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野生のラスボスが現れた!,Yasei no Last Boss ga Arawareta!

主演:小清水亚美,薄井友里,首藤志奈,东城日沙子,内田直哉,金井美香,大森心,武内骏辅,前野智昭,平川大辅,明坂聪美,速水奖,入野自由,松冈祯丞,堀江瞬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5

《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剧照

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1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2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3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4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5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6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13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14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15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16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17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18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19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 剧照 NO.20

《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剧情介绍

《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长篇影评

 1 ) 文明的巅峰盛世,哪怕是一座坟头都是T0

建筑是岁月的史诗中国历史绕不开绕不过4个王朝秦 汉 唐 明至此天下,唯有大秦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兴趣原因最先接触的是 明史,从当年明月的 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到《万里十八年》,再到后来高中暑假硬着头皮看的《明史纪事本末》,以及后来的电视剧 大明风华(明初到靖难),山河月明(永乐5征到土木堡送人头,南宫复辟。

) 后来是 秦 ,大一大二利用午饭晚饭时间看完了大秦帝国4部曲 ,裂变 纵横 崛起以及 大情妇(大秦赋,人生建议大情妇只看后15集) 秦统一 ,汉唐明这三个汉人建立的盛世强邦,对外 ,汉有丝绸之路,北征匈奴,唐有太宗北征,安西都护府面对阿拉伯之 da罗斯之战,明初七下西洋以及南征越南,北打朝鲜汉人王朝里,我没有提到宋,一个版图并不完整且整个王朝的生命周期都在忙着反侵略的弱邦,大体称不上华夏文明的历史T1说说唐吧,这部片子是逛豆瓣历史纪录片分区无意找到的,阅历尚浅学识不足,且对唐朝历史的了解几乎是空白,对剧中历史内容不做过多评价更多的,我觉得这部片子的导演和制片人是群很聪明的人,通常来说,讲述一个王朝,一个盛世王朝,一个华夏文明T0级的王朝历史,尤其选题是大唐帝陵,拍摄和制作会很麻烦,这部剧的拍摄团队用了大量CG动画配上各个帝陵的航拍和延时摄影,整部剧的画面放在2010年绝对不显得落后只不过,U1S1,剧里CG年轻的武则天,太平公主,中宗李显得老婆韦式和他女儿,不咋漂亮对盔甲的还原度还不够(那个年代的历史片通病),这点再次夸夸 长安12时辰最后看看整部剧最震撼的两个场面, 太宗与高宗李治打下的大唐版图

这真的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唐帝国疆域的最大值,包括外蒙古,俄罗斯的一部分,中亚几个斯坦,这块地方包括从先秦就烦了中原政权快1千年的匈奴,羌,balabala一堆早期游牧民族后来逼得北人南迁的鲜卑后来打到欧洲的蒙元逼得两宋不得安宁的辽,西夏 ,金迫使明成祖迁都北京守国门的北元,最后取代明朝的后金等等等等以上所提,皆为唐土,治下皆为唐民把前代后世所有的敌人,存在过的没出现的都纳入自己的治下,征税,募兵宏伟何复第二点 睿宗李旦的桥陵

陵园周长13公里,超过现存西安明长城的长度营建周期横贯整个开元盛世唐长安,洛阳早已不复当年但看看桥陵,感慨一句 ,文明的盛世巅峰,强大如斯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2 ) 盛唐风云

题材:历史题材动画纪录片主要内容及评价:以唐玄宗之前的六位帝王陵寝为切入点,围绕从初唐、盛唐到中唐的时间线,讲述了大唐王朝的政治更迭及每位帝王的境遇,其中包含了帝王治国的功过、弄权的手段、家族亲情的取舍等,是了解历史不错的纪录片。

以动画形式和故事的方式,画面也很精美,看到弹幕说有一些服饰、礼仪方面的不严谨疏漏,但总体来说不影响对这段历史的探知和了解。

唐陵应该有十八陵,但该纪录片只讲了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隆基的陵墓,应该会有第二季,期待。

更具体一些的收获和感想:1. 首先,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是有一个承载魂灵的阴间世界,所以每代帝王都会将其在世的丰功伟绩复刻于陵寝中,而且都会把当时的都城复刻进去,而且陵寝中不仅包括放尸体的地宫,还有大片的寝宫及其他。

2. 唐代的陵墓是开山建陵。

3. 唐代两都城:西-长安,东-洛阳(主要是武则天),4. 大明宫是李世民为给父亲修建的,后来李治修建完成。

5. 关于权位斗争:唐代基本上很少最终是嫡长子获得皇位,好几次玄武门兵变(李世民、李隆基),还有神武兵变(李唐力量逼宫武则天),韦皇后、安乐公主毒杀李显,还有女性弄权(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公主),唯一的兄友弟恭是李旦的儿子们。

6. 李渊太原起兵,借匈奴之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后玄武门兵变后让位于秦王李世民,死后李世民建献陵。

7. 李世民为秦王时领兵立下汗马功劳,昭陵六骏就是虎牢关,李世民有贤妻长孙皇后。

李世民文物韬略、贞观之治、天可汗,于长孙皇后逝世后开始建昭陵。

8. 门神习俗的由来:李世民被封太子后,迁居咸德殿,夜不能寐,大将秦琼、尉迟恭自请为太子守门。

民间百姓纷纷效仿,驱灾辟邪。

宋代古籍残本曾记载,暮年的李世民曾经发出这样的苍凉一叹:吾死之年二六而已。

9. 李治年号永徽,即位后先处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一言堂,因身体羸弱需要武则天帮忙处理,后来武则天垂帘听政。

李治极大扩张了大唐版图。

死后葬于乾陵。

10. 高宗离世一月后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为帝但幽禁别院,后于洛阳登基,改号武周。

李显儿女均被武则天处死。

在狄仁杰建议下,考虑储位事宜,公元701年十月,武皇下令西返长安,改年号长安。

后又重返洛阳,神武。

神武政变后武皇传位太子李显。

11. 法门寺,唐代皇家寺院,有出土武则天的衣物。

12. 李显即位后,权臣环伺、功高震主、天子羸弱、孤掌难鸣。

其结果为:李显引韦皇后垂帘,重用武三思。

后韦后安乐毒杀李显。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平乱,李旦即位。

13. 武周时期李旦父子即被监禁,这些经历让李旦对皇家权位并不渴望,相反他对妻子极其怀念、教育的孩子之间关系也很好。

即位后一直烦恼传位于嫡长子还是能力强的李隆基,但两个人互相相让,李旦后让位于李隆基。

14. 兴庆宫为李显在位李旦居住之地,花萼相辉楼”的楼名,很好地象征了李隆基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

15. 太平公主在神龙政变后被封为镇国公主,为李旦妹妹,开府治世,走上帝国的政治舞台。

又因与李隆基联合诛灭韦氏,并与殿前亲手将李重茂拉下御座,李旦即位后,又将其封邑增至万户,太平权倾朝野。

16. 李旦复兴道教,李白贺知章杜牧刘禹锡等都是虔诚的道教徒。

其他补充:具体各个分EP的更详细笔记可以参考这个大佬总结的,写的很详细,学史笔记▻李渊(大唐帝陵)剧评 (douban.com)

 3 ) 一点感想

这部纪录片很明显在借陵讲史,尤其详细讲述了李唐皇室前期及中期残酷的权力更迭,但很特别的是,它不时会以极温情的语调叙说某些历史人物在当时可能有的想法及情感,使得他们鲜活生动了许多。

这部片最后停在李隆基为李旦建造的桥陵,或许也是不忍看大唐盛世的落幕吧。

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无字碑,武皇实在是了不起的人物。

噢,说说缺点,太久前看的,也记不太清了,大概说一下,一是全片人物均采用动画建模方式,可能有人不适应。

二就是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这三任皇帝的故事占比极重,且本片以李隆基之父的陵墓收尾,可能会有人觉得没讲全。

三就是本片掺杂了主创人员对某些历史事件及人物的个人情感及解读,可能会显得不很客观。

 4 ) 大唐帝陵笔记

1、李渊(唐高祖),献陵李渊发家于西周唐叔虞封地,故称“唐”。

太原起兵。

2、李渊儿子李世民,杀大哥、四弟,后“贞观之治”,唐太宗。

成为太子前,是秦王李世民。

昭陵六骏:陪李世民大涨逝去的六匹马。

东突厥自作孽管理不好+寒冷=被唐灭,且部落人心早不在,于是原本依附东突厥的北方少数民族全部归附大唐。

归附后,唐设立四个都督府,任命突厥本族首领统帅原有部众,保留原来组织与风俗习惯,实行高度自治。

而投唐的突厥首领都被授予京官武职,五品以上胡人武官几乎占至朝中同级官员的一半,数十万户突厥民众迁入中原,其中一万多户选择永远定居长安。

(东突厥自己管理不好,民心失散,而唐包容)自古帝陵都在都城北。

长安西北面是汉陵,唐朝选择了汉陵的东北位置。

李渊遗诏对自己陵墓:斟酌汉魏,从简。

长孙皇后(13岁与李世民结婚的发妻)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太子&四弟(李渊一共四子,三子之前已去世)。

汉陵,越华丽越易被盗。

最长的建了50年(地上建筑多),下葬时器皿都放不下,用了全国赋税的三分之一。

可即便这样,汉陵到了汉末很多还是被盗了。

但汉文帝霸陵依山而建、简朴,却没被盗。

昭陵,九嵕(zōng)山昭陵:皇帝在北,亲戚大臣葬在其南面(陪葬墓区),与长安太极宫一样的布局。

贞观22年,阿史那杜尔大破西突厥,至此大唐疆界被推进到帕米尔高原和中亚广大地区,近四百年的分裂之后,丝绸之路再次恢复畅通。

没有民族之分,没有相貌之区隔,没有文化之偏见,广采众长,包容并蓄。

(任人唯贤,包容的结果)而公元7世纪的欧洲大地,正因人种、宗教互相残杀。

(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一般指中世纪早期)但李世民的儿子们互相残害,为保被废太子免遭杀害,生性柔弱的李治被立为太子。

李世民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尤其是《兰亭集》。

他找人抄了很多送给王公贵族,所以至今有这么多《兰亭集》的摹本。

很多观点认为《兰》至今还在昭陵内。

3、李治、武则天,乾陵,梁山总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达到最大。

帝国版图东临辽东,西临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总面积上千万平方公里。

大唐版图臻于极盛。

此时长安人口已破百万,成为世界最繁华的城市。

662年,太极宫北方,更加瑰丽的大明宫,成为帝国的象征。

在李治统治下,大唐光芒万丈。

但风疾影响了高宗,后面身体不大好,加上李治一开始掌权时权力都在大臣手上,就不敢让大老爷们代政,让武则天垂帘听政。

学者们认为,正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掌帝国的半个多世纪里,开阔的视野、繁荣的经济、包罗万象的思想,铸造了自信、开放、乐观的盛唐精神。

历史对唐高宗的评价有失公允。

武曌(zhào)——武则天创字。

乾陵无字碑,落成时碑身没有一个字。

但宋金以后历代游人题字(有现已绝迹的女真文字刻)乾陵墓道口有大量石梯堆着,很难进去。

估计没有碑盗墓,考古学家也没挖开。

墓按生前宫殿布置。

唐高宗与武则天酷爱书法,估计有很多唐代书法。

4、唐中宗,李显,凤凰山,定陵李显两得立储,两次登基,但在位时间不足六年。

中国古代男权社会,历朝历代男性垄断了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制定了一套男权至上的意识形态和宗法社会,而大唐似乎不在其中。

继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之后,奔放、开朗的胡风胡俗便有力地冲击了中原王朝的礼教观念,加之李氏皇族本身就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他们逐鹿中原之后,继续推行怀柔、开明、胡汉一家的民族政策,在此基础之上孕育出了恢弘大气的王朝气魄。

在这时,武则天进一步打破男权社会的藩篱,飞身九五,为当时女性追慕仰赖。

唐有功臣陪葬制(功臣死后葬在帝陵以南,这一制度在高祖时出局规模),但定陵无一功臣陪葬。

李显老婆韦后,和武三思婚外情、勾结。

李显后被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

5、唐睿宗李旦,丰山,桥陵李旦及其五子被武则天幽囚7年后,住在兴庆宫(前身)——隆庆坊。

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兵变,杀韦后集团。

夺回政权后,让父亲李旦登基。

李旦因为一生都在母亲控制下,看着母亲武则天杀了别的儿子,只想安安全全过一生。

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后改名李宪),把太子之位让给了三弟李隆基。

李隆基后兴建兴庆宫,花萼楼表彰兄长和兄弟之情(花萼两字来自《诗经》,兄弟之间花萼相辉)。

开元29年,741年,李成器病逝。

李隆基追谥其为“让皇帝”,以帝王之礼安葬其桥陵之侧,是为惠陵。

兄弟五子7年关在一起,感情甚好,在唐朝百年兄弟阋墙、互相杀戮之后,很难得。

所以,其余三子去世后,也都获赠太子陪葬桥陵(惠庄、惠文、惠宣太子墓)史书中以淡泊好让为名的李旦,他同胞妹妹太平公主却性格、相貌与武则天都很相似。

与李隆基一起发动政变后,太平公主也是权倾朝野。

有唐一代,都是信道家。

大唐建立之初,拥有一半胡人血统的李氏皇族需要一位富有威望的汉人先祖来安抚天下人心,高祖选择了老子李耳,成为大唐皇帝的先祖。

道家被奉为最高信仰。

武周以来,推佛教。

为重塑李唐,李旦提升道教地位。

在大唐历史上,道教的复兴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事件。

自李旦推崇道教之后,李白、杜牧、刘禹锡、贺知章等大诗人都是虔诚的道教徒。

或许正是道教推崇的神仙境界,培育了诗人非比寻常的想象力。

而干掉姑姑(太平公主试图发动兵变前,被反制)之后,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

公元8世纪,大唐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超过世界的三分之一。

空前规模的桥陵就是在这样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诞生的。

其实具像化的工程,也是成全李隆基自己的一片孝心。

桥陵内墙面积12800亩,将近乾陵4倍的面积。

城垣周长13公里,只比现存西安明城墙周长短750米,城垣四角均设角阙,四面各辟一门。

加上东南陪葬墓区,面积三万亩,相当于2800多个足球场大小。

据史料记载,桥陵建成之时,拥有地上建筑140多件,陵园西南的下宫更是阁楼重重、殿台相望。

除30多名官员和数以百计的守陵士兵之外,另有400多户人家供陵园日常用度。

李旦一生两次登基、三让天下,总共在位8年(太上皇也是王),但正式执政仅两年,虽建树甚微,却明于识人,适时禅(shan)位,在险恶的政治局势中,能洞察时世,急流勇退,最终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结尾经过一个世纪的沿袭与发展,皇权的庄严与神圣,终于在睿宗的桥陵之中得到了几斤完全的展现。

整个桥陵陵园的平面轮廓,几乎与长安城如出一辙。

甚至连长安城东北方的大明宫的位置与性形状,也高度相似。

李旦入葬后,桥陵的营建仍然持续了30多年,这座修建周期几乎跨越了整个 开元盛世的大唐帝陵,终于成为一个真正镜像、与幽冥世界的王朝缩影,和一个令人仰视的极乐世界。

 5 ) 大唐帝陵

与之前作相比,配乐与文案同样精良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动画效果。

壁画凤格实在是太棒了。

多好的东西,就这还有一大群人喷,真的很不能理解。

我看到很多人质疑的一点在于,是否有太多的主观臆断,我承认的确有很多地方导演组发挥了一下想象力。

但我认为这并无不可啊。

记录片也是一种影视作品,既然是影视作品当然应当允许艺术加工。

历史纪录片只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历史科普作用,让人对于那段历史有一个初步大体的感受,它是面相大众的,没有人期望通过观看纪录片去了解严肃的,学术性的历史。

也许你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程度远超常人,也许你是一个历史相关专业的研究者或者爱好者,如果是这样你大可不必看此纪录片,你去看资质通签,你去看新旧唐书,你看去史学界大佬们的论文与著作。

何必跟一个纪录片较真呢?

纪录片的作用就在于让那些对于历史缺乏基本了解的人建立直观的感受,引发大家对于历史的热情和兴趣,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大唐帝陵还是比较成功的。

并且,我认为当下的中国,这样记录片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给予其一种肯定或者鼓励的态度。

即便你史料积累远超大众,即便你对某个朝代研究颇深,也请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恶意批评一部和你本不在一个纬度的历史纪录片,因为你从来就不是它的受众。

特别是,当批评的唯一目的,只在于展现自己学识渊博的时候。

这实在有点秀优越感的嫌疑。

况且,对某个特定朝代,掌握多一点的史实,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实在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所以唐宋的繁荣与强盛毋庸置疑,屹立当时世界之鼎盛比今日之美利坚有过之无不及,然而每个人看此片的角度不同,可能感悟的也不同,于我而言,最感叹的莫过于这些大佬的折腾,丝毫没有延缓时代的进步,只要把住了舵,哪怕靠浪,也照样扬帆……

 6 ) 笔记

唐十八陵李渊迟迟不愿起兵叛隋的原因是其一是大和四儿子还在隋控制的河东地区,其二是漠北的突厥威胁着长安。

关陇集团(关中和陇山,西魏、北周、隋朝皇室和大臣出自该集团),李渊代隋而立所奉行的仍旧是以关陇集团为核心的关中本位的政策。

而帝国最高军事统帅秦王李世民仅凭虎牢关一战赢得新兴关东豪强集团的拥护,与关陇集团分庭抗礼。

东宫和秦王府的斗争令李渊苦恼。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的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

李渊仍念念不忘承继汉魏、重振礼乐的家国梦想。

献陵李世民平定陇西、东取洛阳(河南郑地和河北夏地)。

李渊授天策上将予李世民。

后来大将秦琼与尉迟恭自请于御前守门值夜以解太宗之忧—民间门神习俗的来源。

武德九年帝国政变过后,突厥兵临城下,渭水之盟。

627年正式改元贞观,同时休养生息、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国策。

设立弘文馆。

以诏令的形式向百官征求谏言,推行科举制向朝廷举荐贤才。

为了帝国的兴盛,李世民的以民为本、克己纳谏的治国思想。

贞观初年内部(还有弑兄逼父)霜旱为灾、外部突厥侵扰,舆论四起。

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策略:在李世民的帮助下成立了薛延陀汗国(第一个在漠北的附属藩国),梁师都政权(收复河套地区)。

休养生息政策使塞外回乡的中原百姓以及归附唐朝的四方少数民族人口竟达120万。

命李靖兵分六路反击突厥。

东突厥汗国就此覆灭。

南抵阴山北起大漠的广袤土地落入大唐的掌控之中。

李世民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一带设置了四个都督府,任命突厥本族首领统帅原有部众,实行高度自治。

交流与贸易取代了攻伐与争斗。

史无前例的称号“天可汗”(一种制度)。

二十多年的拾遗补缺的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死后因山制陵,阎立德和阎立本兄弟修建。

魏征为谏议大夫。

大破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大唐疆域北推到帕米尔高原和中亚的广大区域,丝绸之路四百年后再次畅通。

李治被立为太子。

李世民酷爱东晋王羲之书法,将《兰亭序》奉为圭臬。

昭陵唐高宗李治(背景:唐朝三省六部制,皇帝的政令必须经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交由尚书省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

由三省长官组成的宰相集团总百官治万事,是实际的权力中心)长孙无忌权势日渐膨胀。

李治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立后风波被认为是向长孙无忌发动的政治事件。

高宗初年,这场君权与相权的正面交锋以高宗的胜利结束。

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由此逐渐告别帝国的政治舞台,相关门阀实力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

延续了贞观时代的强大国力,进一步加强了律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西突厥汗国覆灭。

大唐的生威达葱岭以西。

中亚大国波斯在内的河中十六国归附,中亚河中地区全部纳入安西都护府的势力范围。

中华帝国在亚洲朝贡体系的绝对支配地位。

东起辽东,西临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

太极宫的东北方大明宫成为了帝国的象征。

后期身体羸弱、力不从心的李治逐渐让武后协助其裁决政治,武后垂帘听政(宁可旁落武后,也决不将朝政大权再次落入异姓权臣)。

在洛阳逝世。

五代之后,儒家礼学观念兴起,史官们因武皇追本溯源地迁罪于高宗李治。

乾陵唐中宗李显被武后废为庐陵王,赐豫王李旦为帝(唐睿宗,后被幽禁)。

贬谪巴州的章怀太子李贤(热爱马球和音乐)被杀(墓里有唐三彩)。

66岁的武后登帝。

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

二张兄弟弄权。

重返长安(后来又回到洛阳),政权归李的进程开始。

武周王朝先天的义礼缺陷从诞生伊始起便注定一代而亡,子侄的和睦与政权的平稳过渡成为暮年武曌的夙愿。

帝国骑兵抵达天山以北,女皇设立北庭都护府。

从武则天开始,科举出身的平民之士逐渐替代了世袭的贵族和门阀,大唐的官僚政治日渐成熟。

乾陵唐中宗李显再次登基。

结发妻子皇后韦氏又一次垂帘听政。

武则天侄子武三思野心勃勃,和韦氏秽乱。

安乐公主(李显与韦氏之女)想立自己为皇太女。

功臣陪葬制度戛然而止(皇权卑弱,文官集团频繁更迭)。

太子李重俊杀了武三思,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了李显。

李重茂继位。

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之女)联合发动政变诛灭了韦后和安乐公主。

定陵唐睿宗李旦(武皇四皇子,两个妃子曾被韦团儿陷害、被武皇杀掉)在李隆基的拥护下上位。

李旦之子李成器主动让位。

李隆基被李旦立为太子。

(羯鼓与横笛)兄弟几个都擅长乐器。

道教是唐的国教。

唐睿宗葬于 桥陵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斗争以李隆基的胜利结束。

结束了皇权旁落的乱象。

开元盛世。

 7 ) 唐陵

唐十八陵李渊-献陵(唐高祖)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九个楞(唐太宗)(天可汗)(贞观之治)(依山而凿而建)李治-乾陵(梁山)。

唐高宗,武则天武则天-乾陵(则天大圣皇后)乾陵历代皇陵之冠。

李贤(显)-章怀太子,唐中宗(章怀太子)-唐定陵(凤凰山南麓)李旦-桥陵(丰山)唐睿宗(桥陵石刻甲天下)(未被盗掘)*李渊-献陵李建成太子(李世民常年征战,深得民心)李渊封地在于山西(太原)。

李谦对突厥谦卑书信,突厥对李渊提供兵马。

称隋炀帝为太上皇,立孙杨侑为皇挟天子以令诸侯。

一路封官许愿。

李渊有关陇集团。

秦王李世民(虎牢关一站就获近一半土地)深得人心。

东宫于秦王争继位。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所有皇子皇孙*李世民-昭陵昭陵六骏(飒露紫,唯一一有人(丘行恭)雕。

为其马拔箭为图。

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什伐赤,中5箭青骓,中5箭特勒骠,拳毛騧中9箭,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白蹄乌)李世民攻伐王世充(郑)(洛阳围城),夏军窦建德来助郑。

三千轻骑对十万大军。

(裴姬,丞相。

刘文静骂丞相,被杀。

这个事件让李世民陷入深思。

)虎牢关之战。

刘黑闼复夏,李渊受李世民(天策上将),利用洪水攻打。

因杀自己的弟兄,后入住东宫常常惊醒。

所以大将秦琼与尉迟恭把门于夜。

昭陵十四国藩君照相。

昭陵。

因玄武门之变,北方突厥十万攻打长安,后结渭水之盟。

弘文馆查询历代帝国兴衰。

天人感应(长安霜灾,旱灾。

李世民怕玄武门。

)《唐太宗入冥记》现藏于英国。

薛延陀与唐朝联合,攻突厥,收河套。

李靖(三千)攻东突厥,覆灭突厥。

突厥治理突厥。

发妻,长孙皇后。

阎氏兄弟建造,九嵕山。

魏征,宰相。

*李治长孙无忌:宰相。

权力大。

徐懋公(李積)李治用来对抗长孙无忌。

费王立武。

白江口之战,打败日本。

东起:辽东。

西邻:咸海。

北越:贝加尔湖。

南至越南横山。

因身体和长孙无忌的恐惧,高宗不敢将权给大臣。

现武媚娘,二圣临朝。

乾陵在八卦的乾方向。

*李贤:章怀太子墓(唐三彩)被武后杀子。

*武则天(狄仁杰)说让狄仁杰陪葬乾陵二张(武则天的男宠)掌朝懿德太子(目前唐代最高等级)两侧壁画武帝长安-洛阳-长安-洛阳张柬之,李多祚杀了二张。

翼马,朱雀(鸵鸟),5对石马和侍马人,10对10人(秦朝大将,阮翁仲,力大无穷镇守边疆令敌胆寒,秦皇铸像为自己镇,历代帝王传承)乾陵61藩臣无字碑(八条巨龙,两侧飞龙)各朝都有题词。

乾陵墓道用石条和铸铁造成(没有被盗)法门寺有唯一一件武则天遗物。

李重润-懿德太子-19岁被武则天被逼*李显韦氏(太子妃),皇后(被武则天废除),与李显共同受苦多年在武则天时代。

被狄仁杰重新拥护上太子。

给了韦氏许诺可以满足她一切愿望。

(所以韦氏效法武则天,垂帘听政。

)武三思与韦氏缠绵。

安乐之女(裹儿)想让李显立自己为太子女。

(与武则天,韦氏有一样报复)定陵门前无功臣陵墓。

对于政变拥立李显太子,后5人同时拜相。

权力大于天子。

所以提携武三思与之抗衡。

令五大臣拜王,撤相。

洛阳城头公然有张榜武三思与韦氏淫秽。

之后李显无奈依旧信武三思。

安乐公主公然凌辱李重俊(太子),杀了武三思,因不敢反唐中宗,所以退兵被左右杀害。

节愍太子墓。

韦氏与安乐公主毒害李显。

韦氏立李重茂为天子,自己独揽大权。

李隆基反了韦氏和安乐公主。

李显也有无字碑,但已消失。

*李旦-桥陵(丰山)唐睿宗李成器,李隆基,李隆范。

兴庆公园(是李旦五子的府邸)隆庆池。

李隆基反抗,拥护李旦。

李成器(惠陵,让皇帝)安之嫡长,危则有功。

主动让位。

兄弟互相礼让。

为兄弟礼让李隆基兴建兴庆宫。

李旦让位。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相争.。

李旦重新重视道教。

道教复兴(景云钟)。

因有彗星李旦退位,李隆基上位。

太平公主打算政变。

李隆基先手。

李旦彻底退位。

 8 ) 学史笔记▻李显

李显登基时,处境特殊,政变五大臣皆以功臣的身份同日拜相、封郡王,然李显无政治阅历,如芒刺在背。

武皇言:我自房陵迎汝来,固以天下授汝矣。

而五贼贪谋拥立之功,惊我至此。

权臣环伺、功高震主、天子羸弱、孤掌难鸣。

其结果为:李显引韦皇后垂帘,重用武三思。

神龙元年五月,李显罢相五大臣。

公元706年,洛阳坊间流传皇后与武三思秘闻,武三思谏言为五大臣密谋,李显让五大臣承担莫须有罪责,草草结案。

公元707年七月,不堪被安乐公主挑衅太子位,李重俊兵变,斩杀武三思,于内宫捉拿韦后时,韦后协李显现身,片刻迟疑,兵败如山倒。

公元709年深秋,韦皇后于长安明德门外圜丘礼祭天地。

公元710年,景龙四年六月初二,韦后安乐毒杀李显。

六月二十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平乱。

园陵南门外长达623米的神道两侧,由南向北,依次为华表1对,翼马1对、仗马3对、翁仲10对,蕃民石像及立狮各1对,无字碑1通。

北门西侧最新考古发现一件石虎及驯虎人。

 9 ) 学史笔记▻李治

公元650年长安城太极殿,李治改年号永徽,徽,美好之意。

唐三省六部的制度下,皇帝的政令必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共同像皇帝负责,由三省组成的宰相集团,总百官治万事,是帝国实际的权力核心,而长孙无忌为检校中书令、同时又知门下省事,独掌两省大权,大肆铲除异己,朝堂之上一言堂。

永徽六年,李治28岁,联手徐愗功(原名徐世勣,李勣),立武昭仪为后,李治击败关陇集团。

公元658年,苏定方平定西突厥。

公元661年,昔日中亚大国波斯在内的河中十六国归附,中亚河中地区全部纳入安西都护府的势力范围,大唐疆域达到了历代中原王朝向西扩张的顶点。

公元663年,刘仁轨率领唐军在白江口一战,大破百济与日本联军,一举奠定东亚地区以唐为中心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公元665年,皇后摄政。

公元669年,帝国版图东起辽东、西临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职越南横山。

北越贝加尔湖

书圣纪碑是武后打破帝陵不竖碑碣的传统,在陵园朱雀门外,为高宗竖碑。

 10 ) 学史笔记▻武则天

公元684年二月初六,武则天废李显为庐陵王。

次日,李旦为帝,幽禁别院。

公元690年九月初九,六十六岁的武后洛阳登基。

公元697年,狄仁杰再度拜相。

公元698年三月,李显回到长安,半年后被封太子。

公元700年九月,狄仁杰去世。

公元701年九月,李显的嫡长子李重润、嫡长女李仙蕙及驸马因议论张昌宗兄弟,被女皇责令李显自行处置,李显命李重润及驸马自尽,公主难产而亡。

公元701年十月,武皇下令西返长安,改年号长安。

公元702年八月,下旨不再追究反叛武周的诸多宗室百官的罪责,平反冤狱错案,先任命李旦为并州牧又升雍州牧(京畿最高长官),选宰相兼任东宫部署。

公元702年十二月,帝国骑兵到达天山以北,设立北庭都护府,掌管天山以北的广袤土地。

安西大都护府则统辖远至碎叶的安西四镇及天山南麓,女皇扩张和延伸了丝绸之路。

公元703年三月,武皇返回洛阳。

公元705年上元节,女皇于法门寺诵经祈福,改年号神龙。

正月二十二日夜,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

次日,武皇被迫下诏太子监国,第三天武皇下旨传位太子。

第四天太子显于明堂继位。

十二月十六日,武皇病逝于洛阳上阳宫仙居殿,去帝制合葬乾陵,尽管重新打开地宫门是以卑动尊,不合葬制,但李显坚持为母亲打开乾陵,与父亲合葬。

乾陵平面图

俯视角度乾陵陵园由南向北三座阙楼,分别象征长安城的外郭城、皇城和宫城。

乾陵的宫城在四个方向分别设有城垣、角阙和四个大门,门外设三重阙和石狮一对,城垣以内建有寝宫和地下玄宫,山巅之上供有帝王灵魂出没的神游殿。

十对石人的原型是秦朝大将阮翁仲,秦始皇将他的石像立于自己的陵墓之外作为守护神,后世纷纷效仿。

唐陵建筑影响一直延续到清朝。

乾陵墓道长65米,东西宽4米,有前墓室(接见百官)、正室(放置棺椁),上圆下方,墓室两侧有耳室(放随葬品)后墓室(卧室)。

耳室存放陪葬品法门寺,唐代皇家寺院。

每次看女皇晚年总觉得和狄仁杰才是一对这瓜暗暗吃了好多年看到弹幕上也有同吃瓜才敢发

《野生的最终BOSS出现了!》短评

既然去不了西安、逛不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那么看看唐朝帝陵纪录片过过干瘾也是好的。唐陵墓十八座,但这里却仅仅只说了李渊的献陵、唐太宗李世民的九嵕山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中宗李显的定陵、睿宗李旦的桥陵,连李隆基都没来得及说,真是太不尽兴了。总共10集,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说李世民。不像四年前同出一脉的《西汉帝陵》,一集讲一个皇帝的陵墓故事。动画效果惟妙惟肖,旁白的讲解也娓娓动听。最喜欢第九集说李隆基兄弟情谊的那段:为了感激兄长让位太子的恩惠,李隆基在隆庆池畔的五王宅邸之上大兴土木,这处诗情画意的皇家离宫,便是日后闻名于世的兴庆宫。西南有一处巍峨的楼宇名曰花萼相辉楼。取《诗经》中「常棣之华,鄂不韡韡」的典故,向天下昭示兄弟之间的情谊就像花和萼向辉相映。总之,看完之后打算补看《长安十二时辰》。

6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精彩程度不如前部西汉帝陵。

8分钟前
  • 陆小凤
  • 推荐

3.5,文案绝美,但是既没讲好历史,也没讲好陵葬制度,武则天那段还很不客观

11分钟前
  • hannah
  • 还行

动画美轮美奂,史料再详实更好

12分钟前
  • 躺着看蓝天
  • 力荐

勉强算是以考古为主的历史纪录片。动画还是有很多常识性错误。

14分钟前
  • 涧栖
  • 还行

别的不说,就第一集的总共40来分钟里的前35分钟都跟陵墓没啥关系,全在漫画讲历史,倒不是对历史有啥意见,只是既然纪录片打着陵墓的题目,那相信进来看的绝大多数人是冲着陵墓而看,若是想要看各个朝代的历史有很多其它专门专项的纪录片啊,那这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忽悠人了嘛。

19分钟前
  • 淼大壮
  • 较差

因为看了这个系列临时决定去西安

20分钟前
  • 宋不吃
  • 推荐

知识密度不高,夹杂野闻较多

22分钟前
  • Left
  • 较差

夹带私货太多了,没有汉帝陵好看

27分钟前
  • 我不知会遇见你
  • 还行

西安有坟景房吗?一定很贵吧?

28分钟前
  • via。文
  • 推荐

文案优秀

31分钟前
  • 推荐

我大唐文皇16岁雁门初露锋芒,年少英才起义行军天下汇聚四方豪杰随父开大唐,携三尺剑以定天下、安定社稷,二十二岁虎牢关一战灭双王,二十七岁登上天子之位,文治武功皆世界之最!贞观虽只有二十三载,却是千百年来后世称道的,他一生济世安民、无愧天地、不负岁月!凭什么……凭什么要被你们这么黑!!?

36分钟前
  • 落雨初心
  • 很差

很一般 主观情感太强

37分钟前
  • cherub
  • 较差

很好的科普视频~从陵墓窥探我认为最辉煌的时代

38分钟前
  • 力荐

文案不错。这段帝王家事太具戏剧性了,即使耳熟能详,仍愿意再听一遍。印象最深的还是“棠棣之华,鄂不韡韡”,还有建模师手下老李家那一水儿的凤眼。

41分钟前
  • 菱歌
  • 推荐

看了一集,真正讲帝陵挺少的,动画说历史更多些

45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期待而来,失望离开。动画制作的太僵硬,人物开脸怪异,个个鹰钩鼻吊梢眼是认真的吗?大量引用资治通鉴导致野史有点多,有几集的旁白感觉跟其他的不是一个人写的似的,散发出一股狭隘腐朽味道。

50分钟前
  • lanqiaofeng
  • 较差

没有采用同类古墓考古纪录片常用的专家学者讲述的方式,而是把史实和演义融合成动画电影,让本片整体性和观感提高了不少,而且文案精准翔实、文雅厚重,不像一些片子净用不知所云的华丽词汇堆砌,这点显示出创作者的史学文学功底,以及严肃的治学态度。很难得。

55分钟前
  • 墨鱼仔
  • 力荐

技术上很好,but史观真的绝了,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女性一律被批得很惨。同样是《新唐书》,为高宗翻案就去质疑,言及韦后乱政就是直接采用,哪怕有那么多不合理哪怕学界早已质疑。

56分钟前
  • 苏易桥
  • 还行

不行,很不行,比汉代帝陵差远了第一集听到的bgm有《大乘天》(大明宫,玄奘之路bgm)、《河西走廊》、《帝陵》第一季,最离谱的是玄武门之变那段,台词音轨基本上和大明宫第一集玄武门之变一模一样,都2020年了,某些言情小说里面称谓都对了,你改改台词重新配音也行啊还有人物的服饰问题,一抓一大把,晚唐壁画的发型出现在初唐故事里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彻底服了,个人年度最烂纪录片预订

58分钟前
  • momo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