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游戏,gamespot当年最佳动作游戏,如今想来记忆依然深刻。
阴暗晦涩令人压抑的风格,复杂曲折层层深入的案情,以及独特的Bullet Time所带来的爽快感,这一切都令那些固定思维的游戏黯然失色。
本人耐性太差,玩爆机的大型游戏不多,这部游戏当年却在没有中文版的情况下花几十个小时玩通了。
现在想来,游戏的全过程简直完完全全就是一部精彩的电影,让你不由自主的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改编自游戏的电影,逃脱不了被忠实玩家所唾骂的命运。
主要剧情虽然没有大改,但相较游戏情节缩水了很多。
而且游戏里多处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用闪回的方法来交代剧情,本片则平铺直叙,显得过于直白,看了一就知道了二三,毫无悬念。
电影的风格也是比较阴暗的,但游戏毕竟是游戏,那种投入带来的压抑感,看电影时却没有任何感觉。
其实最为玩家所诟病的就是游戏的最大特色Bullet Time在电影中仅仅表现了一次,而且只是单对单。
Bullet Time时拿两把Colt冲锋枪横扫的经典场面,很遗憾在电影里都没有看到。
即使没有游戏的先入为主,本片也只能算作很普通的动作片。
如果把达人的游戏+CG全过程录下来,我相信一定比这部电影精彩的多。
我实在搞不懂导演John Moore是怎么定位《麦克期·佩恩》这部电影的,也许这位老兄想把这部原作火药味十足的游戏改编成玩深沉,讲阴暗,刻画角色心理的极品经典,问题是这样的改编奇迹可以发生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上,却绝对不可能发生在《麦克斯·佩恩》上,因为John Moore不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主角马克·沃尔伯格也不是贝尔,可惜一部很棒的,很有电影感的游戏,就这样毁掉了。
游戏改编的电影必须考虑受众的喜好,你可以玩文艺装深沉,但绝对不要忽略受众最基本的喜好。
游戏玩家希望看什么,当然首先是酷嘛!
要有激烈的枪战、够格的反角、有型的主角,再来点儿精心设计的BOSS对战,一般也就成了。
你看人家《生化危机》一集一集也就这么过来的。
《麦克斯·佩恩》看不起这些,它决定不按常理出牌,学美特思邦威,不走寻常路。
于是,本来就短到95分钟的动作片,前60分钟居然没有动作戏!
唯一可称得上动作戏的,是一个小喽罗磕药后跳楼的桥段。
于是前60分钟就让观众忍受马克·沃尔伯格的所谓演技和内心戏。
靠,看糙汉演戏也得分分人,加州州长好歹面部肌肉还有点幽默感,兰博也算是底层混大的,也还能表现出点小人物的悲凉。
马克师傅就只会呲牙咧嘴做仇恨状。
好嘛,忍十分钟算是不错的了,居然呲牙咧嘴六十分钟。
我从来没有觉得这六十分钟是那么长。
如果最后三十分钟来一个华彩的绽放,好,那也算值回票价了,就像日本动画《大都会》一样,前面的沉闷换来最后的华美。
但《麦克斯·佩恩》够牛,前面花了十多分钟四五个场景塑造了一个看似很强的反角(就是《越狱》里的SUcre),家伙还雪地里秀肌肉半天,拿把砍刀砍小兵以示其精神力的强大,最后出场和佩恩火拼,扭打一分多钟后,被真正的幕后BB胖子出来一枪,干掉。
拷啊,动作片还可以这么没动作的!
算是领教了。
最搞笑的是片尾字幕放完后还留了几个尾巴,扭扭捏捏露出还想拍续集的打算,看来导演还嫌糟蹋观众和原作游戏糟蹋得还不够!
刚刚看了时光网的花絮,说根据马克·沃尔伯格的说法,他执意不肯去玩电影所依据的原版游戏是有原因的,他怕自己会完全沉迷于其中而玩物丧志,沃尔伯格还表示,剧本已经完全可以帮助他理解整个故事了。
靠,这家伙还是演演《人猿星球》就好了。
从小玩这个游戏的,一玩就玩到头晕。
不知道电影能不能叫我头晕. GO MAX!
GO! for your wife murdered, for your child murdered, for your friends murdered, for your American dream murdered, for your life murdered...... god damned it! All that murderd!!! -_-||| just kiding
前戏太长了阿,没有耐心的人估计看睡着了。
哈哈。
高潮就那么一小会儿。
好的编剧+好的导演应该能拍出更惊心动魄,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的马克思佩恩来吧。
不过那些编剧导演看不上这种故事咯。
所以还得感谢导演,至少他让一个不错的游戏影像化了,又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马克思佩恩始终酷酷的,影片场景充满黑暗气息,不过激烈的枪战来的太晚嘞。
原作游戏中著名的设定就是子弹时间,这点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
可惜以前没玩过,只玩过也有子弹时间的fear。
有空去玩玩,马克思佩恩,哈哈
昨天看乐《马克思·佩恩》发现点特点。
《马克思·佩恩》中有欧嘉·柯瑞兰寇这个美女和越狱中的“苏克雷”。
《杀手47》中有欧嘉·柯瑞兰寇这个美女和越狱中的“T-bag”。
这2部电影全是改编自游戏,质量都不错。
有很大的相似处嘛。
我都没玩过这2个游戏。。。
直接说原因,我是音响发烧友兼低音控,佩恩在警察局和大堆的警察的激战场面,枪声非常的牛,是我用来试音的首选片段顺便说,这个枪声并不是写实的,手枪能打出巴雷特的感觉再顺便说,游戏我十年前就打过,很喜欢
年初的时候看到宣传片,还以为又出了个塔伦蒂诺,或者又是一部《罪恶之城》或者《杀死比尔》。
除了把城市的全景拍成希区柯克年代的色调、用了最新一版007的女主角做配角、继续用着黑客帝国的动作慢镜头……这只是美剧《Eleventh Hour》或者《Fringe》中制作稍微精良一点的某一集。
虽然比较失望,但是念在如今美国电影确实赶不上美剧的进步速度,给个“还行”的评价最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马克思·佩恩》,2008年美国电影。
根据著名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改编。
但是这部动作电影却是相当令人失望。
片中有着原游戏中黑暗多雨的画风,但是却讲述了一个糟糕的黑帮故事,而且连射击打斗镜头都变得敷衍了事,实在有负原游戏的大名。
另外本片中有Mark Wahlberg,他靠《变形金刚》系列出名,但本片中全程面瘫出演。
又有炙手可热邦女郎Olga Kurylenko加盟,却演了一个转身即死的路人甲。
真不知道导演和编剧怎么把一手好食材炖成这副德行。
马克思佩恩这部电影是有理由让我兴奋的。
马克沃尔伯格自从无间风云里面扮演了一个牛逼哄哄满嘴脏字的警察之后,成为了好莱坞新一代的硬汉标志,之后出演的《狙击手》更是场面宏大故事环环相扣,其演技的精湛也是发挥得淋漓精致。
而在马克思佩恩的封面上,沃尔伯格一袭黑衣手拿双枪,屹立于风雪交加的黑暗都市之前,再加上血红色的MAX PAYNE几个大字,大有成为经典犯罪片的王者气象。
当我兴冲冲开始看的时候,开场的画面也着实让我爽了一把,马克斯佩恩先生在墨绿色的河水中自由飘荡,说着一大套人生哲理之类的玄乎的话,吊足了我的胃口,在满足了我自诩为文艺青年的装逼心理之后又让我充满饥渴的急于往下看。
但是,那个画面过去以后,一切都开始灵异,一切都开始看不懂,看着一个个来历不明的流氓暴徒被来历不明的长着翅膀的怪物追杀至死之时,我甚至有了一种在看魔幻惊悚片的感觉,可是想想不对啊,马克思佩恩的游戏,好像不是这个路数吧……一直看到了一个多小时的时候,一个叫BB的猥琐老头开始向调查佩恩的黑人警察讲述起他佩恩所以成为火爆悍将的真实背景,紧接着佩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一个之前故事根本没有出现的人物,将其暴打一顿以后那孙子毫无骨气乖乖地将之前所有人都不会看懂的各种诡异悬念串连在了一起,马克思佩恩和广大观看电影的人民群众在同一时间豁然开朗。
综上所述,这部电影的叙事手段是这样的,先是冒出来形形色色让观众想破脑袋都不知道其身份的人物,看他们打来打去活得活死的死闹得不亦乐乎,最后出现两个关键人物,把个中玄机和盘托出,(最搞笑的的就是故事的前半段满天飞的长翅膀的让人费解影子居然是药物致幻)然后迷茫了整整三年的佩恩硬汉小宇宙爆发,肉体不再是肉体,灵魂升级成天使的灵魂,在了无数子弹之后彰显英雄本色孤身涉险代表月亮和自己死去的老婆孩子把坏人一夜之间统统消灭干净。
低级。
这样的叙事方式在07年的一部大片《反恐战争》中也出现过,前面文戏铺垫了一个半小时,看的人糊里糊涂又昏昏欲睡,最后四十分钟弹壳乱蹦汽车乱飞,却因为之前导演自作聪明的故事铺垫而让人看得索然乏味。
所以在看马克思佩恩的时候,我就在惴惴不安的想,联想到《反恐战争》,好莱坞这两年是不是很流行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啊,,那不是死定了,就我这欣赏电影的档次,总有一天会连商业大片都看不懂的,就算看懂了,也是累死又累活,还谈什么欣赏二字。
其实讲故事,在悬念的设置上也是有个度的问题,在整个叙事有一个大悬念作为大前提的情况下,在影片的发展过程中,至少应该有一个个的小悬念不停的出现,然后被破解,一方面激发起观众得知答案后的快感,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故事的可看性,把故事的节奏做到张弛有度,形象点说,让人感觉到电影的节奏有呼吸的气口。
这是很多经典的大片都具备的素质,我也不想再举例赘述了。
而这部片在叙事上的问题,第一就是大悬念模糊,观众根本不知道这部片子到底马克思佩恩在干什么,你可以说,他不就是在寻找杀死自己妻儿的凶手吗,可是这样的悬念太空泛了,《石破天惊》里最大的悬念就是导弹最后会不会发射,然后紧紧围绕这个悬念,故事展开,对抗的正邪双方也都是身份明确,而这部电影里,观众虽然知道马克思佩恩在干什么,但是也并不十分确定(玩过游戏的人倒还好了,没玩过游戏的人很难在电影里一开始的暧昧叙事中获得一个确定的答案),而且这部电影,到底佩恩在和谁对抗?
站在正义对立面的人到底是谁?
也许是那个黑皮战士,也许是一开始假惺惺的老BB,但是你导演知道可是观众不知道啊,可惜的是,观众当然不能知道,这个地方要是观众知道了,这部片子就没戏了,所以,我们只能认命,和佩恩同在风雪和迷雾中艰难前行,没有任何的头绪。
说到另一个问题,气口,影片从头开始就憋着一口气,一大堆的悬念压在观众的心头,开始观众还会有等待悬念破解的美好愿望,可时间一长,对自己有点自信的人就会直接按快进去看后面的爆炸场面,权当烟花欣赏了,而如我辈之流对自己没有什么自信的人,那就会伸直脖子干瞪眼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
本来还想仔细说说这个片子的人物,但是故事都这样了,人物其实也没什么好说,从一开始那个想跟佩恩上床的性感小妞到她的性感机关枪姐姐,都是美女,个性都很平面,很脸谱,那个BB演的到不错,从一开始的忠厚老者到后来的幕后黑手,算是很好的演到了位,可惜剧情设定太烂,这位老BB演技再好也是瑜不掩瑕,毕竟人家会问,佩恩又不是弱智,这老哥们儿演技再好,可既是他老婆的上司,又是他爸爸的老同事,怎么查也早该查到他头上了,这三年时间佩恩在梦游呢?
也许是偏心,我觉得在这部片子里唯一是亮点的就是沃尔伯格,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沃尔伯格自身的成功,同时也是导演选角的成功。
沃尔伯格是一个类型化的演员,他的形象有着许多不可磨灭的标志——遇事极端冷静同时又性格刚烈;脸上永远只有两种表情,那就是没有表情和痛苦到极致的表情;酷;肌肉线条有力;有暴力倾向;对自己人春天般温暖;对敌人冬天般寒冷;聪明。
这些是马克斯佩恩具有,也必须具有的标志,所以在这个剧情累人的电影里,佩恩是唯一赏心悦目的黑色风景。
最后再说点好的。
这部片子最好的地方,我觉得倒不全是电脑特效,诚然,这部片子的电脑特效很棒,爆炸的节奏,“天使之城”的神秘感的营造都堪称一流,但是这并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高速摄影虽然看起来又奢侈又华丽,但是子弹时间这个原先游戏中标志性的必杀技在电影里成了一个炫耀技术的标签而已,和人物的特性并没有紧密相连。
我觉得最棒的应该是整部电影的影调风格,黑暗,飘雪,肮脏,马克斯佩恩心中的绝望被神奇的光影体现的入木三分,这既是数码抽色的效果,更是一流灯光提供的支持,在这部电影中,夜景占到了绝大多数,就算不是夜景,很多也是室内景,这些场景中,明暗的对比效果显得十分的强烈,这种大光比的效果及让画面变得精细,也让影调风格变得压抑,可以说,非常精彩。
马克思佩恩本是个游戏,承载着无数青春期少年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子弹时间的设定,阴暗的画风设计,风靡一时,成为犯罪题材游戏的标杆。
诚如杀手47,从市场受众来说,电脑游戏改编电影往往都是讨巧的,影迷愿意看,游戏迷更是会执着追捧,但是奇怪的是,往往游戏改编的电影都是以失败告终,远的不说,最有名的系列,如《生化危机》,《古墓丽影》,还有《寂静岭》无一不是投资巨大,巨星云集,每一部片子都是投资方痛下狠心决定花大钱的同时在电影市场大捞一把的。
可是从最后成片的质量上来看,我个人是觉得不尽人意,往往也很少得到很多正面的评价,最普遍的情况则是骂声如潮,有影评人说故事烂的,有观众说不好看的,更有游戏迷痛心疾首于将他们心中的神作改编得面目全非却又是一堆垃圾的。
呵呵,真是个怪圈。
可惜的是,这么多钱投进去了,大牌明星也拼命演了,游戏本身也是以故事见长的,可惜,因为剧情改编的失败,马克斯佩恩同样没有跳出怪圈。
谁会是下一个失败者呢。
很遗憾我真的不能再看下去。
马克思佩恩是我玩的游戏中地位很高的作品,不光是当时炒得很火的子弹时间概念,她的剧情我可以说是我到现在为止玩的所有游戏中的上乘之作。
虽然过了6年多,很多游戏中的剧情还历历在目,我甚至当时爱上了里面的女主角,但是看看这个片,尤其是里面那个邦女郎,动不动就来脱衣服这种哗众取宠的演技让我对这个电影的印象大打折扣!!
总之,我不会后悔没有看完这部电影,而且会庆幸我保存了对马克思佩恩的良好记忆。
这是我看过最叼的主角无敌论了,你TM嗑药之前中了两枪还健步如飞,而且事后还不用疗伤,磕了药以后更牛B,连散弹中了都被无视了,除了画面,我不知道这电影还能表达个啥,亏你们龙套都拉来两个大牌歌手来演
没有玩过游戏原著,单纯就故事来说,很无聊。男主角居然选了Wahlderg这个老娃娃脸,片子里的走路姿势跟无间道里的老刘一样,Olga Kurylenko上来还是习惯性脱衣,然后快死隔儿屁着凉大海棠,越狱里很喜欢的小苏出来到是很让我高兴,但是一句台词都没有,一直在皱眉头舔舌头……全片字幕结束之后还有一分钟的片子,男女主角在酒吧碰头,拿出一份印着公司女老板大头照的报纸,商业西片的一贯手法,留个TO BE CONTIUE的尾巴。
虽然imdb评分不高。但我觉得还好。想找来游戏玩咯。。
帮女郎裸镜,2B特效,故弄玄虚其实就是一群2B吃了迷幻剂产生的幻觉
场景华丽 但情节老套故弄玄虚 永远不要对游戏改编作品抱太大的希望 寂静岭只是奇葩
先陷害后洗冤
畫面做得那么漂亮,誰還care劇情在講什么
游戏不错,电影凑活,主要是喜欢那色调。。。
游戏的改变电影总是不讨好,忠实的游戏玩家希望看到的是自己想象和感受到的东西,而把它换成电影的形式用故事讲出来就是另外一种样子了,我不是这部游戏的拥趸,我只看故事和画面,故事一般,有很多潦草呆过的地方,画面的视觉效果还是有不少亮点的,色彩不错,黑翼的天使也比较让人惊艳……说是有史以来最烂的游戏改编电影确实有点过,因为我还看过更烂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
一开始有sin city的味道,后来。。。
画面冲击感强,剧情衔接有时不顺,不能细看,随便看看打发时间行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虽然Max选马克沃尔伯格选对了,虽然子弹时间有了,虽然故事情节大体差不多,虽然部分游戏场景有了,虽然结尾也在楼顶,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电影是怪胎!妈的!好好的剧情片拍的跟玄幻一样,Mona Sax太另我失望,还有,按照剧情,我觉得还要拍续集
如果不是看在马克沃尔伯格的份上,我一定给两星
太喜欢这个游戏了,电影也一定不能错过。主角蛮酷,但缺点是没有游戏中那种暴力的感觉,而且情节也是游戏里没遇到过的。
拍的还不错的 就是没有续集了
演员画面都很烂,但成功的勾起我对游戏的兴趣……
完全是为了片里的雪才给的2星///大烂片!!!!!
我依稀记得他能从裤子里掏出狙击枪。电影版效果还可以的。三星半
曾经记忆中的游戏~~其实场景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