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食无着、混饭讨食的无赖少年,到为爱奋发、可与李唐争雄的一方霸主,再到肯为天下苍生主动放弃性命的英雄儿郎。
儿时看到结局,二少欣然赴死,独留伊人,只觉得意难平。
如今再看,这样处理虽然悲剧性更强,但人物的成长线更饱满,在这个故事语境里升华至无以复加,比原著隐遁不出、享齐人之福,立意更高,更富生命美学。
少年心性,胸中道义未灭,热血未凉,性情未消。
于2020年1月1日
这部电视剧,看得我十分纠结。
本是多年前就看完的,却迟迟写不下感想文,直到最近偶然在贴吧看见一张图。
寇仲,李秀宁,这两个名字,最终还是没能写在一起。
一次又一次的误会,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一次又一次的来不及解释,直到生生相错,直到再也无法挽回。
电视剧的结局,应是寇仲与宋玉致在一起,而我却不能接受,就像我同样无法接受徐子陵与师妃暄在一起。
喜欢的是秀宁,却看到她在李家身不由己的命运,坎坷一生,最终虽然是李家天下,她却失去了一切。
喜欢的是婠婠,却看到她为了那个男人甚至不惜背叛师门,放弃自己的一切只为讨他欢心,却只能看着他与另外一个女子,轻声道句:祝你们幸福。
而转身。
欲哭无泪。
一直记得寇仲初识秀宁时,他狼狈地摔倒在地,那个温婉美丽的女子对他伸出手来,从此,他再也忘不掉这冷漠的世间,有那一抹温暖的笑容。
不可否认的是,秀宁最初帮主寇仲与徐子陵只是因为他们二人身怀长生诀。
那时的李家,太需要招揽天下能人贤士,所以她助他们,为的是收买人心。
一个单薄的柔弱女子,却要用心计协助李唐天下。
身在李家,是秀宁最大的不幸。
李家的重担压在她的肩上,她不能如无拘无束的宋家小姐玉致那样可以自由地选择所爱之人。
秀宁太过于清楚自己的命运,她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婚姻会被牺牲——即使她并不爱柴绍,她甚至会厌恶柴绍那种纨绔子弟的挥霍,可是她却不能拒绝柴绍,只因为李家要争天下,只因为柴家的财富,是李家背后最大的支持者。
所以,秀宁必须要求寇仲出人头地。
若没有秀宁,就没有少帅军,就没有今日的寇仲。
只是,今日的寇仲,已经没有了初衷。
很讨厌宋玉致。
她明知寇仲与秀宁相爱,她明明口口声声说秀宁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却还是要喜欢寇仲,还是要和他在一起。
可是,却如何能说她是横刀夺爱?
因为,是秀宁嫁于他人,是秀宁先选择放弃寇仲的啊。
心中满是苦涩。
秀宁做不到的,玉致都做到了。
玉致陪着寇仲打梁都,尽管这是给秀宁的礼物;玉致一直相信着寇仲,始终原谅他犯下的那些错;玉致从始至终都对寇仲不离不弃,在他最失意的时候,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之后,他的身边,都是玉致。
正如电视剧最后,寇仲说的那样。
他与秀宁,只如同烟花般灿烂却转瞬即逝。
她是他最美的初恋,因为得不到才放不下,只是,他们早已经成为了过去。
说不清为何会喜欢秀宁。
她是一个女强人,她是有着野心的。
即使她爱着寇仲,她也不愿为爱放弃一切。
或者说,事业在她的心中,是占据着比爱情高的地位的。
或许是,这个骄傲的女子,这个不会为爱低头的女子,和自己那样的相似。
即使知道自己心里念的是谁,却为了那些权势,那些地位,那些成功,而欺瞒自己不去爱。
直到失去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来是愿意舍弃这一切和那个人在一起的。
只是,苦苦追寻的都是已经失去的,不珍惜的,都是得到的。
林峰的寇仲、吴卓羲的子陵、杨怡的李四小姐、胡定欣的绾绾、唐宁的师妃暄都很经典:寇仲的霸气果敢,子陵的稳重木讷,秀宁的大局为重,绾绾的邪气美丽,师妃暄的超凡脱俗都深深地吸引着观众,还有伍咏薇在这戏里也很漂亮,也认识了内地演员李倩。
总体来说,很值得一看,40集也不觉得长。
很可惜,秀宁和寇仲最终没能在一起呀
其实我看这部电视剧时还处于懵懂期,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在说寇仲很帅,我却是第一眼就萌上了眼神如烟似雾的徐子陵,其实吴卓羲的脸部轮廓也是很俊挺的,但是,那个时候的我只是深深的记住了他的眼睛,似有情又似无情,似淡然又似执着,以至于后来的很长一段时期我都是拿他的眼睛来跟身边的人比较,后来发现此眼只应天上有,不许人间到处存哪!!
时隔十年,再次重温这部经典的电视剧,越发能体会到当年TVB的武侠剧的功底。
小花小旦挑大梁演技在线,情节紧凑宏大毫无注水,除了特效差点没啥黑点。
就这紧凑的情节,搁现在大陆拍,怎么着都得拍七八十集……想说说四美,尤其是寇仲这条线。
寇仲和徐子陵一个至阳如火一个至阴如冰,一个野心莽撞一个淡泊名利,而两条线一在朝野、一在江湖,可能我更偏爱朝野这条线吧。
寇仲线1、李秀宁。
十年前我中学,初看时,四美中最心疼李秀宁(杨怡那时候绝对颜值巅峰),“烟花灿烂却易逝”的寓意也让我难受了好久,如今回头来看,发现其实秀宁并不需要心疼,她是个太通透的女子。
首先秀宁毫无疑问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初见面便帮助贫水相逢当时还是穷小子的双龙、在李渊称帝、柴绍没有利用价值之后的不忍都可以看出来,她的善良大气是天生的。
其次是秀宁的感情观,很多人觉得当年秀宁没有选择寇仲是因为误会,个人觉得不完全是。
诚然,当时秀宁和寇仲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寇仲初知玉致的感情,柴绍无意中毒害寇仲,都是导火索,但秀宁最后选柴绍,并不是被误会迷惑。
她一是不想辜负柴绍,二是不想伤害玉致,三是她对寇仲喜欢多过爱,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寇仲不靠谱啊!
寇仲的性格玩世不恭、冲动幼稚,很容易给人不靠谱的感觉。
看到玉致许愿的字条“寇仲玉致同偕到老”之后,对玉致开始怜惜,还藏起了玉致的纸条,谁敢说他当时对玉致没有一丝一毫的男女之情;而且寇仲的性格不羁难驯,追回并羞辱逃兵的事情就是个例子,他并未觉得自己错了,虽然会跟秀宁道歉,但不认同的妥协难道不会成为以后感情不合的导火索吗?
反观柴绍,一路以来甚至到他临死,都对秀宁一心一意,从善如流,心里从来只有秀宁甚至没有自己,心底里就觉得秀宁说的做的都是对的,这种情况下,秀宁选择柴绍,当时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最优解(当然之前说过的三点也是考虑因素)。
正是因为是清醒的选择,所以大婚当日寇仲拿梁都来做贺礼后,仍然心无波澜得和柴绍洞房花烛,婚后一心辅助柴绍成为大将。
这些,三心二意的人是做不来的。
最后是秀宁的大气,秀宁的大气不止在政治上,也在感情上。
政治上,只身前往瓦岗寨求和、身陷孤岛毫不慌乱、丈夫身死孤身如敌营寻真相、心中确定柴绍非寇仲所杀后为避免两军交战自愿做人质,不得不说是女中豪杰。
感情上,婚后将柴绍从一个若不经风的公子哥培养成懂得攻城略地的大将,那种影响身边人的能力,几个人能做到?
寇仲最后找她摊牌说自己做了选择,秀宁只是初恋,是灿烂但易逝的烟花,只回一句”我终究是错失了”,然后便放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秀宁聪颖通透、从容大度,是真正的公主。
2、宋玉致。
从李倩的扮演上,玉致像个小家碧玉的假小子。
同为门阀小姐,玉致和秀宁截然不同。
首先是门第之见,玉致是完全没有的。
初见面就能和寇仲成为欢喜冤家,哪里有小姐的架子?
后期也从未觉得门第是她和寇仲的阻碍,可以说她对待寇仲从始至终都是平等的。
反观秀宁,秀宁不是势利的人,但她是有门阀之见的,只是希望能一起解决。
所以她一直希望寇仲成才之后再娶自己。
两个人都没有因为门第放弃寇仲,但形式和态度截然不同(如果作为一个穷小子,尤其是像寇仲那种盲目自信放荡不羁的,确实是和玉致更合适。
)其次是感情观,玉致的感情观很简单,就是爱。
这和她的家庭有关。
爹爹和哥哥对她宠爱有加视若珍宝,而且都是无心政治权势的人,所以她内心有爱也敢于追爱,无需考虑政治形势能够遵从内心。
秀宁从小就生活在想要争夺天下的李阀,李渊对她的爱比宋缺对玉致的爱差太多,再加上三个哥哥暗自争斗,这种家庭出生的人很难真爱至上。
在李世民和寇仲之间,能做到放弃雄才大略、对自己一心一意呵护备至的李世民,内心的爱得多富足才能做到啊。
这点上我佩服玉致,她虽然没有秀宁通透,没有秀宁那么明白什么对自己是最好的,但是她一直遵从内心,单单真爱至上这一点,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真的秒杀一片。
最后是玉致的善良和付出。
为了爱情、为了姐妹之情,玉致一直在付出。
为了成全寇仲和秀宁隐藏自己的爱慕翻过来撮合两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为爱人做大闸蟹到手指破烂,在寇仲发狂伤人时用自己的身体阻止他伤害自己。
玉致一直敢于付出,不能说不求回报,但始终心甘情愿。
玉致单纯天真,是所谓的“每个人心里都住着的小女孩”。
说到这里,必须批一下寇仲的三心二意了。
通透的秀宁觉得寇仲不考虑,内心富足的玉致时刻怀疑寇仲是不是真的爱自己,他在感情上是有多不靠谱?
虽然最后和玉致十指相牵,虽然临死前选择将玉致的鞋带在身边,虽然把玉致比做星星而秀宁是烟花,虽然我承认他最爱玉致,但是,个人认为如果不是生死关头,他还是会左右摇摆的……徐子陵线简单说两句吧,毕竟唐宁的师妃暄真的纯洁如圣女,扮相着实惊艳;胡定欣的婠婠颜值虽然略输一筹,但美艳作为妖女也够了。
徐子陵相对于寇仲,那真是靠谱得多得多了。
首先他自始至终都清楚自己最爱师妃暄,即使和婠婠发生关系,但内心始终如一,未再动摇。
徐子陵的内心稳重正直,是看尽人世情爱的妖女婠婠爱上他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师妃暄能大气到在徐子陵和婠婠发生关系后依然相信他、遇事还能找情敌商量的关键。
虽然林峰从头到尾的表演都显得有些青涩,但我仍是渐渐的喜欢寇仲,即使他在受过感情创伤成熟后常常就是神色凝重的面孔没什么变化,我仍然喜欢他多过徐子陵。
原因?
大概就因为,无论寇仲是先前那个张扬外向的穷小子还是之后侵城掠地差点入魔对感情举棋不定难下判断的少帅,都是个真实的人;而徐子陵,之前还像个人,自从认识了那个“大爱无疆”不食人间烟火的师妃暄,渐渐的就变成了“道士”。
也许,我还是喜欢实际点的事物吧。
电视的结局,真觉得不可理解,也难以接受。
没看过原著,据说原著的结局并不是这样。
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有意想把这个故事叙述成悲情得像《星语星愿》一样赚取观众眼泪的同时也希望在观众心里留下深刻印象,但我觉得,顺着故事的逻辑发展,制造这样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实在有些牵强。
我简直怀疑玉致是不是得罪了导演,干吗非要给她制造这么多苦难还让她失去所爱。
相比秀宁的大家闺秀,玉致这样的小家碧玉,更像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一个有爱也有梦的女孩,自然就更能比秀宁获得更多同情。
至于秀宁这样肩负国家重任深明大义的女儿家,毕竟还是少数。
我敬佩她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睿智,但并不欣赏她对待感情的草率行事。
从她对寇仲因为误会而选择嫁给柴绍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秀宁和寇仲的缘分,就如最后寇仲所言的烟花一般,惺惺相惜之后便消逝殆尽。
他们俩产生了交点,但终究只能平行前进。
缘分这种事,可遇不可求,你一生中对的那个人,只有那么一个,而寇仲,绝不会是秀宁生命里对的那个人。
可怜了我的玉致,心甘情愿的陪着寇仲戎马生涯,出生入死患难与共,对待感情还是少了那么一点点勇气和自信,碰上寇仲偏偏又对感情不是个爽脆人,那也注定要经历诸多波折。
只是在经过这么多风浪过后仍得不到完美,实在令人一声叹息。
寇仲的死十分之牵强,由此直接造就玉致终生的伤也更令人心痛。
人生何等之奇妙,就毁在导演那最后一张牌上,搞得明明阴阳相隔让人痛断肝肠,还偏要去营造得如此唯美浪漫极尽煽情,什么“你永远活在我心中”,都是废话,长久的思念,怎敌得过一个大活人笑盈盈的站在你面前?
至于师妃暄和绾绾及徐子陵,我不知说什么好。
一个是冰清玉洁的圣女,修道简直到了脱离人间的地步,连绾绾公然当面挽住徐子陵调情都可以一笑置之,对于这样的境界,我自叹不如。
仍是绾绾,魔门中人,可以为爱改变,勇敢大胆的追求爱,倒颇为符合现代女性的特质。
但她也令人惋惜,能得到徐子陵的人,却永远得不到他的心,唯有守着个女儿以寄相思,也是个专情之人。
这也没办法,谁叫那徐子陵天性淡泊世间一切,不要人间烟火唯爱柏拉图式精神恋爱,这是他的选择,又是一番境界,我们旁人参不透,也只能表示理解,尊重他的选择,替绾绾轻声叹息了。
电视其实前一半都并不吸引人,人物庞杂,剧情过短难以一一交待干净,不少硬切场面就显得十分之生硬与不合情理。
说到这儿还想起那个宇文化及,更是好笑,前面还趁傅君瑜龟息之际去杀了柴绍陷害寇仲,马上一转换就在河面上抱着仍在龟息中的傅君瑜作深情款款状,口口声声什么只要她醒来他就退隐江湖不再留恋名利云云,再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等着寇仲前来报仇,真是无语。
相信原著中的宇文化及在这一段里一定对其心理变化有所交代,电视里则直接省略只上结果,让人一头雾水。
不过一部有这么多人物和故事的小说能拍成这样也算不易,吴卓羲虽然到后来似乎其角色像是被有意弱化,但其扮演的徐子陵也能看出个究竟;而林峰虽然到后来几乎就一直是张严肃的脸,像是为了角色需要而有意收敛,弄得说话时嘴角都不太自然,但基于他越发凌厉的眼神和后面帅酷的扮相,也可以满意了。
只是现在想到星空下玉致抱着死去的寇仲那一幕,仍是无尽滋味在心头。
我可怜的寇仲和玉致,真想为你们平凡啊
对着《大唐》的电视剧,我是一如既往的嗤之以鼻。
子陵淡雅,寇仲霸气,锋寒冷冽,小白多情,清璇宁静,婠婠轻灵,落雁落寞,甚至乎杨虚彦最后一叹的落寞无奈,商秀珣的孤独骄傲,乃至婠婠师妹白清儿那种被婠婠掩盖了光华的不甘,我都不相信电视剧能够表现出来,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天下大势,那么多的欢喜离合,并不是不善大场景塑造的tvb能够驾驭的。
或许人都是有孽根的,喜欢一边好奇,再一边挑剔。
那时候,里面的人,除了少爷,我是一个不认识的。
我看到我一直不喜的师妃暄少了一份仙气多了一份稚气,漂亮娘成了和贞嫂的合体,美丽聪慧的沈落雁硬生生的嫁给了大叔李密,子陵多像一个跟班,没有了冷酷豪迈的跋锋寒,还有我我喜欢的小白和杨虚彦合并……数不清道不明……那时候,你出场,我看着漫天闪过的金光,你黑色的眼线在眼尾微微上挑,指间有叮叮咚咚清脆悦耳的复杂缠绕。
不相信这个就是书中只着白衣,不施粉黛,在清冷的月光下一蹙眉,一微笑就牵动无数人心的妖女婠婠,那个从不低眉,绝不屈服的绝代妖娆。
是的,我觉得俗气,还俗气极了,难道妖女就必须要浓妆艳抹,再布料极少?
可是,就像张爱玲说的:……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就从尘埃里开花来。
你便在我心中开出了花。
亲爱的,要相信,那绝不是编剧的功劳。
娇俏的粉、热烈的黄、清新的绿……在你身上如花朵一样绽放,你用颜色诠释你的美丽,你用美丽丰富了整个《大唐》。
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你?
是因为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男人不喜欢妖女,而你是特别的那一个,试问我怎么会不喜欢你?
陵少,不如我嫁给你吧,好不好?
我叫做——徐子陵的女人。
啊,突然很惦记我的子陵,不跟你玩了,不过我警告你,徐子陵是婠婠的心上人,谁要伤害他,就是跟我阴暌派作对。
子陵,你别死,你千万不要死啊,你欠我很多还没还呢!
子陵,如果由始至终没有出现过师妃暄,你会不会跟我在一起?
你不会放弃,我也不会放弃。
你错了,多情不等于滥情,我眼中只有子陵一个。
再痛也不及心痛。
虽然陪在你身边的人不是我,我得不到你的心,但曾经得到你的人,这已经让我记一生一世。
……书的结尾,十年之后,婠婠依旧赤足。
漫天大雪中,在跋锋寒、寇仲、子陵的眼前闪过一抹白影,没有对望,没有语言,没有字条。
电视剧的剧终,十年之后,你穿着成熟的紫色,脚下的金铃依旧叮咚,低眉颔首,眉眼间掠过知足的快乐,那一刻,你仍成就了我心中的婠婠,虽然你并非白衣赤足,也并非雨雪深处。
或许有一天,新拍大唐的时候,会有另一个女子,真正的身穿白衣,出现在双龙面前,笑吟吟的说:妾名婠婠。
但是,在我心中,我会一直记得有一个叫胡定欣的女子,演绎的那个不像婠婠的婠婠,一直那么美丽,那么勇敢。
唐双龙传看到你到现在,竟然已经快十年了玉致,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在想,这是谁啊对你其实没好感谁知道,会在看戏的途中,如同寇仲那样,竟然被你俘虏了心从此,你就是最美好的玉致,还记得扬州假小子吗?
玉致,还记得你跟寇仲初遇吗?
玉致,还记得你跟他斗嘴斗个不亦乐乎吗?
玉致,还记得你抱着他奋不顾身口吐鲜血吗?
玉致,还记得你跟着他离开闯荡天下吗?
玉致,还记得你为他煮螃蟹手指头都肿了吗?
玉致,还记得你为他熬绿豆汤买衣服吗?
玉致,还记得你离开他自己跑到扬州去怀缅吗?
玉致,还记得他为你奋身一战不顾后果吗?
玉致,还记得他跑到扬州找你吃醋的样子吗?
玉致,还记得他连命都不顾为你捡礼物吗?
玉致,还记得他帮你穿上小兔鞋告诉你他最在乎你吗?
玉致,还记得他说要你相信你未来的丈夫吗?
玉致,还记得他跟你说要珍惜眼前人吗?
玉致,还记得他为你放弃天下吗?
玉致,还记得,你们两个,坐在星空之下,静静相依吗?
玉致,还记得,他最后怀里揣着兔子鞋,告诉你,他最爱的,只爱的,只有你了吗?
还记得,他说,他会永远永远,在远处,守护你吗?
如 果这些,你都不记得了,我们都还记得。
我们记得,你那明眸皓齿的可爱模样,我们记得,你那不顾一切的爱情态度,我们记得,你在我们心中留下最初的痕迹。
现 在你长大了,可能不再是那个玉致了,那个傻傻的丫头了,但在我们心中,你还是一如既往,纯真美好,善良如初。
玉致,其实你已经不是玉致很久了,但不论你到 哪里,成为什么,倩倩,你的玉致永远还在我心里。
想念你,玉致。
(非原著党勿扰,不想跟你们对骂)我们先说说双龙的核心,那就是双龙。
寇仲、徐子陵,这两个人物在黄易先生的作品中,可以说投射了他人生观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之道。
寇仲,有争霸天下的雄心,敢打敢拼,有勇有谋。
徐子陵,追求人生境界的崇高,心思深沉,内敛谦逊。
这两者正暗合了人生在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可想而知,黄易先生在创作出这部神作时,可以说在两人身上绝对花费了极大的心血,他们的市井兄弟之情,相惜之情,他们的不卑不亢,他们的不离不弃,以及在乱世中互相扶持的“义”都是我们读者为之动容的。
但是,怎么到了这部剧里,两人的智商就处于掉线状态呢?
怎么徐子陵就变成了寇仲的小跟班呢?
然后再说说宇文化及,小说中登场时,他要帮隋炀帝取得《长生诀》,为的是让这老小子练功练到走火入魔,再实施他宇文家谋朝篡位的大计。
试想一下,这是一个臣子,所以他篡位要用长生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暗戳戳的害死隋炀帝。
而剧中的宇文化及出场没多久,就敢当众跟杨广动手?
这还能不被拖出去斩了?
而且,这个行为逻辑也说不通,宇文化及敢当众跟杨广动手,还要长生诀干啥?
再说说傅君绰,小说里描写她一身白衣,双龙初见她时,如同菩萨降世,妥妥的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双龙认母的桥段,是我看小说时能哭出来的桥段,那是一种乱世孤儿无所依托时,最后的依靠。
他们的母子相认,是纯粹且让人为之动容的。
就是因为短暂,这段感情才美好。
他们短暂的母子情谊,贯穿了整个大唐双龙传始终,是人物的重要推动情节。
但到了这版剧中,傅君绰收双龙为子,目的竟然是实验两人练长生诀?
只能说,编剧的阅读理解是不及格的。
只是为了电视剧制作服务,把剧情改得乱八七糟。
剩下的槽点多不胜数,比如原著中杜伏威收双龙为子,改到了李密身上。
而这段剧情处理的也不好。
原著中,杜伏威收双龙为子,是看到了这两个臭小子身上的不拘一格,与他本人的邪性颇为投缘,且膝下无子,他们又痛失母亲。
而他胸中争霸天下的野心,也暗合寇仲的雄心。
看书的时候,只要这俩人一登场,所有人都知道这双龙必成大器,杜伏威收他们当儿子完全合理。
电视剧中,李密为什么要收双龙为子?
这两个人没有当着李密的面体现人物核心的“智”,甚至长生诀练出了三脚猫的既视感,这俩儿子要他何用啊?
再说绾绾,小说中登场时是半昏迷状态,她睡觉的时候,靠近她的男人都会被吸走内力,甚至好几路人马,还因为她的美貌互相厮杀,与双龙斗内力的部分写了一个章节,将近上万字,有一种jojo里面替身攻击的智斗感觉,情节跌宕起伏,凸显了黄易武侠中,武功设定的诡奇,更侧写了这个魔女是如何一个“魔女”。
剧里……我感觉她就是来勾引人的……来一会儿飘一会儿,过一会儿又来了,然后来了又走了。
胡定欣颜值和身材可以,可惜的是,剧情就没有原著那种精髓,也看不出有多魔女。
师妃暄与石青璇合体,跋锋寒删除,侯希白跟杨虚彦合成了一个人,宋玉致从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挺拔女子,傲娇都不傲娇,彻底变成了寇仲的舔狗,时不时还当猪队友。
李秀宁……emmn更要命的是,就这个剧本质量,还比王晶拍的版本眉清目秀不少……真替黄易先生难过……
看过林峯吴卓羲在大唐双龙传结束接受的采访,两人都认为这是一部爱情剧。
这部剧处处在叫人学会珍惜。
秀宁不珍惜寇仲,与他错过一生;不珍惜柴邵,人死才追悔。
寇仲不珍惜玉致,本可以相守一生却孤独赴死。
傅君婥不珍惜宇文化及,他死了才放下仇恨。
商秀珣不珍惜父亲,子欲养而亲不待。
珍惜眼前人吧,真心爱自己的人,错过一个少一个。
哪怕是相爱如李密沈落雁,如石之轩碧秀心,也难逃命运无常。
只怜婠婠和祝玉妍,蕙质兰心冰雪聪明,只可惜所爱非人。
珍惜光阴啊。
不管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只有自己的时候。
珍惜对方,也珍惜自己。
关于永生。
个人认为这一点是大唐双龙传的核心,在商秀珣丧父时由宋师道安慰她时讲出的——永远记住死去的人们。
剧里的每个人,在失去挚爱时,都是看得开的。
那些死去的爱人,永远活在他们另一半的心里。
石之轩永远爱碧秀心,傅君婥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宇文化及,寇仲永远活在玉致的心里。
他们没死,他们在爱人的心里得到永生。
如果我们失去了挚爱,记得永远把他们放在心里,他们的音容笑貌日复一日的清晰,他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珍惜挚爱,爱人永生。
唐宁这种乖乖女真不是我的菜,胡定欣妖得很性情,赞~
剧情太拖沓了,演得也够作了,哈哈哈
大唐双龙传和云海玉弓缘,是学生时期有印象觉得好看但应该没有好好看完的两部电视剧。这次趁着披哥2见翻双龙,于是重温。看到19集,感觉其实不算太好,可能是以现在的要求去看待04年的戏吧。剧情、制作、镜头、配音等等多少都有一点瑕疵…也许也认证了过去的美好只能存在过去。
不要对我那么好,我怕我会爱上你= =~~我没什么好说的了
两个主角还是可以的,不过几个女角色实在是对不起原著,不过单作为一部电视剧,还是说得过去的
唉~~我喜欢绾绾喜欢玉致~寇仲子陵啊啊啊啊啊~~~
原著小说看了好几遍,两位男主角选的合适,如果大陆拍的话挺好。可惜的是女的一个比一个丑,剧情改的稀巴烂。港台武侠没一个能看的。如果徐克来拍大唐,严格按小说来拍,多好。
小学时候看的,当年的屁股让我难以忘怀·····
{4/10}前几集还给你搞点挺唬人的武打戏份,后半程武功对决演变为光波对轰。tvb向来喜欢买原著做自己的创作,但也不是这么个改法吧,为了谈恋爱,硬是把海王传改成时间管理大师……真的是多亏上上下下这么多演员撑起来这些个角色,否则很难想象会拍成什么样子…
真的很喜欢喜欢喜欢喜欢,虽然后面有点乱了,TVB拍40集就是这样,很容易收不住。
林峰好帅,嘤嘤嘤
好多人都是《寻秦记》里的原班人马 我的语言很贫瘠 所以只能说还好 不是很大气磅礴的 进入情节太慢 没耐心的人可能看了前几集就不打算再看了 所以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对电视剧很重要 至于内容呢 感情越乱就越有的演 就像穿越 古代也变得污秽不堪 还是人一直都是这样的呢 不得而知了 黄易的小说总带着哲学
作为一个资深武侠迷来说,这部剧里的儿女情长较多,但武打动作真的不漂亮啊。
徐子陵:“虽然我和她发生了关系,但我心里想着的始终是你,我和她发生关系是因为我对她有愧疚”寇仲:“我知道她喜欢我,我也知道她误会了我的意思,但那又怎样,她自己情愿的,跟我没关系”宇文化及:“我之前喜欢你的双胞胎姐姐,但是她已经死了,我看见你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你,我对你姐姐是真心的,对你也是真心的”真真就越看越无力吐槽,里面几乎就没几个脑子正常的人,说好的双男主,中间有相当大的篇幅两人根本就是毫无状态的关系。看到后半部分,淑妮勾引李渊的部分我真的yue了……(没有针对演员的意思)演员适不适合这个角色、这种拍摄手法,导演和摄影心里是一点逼数都没有,你自己看看好看么?反正最后看完,这部剧里只有玉致和“妖女”是我的心头好,演员本人也让人好喜欢。
过去最大的错误就看垃圾电视电影,妈妈说的对,不要看电视是有道理的,我当时还不能筛选这种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提不出来只是有趣的电视不看
原著太大气了……香港……能力有限。
胡定欣大爱 另外在看剧时彭为一直给我宣扬原著 搞得我对石青璇很好奇 对师妃暄很厌恶
林峰还没削骨,和李倩搭 没有违和感。他俩对戏不错很灵!吴卓羲还是一如既往的呆
不容易啊= =发型师我恨你……
这种改编完全是对原著的亵渎,期待新的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