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转移注意力看的,确实很有效果。
已经过了看纪录片晚上会吓得睡不着不敢关灯的阶段了,也许是终于明白,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吧。
从17世纪直到现在,不管是刀耕火种,还是计算机手机,人类的执念从来都无法消除。
对领地的执着,生要守护死了也不放弃,世世代代囚禁自己也伤害一切他们认为有危害的人。
这种执着被更加邪恶的力量所蛊惑和控制,永远得不到解脱。
《林中小屋》也是这个设计,old gods需要祭祀,无一例外祭品都是人类的生命和鲜血,也许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将永远存在,无法消除。
对爱情亲情的执着,一起经历了重大的磨难和创伤,本来以为可以迎来一个美好的结局,可是都是一厢情愿,夫妻分居,两人分别出轨,最爱女儿的Lee陷入各种官司,即使现实生活中他们得到了名利,得到的东西就不再重要,失去的才是自己想要的,宁愿抛弃一切也要再去争取一次。
三人重新回到了噩梦的现场,想让一切都重回正轨,结果依然是事与愿违。
对名利的追求,第一季火了,就开始推销筹划第二季,计算能挣多少广告费能增加多少粉丝。
为了节目效果,用道具惊吓演员,故意违反约定,给酗酒演员提供酒,让有些演员故意去挑起事端增加流量。
紧追唯一的幸存者,各种深挖采访。
粉丝网站为了增加粉丝现场探秘。
捉鬼节目为了收视率,在申请被拒的情况下强行剪开铁丝网进去拍摄,在Lee的各种劝导下还是不愿意放弃爆炸性的场面。
拼命追求流量的各种媒体,在各种暴力血腥提醒下依旧坚持喊着要看更多的观众,真是谁也离不了谁。
媒体给了观众想看的,观众给了媒体想要的流量,互相成全,只是中间受损的又是谁?
一代又一代,一次又一次。
就是想第八季里面,在小餐馆里面,心理学博士看着旁边的新人记者热情洋溢的说着跟自己当年差不多的台词,想着这又是一个走火入魔,想出名想疯了的人。
不经过现实的摧残,谁都会对看起来唾手可得的名利垂涎三尺,其实那不过是表面的甜蜜,等你踏进去,才会发现那是陷阱,只有极少数坚强和运气好的人才逃的出去。
关于Lee,她为了女儿可以付出一切,她已经没有别的可以给与的了,自己的生命更不会在乎。
这种爱让人感动,也让人害怕和窒息,她和丈夫的动荡关系只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全,Lee能做的只剩下,远远的看着你长大,让你有更好的未来,而不是一定要把你束缚在身边。
我看有的说不理解为什么Flaura对于母亲的牺牲无动于衷,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她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而且她并不认为死亡就能把她们分开,她以后还可以再来看她们。
希望她以后不要后悔吧。
这些鬼魂里面分为好几种类型啊,最顶级的就是转化屠夫的女巫,她是从旧世界去的德鲁伊的旧神,在新大陆上焕发了新的力量,出场比较少,基本就是诱惑。
其次就是屠夫一伙,这些人就是当年在殖民地消失的116个人,当然剧组里没那么多。
当时回英国求援的人两年以后回到原地,发现人都不见了,原地只留下了一个单词。
还有就是些单独为战的,以杀戮和吓人为乐的,那个猪头人,护士姐妹俩,三个猎手,陈一家。
还有一类就是不参与的,比如那个小姑娘Pricilla,还有社恐的第一代主人Edward估计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地道里的。
话说你们每年老是这么增加人,幸亏是这个地方林子大,否则鬼都得经常遇到鬼。
最后,不要买这么偏僻的房子尤其是带这么大林子的,这种地方一到晚上没事也能想象出事情来,更何况是本身就有问题,出事以后警察都来不及赶过来。
论一部恐怖片的基本素质美恐作为经典恐怖电视剧,在所有的视听效果发挥上都富有丰富的“恐怖”要义,这是奠定其收视长红、圈粉不断的根基,它本身也对“恐怖元素”持有长久敏锐的警觉。
但是美恐6的设定已经开始东拼西凑胡编瞎撰了,其实这么说作为美恐粉的自己也很是心痛。
1——5集。
观点:实在是太无聊了。
论据一:节奏慢得快进起来看也不妨碍剧情衔接;逻辑散得看完1集错点成453,连2都没看也不妨碍人物性格建设。
每集40分钟,活活演了5集才完成第一个结局,浪费的时间真的让我觉得很“恐怖”,这当然是讽刺。
论据二:亡魂,猪头人,女巫,通灵者,精神病,同性恋,作家(小说家)····美恐的老梗怎么都拿出来使了,反反复复欢乐聚集的人物设定当真是为了呼应往季的亮点吗?
论据三:故事演员和采访演员不同但相似,明明是搭建了一个再明显不过的梗——伪纪录片形式。
参照多部伪纪录片电影,只感觉这个空壳安得太大。
欲擒故纵从此在我的心里变成班门弄斧。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反驳一:核心真实事件,神秘的洛亚诺克,值得接收;反驳二:新人物①蜘蛛怪物②剧组(制片)6集。
观点:终于有点儿意思了。
论据一:故事亲历者(原型)和演员两线终于交会,开启两者撕逼状态下的“恐怖情节”。
埋下撕逼的原因及可能性一二:演员与原型的冲突可能仍然是第三者——剧组(制片)——筹备出来的;演员与原型因为产生了“我演绎着你的故事”交际,从而产生了矛盾(包括原型女一出轨、演员女二责备等等);演员自己入戏太深/演员本身真实身份。
论据二:打破前5集“秀恩爱”“为女儿”“你是我的好姐姐、好弟弟”设定,增设了新矛盾;演员之间的矛盾。
论据三:不相信“恐怖”的演员组和不敬畏“历史”的剧组该挨球了。
第一个死的是伊万,期待陆续死亡节奏。
论据四:正义也无法逃避诡秘死亡。
(制片助理死了。
)反驳一:1——5集最大线索寻找黑人小朋友一直没出镜,放了一个巨大bug任我践踏?
反驳二:原型回到洛亚诺克的原因难道只是因为:原型女一“你用生命赌感情?
”原型女二“反正没有钱我也活不下去而且我得证明自己不是杀人凶手?
”原型男一“我还受着女巫的蛊惑呢!
”反驳三:不相信“恐怖”的演员组和不敬畏“历史”的剧组该挨球了。
第一个死的居然是伊万!
反驳四:正义也无法逃避诡秘死亡。
(制片助理死得太快了。
)还没看第7集。
希望不会发展成其实原型人物也是演员这种烂翻转。
美恐总是糅合了很多恐怖片的元素,看完前想打4星的,看完最后一集就3星了,其实还是比一般好一点点的最喜欢第二季,因为结局,很惊喜,之所以不是太喜欢第六季,结局是一个原因,反复反复的回到鬼屋,最后这段还是比较牵强的,还有lee已经吃了猪心,归顺gaga,难道不是地方阵营的吗,最后死的没必要另外就是,一直不能理解,看恐怖片的人都知道是在看片子啊,为什么要掩盖正常拍摄的痕迹,一定要晃啊晃的,搞的像拿手机或者移动设备拍摄的,这个不是增加真实感,而是降低拍摄质量恐怖片,因为是假的,总会有很多不和逻辑的地方,比如关门这个动作,如果鬼能够穿墙而过,门也好墙也好,有什么用呢,如果鬼不能穿墙而过,那怎么会莫名出现在屋子里的某个地方呢。
说回情节,回到鬼屋是剧情需要,回去拍摄第二季的理由已经有点牵强了,不信的人说的过去,经历过的一家人回去就说不过去了,感觉结束在li被救的那一刻就挺好的,恶魔在人间,最后一集发现lee这个归顺和之前完全没有差别,第三次回去就真的不知道在表达什么了,为了去照顾一个女鬼。。。。。。
在极其平淡的时刻,我们还是迎来了《美国恐怖故事第六季》最后一集。
看完最后一集我想的一个词是:牺牲。
我很喜欢李在最后的一段话:“当你画一只猫或者一座房子的时候,脑海中也就会想象出那只猫,那座房子的样子。
它看上去是那么完美,但你却不能画出和你想象中一样好的画。
这就像为人父母一样,你幻想着你能成为怎样的母亲,那么完美,完美无瑕,但你永远都不可能做到和想象中的一样好。
”在弗洛拉的仇恨中,我看到一个愿意牺牲一切软弱的母亲,尽管她曾如此坚强,唯一的活了下来。
我们的生活,活得太过虚假,活得太过光彩夺目,所以我们或喜欢或拒绝在一场真人秀里面,看到了最真实的人,爱和恨。
在一段畸形的家庭关系里,我们每个人都该惭愧。
我们爱了就爱了,恨了就毁灭,我们总是习惯拥有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要牺牲自己。
我很欣慰地看到了结尾,李选择了一个最伟大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女儿,保护一个自己想保护的人想保护的人。
但是我不得不在最后告诉大家一个也许真实的结局,基于我的个人观点。
那就是当我看到弗洛拉最后面无表情地走出房子的时候,也许真实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弗洛拉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无辜,李的对她的爱,足以让李为她的女儿担下杀死梅森的罪,然而在这段畸形的家庭关系里,足已让弗洛拉捏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女孩,把自己的母亲和这所有太多证据的房子给毁灭。
我们永远都喜欢听拥有美满结局的故事,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么也许就让自己接受一个美好的结局,这样我们才能活得不那么真实。
美恐追了几季了,说实话看完第六季还是比较喜欢之前的故事情节第六季一大半都在看我自己,你懂吗,黑屏呀黑屏呀时不时出来个音效渲染气愤确实把我这个胆小鬼给吓到了,但是还好有弹幕护体,哈哈到第四第五集的时候真人秀再次进去这个房间时,死亡不再是导演设置,而是真实的发生了,反正看得我是一脸蒙逼的状态.....我能说看完这一季我都分不清剧里的谁演的谁都不知道吗总之,有点乱可能是我跟不上吧,我只能这么想呢
所有片段在微博上。
剧透。
看恐怖片的我被感动地哭了。
有多少人吃得消重口味但很精湛的恐怖片?
我估计应该不超过10个。
因为:1. 女生大多厌惧恐怖片,而读我博的人相信绝大多是更喜欢温柔系韩剧的女性。
2. 剥开自己不愿面对的惧怕和黑暗是需要勇气的,而大多数人都宁愿视而不见地待在光亮明净的地方接受洗涤和催眠。
3. 人们大多不喜欢自己无法掌控的情绪和突如其来的未知,而恐怖片就是靠这些元素去吸睛聚粉的。
我不讨厌恐怖片,但也不会特意去看恐怖片。
因为《Feud》而喜欢上编剧Ryan Murphy,才知道原来《Glee》的编剧也是他。
看到他过去的剧影里有这部连载至今、并荣获七次续订的作品时,我就预感这绝对不会是一部单纯吓吓人的商业恐怖片。
因为作为编剧的他一定有他的自尊和原则,对自己有要求的他不会允许自己的作品短浅随流地瞄准商业上的成功。
他的野心不会只局限于收视率和广告效益。
所以,我去看了。
欲罢不能!
太!
好!
看!
了!
强推!!!
台词?
一流!
演技?
超一流!
内涵?
深刻。
道具?
你说呢?
向这部剧的演员和编导和团队致敬!
太不容易了!
Jessica Lange在这部美剧中的演技远远超越了在《Feud》中的,就上传一段她的独白吧。
第一季中有比这更精湛的。
抓脑啊!
好的台词实在太多了!
好多想写,但那些思绪都溶解在了感动中。
如果你对恐怖片害怕、厌恶、有偏见、有成见的话,不妨试试观赏这部更像是悬疑、侦探、推理,涵盖了人类历史、宗教元素、心理人性,牵涉了同性恋、性别歧视、犯罪心理等板块的美剧吧。
也许你会爱上有深度的恐怖片的。
我一直认为,控制人心的手段可以依靠欺骗、暴力、洗脑等。
控制的根本是捕获并利用人性的软弱和卑劣,还有心底的恐惧。
恐怖可以是一种障眼法,当你害怕地闭上眼睛时,你就已经主动地放弃了观测真相的机会。
很少有人敢于直面自己和他人的恐怖与黑暗,只有真正勇敢、或无瑕、无无谋的人或许才会透过恐怖的外表去看清人事的本质。
恐怖影片一直被认为是B类的二等、三流、不上档次的影片。
但是恐怖剧影却可以测试出人的本能反应和真正面目,甚至深层的欲望。
恐怖片对演员的要求很高,要能克服或展现内心的惧怕,要能展现邪恶、风骚、失常、堕落、疯癫、欺骗等的演技。
发现Ryan颇喜欢涵括同性恋、性别主义、男女较量、人性定律、种族歧视等的主题;他有一些固定的用词很喜欢,比如dime in a dozen;他很理解那种想要功成名就、渴望成名、渴望被爱的小人物的挣扎心态;他对单纯和善良有怜悯但无同情,经常拿来和痴傻做对比。。。
——————————————————————————————————————【S6E10】每次看完恐怖剧影,总有种深切的悲伤弥漫、和未解的恐惧缠绕。
就像这一季片首的第一句话,当人们面对恐惧时一般只有两种反应,逃走(flight)或战斗(fight)。
而大多数的人的最初反应总是逃跑,但是等意识到无处可逃与躲时,唯有自我了断或浴血战斗。
而在与邪恶厮杀的过程中,也许自身也会产生无法遏制的阴狠、演变为恶魔的分身。
每个人都曾有机会逃离恐怖的命运,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对自己不理解的超自然现象不屑一顾,总是尝试用科学或常规去解释所有不明所以的现象。
为了或因为声望和金钱,人们主动或被迫地留在了第六感告诉他们危险的地方。
大多数时候,人们宁愿相信亲眼所见的真实和理性分析,而忽略了人类本能的求生和直觉感触。
在科学发达进步的今天,人类开始逐渐变得傲慢,对不崇尚科学和现实的异类进行了封杀。
但是,这个地球和宇宙还有太多太多令我们敬畏的未知和力量存在。
人类的进化还在进行,但以缓慢到不自知的速度。
缺乏质的改变,人类终有壁垒无法穿越,而大多数人类都对我们所看不见的、未降临的危险视而不见。
短视浅薄的人还在被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性向主义、极端主义、国家主义、保护主义等等所局限、煽动、和利用。
这些不必要的精力和流血使人类看不清自己岌岌可危的命运,也促使了多股黑暗力量的滋生。
看看人类进化的历史吧,那些在人性劣根上滋长起来的野蛮到文明史,那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类亲手促成和豢养的恐怖剧影。
看这部恐怖片,你永远不会觉得厌倦,你会像嗜血的动物一般索要更多,而有时你会分不清真实和虚假。
纵然你有再细致的观察,你也会不确定哪些是触目惊心的现实,而哪些又是真假难辨的演技。
这一季的后半部有很多的戏中戏,强烈讽刺了警察的无能、媒体的贪婪、和殖民历史的血腥,另外牵涉的对立主题有,父权父系社会 vs. 母系女权社会;美国南北方种族主义的迫害和不公;美国荒野地区文化的落后和野蛮。
在这个片段里,编剧还重点描述和贯穿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求同存异的对峙、对话、和对等。
母亲与儿子、母亲与女儿,女性的身心健康是直接影响孩子性格健康的关键,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和深入。
母亲为了子女奋不顾身的爱,可以演变为扭曲的暴力、也可以成就为无畏(无所畏惧)的(自我)牺牲。
在这一段中,我感受到了摄影导演的野心,对精美画面的追求。
喜欢逆光摄影的同学会体会到光影的魅力。
恐怖片很多时候都是依靠晃动的镜头和快速的切换来提升观众的心跳与呼吸,但是这部片的每一季的风格和主题,加上画面与演技,都在尝新、突破、和进化。
当夕阳下母亲与女儿的影子拉得斜长时、当火魔妖艳地吞噬了整座建筑时,那种萧瑟和毁灭的壮美让人屏息、回味。
母亲与女儿炽热的对话,让我意识到无论是人类、灵魄、还是恶魔,大多都还是没能逃过情劫的祝福与诅咒。
好吧,我觉得《美国恐怖故事》在一季比一季浮夸,兰姨不再继续出演,情节混乱,为了cult而cult的节奏下,对于第六季真的并没有抱有什么期待。
然而在刚刚看了第二集后,一面惊慌一面惊喜地感到了十分意犹未尽。
第六季的主题是《洛亚诺克噩梦》,百度搜寻了一下洛亚诺克,出现的消息指得是洛亚诺克岛——失却的殖民地。
洛亚诺克岛位在北卡罗来纳州沿岸不远处,在1500年晚期及1587年曾有创建过两次英国殖民地。
1587年时殖民地领袖John White回到英国求取进一步援助,当他于1590年回到洛亚诺克岛时,殖民地已无人居住,而所有的殖民都神秘的消失了,只留下了树上的刻字「Croatoan」。
当一群为数120人的英国殖民神秘消失后,洛亚诺克岛的传说就开始流传了下来。
可以理解成,在第六季故事发生地,一所偏僻的古旧大房子,就是这么一个会令“殖民者”神秘消失的所在。
目前出场主线人物有:搬进房子的夫妇与离婚的姐姐(以及偷偷带来的女儿Flora)、曾参与竞拍的老宅的本地农夫、遗留录像带的教授。
邪恶神秘力量代表方则是:一群穿着中古服饰的“祭祀者”、明为开养老院实则反社会的护士姐妹、老宅中游荡的爱好血腥的幽灵女孩Priscilla。
主要道具则是:插入各种墙壁天花板的带血的刀具、绑在楼梯和森林的符号(不明白那是什么)、意味不明的野猪以及野猪的尸体和零散的部位、森林里的烤架、以及让我心慌意乱退出全屏的90年代画质模糊的录像带。
对于洛亚诺克房子的“殖民者”目前也出现了三波,其中未完成“MURDER”拼写的护士姐妹在“R”字缺失的情况下消失了;想寻找房子里难以猜测的邪恶力量的教授消失了;目前未知生死(我猜是不会死)的Flora被幽灵女孩Priscilla引诱暂时消失了。
必定的,为了剧情需要,住宅内全员精神有问题。
丈夫被人袭击,大脑出现损伤;妻子情绪不稳定;姐姐在担任警察期间,嗑药被辞退,还有酗酒问题;姐姐的女儿则“在三岁时想象了虚构人物,陪她捉迷藏”,又如同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那般,“他们开始胡言乱语、胡思乱想。
”不知道是否在暗示,这“噩梦”是否真实存在,也有可能只是胡思乱想。
而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出场的旧“殖民者”和令“殖民者”消失的神秘事件,以及他们到底要用什么借口在这个发生过谋杀案又不断有邻里骚扰、家宅都不得安宁的房子里,都十分令人十分期待。
故事发展到这里,好像遗漏了一个重点。
第六季的海报是一棵树,而连带着房屋的是一整片不得擅自开发的森林。
主角夫妻三番两次地闯进森林(还都是大晚上),第一次撞见了穿着中古服饰以及脸上有诡异图腾的一群怪人,手举剥掉的头皮追赶顶着一头猩红大脑两眼发直、同样穿着中古服饰的人,又以“净化灵魂”的名义烧死另一位闯入森林的偷粮者。
第二次则干脆是将七零八碎的野猪尸首绑在木架子上。
下焚烧命令前目测为统领的老太太说:“我是每一颗头颅上的保护伞,我是战斗时的长毛,没有人如我这般,既是树本身,也是击中它的闪电。
(I am shield over every head, I am the spear of battle, who but I am both the tree, and the lightning that strikes it.)”这类似邪教活动仪式感的发言,其中的惩罚意味与绝对暴力取向,令居高临下的统治感与压倒性的主宰性质展现地令人心生恐惧。
鉴于第一集结尾老太太被车撞了没死,可以猜测这是一个有实体的非人类,而以上场景,则可以推测为有邪教性质的神秘力量,简直比被人类的组织还可怕一百倍。
以上场景和发言还有海报头提出来一下关键词——“树”“闯入森林”“偷粮食”,那么“洛亚诺克”指得究竟是一栋房子,还是一整片森林;“粮食”指得究竟是猪,还是别的什么;“闯入森林”是否代表着入住后,便必须被不可原谅地烧死?
从叙事和拍摄手法来看第六季确实也有不同于以往的方式,采用电视采访+情景还原的表达方式,来讲诉这个故事。
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是剧透了主角三人最后得以生还。
截止到第二集,还并未出现太多血腥场面,但是引起的恐慌和心灵颤栗比明晃晃的不适场面来得有杀伤力太多了。
未知的走向令所有疑惑都不断地让人猜测再猜测,从宣传期开始就保持神秘的剧情,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另外有一点令我十分在意的点是,从头到尾一直被迫刷存在的邻居农夫,在本地生活长时间下不可能不知道这房子有古怪。
而在地下室留下录影带,是否在旁敲侧击提醒他们离开,以及在夫妇两报警过后,警察说等找到农夫父子后就抓捕他们的言下之意是否是,农夫也消失了?
他们会是牺牲者还是接发真相的关键抑或只是打打酱油?
曾经让人渐渐觉得失望的美恐系列,在洛亚诺克被找回来了,反正我要期待地继续看下去就是了。
这个电视我只看过精神病院、旅馆和马戏团三季,其中旅馆和马戏团还没看完,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旅馆,有浓厚的哥特风,LadyGaga在里面很帅气。
以往的美恐给我的感觉是,它在吓人之余还会保持高高在上的矜持,编剧始终牵着观众的鼻子走,前方黑乎乎的,不知道什么东西冷不丁会从斜刺里冲出来,所以观众的心始终是吊在嗓子眼的,对剧情有一丝敬畏——单靠残肢断体和血浆造成的视觉冲击只会造成一时的生理不适,要想激起观众深层次的恐惧感,还必须得有心理上的潜移默化。
头几季的美恐,它们的故事在编排上就有那么一种俯视观众的威严,观众始终处于压抑状态,仿佛跟剧中角色一样莅临未知险境,不会因为自己手捧奶茶坐在沙发上而多一丝安全感。
但到了第六季,编剧们念头一转,玩起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游戏,便是打破第四堵墙,先玩了个当事人和演员同时出现,然后让电视制作人参与到剧情中来(真人秀直播),最后还让观众也参与了进来(新闻发布会和人物专访)。
这个做法很富新意,也很大胆,他们妄图制造史无前例的真实感,但是这么做只会让屏幕前面真正的观众不停跳戏,始终无法融入到剧情中去。
加上这一季对恐怖根源的挖掘流于表面(新大陆移民传说),表现恐怖的方式也乏善可陈(甚至角色一度表现得很弱智),所以新的尝试是重形式而轻内容,捡了芝麻丢西瓜。
总之,第六季总体上就跟剧中玩的真人秀直播一样,编剧和制作团队处心积虑新瓶装旧酒,总想搞个大新闻却始终难以上头条(被西部世界和行尸走肉压住),但换来换去的过程中,酒的气味已经消失殆尽,表现在我身上就是观看过程中经常不耐烦,想快进。
但是,我还是控制住了手指,一集一集追完了美恐6,因为再不济,它还是表现出了求新求变的诚意,尺度也凌驾于绝大多数美剧之上,尤其在美工、道具、摄影方面,某银河系大国的所有电视剧加起来都不及其万一,给它舔鞋底都不配。
思及此,我就想Ctrl+A然后delete,最后只留下一句话:哎哟,不错哦!
微信:野评人2016年11月20日
分数比我想得低多了,我想着肯定很多人在第五集之前弃剧了哈哈哈哈,看到第四集时我对这部剧的无语之情达到顶峰,after all this,开始在原住民火把前内讧,还有口述演员跟真实演员用两批人,意义是什么,到了第六集转到导演视角还蛮有趣,一些东西开始连贯起来了,其实从第六集开始才有点吓人,可能我是在上班时间看得,觉得有点吓人哈哈哈。
到了最后一集,李对女儿说如果我留在这里照顾鬼女孩,转化成他们时,我真泪目,这剧从这短短的四句升华了。
一开始我看着李劝她女儿时,真得很无力,爱一个人,控制是最无力的。
李放弃世界他所拥有的一切,跟危险难以捉摸的鬼真得值得吗,无解了我。。。
还有那个扮演马特的演员有点丑,,gaga扮演的鬼当时还强奸他我jio得醉醉的,gaga这饥渴女鬼人设比她上一季吸血鬼女主人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要说扮演李的老公的演员扮演马特那还行,那才叫帅,这样还跟合理一点,要是这部剧他俩角色互换一下也会更有好感。
美恐中看完挺喜欢的一季,最喜欢的还是第一季!
这部剧讲人的地方就比较多,要是单纯讲鬼多点,就没那么吓人了,人,是最吓人的,对,比鬼都吓人,所以只有李存活下来了。
除了屠夫扮演者,同性恋鬼扮演者是纯粹被鬼杀死的,野蛮人家族,马特,谢尔比,谢尔比演员,马特演员,屠夫儿子演员,他们的死,都跟人有关。。。
洛亚诺克,北卡罗来纳的一个小岛。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悬案发生地。
事件的主角是凭空消失的116个殖民者。
1587年,英国殖民者开发新大陆,117名殖民者来到了洛亚诺克。
开发殖民地无非就是先生存下来,种种地养养草,只是这117个殖民者突然就人间蒸发了,不知道是被杀了?
死亡了?还是融入了美洲本土部落,反正就是找不到了。
于是这就成了一个悬案。
之所以打三星是因为本季让观众看到了一些美恐剧集的新的可能, 一部洛亚诺克传说的伪纪录片,从第四集开始结合了《女巫布莱尔》《鬼影实录》等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这种导演的灵光闪现,为剧集增色不少,不仅玩起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游戏,当事人和演员同时出现,然后让电视制作人参与到剧情中来(真人秀直播),最后还让观众也参与了进来(新闻发布会和人物专访)。
这个做法很富新意,也很大胆,妄图制造史无前例的真实感。
这也估计是此篇最大的引人入胜之处。
但是这么做是否会让屏幕前面真正的观众不停跳戏,始终无法融入到剧情中去。
加上这一季对恐怖根源洛亚诺克传说的挖掘流于表面,表现恐怖的方式也乏善可陈。
所以新的尝试有重形式而轻内容之嫌,在创新的同时忽略了剧集的可看性,怕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Humans respond to fear in two simple ways, fight or flight. There's no shame in getting the hell out of the way.」「Being unable to take action was torture.」
看的我好气啊,莫名其妙作死的一群人。 不仅不恐怖,而且还莫名其妙结束了。
烂尾
这真是美恐有史以来最差的一季 看到第八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伪纪录片这样无聊的东西竟然可以这么无聊也是很厉害 从头到尾嗷嗷叫唤累不累 死里逃生的你们到底是有多想死才又回到那个房子里哦
就知道后面开始崩了...
从第一集的时候 就想来打分了,坚持到现在就是想看看比上一季有没有进步,上一季0分,这一季1分,太失望了
弃了两季之后,这个很料给的很猛
三星半吧,很欣赏这一季的创意构思,尴尬的是进入剧中剧“第二季”的时候开始崩了,以Lee化为野鬼保护女儿离开罗亚诺克为结尾,这种母爱挺有感触的。
几乎用尽了类型化的技法套路,一次次反转解构,达成了创作者的表达欲、自我解嘲以及精神胜利,当然还有伴随全程的嘶吼的噪音
可能对传统美国文化还是不了解,这一季代入感不强,只能说到后期才找回“美恐”的感脚吧
重回美恐正常水平。最后几集太折磨人了,希望有个好结局。
这是整个系列中我最不喜欢的一部,不知道为啥,大概我对凶宅这个设定真的无感吧
8
形式新颖,个人认为带给人恐惧的其实并非邪教或祭祀。小天使出来打了两集酱油,依旧非常可爱~
戏中戏中戏
果然不能指望美恐的编剧好好讲故事,开个好头后半截就黔驴技穷瞎扯一顿结不了尾 过半季都在吹嘘自己的剧多好多好啊 自high了吧
就“美国恐怖故事”这个标题而言,这季的水准我是相当不满意的,大量土著殖民、家庭矛盾和恐怖形象嫁接的拼凑感远远大于剧情构思的精巧感,不过还是要给三星主要在叙事手法(镜头的切换)以及对电视剧行业深刻的理解(和讽刺)
前面很精彩,结局有点烂尾。略失望
伪纪录片的形式不错,但是又暗又晃,什么都看不清,剧情也比较老套。
殖民主题,在形式上,解构与构建的张力很有味。这一季应该是最gore的,但剧情就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