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治愈和日常番来说,绝对是一部在中上层级的好番。
具体的分析,我想从制作和内容上谈。
首先就制作上来说,是值得打满分的,苏西那集致敬迪士尼动画,在打斗场面上优秀的分镜,以及剧情的推进(这点我觉得非常好,主要是每集的节奏都不拖沓,非常饱满而且还没有赶剧情的感觉)和任务性格的刻画上,都是非常完美的。
最后从内容上来说,其实中心思想非常简单,也是女主从头到尾一直在强调的:相信自己的力量。
不过我想说现实往往比较残酷,很多事情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而在动漫中,确实很多事情也不是女主一个人完成的,她也要靠其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
因此整部作品想体现的思想还是不难发现。
最后再说一点:这部番的受众:鉴于中心思想比较好理解,而且是日常系的,所以比较适合第一次看日常治愈番的童鞋,因为看过其他含义更深的治愈番(比如:clannad、未闻花名等),回头再来抱着治愈番的态度看这部番的话,期待过高看完落差就会有点大。
所以最好一开始就抱着纯日常番的态度来看,就不要指望能从这里学到太多深刻的哲理了。
总体来说还是很推荐的,5星。
当我第一看这番的时候是被画风吸引的,前几集没恩么打动我的兴趣,本以为这是一部屌丝逆袭的故事(结尾其实也算逆袭了)但越往后看越发现这番越精彩。
首先人物的塑造简直完美,你们烦女主的性格,可我认为女主的性格正是推动剧情发展,并不是给你们打造成你们喜欢,打造成你们心目中的完美老婆,这点还是要称赞一下制作组的。
其他人物也通过女主的搞事显现出自己的性格,安德鲁 戴安娜就是其中的例子。
剧情对我来说是我今年看过之中最好的,虽然他是个很旧的故事,虽然他剧情很老套,但他讲好了这个故事他就是很不错的,对比现在的番像小魔女这样把铺垫 伏笔写出效果的的并没有多少。
虽然有时候剧情比较生硬,但这也是极少部分,其次也没什么挑剔了的,当然除了最后的结尾并没有很好的收好。
小时候喜欢哈利波特,看到此番瞬间爱上了,优秀的作画,宏伟的世界观,不错且性格各异的人物。
当然,最让我喜欢的是有趣的剧情,搞事!
搞事!
搞事!
不过从开播以来,总有一群人说女主亚可作,又没能力只能让别人擦屁股→_→,拜托,这是一部半年番不是剧场版ova或者你们爱看的13级快节奏番,作为一个热血但是麻瓜的女主,有乐于助人的意识还有想要变强的意志才是开始,从5,6集讲述魔法的没落,夏莉奥的过去,到现在第七集女主学会鱼语,仔细看看第一集什么也不会的女主和现在的女主!
现在的人都被快节奏的东西惯坏了,想想当初看nana,神龙斗士,攻壳,有些时候东西要慢下来才好看,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的,不过有点短感觉没集都像泡面番😂
在b站看的这部番,弹幕素质极差,一直在撕女主。
那些因为女主“废柴”一集弃的观众真的有点可惜。
女主难以使用魔法是有原因的,在20集之后的剧情有解释,是一个爆点,这里就不剧透了。
而且女主从一开始不能使用任何魔法,到给自己变出兔耳(虽然不是她想变成这样),到可以变成丑八怪般的人鱼,再到可以自由地变身成其他动物,甚至最终可以稍微骑着扫帚浮起来了,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
亚可虽然有些幼稚和莽撞,但是对自己所爱之物充满了信心和热情,敢于探索未知的知识,哪怕是远落后于常人也未轻言放弃,为了朋友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虽然经常帮倒忙),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又积极向上的普通人的成长历程。
要看龙傲天请左拐某起点网。
顺便想说,小魔女学园的作画非常吸引我(原谅我无法组织语言解释),这种特色大概是2d动画的魅力之一吧。
情节后期有点赶了,但是结局算是交代清楚了,没有莫名其妙的地方。
追逐梦想的心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但这要建立在找到自己真正梦想的基础上。
看似名为梦想的宝藏,也有可能是名为梦想的陷阱,这也是《小魔女学院》所影射的。
受到偶像的感染入行,想成为偶像一样的人物,这是每个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梦想的起点,但这真的是自己的梦想吗?
自己真的想清楚这个梦想究竟是什么了吗?
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真是这个吗?
本作诠释了这样几种梦想的人生:执着的追梦者——亚克;坦然的放弃者——戴安娜;清醒的专一者——洛蒂;优柔的传火者——夏莉欧;偏执的追求者——克洛娃;专注的沉迷者——苏西;光鲜的隐忍者——安德鲁。
巧妙的是, 这里每个人的梦想之心都互相对立,又互为证明,设定十分棒,下面就来一一分析。
【我就是死也要实现梦想——亚克】亚可毋庸置疑是本作的搞事王,为了梦想永不言弃是她的优点,但急功近利,肆意妄为,盲目乐观又是她的致命缺点,如果不是周围人给她擦屁股并加以引导,注定与梦想无缘。
她就像每个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打着梦想的旗号急切地想要入行,想要展示自己,想要成为自己的偶像,如同被下达死亡倒计时一样争分夺秒地想要成长,全然不顾自己的水平,即便明知自己什么都不会,却也没有耐心从基础做起。
上进心固然是好事,但如此焦躁只能让周围人倍感压力,也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搞事王。
但好在亚可有小强一般死不服输的精神力和做事雷厉风行的绝对行动力。
虽然鲁莽,但少了份瞻前顾后,多了份随机应变,因而她成为所有人羡慕的对象,是奇迹的创造者。
在别人分析得出失败的必然结果而选择放弃后,只有她这种鲁莽的行动派才能抓住那些意外的变数创造奇迹。
这是亚可成功逆袭的关键,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缺少的。
【我并不是放弃梦想,而是选择了更大的梦想——戴安娜】戴安娜可以说是和亚克是最相似的人了。
年幼的戴安娜有着和亚克一样的梦想,为之努力奋斗,也小有成就,但家族的变动让她做出选择。
面对自己的梦想和家族的重担,她选择背负自己的责任,从一个天真的小孩成为一个谨慎大人,是本作最理智成熟的人。
这既是她成长成果的集中表现,也是她责任重担的外化表现。
因为家族压力,她主动封印梦想,转变目标,去新月学院是她唯一的任性。
因为背负重担,她瞻前顾后,谨言慎行,那会心的微笑也成戴安娜了屈指可数的瞬间。
都说三无娘的微笑是最美的瞬间,元气娘的沉默是最惨的一刻。
这种反差感总是最动人的一刻,也是戴安娜最令人动容的一点。
她有自己的无奈,但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决断。
戴安娜是很多追梦人终将面临的一个阶段。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面对责任与压力,当我们不能再任性,又该何去何从。
接受现实?
是啊!
是没错,到了这个阶段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必须的,但又有几个人能如此坦然。
放弃自己多年的努力,放弃自己曾经的人生,这要经历多大的内心折磨,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迈出这一步啊!
夏莉欧带给戴安娜的感动是支撑她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她改变梦想后的重要支柱。
她是睿智的,明白了这点并封印自己的天真,只留下曾经的感动向新的目标前进,由此获得了坦然的释怀。
这种大度是戴安娜的胸怀,也是追梦人的必定迎来的试炼。
【太阳过于耀眼,我只愿化作清风吹拂——洛蒂】洛蒂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人,但她对自己的梦想却有清晰的认知。
她是小说《日暮》的死忠粉,但当她获得成为小说写手身份的时候,却选择了拒绝。
这在亚可看来是多么可惜啊!
梦想就摆在眼前,是只要伸一下手就能够到的程度啊!
为什么选择放弃呢?
我们绝大多数人和亚可一定是一样的反应,但洛蒂十分清楚,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喜欢的只是看书,而不是写书。
这种清醒和豁达让她始终保持初心,从对写手和亚可鼓励,她在全篇从始至终都贯彻自己的信念“不是要成为憧憬的人,而是想要支持憧憬的人。
”如同清风般不曾察觉,却每时每分都在你身边默默支持着你,这就是洛蒂。
当然,这种老好人必然要吃不少亏。
看过剧场版的人都知道,洛蒂可是被亚可伤害得一塌糊涂,这种被亲友的伤害可是心理上的致命打击,但在亚可有难时,她依旧选择了帮助。
正是洛蒂这种支持他人为自己信念的清醒少女,获得弗兰克的最高评价“她是世间少有的温柔姑娘。
”这种清醒的认知非常可贵,绝大多数人痛苦的根源就是因为把喜欢“看书”和“写书”的概念弄混而导致的。
就像作品所影射的一样,你喜欢看动画,于是苦学动画进入业界,但究竟想要什么呢?
美术?
编剧?
特效?
制作?
配音?
究竟想要做什么?
究竟喜欢做什么?
并不清楚,只知道拼了命地努力,如同亚可一样怀着单纯而空大的梦想入行,但因没有一个真正喜欢的方向而处处碰壁,进而陷入实现不了梦想的自我厌恶,就此落入名为梦想的陷阱不能自拔。
背负这样不清晰的梦想,只能给自己带来痛苦。
因为你可能只是单纯的喜欢“看”而非“做”啊!
所以洛蒂是幸福的,她看似很傻,却从一开始就很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免于钻牛角尖带来的自我折磨。
虽然洛蒂最不起眼,但这种清醒的认知却是每个人最为需要的。
【看似太阳般耀眼的我其实如星星般毫不起眼——夏莉欧】夏莉欧无疑是太阳,她耀眼非凡,是很多人梦想的引路灯。
可即便是偶像,面对业绩下滑,面对能力瓶颈,依旧有着太多无奈。
偶像并非神,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可又有多少人把偶像神化,进而在了解后三观崩塌,还自诩受害者而恶狠狠地咒骂对方欺骗自己,这真的是最大的冤案。
大家看到的夏莉欧像太阳一样耀眼,可实际上厄休拉其实毫不起眼,甚至有点自卑。
那么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呢,很明显,这个唯唯诺诺,优柔寡断,略不成熟的厄休拉才是夏莉欧的常态,才是真正的夏莉欧。
这里不得不感慨这个身份互换的反差设定真的太巧妙了,夏莉欧代表了耀眼的梦想,厄休拉代表了平淡的现实,通过这种对比,将这个梦想播种人的真实情况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惜的是,如同亚可对夏莉欧的片面认知进行美化一样,我们多少人也同样把梦想和偶像美化的过于耀眼,以至于根本接受不了,甚至瞧不起枯燥乏味的现实(厄休拉)。
当然,也的确存在被偶像压榨才能,被偶像坑害的情况。
和亚可一样,把压榨、欺骗、坑害甚至更多的事全都经历一遍。
可又能说自己是受害者吗?
不是,任何人和事都不可能完美,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自己接受不了现实,终究只是自己不成熟的表现罢了。
只有接受厄休拉这样的乏味的现实,才能接近耀眼的夏莉欧。
只有接受真实的一面,才有拥抱梦想的可能。
【无论如何我也要实现梦想,哪怕不择手段——克洛娃】克洛娃是一个有能力有野心且十分要强的梦想家,她不断追求最好,但同时又有性格缺陷。
在吊车尾好友夏莉欧被选中后克洛娃不是祝福而是愤恨。
可以说,如果是亚可是没有能力的梦想家,那么克洛娃就是有能力的亚可版梦想家。
她不是败在自己的能力上,而是败在自己的心态上。
过分追求第一,不愿与他人合作。
失败的话,即便放弃以前的一切,甚至不择手段地欺骗坑害,内心也不会有丝毫动摇,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种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结果派某种意义上其实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只看重结果,所以在正道无果后,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邪道。
如果是没有能力选择放弃倒还好,苦也就自己一个人,怕就怕在他们很有能力,有实力有想法地去不择手段,这危害的人可就多了。
遗憾的是,现实中像克洛娃一样的目标至上主义占据了社会的主流。
虽然在这个追逐的过程中,一部分人可能因迷失自我而重新审视自己,但更多的是这样极端的反面公敌。
【这哪是工作,这是在娱乐——苏西】苏西,对毒达到痴迷的境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毒的事情,也无时无刻不在做自己的实验。
和克洛娃这种重视结果的人不同,苏西更重过程,对她而言,实验就是娱乐,娱乐就是实验,但因同样十分极端,这种人通常都是外人眼中的疯子。
但也不得不承认她是和克洛娃完全相反的正面公敌,因为这种能力真的太让人羡慕了。
这类人能把梦想外化为行动,又把行动内化为梦想。
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达到痴迷的程度,所有的行动都源于自身无底洞一般的欲望。
对他们而言,工作和娱乐是完全相同的一个概念。
他们能接受琐碎的现实,能自发的奔跑前进,不仅如此,还理所当然的将之视为日常习惯,丝毫不觉痛苦。
这简直就是犯规!
根本就是让人羡慕到死的能力。
这样有才能,有拼劲的梦想家,无论失败成功,都不会停止脚步。
虽然这样痴迷的人也往往最容易实现梦想,可他们往往不过分在这个结果,更多的是享受这一过程。
而条件允许,这类人是永远不会停止脚步的。
千言万语一句话,这类人真的是让人各种羡慕嫉妒恨啊!
当然,这是一种内在心态达到极端的完美形态,现实中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是无法做到这种究极的沉迷状态的,但如果能成为这样的梦想家,无论怎样,此生都相当幸福了。
【没什么所谓的梦想,我只想达到父亲的期待——安德鲁】如果说其他人是普通大众追逐梦想的姿态,安德鲁就是所谓的氪金玩家。
和落魄名门的戴安娜不同,作为贵族出身的他从一开始就集齐了资源和相关条件,一开始便站在了很多人梦想的终点。
他不必像亚可进入新月学院才开始梦想的道路,也不必像戴安娜一个人苦苦探索。
相对于苏西这种个人内在上的极端完美,安德鲁是外在环境上的极端完美,而这在现实中是可以广泛实现的状态,也是现实中真正被大部分人所羡慕的情况。
因为安德鲁有保障,所以他从容,也因此才被自己所没有的亚可的这种拼劲所吸引,进而被亚可这种自由自在追逐梦想的状态所感召,接纳他看不起的魔女,并重新审视自己。
是啊!
真的十分光鲜,但他却是最压抑的。
安德鲁有梦想吗?
有,他喜欢弹钢琴,但因为父亲的命令10年不弹,而这也绝非唯一一个放弃的爱好。
相对于坦然面对而主动放弃的戴安娜,这种在自己热情高涨时被外部直接扼杀带来的绝望和痛苦是多么巨大啊!
他妥协了吗?
也不是,和戴安娜一样,他也背负起了更大的责任。
而这个梦想,也源于他小小的想法——让父亲满意。
只是,这个梦想究竟是父母给予的梦想,还是自己的梦想?
谁也说不清,即使他本人,这也是精英所遇到的困扰。
他们生来就有足够的资源,但也生来就被父母用这些资源赋予使命,从而绑架自己的梦想。
他们虽然看似光鲜,却也不得不压抑隐忍,这是他们这类人背负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无奈,更是注定了他们将放弃更多。
有得必有失,这一点无论谁都适用,也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完美。
梦想的道路有很多,处理的心态有很多,愿你我能从这个充满梦想的动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道路。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3个晚上,我看完了小魔女学园tv版和ova。
tv版是热血笨蛋主角一路成长拯救世界的故事。
虽是王道剧情,却无法引起我的共鸣,而且有点虎头蛇尾。
ova短小精悍,节奏流畅环环相扣,加上优秀的作画,弥补了人设单薄的缺陷。
讲故事,ova更好;说人物,tv版最佳。
两版的亚可,性格上没有太大变化,而tv版有更多的篇幅展现亚可的成长,让人体会角色的魅力。
而戴安娜在ova只是普通的傲骄角色,tv版完全变了一个人。
聪明知性,努力上进,温柔善良,她同样会犯错会羡慕,但她敢于面对。
比起想成为夏莉欧的亚可,我更爱做自己的戴安娜。
这个动画的人物塑造和画风已是上乘,每个人都有萌点,组cp更是行云流水。
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古早的纯真和质朴,剧情虽然可以说是cliche,但全片流露出的温暖和美好让它有种经典的味道。
我是觉得阿可的主角光环比个人魅力大,她身上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瑕疵。
懒惰,鲁莽,自私,喜欢给别人添麻烦却从不自知,等等等等。
从她身上我几乎看到了自己的所有缺点,可能这是我对她无法全心喜爱的原因。
相比起来,戴安娜才是我最想成为的那个完美目标,阿可拥有的,不拥有的优点她都具备了。
原来她也不是别人眼里的天之骄女,躺着就有天赋加持。
当初她和阿可一起失去魔法力量,阿可在大结局才学会飞,但她却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勤奋一早成为学院里最杰出的女巫。
她心灵上的美德丝毫不输给阿可,她的责任心,抱负心甚至更胜一筹。
此片中流露的哲思也很让我感动,比如三巨肢居然是一个三个枝桠的小树枝,改变世界的魔法居然是一些看似幼稚的把戏,这不就是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吗。
当阿可使用闪光杖让大地变得绿意盎然,星光闪耀时,那种简单的美好真的直击我心。
好久没有因为一部动漫热泪盈眶了,自认为自己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甚至有时会鄙视理想主义者。
但意外被深深的感动了。
我想每个人都有个理想被封在盒子里,就像戴安娜的那张至尊卡,而像这样的好作品总能触动内心藏在最深处的渴望。
提醒自己永远别忘记,是我的信心造就我的魔法。
今天是小魔女学园动画版完结的日子,我说一下自己的感触。
魔女这个主题已经是一个动画界的老梗了。
作为一个从小爱看动漫的宅女,伴随我长大的是美少女战士、魔卡少女樱、守护甜心等等热门IP。
与此同时,各种魔法少女题材的动画如井喷般大量涌现。
这一时期,魔女故事大多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在崭新的魔法世界的背景下展开的依然是展现青春、快乐、信念、友谊、朦胧的爱情等等典型的日漫初期常规内容。
诚然,这种套路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小女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它可以使每一个女孩把自己当成主角代入故事中,想象和平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不过时间一长,小女孩长大了,也看腻了。
之后动漫的类型越来越多,魔女动漫不再是主流。
虽然依旧有魔女主题的动漫,不过此时,“魔女”仅仅是一个动漫的其中一个看点,比如在动漫中同时加入战争、搞笑、百合、未来世界等等元素,多样化的内容拓宽了魔女题材的单一局限性。
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超能力”和“手持武器的少女”逐渐代替魔女动漫,成为新一代少男少女热衷的点。
此时,魔法少女小圆出来了。
它是魔女题材的一个新的变数,让所有关注动漫的人都惊讶、都赞 叹、都无能为力。
它作为一部成功的反套路动漫,写出了多数人没有想到的魔女的另一个层面。
我也因此意识到,以魔女为题材的作品还可以挖掘的更深,或者是说,任何题材的动漫都可以放下平时人们心里的刻板印象,讨论更深层面的东西。
于是看小魔女学园的时候,我抱着小小的期待,希望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动画作品小魔女学园是trigger公司制作的。
我曾经看过Trigger公司在13年制作的斩服少女,虽然我对它的故事情节无感,但是行云流水的分镜和与众不同的夸张画风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果然,小魔女学园的画风和视角没得说,甚至还有更多的进步。
小魔女学园的画风更适合小魔女,比普遍的日漫要生动,却没有斩服少女的过于夸大,构成了小魔女学园一个独一无二的特色。
EP更是一个大惊喜。
故事情节方面,小魔女学园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从第一集到第二十集,我看到的是一个以寻找夏利欧和大三曲之图为主线,每一集一个情节的典型小魔女成长故事。
而二十一集到二十五集,剧情不断爆炸,人设却没有崩,反而更完善。
我一开始并没有接受亚可的人物设定。
通常一部魔女动漫的主角或者是魔法用的很好,或者是废柴的逆袭,二者其一。
而在这部动漫中,小魔女亚可却一直是废柴。
性格方面,亚可也是一直都顽固、爱闯祸、不听劝的角色。
弹幕里也经常有“如果戴安娜是主角就好了”的叹息,我当时十分赞同。
戴安娜执着、正派、有远见、很聪明,更符合人们对主角的期待。
不过看到某一集时,动画里亚可的好朋友洛蒂在亚可不自信时鼓励她:“亚可就是亚可啊”,我突然意识到:亚可之所以经常犯错误,就因为她是亚可啊。
她善良,人缘好,坦诚,坚定,她之前没有学过魔法,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有缺点也同样有优点。
比起其他拥有金手指的主角,真实的亚可更可爱。
而且,如果亚可也在每次犯错之后总结并趋于完美,那么她就是起点文里的主角,而不是一个调皮可爱的的小女孩了。
习惯亚可的设定之后,就更容易理解小魔女学园。
在20集到25集的主线内容里,情节越来越高能。
我印象最深刻的剧情就在这里。
第二十二集的剧情中透露出在那场令亚可走向魔女之路的魔法表演中,夏利欧吸收了梦想燃料,让亚可产生梦想,也同时让亚可失去了实现梦想的能力。
看到这里时,我很担心。
我以外对于亚可而言,这可能是最残忍的真相了。
编剧在前二十集有意无意不断重复亚可学魔法的信念,以及亚可对夏利欧的执念,却没有让观众意识到这两个信念是冲突的,是讽刺的。
我之前开开心心的看亚可每集都提起的回忆杀,以为这些重复就像其他热血漫一样,是为了强化主角的信念。
毕竟,相信的心就是亚可的魔法。
这一集大大出乎意料,解释了之前很多伏笔,而且铺垫了后面的步步高能。
夏利欧也从原来的一个刻板印象,变成了一个很饱满的一个形象。
“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也赋予了更多的复杂的含义。
在二十四集中剧情解开了亚可和夏利欧的矛盾。
夏利欧老师的态度可能代表着大多数追番的观众的态度,她担心亚可会失望,担心她会放弃魔法,担心她会不原谅她。
可是亚可却说:夏利欧的表演让她憧憬成为一名魔女,见到夏利欧就是她的梦想。
现在,梦想实现了。
这个时候我又想到了“亚可就是亚可啊”,于是亚可的想法也是在情理之中。
亚可的初心是见到夏利欧,学习魔法以及唤起言之端叶是为了见到夏利欧所做的努力。
那么以亚可的性格,她愿意理解夏利欧,而不是不满夏利欧造成的后果。
夏利欧导致亚可一直用不好魔法,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她们是憎恨和愧疚的关系,也不意味着亚可的两个梦想冲突。
亚可性格简单,在之前的剧情里似乎弊大于利,但这个时候正是由于她的坦诚和坚定,似乎难以解决的矛盾也有了另一条解决的途径。
小魔女学园中,每个人物都塑造的很有趣。
无论是“别人家的孩子”戴安娜、机械宅康斯坦策、三无少女苏西,还是令人又爱又恨的克洛娃等等。
我在写这篇观后感时查百科,发现每个小伙伴的设定都来自不同国家,比如温柔知性的洛蒂来自芬兰,野性十足的阿曼达来自美国,戴安娜和她的小跟班来自英国...这些设定都很贴合人物的形象。
即使亚可在最后一集的最后几十秒才学会了骑扫把飞行,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担任监督和角色原案的吉成曜在采访中谈到,制作这部动画是想表现新人动画制作者在初入业界时的种种窘境和契机。
这和初学魔法的小魔女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魔女学园传递着爱与信念,但是最最重要的——它告诉每一个屏幕外的我们,有一颗相信的心,就能做好自己。
2017.6.26
前两天刚看完趁热乎来评论一下“相信的心就是魔法”从开篇到结尾,整个番都在强调这一点。
亚可作为主角,从一开始到最后都坚持住了这一点,尽管中间有过迷茫。
说实话作为主角,亚可有很多缺点,自大冒失等等,一度让我感到非常难受,但是亚可又是个积极热情善良的孩子,又是她作为主角拥有的非常好的特质。
在一开始我们可以发现亚可的魔法能力非常糟糕,连简单的变身术都做不到,但她从没有放弃对魔法的热爱,到最后结局可以发现,她把变身术使用得非常熟练。
女主真的很没礼貌又特别喜欢给别人添乱……
前几集的世界设定展开很、非常有趣,后期剧情失准一度想弃番。作画流畅到飞起!!
4.5
感动。
刚开始看:什么全年龄向、正统,明明挺幼稚的设定嘛;看到第七集:真香,轻松又充满梦想的魔法校园生活就是好。
最后两集又是哭着看完的 最后一集的作画简直炸裂 让我又想重温一下KILL LA KILL
不喜欢
讲真 被过誉了~
没啥意思,作画亮点也因为制作追准参差不齐而变弱
哈哈 画风我喜欢 剧情也喜欢 好久没打五星啦
25集,终于会飞了……
落蒂、苏西、技术宅康斯坦策的画风棒 15-17觉无聊 第23话戴安娜去找得知自己失去魔力是因为看了夏丽欧的表演而失踪的亚可时“说起来,我有样东西(同样在收集夏丽欧的牌)想给你看”这种方式,让亚可相信“相信的心是你的魔法”亚可的人生箴言重拾对偶像的尊爱。书签售迷妹那集一亮
比较失望,本来是这季我最期待的番,前三集很棒,后期质量全方位呈流星式下降。特别是进入主线剧情以后,剧情非常套路无聊,设定不合理,作画水平也是一落千丈,一堆静止镜头,赶工和经费不足迹象太明显。可悲的是即使这样在如今日番里也算中上之姿
在网飞上是分成两季的,我个人真的并不讨厌这样的动画,友情和激情四射的热血笨蛋,就像个十足的少年漫,加上无限的扳机社情怀。能看到太多以前的影子:天元突破、双斩少女……其实从设定上讲阿可就是个弱化版的满舰饰真子,再加上充足的世俗的道德观,人物从画面的塑造方式都跟当年塑造满舰饰真子的形象是完全一致的,这么多年了,看到扳机社还是这么幼稚,我就放心了。真希望他们能永远这么幼稚下去,也永远都有人买账……
完全一无是处的主角 连闹剧都算不上🙄️ 厌蠢症抓狂人设
最棒的是第一话,也挺难得的。
#柒捌捌〇看动画#1、主角光环太强烈了,扣分;2、一股脑的热血略烦,扣分;3、最终话那华丽丽的助推喷射,躲闪走位切换镜头,俩女主角合体射射,加分!
耐着性子看了两集感觉好小学鸡。。
目前19话,前面觉得挺好看的,但是为啥女主就不能尊重一下别人。说要自己造船偏偏一直去打扰帮倒忙。戴安娜因为家族的事情要回家,你凭啥不给别人回,还说什么我不承认????能猜到最后是被叫回来了。女主能量满满,但也太入侵别人的空间了,好像别人的不同想法、决定都是为了服务女主似的。
不怎么好看啊,还是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