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得时候,除了风景美到我,人物帅到我,剧情没咋看懂,以为一直爱着的都是杰洛。
今天重温一遍才发现,原来他们互相爱了对方十年。
小时候偷食禁果情不自禁的是马蒂亚斯(因为小卷毛,一直认错人/尴尬)再次重逢时马蒂亚斯的惊喜,兴奋与无措。
他似乎对万事万物提不起兴趣,不喜欢热闹,不喜欢人群。
唯一明确的爱是僵尸电影,那是他们共同的爱好。
回到过去的农庄,河口,重食过去的蓝芝士,才发现喜欢就是喜欢,即使绝口不提。
我曾以为杰洛在爱里是主动的一方。
后来发现小时候是马蒂亚斯主动表达爱,重逢时依旧是马蒂亚斯主动回应爱。
杰洛最主动的是他出柜,手上的彩虹腕带真的很好看。
我喜欢青梅竹马的情节,我喜欢清清淡淡的爱情,经得起细水流长。
我也好喜欢阿根廷的电影风格,森林,阳光,鸟鸣,湖水,以及恰到好处的爱情雨。
最喜欢的互动💓
情头💕杰洛的小卷毛和他让人心动的双眼✨妈妈救我!!!!
😭
情头💕马蒂亚斯,是个主动的深柜实锤🤓
电影《是爱非友》是一部剧情非常简单的电影,除去对往事的回忆,故事时间不过2天,讲的是与少年时初恋情人不经意间重逢,惊喜、心慌、试探、相处,如当年般嬉闹,进而相爱的故事。
两位主人公,重逢时一位单身,另一位有女友。
往日亲密的情景不断浮现,今日两人的目光欲直视而又躲避,似深情而又慌乱,似喜悦又似伤感。
4位演员个个颜值高,演技好,两位小演员将少年时似友情又超越友情的懵懂、清纯之爱刻画得如诗如梦,两位青年演员的神情、动作将相隔10年后恋人重逢的心情刻画得极为生动,细致入微。
再配上阿根廷乡村如油画般的美景,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
基本不用动脑,泡一杯茶,靠着家里最舒服的沙发,在夏日的午后,让我们静静地感受爱情之美、自然之美。
这部电影似乎情节简单、平淡,但其实张力十足。
两位主人公之间爱意涌动,无数次我以为他们要有更进一步的亲密了,在车上,在往日嬉戏的湖边、船上、水里,在大雨倾盆的树下,但只有回眸时的轻轻一笑,你一口我一口地共吸一支烟,并排躺在小船上悠然地晒着日光,如往日般地在水里嬉闹,头靠着头浮在水面上……最后因突降大雨,跑回小屋,各自脱衣、换衣,碰杯,修理冰箱,马蒂亚斯突然觉得情绪激动,难以遏制,却也是跑回车上努力地克制着自己。
直至最后,夜幕完全降临,在音乐声中跳舞,杰洛不断地靠近,马蒂亚斯不断地后退,杰洛回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大雨,马蒂亚斯终于无法遏制内心的情感,上前轻轻地碰触着杰洛,他们终于水到渠成,相拥相爱。
电影将两人的情感表现得犹如中国古典诗歌,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让我觉得特别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在一起的第二天早上,不是一起醒来,不是相互拥抱在一起,而是杰洛先醒,一个人在窗边吸烟,没有喜悦和事后的满足,而是淡淡的忧伤和惆怅;马蒂亚斯醒来,同样也没有喜悦和满足,更多的是慌乱和不敢对视的无措。
急匆匆地告别父母后回城路上,杰洛的话直接表达了心情:“别担心,我知道那里有你的全部生活,你的女友,你的工作,我不想应付他们。
”只将昨日的相处相爱当作重温往日情爱的一个梦吗?
本没想长久拥有?
如果故事只到这里,那就是一个悲剧了,还好马蒂亚斯不是渣男,在杰洛重逢不久后说了“我现在没有男朋友”后,就一直知道重新相爱最大的问题是自己有女友。
在相处相爱的这一天里,他的犹疑、克制,也是一种挣扎和抉择吧,还好他终于正视内心,做出了正确抉择,给了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
当电影最后,他与女友分手,走进店里,拥抱亲吻杰洛,我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满意足地关掉了屏幕。
希望每个爱情故事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如杰洛和马蒂亚斯,即使远隔10年光阴,只要爱还在,终能相逢相守。
这是我第一次跟某个人做爱…他是我的男朋友,所有人都认为我们应该在一起,但没成。
的确,他英俊聪明,我们很亲近,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在他旁边时,我总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爱他,你知道吗?
我和我的现任男友说起这些,然而,他并没有在意我说了些什么。
我提议,不如我们明天哪也不去,就在床上,我能在床上和你一整天。
男友从床上起身进了洗手间,显然,他不想放弃明天原本的安排。
“你想去农场,对吗?
”我问他。
他答,“是的”。
我沉默,对话没有继续,同时无法抑制的不安。
不知道为什么,这感觉,和我的第一个男友在一起时如此相似,让我害怕。
我的现任男友F,他冷静,自律,单纯,我总是会被有这种特质的人吸引,即使有失败的经验,最终还是不由自主。
更何况F的这种气质是被加倍呈现的,冷静到冷漠,自律到压抑,单纯到笨拙,很少会看到他对某样事物生出特别的热情,在人群热闹的地方,都要让他不自在,甚至是厌恶。
这种疏离感,常常要耗尽我的耐心去妥协讨好和取悦。
我想,若是有一天,我坚持不下去了,也就是我们分手的那一天吧。
印象里,他流露出特别难忘喜爱的只有两样,一个是他童年回忆里的农场,整个暑假都在农场里厮混,那是一个在他描述里宛若天堂的地方,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雨季沼泽闷热潮湿,大雨常常说下就下,雨后天空碧蓝静谧,还有老旧的卡车和忠诚的杂毛小狗在脚边亲昵环绕,累了就在树下的吊床上无所事事的躺着,暑假长的怎么也过不完,也舍不得过完。
每当他不厌其烦的说起沼泽农场时,眼睛都变的天真清澈,带着特有的压抑的兴奋。
还有一个,就是僵尸,是很不可思议吧,这样一个呆板无趣的人,居然会热衷于血腥的僵尸类型的电影,为此,我还特意拜托相熟的人联系到很厉害的化妆师,为他打造化妆舞会的僵尸妆,但是刻意的投其所好,还是因为他对人群的惧怕而草草收场。
我常常嘲笑他,这么喜爱僵尸,是因为觉得自己和僵尸是一族的吧,都是没有心的行尸走肉。
所以当他能够回到执念的童年里农场时,我是嫉妒的。
但是F没有和我说起,这个天堂般的农场并不是他家的,而是这个化妆师朋友M父母的,并且他们如此相熟,以至于童年的每个暑假他们都曾一起度过,直到F举家搬迁到巴西。
我是从M口中得知的。
M有着一头浓密卷曲而柔软的棕色头发,眼睛经常要被前额的头发遮挡起来,手常常要将长发别在耳后,然后露出精致的五官,长长的睫毛,眼睛自带风情。
无疑,他是英俊迷人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似乎对于自己的性感并不自知,也无意卖弄,反到生出一种少年青涩的性感来。
我注意到,他腕上带着一支彩虹手环,我想,无论是男或女,都会被他吸引吧。
这般有魅力的人,可以说是F最好的少年玩伴,却从未被F提及,像是感情破裂的离异夫妻,刻意将对方存在过自己生活里的痕迹全部小心的掩藏了起来,这般的欲盖弥彰。
是的,F要和M一同回农场的,F几乎无法掩饰他期待和轻松愉悦的心情,这让他整个人看起来都仿佛年轻了十岁,回到了少年时代。
我想,这才是释放了压抑,摘下了面具,真实的F吧。
…我不知道在农场发生了什么,那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F没能回来。
不知道究竟是谁主动迈出这一步的。
可能是M吧,他对于自己的性向认同一直很坦荡,好像时间停在了某个F离开的时刻,固执的在原地等待F回来;也可能是F吧,也许大雨重刷了炎热的农场,让他的心豁然开朗,不愿再看到M落寞的背影,有了认清自己的勇气;也可能说不清是谁主动,一定是雨夜的气氛太暧昧,让两人身不由己,水到渠成的发生了什么。
无论如何,他们在那个雨夜之后,在一起了。
20169月27日个人在Palace IFC 看的香港同志影展的第三部影片 阿根廷電影似乎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畫面 音樂 每一幀都極具美感 只是電影里兩個兒時的夥伴時隔多年再次相遇回到家鄉親吻滾床單的鏡頭竟差點把我看哭也不知道什麼鬼 收斂很久的作啊矯情啊被漾開 恍惚記起青春時的不自信 惶恐 傷心 還有一些或美好或遺憾的人事。。。。。
今年第一次觀影香港同志影展 時間所限 只看了三部影片 這部愛回他算是自個兒影展的收官 刚鼓起勇气向你要了个青春期里没有过的拥抱你很快回了好 感恩有你这样的朋友 那些最难过 最累 最伤心时候没有说出口的想念 就让下次见面时的拥抱抵消所有吧
十分喜欢阿根廷电影《是爱非友》,那美如油画的阿根廷水乡景色,自儿时而起的最纯粹最清澈的竹马情,含蓄而一直流溢着的淡淡情感,自带风情的男主角。
看完已过去了很多天,仍不时在心中回味,忍不住再写几句。
这其实是一部带着淡淡忧伤的电影,那忧伤真的极淡极淡,淡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却在不经意间激起我们内心阵阵涟漪。
就像我们的生活,上班,下班,就餐,与朋友出去娱乐……我们每个人都努力着,对着同事笑,对着上司笑,对着客户笑……认真工作,关爱家人,关爱朋友……但在不经意间,或在夜深人静时,会有一种淡淡的不知名的忧伤从心底升起。
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忧伤。
这是一部爱情电影,关于分离和相聚。
十年前,马蒂亚斯匆匆离开,在他下意识地吻了杰洛之后。
那吻,极轻极淡,不过在清晨鸟鸣声中醒来,看着一旁杰洛的睡颜,下意识地凑上去,碰了碰他嘴角而已。
这是多年少年情意的自然流露。
这不经意间的流露,让马蒂亚斯惊慌失措,他在杰洛回吻前落荒而逃,任由杰洛在原地不解痴望。
甚至在杰洛后来找他说话时,故意假装兴致勃勃地与他人谈论女孩子们,无视杰洛,任由杰洛一人落寞离开。
在杰洛再次找过来后,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他要跟随家人离开阿根廷到巴西去。
这一离开,就是十年。
十年后,马蒂亚斯带着女友归来。
变得高大成熟,但却没有了少年时不知世事的纯粹笑容,总带着说不出的忧郁。
女友很体贴,想让他开心,安排了化妆师,化妆成他最喜欢的僵尸,参加化妆舞会。
其实喜欢僵尸的不是马蒂亚斯,是杰洛。
马蒂亚斯一直没想清楚自己的心意,在这分离的10年里,他喜欢着杰洛的喜欢,不时跟女友说起了夏天农场、沼泽、池塘……,那些曾与杰洛共处,度过无数快乐时光的地方,却从来不曾说起杰洛。
那是他不能碰触、不愿与他人共享的少年心事,即使那人是自己的女朋友。
哎,我们需用多长时光,才能想清心中所爱;需经历许多故事,才会知心底真正渴望。
你是否已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是谁,此生想全力付出去做的事是哪一件?
有时候我害怕自己是在蹉跎时光上帝(导演)对马蒂亚斯足够温柔,马蒂亚斯足够幸运,他重逢了杰洛,并拥有了一天与他的单独共处时光。
在这一天里,他们重游旧地,重温往日嬉闹,划船、戏水、晒太阳、淋雨、吃东西,吸烟,小心发泄着对对方与他人交往的不满。
雨天留人,心意留人,滂沱的大雨使得马蒂亚斯决定在杰洛家的农场过一夜。
他们换下被雨淋湿的衣服,修冰箱,碰杯,共舞。
然后马蒂亚斯如十年前,轻轻地碰了碰杰洛的嘴角。
这次,杰洛终于抓住了时机,他变被动为主动,热烈回吻,顺理成章地,发展到了身体的全然接触。
在沙发上来了一次,半夜被吵醒后,在床上又来了一次。
缘,妙不可言,如果没有这一天的共处,如果不是杰洛的父母被耽搁晚到了一天,或许马蒂亚斯会再次匆匆告别,然后一生郁郁寡欢,不知缘由。
这里有脏东西——心机碰触或许,杰洛应该更勇敢一些,他一直清楚心中所爱,他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或许是10年前的勇敢让他收获了冷落和分离,10年后的马蒂亚斯归来带着女友,他不敢勇敢,也不能勇敢。
他的勇敢,是在马蒂亚斯碰触他之后。
、这种勇敢,凝聚着10年的期待,却是头顶道德利剑,使得它分外脆弱。
一夜激情后醒来,面对马蒂亚斯躲闪的目光,它消失无踪。
杰洛送马蒂亚斯回城,他对马蒂亚斯说的是:“别担心,我知道那里有你的全部生活,你的女友,你的工作,我不想应付他们。
”爱得卑微、克制而绝望。
还好,马蒂亚斯终于弄清心底所爱所求,终于清爽地回来,与他相拥相吻。
导演给了他们一个幸福结局。
给了我们一个圆满落幕。
我写着马蒂亚斯和杰洛的故事,想的却是我自己。
人生不过数几十年,世事难测,或许还有许多年,或许今天已是最后一天,我真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吗?
现在过的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1913年在伦敦剑桥E.M.Forster 写下《Maurice》,直到他死后第二年1971年才出版。
作品只在寥寥至亲好友间传阅。
74年后的1987年,导演James Ivory把他拍成电影,更多的人知道了Maurice。
电影里Maurice问了Alec一个问题,与其说是问题,更像是自言自语, “Did you ever dream you had a friend, someone to last your whole life?"看完Esteros (我更喜欢“河口”这个翻译),这个问题一下子就蹦出来,毫无征兆的,仿佛潜意识里早就为每个困惑不解的问题准备好了答案,在某个瞬间遇到答案,就未经同意的自我match。
作为意识的主体,我们表现的好像醍醐灌顶一般,哦,原来这就是答案呀。
好像《夏威夷》中马丁走后,欧亨尼奥的耳边突然响起“anana"(菠萝)提醒他去寻找答案。
最近把西语电影集中都看完了,马可伯格的《夏威夷》《Plan B》《金发男子》等名作就不用说了,只有这部Esteros每天反复想起,反复观看,反复和Maurice碎片交织在一起。
后来才明白这部电影是一百多年前Maurice问题的答案,或者另一个时空中的版本。
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什么?
寻找爱?
寻找Mr/Ms.Right?
寻找能完整自己的人?
还是其他?
Marti望着party上的人群,疏离和悲伤,画着僵尸妆的脸都无法掩盖。
讨厌人群,喜欢安静,永远记得河口的一切。
10年过去了,连2人小时候照片中嘴上是蓝芝士而不是泥巴都记得,回到河口后,熟练的帮Jero拉开窗帘,就像10年前每年夏天Jero的母亲做的那样自然。
这是身体的记忆。
和女友谈论河口的一切,就是从不提起Jero。
为什么?
有没有曾经一段记忆,是你永远无法忘记的?
里面的人,树,房子,河流,还有瀑布都记得清清楚楚,你轻描淡写的谈论着一切,唯独将里面的人轻轻的用假装遗忘覆盖,生怕提起他的名字,回忆翻江倒海而来,而身边却空无一人,心里的痂被掀开,露出血淋淋的未完全愈合的伤痕。
生怕提起,是因为那是属于我们两人的私密回忆,无法也不能对外人说起。
对于完全悲伤的事情/人,普通人的本能是逃避、是遗忘,是不敢提起。
每当念头闪过,也只能想起“蓝屋发出微光,羊齿丛摇曳着,他的朋友在剑桥校园里朝他招起手来。
朋友沐浴在阳光下,散发着五月这个学期的花香与喧哗”。
从不提起Jero,是因为他承载着只属于两人的性启蒙回忆,僵尸电影,歌曲,嬉闹,和无尽的夏日里什么都不做的安静与陪伴。
故事其实发生的时间很短暂,一个周末。
10年前的记忆一个周末的时间就全然复活了。
会太快了吗?
太drama了吗?
不会的。
你看经年累月中两人走过各自人生,遇到不同的人,Marti永远无法适应城市中喧闹的人群,身边的女友永远都感觉他随时会离开。
而Jero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家乡小镇,房间里满是僵尸狼人玩偶,破旧的车,把手一拉就坏的旧冰箱,还有一直都在吃的蓝芝士。
你看,这个男人身体已经长成大人,但是还是活在孩童的世界里。
有人说,当你执念够深,量子力学的平行世界中你想要的就会发生。
兜兜转转这么多人,美丽的,性感的,到最后还是抵不过我们只想要个friend to last your whole life. 每天起床看到他,给他买喜欢吃的蓝芝士。
Marti和Jero会不会是平行世界里的Maurice和Alec。
Maurice终于找到了可以last his whole life 的挚友。
而E.M.Forster在晚年也找到了伴随他后半生的挚友和家庭。
这算不算是一件美好的事。
爱是什么?
柏拉图说是对一切美的渴望。
现实中人们对爱赋予了极高的自我投射,希望爱是永恒炽烈的,永远是进行时态。
而更多时候,爱是瞬间的,是微小琐碎中透出的萤火,或一瞬间的烟花。
《夏威夷》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童话,2个男人1座有水塘的大房子。
没有外在环境的干预,爱可以在童话世界中无限滋长。
而走出这个大房子呢?
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现实可以残酷到毁灭一切爱情,这个无需质疑。
那些滋长的爱情,那些童话,我们就留在世外桃源吧。
不需要炽烈,安静的陪伴,细水长流就很好了。
寻找到可以相伴一生的挚友,这还真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
世界上总是有极少数人有这样的幸运,他们足够勇敢的抓住了。
这真的令人羡慕啊!
---《Maurice》原文小说中的那个问题,Maurice原话:Did you ever dream you'd a friend, Alec? Nothing else but just "my friend", he trying to help you and you him. A friend, someone to last your whole life and you his. I suppose such a thing can't really happen outside sleep."
只要卷毛出现,我就恨不得贴进屏幕里。
我全程在感受他的笑,他的开心,他的希望和失望,感受他赌气的语气,就好像是我自己在和一个爱而不得的人说:祝福你。
看完这部片,我下意识的去厕所照了一下镜子,看看我哪里和他有一丁点接近,胡子?
睫毛?
还有半笑不笑时候嘴唇的弧度?
还有,还有,我一定会是和他一样的人,温存一夜以后主动说离开,因为不想太失望就应该主动自己戳破泡泡。
然而卷毛他最终心想事成。
如果我和他有那么一点共同点我本人怕也是粗制滥造真泡泡版本的。
我想变成他,然后过这样的人生。
然而我并不能把生活过成这部美丽的成人童话。
老车、老冰箱,老照片和风光,和一个不紧不慢过了气老旧的故事。
连我都是老的,至少比你离开我的时候老,至少比你认识我的时候老。
故事很薄,像嘎巴一口咬下来连周围都碎裂的薄脆,不容你慢慢品。
冲突和波折都带着浓郁的阿根廷风情,喝喝酒聊聊天,随音乐随意舞动。
自觉对比了早高峰北京的地铁。
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另一个天堂。
什么是天堂?
你爱的人在的地方。
孩子们总是会长大,好像就在不经意间。
可还带着我熟悉的眉眼和微笑。
有些东西会变,但有些东西不会。
知道吗,去你的,去你的河口,去你的这里的一切。
对你来说到容易。
雨一直下,不是因为怕你因为下雨不来,而是希望你因为下雨不走。
可你别因为雨想太多。
天气又不是谁能做主。
怎么才能不爱一个人呢,正如怎么才能爱上一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
都说青春期的时候不懂爱,可是不懂爱的时候却堂堂正正的爱过,成年以后自以为懂爱,好像再也没有真爱过。
可能是你酒喝太多。
其实应该有一个人告诉你什么是爱。
除了这个,其它统统不是。
或许你只是很想和一个人聊天,聊聊你不同解释太多,对方也知道的事情。
雨总是会停的。
早上起来,看着喜欢的人,是什么感觉呢?
但愿你不是因为下雨没走。
给你手上栓个绳吧。
这样我就不会走了吗?
这样你就不会走丢了。
看完这部电影很久,还有一种意难平的感觉。
对杰洛来说,马蒂斯是他的青梅竹马,也是他最特别的初恋,小时候他会悄悄在篮子里装满马蒂斯爱吃的蓝芝士,因为“那时候我真的非常痴迷(你)”,两人的第一次与跟别人的第一次是“不一样的”,他想象过马蒂斯如果不离开的话他们就会一直在一起,“每天早晨一起来就能看到自己想要的人的感觉”。
后来遇见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该发生的事情还是没有发生。
和马蒂斯再相遇,再发生了一些意料之中的“事情”,他还是会催着马蒂斯按照既定的安排,回去原来的生活,在车上面对马蒂斯的欲言又止,他回答得似乎云淡风轻“我明白,那儿有你的女朋友,你的工作,你的全部生活,我不想应付那些”。
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这么多年,他大概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大概早在马蒂斯推开他,说要离开河口的那一年,他的心就破碎了。
这么多年,他的感情就像一个无底洞,只埋葬着这段过去,永远停留在一个原点。
对马蒂斯来说,杰洛也是特别的,他可以向自己女友说起小时候住过的农场,那里的动物、植物、河流……一切的一切,但从来没有提起过杰洛,没有说过那一切都是和杰洛一起分享的。
再见到杰洛,内心的波澜忍不住外露的也是他,即使在女友味出端倪希望他不要赴“河口之约”,他也坚持要去。
随着小时候熟悉的舞曲旋律摇摆着,他主动拥吻了杰洛,一夜缠绵……然而还是会有退缩和挣扎,无论是对自己的性向,还是对自己需要舍弃的既定生活轨迹。
所幸他还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在更富于决断的女友鼓励下,他急匆匆赶去找杰洛,第一次在公众场合主动吻他。
这么多年,他把杰洛悄悄埋藏在心底,那是他不可言说的秘密,他最初的爱人,也是最深爱的。
电影的最后,他们终于等到了彼此,没有再次错过。
试问有多少青梅竹马能最终走到这一步,然后相守一生呢?
看过不少同影,慢慢发现,其实最难的不在于周围人的眼光和看法,最难的是自己内心接受和认同这种“与众不同”的感情,如果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那必定是折磨自己和别人。
所谓“伪直男”的悲剧,几乎都是相似的。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一辈子其实不算长,能够遇见一生挚爱,真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情,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若是深爱,请珍惜,若是不爱,请及时放手。
曾经,我俩的夏日无尽绵长我们在璀璨的阳光下徜徉,一切无边无际…… 这是瑞典女诗人卡琳·博耶关于永恒的一首诗里的节选,正如诗人所说的,夏日总会给我们带来如永恒般的绵长之感,尤其夏日午后更甚。
高骈有诗云“绿树荫浓夏日长”,确实,这种慵散悠长的惬意之感必然离不开幽美静谧的环境。
电影叙事也会借用夏日带给人们这一独特的感受来“延缓”节奏。
想象一下,灼灼夏日拖慢了太阳的脚步,白昼相比其他季节要漫长的多。
午后,人们饮尽了正午阳光的酣畅香息,却带来无暇的惺忪迷殢与身轻无力,在氤氤氲氲之间,时间就像驻足在斑驳的阳光缝隙之中……所以《是爱非友》中,镜头在儿时的暧昧与成年的心照不宣之间不断切换,情愫在伊贝拉沼泽地的阳光的炽烤下,时间仿佛成为了一种轮回,悠悠漫漫;而《夏威夷》将故事设置在炎炎夏日一清居之地,便会有“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的感受,这时夏日的漫长成为了一种享受,因为他们能够在这种漫长感中让恋人未满的小暧昧无限延宕,享受追逐爱情的过程,而非充满柴米油盐的爱情成果。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也是如此,原版小说中有这么一句话“What did one do around here? Nothing. Wait for summer to end……What did one do in the winter,then?……wait for summer to come……”夏日成为两人爱情的期限,而这种无尽绵长的感觉能够拖延爱情的结束,在感觉上延长爱情的甜蜜。
仲夏时节用明亮的色感构筑了永恒的梦,皑皑白雪用现实唤醒人们并陪伴人们等待下一个夏天。
类似这种冬夏对比,在《如是夏日》、《带上手套擦泪》等同志电影中也有运用。
夏天也释放了更多的“性信号”,它为肉体戏份提供了足够多的展示空间。
不管是《是爱非友》、《水·彩》大雨滂沱引发的爱欲,还是《南行》、《盛夏光年》中闷热的躁动,抑或仅仅是《跆拳道》、《夏威夷》《月光男孩》的暗示,这些“性信号”都成为推动剧情进入高潮的关键要素。
未完待续……
三星半 阿根廷真的很会描绘这种同志情啊 像烈火焚币
俩小孩演的不咋滴,一到他们的部分我就投入不了;男二挺帅;心疼女朋友。观影体验不佳
剧本有留白的空间,有张力。男一号表演不错。
连着看了三部回家乡的电影…小时候和现在来回反复的感觉还挺好的,更暧昧了,但是不至于一个小时多还在暧昧吧哈哈哈哈
是爱啊!
风景不错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时隔多年,终成眷属可惜结局部分处理得太过潦草。
无聊生硬,没有从两主角的演绎中感受到太多的爱,小时候和长大很割裂,看着不像是能破镜重圆的氛围,最后男主的女朋友突然分手真的很硬。夏威夷里面也有很多没有台词的片段但是不觉得无聊,这个就很无聊了,有种生搬硬凑出一部电影时长的感觉。
萌态十足啊O(∩_∩)O~~
事实证明,看来主角长得帅、是个HE、有点点尺度是无法让一部电影变得好看……(有病句)好难看,感觉很生硬的给拍成了长片。
整个故事发展就很莫名其妙
大家要求也太低了
3.5 He has a considerate girlfriend
索然无味!像在看尴尬无比的泰腐
卷毛小哥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谁能不陷进去啊!!但是结局也太简单粗暴了吧!
河口的一切都美好得过分了
两位帅哥慢吞吞地把我看昏迷了……有评论说小演员演得好的良心被狗吃了吗……我发誓不是那个卷毛我才不会打三星……
我只和他人分享阴暗 马蒂亚斯 而不是这些
结尾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
拍的普通 全是套路 颜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