在这部耗时130分耗时最长的《窃听风云》系列里,一种无序与杂乱感弥散于电影之中,电影即缺乏《窃听风云》里环环相扣剧情的急迫感,在历史时代的展现表述上同样虎头蛇尾,麦兆辉与庄文强这对导演搭档或许他们在悬疑剧情片的把控上已然收放自如,张弛有度,但对于如何去展现电影大背景的时代感,如何令一部电影有着大布局,却又不庸长无序一直是诸多香港导演所缺失的,可每一个导演都会有自我超越,渴望留下被时代铭记作品的宿愿,两人之前合拍的《关云长》便是一种历史片不成功的尝试,这次他们将自已的经典作品《窃听风云》的第三部同样融入这种大背景的时代感,希望借以火热的房产话题拍出具有时代感的大片,但过多的人物与剧情杂乱的交汇,导演更是功力不足遗憾的没能把控住电影整体节奏,这使得130分钟电影剧情突进缓慢,臃肿无序,令人有种看流水账般无奈的观感。
固有被局限了的《窃听风云3》,虽有着对电影的创新,但更多的是沿用了旧有的港片模式,这使得电影处于一种半生不熟的状态,一方面老辈的香港导演渴望创新,另一方面又无法摒弃过往所铸就的经典,一部作品是经典,不断复刻经典的电影只能令人感概香港老一辈导演的江郎才尽,因为《无间道》的成功有了第二部第三部,同样《窃听风云》的成功也让这部电影成为了一个系列,香港的繁华与国际化铸就了港片的传奇,但1104平方公里的香港也局限了香港导演的视野,谈起港片无非就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兄弟义气,儿女情仇,老匠人拥有行家里手,驾轻就熟的老道,但同时也慢慢磨灭了年少时那改天换地的心气与气魄。
股票贪腐变成了地产风云,虽有着更为精致的镜头感和历经三部风云日益老道的演员,只是窃听成了票房的噱头,悬疑片里的不伦不类又毁了剧情,“窃听”再不是那个光与暗间人性的考度,看《窃听风云3》还不如回味一遍过往。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是我喜欢的风格,一向比较喜欢间谍啊战争啊这种题材的电影。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巨星云集,看他们飚戏也是很棒的体验。
不过这部电影和前两部比起来逊色了很多,“窃听”似乎只是变成了一个噱头而已,无休止的商业战争结尾硬生生插入感情戏,无论是商战还是感情线都显得有点单薄、铺垫不足——这一点略显遗憾。
剧本确实有问题。
但就是好看。
描述的世界很棒,很多人,很多阶层,香港电影少见。
好久没看刘青云演一个恶人。
某一刹那满脸横肉让我想起暗花里头的那个他。
想起一个字头的诞生里的阿狗。
他的面容有一种不畏天,不惧命的豪杰之气。
恶人对两个坏人兄弟的两句跑啊,让这部片子达到香港电影的五分。
香港电影就是这种感觉啊。
说起恶人,也想念吴镇宇的靓坤。
出来混,说到做到,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
赞。
方中信的发型靓爆了。
怀念濠江风云里的方中信,最靠谱的兄弟。
好多人都演得不错。
周迅演技太厉害了。
林家栋有几个场景也演得不错。
吴孟达好久没见了,依然这么有型。
上次见他这么坏,是老周的食神,里面的谷德昭也比这个片子里的年轻。
老周又在忙什么。
吴彦祖帅哥帅的不能行,可惜演技没能多的发挥。
古天乐帅哥也很可惜,演技没能多的发挥。
吴彦祖给古天乐说,咱们都坐过牢,知道人能有多坏。
当时心里大赞,对这哥俩和这部戏大报希望,可惜。
这俩人的爱情戏其实都很有张力,可惜。
这是导演的水平问题。
他俩都需要杜sir。
杜琪峰大导演不知道在忙啥。
电影超过我的预期。
麦庄组合还是可以。
香港电影不错。
发现香港电影很多电影名字和人名我都很难想起来了。
***再看一遍,真不错,这么好的剧情,华语电影圈难得咯。
2019.10.16
从电影院出来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近几年只要在片头看见尔冬升的名字,我大概就可以猜到整部片子里面包括以下的情节:1、刘青云的角色先好后坏或者先坏后好2、古天乐和叶璇就是没法痛快在一起3、黄奕不知道要和谁滚床单了4、方中信会挑战自己新的演出格调5、当当当当!!!
吴彦祖会怎么死呢?!
前四条都是知道的,第五条,是我抱着严重的好奇钻进电影院的主要原因,从一开始,我就在猜测吴彦祖这集会怎么死。
回头去看新宿事件和窃1、2,吴彦祖的死法真是惨的不能再惨让人先剁了手糖炒了栗子,或者让人直接脖子上来条绳子勒死还要从高空扔下来,或者让人打爆死后还要让人把尸体割开。
可以说,每一个死法都刷新了底线。
其实窃3的情节实在是太无聊太普通了。
以至于唯一的亮点,就成为了我猜测的五大情节。
至于到最后吴彦祖还没有死的时候,我开始着急了,吴彦祖都开车跑了,难道说他这集死不了了?
然后!
当当当!
NMB的居然开车回来了!
你丫居然开车回来了!
眼看着窃听风云就变成了撞车风云,吴彦祖我终于猜到你丫怎么死的了,你一定要被撞死!
于是果不其然的,古天乐撞了刘青云,方中信撞了古天乐,吴彦祖撞了方中信,刘青云撞了吴彦祖!
撞车!
撞车!
刘青云立功了!
刘青云立功了!
不要给吴彦祖任何的机会!
伟大的尔冬升的御用演员!
他继承了尔冬升的光荣的传统。
王敏德、曾江在这一刻灵魂附体!
刘青云一个人他代表了弄死吴彦祖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刘青云,面对吴彦祖半残的身体。
他面对的是尔冬升全世界影迷的目光和期待。
吴彦祖曾经在很多片子里逃过一劫,刘青云应该深知这一点,他还能够微笑着面对他面前的这个人吗?
10秒钟以后他会是怎样的表情?
没撞死!
影片结束了!
刘青云没有撞死吴彦祖!
吴彦祖没有再一次倒在尔冬升的镜头面前,伟大的吴彦祖!
尔冬升今天生日快乐!
尔冬升万岁!
完全和前两部不是一个档次
从头到尾都挺紧张的,比导演们拍的那个不咸不淡的听风者强。另外露丁画面国外上映要剪吧...
TVB应该翻拍,就电影而言,太泛啦。
今年最烂的电影,没有一丝优点,节奏烂、剧情烂、场面烂、无高潮、无逻辑、无厘头、无演技!
实在没的逛只好看电影消磨时光,总的来说是部还算不错的港片,情节设置还算用心,两个多小时也算引人入胜。只是演员表现较一般,过于刻意追求悬念设置让故事显得仓促而杂乱。古天乐演技永远无长进,唯一亮点是周迅,提个金马女配可还行。
·没看之前打2X 看完 修改为1X
刘青云太招人稀罕了
土地是用来种东西的,不是用来卖来买去的。
一场关于土地的战争,一场时代大戏,杂糅爱恨情愁,每个角色都活了。一句“土地不是用来卖来卖去的,而是用来种东西的”又让这场战争返璞归真。个人认为是麦庄《无间道》以来最牛逼的作品。赞!
自暴自弃的导演在最后半小时发了疯,把原本好好的窃听风云拍成了死神来了。
节奏,焦点,主线,角色分配和选角,都有问题。最高给出四颗星。
周迅:小伙子不错,和我学种地吧。
地是用来种东西的、不是用来卖的
十分平淡拖沓想拍成风云变幻的地产年代感失手了
前两部《窃听风云》还算“切题”,以“听”居多,#窃听风云3#将电子设备一网打尽,视听+操控俱全,终于跟国际黑客电影接上轨。神通广大的阿祖,犹如美剧《疑犯追踪》里“机器”的人肉版,打起架来竟然也是一把好手,情圣也当得不赖,三大咖中魅力指数最高
情节太烂就懒得说了,这情节可以拍20集的连续剧了,结果全部一股脑塞电影里搞浑水,弄得复杂扮高深,结果除了刘青云这个角色稍微层次丰富些,其他都是平面化的符号。
欢迎收看由刘青云、古天乐、林家栋等前TVB小生领衔主演的翡翠台八点半档大型合家欢剧场——《那些年,我们爱过别人的老婆》。
依然是原班人马,本来打算只给两星,但是周迅的表现让我决定多打一星,比前两部的大陆女主要好太多。第三部故事不好,色调非常难看,剧情也拖沓,节奏也不行,其实没必要拍成130分钟的,整个tvb气息浓厚。结局我还挺喜欢的,月华和阿祖在乡间重逢,预感会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乱死了,看不懂,人名都对不上记不住。还是二好看。
这也算房地产类型片了吧。黑幕交易,窃听与反窃听。好黑暗好冷好没人性,要不是结尾那一抹温暖的底色,那就只剩下了争斗。周公子演的极好。电影观感一般,不知为何,好像某个地方出错了一样。结尾的撞车戏让我想起了《扫毒》。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