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小号曲

Balada triste de trompeta,A Sad Trumpet Ballad,The Last Circus

主演:圣地亚哥·塞古拉,费尔南多·古林·库弗,安东尼奥·德·拉·托雷,桑乔·格拉西亚,弗兰·佩雷阿,卡罗琳娜·邦 Carolina Bang,乔斯因·本格特伊,特雷勒·帕维斯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法国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0

《伤心小号曲》剧照

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2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3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4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5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6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3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4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5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6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7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8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9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20

《伤心小号曲》剧情介绍

伤心小号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肥胖忧郁的哈维尔(Carlos Areces 饰)出生于西班牙一个小丑世家,他的父亲死于内战,生前曾嘱咐这个背负了太多痛苦的儿子做一个悲伤小丑。时过境迁,成年后的哈维尔求职来到一家马戏团,遇到了当家小丑赛吉(Antonio de la Torre 饰)以及美艳的杂技女明星纳塔莉娅(Carolina Bang 饰)。他们是一对情侣,生活中的赛吉嗜酒狂暴,经常对纳塔莉娅饱以老拳,后者虽然痛苦不堪,却又无比沉缅于这份变态的暴力之中。哈维尔爱怜这株时常为暴风雨摧残的柔弱小花,而纳塔莉娅也渐渐喜欢上哈维尔的单纯善良。以此为契机,这三个人纠缠出了一段血腥的畸零人生…… 本片荣获2011年歌雅奖最佳发型设计、最佳特效奖;201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和银狮奖最佳导演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公主的交换人生死前欲望清单青春如期2:青春梦想亲爱伴侣无疯也起浪用餐愉快明治东京恋伽决战江南等待黑夜夏目友人帐第五季特别篇游戏盛宴一切如你贾斯珀·琼斯帝国我的离婚派对琦玉歌者问天录蜂巢黑豹特警队圣餐娃娃的诅咒坏姐姐之拆婚联盟星笼之海海岛巨蟒千金傲游记铁爷茶馆19号消防局第五季幽灵毒枭美男堂盗梦魅影别和陌生人跳舞断片之险途夺宝

《伤心小号曲》长篇影评

 1 ) 一枚硬币

赛吉,哈维尔父亲都是喜剧小丑,观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快乐,换句话说他们把快乐都给了观众 ,给了那一群孩子们,那自己剩下的就只有悲伤了。

<图片1>赛吉自己失去了快乐的同时,一种内心的苦闷油然而生,纳塔丽娅在自己的身边也便是自己内心的发泄。

同样,哈维尔的父亲内心也充斥一种痛苦,他参加了西班牙的内战,一个给大家带来了快乐的小丑一下子变成一个杀人魔,那样的冷酷无情,他还叮嘱哈维尔要做一个悲剧小丑,从这一刻开始给哈维尔的内心中下了一颗种子,在他毁容之前就其实已经有了一张面目全非的脸。

相比喜剧小丑那人面兽性的丑陋,不客气的说他与哈维尔的父亲都是披着羊皮的狼,我再次觉得哈维尔的用生石灰和电熨斗毁容的扮相相对可以接受。

一个喜剧小丑也有丑陋的一面,一个悲剧小丑也有善良的一面,笑与哭,悲剧与喜剧不过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的扭曲,乐极生悲,喜极而泣,相互纠结。

 2 ) 悲伤小丑的伤心小号曲

西班牙没有“解放战争”,因为弗朗哥政权最终战胜共产党之后延续了50年政权。

作为一位演员,原本和政治无关,我想这是周星星同学《演员的自我修养》里的必修课之一——当然,在我们中国例外,曾经有“大毒草”VS“样板戏”的畛域绝分)——然而有这样一个西班牙的悲伤小丑,他用自己的人生讽喻作为一个国别史的西班牙政治。

《伤心小号曲》作为一部,讲述小丑的生命的电影,绝非喜剧,亦非悲剧,其血腥、残忍、裸露或许属于Cult类型片。

血腥、残忍、裸露:用这样的修辞,也可以来概括西班牙内战及其之后的历史。

我不是刻意参照——其实我不敢——但是还是要揭露,自人民的解放战争后历经各种浩劫直到改开的历史,与这部讲述西班牙忧伤的电影惊悚雷同。

如果,要我发言报告我会这样诠释该作品:电影讲述了一名喜剧小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悲伤小丑,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与身边的同事,主要是喜剧小丑和美女杂技演员,之间的一些喜怒哀乐。

也许,你会以为这是《编辑部的故事》或者《天桥风云》那样的口水剧。

好吧,在诸位在智商优越感中希望你睡得好。

而我,属于那种阴暗、退缩、孤独的人,就像是生活习性天生具有下水道、坑道、山洞本能属性一样,难道和我出生成长在城市棚户区有关系?

有种黑暗,国人喜欢书面化称之为暗无天日。

我很怀疑,暗无天日的日子里人们怎么度过,如何寻找幸福。

相对而言,屌丝的存在让我欣慰,他们娱乐到死的自嘲令人钦佩,具有劳动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悲伤小丑的爱情,从天真到暴力,有暴力死神便来光顾。

这个死神,用个别历史人物的话说,曾经在欧洲大陆到处游荡。

西班牙的一名小丑,他的父辈长在红旗下,牺牲自己荐轩辕,还好子承父业,老子死了儿子接着干,他自诩死神,寻找报复的快感。

马戏团里的喜剧小丑,作为票房头牌,统治全部,他的拳脚棒喝,笼罩四野,无处不在压迫,却鲜有反抗,形成独裁法西斯。

结局,不难预料,共产党员的儿子和独裁法西斯最终要对决。

然而,争夺的标的却是天生尤物一枚的女子。

这女人,喜爱狂野的快感给她肉体的娱乐,也需要精神的抚慰给她灵魂的呵护,然而鱼熊两难,真乃嬲事。

结果,两个小丑,各自本色演出,极尽能事,伊人死去,两败俱伤。

就像旁观者的评论:我们要完蛋了,不,是这个国家要完蛋了!

德国人说: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欧洲统一教会的神学统治,起码在中北欧的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教会,民族教会建立之后迎接到来的是民族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欧洲最重要的国家如德国,意大利分别于此时独立起来。

民族教会的独立伴随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建立,但是需要指出宗教改革也是革命的一种,火刑烧死反对自己的异端势力或死忠于罗马教廷的分子在马丁路德,加尔文这里一样使用。

民族独立之后,思想必然解脱束缚。

强国成为目标和理想,从陴斯麦的铁血政策,到尼采的“上帝之死”都是要求民族或者人的彻底独立。

这里要指出,尼采所谓上帝之死并不是反神学的,他更直接的目的毋宁说是反教会。

宗教束缚挣脱之后,势必到来一定时期的价值虚无,信仰失落的阶段,先后爆发的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难以避免。

从近现代进入现代之后的欧洲思想爆炸,再进入后现代时期整个的陷入了“诸神纷争”的时期。

政党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代替教会功能的作用,无论是法西斯党,还是社会主义的党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这样的价值。

上帝是死了,死神也来过,一切故去之后,留给人们的是精神的废墟,人们渴望被满足,却一无所有。

也许,不论我们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在疯狂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灵魂,不要把它出卖,不要叫它被惑。

我深爱的一切,让我们都沉默,就那么沉默,不要爆发,不要灭亡,而是妥协,是默契,是宽恕。

 3 ) sad clown

鉴于对政治的一无所知,无法对该片作任何政治隐喻上的解读,我只是如此热爱哈维尔。

悲伤小丑和快乐小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同一个人,是同张镜子的正反两面,他们同样暴力,同样愤怒,从事同份职业拥有同一个爱人,最终走向同样的命运。

唯一不同的是性格,或者说气质。

哈维尔代表的是悲观的,消极的,内向的,压抑的,被动的,而赛吉乐观积极外向奔放主动。

所以那种什么性格决定命运的屁话有多可笑可见一斑。

人们总是喜欢赛吉那样的人,正如孩子们总是喜欢快乐小丑,可以分给他们糖吃,可以逗他们开心,是啊,快乐总比悲伤轻松,有人说,哭着过是一天,笑着过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呢。

难道快乐就可以过好每一天了吗?

最终快乐小丑就可以赢得一切了吗?

故事里没有赢家,因为命运和快乐悲伤无关。

这只是每个小丑选择带的面具。

对于哈维尔而言,他别无选择,正如父亲和他说的那样,你只能演一个悲伤小丑,因为见证了太多的苦难。

一个背负了太多痛苦的人,又如何能让他戴上快乐的面具?

个人经历决定了他的性格,安静羞涩温柔软弱,所以娜塔莉说他给自己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而他内心却住着一只猛兽,温柔之下,藏匿暴戾愤怒,为了保护娜塔莉,他邪恶疯狂的一面爆发出来,就像另一个塞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正义有时候往往会把一个人内心的兽性激发出来,因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很多问题只能通过兽性来解决,而旁人却会因此而与之决裂,于是娜塔莉吓得逃了开来。

哈维尔越走越远,在经历了谋杀,逃亡,野外生存,被当作驯兽豢养以及囚禁等一系列变故之后,他将自己的脸当作面具,用烧碱和熨斗画出悲伤小丑的妆容,成为一个真正的恶魔。

只是,当他走进电影院,看到荧幕上的小丑唱着悲伤的歌,他哭了,他情不自禁跟着小丑一起唱歌,他终于又找到了自己,那个敏感脆弱沉默背负太多伤痛的孩子,他想去救父亲,却害死了父亲,他想保护爱人,却成为一个谋杀犯。

世界总是以不同方式将我们逼疯,无论戴上悲伤抑或快乐的面具,都无法逃脱命运这注定的劫难。

不是每个悲伤小丑都会成为哈维尔,但听了伤心小号曲都会同样哭泣。

伤心小号曲为了过往的死亡而流泪而呻吟他哭得多么伤心

 4 ) 小丑的最终曲。

天暗了,乌云满布得几乎见不到微光,在非常巨大的十字架顶上仅有三人,笑脸小丑、悲伤小丑和他们深爱着的女人,这一对小丑早是杀人犯,极端变态地互相暴打,受吓得慌张的女人把一团布绑紧腰部,其圆柱卡在铁栏间,纵身一跳,空中哗哗往下顺滚,还未落地先自尽了,她的瞳孔死鱼般地睁开着。

就在这一瞬间,镜头稍加快进地退回到远处并缓缓仰望上去,一片黑暗中,冷冽的大十字架下,挂着一根很长很长的艳红真丝布,连着女人身吊在空中,人的生命真的很渺小,甚至无力和十字架背后的死神抗争,这幕恐怖而壮大的死亡气氛,散漫着浓墨文艺的场景,足以凄美得震撼了我,顿时忘记了那两小丑活生生的存在。

然而,两小丑被警察带进车内,沉默良久,笑脸小丑突然狂笑了,悲伤小丑痛苦哭泣了,之前他俩已毁容了,为情痴狂,为爱失心。

回想起来他俩初次见面时,X(笑脸)质问道:你为什么想当小丑?

因为生活让你恐惧?

因为你父母是小丑?

因为你喜欢被羞辱?

B(悲伤):您自己呢?

X:我如果不当小丑,就一定会变成杀人犯。

B:我也是。

这结局超乎了我的想象,巧妙地与这段结局呼应上去了,证明我的猜想是错误的。

小丑的这段最终曲,只能这样,没人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幸好,这一切只都是虚构而已。

 5 ) 娜塔丽娅

娜塔丽娅固执又自私,善变又冷漠。

这个角色出乎意料的逼真,像极了我这样的人。

喜欢跟危险的人在一起,哪怕“知道自己有天会死在他手上”又害怕承担自己任性的后果,受到惊吓连滚带爬的跑了暴戾的恋人毁容了,变得脆弱。

脆弱的朋友毁容了,变得暴戾。

两个人对她而言都是劣等品,因为他们不好看。

所以她去午夜场跳艳舞,深夜一个人回家。

遇到老情人慌不择路,被追上了又口不择言,伤了别人又要心软,心软了还是不搭救。

她是赛吉眼里同流合污的魔鬼,是哈维尔眼里从天而降的仙女。

 6 ) 女主角有被虐倾向

看完感觉女主角只喜欢被虐待,畸形的爱。

最后在地道里对悲伤小丑说,你让我害怕了。

之后才喜欢他吧。

她开始是故意勾搭悲伤小丑的,只为让喜剧小丑伤心,从而获虐!

 7 ) 吹着小号

我一直害怕小丑 大鼻子 血红的嘴巴 他们的笑让我觉得无比阴暗尽管一开始听到的只是孩童的笑声 但后面黑白的画面让人无比压抑 小丑本来只应该为人们带来欢笑 但现实却逼着他们参加战争当小丑拿起了刀 为了报仇而疯狂地杀人 那股心寒让人发冷现在才知道 原来小丑分为悲伤小丑和笑脸小丑 因为在童年经历过死亡 因为战争 从来无法得到父爱 于是 他注定要当一辈子的小丑 因此 他的悲伤也像他的眉毛一样 浓的化不开 笑脸小丑说 如果他不当小丑 他就立马要去杀人 笑脸小丑说了一个笑话 一个父亲狠高兴见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 而护士却狠狠地把婴儿往墙上撞 然后说 那是死婴 我弄不明白为什么要说这么变态的笑话 弄不明白为什么他以几乎SM的方式对待那女孩 那女孩还爱他 弄不明白为什么他那么暴力地对待马戏团里的所有人 大家还忍让他 也许笑脸小丑心中藏着最大的悲哀Natalia明明知道和笑脸小丑在一起只会让自己的生命随时终结 悲伤小丑明明知道和Natalia在一起自己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 游乐场里 疯狂的笑脸小丑用锤子狠狠打击在悲伤小丑的肚子上睡梦里 笑脸小丑用力地划破了悲伤小丑爸爸的脖子现实中 悲伤小丑用小号狠狠地砸向笑脸小丑 让他的脸完全变形难以置信 笑脸小丑竟然活下来了 而悲伤小丑竟然活生生地吃一头死掉的野鹿 密室里没有颜料 于是 悲伤小丑用钠性珂毁了他的脸 用熨斗把自己的脸和嘴巴熨成红色小丑的脸本应该用颜料涂抹 可是 笑脸小丑和悲伤小丑都被人为地改变了自己 心里面没有了善良 只剩下复仇当他们都爬上了十字架 当Natalia的最后一个表演在高空折腰 故事完了 因为他们所争夺的女人已经不在世上了两个小丑相视 悲伤小丑凄凉地哭了笑脸小丑满意地笑了

 8 ) 除了黄色暴力还有个蛋a!

很垃圾!

无非是导演不健全的心里的表现。

同样是反映一些人性、内心、感情之类的电锯系列什么的都比这个做作的强上一千倍。

 9 ) 最丑陋最阴暗最无奈最狂躁——《伤心小号曲》

有网友说,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就是西班牙历史的写照。

是的,两个小丑,一个是童年遭受了心灵创伤,腼腆内向的悲伤小丑;另一个是酗酒暴力,但是化了妆之后却无比活泼可爱的快乐小丑,虚伪、矛盾、对立、异色。

导演伊格莱希亚也说了,之所以设置这样的一对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就是要表达法西斯——弗朗哥政府的统治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与心灵的扭曲。

这样一种性格对立的性格,一种是善的,一种是恶的。

上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民主派的共产党、共和党组成的左派与法西斯弗朗哥军政府的组成的右派的战争给西班牙带来了的是灾难性的,饥饿、死亡、混乱,人性饱受蹂躏。

受到刺激的人们总是焦虑的、愤怒的乃至自毁的,就象我的整个观影体验,焦虑而纠结,忐忑而恣意,恐惧、紧张、绝望,消极,避世,暴力,人性中最丑陋最阴暗最无奈最狂躁的情绪被淋漓和肆意的宣泄着,这就是这个电影,这就是这种西班牙式的,哥特式的,也许也是昆汀式的,郁闷、烧灼、暴力、宣泄。

人性的焦虑的自救永远是一个 永恒的话题,只要这个世界还有残忍、黑暗与暴力。

好久没有看到令人吃惊又回味的影片了,也许这算一个!

 10 ) xxx

原创平时我不是一个特别爱看电影的人。

很多流行的电影我都兴趣不大,只有碰到特别喜欢的题材才会去看。

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好莱坞华裔女演员白灵到西班牙的一个电影节当评委,我就点开了这个电影节的介绍网页。

页面中充斥着各国的明星和各个参赛电影,其中有一幅海报吸引了我。

海报中有两个诡异的小丑和一个女演员,我觉得很好奇,就看了这部电影的介绍。

这才知道是一部西班牙参赛影片,讲的是西班牙内战和战后的故事。

对这个题材我非常感兴趣,我知道弗朗哥对西班牙长达几十年的独裁统治,但是从没看过这方面的文艺作品。

于是准备一饱眼福。

在看之前,我先去影评网站看了看。

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这部根本没在中国宣传过的西班牙电影竟然有大量影迷在关注,而且引起了种种热议。

评论基本分为几大类,一些人说这部电影恶心、变态,一些人说没看懂是什么意思,还有人说这是部深刻的好电影。

同一部电影怎么会让人的评论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

我不禁更加好奇。

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开始看这部电影。

我看的版本是有中文字幕的。

没看多久,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部电影始终游走在阴郁与欢乐之间,时而让人看到希望,时而又让人看到失望,阴郁与欢乐就像一条蛇一样在时时在交错着,扭动着,变幻着,紧紧抓住人们的心。

开始时是在30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一个马戏团正在给孩子演喜剧,突然外面响起了枪声。

恪守职业道德的演员继续演出,这时士兵毫无征兆地闯进了马戏大棚,强行要求马戏团所有人员都火线入伍,马上和外面的敌人开战。

饰演欢乐小丑的演员甚至来不及脱下小丑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加入了战斗。

他带着逗孩子们笑的红鼻头,穿着滑稽宽大的衣服,挥着战斧杀出一条血路。

幽默的造型和惨烈血腥的场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异常震撼人心。

最后,马戏团成员所在的一方因为寡不敌众,全被被歼被俘。

小丑也成了俘虏之一。

第二个镜头已经是若干年后,小丑的儿子哈维尔来找小丑。

被关押的小丑说他们在建一座大十字架,这其实是个伏笔,后面会有相关的情节和它回应。

哈维尔表示自己以后也会像祖祖辈辈一样演一个开心小丑。

可小丑告诉他,他只能演一个悲伤小丑,因为他见证了太多的苦难。

而且以后要记住报仇。

哈维尔看出父亲很痛苦,于是想出一个主意,他带着炸药来到父亲的工地,组织了一场暴动,想让父亲趁机逃走。

可父亲在眼看就要逃脱的时候被一个骑马的军官杀死了,哈维尔愤怒地打伤军官后离开了现场。

这是哈维尔这个主人公对压迫的第一次反抗。

父亲的被害是埋藏在他心中痛苦的种子,也是他日后种种行为的直接本源。

又过了若干年,战争已经结束,但是西班牙仍然在独裁者佛朗哥的统治之下。

在这种扭曲的制度之下,社会方方面面也发生了种种扭曲。

西班牙当时的经济增速是世界第二,仅次于战后的日本。

而且佛朗哥对国民软硬兼施,并不是一味的强硬手段。

但是,这看似歌舞升平的社会暗藏着种种危机,不管外表如何,它的本质仍然是背离民主的独裁,种种矛盾一直在压抑着,压抑着,等待一触即发。

这时小丑的儿子哈维尔来到一家马戏团当一个悲伤小丑。

刚一来到这儿,他就被美丽的表演绸舞的女杂技演员纳塔莉娅所吸引。

纳塔莉娅是那么阳光,那么快乐,深深打动了哈维尔的心。

但是哈维尔发现,纳塔莉娅竟然和暴躁狂暴、独断专行的快乐小丑赛吉是情侣,这让他大惑不解。

赛吉对纳塔莉娅稍有不满,就会对她拳打脚踢,而整个马戏团的人为赛吉马首是瞻,谁都不敢管。

这些都深深刺痛了哈维尔的心。

与此同时,善良的悲伤小丑哈维尔也吸引了纳塔莉娅的注意。

纳塔莉娅很矛盾,她想离开打她的男友,却似乎有什么东西牵绊着,让她离不开,同时她又抑制不住和哈维尔越走越近。

她约哈维尔去法国的游乐园玩。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暗示,法国向来是个自由的国度,在这里代表了纳塔莉娅对于自由、对于摆脱束缚的渴望。

快乐小丑赛吉就是独裁统治的化身,纳塔莉娅是普通民众的化身,而敢于直言顶撞快乐小丑的悲伤小丑哈维尔是反对独裁的化身。

这三人的关系表现的是,独裁者在给民众暴力的同时也给予种种甜头,让民众觉得离不开它,而当反对派出现时,民众开始摇摆不定。

纳塔莉娅和哈维尔去巴黎玩被赛吉发现,赛吉狠狠揍了哈维尔,带走了纳塔莉娅。

当纳塔莉娅去医院探望哈维尔时说,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自己会再回到快乐小丑身边,以此来缓和矛盾。

哈维尔听了后非常心疼,在半夜潜回马戏团,正好撞见赛吉和纳塔莉娅在一起亲热,怒火中烧的哈维尔觉得赛吉又在伤害纳塔莉娅,拿起一把铁钩给塞吉毁了容。

故事发生到了这里又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哈维尔觉得自己救了纳塔莉娅,可纳塔莉娅却一脸茫然。

面对警察的抓捕,哈维尔匆匆逃进了密林。

而曾被塞吉欺压的整个马戏团,却火急火燎地为塞吉去找医生,并最终把塞吉破碎的脸缝到了一起。

由于时间紧急,他们找不到医生,只好找了个兽医。

兽医的老婆非常反对用治动物的方法来治人,警告他们会为今天的做法付出代价。

这段讲的是当反对派给独裁者以重创的时候以为民众会得救,会感激他们,可结果被长期统治、被强奸民意的民众已经丧失了分析能力,只是茫然,而且竟然还为奄奄一息支离破碎的独裁感到惋惜。

还想尽办法去救它。

但是此时,已经没有正常的办法去救它,这个统治已经千疮百孔、岌岌可危,就像塞吉破碎的脸一样难以复原。

而民众不择手段,用兽医去治人的病,对独裁死马当活马医也要把它救活。

最后兽医老婆的话是在警告这些民众,会为自己的做法而自食其果。

逃到密林里的哈维尔远离了人类的生活,开始在森林里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

有一天,一位上校打猎时发现了他,把他带了回来。

这位上校通过哈维尔的项链认出了他。

上校就是当年杀死哈维尔父亲、又被哈维尔打伤的那个军官。

这种巧合充满了讽刺意义。

手下问上校如何处理哈维尔,上校说让他干活。

这象征了独裁对民众的压榨。

这时上校邀请独裁者佛朗哥将军一起打猎。

哈维尔和猎犬在一起,被要求用嘴叼猎物。

佛朗哥看到跪在地下嘴刁猎物的哈维尔后很同情,让他站起来,而哈维尔却咬了佛朗哥的手。

这象征了佛朗哥对人民软硬兼施、假仁假义的态度,而民众早已看出他的真面目,并不领情。

哈维尔被囚禁起来。

此时,他用火碱、熨斗毁了自己的容貌,和过去懦弱的形象彻底决裂,独裁已经把一个善良的人逼成了鬼。

他在恍惚中看到了纳塔莉娅,他再次觉得自己应该去救他。

带着这样的自我认为的使命,他找到武器,一路射杀冲了出来。

此时的反对派已经完全演变成了用暴力去推翻独裁,变得和独裁一样暴力血腥。

当哈维尔找到纳塔莉娅时,惊恐的纳塔莉娅已经认不出来这个面目全非的人。

与此同时同样面目全非的塞吉也找到了纳塔莉娅。

纳塔莉娅又面临在他们之前做出选择。

最终纳塔莉娅选择了塞吉。

当倡导民主的反对派也变得暴力起来,民众更趋向于选择已经有些式微的独裁,起码这是他们所熟悉的,而对于反对派承诺给予的未来,他们一无所知,更为恐惧。

最后哈维尔准备用暴力手段抢回纳塔莉娅,他走到大街上准备抓住纳塔莉娅时,突然发生了一场爆炸,这是西班牙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一场对独裁者的暗杀。

哈维尔把纳塔莉娅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山洞里遍地骷髅。

哈维尔告诉纳塔莉娅,他的父亲就死在这里,这就是他父亲所说的修建的那个大十字架所在地。

这个十字架是也是真实存在的,是独裁者佛朗哥的坟墓所在地,为修建坟墓曾大量野蛮使用反对派战俘。

这时电影的象征意义达到了最高潮。

塞吉也知道了哈维尔和纳塔莉娅的去处,带着抓获哈维尔的军警一同前往。

最后,三人不期而遇,塞吉和哈维尔为争夺纳塔莉娅而展开了的殊死血腥搏斗。

三人扭打着爬上了独裁者坟墓上方的大十字架。

纳塔莉娅此时似乎有领悟,站在了哈维尔的一边,为了逃脱垂死挣扎的塞吉而用绸缎缠住身子向下荡去。

这本是她在马戏团的拿手绝活,绸缎却在半空中被卡住,纳塔莉娅死在了十字架与地面之间,离自由只有一步之遥,最终能活着摆脱那个象征着独裁、不自由的十字架。

所有的追求民主自由的努力都这么前功尽弃、都这么夭折了。

塞吉和哈维尔却安然无恙,被一同带上了警车,影片在两个人怅然若失、似有所悟的哭笑中结束。

电影的最后部分,是所有矛盾的最高潮,已经式微的独裁者和正在强大却变得血腥、渐渐接近独裁的反对者都在争夺民众,而且都同样丧心病狂,不惜一切,可怜的民众在双方疯狂的斗争中受到巨大伤害。

最后两股势力都没有得到民众,反而把民众害得更惨,民众也更没有因此而得到所向往的民主。

这个结果非常值得人深思。

本片片名叫《伤心小号曲》是因为哈维尔在变得暴虐之后偶然听到了一个小丑悲伤的歌唱,被深深吸引。

这首歌充满了迷茫无奈和绝望,就像反对独裁的哈维尔当时的处境一样,他了解民众的痛苦,想解救民众,却苦于不知道该用何种方法,最后不得其法,误入歧途,使用和独裁一样的手法以暴制暴,渐渐也变得独裁,最终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并没有解救成民众。

这首歌也奠定了本片深沉而又悲伤的格调。

这是一曲历史的悲歌,在独裁统治的几十年里和后来反对派与独裁者的争斗中,民众在你争我夺、最终变相了的拉锯战中遭受到了很大的苦难,而且有的苦难并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对社会对文化对话语权对民主的重创。

如果你了解西班牙的历史,这是一部非常好非常有深度的电影,它把用极为夸张鲜明的手法把现实表现出来,就像拉美的魔幻小说《百年孤独》一样,展现了几十年来社会的变化和人心的变迁,让你淋漓尽致地看到了一幅社会生活的浮世绘。

让人在反思之余,也被这种鲜明的艺术手法所深深打动。

夏日旋律summer《绝妙的政治隐喻--西班牙电影《伤心小号曲》影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223142/

《伤心小号曲》短评

人物和情节毫无逻辑、一塌糊涂,可以理解为全部是为了政治讽喻而服务的?所以不是好片。或者导演就是想说政治就是毫无逻辑、一塌糊涂的玩意吗?那也无法挽救极差的观影体验。

6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较差

the cunted circus never ends

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疯狂的故事

8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對我來說太吵了。

9分钟前
  • hsein
  • 较差

每个小丑都有过去,他们没有未来。

1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基本可以理解为马戏团三角恋!只能说一般!除了最后的那个镜头!对西班牙历史的不了解注定让我可不明白这部电影!

15分钟前
  • 谷满仓
  • 还行

作为一部具备历史背景的隐喻影片,不但有开头拿刀厮杀的小丑镜头的惊艳还有整部电影给力的色调处理,如果不是剧情的俗烂,绝对的高分作品。为偏爱的小丑形象给多半颗星,总体三星半。

20分钟前
  • Jack
  • 还行

视觉奇观,逻辑混乱。

24分钟前
  • 阿喆_Aloysha
  • 还行

震撼啊,不过类型为什么是喜剧啊??

25分钟前
  • adia
  • 力荐

节奏可真怪

28分钟前
  • 豆友4284284
  • 较差

谁对谁错,交给上帝去判决。有点太追求疯狂了,过了。

33分钟前
  • 查无此人
  • 还行

重口味

36分钟前
  • 皮皮
  • 推荐

充满了隐喻和符号,癫狂过火的虐恋,流露至表面的内心变态以及扭曲。可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毫无人物逻辑和共情的,连故事都没讲好的壳子上,非常不喜。

37分钟前
  • Eko
  • 较差

知道西班牙的历史,知道弗朗哥治下的压抑,但是没觉得这片子有多少隐喻到了政治,充其量的时代背景介绍,中间小丑疯狂的部分还行,如果一直这种基调一路疯狂下去也可以成为邪典经典,但是后来又回到了原有的仇恨,而那种对于女人的争夺似乎还停留在好莱坞四五线烂片的剧情线,所唯一突出的就是服装和疯狂的表现方式

39分钟前
  • 维索茨基的野马
  • 较差

毛骨悚然,看过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的电影。

44分钟前
  • roizzelee
  • 还行

悲伤的小丑

49分钟前
  • 幸福超市总经理
  • 力荐

总体不是很喜欢,但结尾不错。

53分钟前
  • 不懈不戒
  • 较差

过了

56分钟前
  • Darmody
  • 还行

非常个人化的西班牙影片,通过黑色、荒诞、恐惧和怪异讲述了一个“强烈的爱和兽性的故事”,“混合了恐惧与爱情”。导演阿莱克斯·德拉·伊格莱希亚通过荒诞不经的故事来表现西班牙内战给人民带来的沉痛感受,在影片中,一切都是扭曲的、一切都是闹剧:战争、爱情、生活无一例外都是一种荒诞的戏剧和可

57分钟前
  • 乌咪
  • 推荐

悲伤小丑是五星级的创意,但导演执行力稍弱,极棒的开场竟然是最后一场好戏。昆汀大爱。

60分钟前
  • 衫弃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