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故事情节有点支离破碎,直到电影结束,片尾曲放出,我都只是呆呆地盯着屏幕,思考着郑尹洙是被电椅电死还是被绳子勒死这个问题……直到今天夜晚,我脱光衣服站在浴室的镜子前,拿起莲蓬头准备淋浴是,忽然嚎嚎大哭起来。
我明白到,《我们的幸福时光》不是在传播“宽恕是人类的美德”之类的正能量——它只是平静地讲述了两个可怜人的故事,不对,何止两个人吶!
两条主线索——线索一:女孩文有贞十五岁就被表哥强奸的女孩文有贞,曾经是一个拥有歌唱天赋、高干家庭出身、可爱的外貌等的闪闪发光的人儿。
但是,自从那件事之后,她开始自杀、暴力、冲动、冷漠。
不是因为被强奸这个事实让她改变,而是因为爱慕虚荣的母亲的冷漠,使她对于人世失去希望。
在遭受痛楚之后,不能得到最亲爱的人的抚慰,反而被责备,那是钻心的痛啊。
如果人是活在希望中的话,那么应该是在一个接一个的希望接力中将生命延续下去的。
但是,现在希望破灭了,它告诉你事实不是这样的,事实是世道本是如此——你不配得到抚慰、不配得到幸福。
有贞说我自杀比原谅你更加容易。
因为自杀是一种类似自我逃避是方式,逃避这个固有的事实;而原谅是一种直面事实的方式,事实将会无情地展现在你面前——那个被称之为“母亲”的人,曾经不顾你被强奸的伤痛,责备你不洁身自爱;现在她一边埋怨着你不关心她,一边别过脸对于你的“原谅”不置一词。
恨,是会累积的。
我有时会想——“原谅”是不是“恨”的反义词呢?
因为原谅会终结恨,就像水会终结大火一样。
那么,有了恨,为何还要有原谅呢?
原谅如果是必要的,当初的恨就是不必要的了吗?
为了让恨能继续存在,我们就不能原谅了吧。
因为一旦原谅了,一切恨的过程将会被推翻了不是吗?
被推翻的是什么?
——那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吗?
而问题的核心所在是——那个人,真的值得我们原谅吗?
有贞的母亲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示过自己的歉意,她只是一味放纵,自私地索取儿女的“无私”感情。
有贞无可奈何,她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母亲表达恨意,她只能选择不去面对——然而,伤痕在她的心脏已经发炎溃烂了——因此她常常失控。
在举目无助的时候,她真的很失望,乃至绝望,来自内心的恨意和不堪的回忆,让她完全无法再爱上这个世上的任何人。
对于她来说,最好的自我保护方式就是离开每一个人,不要为一个人付出自己的感情,因为她怕她的依赖最终只会换来如母亲般的残忍。
有贞是一个单纯直率的女孩子,她想要的知识一个道歉,她想要只是一种简单幸福的生活——她一等再等,却等不到。
所以她失望了,自暴自弃,总是怀着一抹冷笑,冷冰冰地面对这个世界,谁都无法靠近她。
线索二:男孩郑尹洙从小就被母亲抛弃的男孩郑尹洙,带着弟弟颠沛流离。
天真单纯的他爱着自己的妈妈、爱着弟弟,他认真积极地生活。
为了帮弟弟治疗眼疾,他带着弟弟去地铁行乞,仔细地数着讨来的钱,高兴地笑着、憧憬着。
但是,上天并没有给他实现诺言的机会——恶人将哥俩的钱和谋生工具抢走了、弟弟在春天被冻死了……你甚至都不知道他是怎么长大起来的——我不是指身体的成长,而是心灵的发育。
二十几岁的他爱上一个在发廊打工的女孩,义无反顾地。
说实话,郑尹洙将那个看起来很廉价的发夹粘在发廊的玻璃窗上,送给那个女孩的时候,真是既温柔又粗暴。
一切美好的降临都是这样简单粗暴,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记住,因为它们很快就会消失了。
他认真地工作、认真地谈恋爱,直到女孩宫外孕,急需医药费,他不得已跟着黑社会的人去干一票。
你甚至都不知道他是怎么长大起来的——经历了所有伤痛之后,还能拥有一颗赤子之心,闪闪发光地活着、爱着。
郑尹洙觉得他的“朋友们”是爱他的,所以他傻傻地扛下了所有谋杀的罪名。
但是他这样单纯善良的人,真的不适合在世上活着,对于这种人来说,世间过分复杂,他们只会处处碰壁。
他们是应该成为天使的。
两条线索连接:男孩郑尹洙和女孩文有贞相遇了,但是爱情也没有令他们的命运变得光明起来。
两个真性情的人,甚至都无须试探、询问和猜测,爱了就是爱了。
这份爱却是被死亡的阴霾笼罩的,岌岌可危的,所以,没有人提起过。
星期四,只属于我们的幸福时光,一个小时。
时间一到,狱警就会将郑尹洙带走。
或许女孩有贞不应该靠近郑尹洙的,不应该被他吸引的。
因为本来就脆弱的她,真的无法再承受一份如此脆弱的爱情,那个能倾听她诉说秘密的人、那颗同样冰冷的心灵,很快就会离开的啊。
这个“悲剧二人组”只是在分享彼此的不幸,还无法彼此慰藉和温暖呢。
对啊,两块冰块怎么可能互相取暖呢?!
故事有后续的话,如果那是:“有贞坚强地活着并且感化了更多的人”。
那该是多狗血的场面吶!!
所以,我猜想,看完男孩郑尹洙行刑、听到他的告白之后,女孩有贞很可能会进行第四次自杀,并且成功——这次她真的不是为了逼迫母亲道歉的把戏了。
因为,这个世界还是没有改变——母亲还是那副嘴脸、恶人还是顽固地霸道、卑微的人们说完自己已经原谅了某某的人只能悄悄地哭泣或者自责。
你看可怜的狱警們吧,他们只是被恶魔借用了双手来行凶,却活得比恶魔更加不幸!
有人会说,我们总是将不幸归因于外在环境,却没有扪心自问!
是的,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太爱别人了、是不是太天真了、是不是还相信宽恕和原谅那些破玩意儿……我们如果不是天使,不能回到天国的话,就请继续自私自利地做个好凡人吧,为了能继续活着。
因为我爱姜东元,永远忘不了他在《狼的诱惑》里,在雨中,撑着伞转身露出的那一抹的微笑。
但有两点要说明:一、我觉得电影的名字有问题,个人认为《星期四》更适合这个电影的内容。
二、这个片子拍可惜了,题材不错,导演给拍成了个四不像。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题材真的很不错,拍的左一点就是一部很好的心灵拯救片,拍的右一点就是一部不错的感人爱情片。
但很可惜,出来的电影成了个四不像,不左不右。
而且最令我深恶痛绝的是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环节衔接有很大的问题,每个场面的转换都很生硬,让我有些缓不过来。
真实有些失望,浪费了我们家帅哥姜东元和一个本来不错的,能有作为的故事题材。
礼拜天的下午,睡了一觉起来.没事看完韩国宋海成导演的<<我们的幸福时光>>影片讲述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讲述的爱情故事与其他爱情片很不一样。
我称之为灵魂的唤醒和灵魂的救赎.讲的是走向死亡的路口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遇,一个是三次自杀的富家小姐,一个是三次杀人的穷困死囚,两颗冰冷的心不期而遇,彼此的感化激发了重生的力量,他们让彼此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这些都归功于他们的爱情。
真心的理解和安慰、一点点积累的亲密感、相见的幸福感等这些平凡的情感挽救了俩男女。
我知道这样的爱情在世界上是很难存在的,若搬上银幕,导演掌握不好,和演员表演不好的话就会使影片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但片中每一个演员几乎完美的表演给我们一种心底感动.特别是最后男女主角的真情流露.是片中的高潮部分.影片中的男女主角由开始的抵触.到心灵一点点的靠近.直到彼此享受着自己一生最幸福的感觉.最后唤醒彼此的灵魂.使得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男主角认识到自己所有的罪过.而女主角向自己的母亲认识了错误.彼此叛逆和对世界的仇视得到了救赎.同时也原谅伤害过的人。
原谅伤害自己的人。
也原谅自己。
原谅所有的一切.可惜的是男主角一生走到了尽头.而女主角以后肯定不会再会自杀,定能更好的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2007-04-21 18:28:55)
这个地球,就像地表总有些凹凸不平。
有的地方薄,所以有了火山爆发。
有的地方厚,所以有了西马拉雅。
我想说什么呢。
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并不平坦。
虽然大部分的凹凸不平被海水掩盖。
可是内心的空洞却不是一滴眼泪可以掩埋。
他让他尝尽人生苦难。
却在临终前给了一个 piece of cake.饭后甜点。
如果这个世界能够给他一个幸福的理由,他不会选择被恶魔诅咒。
最终他成为上帝的羔羊。
仍感谢他给他的幸福时光。
人生没有那么平坦。
宽恕是最疼得戒疤。
人性的光明与软弱。
站在地狱里祈望天堂。
就算是最卑微的也有希望。
我喜欢这个女人,神经质,会爆发,会搅乱父亲的祭拜仪式在祭拜后撞烂亲戚的车她自己开车,在车里抽烟,在车里边哭边笑有明显的眼袋和黑眼圈,穿病服的样子很好看自认为是世界上最悲伤的人15岁时被表哥强奸,从此永远是15岁自杀三次未遂最后一次自杀是因为在广播里听到了“崭新的清晨”这样的话曾经是歌手,现在是教授被迫和修女姑妈一起探望死刑犯我也喜欢这个男人第一次出场时清秀如少女,眼中满是惶恐 尸体 血再次出场时是贴着红色标签的死刑犯,定时炸弹罪名是奸杀17岁少女嘲笑修女,厌恶自己生命的每分每秒但却想听她唱国歌他弟弟知道的唯一一首歌他的弟弟在一个和他一起沿街乞讨露宿地下通道的冬夜睡去再没醒来他最恐惧的事,是清晨探监室里装饰着滑稽的圣诞树和雪人冬天,两个厌恶自己也彼此厌恶的人沉默不语“如果你想讲述一个秘密,我是最佳人选,因为我会保守它,直到我死”“真有意思”之后的那些我不想再赘述,小时候最擅长的概括主要内容,现在忘的一干二净我喜欢这部电影,虽然对我来说压抑而残忍实际上却很美好就像他们后来经常展露的笑容,他最后的冬天,犯人们的雪仗,她为他照的相片,难吃的饭团星期四还有,他本该美好下去的曾经星期四的上午10点到11点,我们的幸福时光
行刑的时候,他想起死去的弟弟说过的话——唱国歌让我有勇气。
于是他颤颤巍巍地唱起了国歌,唱了两句就哭了,“国歌不管用,我怕……”。
这个时候他刚遇到几个月的爱人,在外面泣不成声,看着这个死囚,伸出手碰到的只是冰冷的玻璃。
撕心裂肺就是这种感觉吧。
相遇的时候,生命的交集盛大而短暂,来不及相爱,来不及温存。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在想,如果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遇到这样一个人,我会怎样把握?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它是一部韩国电影,英文译名叫《Maundy Thursday》,中文名字叫《我们的幸福时光》。
我甚至痛恨这个中文名字,让我将它一次次地当做俗气的韩国爱情电影置之一旁,忽然它其实不是的时候,感觉有点晚,就像电影里相见恨晚的主人公。
它让我在痛苦之中知道什么是幸福,让我想起我死去的亲人,我爱过的爱人,他们就像一根根刺,深深刺在我心里,当有东西触碰到的时候,就会发作。
我一直都知道对生活的绝望是存在于每个地方的,很多人都等待着放弃生命。
有太多东西根本无从选择。
我无法选择我的性别,如果我可以,我愿意成为一个男人,这样我的爷爷会在一开始就很爱我。
如果我可以选择,我希望我变得更明朗简单一些,像其他女孩一样讨人喜欢而不是自闭和沉重,这样我的爷爷也许会觉得我可爱。
如果我可以选择,我希望我懂事的时候,就懂得这珍惜有爷爷的日子。
如果我可以选择,我希望我去年可以见到你最后一面。
可是都过了一年了,我的身边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上苍也没有给我奇迹。
就像电影里,她得知他马上要被执行死刑的时候,哭着跑到医院对妈妈说,我原谅你,虽然我知道自杀远比原谅你要容易,但是我仍然选择原谅你,求求上天让他不要死……可是最后他还是死了,生活是没有奇迹的,不是吗?
上天带走你的时候,我才刚刚明白要对你的过去原谅啊……我不知道你走的时候,有没有想起我。
爸爸没有告诉我什么。
他只是在一次喝醉酒之后给我打电话,第一次对我哭了。
我一时间不知所措,我想安慰他,可我也哭了。
你走后,我更加开始思考死亡这个问题。
死亡只是暂时离开吗?
你离开的时候,孤独吗?
害怕吗?
疼痛吗?
有没有想起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和太奶奶的白发?
我觉得让我去面临你的死,是很残酷的事情,甚至比上天带走你还残酷。
我想不明白的时候就去看余华的《活着》和韩国电影《我们的幸福时光》。
因为这些东西让痛苦中的人懂得幸福是什么,以及深爱的人死后,生者如何继续面对生活——那就是好好地,好好地活下去。
带着爱活着。
你离开一年,我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遇到一些人,然后分开;保研了,然后忙碌于学业;长高了些,勤快了些。
面对人的时候更加搞笑了些,自己独处的时候更加难过了些。
是不是你年轻的时候也走过的路呢?
我的记忆里,总是停留着一盏昏黄的灯光,从外面看,灯光照出的光晕打在毛玻璃上,小屋显得无比温暖。
推门而入,你和奶奶坐在桌前等着我开饭,不然就是你坐在床上眯着眼睛看新闻联播,每次离开的时候你都把我们全家送到巷子口,那个时候你的腿已经很不好了,然后看着我们欢快地离去,自己再走回去。
我每次想到这个画面,心就一阵阵地痛。
我越过长长的五十年,想抓住你的手,我只疼了你两年而已……对不起,对不起,我早就该原谅你,没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原谅地太晚会后悔的,真的。
有什么东西可以敌过血缘呢……我好傻。
所有的伤疤,都会随着时间慢慢愈合,摸下去,光滑地很。
希望你在天堂获得真正的快乐,希望我在你离开一年的时候,更加坚强,希望所有得到宽恕的灵魂可以在天堂得到自己来不及拥有的幸福。
也希望你,可以宽恕我。
我爱你。
<图片1>
<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生活就像地狱,记忆一下翻涌出现,这两个人像是被生活“遗弃”,一个敏感而自我的中产,一个贫乏而多难的穷小子。
穷小子周围隔起一道墙,筑起了防备,好像任谁都穿不过去,但那份卑微和面具下的笑容很容易将墙打破。
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你对他敞开心扉,他对你吐露心声。
很多场景都太戳中人了。
结尾的叙事手法不尽然克制,却足够戳中人心,将不具备意义的个人经验渲染出普世价值。
由始至终,从第一个死刑犯到姜爷,导演和编剧在表达的好像都是反死刑的主题。
女主李娜英三次试图自杀,姜爷获心甘情愿顶包死刑,最后两个人因为那份爱情都不愿意死。
姜爷在里面真是土萌土萌,丑萌丑萌的。
但是回忆和自己女朋友那段往事的时候,长发的姜爷真是花美男啊,将一个蝴蝶结的发夹贴在发廊的玻璃墙上的眼神也太温柔。
最近怎么那么爱你!
文有贞在知道尹株要执行死刑的时候,去医院原谅母亲那段真是泪崩。
文有贞说:“如果上帝知道的话,他会明白原谅你远比自杀还要困难。
但我现在原谅你,以我的牺牲来换取他的奇迹可以吗?
”那时候姜爷一口乡土音,可是声音实在太性感。
影片太闷,太煽情,人物设置也太作了。
如果真的有上帝,请教会所有人宽恕---《我们的幸福时光》不知道从哪一分钟开始我就一直在流眼泪。
影片结尾李狱警整理尹秀的遗物,他把墙上有贞送给尹秀的照片一张一张撕下来,扔到一个废弃的大箱子里,镜头对准了那些照片,那里有大海,高架桥,还有黄昏的落日,定格在一张蛋糕的照片上,蛋糕店的玻璃窗上映着有贞的脸,你能看见她拍照片时满足而充满爱意的微笑,这是曾经绝望的有贞最美丽的一次微笑,照片底下是尹秀用钢笔写的一行字:星期四早晨的十点到十一点,我们的幸福时光。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有点抑制不住了,现在也是,一边写一边流眼泪,因为我突然间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时光,真正的幸福可以穿透生与死,穿越爱与恨,贫与富,当你真正用感恩和善意的心去宽恕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会看见爱,那是属于你的幸福时光。
走向死亡的路口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遇,他们让彼此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
尹秀是杀害三个人之后被判死刑的罪犯,从童年开始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有贞是一个三次试图自杀的女人,来自社会的富足阶层,有着一个显赫的大家族和贵气的母亲,但她却性情孤傲,充满攻击性,并且内心充满伤痕。
他们都曾经完全怨恨这个世界,把死亡当作生命的最后希望,他们远离人群独自承受着内心所有的痛苦,从来不对任何人诉说真实的感受。
影片的最开始是一个血腥的场面,猩红的鲜血在房间的地上流淌着,尹秀站在门口不停地颤抖,他年轻的脸上充满了惶恐,沾满鲜血的刀掉到了地上,两个女人死在他面前,浑身是血,他是凶手,在潺潺流动的鲜血场景里我们听到了舒缓而高雅的钢琴曲,一切显得安静又缓慢,你怀疑这一切是不是只是一个梦,这样温暖的音乐里两个人就死了,然后片头字幕就出来了,从鲜血里走出来“我们的幸福时光”,有贞在清晨的高速公路上晨跑,伸开五指能看见明媚的日光,“又是一个清新的早晨,寒冷的冬天不能让我们像个躺在沙发上的土豆”收音机里的女播音员这么说,有贞的脸上带着茫然的笑,然后她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就这么轻易地,轻易地尹秀和有贞选择了死亡,但是他们都没有死掉,只是内心已经对死亡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因为这个世界已经让他们不再留恋。
莫妮卡修女是有贞的姑姑,她来到有贞的病房安慰她,在此之前有贞对着母亲大声咆哮,甚至凶狠地拔掉了自己手上的吊针,鲜血四溢。
平和的修女请求她去牢狱里帮忙,让她给一个年轻的死刑犯唱一首歌,有贞十多岁的时候是个可爱的女孩子,她喜欢唱歌,曾经是有名的歌手。
见面的时间安排在星期四的早晨十点到十一点,在牢狱的会客室上尹秀对温和的莫妮卡修女态度粗暴,他不愿意接受莫妮卡修女的好意和对他的普渡,有贞在一旁看着,冷眼相对。
这时的有贞和尹秀心里都只存着怨恨和对世界的绝望,他们内心深处都被这个人与人组成的世界狠狠地划了一刀。
有贞的快乐时光永远停留在15岁那一年,她被表兄强奸后无助地向母亲求助,她哭着对母亲说好疼可不知道该怎么办却遭到母亲的一个重重耳光,虚荣和做作的母亲说她丢人现眼充满羞耻让她赶紧息事宁人,从那时起有贞的一切都变了,她变得厌世,从此开始怨恨母亲,巴不得她快点死去。
尹秀的母亲抛弃了他和弟弟,弟弟是个小瞎子,两人在地铁上乞讨,被小混混抢钱,弟弟死在了一个初春的寒夜里,振作起来的尹秀爱上了洗头店的女孩子,女孩不幸得了宫外孕,尹秀为了钱伙同朋友去抢劫,却一时激动杀了一个人,单纯的尹秀一个人顶下了杀人罪和本不属于自己的强奸罪,因为在那个时候尹秀已经仇视这个社会,他要用死来结束自己的生活。
就是这么绝望的两个人,却在某个周四的早晨再次相遇了,有贞害怕这个杀了三个人的死刑犯,尹秀也对她态度仍然粗暴。
可是也许因为两个人某些程度上是那么相似,真性情却有伤痕累累,他们选择了彼此悄悄的靠近,有贞把自己被强奸的秘密告诉了尹秀,尹秀断断续续地向她倾诉自己被现实压迫的一生……爱情就这样悄悄地萌生了,可是对一个死刑犯来说拥有爱情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不是么,但是尹秀和有贞在一次一次相互的忏悔和祷告中敞开了彼此的心,他们互相关爱,像两个伤痕累累的心灵困兽互相拥抱着对方。
影片的英文译名是《Maundy Thursday》,Maundy Thursday意思是复活节前的星期四,是基督教的濯足节。
在最后的晚餐之前,耶稣为他的门徒们洗脚,并且亲吻了他们的脚。
轮到犹大的时候,耶稣谦卑地为犹大洗脚,那时犹大的心一度受了感动,想要承认自己的罪,但是他仍硬着心不悔改,并且反倒因耶稣为门徒洗脚而反感。
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被犹大出卖,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我想导演和小说作者一定对这个西方节日和圣经很了解,所以影片里才数次出现神父为死刑犯洗脚的情节,我想这个电影不是单纯说爱情的,她想告诉我们人性深处某些最软弱的东西。
我觉得扮演尹秀的姜东元很惹人爱,我看到他的时候我一直在心里默默地想着最后一定要峰回路转他不能死,我觉得故事写得真的很动人,画面干净得叫人心里暖融融的,真正的悲不需要你刻意地去渲染死亡和血泪,真的不用,我很诧异韩国的监狱会这么好,很人性,很温馨。
我记得电影里李狱警加入了有贞和尹秀的讨论,尹秀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失败的人,有贞说自己也是,李狱警插了一句,我也是。
其实,我想我是能理解有贞的感受的,我能理解她在失去母亲的关怀之后的那种悲哀,我也能理解她最后默默地爱上尹秀的那份感觉,就像是光明过后漫长黑暗里尼跌跌撞撞地摸索时遇到的一点点的灯光,你抓住了它你就感觉温暖……但是尹秀还是要死了,他喃喃地唱着国歌,对着黑玻璃后面说:“有贞,你在那吗?
你能看到我吗?
能听到我吗?
有贞,别忘了我的样子,你是一个好女孩,我感谢你给我做的所有事,我爱你。
有贞在后面坐着,颤抖着说:“我也爱你。
”死前的告白像是一个奇迹,可是上帝并没有给尹秀活下去的希望,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特别想哭,特别难受,我现在觉得我好像正在看有贞和尹秀的人生一样,看着他们从两个美好的少年坠落到死亡的边缘,我觉得也许有宗教是对的,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和压迫,所有美丽的情感都不能打破这些令人压抑的肮脏,可是我们还是忘不了宽恕,因为我们相信宽恕爱或者恨都能给我们带来奇迹,所以我们最终还是打开自己的心去接纳所有的情感,即使我们知道最后总会是残忍而无言的结局。
我哭得最厉害的一段不是导演着力煽情的童年时代,当然弟弟死去的那一个画面我也哭了,我听见那个可怜的孩子说,哥哥,这个春天好冷,我走了你是不是就能取任何你想去的地方的时候泪流满面。
可当我看到尹秀在狱警的搀扶下慢慢地有点瘫痪地走向死刑场的脸时我真的想哭,我知道死亡是那么不可抗拒的一件事,尹秀说等等,然后他回头去捡他的鞋子,我知道那一定是他故意丢下来的鞋子,那一双有贞送给他当生日礼物的鞋子,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向往死亡,他慢悠悠地穿上鞋子,每个动作都那么慢,他想抓住死前的最后一点时间不是么,可是他还是要死,他明白了宽恕明白了善良明白了真爱之后他还是要死,他坐在电椅前高唱着国歌,震撼着在场每个人的心,他像个可怜的孩子一样说我好怕……但我想他们都是幸福的,每个人都是,他们能明白许多苟活了一世的人都明白的东西,那是宽恕。
被尹秀所杀的女佣的母亲,在莫妮卡修女的召唤下,对捅死女儿的尹秀本是充满了怨恨,可在最后相见后,她选择原谅他了,她抚摸着尹秀的头说我不能完完全全原谅你,但是我还是原谅你。
死去的人不会再复活,那就让还活着的人灵魂得到宽恕。
新来的狱警第一次执行死刑,内心焦灼痛苦,他杀死这些杀人的人,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祭奠死者,得到上帝的宽恕自己却好像永远没有得到宽恕的机会。
尹秀面临绞型的日子终于来临,有贞为了他奔走,她希望真正应该负担大过错的凶手出来承认事实,可是她失败了,她希望当律师的哥哥能救她,却遭到了哥哥无情的拒绝,哥哥甚至责难她为什么不多关心母亲,尹秀在最终的绝望中想到了上帝教给她的方法,她希望用自己的宽恕去换来一个奇迹,一个能够延续他们幸福时光的机会,她第一次对重病的母亲说,如果你可以不死,我愿意原谅15岁发生意外中你对我的伤害,只希望可以用奇迹来交换奇迹,让那个人能够保住性命。
尹秀在行刑的电椅上,对着神父,狱警们,对着死者,对莫妮卡修女,对有贞,对每个人忏悔,在白头套上泪渍斑斑……对很多人来说,活着就像是地域,可是生活其实像是那一株野蓟草,无论被拔掉多少次都会努力地生长出来,而上帝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生或者死,就像是尹秀给有贞磨的那个玻璃十字架不是为了告诉她好好活下去一样,而是他们都明白了对生命本身应该充满善意的宽恕。
【http://blog.sina.com.cn/babeyusi】ps女主角的衣服好漂亮,我很喜欢,所有。
虽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对人性的关怀似乎更为关注。
被男主角所杀的女佣的母亲,对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恨不得凌迟处死,但面对即将处死的的这个人,她选择原谅他。
死去的人不会再复活,那就让还活着的人灵魂得到宽恕。
新来的狱警第一次执行死刑后,内心很痛苦,虽然这只是一份工作,却也是在杀人,和真正的杀人犯唯一不同的只是在法律和正义的名义下进行。
男主角面临绞型的日子终于来临。
女主角去医院对生病的妈妈说,如果妈妈可以不死,她愿意原谅妈妈在她15岁发生意外中对她的伤害,只希望可以用奇迹来交换奇迹,让那个人能够保住性命。
男主角座在行刑的电椅上,对着神父,狱警们说出人生最后的忏悔,感谢和心声。
当执行的红灯亮起,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悲伤及不忍。
这三个片断让我泪流满面........
哭的流鼻血了我都。。。
东元……
影不对题
可能是因为期望值太高
长得帅连坐牢都这么有女人缘??
前面的慢节奏,她为什么那么悲伤、为什么恨家人,他为什么杀人,这些都放了大半才解释,直接影响了后面的高潮
死亡在彼时让我们害怕起来。
狗屁救赎,一点点幸福就够了
一个犯人,因为他长得帅,真的就对他多了很多的怜悯啊
如果仅仅停留在知己这个层面就好了,互为主治医师,疗愈完毕拂尘而去。一提到爱情,就什么都破功了。
会再看很多遍。
泪崩
互相拯救
看名字以为是温情治愈片,看了开头以为是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没想到只是蹩脚的透着爱国情怀的宗教宣传。冲突是激烈的,无奈生硬的转折和过度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男主挺帅的。
两个有过悲惨经历又一致想寻死的人自然而然在一起的故事,最后姜栋元的死囚犯角色还是被绞刑了…就完全没吸引很一般啊,看脸之外,演技也一般,也不够感人
大晚上看在怎么煽情都吓人求子的
姜东元真迷人~
再勇敢的人面对死亡时都是恐惧的。
感动毛,有死人就要感动?女主毫无美感,剧情十分三俗,我就是为了狼的诱惑中的那个姜东元去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