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影节如火如荼。
不能到现场,那我们就来说一部上影节的片子吧。
剧场豆瓣:8.0
日本,东京。
写不出剧本的剧作家永田(山崎贤人 饰)漫无目的的在街上闲逛,凌乱的头发,遮住半边眼睛,内心念叨着: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他在路边停下,被橱窗里的一副暗黑系画吸引。
永田盯住画,看了半天,身边走来一个女孩,像是照进阴暗角落的一束光。
永田被这束光吸引着,跟随着,开始了两人纠缠7年的感情。
她就是女大学生沙希(松冈茉优 饰)。
永田很快搬进沙希家去,相爱的开始让他灵感不断,并且编写了一部《那一天》,还找来沙希当女主角。
但随着感情递进,热恋,永田也因为枯竭的灵感,写不出优秀的作品。
他彻底成为无业游民,终日晃荡,早出晚归装作很忙的样子,每天沙希睡着他在打游戏,等到清晨沙希出门上班,他依旧在打游戏。
即使别人替沙希感到委屈。
可沙希总是无限度的包容他。
永田的吃穿用度都要靠沙希,沙希提出想让他交一交电费,永田说:“实在想不出要给别人家交电费的理由”这一刻,我真的要打爆他的狗头好吗?
沙希骑着男同学借给她的摩托车,永田拿走一个人兜了一圈又一圈,每次沙希嬉笑着躲在黑暗处想吓他,可每一次,他都冷漠的开走。
沙希:你知道,我躲在那里又黑又怕,你为什么不停下来?
该片改编自芥川奖作家又吉直树原作同名恋爱小说,而导演行定勋曾执导过《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爱,不由自主》。
电影因为疫情关系,原定于2020年4月17日在日本上映,却一再延迟,只能最终改为网络通贩。
有可能会失去评奖资格,不禁会让人惋惜。
片中山崎贤人第一次留起胡子,走出二次元,饰演一个冷漠,自私,贪婪,懒惰,嫉妒,无责任感的剧作家。
但山崎贤人在接受采访时,却说:我觉得永田应该是一个有魅力的人。
有时候,我们在痛恨永田的时候,不禁又在自嘲,那个不安的,自卑的永田,不就是我吗?
他总是用言语伤害沙希,但其实他只是那个不会爱别人的自己。
他喜欢沙希说“家是最安全的地方。
”他总是笨拙的逗沙希笑,在他看来这是自己能给予沙希最大的温柔。
他自卑、懦弱,小心翼翼的保护自己的壳,怕受伤害。
可到头来,一个坠入深渊,一个趴在谷底。
伤人伤己的爱情,永田再也逗不笑沙希,而爱笑单纯的沙希开始夜夜买醉。
永田做不到,沙希却一直固执的相信他可以。
沙希一直想看到的希望,可永田没有。
电影结尾,是全篇最催泪的一场戏,打破空间,“初闻不解戏中意,再见已是戏中人...”互相伤害的两个人,最终即使再爱,也不能在一起。
爱情是什么?
《LaLaLand》里,我们总是有很多遗憾,不能和相爱的人相扶一生,不能实现最终的梦想,时光倒流,一切再来“虽再无前缘可续,可我已经在梦里有你过完余生...”
影片最后一幕,剧场里,永田以一种完美的戏剧,结束了他和沙希的爱情,可是这种爱情,到底是伤人伤己。
台下的沙希只能不断的说:对不起,对不起。
到底是永田伤害了沙希,还是沙希丢掉了永田。
到底是沙希因为7年的一事无成,自己的改变,接受不了永田,还是人终究长大后,想要的,就不一样。
好像我们总会错过一些人,并不是因为不爱她/他。
而是,内心一片荒芜,自己都不爱,又怎么能爱别人。
灯光落寞,观众离席,属于你的爱情结束了,可我们终究不能停在原地。
首发于公众号#大壮杂谈影视
戏剧的悲剧性是最打动人的 因为人的快乐都很相似 一起吃美食 一起看樱花 一起散步等等都会让人愉悦 但是快乐不会吸引人 吸引人的都不太快乐 是因为真实的世界是排斥快乐的 人们渴望追求快乐不就因为现实的苦闷么 所以现实一定充满了苦闷 悲剧打动人的除了现实 更充满了对美的探讨 美是一种对彼此的善的表达 男主渴望让彼此拥有美 所以痛苦的沉浸在戏剧里 女主表达了善意 却隐含了自私的愿望 她压抑了自己 是因为自己的无能 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让她痛苦 这很自然 大家都能理解 但爱却是人类共同追寻的存在 因为戏剧 男主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他实现了戏剧中对爱的实现 而女主一直在说对不起 她自责的就是没有真实面对自己的渴望 她渴望不平凡 她在扮演自己 讨好对方 她的卑微就是她的面具 真实的她其实并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但她一直在讨好男主 就是一种刻意的善 所以她表现出的活力和酗酒后的状态也判若两人 他们都渴望爱 他的爱 她无法等待 她的爱 他还没来得及实现 所以 戏剧才完整的实现了 戏剧是人类苦闷生活中燃起的火花 绚烂又短暂 迷人又浪漫
永田一样所谓的艺术家创作者离不开烟火气,那是他们从自己创作世界到现实生活中搭建的一道栈桥,但是他们不能在栈桥上停留太久,不然他们会被吸收的烟火气反噬,他们在栈桥上走来走去,他们无法找到平衡点; 永田一样所谓的艺术家创作者在内心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是骄傲的,唯我独尊的,是那个内心世界的王。
所以就像永田说的,他患上了不听取别人意见的病,听了就是否认了自己,自己的才华,自己的骄傲和自尊,所以永田即使去看了还活着剧场并且留下了眼泪,在回家路上的自白也清醒并拼命洗白自己不愿承认同龄人的优秀; 和这样的人谈恋爱甚至生活一开始应该很快乐吧,被他身上独特的魅力和才华吸引,想着自己总有一天会进入他那个世界,和他一起分享喜悦,自己尝试着理解他,并且不断鼓励他,想成为他在未出名前的精神支柱,结果后来发现更多时候是自己太过一厢情愿,永田这样的人不会轻易让你走进他那个创作的世界,因为在他的认知里,你只是他现实生活的伴侣,却不是他创作世界的伯乐。
尽管这样很折磨,但是如果一天他愿意为现生作出改变,永田告诉沙希他愿意承担电费的话,那么沙希在惊讶着答应过后反而会担心,沙希本就是被那股不同于常人的气质所吸引的,她不希望永田改变自己,她更希望地是永田理解她,她可以走进永田的世界。
所以,和这种人谈恋爱的话初期真的会开心吧,感觉自己抛开了现实生活中物质的困扰每天就像脚踩棉花糖一样,柔软而不切实际。
最后,我好开心小贤他真的一直都有在进步,他一直在突破着自己,小贤頑張って‼︎‼︎
看完第一感觉就是早该分开了!
剧场和花束般的恋爱好像,从开场男主追上女主说他俩的鞋子一样开始相识,中期女主努力经营二者的关系付出了许多,后期两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无奈妥协而分开(但花束中男主女主是互相付出努力男主从充满理想的少年变成努力赚钱的机器/剧场相反,男主一直没有变甚至住着女主的房子不愿意出一半电费!
)永远爱松冈的颜!
从小偷家族开始
不知道在哪里看过一篇关于山崎贤人和又吉直树的对谈?
关于永田的这个角色。
记忆中又吉说小说发表后大家都很讨厌永田这个角色,这和他心中的永田似乎有偏差,他觉得永田应该是一个有魅力的人。
而通过电影,我似乎看到了那个有魅力到沙希一直爱着的男人。
他会强词夺理用尖锐的语言伤害沙希来掩饰自己的受伤与生气,同时在心中又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
他会嫉妒沙希在别的男生面前说话笑闹,骑走摩托后却还是会一圈一圈转回来。
他会生气到把摩托打的破破烂烂后却假装摔倒,不肯亲口告诉沙希我只是想你只看我一个。
他所有的温柔都笨拙的藏在一句他希望永远都能看到沙希的笑容背后。
他喜欢沙希却又好像永远隔着一层厚厚的自我保护。
或许正是因为永田这种不够彻底的“失格”沙希才喜欢上这个有些稚气、有些脆弱、永远任性却永远会逗她笑的永田吧。
渐渐的永田发现再也逗不开心烂醉的沙希时,其实也暗示了结局,影片最后,沙希说:他们不可能在一起,永田不会变,可是她却更不希望永田改变自己,反观这个改变了的自己却越来越讨厌。
或许,当年那个上京少女也希望自己能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吧!
又或许,永田正是这份坚持下去的原因与动力吧。
梦想是什么,到底能坚持多久了?
可能爱情和生活的碰撞是每个人都无法治愈的顽疾。
电影最后一段感动到哭,可到底是为永田最终还是失去了沙希哭了,还是因为沙希单纯的付出哭了,又或是透过永田看到那个没用的自己哭了呢?
再来说说电影本身,时间线稍微有点不是很明确,如果不是看片之前知道,单单从当年还在上学到最后沙希说自己已经27岁一事无成的时候,7年时间的流逝可能显得稍微模糊,前半段节奏稍慢外,觉得都挺好的。
少给一星是希望以后会更好!
看5ch说因为这个电影选择了网络通贩而可能失去评奖资格,如若是这样替主演们稍微有点可惜,看之前没有说实话没有很抱期望,可演的真的还不错,永田的旁白越到后期越不错,沙希的演技一直在线。
面对外人时的拘束,对所爱之人的裹挟和剥削。
藏在骨子里的自卑,几乎毫无缘由的我行我素。
自负,自私,贪婪,懒惰,嫉妒,无责任感,暴戾。
但同时又是那么的脆弱和幼稚。
永田身上暴露着的是绝大多数人共有的缺点,山崎贤人不再饰演漫改中完美但却虚假的角色,而是在塑造一个活生生的落寞剧作家。
你可以恨他恨到咬牙切齿,但某一刻你突然自嘲或是自叹:这不就是我自己吗?
骑着摩托车绕的每一圈,他的自卑和嫉妒心理都在扩大,看着沙希在他恶作剧一般的嘲弄中慢慢失去笑意的脸,永田获得的是一种自虐性的快感。
但是当他真的找不到沙希时,悔意又接踵而至。
他一直潜藏在面具之下、潜藏在倒刺之下的自负,在面对外人的质疑时可以不屑一顾甚至针锋相对。
但当听见沙希报复般地大喊到“有趣”时,他只能不停地将物件狠掷出去,宣泄自己的痛苦。
永田给沙希的爱是忽远忽近的,他会像个孩子般戴上拙劣的面具扮丑;也会突然想起来给沙希买礼物。
但其他时候,他偷偷约会其他女生;自己吃咖喱饭、买书却不愿意承担电费;让沙希去做兼职而自己在家偷懒。
永田是爱他的吗?
亦或是只是将她当做人偶?优秀作家的生活必不可能波澜不惊,从前的永田在剧作里只会堆砌般贯彻自己空洞的理论和想法。
但是与沙希的相遇让他的作品真正富有了活力。
最后的读台词是全片最喜欢的一幕之一,当镜头转动,墙板落下,才惊觉这一切故事都发生在剧场内。
观众席上的沙希,流出了和永田在看“还活着”剧团演出时一般的泪水。
永田的剧作终于成为了真正能感动人心的作品。
但是永田在那间小房间里许下的承诺、描绘的未来,仍旧在沙希的一声声“对不起”中化成了泡影。
观影如阅己。
前面永田拧巴的人格让人十分的反感,不敢去面对,但心里却又幻想,所以他搬出同居的公寓,但却又会在深夜过来。
观影时我十分讨厌大半夜过来“偷人”开关门也不注意点,来就来了还非得把人搞醒。
但到后面我可能理解了,他逃离却又想靠近,像小孩子一样通过这种方式引起沙希的注意。
他想保护她,但现实他却是被保护的一方。
正如他身无分文搬进沙希的公寓,无所事事也不交水电费。
沙希却打着两份工 ,给他端茶削梨。
他疯了似的逃离,却总忍不住夜班回来蜷缩在她怀里。
醒来后又背对着装睡逃避。
前面的戏段,永田的“渣” ,沙希的“傻”,相互爱着却也相互折磨。
一个人在装满曾经点点滴滴的回忆,他收拾着东西,翻看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不忍这下又复原回去,期待她的回来。
但当她乘车回来帮忙收拾时,他意识到他要失去她了,他拿出曾经一起演的剧本,翻看着过去的一笔一划的回忆,想留住她。
她好像“成熟”了,好像下定了某种决心,索性好好告个别,来“再为君舞一曲”!
于是她说:“你很擅长读剧本吧,读一下~读一下~”于是两人带着别样的心情,对着爱情开头甜蜜的剧本。
但如他所说“全是缺点”,于是两人读着读着都抛开剧本自导自演,说着长久以来心中的感悟、憧憬。
最后公寓的墙壁倒下,台下坐满了观众,还有她。
“沙希百分百顺从我”,这是咒语吗?
否。
这是电影《剧场》中男主角永田发出的内心独白,也可以说是他自以为有力量的意念。
沙希,仿佛就是他用这种心念缔造出的完美女友,二人的从属地位窥见一斑。
永田完全明白沙希对他的“爱”基于毫无底线的容忍(而沙希对他的态度更像照顾自身弱势却张牙舞爪的猫狗),可他拧巴——想完全依附于宿主沙希身上吸血,又不想失去作为一个流浪文人的苍白尊严。
永田的敏感、脆弱、易怒均源于对才能的自卑,这种自卑最终导致他气宇狭隘,但他没能力反思揭露自己的阴面继而解决问题,直到永田清晰地意识到失去和沙希美好关系后的虚空苦痛,要远大于自恋我执的那点皮外伤时,为时已晚。
“这种理所当然的事,为什么就没做到呢。
” “要是早些说出来就好了……” 从沙希变得颓废酗酒,再到她每次回家自我修缮恢复如初,永田可能有几个瞬间以为熟悉的沙希又带着那句温和又冰冷的“谢谢你”毫无力量地回到了自己身边。
沙希,其实更多的是希望永田不要过度沉浸在自卑自责的泥沼中举步不前,想让他放下“天才”想象笃实行路…… 她也因为被榨干关系中最后一滴能量早想一走了之了。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个朋友,和永田巧合地很像,不太一样的地方应该是,虽然他两都具有顺直男所不具有的细腻、敏感、洞见,但是永田的自负滥情更加标签化,更加绝对,也更畏惧反思,他每每用怀才不遇的想象逃避验证自己的真正才能就是例证。
沙希开始说自己“害怕太阳”,可她却总如太阳般温暖身边人。
遇见永田,她再也不社恐了,能够安然地走在街头:他两确实是相互救赎过,只是曙光照入过程太折磨也太迟。
《剧场》是我这几年里看过的唯一一部让我泪点爆炸的电影,但是即便如此感人,到最后我也知道他们并不算所谓灵魂伴侣,而更多是患难战友,二人本就没有深度精神交流甚或浅层的志趣相投,只是沙希对永田和他所描述的“那个世界”感到不明所以,这种好奇心支撑着她在偌大的东京存续着外乡小镇女生奄奄一息的精神世界,而永田也只是像吸血虫一样无限吮吸着沙希对他自恋的包容,为了这份不合时宜、聊胜于无的羁绊,他们把自己,也把双方的生活活生生过死了。
最终幕,镜头顺着永田羸弱的身躯摇移,永田以献祭自己的爱为代价换来了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天赋”和文本素材,而沙希所在的位置在觥筹间已易主她者,落下的实景道具墙令我落得一地鸡皮疙瘩……
直接了当吧,就是看渣男男主如何把爱他的女主耗死。
可以说该死的大男人主义吧,不过这次男主是渣男中的战斗机,自己无才不认,还不想自己女友否定自己,否则就发脾气,甚至为了所谓的创作而搬离同居的公寓,你要知道,你连水电费都没交,哦不,是交不起,吃得还得的女友父母寄来的食材。
我的天,要我说,这女主也足够傻,看着是心甘情愿被男主耗,甚至是一天打两份工作来供着他。
难道男主在那方面特别厉害?!
不见得,电影中的形象犹如行尸走肉,乞丐般。
可能有人说,他的坚持最后成功了,屁哦,如果这般走火入魔创作还不成功,他直接就有精神病了。
确实,我从头到尾都觉得男主精神有问题。
包括他第一次这么主动搭讪女主,而最搞笑,女主竟然请他这样一个怪人去喝咖啡,果真天真单纯得有点让人讨厌,真的从某种程度能解释她为什么那么愿意“挨揍”。
电影最后布景倒下那段,貌似有点点睛之处。
但在我看来,无非就是把男主跟女主的爱情故事摆上舞台罢了,也恰好跟电影名照应一下。
给我一种就是看了一部大型的“哄女”舞台剧。
不过看样子,女主应该是被感动到了,估计会给男主机会吧,但以我经验,男主还是那个鸟样,只是在经济上可能会有所好转,毕竟他的剧开始有观众了。
其实看完。
接近8分的评分令我有所惊讶,毕竟没什么内涵,无非就是一部“找虐”的电影。
女主最后读台词那里,说“自作自受”。
回想一下,女主何尝不是呢?
难道不是她把自己男友养成这样?
连自己的青春都搭进去了。
男女主人公都无什么好可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社会上存在一种人,他们过早的了解了自己,对世界,对社会过早的有套成熟的理解。
不管这些像永田的人是不是真的洞察到了核心,是不是单纯的自以为是,这种心境是绝对的。
这种像开了上帝视角的人,是很难再改变的。
过早的了解了自己,那么自己的优点缺点都很明确。
永田认为自己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流,这不是社恐,是不屑,对他们的言行有着预估,也是因为其大部分内容都是无用的,所以不想沟通,认为俗不可耐。
慢慢就形成了习惯。
永田看待沙希,一开始认为她是善良的人,就是单纯像利用别人的善良来得利,然后是单纯,对她产生一种好感,再然后是傻呼呼的,认可自己,此时真正喜欢上了,再然后有毅力有责任。
当他了解沙希越多,越发现自己越不是个东西。
然后对自己的了解开始不再上帝视角,出现了迷雾区域,他自卑起来,他不敢赞美她,甚至有意想要贬低她,以求心理平衡。
以前在自己的上帝视角中,是孤傲的,再怎么落魄,演出不受欢迎也是世界的错。
所以写剧本是顺心的,是自己真实想法。
沙希的出现,撼动了他的世界。
这样孤傲的人依赖于她,心理上的愧疚充斥着整个大脑,这也是剧本写不下去的原因。
在永田找不到上帝视角,深陷在这段情感当中。
他的反省深深反噬着他自己。
他感觉到这样不行,但他非常不愿失去沙希,于是才有了那句“我还能坚持多久呢”。
永田还是做出了改变,和沙希分居,想要重新找回上帝视角,虽然有效果,但闲暇时间总是会想念沙希。
他知道此时的沙希非常的可怜,但他只能这么做,他们感情的唯一出路是,自己必须成功,赚足够的钱,不是两个人亲密热情,去那儿快乐就能解决的。
他写的剧本也不再独特,因他太想成功了,开始去将重心放在了观众上,想迎合他们,剧本变得很俗套,要知道他不擅长这种剧本,所以还是失败了。
永田此时清晰的感觉到沙希要离开自己了,就像看剧透的影视剧,等待那悲剧的一刻。
永田珍惜着沙希,一直像往常一样生活,他在拖延沙希离开的时间,他看到了沙希痛苦的生活,自私的他明知分手是对沙希最好的方法,也不去这样做。
这么矛盾的他,不知道要坚持多久,要伤害沙希多久。
最终沙希还是提出来,不想这样下去了,永田并没有很惊讶,这一天终于到了。
此时此刻,失落的他确实是有些慌乱,他想要说出他想要的生活,表达沙希在他心里的地位,但是他想在他成功的那天去做,但却没时间了,沙希要走了!
永田到底是在剧场里做出了改变,还是在真实世界中做出了改变,影片没有告诉我们。
但至少我们知道,沙希最终是看到了永田这个男人的真实想法。
如果永田在剧本的构思上,一开始就把重心放在自己的情感问题上,说不定成功的会早一些,可能剧本的内容会是另一种模样。
是幸福的剧本。
这电影还是满震撼的,想说永田这个角色很像《阿飞正传》里的大渣男阿飞,张国荣要是演永田这个角色,应该就完美了。
3/5 我的妈我认识这样的傻叉男人,心理阴影。
又吉愿意详细剖示自己的自卑和自负,是因为他真的很爱过去的那一位吧,没想到一直悬挂着的自己,会在结尾默默流泪到完全止不住。
我看不得这种剧情,越看越生气💢。
执拗的溺爱是她对世界曾经的抗衡,养的不是废材男,养的是她幼稚而美好的梦。
人物心理和生活状态的刻画很细腻,真实得像是很多爱情中都会发生的小故事。喜欢单车赏樱那场戏,唯美得可以忽略之前所有怠慢与伤害。结尾再遇见,笑中带泪,毕竟是笑了。爱情结束总得留下点会心一笑的东西,也总得让人有所成长。女人的成长通常是在放手中,男人的成长多半是在失去后。
看到结尾周围的墙倒下来感觉灵魂出窍,剧场是从哪一刻开始的。以女生的角度看是很糟糕的男朋友,只是站在同样为人的角度又有很多共鸣。永田一个人出门买新书下馆子那段,虽然在感叹哇他可真过分,但又觉得我可能也会做出这样的事。什么时候成长了这么多啊山崎贤人,在店长楼下带着急切又痛苦的表情拨自行车铃,沙希走下来之后笑着要车钥匙带她回家的永田,接下来一路上的笑都好像在哭啊。为世界上最可爱的kento桑感到开心,演员这条路已经走了很久,又好像才刚刚开始。
愿每个剧场都有为你留到最后的观众
男主自负贱骨头,女主恋爱脑郊七,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锁死绝配。到最后受伤的只有我,从头骂到尾🤗
我一直在想mayu说的打破他们平衡的那个瞬间在哪里呢?是想去迪士尼乐园却被批评时百依百顺的尴尬,还是被无视摩托车绕圈到第四次时呆在原地的空洞,又或是只有次次醉酒后才归家时床边的人偶拥抱。爱情的消磨总是悄无声息的多年后,他们再仔细回味那个有樱花掉落二人依偎骑车前行的清晨,也还是找不到答案吧只有一声"对不起",送给当时拼命逗我笑的你
结尾可以让人理解为何全片女主都呈现出一种反常的热恋状态和对男主反智的痴迷,但仍然不能让我和结尾的女主共情并感动……看评论里都说这呈现的是个自卑者,我倒觉得用这种方式来忏悔自己和怀念恋人,简直是极度自恋……
最后的戏中戏是全片唯一的高光时刻,剩下的2个多小时实在拖泥带水,乏善可陈,甚至有好几场戏是具有很大重复性的,实在有点不知所云,到底想表达什么,更要命的是全片传达的价值观也实在没办法苟同,男的够渣,女的够贱,明明是废青,别老拿文青自诩,装逼痕迹太明显。有点类似的《火口的两人》和《从宫本到你》就要好上很多很多。
那讨厌的男主。当结尾,他在诉说着那些美好的未来时,还是忍不住哭泣了起来。曾经那些我所向往的,温泉之行,有一只大狗狗,去一次乐园的憧憬都成为了虚幻的剧院内的语汇。又吉直树一定很想念那位无限包容他的,一直笑着的前女友.
欧他SB把噗最爱是不是呀~~~
本i贤都觉得这个角色也太渣了吧,mayu这样的好女孩你不要给我吧,好女孩在感情里永远受害罢了。才华在性格面前真的算得了什么呢,碰到这种夏目金之助一样自卑自负不会爱只会伤害爱他的人的玩意儿早点跑吧,何况这才华跟夏目比也是越级碰瓷了,所以他就是还剩下颜了,有颜真好,永远可以为所欲为,把好姑娘毁了也不用负责。
自负与自卑是如何伤人一万自毁八千的,太理解永田了。
男主:我知道我很渣,我也不想这样,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我做不到。。。🙄
对沙希这样的天使都可以做的如此出格无动于衷,我对男主太失望了那样的嘶吼,那样的妥协,让人心碎
蛮诡异的一对男女 这就是文艺青年吗
《关于我写不出剧本并把这件事写成了剧本这件事》从开头的十几分钟的搭讪开始,剧情就nm离谱。真年度pua大戏,直男最终性幻想之作。编剧可以开了。可惜山崎贤人遭上这么个烂电影
用最感性的方法拍了最庸俗的故事,对于情感中的纠缠,戏剧与生活的纠缠,就这样缠缠绕绕说不清道不明,这才是情感。山崎贤人呈现出全新的风貌,在职业生涯往前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