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谎言的话,我们是不是不应该说真话,因为说真话的就会遭遇"You are out; Never in."的局面。
那不是一种寂寞,也不是一种孤独,而是一种死亡。
十二年前的一次镇定自若,换来的是十二年后的一场惨烈死亡。
死亡并不代表结束,而是一个阴谋的揭发——丧父的心痛,得知父亲并非意外身亡而是因母亲外遇自杀的愤恨,造就了两个孩子的阴谋,游戏也就此开始……孩子憎恨大人的虚伪,可是,当他们进行报复的时候,却也拿虚伪来包装自己。
每个人都有一个面具,只是材料不同,戴的时间不同,越是长时间暴露在众人的目光之下,越是那些目光的焦点,他或她的面具就越是坚不可摧。
面具下面,是他们最脆弱的真实,幸运的人会等到那个能揭开面具的人,但大多数的人只能在死前——据说会回放自己一生的时刻将面具摘下,用最纯真的眼光,眷恋着这个世界,也许只有几秒,但这可能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候,也没有该担忧的,没有该背负的。
如果说,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谎言,我选择沉默,沉默地等待那个可以让我放下面具的人。
背叛,虚伪,自私都不是堕落的理由。
只有一点,人性本就是邪恶的!
背叛,虚伪,自私,堕落难道不是人类自己的行为吗?
一切的任何因素都不是造成改变的理由!
理由只有一个,性本恶!
种种只是引子只是导火线。
“向恶行善”也只是再次证明!
一个人心中,可以藏住多少秘密?
一个秘密,又可以藏住多少年?
我的秘密,都锁在一个盒子里。
有的痛苦,有的快乐,有的伤心,有的悲伤,还有的,连我自己都想忘记…… 一个人的心中,原来可以有很多很多的秘密。
——摘自·徐宜静日记《爱杀17》 在故事开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慈祥的爸爸和温和的妈妈带着双胞胎姐妹外出度假。
姐姐长发,开朗活泼;妹妹短发,文静乖巧。
在度假村遇到正在做采访的著名女主播是这一家多年的好友,女主播的儿子同双胞胎姐妹一起长大。
几个孩子在度假山庄嬉戏,欣赏风景,品尝饮料。
这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
接下来你会了解到,这家的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两姐妹所在学校的校长,这是一个在外人眼中的模范家庭。
姐妹两个与女主播的儿子三个人同是学校的优等生,相当受欢迎。
这是一个沐浴在阳光之下的故事,你也许会这么想。
但我告诉你,这都不是真的。
因为…… 工程师爸爸和女主播早已背叛自己的家庭苟合在一起;而校长妈妈为了维持家庭表面的美满而将这个秘密严守了十二年;女主播的丈夫因为无法忍受妻子和好友的背叛在得不到对方妻子支持的情况下绑架了双胞胎中的妹妹并加以虐待,随后自杀;女主播的儿子发现了父亲留下的录影带后因为痛恨母亲的背叛导致了父亲的死亡,决定对两家人进行报复;那个被绑架的妹妹在知道了一切后,因为对姐姐抢走父母的关爱,父亲的背叛和母亲的虚伪忍无可忍,因此自甘堕落,和主播的儿子一起建立黑色网站,网聚学校里心怀不满的学生做出很多可怕的事情。
白天,妹妹是学校的模范生;晚上,她是从事援交的堕落少女。
她指使女主播的儿子骗取姐姐的感情,却不料对方真的爱上了姐姐。
在双方争执中,妹妹从大楼顶跌下。
闻讯而来的校长妈妈,虽然发现妹妹尚有生命迹象,但在想到偶然得知的妹妹的种种偏差行为感到无法忍受,将其活活闷死,真相大白之前杀死了女主播的儿子,随后跳楼。
你怎么能想想,那么平和美好的表象下面,隐藏着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就像平静的水面,下面涌动着湍急的暗流。
我是不喜欢台湾偶像剧的,那些重复,空洞又冗长的对白简直就像是浪费和侮辱我的智商。
剧里的男女主人公生活里从来就只有爱情这一件事情。
不过《爱杀17》还是萌到我了。
张韶涵一人反饰两个角色,还要演出截然相反的性格和心里的阴暗。
层层推进的剧情,每一环节都扣合的恰到好处。
每集开头伴随着宜静的日记,演出的是美好的表象下触目惊心的真实。
张韶涵清冷干脆的声音缓缓道出日记的内容,听着就让人脊梁骨不禁一凉。
我不同情徐宜静。
虽然她和林嘉玮是他们父母秘密的最初受害者,但他们就任由这个秘密在心里溃烂,并让这个伤痛继续扩大而不采取任何措施。
两个人都在堂而皇之的对父母说,对宜真说,是徐中原和游美琴对家庭的背叛才造成了后来的一切。
而他们自甘堕落甚至毁灭他人的做法,岂不更甚?
生活的不愉快是有的,但后果取决于每个人对待它的态度。
徐宜静认为,六岁那年争抢娃娃而落水的事件,让宜真夺走了她的健康;游乐园绑架那次,是宜真毁掉了她快乐的童年;宜真的开朗活泼,在她眼里是任性自私的抢走父母的关爱。
于是她以十七岁的年纪,心里装了那么多秘密,这些秘密慢慢堆积,慢慢腐烂成毒素,侵染了她的大脑和心灵,让宜静变成了身边的人为之不寒而栗的恶魔。
林嘉玮也是,他以为他很聪明,操纵了这么多人的生活甚至生命,来为他知道的那个隐藏了十二年的秘密埋单。
他们都是傻瓜,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傻瓜。
然后徐宜静死了,林嘉玮也死了,到死他们也没能走出那些秘密带给他们的阴影。
他们把成全的机会都留给了徐宜真。
徐宜真本不是天使,其实她不像剧情介绍里写的那么完美,是人人为之仰慕的模范学生和标准女儿,她只是个普通人。
但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她真的成了天使了。
邓布利多说,真正决定我们是谁的,是我们的选择,那比我们所具有的能力更重要。
在上一辈不堪的事实面前,徐宜静和林嘉玮选择的是报复,而徐宜真选择的是改正,她要她的家庭忘记从前的一切,彼此不再有隐瞒的秘密,重新来过。
再得知林嘉玮的所有报复行为之后,曾有那么一刻她也想杀了他。
但看他真的在自己面前奄奄一息,她第一个念头还是叫救护车。
多么可悲,徐宜静和林嘉玮用十二年如花的年华为父辈的错误处心积虑的算计别人也折磨自己,到头来毁了两个家庭,自己什么也没得到。
他们或许根本就没想过,什么叫积极的面对生活。
再回头仔细看看影片的名字,爱·杀·17。
有过爱吗?
徐中原和游美琴之间我认为那远不是爱;梁雅娟对家庭和学校的维护也不单纯是出于爱;林嘉玮说他爱徐宜真,但他确实以欺骗的目的去接近的;徐宜静没有爱过任何人,只有在邹克杰出现的时候品尝过一丝温暖;然而这些根本不是爱的感情,扼杀了两个家庭,还有还几条人命。
宜静的嘴巴,宜真的手指;宜静的长笛,宜真的CD;宜静的温柔,宜真的笑容;宜静的假发,宜真的镜子;宜静的嫉妒,宜真的愤怒;宜静的哮喘,宜真的怕水;宜静的鲜血,宜真的眼泪; 她们的,十七岁。
张韶涵的演技我并没有看到很多亮点。
对单纯的徐宜真,我认为她是本色出演。
对伪装成文静女生的徐宜静,看起来总有点别扭,也许是我习惯了她活力四射的形象吧,她老是唱快歌。
至于那个出入地下娱乐场所的阿cat,当张韶涵戴上齐刘海长发的那一霎那,她脸上诡异叛逆有点破釜沉舟又玩世不恭的表情,我觉得能算一个突破。
另外那个06年大红的励志歌曲《隐形的翅膀》是它的片尾曲,我真是没想到哇没想到。
其实这几年很少看偶像剧的,因为更喜欢电影又没心绪当沙发土豆每集慢慢看。
就记得好早以前台湾刚开始的一部《熏衣草》,里面的歌曲和熏衣草瓶子曾经风靡一时。
后来就再也没好好看过连续剧。
但是这部片子却让我在今年寒假完完整整地看了两遍,果然我还是喜欢阴暗心理类的东西么,哈哈。
是我看过不多的台湾偶像剧中最喜欢的一部。
青春。
秘密。
失去。
承诺。
爱,背叛。
谎言。
嫉妒和羡慕。
恐惧。
欲望。
伪装。
游戏。
爱情。
毁灭。
从开头的青春美好,一步步抽丝拨茧,还原真相。
Peter Pan不愿意长大,静也不愿意长大又不懂发泄,所以选择至为激烈的方式作答。
童年的阴影,家庭的隐忍,内心的黑暗溃烂成毒,最终无可救药。
而你少许的温情在给那个小男生的同时,也残忍的利用了他,让他追随你而去。
最后的最后,造成这些后果的人,却还活着。
而最终的凶手是谁,是不忠的父亲,自我欺骗的母亲,夺去宠爱却单纯的姐姐宜真,背叛了你爱上真的男生,还是静你自己。
这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沟通。
来减少伤害,误解。
来获得交流和温暖。
张韶涵的演技还不错,至少我一直没觉得宜静和宜真是同一个人。
真在阳光里说,我只想对我的17岁,说声再见。
惟有死者永远17岁。
想起了我的17岁。
自残,阴暗。
笑。
但是,最终是走到了现在。
傻孩子。
静,其实我们都不是Peter Pan。
抱抱。
我以为虚伪不过是自卑灵魂的可怜作祟我以为欺骗不过是自私心理大掩耳盗铃我讨厌欺骗,看不惯人们不断用各种谎言粉饰的表面美好,我觉得那很假,很恶心。
可我们也在做着这种很假很恶心的事。
世界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谎言能撑起一片美好的天空,而真相却能让一切美好分崩离析,让人遍体鳞伤。
每个人都有秘密,都有谎言。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人们追求的,只是表面的和平,在虚伪和欺骗编织的世界里,只要不去触碰真相,就能相安无事的平静的生活下去,各自有各自的幸福。
也许我们不该执着,也许我们不该知道一切,也许我们应该安乐的去蒙蔽一些现实,这样才能更幸福的生活下去,这样那些秘密就会伴我们到死,永远也不会破坏秘密和谎言所堆砌的美好。
因为有的时候,真相是无法弥补的巨大伤口,血淋淋的气息可以让人窒息。
我想我们需要秘密和谎言。
邓布利多也这么说。
【序曲】一个纯真的十七岁少女,意外坠楼身亡一个无忧的十七岁女孩,在寻找真相时,却意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十七岁的夏天,所有美好的青春无预警的在刹那间结束......这是我最爱的一部台湾偶像剧,它颠覆以往的偶像剧形象:青春丶热血丶恋爱丶梦想它用极细腻方式的去雕琢每一个人性格,不管他的灵魂是否美丽与丑陋家庭.学校.爱情.友情外遇.排挤.背叛.虚伪 ──这世界的千疮百孔,都被这个放大镜一览无遗说穿了它美其名是偶像剧,但你看完不得不寒而栗起来,它其实就是描写这血淋淋的现实社会的放大版罢了……「我一直以为……我活不过十八岁。
」 ──宜静徐宜静___是谁?
『 跟姊姊比起来,我应该算是多馀的那一个吧!
因为像是被复制出来的洋娃娃,身为双胞胎的妹妹, 一出生的命运,就注定要被不断的拿来和姊姊比较。
我就决定扮演文静丶乖巧的孩子,来讨爸妈的开心。
姊姊活泼大方丶出尽风头,妹妹善良单纯丶听话懂事。
』在爱杀17中,我一直很喜爱这个角色「既美丽又聪明的恶魔」……这是杨仁佑老师(吴中天 饰)对她的评语我从不否认她是剧中人格扭曲最大的悲剧人物,或许她也是在里面最贱丶最卑劣的角色,但往往这样的角色背後都隐藏一出大量悲伤的故事。
每次看戏剧或漫画,身边总有人会喜欢正派的角色,也有人会喜爱上反派的角色,喜爱正派角色乃是天经地义,但喜爱反派并"不"是认同他的所作所为,而是因为从中了解整出悲剧的来龙去脉,感受他的委屈并且感染他的哀愁…… ──所谓的人性残缺下的悲哀,何尝不正是如此?
「我从来都不知道……真相.竟是如此」── 宜真徐宜真___是谁?
『 没错,让人羡慕跟嫉妒的模范生,我就是喜欢这样的自己, 为了争取第一,我宁愿不要命的熬夜念书,你可以叫我面子皇后, 因为赞美就是我生存的力量!
知道我很爱装模作样的人,大概只有妹妹了。
私底下的我,超级懒散,还很任性倔强…… 』每次和身旁的人讨论剧情的时候,身边每个同学都很替这位双胞胎姊姊感到愤恨不平,因为她是里面最阳光丶最没心眼的人(除此之外还有 邹氏兄弟 )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真相到最後一刻才"被迫"知道。
但我觉得 宜真 在於官网介绍的性格,和实际演出让大家所体认的有很大的出入,不是吗?
这绝对不是 张韶涵 演得不够精准,而是她是由"小"动作来显现出她的霸道与主导性强的那一面,但几乎大多观众往往都忽略她表现的那一面。
宜静 後来和 邹克杰(张善杰 饰)一起拍大头贴的时候,不小心地表现出她"真实"──活泼 的那一面,邹克杰 惊讶地告诉 宜静:「原来妳那麽活泼!?
」宜静 错愕地说:「呃……这样…不好…吗?
」邹克杰:「不会,只要是妳,不管妳变成什麽样子,我都喜欢。
」宜静 漾起如花办般的笑颜。
──我从来没看过 宜静 打从心底这样笑过又有一幕,爸爸急着要上班,正驾驶着车停在家院前宜静从後面急急忙忙地跑上前,她可是有气喘病的呢!
只为了拿早餐给匆匆离去而忘记吃早餐的爸爸爸爸却一眼都没看她,拿走早餐草草敷衍就急驶而去……──看着 宜静 孤单的背影,陷入着忧郁的晦暗宜静……妳真的好可怜……伪装成文静乖巧,原意只想博得父母多一点注意罢了!
原属於妳脸上的活泼自信,竟随着偏袒,流於扭曲假面。
我不认同妳所做的一切,但我同情妳所有的遭遇,妳不该是这出悲剧的罪魁祸首。
写了那麽多,只是感於台湾"不"会再制作出这样类似发人省思的戏剧吧!?
因为太过黑暗丶暴力的情节不宜阖家观赏,也因此国家通讯委员会(NCC)对八大偶像剧处以新台币20万元罚锾理由是:该剧内容涉及校园恐吓勒索,强奸杀人与自杀,恐对青少年有不良影响。
这争议颇大的偶像剧,却被金钟奖意外地看好!
入围奖项如下:戏剧节目奖戏剧节目最佳女主角 - 张韶涵戏剧节目最佳女配角 - 沈时华戏剧节目最佳编剧奖 - 陈世杰丶谢叔芳丶陈惠真丶陈昭如最佳剪辑奖 - 何君惠最佳灯光奖 - 宋伟最佳音效奖 - 吴嘉莉最终得奖名单:戏剧节目最佳女配角 - 沈时华戏剧节目最佳编剧奖 - 陈世杰丶谢叔芳丶陈惠真丶陈昭如最佳音效奖 - 吴嘉莉入围得奖撷取『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4%9B%E6%AE%BA17 【曲终】 宜静的嘴巴 宜真的手指 宜静的长笛 宜真的 CD 宜静的温柔 宜真的笑容 宜静的假发 宜真的镜子 宜静的嫉妒 宜真的愤怒 宜静的气喘 宜真的怕水 宜静的鲜血 宜真的眼泪 宜静的日记 我们的── 十七岁在此献给所有喜爱这出戏的朋友:也感谢您不厌其烦的阅读完毕~ 我,尝试回忆那年暑假 观赏这出戏 正值的青春──我的十七岁 ByOoo 摇 滚 泡 沫 ooO
刚看第一集我就对宜静的感觉不是很好,宜真就是一个大小姐脾气,可是结局真的让我意料不到。
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个圈,把他们围在里面,压抑的不能呼吸,可是谁都没有说,谁都没有表现出来。
其实我挺佩服校长的,她可以忍受自己的丈夫背叛自己十几年,还装作若无其事,她的理由就是为了她的两个女儿为了她们有个美满的家。
他有没有想过,人的感情不是能被牵绊的,何不放手,各自过的轻松呢?
我想如果没有校长的坚持,宜静或许就不会那样,最后也不会被带入黑暗之心,好可惜,从她从高处掉下,就是那么被永远的结束了,如果校长因为爱做了一切,那么最后她又何必亲手捂死宜静呢?
这就是自私,在社会中,在处于她那个位置上,容不得她包纳亲情,只能舍弃才能换取最后的成就。
母爱??
这就是母爱吗?
原来,人性也能这样。
值得人深思。。
阳光背后也有黑色的阴影,暗夜笼罩下也会有微弱的光亮。
现实在疯狂的残酷中走向极端,挣扎,撕裂。
每个人都像镜花缘里的双面国人一样惺惺作态地扮演着另一个角色,用面具掩饰着隐藏在光鲜的外表下的秘密,还有潜伏在内心深处的脆弱、恐惧和压抑。
人性的光亮与黑暗在忽明忽暗间闪烁、吞噬。
潘多拉之盒一经打开,便向人世间释放出的一切尘封的原罪,还能拿什么来凭吊那逝去的十七岁。
参见豆列:台剧·涌动在戏梦人生里的岁月和青春 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713725/
两年前冬天..高三的时候...每周末拿着家里给的补课的钱逃到网吧 就为了看这部"偶像剧"...依稀还记得那条去网吧七拐八弯的小路...现在回头看只是压抑和挣扎的日子...而它教给我的居然是"坚强"...
看想见你的时候就看到很多人提到爱杀17,小时候有点印象,当时就想回看了。
以前的时代滤镜来看,真的是很不错的一部剧,看似黑色恐怖,但其实并不可怕,就是悬疑找真相的过程。
长大后再来追也比较好,小时候基本看不懂编剧想表达的东西。
剧情安排的很严谨,节奏也快,一层一层的揭开每个人的心理。
每一个角色几乎都有被描写到位,最后的发展完全出乎意料,不过结局个人不太喜欢。
但是真的很喜欢每一集的标题,还有前面一段宜静地描述。
解释了这些词如何在宜静心中产生的,也一步步推敲她的内心。
配乐也很好听,张韶涵的两首歌,之前完全不知道是这部剧的主题曲。
但其实歌跟主角的心境都很符合,张韶涵的演技也很好。
宜真和宜静一开始就先展露两人的好默契,宜静很懂宜真的想法,宜真也很关心宜静,只是一切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
宜静的微笑就给人一种不单纯的感觉,不过宜静第二集就过世了,有点意外。
虽然她还是一直贯串全剧,明明是想找出杀害妹妹的凶手,却一步一步揭开妹妹不堪的一面。
双胞胎一定会有互相比较的部分,而且家庭真的是影响人最深的部分了。
怎么会觉得一个小朋友就听不懂大人在讲什么呢,妈妈的粉饰太平造就了宜静扭曲的性格,从小就学会了伪装,偏偏宜静遇到的初恋又是嘉纬,完全无法让她知道爱是什么。
反而带她去那么混乱的地方。
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宜静会有这些偏激的想法,宜静也只是想要爸妈的关注,情人的呵护而已,而宜真什么都没做就拥有了一切。
虽然宜真是从小唯一被蒙在鼓里的人,但无知还是比较幸福的。
对宜静来说,她就是一个胜利者姿态,当然无法喜欢上。
连唯一喜欢的嘉纬也要被抢走,但她自己当初就不应该提出这个计划的。
其实前面在猜大魔王的时候就猜到嘉纬一定有问题了,这种悬疑剧大多都是身边的人有问题。
嘉纬的表情一直看起来就觉得问题,结果原来也是同一个症结点。
其实在最开始看到婚外情时,没想到杀伤力会这么大,只是没想到爸爸是因为这件事情自杀的,难怪嘉纬会生气。
嘉纬一开始接近宜静就是想害她沉沦,虽然他最后应该是真的有爱上宜真,而真的怕宜静伤害她。
可是牵涉到自己的时候,还是自保比较重要。
本来以为可能最后会因为他们的真爱化解,但这样的结局也还是符合这部剧的。
但真的没想到校长会杀了嘉纬,一开始也以为嘉纬不会那么狠心的推宜静下去。
虽然有点算意外,但他见死不救,心里只有宜真啊。
很喜欢最后的大解密,从第一集开始就埋了很多伏笔,各种不同的视角开始。
小杰就是一个单纯的人,被欺负也不敢反击,默默地喜欢宜静,在她面前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明明宜静都快要找到天真快乐的感觉了,却偏偏就坠楼了,上头。
如果能让宜静再跟小杰相处久一点,说不定她获得无私的爱之后就不会走偏了。
小杰为了宜静就算知道是不对的事情还是做了,不管知道了宜静的哪一面都没有变的讨厌她,就算被误会也死守着宜静的秘密,甚至跟着宜静的脚步就去自杀了,这样的感情还是多难得的。
宜静和小杰笑得很真心又开心的照片,围一个解密还很有趣,可是那套数字好像没有特别的意义有点可惜。
还有就是bug很大的小盒子,明明看起来就很好打开。
都可以操控网站舆论控制那么多高中生,却找不到一个厉害点的东西藏秘密。
一切的症结点都是起因于爸爸和嘉纬妈的婚外情,没想到这段婚外情延续了十几年,造成嘉纬爸爸自杀,雅娟却视而不见了十几年。
害嘉纬和宜静都在内心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长大,这也是一个警惕,很多人不会想到外遇可以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但是父母真的是小孩的全部影响,孩子的成长真的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啊。
雅娟的强势配上中原的懦弱,宜静从小就学会的伪装,这个家根本没有正常过。
真的无法接受梁雅娟的个性,非常的歇斯底里,不容许她的世界出现一丝不完美。
整天歧视也让人看得很生气,这样的性格不算自己的缺陷吗?好像只在乎外界怎么看待,却带给家人莫大的压力,最后竟然决定不救宜静,惊讶凶手竟然会是妈妈。
虽然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不敢让别人知道,到底是跟宜真一样想保护宜静,还是怕自己的名声坏掉。
虽然要这样"完美"的活着很累,可是一部分也是自己造成的。
邹克强就也是一个很单纯又有点冲动的人,不过觉得这个角色有点平面,没有刻划太多他的内心,明明也算男一或男二的。
一开始不分青红皂白,还好后来找暗黑魔王时聪明一点,只是最后让宜真亲他那一下,完全无法明白。
整部剧还是不错,只是一些bug也是不少,很好开的小盒子,还有倒数时间也不太对,17岁应该是最能挥洒青春快乐度过的时候,他们却面临了各种难题,爱情.亲情.生死...宜真原本那么完美的人生,结果身边的人都不是她想的那个样子。
爸爸和男友的妈妈外遇,妹妹扮成自己去援交,男友一开始有目的的接近她,还推妹妹下楼,妈妈在眼前跳楼自杀,唉!
爱杀17,剧版漂流教室,日版别让我走,小莲池的秘密,希望你们打包去世。
挺无聊的故事~
青春不只有白色梔子花瓣,還有謊言和死亡
又是暗黑网站,配乐很诡异,让人不免疑神疑鬼。张弛力度有差池,有点失去平衡
有点假又有点扯 主题还是比较深刻的...
当年在一教机房(这是个当年消磨了多少时光的地方吖)看的,好恐怖~
剧集解说是个好东西 故事还不错
很早以前看过的,觉得中国最好的偶像剧……
妹妹果然很装逼很讨人厌啊,剧情也有点雷,太拖了,短一点会更好。
最近整理电脑,发现了以前关于这部剧的文字。有些阴暗的偶像剧,也许也是关于青春的迷茫。
被完全剧透、还是被好奇心驱使着往下看、心理变态从来都不是我的菜!重申还是文静的女生最可拍、
最近经常有这种没营养的东西 被我看两集就丢掉
剧情挺不错的,非常暗黑的一部剧,父母出轨,嫉妒姐姐,情人陷害,自己最后成了恶魔。但是画质太糟糕,节奏也是台湾剧一贯的慢
剧情还真的挺黑暗,求宜真心理阴影面积,一个个的身边人的真实面目如此不堪。哇,不看到最后,还真的不知道一个比一个黑。而现实也令人唏嘘,杨士萱活成了剧里的样子,外表温柔可亲的大帅哥怎么会猥亵女学生?明明外貌和演技都不错,感觉可以前途无量呀。
打破我生双胞胎的美好幻想。。。
剧情拖拉。很做作。
原创剧本很厉害「青春不只有白色梔子花瓣,还有谎言和死亡」
少见的题材。
青少年犯罪
记得当时觉得很特别 但是结局不记得了 所以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