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丹磁来说,等待丹总新作上映确实是一件快乐又痛苦的事情,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抽空回顾一下丹总曾经的经典,这几天忙里偷闲,又看了一遍红娘子,对于丹总的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年代戏,还是决定写点什么。
图片 首先要说,我是丹磁,所以有些东西估计不会太客观,再来本来我看电视剧就不多,年代戏就更少,到目前为止,我认可的年代戏也就只有两部,一部是爱情悠悠药草香,另一部就是丹总的大作,红娘子。
红娘子首映于2012年初,后来看访谈才知道刚好是丹总第一次上春晚后,常回家看看的娃娃音也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后来看了采访,郭靖宇导演说,请丹总的原因有二,其一便是其可爱的娃娃音。
其实纵观整剧,于丹总的诸多作品中,红娘子也绝对是比较特别的,比起娃娃音,我觉得红娘子展现更多的是丹总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在发压迫发剥削的呐喊,所以在红娘子中,丹总改变了平时都市清新的形象,成为了一个为信仰而奋斗的红军战士。
图片 说到信仰,不知道是不是我老了,还是时代变了,看到那个时代的人,可以那么纯粹的为了一个理想和信仰连生命都可以抛弃,我有一种五味杂陈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不是不相信信仰,只是已经不会那样纯粹的为了一个信仰付出自己全部的人生,甚至是生命,所以在心中有一种羡慕在里面,也许我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像他们那样,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自己的信仰,纷繁的世界中,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所以看到有人可以那样简单的为着自己的信仰而活,心中有的,更多的是一种羡慕和佩服,杂合着无奈何逃避。
在这里谈红娘子,我们就不得不说王小红,王小红的个性从第一幕登场便非常鲜明,医术高明,带着一点点小小的自负,后来的很多戏中,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她的机智和胆识,但同时有时也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在戏里,很多人称她为红娘子化身,是因为她就像一道光,带给了小城玉屏温暖和希望,丹总的演技更是不用多说了,我最佩服的就是丹总对于表情的拿捏非常的到位。
无论是前期的女战士,潜伏的地下党员,后期的大少奶奶,已经最后一席红袍的红娘子,由于她多重的身份,她的表情成为了读懂她内心情感最好的媒介,这也对演员的要求非常的高,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就预示着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也难怪郭靖宇导演在之后的采访中一直都力挺丹总,可以凭借红娘子封后,虽然最终没能如愿,但也表达了对于丹总演技的认可和赞许。
图片 王小红的成长与成熟,是整部的主线,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她的经历确实太丰富了。
我想许挺的死,或许是真正触动她的神经,考验一个人信仰鉴定与否,便是在那些爱你关心你的人因为信仰,为了保护你倒下去之后,你是否还会留着泪继续坚强,也很难想象,如果许挺在舍生取义救了王小红没有死,王小红会选择他吗,人生没有如果,所以即使红娘子也没有后悔的权利,主角光环帮助了王小红成为了一次次牺牲的受益者,从这一点上看,她真的一定是红娘子选中的人。
虽然从整体上看,认可红娘子是一部非常好的大作,但是对于纵观全剧的感情线,我一直有点疑虑,王小红和梅贤祖真的会走到一起吗。
王小红从小读书,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从大上海读了医科大学,见识了当时中国难得的开放与富庶的地区,又有着当时中国难得高知识学历,更重要的是她有着她认为高于自己生命的信仰,我一直认为这样的女性,眼光定是极高的,如果她要找的另一半,一定是可以和她的人生与信仰高度重合的,并且由于自身的学识修养,对待爱情或许也会有着一丝洁癖,对于一个从一开始就为了一个青楼女子不惜花钱雇土匪,不学无术的大少爷,为何会动心?
不错,梅贤祖这个角色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的外表,善良勇敢的内心的形象,梅贤祖看中道义信义,仗义疏财,并且最初多次帮助了王小红,甚至为她差一点牺牲性命,这也是编剧的思维,他觉得,两个人的感情便是从这样的同甘苦共患难中培养出来的,但我总觉得,一切的前提是王小红一开始就对梅贤祖有感觉,尤其是当王小红拒绝许挺的时候,很多事情他们还没有经历,可视他和许挺却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仰,不只是梅贤祖,许挺也是可以为他献出生命的人,所以对于这样一段重要的情感线,我心里一直打着问号,这也许便是我认为这部戏美中不足的地方,或者说在我看来,梅贤祖的性格有些过,他的很多优点,被他的生活所掩盖了,也许再多表现一点点他对王小红更细致的爱会更好。
图片 红娘子结束了,郭靖宇导演说一定会拍续集,在结尾就留下了期待第二部,第三部….他说他希望通过红娘子这一系列来表达一段历史,时至今日已经两年了,可红娘子续拍却像石沉大海一般,目前看来是不太有可能了,毕竟演员的岁数摆在那里,也可能是红娘子本身的收视没有达到预期,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开放式的结尾也不错。
梅贤祖和王小红最终走到了一起,成为了夫妻,但仅仅就那么一会就不得不分开,红军开始了长征,而梅贤祖留在了玉屏,故事在这里结束了,也刚刚好,因为在讲下去真的有点困难,王小红坦陈自己是红军,那梅贤祖便算是通匪,马戎虽死,但省城的大帅应该不会放过他,与早期不同,梅家大药房为了帮助玉屏度过鼠疫也已经千金散尽,王小红,工农红军离开,黑龙山和孔雀山的帮助的土匪也随之而去,留在玉屏的梅贤祖其实就是留在了一个反动军阀的包围圈中,凶多吉少;而长征的残酷与惨烈我们已经知道,就算王小红活了下来,陕西距离湖北也太远,而后的抗日解放战争更需要她这样的医生,这一别,如果没有机缘,便是十几年光景,物是人为,中国即将面临的浩劫更为严峻,或许到这里戛然而止,留下更多美好的想象空间更好。
图片 当然,作为丹磁,我也希望丹总可以有机会继续演绎红娘子,丹总从没有出演过任何一部续集,特别是无缘杜拉拉2拍摄的时候确实让我心中有太大遗憾,时至今日,我依然坚定的认为杜拉拉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视剧,没有之一,王拉拉是丹总塑造最好的角色,也没有之一,但无奈,既定时候既然如此,便只能说让经典更有价值,也希望如果有机会可以看到红娘子第二部第三部,感受王小红送给我的精神洗涤,也希望丹总可以继续有自己的突破,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满囤儿数个灵动可爱的都市女孩儿形象,再加上春晚上甜腻的娃娃音,王珞丹一直以来,都被观众们当做初长成的“我家小女”一般爱护。
她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讨人欢喜的特质。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从痴情倔强的小姑娘,到刻苦打拼的职场女,再到如今《红娘子》中的民间传奇,王珞丹的角色在年龄层面、性格层面、心理层面上不断地丰富、深化,而其个人的演技也随之成长、突破。
演员的成长,就好像一个人的人生一样,“初长成”只是起步,而真正让我家小女魅力尽显的,还要属她独立后的姿态。
《红娘子》这部戏,在王珞丹演艺道路上,就起着这样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珞丹在此剧中饰演王小红,不再是那种第一眼就会让观众喜欢上的丫头,而是一个通过丰富的人生经历,通过内在人格魅力来征服观众的厚重型角色。
经此一役,王珞丹从乖巧惹人爱的被动塑造,转型为独立性更强的主动塑造。
演员只有有了独立的主动性,才能通过“二度创作”,让一部影视剧成为自己的演技代表作。
不少观众在看到王小红与黑龙山匪首黑木蛟结拜为兄妹那段戏后,都惊呼难以想象王珞丹会接演如此一个与之前的都市乖乖女形象几乎背道而驰的角色。
作为第一次看到王珞丹演年代戏、穿军装,观众们一开始是新奇,而随后则是信服并紧跟随王小红的传奇命运欢喜悲伤。
能够做到主动去面对有挑战性的剧本,并利用其打开自己事业的新空间,王珞丹便不再有被定型的危险。
有了这样的勇气与心态,我们便对王珞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郭靖宇导演前作《铁梨花》中,陈数的表演给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红娘子》对王小红这个角色的塑造力度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随着剧集播出到十集左右,观众们发现王小红在与土匪们周旋和处理突发事件时均游刃有余,王珞丹的气场在面临大场面时也从未被比下去。
无论是台词念白的语调语速,还是走路拿手绢这样的小动作,王珞丹都一改往日的风格,而是显出了一股子英气。
以前的王珞丹我们习惯称之为小花旦,而如今《红娘子》里的王珞丹则成长为可与当今的陈数、当年的林青霞等前辈比肩的大青衣。
一些观众更是直接把《红娘子》中的王珞丹,捧上了新御姐宝座。
据了解,王珞丹为了塑造好王小红,不仅在嗓音上揣摩出层次,而且还通过增肥来完成体型上的变化,更是亲自参与了戏中总共出现的14套造型。
也许正因为王珞丹自己下足了这样的功夫,我们才能在《红娘子》中看到王珞丹饰演的王小红,每过两三集,每经历一起事件,就成长成熟了许多。
等剧情发展一定阶段后我们再回望,感觉王小红前后似乎就像两个人!
王珞丹在《红娘子》中的努力,带来其荧屏形象的突破,这种突破就在于演活了王小红这个角色的成长。
而这种成长,是与其自身紧密相连,同时也是观众喜爱和期望的一种成长成熟,是带有一种榜样的力量的。
正因如此,王珞丹的王小红才能给从孩子辈儿到妈妈辈儿的所有观众都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缺乏独立,缺乏主观能动性的演员,做到最好也仍旧是一个漂亮的花瓶。
而独立后的充满主观能动性的演员,可以让其出演的角色鲜活深刻。
《红娘子》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叫王小红的传奇女性,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独立后的王珞丹。
那些爱护她疼爱她的观众们,你们可以放心让她在演艺之路上自由挥洒了。
今早两点钟醒来睡不着起来看电视打发时间,结果在央视少儿频道看到这个民国剧,感觉很不错。
因为是半路看的一集,剧情不表。
演员都很敬业,所演人物均符合各自身份与那个时代的味道,实在是太难的了,完全不像琼瑶类民国戏的假模假式。
实力派演员和偶像派就是有区别啊。
女主角红娘子,谁要是娶了这么个媳妇真实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啊,男猪脚虽然长得像陈老师,演技还是不错的。
其他角色:土匪黑木蛟、马司令等都很棒,这二人浑身是戏,演的不落不露,细节极有真实感。
少见的好剧 。
《红娘子》从开播至今一直吸引着许多的关注,该剧以王珞丹饰演的王小红从幼稚的红军小战士成长为成熟的革命领袖为线索,呈现了一部集合了革命、爱情、宅斗等多元素的传奇大戏。
在当下年代戏已然不是荧屏新鲜的题材,《红娘子》作为一部年代剧却从开播至今一直保持着高收视和高口碑,这恰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体现《红娘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而青春偶像气息浓郁、戏剧化的表演特色和幽默反转的剧情,则成为了该剧几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调查其受众不难发现,在被吸引的观众群体中年轻人占大多数。
大家都用“过瘾、痛快”来形容这种观影过程,表示《红娘子》不仅仅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年代戏,尤其是年轻演员王珞丹与杨志刚的联袂也让该剧拥有了一种偶像剧的风格,吸引了大票的粉丝。
导演郭靖宇坦言,创作该剧时他刻意避免了许多年代戏中惯用的故弄玄虚的桥段,而代替以现代人都看好的方式,所以这部戏才能对年轻人的胃口。
总之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序——玉屏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
这里四面环山,匪患猖獗。
不过这里流传着红娘子的传说。
传说红娘子是神的化身,惩恶扬善,玉屏的百姓,甚至土匪都深深的相信这个传说,祖上的规矩从来不敢破。
玉屏有个梅家大药房,在玉屏伫立了五百年之久,在当地极有威望,梅贤祖就是梅家大药房的大少爷,那一年梅贤祖遇见了王小红。
那一年,梅贤祖错劫了王小红的花轿,阴差阳错的拜了堂,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那也是他们缘分的开始。
那一年梅贤祖有他心爱的女人——牡丹,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错劫了王小红的花轿。
那一年王小红认识了梅贤祖,在王小红的印象里,梅贤祖就是一个不学无术、流氓无赖的大少爷。
那一年,王小红来到了梅家大药房,又阳差阴错的见到了梅贤祖,也是那一年,王小红救了梅贤祖一命,而那时梅贤祖却是为了从军阀司令手里抢回自己心爱的女人,不惜去拼命。
从那时起,梅贤祖对王小红产生了兴趣。
他们的缘分从这里继续的发展了下去。
那一年,军阀司令抓住了王小红的把柄,要在法场上枪决王小红,梅贤祖舍身挡在了王小红面前,那一刻王小红感动了。
这一次却是梅贤祖救了王小红一命。
而那一年王小红、梅贤祖当着全玉屏百姓的面,又成了一次亲,从此王小红成了梅家大少奶奶。
而那时,梅贤祖依然爱着他的牡丹,王小红对梅贤祖也仅仅是感激之情。
之所以又一次成亲,完全是二个人不得已而为之。
成亲之后的那一个月是梅贤祖和王小红最幸福的一个月,天天早上梅贤祖都找王小红一起踢毽子、跳皮筋,然后他们一起吃早饭,那一个月他们不知道,彼此都深深的走进了对方的心里。
那一年梅贤祖在王小红心中不再是那个不学无术、流氓无赖的大少爷了。
而是一个有情、有意、有爱的人。
那一年当王小红又救了梅贤祖的命时,梅贤祖说他欠了王小红两条命,他今生无以为报,来生做牛做马也要报答王小红的救命之恩。
那一刻,梅贤祖知道自己爱上了王小红,那一刻,王小红也知道自己爱上了梅贤祖。
就因为梅贤祖爱上了王小红,所以梅贤祖气走了王小红,他认为自己配不上王小红,因为王小红是红娘子的化身,而自己现在却成为了土匪。
那一年梅贤祖忘记他第一个深爱的女人——牡丹,是用了喝酒的方式,那一天梅贤祖喝了很多酒,喝得他醉了三天三夜,仿佛死了一次。
当他醒来后,他有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变,因为他从此忘了牡丹,因为他现在心里有了王小红。
当他爱上王小红后,又选择了喝酒的方式,这一次他也喝了很多酒,也醉了三天三夜,醒来后梅贤祖又像是死过了一次,不过这一次王小红却永远的刻在了他的心里。
那一年,王小红的身份终于暴露了,为了救王小红,梅贤祖被绑到了法场之上。
当执行枪决的那一刻,王小红穿着大红色的喜袍,缓缓的走上了法场,因为梅贤祖对王小红说过,来生一定让王小红穿着大红色的喜袍,来娶她。
这一次是王小红挡在了梅贤祖的面前。
那时,梅贤祖和王小红相识了还不到一百天,而他们经历的却是别人一辈子也不曾经历过的。
在法场上,当着玉屏全城百姓的面,王小红正式的嫁给了梅贤祖。
那一年里梅贤祖、王小红经历了三次拜堂成亲,经历了生死,梅贤祖知道王小红才是他此生最爱的女人,梅贤祖说:王小红,你救了我三次,今生我是报答不了你了,来生我一定要你嫁给我!
王小红说:我不相信有来生,今生我要陪着你一起死。
那一年,王小红走了,梅贤祖本来也打算跟着王小红一起走,但为了玉屏的百姓,为了梅家大药房,梅贤祖不得不选择留下。
天门山口,梅贤祖和王小红离别时相互约定,永远都等着对方。
我相信那一年他们一定会在一起。
如题。
那些打一星二星批得一文不值的同学,建议你们客观的多看一些中间的剧情和其他演员的演技。
全家人连续一礼拜每天七点半端坐沙发看电视,就为了追这片。
这令我自己也很惊讶,能达成共识追的国产剧实在屈指可数。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肯定是烂片,老爸老妈在追,飘过瞟到王珞丹和政委大吼大叫,我就默默走开了。
心中吐槽,王珞丹求你回去演偶像剧吧,和铁梨花里的陈数没法比啊!
然而随着飘过次数的增多,我发觉对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
好吧,虽然女主十分玛丽苏,王洛丹又演得台用力太主旋律了,战争场面太水太二逼了(好吧,这不是一部战争片),兼具断点雷点吐槽点笑点泪点,但剧情流畅无突兀感(现在找到部没啥脑残情节的国产剧忒不容易了!
其中大家庭宅斗戏尤赞),主要演员演技不俗(啧啧,几个老戏骨真是没得说),情感拿捏到位(男女主角的贫嘴互掐看得我乐不可支,其中又伴有各种虐心,纠结,口是心非),人物性格饱满真实(没有所谓彻底的好人和坏人,马司令再心黑手辣也孝顺爹疼女人,谢二狗再邪恶再贱也很忠诚)。
反正吸引我从电视机前各种飘过到认真坐下,豆瓣打了四星,梅贤祖(这小伙子太贱太有爱了!
),马司令,梅老爷都觉得挺萌的,牡丹这天然呆太美太萌了你们不要侧目我(捂脸)但是,等到老戏骨一个个在剧中死去,越是接近结尾,整部剧的质量就越是下降,等我看完了结局,我真想扣掉一星。
你妹的,太烂尾了。
PS:比较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一妹纸说最近睡太晚了都是我不好,我说干我啥事儿?
她说你微博推荐的红娘子,害我每天追得不睡觉了。。。
这片最近电视台放着呢,晚上刷豆瓣偶然看看康熙来了(小S不在越来越没奔头)和小众电影时,19:30分老爹就把电视声音放得老大地播放了,接着我娘也被吸引过来一起看,我在旁边上网时偶然也被里面谁的大嗓门给吸引过去瞄一眼。
接着就莫名其妙地开始跟随他们一起看了。
稍微看几集后,故事脉络有点明白人物关系了。
到后来徐挺同志红着眼睛直愣愣地望着王小红时,我就大声说了句“我喜欢你!"结果就是老佛爷笑喷了。
哎,虽然快看到尾了,今天不小心看到豆瓣猜里面有这个影评推荐,看到褒贬不一也没往心里去,但没想到看介绍他们俩最后真在一起了,还是喜剧结局。
看白孔雀为黑木蛟自杀求同死时还在微博上感慨了把:“如果有个男人明知道父母强烈反对,没可能在一起,还九年如一日地只爱我一个,那他死了我也会去和他成阴婚甚至自杀同死,可惜現实生活里的男人要是一听说没戏,立马备胎军团妹妹粉丝帮拉出来,不出一个月就成天爱不爱地跟别人纠结去了,所以看完连续剧,抹干眼泪,继续过一个人的日子吧。
”马戎的很多秉性不是和现在的ZF官员言行很像么,有时候看他在那不讲道理地镇压梅家,王和梅二少在那抗争,就自然而然想到动车事件,当电视剧里面放着对党以后的光辉向往和未来社会的期许时,我不禁想,难道现在就达到描绘蓝图了么?
固然现在政府缺点很多,可是转过来想一想,我们还能好好地在这里过日子吗?
而且要说它没有做一点好事也是不公平的。
至少现在我们不用上演现代版的宫斗戏或者大家庭几任太太争宠戏份了,我要是活在那样的时代环境里,肯定第一集就演被害死的那位。
好吧,叨叨那么久,就想说句,这是部适合和家长一起看的电视剧,虽然我老娘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还是让我直翻白眼外加吐槽无力。
其实假如按照米莱、钱小样,甚至莫小闵这样驾轻就熟,而且肯定受欢迎的路线继续走下去,几乎可以断定,王珞丹的星途依旧会一片光明,当今中国缺的就是她这号邻家女孩,小家碧玉的范儿,而几乎毫无复制可能性的可爱劲儿,更是王珞丹独树一帜的标签。
不过很显然,王珞丹并不满足在这条康庄大道上一条道走到黑,作为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女演员,她还想要尝试更多,比如《红娘子》。
在郭靖宇导演宣布起用王珞丹主演传奇年代大戏《红娘子》女一号时,确实一度引起不少观众的哗然,尽管更早些时候的《铁梨花》成功帮助陈数转型,尽管郭靖宇导演近两年的戏从来不乏收视率和口碑的双重肯定,但是对于王珞丹这样一个青春、时尚的小姑娘,究竟如何才能恰当地融入郭导演最擅长的诡谲、雄奇的传奇故事当中,大家都缺少想象的空间。
所以一直到《红娘子》正式开播之后,观众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剑走偏锋的郭导,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王珞丹居然下了这么一着好棋!
事实上,王小红这个角色多少还是保留了王珞丹个人特质的大部分,比如善良,单纯,某些时候的大大咧咧,总之就是一眼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可爱的小姑娘特质,但是随着剧情跌宕起伏,急转直下时,“红娘子”的特殊属性才显现了出来。
夹杂在土匪与更甚土匪的马戎,以及时不时还捣乱一下的梅家大少爷之间,身处大宅门大太太、二太太勾心斗角的“金枝欲孽”故事中,王小红却依旧保持着作为一个红军战士的冷静和坚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屡次逢凶化吉,这可绝对不是仅靠耍可爱就能完成的有难度的表演。
相对而言,在《红娘子》里,杨志刚饰演的梅贤祖一角,跳脱飞扬,大开大合的表演方式很有点王珞丹当年在都市偶像剧中的影子,这也就逼得王珞丹必须收敛起以往的戏路,用更加沉静,更加深入角色内心的表演方式,与之形成反衬。
于是一庄一谐的搭配才更有了对比的效果,不至于被抢走光芒。
至于那份原本不应该发生的,两个性格反差巨大的男女之间的爱情,才显得越发好看。
在这段传奇的爱恋当中,王珞丹的转型显得格外令人瞩目。
当然,再过上几天,同样由她主演的另一部大戏《山楂树之恋》也即将开播,王小红与静秋这两个迥异于王珞丹之前戏路的角色,似乎都在宣告着,她的转型之路已经在2012年正式开始了。
就目前而言,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王小红,红娘子,确实帮助王珞丹迈出了成功转型的第一步,而且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一步。
至于未来,能够更加悠游自在地在原有可爱、都市大妞范儿,以及重新开辟的年代剧戏路中继续前进,王珞丹的戏路越宽广,对于她个人的发展就越有助力,而广大喜爱她的观众,也就越有眼福!
目前正在热播,金牌导演郭靖宇继《铁梨花》、《将军》之后又一部红色题材传奇大戏,《红娘子》中,从开拍至今,最惹人注意的莫过于近两年炙手可热,正稳步呈上升趋势发展的四小花旦之一,王珞丹的转型演出。
作为一部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大戏,女主角能否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广大观众,成为该剧成败之关键。
就目前剧集的收视率表现,以及口碑和话题讨论度来看,很显然,王珞丹此次转型很是成功,从相对小众的青春偶像,摇身一变成为老少通吃的大众明星,而这一成功,最大的关键,还在于她十分准确地把握住角色的特质,与自己表演特性中的变与不变,做到即保留特点,又能去除浮华的内敛过程。
从《奋斗》中的米莱,到《我的青春谁做主》的钱小样,甚至《杜拉拉升职记》里的杜拉拉,《男人帮》里的莫小闵。
王珞丹出演的角色一水的全是当代都市小白领,贴近她的生活,更容易发挥出她可爱、纯真,偶尔犯点小二劲头的个人特质。
同时也正是这种特质,成功吸引了众多的80后,乃至90后观众。
在《红娘子》一剧中,虽然从时代背景,人物特征来看,王小红这个角色迥然有异于王珞丹之前塑造的各式新新人类,都市小白领。
坚定的革命意志,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沉稳有加,也不乏乱世闯劲的性格特质,成为王小红这个角色的主要标签,同时也成为王珞丹转型,以及吸引广大中老年观众的重要筹码。
以上基本上可以归类为王珞丹此次表演的最大变数。
尤其是揣摩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知识女性对理想的勇敢追求,对爱情的真挚渴望,为人处世方面知进退,这些在当今新兴女孩儿身上,已经不算多见的美德,王珞丹表现得淋漓尽致,也难怪能够轻易地虏获大批年长观众的喜爱。
不变的在于,王小红这一角色,依旧保持了王珞丹一贯的纯真、善良,独立,偶尔搞怪的表演特质。
首先,王珞丹的娃娃音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搭配在王小红这一角色身上,却丝毫不令人反感。
一方面是因为这立刻把这一角色与以往大家熟悉到甚至有点厌烦的高大全女游击队员形象区隔开来;另一方面,这种特质,也配合整部剧集吊诡、传奇的时代背景与故事走向,更与剧集另一诡异角色,由杨志刚饰演的梅家大少爷梅贤祖形成鲜明对比与互补,把剧集略带一丝荒诞的氛围烘托到极致。
其次,王珞丹始终没有改变过的新新人类直爽作风,也赋予王小红这一角色开时代先河的特殊气质。
其实相对而言,在那个年代,敢于参加革命,并且一直坚持下去的女性,必定是有着某些方面的“反骨”,当年女革命工作者的闯劲和拼劲,在某些方面与当代青年女性其实还是可以共通,甚至重叠的。
正是因为准确地把握住了角色背景与性格,善用自己的特质,扬长避短,不让与剧集时代背景,人物特征相背离的东西放大出来,才使得王小红这一角色有了独树一帜的地方。
变,或者不变,为的都是能够更好地放大角色,推进剧情,王珞丹在《红娘子》一剧中的表现,足以证明,她已经从一个偶像派向着实力偶像派,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对于她的未来,相信大家都有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
梅家大少爷为了女人,与当时的政*府军司令杠上,本来两人之前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啊,完全是民事纠纷好不好。
本剧里的土匪也很诡异,居然成了英雄的代名词,几方矛盾不够,再参合上了一个闹革*命的王珞丹,搞得梅家大少爷的家也败了。。。
当然,我们应该正确解读为一个封建腐朽家族的倒台。。。
還是陪爹看劇系列
剧情很好,王珞丹在此剧中演技是可以的,但被其他演员衬托得一般般。剧中人物刻画得都很好,黑木蛟很有男人味,是条真汉子。
爱看这种剧 非常好看,非常有意思,勇敢的心还有打狗棍,童年的回忆,一点也不想错过,真的看的进去的剧,这种类型,这导演,这些演员非常好看,跟灵魂摆渡的感觉一样,不想错过
我只能说,王珞丹让我有点倒胃口,其次,那个梅贤祖就是咆哮帝的第二代掌门人!!!
亮点在大少爷 女主不咋滴
破音王
wld看起来还是很清爽的
红军卖萌入豪门。。。王珞丹还是挺可爱的,虽然她在春晚唱的常回家看看让我鸡皮满地,呵呵,娃娃音的错。。。
在我心里和铁梨花一样好
在家时无聊时看的,怪怪的,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好看,总有一种想快进的冲动
看见那个话都说不利索的男的直接给一星!!!
还是觉得很一般耶
对我而言,最珍贵的一部电视剧
郭导还是适合拍家族剧,而不适合拍抗日英雄剧
得 又是那个苦逼表情的男演员 不看了
虽然是红色题材剧,不过亮点颇多,四星吧。
- -就我妈爱看这片 还拉着我一起看。。次奥!
真尼玛神剧啊,男女主角第一集就结婚了,一直到最后一集(49集)还没成功圆房一刚!!末了男主还抱住女主深情款款的说“我等你”.。。等!你!妹!啊!!我摔!!丹丹你这是何苦啊!!接这种拖拖拉拉,集集都充满吐槽点的剧!!!!!!钱小姐你熬了两个通宵又是何苦啊!!
硬把爱情往主旋律电视剧上凑····
女主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