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个电影是从网易云的评论里,40分钟的时长,悬念有很多,剧情出人意料。
与幽灵的相遇,让每个人的生命发生了改变。
从衣柜翻出曾经的画架,举起雨伞,又或因为有了信心,等到了春天樱花开放。
大家尽全力找到幽灵的尸体后,我并没想到出现在母亲门口的是胸口的装饰。
影片结尾的音乐真的很打动人,个人觉得有过相同经历的人应该会感到温暖与治愈。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夏日幽灵是那些对生活满怀热爱却无法不离开的人。
故事对凉的着墨最少,结尾“你们别这么悲伤啊,我才走了不到半年。
”“也许就是怀着一定要看到樱花的心愿,我才活到春天的吧。
”凉也是夏日幽灵啊,凉也很热爱世界啊。
如果点燃烟花就能看到自己在乎的人,在生命最终一刻满怀遗憾地死去,在死后成为幽灵,长明,是不是爱就永远了,可那是触摸不到的长明。
幽灵也很遗憾吧,活着的人结束幽灵的遗憾,幽灵就消失了,这样的逻辑还是很残忍。
那凉呢,他的遗憾该怎样消解呢?
他是希望消失呢?
还是多看这个珍贵的世界和珍贵的相遇呢?
只要向前看,总有美好的相遇。
2024.04.04来重温了。
昨天晚上特别难过,怀疑生命的意义,一瞬间失去活着的兴趣。
哭了两个小时左右吧,睡前整理好情绪,想着还生着病不能熬夜。
上午醒来一切好像回归正轨,只是嗓子还是疼,也还是发烧着。
打开了夏日幽灵,时不时出现的黑屏让我看见屏幕外自己的脸,丧丧的。
“我们的相遇一定是有意义的。
”我们比凉幸运太多,至少还有机会选择是否有意义。
“只要稍微抬起头来,就有新的相遇。
”“一想到凡事终有结局,就不再害怕了。
”
“夏天,又要来啦。
” 当这句话在废弃飞机场被说起时,影片便也正式开始了。
友也,小葵,凉,三人因为关于“夏日幽灵”的都市传说在网络上相识。
相传有人在一处废弃机场附近目击幽灵的身影,而只要在那时点燃手中的烟花棒就能让幽灵现身,他们依照传闻,在烟花棒燃尽只剩最后一根时,名为“绚音”的幽灵出现在小葵的身后,她与小葵对话,告知对方不是谁都能看见自己的,只有那些想要死去而人才能看见她。
绚音在他们面前一跃而起,飞在了空中,似乎也在证明自己幽灵的身份,然后间隔着点燃的烟花棒站到了他们对面,简单的交谈了几句,挥手告别并微笑说到:“我好恨啊”。
放弃自己爱好而被迫听从母亲奋力学习的优等生友也,在校被欺凌无法忍受欲求轻生的小葵,身患疾病只剩下九个月生命再也见不到来年樱花的凉,这就是之所以他们三人能看见幽灵的原因。
之后友也再去废弃机场寻找绚音时,得知绚音成为幽灵是被“他杀”的,身体被埋藏在一个可以听到电车声音的地方。
于是,友也下定决心要帮助绚音寻找被藏匿的身体,最终在三人的努力下被顺利找到,故事也来到了尾声,友也毅然决然的与母亲沟通重拾自己爱好,小葵再一次面对欺凌时能够反驳施暴者,凉在病床上望着窗外的樱花飘落迎来了生命的尽头。
又在废弃的机场,点燃烟花棒,三人相聚在一起。
“夏天,又要来啦。
” 影片的导演是插画家loundraw,灵感来源于突发奇想的一句“用仙女棒可以见到死者。
”故事的编剧是安达宽高,也就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乙一”。
从本片的角色登场来看,有同为夏日背景的作品《夏日,烟火,我的尸体》的既视感,主要人物即可以简单的看做已死之人,心死之人,寻死之人与将死之人,而他们都是寻求自我的人,捕捉自己活着的意义。
友也在挖掘埋藏与地下的绚音时也正是在拨开那个被锁在衣柜里的那个被束缚的梦想,而他躺在地上,慢慢的看着枫叶飘落,变成雪花,变成樱花瓣,最后落在自己的黑色衣服上,不仅交代了时间之下季节的交替,也预示着凉的离去。
凉在决定三人一起寻找绚音被掩埋的身体时,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来到这个世界,一切相遇都是有意义的。
小葵也能在应对欺凌之后大声告诫斥责对方,别在做这种幼稚的事情了。
这场夏日的幻想也将日本文化里的“物哀”理念,便也化作了夏日里的幽灵,一如烟火般灿烂的年纪,美好却短暂,同样是对死亡的探讨,对活着意义的探讨,似乎人这一辈子也在追寻着某个瞬间,如影片当中“叮”的一声,那个灿烂存于记忆深处的永恒瞬间。
本篇仅结合生命体验谈对日漫《夏日幽灵》的观感。
不知为何,日本的动漫很喜欢选取夏天做为故事发生的时间。
似乎经过了炙烤的盛夏,褪去了聒噪的蝉鸣,远离了森林和海滩,从高中、大学毕业之后,甚至是在生前死后,在承续明艳生命之间的“夏天”,异常珍贵。
若是回归现实,诸如日本学生的夏天便是常常需要和家人一道儿泡温泉,跟随学校队伍一同旅行的。
9月27日晚,我读罢陈寅恪先生的《论韩愈》,心中想起这部在豆瓣标记良久的番。
虽是剧场版,可是长度比我想象中的短许多,仅有40分钟。
起先关注到此番,是因为此番关涉生死,我个人偏向讨论生死、改变、反乌托邦、描述情感的番剧,以冈妈、老虚、宫崎骏为例。
如今回看宫老爷子的动漫,像是阅读石黑一雄的《浮世画家》一般,在熔铸生命、浴火重生后重归平淡叙述中,我看见的是日本战后一代人的失落、出走,以及对“回家”的渴求。
只是,现实中一切像是火灾后的京阿尼,无法重生。
在无尽的沉默中在内心热切地呐喊啊,呼唤啊——因为我们都回不去了。
举目四望,世间尽是无家之人。
仅仅因为心灵在漂泊。
漂泊的心灵,回不去的过往,期盼中的未来,想象中的世界,又如何不是新生呢?
当三个心灵漂泊无依的现代高中少年因网络而聚集在一起,互相询问着:“你知道夏日幽灵吗?
”他们的人生已经翻开新的一页。
他们是谁?
他们是饱受校园欺凌却只能默默流泪葵,是在虎妈的严苛管教下成绩全A但心存绘画梦想的友也,是因脑子患病生命仅存9个月的凉。
为了探寻全新的自我,他们一起寻找传言中“自杀”后的幽灵,通过放烟花的方式渴求遇见穿着黑裙子的少女。
在最后一根烟花将要燃尽之时,黑裙少女出现了。
她说,能够遇到她的都是心中“想死”之人。
她的名字,叫绚音。
他们好奇,不知道死亡能否带给他们真正的解脱,好奇幽灵的世界是否幸福,是否轻盈。
他们,一直在探寻自我。
最终,在探寻的过程中,绚音带着友也灵魂出窍,带着他在空中飞舞,他知道了绚音并非自杀而是他杀,知道了她想找到自己的身体,以结束幽灵的状态,迎来真正的死亡。
他们一起帮助绚音“回家”。
他们在选择自己的生死,性命相连,互相影响。
影片开头,三个人聚在一起放烟花,在绚烂的、转瞬即逝的烟花中回忆绚音。
可是一切在影片结尾揭晓:葵和友也并非是回忆绚音,而是在追忆半年前死去的凉。
他们都在改变。
面对校园欺凌,葵撑起了自己的伞,靠着勇敢与自信,保护自己。
友也拾起画笔,选择了自己的而不是“在父母的指导下最轻松”的人生。
凉怀着“我一定能痊愈”的信念,在死前看到了初春绽放的樱花。
他在烟花燃尽之前,像绚音一样,对所有人说着“好好活下去”。
“好好活下去”是日漫中常见的嘱托——是白龙嘱咐千寻“不要回头”但自身迟迟停留在空中的一只手;是古河渚对冈崎朋也与汐的寄托;是本间芽衣子对超和平Buster“永远是好朋友”的期许;是晓美焰为着创造她与鹿目圆共存世界的自私的期待和无数次的轮回;是青沼瞬自决前用力把早季抛向荒原的永恒的爱;是少佐“临终前”对Violet新生的祝福;是椎名真由理为着拯救冈部伦太郎毅然坐上时光机返回的身影……是繁花盛开的时刻。
活着,是勇气啊。
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人生诸种,仅仅在此间徘徊流转而已。
或许是日本“物哀”精神渗透至动漫表现手法,故,在绚烂的笔触中,风格迥异的画风中,能够看见媲美文学的诡谲。
在动漫世界中,有胜于人间的温情,有无尽的想象与咏怀,因此,纵使谈到死亡,也比现实中经历人的生死要更悲壮一些。
若是说这个世界上还能有什么能触动我的心灵的,或许,只有自身的死亡了。
可是,我纵使在极致的痛苦中也未尝想赴死,因为我太弱小,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啊。
一直感到,能够自杀的人真的很勇敢。
对于自己的错,我个人的方式是:“赎罪”与“生活”。
若是说人生来有罪的话,那么,就请不要在漫长的时光中遗忘自己的曾经,请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努力微笑吧!
毕竟,人生只有一次,一定要成为想成为的自己,才好!
若是以一句话概括这部叙事平淡的动漫,我只想用一句泰戈尔的诗: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夏日幽灵中塑造了三个形象:两个寻死之人,一个将死之人,以及一个已故之人。
萨特在戏剧《禁闭》中提到“他人即地狱”,我们承受着他人的审视,依托他人来获得所谓“客观性”,可他人眼中映出的自己真的是自己吗?
这是寻死之人所面对的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作为此在存在的整体性存在就是死亡,人无法逃避却又必须面对,这是将死之人所面对的问题。
夏日幽灵的出现将虚无具象化,纠缠着存在,审视着存在。
其并非自杀而是他杀的真相,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残酷与不公平的同时,更让我们怀疑:人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本身或许毫无意义,但人可以通过自我塑造,自我成就从而拥有意义。
可自我意义又该如何找寻?
布贝尔和马塞尔指出,人与人的关系不该是“我与它”,而是“我与你”的关系,人可以彼此交流,只有与他人交流时,人才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从而看到希望。
夏日幽灵的找寻,更像是三个此前毫无关系的人联系在一起,一起交流,一起直面虚无,然后重新找寻自我意义。
寻死之人重新审视自我,决定为自己而活;将死之人在最后赋予自己“一定会痊愈”的意义,坦然选择“向死而生”并看到了樱花。
这或许就是藏在这个绝望的故事中的那一抹温柔的力量吧。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那般,“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然后依然热爱生活。
”
一直以为这部电影应该挺长的,结果原来只有四十分钟,闲来无事就看了。
对于我这种迷茫,痛苦挣扎在摆烂与不摆烂之间的大学生来说,真的很有共鸣…与一些说教类的劝生影片不同,这部影片丧丧又唯美的画面搭配音乐真的把普通人生活的痛苦展现的淋漓尽致。
生活的痛苦就像是小刺,我并不是一直处于痛苦之中,可我就是感觉透不过气来。
其实要说影片讲了什么道理,告诉了我们什么,我说不上来。
看似是叫我们努力活下去,却又理解了我们生活的痛苦,允许了我们因痛苦想要轻生的想法。
大概就是“生活苦涩,你得挣扎才能有转机。
感受到痛苦不是原罪,但其实你还是有想干的事吧。
”最后再夸一下音乐,感觉从音乐里看到了这个世界,美好又痛苦,我们踩着荆棘一步步朝它奔去。
想写一段长长的感受,在曾经幽暗的日子里。
少年时遭受的无助与绝望,造就了对于死亡的迷恋。
人总是会以自身的眼光去评判事物,自杀的背后,都有一颗渴望被认可的心。
囿于知识的匮乏与少年的冲动,死亡总是会来得悄然,带来了虚假的解脱与真实的痛苦。
而烟火唤回的已逝之人,却能将生的希望带给少年们,以遗憾为药,治愈他们痛苦的现实。
不曾想,在现实与理想两个世界之间,打造出关于遗憾的世界,在遗憾得以弥补的过程中,见证情感的脆弱与完满,从而修正现实的轨迹,向着个人理想义无反顾地前进。
喜欢这种画风,蓝色的回忆,橘色的现实,幽暗的黑色与内心的纯色,颜色辅佐着剧情的延续,提醒着观众关于场景的属性。
如果这仅仅是怀念,在等着绚音回家的妈妈,无数次翻阅的相册;渴望成为画家却被现实所束缚的优等生友也,最终画出属于自己的女孩;被霸凌的青,看着青空,转身走向或许更加困难的现实;而喜爱篮球但生病的凉,也因为坚信,熬过了生命最后樱花盛开的季节。
当绚音的尸体被找回,灵魂从此消逝之时,少年们的成长便有了选择。
死亡真的会让身边的人成熟,透过他人的死亡,我们能了解更多关于“遗憾”的故事,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我的感觉是 只要再进一步呢 就在试一试就像王楚钦小时候在河北队哭着想回家的时候, 他的妈妈说 你在待一天试试. 不行妈妈就带你回家. 有时候就是这一步整个电影看完也没有找到这么痛苦的世界,应该怎么好好活下去和活下去的意义。
因为没有标准答案 如果有,作者早就告诉我们了。
所以我觉得他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 稍稍抬起头,在挺一挺。
前面可能是鲜花满路。
海阔天空。
最不济的呢,还能像凉一样看到第二年的樱花。
加油吧
三个结伴去找夏日幽灵的青年,友也 小青也好,凉和绚音也罢,无论是受制于他人举措无法真正去作为自己活着还是因为意外本应有的未来在眼前被折断,事实上都是经历了现实对心灵的抹杀。
其实不能算没有共鸣吧,凉以那样一种开玩笑的口吻说出自己时日无多不得不放弃爱好时、因为友也的话与对方的未来和人生拒绝一起去找绚音进而假借爆发的情绪掩盖其下真正的脆弱时是我真正开始能和整部番的情绪同频共振的时刻——人就是既会在乎别人的心情又会自私和嫉妒的矛盾体,奢求一个人在生死存殁之际保持绝对的利他和冷静才是错的。
整部番有很多我觉得特别巧妙的前后呼应,譬如小青对被淋水的态度、友也挖开土壤和扔掉掩盖在画板上的衣服的双线进行、凉开头说的看不到明年的樱花和结尾因为心怀希望撑到了春天再次到来,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小青托举起友也将他向上抛的那一刻,与其说他是跳进星空里,不如说他是和灵魂坠入水里一样“坠入”星空里,这也恰好能和后面友也用灵魂同自己的绝望一面对话接上,或许是我过度解读了,但这样想构思真的超绝巧妙……在三个人一起去找绚音的身体时,这个行李箱代表的早已从绚音一人的执念变成了三个人生的寄托,挖开土的瞬间便是他们生的希望重新开始萌芽的时候。
而后凉接替了绚音“夏日幽灵”的身份,他们三个又在另一层含义上永远相伴了。
总害怕自己情感写的太多的话它会变为一种“可把玩的悲伤”,因此我最好还是就此收笔。
然而友也小青凉三人重聚的那个夏天看起来比从前刚认识的那一个色彩更浓烈绚烂,在最后一幕暂停了很久,所有的心思和思绪都变成了“夏天真好啊”。
人在夏天里最能体验到活着,但不会仅活在夏天。
喜欢夏天,喜欢《夏日幽灵》,“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
说实话此片比较平庸,一个40几分钟的长片,不如剪成一个四分钟的mad,配一首日系女声潮歌或许还更能带来感染力,虽然只是短暂的但我觉得这片算是比较集中地展示了一个“日式青春系动漫”是怎么被生产出来的依我看动漫的经验来看总结就是四个要素“外部压力”“边缘人群(内部)”“羁绊(新)”“回忆(旧)”而我们该如何定位青春?
青春正处在外部的威逼和内部的煎熬之间,也处在人际关系新旧更替之间从日本动漫的视角来看,青春是充满着剧烈变化的,是最容易陷入绝望又最容易找到希望的年纪所以日本动漫的年龄区间普遍设定在14~18岁,差不多在初二到高三这个区间日本动漫热衷于讲述这个年龄段的各种青春故事因为这个年龄段,人处于“自我世界”和“外部世界”发生激烈冲突的时期,一方面我们认为他人无法理解自己,另一方面又极度渴求他人,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扭曲的,无论是“凉宫春日”式的,还是“春物”式的于是这种矛盾扭结为一个症状,或是某个中二幻想,或是某种早熟的价值观,或是沉浸到某个亚文化中去,又或是如本篇,直接转化为一个超现实之物这个症状的发生让我们既饱受他人误解,又同时让我们享受着这种误解所以这种症状本质上还是自恋性的,这种青春独有的自恋感,经受外部的压力,不断向内凝结成一个独特的“边缘人群”青春主角们便在此登场了,他们无法依靠外部维持自我同一性,只能逃避着向内寻求一个自我镜像正如片中的主角们,以寻找“サマーゴースト”为由寻找自我片中将“夏日幽灵”人格化,并且赋予“故事”实际上夏日幽灵只是一个幌子,不管她是否真的存在,她都只能以“死的形式”存在并且以这种“死”的存在告知生者——你还活着,并且要一直活下去本片看似用了大篇幅讲述男一和女幽灵的故事,但实际上絢音(あやね)并不是一个新的羁绊真正的羁绊在于一同和男一(友也)一起寻找幽灵的伙伴们(友也:涼君とか、葵とか、すこし顔を上げれば、新しい出会いがあったって知った)因为两个伙伴是“生”着的,是未来的新事物而幽灵是“死”去的,只属于过去的“回忆”而前面也已经说了,幽灵只是一个虚幻的“自我镜像”,是我们以为的理解我们的他者(絢音:ここは死、何もない、でも君の全てを集める場所)甚至结尾幽灵的脸化作男主的拟像,道出了男一和幽灵其实是同一的男一最后和幽灵的告别,实际上是和过去的自己的和解,是摆脱自恋幻想的象征(友也:君は絢音さんじゃない、死ぬ理由を探してる僕だ)但我们应当把幽灵这个“自我镜像”看得更远一些,虽然它是虚幻的,但却是从理想自我走向自我理想的必经之路青春年代,哪个人没有些许幻想呢?
或许正是这些幻想,帮我们找到了人生的出口,看到了短暂的光明我们或许也经历过病痛(男二),他者欺凌(女二),经历过人生迷茫(男一),但最终都能在一种镜像回忆中遇到新的羁绊,寻回迷失的自我在此刻,或许走向了日本动漫中的终极主题了吧——成长。
我认为,在日本动漫中,青春和成长是等价的。
或许就是这种在消极中寻找希望的青春物语,让日本动漫文化充满了张力日本动漫就这样用不同的表现形式,炮制着相似的青春系故事,让中国年轻人在其中流连忘返与其说是日本动漫产业繁荣了,倒不如说是现代人的精神烦恼增多了
哦
是自己百看不腻的类型!虽然是夏日,却因为故事基调感觉很清凉空灵。温柔的幽灵小姐,每次道别时笑着挥手,说的却是“我好恨啊”。恨什么,恨一时冲动葬送了生命,还是恨眼前天真的少年人仍有未来的无限可能?做幽灵不是看上去那么自由快乐的,所以烟花燃尽就让我们好好道别吧。只是灵魂飞上高天时那一瞬的喜悦确实是真实的。
青春那么纤细,又那么努力。
不好看,矫情,画风也不行。
B+(7.6)同病相怜的人,对生活充满绝望,在那个夏日,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学会成长,学会反抗,不被生活压倒。题材是挺好的,但由于篇幅限制给我的感动并不是很多……
15分钟看到男一单膝跪地握住幽灵的手弃,简直疯了。
论故事的话,这味道,非常的乙一,很正!画风也很喜欢
“生命的终点是友也的未来,亦是我的曾经”呜呜呜呜我暴哭。感谢友也,绚音,凉,小葵带来的这个夏天。超级温柔,超级美的动画,无论分镜,光影,表现手法,还是音乐,亦或故事本身。奇幻如梦,绚烂似烟花。几度反转,从幽灵自杀的传说到绚音他杀的真相,最后友也和伪装成绚音的想自杀的自己的对抗,以及半年后再次夏天聚首,终于说话的凉,在半年前因病姑变成幽灵。四人的身影变成两人。但是走下去了,死去二人的曾经,变成了留下二人的起点。被霸凌的小葵变得更加勇敢,而友也找回了活着的欲望。“为自己而活着,比我想象中还要辛苦一些。”但“我会自己来选择自己的道路。”发现自己对光影真的蛮敏感蛮suki。
乙一 / Loundraw
+
😭在夏日夜里看完夏日幻魂 是一部适合最近状态的我的片 最后真的 哭 是始终觉得活着没意义却仍旧活着的人
我也好想在夏天放烟花啊
过完这个夏天,青春也结束了;短短四十分钟,人生意义全明了。
空洞,无逻辑,变态
画风加一分,其他一分。
只能说插画师转拍动画不是那么简单的......
简介比电影本身精彩
青春伤痛文学
3.5+,有点单薄但很清爽的小故事,意境挺美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幽灵她用笑着的表情说出“我好恨呀”--作为道别语。(时8.2分)
6.5/10,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