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震作为电视剧届的翘楚,是响当当“荧屏一枝花”。
凭借《五号特工组》《中国兄弟连》《南下南下》等电视剧中的稳扎稳打,以及对于人物角色的深刻把握和诠释,于震已被称之为“谍战天王”“荧屏硬汉”。
于震主演了太多的红色题材电视剧,堪称“红色专业户”,是演艺界不可多得的最具正能量的演员之一。
无论是在《五号特工组2》《海狼行动》中的特工形象,还是在《男人的天堂》《中国兄弟连》中耿直的战士,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硬汉”形象。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不例外,于震再次参演这部红色剧中的中共地下党员,但例外的是,于震这一次是自导自演。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热播中,看了几集之后根本停不下来。
前一阵子看多了《麻雀》这种满屏小鲜肉的电视剧后整个人有些脸盲,还是这种回归原始,用老戏骨来出演老战士的剧更有看头。
这部剧讲述的是地下党员尹三(于震 饰)为保护携带日均电报密码的数学天才孩子蓝天,与日军周旋并展开生死博弈的故事。
不得不剧透的是,如果你是冲着这部剧中的吴奇隆来的,那么你可能看了几集之后便会失望了,吴奇隆饰演剧中天才孩子蓝天的父亲,没几集就被日军迫害了,好在天才孩子蓝天被阴差阳错的救了下来。
这个蓝天是一个运气极好的孩子,好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受伤晕倒后,依然能够被好人发现救助;被人在床底发现后,还是能够巧妙的躲开敌人的视线,逃脱日军的魔爪。
要说这部剧为什么会深深吸引我一直看下去,那就不得不说说这部剧的独特风格,在剧情上同时具备反特、情报战和密码战。
其中密码战最为神奇,日军苦苦想要的密码,就是被那个叫蓝天的孩子破解的,剧中前半部分蓝天一直处于昏迷和被隐藏的过程中,可以说追剧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
到了后来,这个叫蓝天的孩子可下醒了,但是他时刻记得爸爸吴奇隆说过,这个破解的密码不能够告诉坏人,迷茫的蓝天一直在捉摸着思考着,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就这样,整部剧被这个叫蓝天的孩子牵扯着,被这个不知为何的密码完全牵制住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密码是什么?
这可能是这部剧唯一想要揭开的谜底。
看过太多战争剧,大部分战争剧都是一个又一个埋伏,环环相扣,高潮迭起的。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不走寻常路,没有什么太多其他的埋伏,全程就这一个“密码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扰的整部剧中的日本人心慌意乱。
当然了,这部剧在视觉画面、场景搭建等方面为了匹配高智商的密码战背景也做了较多的设计,很多设计堪称巧妙,情节转换的迅捷程度,也让这部剧的节奏感恰到好处。
剖析这部剧的主旨,其实是一代海归的悲歌。
当海归们毅然回国决定报效祖国的时候,不曾想到祖国的命运其实比自己想象中还要棘手得多,片中每个人所面临的水深火热,是残酷的,更是揪心的。
编剧编撰三年的故事,除了在高智商的悬念布局下足了功夫之外,更是想讲述裹挟下的人们命运的步步惊心。
这是一段看日战争中海归学者的秘史,更是万千国人不能忘记的战争历史。
一提抗战剧,很多人都会选择拒绝,因为深受“抗战神剧”负面效应的影响。
其实,2013年以来,抗战剧已然有了“真”与“美”的双重特征,如《长沙保卫战》、《大漠苍狼》、《北平无战事》、《红色》、《伪装者》等。
这种“真”与“美”,是指遵循史实的真,制作的真,弘扬爱情之情的“美”,或者说是艺术之美。
近期又一部抗战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江苏卫视播出,它的出现清晰地表明,抗战剧美学表达如同我国经济转型一样,也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即不以战争而写战争,而是重点强调战争对于后代人的意义,同时,也是在以战争为背景,引导当下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美学和审美趣味,乃至价值观。
今人再回望抗战史,应该抱有一颗敬畏之心,敬仰之心,敬重之心,不能随意篡改,任意的曲解历史。
例如像“手撕鬼子”、“遭遇强奸后奋起反抗,狙杀数十位敌军”等,都是在“开玩笑”。
换句话说,在娱乐化抗战剧时,应该有一个度,它既能满足观众的观赏口味,又能凸显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严肃性,传达出正确的战争历史观、价值观等。
如此看来,由于震执导,牛静编剧,于震、陈紫函、尹铸胜、辛月、魏春光等主演的电视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把握好了这个度,不仅注重了娱乐化,还注意讲好了反法西斯的故事,更在于它提升了抗战剧的美学表达,确定了新型高能抗战剧的新形态。
具体从两个方面来说。
一方面,从电视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意义上来说,它传达了并非是战争胜利的狂欢,而是战争背后的意义,对于国家与个人的意义。
换句话来说,它在呈现这场战争时,是否做到了全面。
抗战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一座叫做江城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地下党员尹三(于震饰)为保护携带日军电报密码的数学天才蓝天(张琛饰),与日军展开生死博弈的故事。
在这场生死博弈中,通过天才少年蓝天破译日军陆军电报密码为线索,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国民党、日本军队等势力一一勾勒而出,呈现出一幅战争全景图。
这种战争全景图的展示,使得该剧的格局变大,真正回到历史背景之中,表现出了“战争”。
另一方面,从该剧本身来分析,它的表达符合观众的审美。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不可能”与“任务”便充满了悬疑的色彩,是谁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这个任务到底是什么?
这一切的悬念,编剧和导演从一开始便留给了观众。
剧中,17岁的蓝天,在父母被日军抓捕,双双自杀后,成为日军和国民党抢夺的目标,因为他破译的才能太神奇。
为了保护蓝天从日军建造的铜墙铁壁的江城逃离,所有江城共产党员和抗战义士面临着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悬念,一直存在于剧中,并且用几方势力的斗争来营造着“不可能”的刺激感。
再者,抗战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视听上,也是极具震撼力。
例如,在保护蓝之冰一家时,日本杀手们与新四军小分队的拼杀,枪火、炮火的对阵,形成了“暴力美学”,让人看得是既紧张,又刺激。
和一般抗战剧不同,电视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独特的风格,呈现出了战争的悲壮与惨烈,也呈现出了“小人物”在“大格局”中的信仰与爱。
看到十五集实在是受不了了,一个孩子,天天吭哧瘪肚,三脚踢不出一个屁,送孩子走,紧张时刻,逼崽子还要道别,编剧呀,你长点心吧,好几集不说话,关键时刻来心细劲儿了。
但我直接看最后一集的时候我很庆幸,我看见那个孩子还在,五十集呀大哥,一个破孩子就整不出去么?
有这功夫密码本又破译出一份了都。
这日本人的智商,能守住江城五十集也是很奇迹了。
还有那个女护士共党,我想问问她是咋选上的地下党,她存在的意义是啥。
一句“尹三同志”我差点笑出来。
抗战神剧太夸张了。
一个人打一个连。
炸都炸不死。
尹三sb,小混混似的。
一堆丑八怪演员恶心。
吹捧tc牛逼也不用拍这个样子的破剧荼毒大家眼球吧。。。。。。。。。。。。。。。。。。。。。。。。。。。。。。。。。。。。。。。。。。。。。。。。。。。。。。。。。。。。。。。。。。。。。。。。。。。。。。。。。。。。
抗战剧还能拍出什么花样来?
最起码在电视荧幕上的抗战剧或者展示那个年代的战争题材作品,要么是小分队作战、要么是谍战地下党,逃不出这两样。
换套演员再拍一套剧也是完全OK。
拍了这么多战争戏,创意资源枯竭,想要翻新谈何容易?
事实上,所谓的创新有时候也就在不经意之间,就像拍脑瓜的发明一样,灵机一动,穷则思变,换个角度,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就像这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剧名很复杂,片子很简单,将小分队作战与谍战地下党进行了融合,二者绑在一起,就成为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抗战剧。
这套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热播抗战剧,首先吸引我的就是演员阵容,人艺出身的于震自导自演之作,还有冯远征、尹铸胜,这几位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实力派演员。
尤其是于震,其貌不扬却有着一颗细腻的心,他演技精湛,无论是在电视荧幕上还是话剧舞台上,他凭借他对角色的高度领悟力和细腻深刻的表演力。
他饰演的军人硬汉自带英雄光环,他虽然演过很多类似的角色,却大多特色鲜明让人辨识起来非常清楚,多年来他低调拍戏从不炒作自己,每次遇到演戏的瓶颈了还是更愿意去话剧舞台找寻灵感,他说这是他可以消除自我膨胀的良方。
从而将每一个角色都诠释的丝丝入扣,栩栩如生。
这是我喜欢看他表演的原因。
而且从另一层面上,实力派演员出演战争或谍战题材作品,还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因为比起偶像派的青涩,实力派演员虽没有那些迷人的外表,但也杜绝了这类作品在其他方向上延展的可能。
简单地说,是把那些花拳绣腿纷纷筛掉,留下的只是谍战的内核。
李易峰可以在地下党中谈恋爱儿女情长,但让于震、尹铸胜等人也玩这一套,实则有些怪异。
说白了,实力派演员不仅能够带来精湛的表演,更能专注于“故事”和“人物”本身。
抗战剧,要的就是在满屏抗战题材之中完美突围靠的就是一个“新”字,少了类型剧中生搬硬套激化矛盾的通病,多了险象环生的悬疑情节设置,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把那些花拳绣腿纷纷筛掉,留下的只是谍战的内核,归根到底就是,最故事主线的挖掘。
这套剧让我想起了吴宇森那部《风语者》,下党员尹三为保护携带日军电报密码的数学天才蓝天,与日军展开生死博弈的故事。
将地下党的明争暗斗与小分队与敌人的正面冲突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是该剧的新颖之处。
而更加令人专注的是,在如今战争剧追求大环境局势和大格局的潮流下,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取材也不走寻常路,就是对故事的凝练、将场景限定在一座城,时间30天,看似格局不大,反倒更能把故事讲好,精致紧凑,也更加真实、贴近观众。
同时又能以小见大,战争作品从局部反衬大环境。
尹三借助日本保安队长的身份,表面上一副江湖做派,实际上通过和日军周旋,主题线索上紧紧围绕“保护+营救天才少年蓝天”这一戏核。
并且该剧还精心设置了地下党、日寇以及国民党军统等多股势力缠绕博弈的复杂关系,其余囊括了地下党的斗智斗勇、谍战解码情报以及明争暗斗等等多个环节,并且适时加入了冯远征、陈紫函、辛月等多名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角色,随着剧情的推进,人物的性格慢慢变化,彰显出各自很细腻又很真实的一面。
该剧在这个精巧的布局之下,环环相扣,惊险刺激。
营救蓝天出城的过程中危机重重,“走一步看十步”的烧脑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刺激让人大呼过瘾。
比起很多“大巧不工”的抗日神剧,这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着一条清晰的主线任务,精致且紧凑,正面冲突与地下党谍战二合一,甚至还有更多的元素,当然还包括尹三与陈紫函之间点缀的爱情,与自己母亲自己的亲情等等,但无论哪种元素,都没有花拳绣腿多余之嫌,全部为了主线任务服务,这是这套谍战剧不可多得的方面。
简单而言,有点像美剧的故事模式,或许《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以为如今处于瓶颈期的抗战题材作品,指明新的一条方向。
文/温翔鲜有如此精彩的谍战剧,一直追剧不停,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有美剧的烧脑,更有美剧紧凑带感的节奏。
最强国产谍战剧一直只认《潜伏》,而这部在江苏卫视热播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可观性上比前者强,因为敌我斗争燃点一个又一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点着急智商不够用,稍有分心,就会错过颇有埋伏的蛛丝马迹。
很多人对国产剧不以为然,其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制造悬疑上还是比较有一套,不像很多剧虎头蛇尾,bug多得让人吐槽不已,该剧针对观众有质疑的点,都会通过镜头的闪回让你云开雾散。
或许是自圆其说,但合乎正常思维的理解。
不像那些冗长宫斗剧一集没演出所以然就over,而该剧吸睛的点比较密集,几乎不容喘口气,新的矛盾或问题又开始出现,地下党和日军斗智斗勇,该剧并不像有些剧编得异乎寻常的完美,但该剧却还是有所遗憾,但这遗憾看起来反倒很正常。
冯远征扮演地下党茶馆老宋的被捕是因为小小没有及时传达尹三的通知,最终没能赶在日军到达之前救下老宋,老宋最终惨死在巡捕房。
这个情节促成了两个事态的转变,一是说明徐林做了汉奸,叛变卖国,另一个说明日军比较猖狂和惨无人道,昭示尹三革命道路任重而道远。
玩起了口袋游戏,为了捉拿蓝天,日军绞尽脑汁的封城,外面的人要想进来不可能,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可能只有死路一条,如何将破译日军密电的天才蓝天送到新四军基地,这是个极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智勇双全的尹三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他是如何完成这个高难度的任务。
该剧是毕业于中戏的内地知名男演员于震导演处女作,同时他在剧中主演尹三男一号,而其老婆辛月在剧中出演美丽勇敢的地下党员龙雪。
于震主演过不少抗日大剧,比如《中国兄弟连》和《吕梁英雄传》等,和郝蕾主演的年代剧《我的二哥二嫂》也令人瞩目。
国产谍战剧的特点大多要么在塑造角色上比较给力,要么依靠大场面各种激战吸引人,而很容易忽视剧情的吸引人和节奏的掌控。
《伪装者》也是一部比较不错的谍战剧,悬疑烧脑的编剧也是精彩迭出,但在很多细节上还是很难说服观众。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编剧上做得很精细,每个环节都丝丝入扣,一块带血的纱布,或是一次验血,都被编撰得紧张刺激,让人为剧中角色牵肠挂肚。
比如尹三为了拯救更多被日军抓捕的孩子,观众可能一筹莫展不知道剧情该如何发展,而该剧就能够通过一些列周密的策划让你口服心服,既化解了孩子有可能被杀头的危险,又能够狠狠打击日军嚣张的气焰。
当然也有观众可能认为这局设计得太天衣无缝,但我们看下来,并不觉得不可思议,有些人就能够做到如此步步为营。
本剧虽然不像《伪装者》那样依靠演员颜值杀来赢取观众的高关注度,但剧中的角色表演还是比较信服,亦有不少实力强悍的演员参与表演,比如吴奇隆、冯远征和吕中等,而于震赋予了尹三多重魅力,表面上是保安大队的队长,衣着光鲜,权倾一时,实则他却心思细密,足智多谋,更是骁勇善战。
女主角就是被大嘴叶璇讥讽为只能演千年老二角色的陈紫函,此番在剧中主演妩媚妖娆而心底纯善的上官玉,与余得水一番调情周旋的戏,还是颇具说服力。
该剧在一个小小的江城上演了地下党和日军殊死搏斗的故事,没有表现更多热烈开火的大场面,这相反让整部剧充满戏剧的无限张力。
故事涉及人物较多,但并不凌乱,而且逻辑严密看点颇多。
从头到尾,节奏都紧张刺激,悬疑感到十足,观众眼球被牢牢吸引住。
这个电视剧我是从二十几集开始看的,尹三等人准备把蓝天藏在高桥老婆的车里送出去,结果被高桥骗了。
本来以为挺好看的,还追了两天,结果,这是让我智商无下限倒退的节奏啊!
1.你要杀高桥,就一枪把他打死多好,既能推进剧情,又有一种生命无常,想要你死就一定要死的生命感叹!
日本人是人又不是神,干嘛那么多次想杀他都没有成功。
如能像古龙武侠和金庸武侠中的那种想要人怎么样就必定会怎样(如小龙女),这电视剧会成这样!
2.重装电台那里,共产党明明有一台现成的电台啊,直接用啊(绕线电阻),干嘛非要跑到日本宪兵队去找死呢?
好吧,我承认,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果断关机!
我们需要英雄,需要塑造英雄。
然而,在典型人物,典型面孔中,“英雄”的塑造常常遭遇观众不买账,因为观众觉得假,而且做作,十分难看。
新世纪以来,部分抗战剧逐渐从“高大全”的英雄塑造走向了“接地气”的“小人物”式英雄塑造,如《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顺溜,就是从草根成长为英雄的。
这一英雄塑造的转变,就使得影视剧的焦点,落到了人物的现实生活,并从他/她的视角展现出整个战争的一面,乃至背后的战争文化等。
同样,近日在江苏卫视播出的抗战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导演将镜头对准了地下工作者尹三(于震饰)和潜伏于江城的地下党员,但是他们护送蓝天(张琛饰)的过程,遭遇的家破人亡,牺牲的精神,成为了千万普通家庭的缩影,成为了中国人抗战的史诗写照。
由于震执导,牛静编剧,于震、陈紫函、尹铸胜、魏春光等主演的电视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围绕“拯救天才少年出城”的故事徐徐展开,展现出了地下党、日军、国民党殊死搏斗的一面。
该剧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命名,本就说明了它的艰难性与惨烈感,以及紧张感。
剧中,回国投奔新四军的蓝之冰(吴奇隆饰)一家,刚到江城便遭遇了日军的埋伏,双双牺牲,只留下一个儿子蓝天(张琛饰)。
然而,身为天才少年的蓝天,却掌握了破获日军机密的信息。
此时,身处于日军包围圈的蓝天,要想突破日军的防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此,电视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视角对准了潜伏在保安队的中共地下党尹三。
素有“抗战剧一哥”之称的于震出演多重身份的尹三,是本剧的一大亮点,因为他在塑造这个“小人物”时,显得游刃有余,而且性情真实,毫不做作。
尹三有三重身份,江城洪门的龙头大哥,日本人的保安队队长,中国地下党员。
三种身份,三种状态,不仅具有冷静睿智的气质,还有油嘴滑舌的奸猾,更有城府的一面。
面对着江城日军宪兵队长高桥( 尹铸胜饰),尹三是与其斗智斗勇,一方面极力隐藏自己的身份,暗中保护蓝天,另一方面则顺势出击,追击蓝天。
不过,他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恰到好处。
同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反派的人物也是展现地淋漓尽致。
无论是高桥,还是出卖地下党的护士阿芳(余玥饰)等,都表现出了他们最为真实的一面。
当然,既然是战争剧,那就少不了战争的残酷与真实。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50集的剧情,可以说打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每一集的战争,虽不是“大战”,但却显示出了生死营救的急迫感与紧张感、刺激感。
更为重要的是,逼真的战争场景和环境设置,让人震撼,但每一场战斗,都有不同的质感与美感。
除了营造炮火纷飞之外,该剧还注重细节的处理。
例如,在高桥审讯老宋一场戏中,场景的搭建与佩枪等,就展现了抗战剧的真实。
而宁死不屈的老宋羞辱高桥,被高桥刺死的场景,让观众看到了男儿本色,也看到了流血的牺牲与惨重。
从而,让观众明白今日幸福的不容易。
“战争是什么?
战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灭顶之灾,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电视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每个人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有些人沉沦了,有些人背叛了,但更多的人是站起来了,站起来反抗,反抗侵略。
最近在追江苏卫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别误会,这不是汤姆·克鲁斯那个谍战片而是著名演员于震最新自导自演的谍战大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是一部时代背景在1941年,发生在一个叫江城的县城里的精彩故事。
谍战、抗日、战乱、仇杀,乱世英雄混搭乱世佳人,高能量与高质量齐发。
剧情的大背景,情节的大反转,节奏的紧迫感和大制作班底也确实担当得起这个剧名。
都是剧迷老司机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常看谍战剧的朋友一般看两集就知道一部电视剧是值得追还是不追。
演技老戏骨于震、冯远征,吕中、尹铸胜、辛月、魏春光;谍战常用元素密码本、破译专家、天才少年和爱国科学家;一个神秘老城,一个接头老店,日军的审讯室和戏班旅馆,妓院赌场都是应有尽有,光是看前几集这些元素就让人基本可以判断了:本剧可追,看点连连。
其实,说起谍战故事和抗战故事来,对于中国观众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每个人都能背家谱一样讲出好多故事来。
我方情报人员过岗哨,日军逮捕,严刑逼供等等,还有接头地点总是危机四伏,角色设置上,越是表面上坏的狠角色就越可能是地下党。
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这些谍战剧的“标准配置”剧迷们通通都可以看到。
故事也是娓娓道来,开始不紧不慢,之后步步惊心,让人看着不累。
第一集中,吴奇隆饰演的归国科学家本着一腔爱国热情带着妻儿回归祖国,迎接他们的却是一场敌我之间的输死较量。
因为他们这个家庭承担着破译日军密电码的特殊使命,所以日军对他们站站堵截,层层追击。
枪战戏部分让人心惊动魄,可是更揪心的还在于后面。
他们的养子蓝天却意外失踪,而剧情再一翻转,原来蓝天才是真正的破译专家,日军抓半天抓错人了。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转变,连老司机们都表示太意外了。
因为熟悉谍战剧的朋友们都知道,一般谍战剧中的破译专家无非逃不出三类人:1、归国数学家2、高校数学天才 3、高智商低情商的疯子,但是本剧却把破译专家的角色安排给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身上。
够大胆!
够创新!
难怪,看消息说本剧一直打的都是高能新抗战剧,原来它的高能之一就在于“自古英雄出少年”。
果然,高能,或者高正能还不止这一处。
全民皆抗战,全民皆英雄是剧情逐渐展开后露出的端倪。
医院里的龙医生,俏丽暖心的护士,接头老店的老板,洪门带头大哥(于震饰),还有旅店老板上官玉,茗月楼老板老宋等等,全部都参加到了这场和日本人的敌我较量中来。
本剧对日军惨无人道的酷刑也做了全面的展示,日军刑讯逼供时,鞭刑,指甲里插竹签,脸上糊纸憋死等等的酷刑刺激人的眼球又催泪着观众的心。
在角色设置上,由于震饰演的这个一直经受党的考验,一直与日军暗战在一线的尹三绝对是个亮点。
男一号+导演的双料重磅身份看来于震做的顺风顺水。
外表霸气外露,内心细密如针也真是发挥了他的本色。
他的身上既有洪门老大的霸气又有着作为一个地下党员时刻化险为夷的灵敏。
如在日军决定要杀害蓝之冰夫妇,还有日军严刑拷打老宋的时候,尹三都用他精湛的演技半哄半劝地把日军迷糊的团团转。
和以往不少谍战剧中地下党总是和日军隔着几层猜来猜去的套路相比,本剧把地下党员放在了日军的正对面,既是“帮手”又是“仇敌”的双重身份自然增加了情节上的紧张感。
所以,在之后的剧情中,虽然日军也有所察觉,可尹三都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嬉笑怒骂就把疑惑打破了。
这不能不说是本片“高能”的第二项:将对抗级别升级,每天都在刀口上过日子。
近两年是抗战剧的大热年,从去年的《伪装者》到今年的《解密》《映山红》再到现在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谍战大剧都以它极具戏剧性和高正能量俘获着观众的心,而本剧也是在总结前面几部大剧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无论从故事和角色上都增加了观赏性和看点。
期待收视飘红,值得一看。
在五光十色的国产剧大家园里,于震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五号特工组》《中国兄弟连》《吕梁英雄传》等一系列精品战争剧,他以个性化的表演,塑造了很多铁骨铮铮又风流不羁的人物形象,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11月8日江苏卫视播出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再一次上演了于震的拿手好戏,也将验证他的导演才华。
剧情讲述的是爱国数学家蓝之冰夫妇回国投奔新四军,不想情报泄露,在江城被捕殉国,留下遗孤蓝天和破解日军情报的密码本,一时间江城血雨腥风,危机时刻,中共地下党员尹三接下护送蓝天出城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与日本侵略者展开周旋。
和于震的代表作《五号特工组》有几分相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开场就进入白热化,而后从未冷场,全程都是火爆的动作戏和高能不断的剧情,篇幅很长,但结构非常紧凑,围绕这个潜伏特工舍身救孤的故事核心,上演接连不断的斗智斗勇,时而是枪林弹雨犹如过山车一般的紧张刺激,时而又能营造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杀气纵横,全程都是干货,堪称是战争剧里的高能小钢炮。
在这场惊险的任务中,影片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形象,首当其冲是于震亲自饰演的尹三,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角色,他既是洪门的大哥,又是日本统治下的保安队队长,而秘密身份是地下党员,三种身份就需要多重的表演,时而冷酷无情,时而奸滑世故,时而热血薄发,层次细腻的人物刻画魅力非凡,除了尹三,陈紫函饰演的风情万种旅馆老板娘上官玉,尹铸胜饰演的阴险毒辣的日本宪兵队长高桥,冯远征饰演的茶楼老板老宋看似儒弱却坚贞不屈,也都非常出色,吴奇隆饰演的蓝之冰虽然出场不多,也以不同以往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着剧情的展开,江城旅馆成为这场战斗的焦点,一边是英勇机智的革命者,一边是人性泯灭的日寇,双方每一次交锋都牵动人心,形成紧迫的戏剧冲突,丰富多样的斗智情节,地下党员的乐观与机智,日本侵略军的种种丑态,则给全场惊险的氛围注入了几分难得的幽默感。
通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难看出于震的创作变得更加成熟了,不仅能演,而且擅导,这部剧的人物很多,事件密集,需要强大的调度和驾驭能力,才能把整个局面控制住,于震用出色的表现来证明自己当导演不是来玩票,而是认真的。
都说演而优则导,导和演虽然行当不同,但美学规律上却是相通的,很多出色的演员都成为了大导演,我们闭着眼睛也能数出一大堆成功者例如徐峥、徐静蕾、陈建斌、陈思诚等弄潮儿,于震和他们一样,都是具有出色的演技,然后从自己最拿手的题材入手,轻车熟路,当然是如鱼得水,而即便有诸多的成功先例,我们依然会为这部作品的成色感到肃然起敬,它的制作是如此精致,故事又是那么的曲折惊险,在国产剧领域实属上等精品。
_______________end_________________作者:铁任,自媒体人,如需转载请一定注明出处,个人微信:renleyuan1841
我就记得一个情节,地下党对暗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TM叫暗号???
垃圾。不讲日语的日本人都不是好鬼子~
婚前一周
严重感觉编剧的智商不及观众。我爸妈边看边指出我方行动的不严密之处。要不是于震的表演比较有戏,风头就都被高桥给抢了。
你以为请这么多大腕,是来拍《我和我的家乡》吗?结果却拍了部《王牌逗王牌》
看了两集,一星都不想打,多的话不说,建议去看看同为潜伏剧的悬崖,甩这雷剧几十条街
啊哈哈哈,MP我要笑死了陈紫函:“道理我都懂,但是,我这眼泪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往下流”这台词儿?
神剧中的挖掘机,白瞎演员了
一直比较喜欢于震的抗战戏,这部剧最惊喜的应该是陈紫函,穿起旗袍很有感觉。
或许看多了战争剧,感觉剧情没什么创新,
陪家里老人看,真是迷得不行。什么玩意啊,剧情无脑也就算了,尹三这个角色也太油腻了吧。还有,明明是日本人,怎么就不能日语配音?那诡异的中文真是尬死了。
外婆和老娘看的津津有味,想想上次看的抗日剧应该是亮剑吧
既紧张又烧脑不错的剧值得一追
我到底看了些什么啊
看了十分钟,两处穿帮,日本人都TM说中国话,中国功夫又亮了,菜刀老太真牛逼,恶心的要命
于震演这种角色总是感觉上不对,差了下还是自导的。。。难怪不对劲。
于震执着于抗战剧啊
家里背景剧。和家里人看了看。一贯的抗日剧。家里老人喜欢。
在一堆神剧中,这算是良心作品了。
看太多于震的戏了,演得还可以。但是剧情编得太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