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军旅题材影视作品不再被边缘化,很多电视剧也开始逐渐走红,甚至有了真人秀综艺。
《特种兵》系列是军旅题材最为辉煌的作品。
嵇道青和刘猛在五年间打造了四部特种兵题材作品,部部收视率口碑良好。
从内容上论,《特种兵之霹雳火》系列不仅有颜值阵容,还有家国精神方面的思想内涵,还有作为男人的侠骨柔情,是一部经得起回味的“硬剧”!
作为一部男人的“硬剧”,兄弟情是第一位,爱情是其次。
《特种兵之霹雳火》的情感戏是多层次、多线条的故事风格。
单从男女之情说起,男主角高胜寒和女主角曾紫陌之间简单又复杂。
高胜寒为了兄弟,放弃了陆航院女神曾紫陌。
而曾紫陌为了高胜寒接纳崔华盾。
最令我触景就是写情书桥段!
崔华盾为了追到曾紫陌,请高胜寒代笔写情书。
写完情书之后,高胜寒又亲自把情书送给了曾紫陌。
曾紫陌欢天喜地打开情书时,落款居然是崔华盾。
这段虐情戏画风,对女主角分分钟伤害力MAX!
剧中正能量人物不全是高大上,也有迷茫纠结茅盾挣扎!
但是看到这个桥段的时候,小编居然毫无违和感。
可能是写情书这样的壮举在80后的脑海中有过络印。
唐代《君生我未生》、民国的《再别康桥》都是几代人流传下来的佳话美谈。
70后、80后的青葱时代,情书也是盛极一时的。
手机出现之前,人们写情书还是比较走心的,哪怕是给笔友回信,也有请人代笔这种“局”。
最近这些年几乎是全民手机控,“无纸化办公”,“机考”,很多时候提笔忘字已成司空见惯。
有些网络曝光走红的00后的情书,完全是爱情段子手的节奏。
因此,《霹雳火》不光是表达感情戏而表达,还有作者对年龄段的集体性回忆!
剧中,另外一组CP许飞和顾意却截然相反。
许飞得知顾意喜欢崔华盾,他放弃了,而且撤的比较决绝,从航空队直接转战霹雳火。
两段爱情戏,到崔华盾的角色上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崔华盾把透爱情关系看的最清楚不过,但是又能怎样呢?
简单不过我爱你,复杂不过不能爱你。
白素贞千年的道行,最后还是败给了许仙。
爱情里没有兵法!
《特种兵之霹雳火》除了涵盖偶像剧的情感线索,还有铁骨兄弟情。
高胜寒和崔华盾的兄弟情在剧中是最为突出的一面。
剧中,为对方一起受罚,心照不宣的默契都是朋友情情。
在爱情中,能让给对方喜欢的人、能成全对方才是兄弟情的境界!
崔华盾对他们三个人的关系看的比较透彻。
他说:“高胜寒不会变,崔华盾也不会变,她更不会变”。
他们是一个三角形的死局。
《霹雳火》感情戏处理手法成熟,人物刻画的到位。
虽然这段关系中的情感线定位简单明了,但是把主人公心里戏的情绪渲染饱满有人味,使观众能很容易的引发共鸣!
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男主角肩负起的情感诉求是多层面的。
高胜寒是是铁血军官,是义气兄弟,也是柔情父亲。
他不光有爱情、兄弟情,还有父母儿女情。
剧中一直没有透露的隐线就是他的女儿和妻子。
从第一集开起,剧情只交代了高胜寒的妻子已经过世,女儿正上学。
至于妻子过世的事情,他一直没有告诉女儿,这只是一个希望女儿开心的父亲。
而剧中也用了多处笔墨描写父女情,包括误会、依偎、冲突、磨合等多个情感元素。
但全剧情义方面的主体思想还是正能量、正三观的大方向。
电视剧《特种兵之霹雳火》贯穿全篇最为要讲究“军魂”的精神概念。
戏剧结构中无论是小情小爱,还是忠于国家,每个触笔之处都有无限考量打磨。
霹雳火在组建时,高胜寒曾说过:“枪林弹雨中,我们要救人!
天崩地裂中,我们要救人!
惊涛骇浪,我们也要救人!
”全剧没有一处在说教,反而润物细无声的是宣告军人的热血侠骨。
在高、崔、曾三位主人公的身上也穿插着这个思想。
高胜寒和崔华盾都以为曾紫陌是为了多年前的情感才加入霹雳火特种部队,高不忍心看到曾紫陌为了自己每天挑战体能的极限,告诉她:“现在退出霹雳火,不丢人!
”而曾紫陌回应是:“特种部队不是也需要医疗急救吗,我是为了这个而来的!
”在军魄中,主线人物设置“重感情、控制分寸”。
剧情在家国精神上没有思想绑架情结,而是浩浩荡荡烘托了英雄情心理氛围。
有牺牲观念,有报国热血。
《特种兵之霹雳火》的角色情感戏是主戏,且是复杂保守的军人戏。
仅前十多集中就有厚重的人物交锋,浓缩了偶像、家庭、职场等题材。
相对于宫戏、古装戏、情感戏,我们对军旅题材没有更多的偏爱。
但是该剧细节入微之处反映了一个与时俱进的部队生活,透过军人的视角,我们看到了铮铮男儿的铁血丹心!
(文/杜娟)
前两天又刷了这部戏,就写写观后感吧,客观的评价一下。
首先,这部戏所选角度方面很优秀,很新颖,空降战术救援突击队很特殊的特种部队,前三部更多的强调的是杀敌,霹雳火更加强调人道主义救援,所以就集训来说就比前三部轻松很多。
然后,霹雳火比之前三部包含了更多的情感戏,这恰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各个角色之间的感情线错综复杂,这对于军旅戏来说过于狗血了,而另一方面,这部戏对于亲情的展现就很真实了,尤其是飞狼跟他父亲的矛盾(父与子性格都强),石磊他父亲对于石磊的严格要求(农村严父与孝子,忠孝难两全),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真的存在的,让人看的很心酸。
再来说说这部戏的选材方面,前面集训就不说了,就从执行第一次任务开始谈起,第一次任务就是很艰巨的抗震救灾任务,这次完全就是映射的当年08年的汶川地震,当年15名精英伞降兵将生死置之度外的5000米的高跳低开,抗震救灾运输机坠机(电视剧里崔华盾没有牺牲,而现实中牺牲了18名人民英雄),截肢小女孩儿,可乐男孩…这些感人肺腑的事件都在这部剧里,不由得让人回想起当年灾难中点点滴滴的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
然后我想说一说最后一部分(这部分至少5集以上被删减),这部分简直就是这部戏的灵魂!
因为我读过这部分的小说,高胜寒带着工人们唱国歌,追回被抓的蓝妞,包括最后霹雳火失去了外援的情况下跟收了k2钱的非洲反政府军作战,呆鸟冒死往山顶上寻找手机信号(因为呆鸟的失误换衣服时忘记带卫星电话的电池导致跟组织上断了联系。
),黑龙叼起炸药包炸掉敌军坦克(敌人一共来了三辆坦克,在飞狼的指导下被黄牛干掉了两辆,最后好像没了穿甲弹,导致最后一辆干不掉),高胜寒披着红星红旗给最终前来支援的战虎提供目标,这部分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可以说是霹雳火开创了撤侨题材的影视,参照之后大火的战狼2,如果这部戏最后一部分不遭删减,口碑绝对要比现在好得多!
最后说一下我最喜欢的两个角色,第一个就是高胜寒,首次追这部戏的时候对任天野的印象就是第一部的狗头老高,酷酷的特种部队教官,但随着这部戏剧情的发展,发现这部戏的老高跟第一部的老高不一样,这部戏不仅仅是教官,而且还是父亲,儿子,救援队队长,旅长眼中的青年骨干,队员眼中的领导干部等等,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情有义,感情上坎坷,工作上拼命的高胜寒,任天野老师的演技非常到位,每个角色拿捏的很到位。
特别是向父亲认错那一集,真的看哭我了。
另一个我喜欢的角色就是美丽的牟星姐饰演的谢思潇,这个角色真的很讨人喜欢,实力强,不做作,女汉子气质,敢爱敢恨,对于喜欢的人敢于主动追求!
总结一下就是这部戏确实有很多槽点,有些地方不尽善尽美,有些感情戏过于复杂牵强,但就选材方面和演员演技方面上可圈可点,如果没读过小说的话我可能会给三星,读完小说后感觉这部戏值四星!
最后放一张海报完结撒花!
在搜狐视频看了两集,感觉还不错,要是揣着严谨的态度去看,肯定会说都拍成神了,但是对于电视剧来说,没有花架子谁看呀!
毕竟还是娱乐消遣只用,看看也好。
不会引人深思,但是或许可以轻松一刻。
何乐而不为呢?
这部剧基本上是原班人马吧!
看着脸都熟,可能叫不上名字吧!
刘猛就这两把刷子了,反反复复的用来用去,人气反而还很高。
没用看剧情梗概都猜到内容了,基本上就是执行任务执行任务……!
抱着对特种兵系列的期待,看了几集,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失望啊。
其他槽点不说,单看这复杂的感情线就无比的抓狂。
高胜寒的三角恋、高胜寒和女老师、王星和女友、王星和带狗的女教官、女队员和男飞行员、男飞行员和很叼的女飞行员、很叼的女飞行员和崔华盾……开始的没开始的,看这铺垫,估计下面都有戏吧。
承认军人也要有爱情,可也不是这么泛滥啊,这是尼玛军旅剧还是琼瑶剧。。。
每当男女两个开始对望支支吾吾的对话,背景音乐想起,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好多剧情对话基本上听两句就能猜到后面的。
一集快进成十五分钟看都毫不影响。
训练过程全是在喊口号,就搞不懂了,每部都是为不同用途任务设立的特种兵,全是在练体能,尼玛,体能是必须,技能就不是啊!
倒是往那方面练练突出那方面的剧情啊,全是男兵女兵在那里叽叽喳喳。
有一个队长在训话,后面伞降下来袭击的演练场面,想不通的是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队员们不知道,可你们拿着空包弹的枪在哪里突突,队员们还不发现吗,还四散的作惊恐状。。
也许这打枪可能就是搞点气氛出来吧。
最搞不懂,这么牛逼的队员,这主角王星,怎么会让那个演员出演。。。
其他的都请不来了吗
作为一名特种兵系列的骨灰级粉丝,自《霹雳火》筹备时起笔者就在关注,由前期来看不得不说令人期待。
但全剧终了,却令笔者深切觉得一手好牌被打得惨不忍睹。
由前期看,特4的最大亮点就是“空降救援”(PJ)这一全新概念。
空降救援,主要是指深入敌后搜救被击落的我方飞机的飞行员或其他人员,并把他们安全带回。
主要使用直升机机降或伞降的方式。
与传统的特种部队相比,其队员不仅需进行战斗,还要懂得急救技术。
这一类型的作战部队在美军中已有较为成熟的发展,在越战时便已付诸实践,但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空降救援仍属空白。
背景设置上的新意,是特4一个好的开始。
但开播之后,笔者无言以对。
情节、制作之差,令笔者失望透顶,只觉刘猛导演江郎才尽。
关于情节,尤其是感情戏,简直令人无法忍受。
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述,赵小丫少女时代便对许飞芳心暗许,许飞暗恋顾意却不敢表白,但顾意最爱的是崔华盾,崔华盾对曾紫陌情深意重,曾紫陌心里却只有高胜寒。
三角恋一个套一个,直接成了食物链。
另一路,王星和谢思潇渐生爱意,王星却放不下神秘的龙丹丹。
如此众多且混乱的恋爱,是军旅片吗?
分明是言情剧啊!
军旅作品中加入感情戏份未尝不可,但若占过大的分量便喧宾夺主。
自《突出重围》起,国产军旅作品便出现爱情戏份,加以男女演员的各种桥段,亦是趣味十足。
但这一做法的前提是,这是部队的爱情!
关于这一点,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给予笔者深刻的感触。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是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大量参与二战的苏联女兵后写下的纪实作品,涉及战争的方方面面,女兵关于爱情的回忆占了整整一章。
的确,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即使在战场上亦会有浪漫气息,但此时的爱情是与当时的特定背景相符合的。
这样的爱情与都市言情剧中的爱情不同,它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厚重、深沉。
在这样的爱情中,主题并非甜言蜜语的卿卿我我,而是在枪林弹雨中为爱牺牲的勇气,大气、磅礴,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闺房之乐”。
军旅作品中的爱情,不应轻浮,军人的血性应当是浪漫的底色。
但特4,笔者只能认为它所表现的爱情很失败,传达的是解放军官兵只知谈情说爱的错觉,这决不能成为军旅作品的主流。
关于全剧的发展主线,笔者一点都找不到刘猛作品的感觉。
霹雳火队员的家事时不时冒出,颇有喧宾夺主之感,极大地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亦是使全剧结构松散。
写至此处,笔者不禁忆起《舰在亚丁湾》,这部作品同样充满家长里短,但这些有关家属的情节单独呈现、另成一条主线,与武戏相映,全景式反映了海军护航舰队官兵的生活。
特4的败笔之处在于队员的家事在安排时过于琐碎,不时冒出,实属乱入。
刘猛作品多以双线结构为主,特战队员一条线,反派一条线,自特2起便使用此类结构,但特4是最失败的,直接掉到了《太阳的后裔》的军旅入门级别。
K2冒出又隐去,它的相关行动都呈现冰山一角,相较于特2对于反派主角蝎子的细致描摹,特4明显就是“为设置反派而设置反派”,试图单独成线,却没有足够的分量,弄巧成拙。
关于武戏,笔者很难判别它究竟是亮点还是失误。
地震救援的情节,在国内军旅作品中实属首次,但笔者在2012年上映的《心术》中就已看过地震的相关情节。
犹记首播时,地震情节刚开始,有网友便在贴吧预测会有直升机坠毁情节,果不其然,第二天便出现崔华盾坠机。
笔者很难判断这是刘猛想不出新情节还是以汶川地震为原型进行创作。
并且废墟的背景过假,PS的痕迹过于明显,令笔者忍无可忍。
撤侨作为一个重头戏,吸引多方关注。
于国内军旅作品是创新,使笔者眼前一亮。
早在2011年秋笔者即在网友的特1续写中看过撤侨情节,专业水准使笔者至今难忘。
与其相比,特4是把与恐怖分子的作战摆到了境外,本质来说电视剧版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撤侨行动。
至此,笔者不禁要提出特4最令人无法忍受的问题:被剪的戏份太多。
特4结局是在2016年的春节前夕,农历腊月二十九,笔者清晰地记着大结局只有二十分钟不到,战斗戏份一笔带过,前后情节无法衔接,纯属敷衍。
当晚江苏卫视百度贴吧即被愤怒的特粉爆吧,剪辑至此,惨不忍睹。
后笔者阅读了原著,才发现撤侨的情节至少被删5集。
被困的中国工人高唱国歌,高胜寒拖曳着巨大的五星红旗在码头奔跑,想想都令人热血沸腾,更不必说枪战场面。
于笔者而言,这是特4中最精彩的场面,却被全盘删去。
广电总局、外交部都怎么想的?
把这些情节删去,这部剧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特4唯一令笔者欣赏的地方就是巧妙化用古诗词。
《诗经•秦风•无衣》成功地嵌入情节之中,饱含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情怀的诗句不露痕迹地渲染了战士的真挚情谊。
主题曲《无衣》同样化用诗句,读来充满豪迈之气。
美中不足的是演唱时“岂曰无衣”极其类似“岂日无衣”,字幕更是直接打出错别字,令人无语。
总体而言,特4完全失去了刘猛作品应有的水准。
过多且杂乱无章的感情戏使其大为减分,战斗情节的瑕疵同样令人无言以对。
刘猛究竟是要拍军旅片还是要拍言情片?
想来这已然到了岔路口。
笔者犹忆昔年刘猛作品中那溢满纸页的男儿豪情与军人信念,字里行间飘散着雄性荷尔蒙的气息,亦是沉醉于此。
而今日,“穿军装的言情剧”似乎成了刘猛作品的唯一定语。
军旅片无刚毅血性,爱情片缺柔情蜜意,四不像的作品,只有被观众淘汰的结局。
特4,已是无言以对。
这部戏相比之前的几部真的是差的太多,不说别的,,那个019还是多少,就粘着飞行员的那个,还有那个033,还有另一个那个龙套,这三人演军人却没个军人样,只会犯花痴,粘乎人,多少次的紧要关头不想着演习却只会捣乱影响大家,而且一点不把选拔当回事,总认为大不了就淘汰回自己的卫生队,一点上进心都没有,像个能成特种兵的人?
这电视剧本以为是讲述特种兵的,没想到却演成了多个三角恋的爱情片,本以为定位是军旅片,其实本质是爱情片。
导演,我真的想问你是单身吗?
还是被爱情给伤了,在这样下去,中国军人被你写的都狗屁不是,不用美国给我们弄其他思想,不用美国说中国腐败了。
在来几个你这样的美国不得高兴死啊,做梦都可以笑醒了,把你当祖宗供起来啊。
活生生的热血中国军人,被你弄成只知道情情爱爱的,还说得到军队的大力支持啦,演的什么玩意,根本漏洞百出啊,我真的不想说什么了,我看电影,电视从来没说过什么,不管好看不好看,我都不会说,但是我我要在这里说你真的很烂啊。
哎
真麻烦,事先声明,这是我写给自己看的,麻烦不小心点开的您受累再关掉。
和平时期的军人形象塑造起来不容易,因为打过仗的军人形象才更完整,但在和平时期如何在军旅剧中给军人合理地安排一场真正的战争?
全剧只打了两场仗,前面大部分按照国产剧固有的模式讲着”敌后救援突击队队员的爱情“。
而观众并不能满足于这样一次营救卧底侦查员的行动,观众想要的更多,于是有了最后一集的那场仗。
战场只能设在国外,剧中我军的扮相也蛮雷,突兀地到了战场,突兀地战争到了高潮……军人的一个特质是牺牲,相较于牺牲家庭牺牲时间牺牲其他的种种,军人牺牲性命是更能满足观众的。
一旦涉及到牺牲生命,如何在剧中进行安排?
是敌人报复?
是在训练中牺牲?
还是在战争中牺牲?
明显是最后一种更能让观众接受,就剧的政治正确而言,被报复和训练牺牲也是不可以超过一两个的。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战争会少去很多勇者搏命;因为我国的政策,我国军人也不会轻易发起战争,这两点都注定了现代军旅剧没法演真正的战争。
所以我感谢这部剧在最后一集安排这么一场仗,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观众想要的,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观众。
当然,我想大部分人更愿意将其看作是给我们看了这么多集军人的爱情的补偿。
其实每年都对特种兵系列有所期待,但感觉今年这部真的不如前几部,感情戏太多,这可是特种兵啊,怎么会这么婆婆妈妈。
还有那几个飞行员,才练了几天啊,就能和最厉害那俩特种兵对打了。
个人感觉,感情戏可以有,但不要太磨叽了。
感觉这部三角恋太离谱了,你爱他,他爱我,好乱。
希望以后可以把那种爱情,升华一些,不要像偶像剧那样婆婆妈妈。
真心期待下一部更精彩
开始我带着内心的小激动看这部片,越看越发现这不是军旅生活的影片而是一部到部队搞对象的烂尾爱情片,这部电视剧,开始不错不过到后来我也不知道是编剧吃屎了还是导演脑袋灌粪了越拍越烂最后烂到极点,这K2就跟小强一样永远打不死,编剧是不是写这部剧本的时候想起来熊出没了,光头强永远打不死熊大熊二或者灰太狼永远捉不到喜洋洋,真心希望编剧导演能用心做电视,用良心拍电视剧,不要辜负影迷的期望。
当兵的时候看的,让我换了一个人生
好好的军事剧给拍成爱情剧,没有狗血的爱情就不是国产剧了!编剧和导演都秀逗了,剧情真是荒唐!白白浪费时间,也只能看看漂亮的程愫了!
虽然有很多不符合逻辑,爱情戏多,但是我还是愿意给及格。
希望现代军旅题材的剧能继续进步,我朋友很喜欢军哥哥,哈哈
电视上经常会播出,女兵们真的很出彩!
我想起来了,这部本来男主我特喜欢,结果刘猛让不会弹琴的男主假弹了一整首BGM!一整首啊!一!整!首!把当年幼小的我尴尬死了。似乎最后烂尾的是这一部,不是火凤凰,我上一条标记的短评写错了,抱歉。
感觉主角光环过重了,特别是那几个女兵,但是本人还是挺喜欢看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少加点感情故事可能会更加讨人喜欢些!
此类剧开篇都是演习战,就不能换一下吗?1集弃。
让这种流量演军人是对我们子弟兵的侮辱
这种剧多了也就没意思了
好看,很喜欢这种题材的剧
感情戏有些拖了
和士兵突击差的太多了
这个系列终于完结了,真的是一部比一部差!
王星啊,王星啊,我 哇哈哈
特种兵滤镜+1抛开换汤不换药不谈,编得太狗血了,没见过这么巧的
一般,快进看的,比前几部差
脑残也是正能量
言情偶像爽剧
结尾好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