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的节奏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将带领观众置身于紧张刺激的高速追逐之中,同时也呈现了人性在危机时刻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场关于生死抉择的赛跑,更是对家庭、爱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无论是电影中的惊险场面,还是主人公在危急关头所展现出的勇气与智慧,都将让观众在影院中得到一次深刻的心灵触动。
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都将牵动观众的心弦,唤起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亲情的热爱。
8月底在北美院线上映的片子,这两天终于有空去影院看了!
该说不说,这种动作、悬疑片还得是在影院的大银幕上看才够爽!
连姆尼森的营救系列我基本都看过了,所以作为一个“营救迷”,我认为今年的《疾速营救》和之前上映的《黑金营救》、《冰路营救》等相比,在悬疑元素方面更加出彩了,这值得多给1星!
虽然标榜了动作片,但其实在这部片子里连姆大叔基本没有什么打斗戏份,纯是智力和嘴炮的输出哈哈哈,不过毕竟也是老大爷级别的好莱坞影星了,还能演戏就得了!
要啥自行车啊…除了动作戏少这个槽点以外,影片的故事情节还算完整、人物角色也很立体、爆炸视效比较震撼并且还有卡司加持,整体上来说是一部还不错的商业片!
如果国内能引入院线的话,我个人建议朋友们还是去影院观看才能有那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与沉浸感!
投资经理。
投资失败的朋友们,应该都对这个职业很熟悉。
他们的本职工作,是让你的钱越理越多。
却总能化神奇为腐朽,让钱都离开你。
你有没有想过,炸掉投资经理?
有一个人帮你实现了愿望。
这个投资经理叫老马。
今天,他要爆了。
即便是80年前的德国柏林,这样的事情也不常见。
更何况,它发生在现代。
老马和大部分欧美中产阶级一样。
有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一间价值不菲的豪宅。
(*都是你的血汗钱)一位备受冷落的妻子,和一对让他闹心的孩子。
不同寻常的是,他的奔驰车座底下,被人安装了一个炸弹。
引线连通感压板,一旦老马的屁股离开车座,就会被炸成马肉火烧。
即使他不起来,安装炸弹的神秘人,也能远程引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别买奔驰。
为了活命,老马不能报警或者寻求帮助,也不能偏离指定的路线。
为了防止孩子们报警,老马还得扔掉他们的手机。
性命攸关,他只能将真相都告诉孩子们,共同应对这次危机。
好在他们都遗传了老马的冷静,并没有陷入恐慌。
在神秘人的指引下,老马遇到了同事阿伟。
原来受害者不止老马一个,神秘人在阿伟车里,也装了炸弹。
早些时候,已经有一名同事被炸死了,阿伟和老马是“保二争三”。
看来神秘人的目标,都是这家公司的高管。
阿伟显然不像老马这么冷静,他老婆更是癫狂。
得知车里有炸弹,顿时歇斯底里,又哭又闹。
这么大动静,自然吸引了警察的注意。
女人被拽出副驾,感压板触发炸弹,汽车化作火球。
阿伟死了。
不远处的老马感同身受,菊花一紧。
这不是恶作剧,炸弹足斤足两,货真价实。
距离太近,前挡风玻璃上,没准就有不少阿伟的残渣。
连续两起爆炸案,惊动了欧洲刑警组织。
而老马驾车匆忙离开现场,俨然成为了警方的调查对象。
一旦找到他,逼他下车……后果不堪设想。
老马要在保护孩子们的前提下,设法寻求国际刑警的帮助。
还得一边完成神秘人交代的任务,一边反向追查,找出对方的真实身份。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觉得故事似曾相识。
没错,以上剧情出自法德美西合拍的动作片:《疾速营救》
号称是《空中营救》和《通勤营救》的团队打造。
其实跟这俩没啥关系,而是一部翻拍片。
原版是2015年的西班牙电影:《炸掉银行经理》。
这部电影似乎具有一种“魔力”,评分勉强及格,逻辑漏洞百出,却总能吸引电影公司翻拍的兴趣。
先后一共被翻拍过三版:2018年的德版,中文译名为《急速逃脱》;
相比原版,它多了漂亮的长镜头调度,却在故事逻辑方面进一步崩坏。
主角破解炸弹的方法,居然是找个重物压住感压板,属实没把观众的智商放在眼里。
2021年翻拍了韩版,译名《限制来电》。
前半段营造的气氛,被后半段警察的无脑、婆婆妈妈的文戏和刻板孱弱的反派塑造彻底冲烂。
好好的悬疑片,愣是拍成了现代汽车的超长广告。
而2023年的这部《疾速营救》,可谓“博采众短”。
前方剧透预警!
影片正在上映,还想看原片的可以撤离了。
首先,片中的警察比上述任意一个版本都更加低能。
他们无视证据、无视现实、无视老马的申辩、无视警察的原则。
却因为和老马悲伤的妻子对视一眼,而立刻共情,对他网开一面。
警察出动了直升机、拆弹专家和拆弹机器人。
却拆不掉一颗从暗网上买来的炸弹。
警察动用大量警车封堵,看似水泄不通。
却被老马支离破碎的奔驰,轻易撞开一条路。
兜兜转转,怎么又变成了奔驰的广告?
如果说警察只是官僚化的无能,那反派就是纯粹的愚蠢。
他的真实身份,是老马的同事老白。
炸弹哪儿来的?
暗网买的,甚至包上门安装。
老白的目的是什么?
干掉其它合伙人,独吞投资人的2亿欧元,潜逃去迪拜逍遥快活。
为此他特意“炸死”自己,并将一切都嫁祸给老马。
怎么嫁祸?
他录了一段老马的声音,一键变声,就能骗过警察了。
2亿巨款怎么洗白?
编剧没解释,用一个“私密账户”就蒙混过关了。
真是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很难想象,他这样的智商是怎么当上基金公司高管的。
到了博弈环节,老白智商的缺陷更是显露无疑。
明明稳操胜券,可以隐身幕后。
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拿不到钱而已。
却在谈判中一步步让出了主动权。
甚至在老马的孩子被警方救走,已经无牵无挂的前提下,坐上了老马的车。
最好的结果,是引爆炸弹,和老马同归于尽。
一定要玩命也行,你得有足够强的动机。
原版的神秘人并不是老马的同事,而是他某个客户的丈夫。
客户被坑光了家产,最终跳楼自杀。
所以神秘人的动机,不只是钱,还有复仇。
如果能顺利拿到钱,神秘人就杀了主角,然后逍遥法外。
如果拿不到,那他就专注报仇,甚至可以和主角同归于尽。
老白的结局,也配得上他的智商。
老马一脚油门,方向盘狂打,直接把车翻倒在河边。
老马跳河走了,老白被炸死了。
老马、老白,以及本片的编剧……他们仨,但凡有一个脑子完好无损,都难以实现这次反杀。
老马的儿女也是纯粹的工具人。
一个负责戴耳机,摘耳机,再戴耳机。
严重怀疑耳机厂商投钱了。
另一个负责受伤,给老马一点紧迫感。
除了当老马濒临崩溃的时候,来两句不咸不淡的鼓励,他俩对剧情没有半点影响。
相比之下,原版故事里的女儿就更加鲜活。
弟弟的腿受伤了,她帮忙照顾,并且时刻观察伤势进展。
发现警方把爸爸当成了炸弹狂魔,很可能将他就地射杀。
她冒着生命危险跳到副驾,帮爸爸挡子弹。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细节都透着不合理。
比如车上的炸弹。
原版通过车门没锁、车里有一股异味等细节,来暗示车上被人动过手脚。
但这些线索,都被忙着和投资人谈判的主角忽略了。
而《疾速营救》却用汽车系统报错来明示。
但凡是个正常人,看到仪表盘上弹出十几个这辈子都没见过的报错信息,都会立刻联系4S店吧?
可老马偏不,这车就非开不可。
再次重申了一个道理:别买奔驰。
看到这里,可能有观众会好奇。
为啥这么烂的剧本,还有投资方愿意砸钱拍出来。
我个人认为,投资方的自信主要源于《营救》系列的IP。
29岁才被挖掘出道的连姆·尼森,曾出演过《辛德勒名单》等很多部影史佳作。
也曾获得过奥斯卡、英国影艺学院等机构的提名。
凭借高大宽厚的身材、安静沉稳的性格和忧郁深邃的气质,连姆·尼森在很多影片中扮演“导师”的角色。
比如《天国王朝》里的戈弗雷、《纳尼亚传奇》里的阿斯兰、《纽约黑帮》里的瓦伦神父。
直到2008年,当时已经55岁的连姆·尼森主演动作片《飓风营救》。
退休特工在96个小时内,杀穿巴黎,拯救被绑架的女儿。
从此以后,他的演艺生涯就和“营救”挂钩了。
用6年的时间,断断续续拍完了《飓风营救》三部曲。
连姆·尼森的硬汉特工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连姆·尼森的女儿,也和基努·里维斯的狗、丹泽尔·华盛顿的朋友,并成为好莱坞动作片的三大禁忌。
千万别碰,谁碰谁死。
《营救》系列,也成了金字招牌,票房保证。
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飓风营救3》,某瓣评分只有6.6分。
IMDB甚至更低,只有6分及格分。
但它还是用4800万美元的预算,撬动了全球超过3亿的总票房。
烂,但还是有很多观众买账。
于是就有很多动作片,请连姆·尼森主演,蹭《营救》系列的热度。
这个奇怪现象,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的《空中营救》。
在《飓风营救》2、3部上映的中间横插一杠,不知道的观众还以为它是外传。
特工摇身一变成乘警,一边追查神秘的劫机者,一边洗脱自己的罪行。
影片预算只有五千万,全球票房却达到了两个亿,回本肯定没问题。
尽管制作班底不同、导演不同、甚至出品公司都不同。
在这之后,只要是连姆·尼森主演的动作犯罪片,都很默契地以“营救”为名,狠狠蹭热度。
2018年的《通勤营救》,堪称《空中营救》的地铁版。
连姆·尼森不是警察了,而是退役警察;他也不用救女儿了,而是为了救儿子,被神秘组织胁迫,寻找命案的目击证人。
一句话,换汤不换药。
2019年的《冷血追击》,也因为情节和其他“营救”相似度太高,被戏称为《冰雪营救》。
还没开拍的《冷血追击2》,副标题还真叫《雪地营救》,算不算官方玩梗?
但是2021 年上映的《冰路营救》,可能会觉得不公。
明明是自己先来的,应该是“冰雪系”的嫡长子。
但是剧情却和其它的“兄弟姐妹”们大相径庭。
连姆·尼森饰演的卡车司机,带领救援人员穿越结冰的海面,营救被困矿工。
2022年的《黑金营救》,连姆·尼森又回归老本行,演起了找女儿的退休老特工。
可惜70岁的连姆实在是打不动了,文戏又稀烂,整部电影不伦不类。
2023年除了今天介绍的《疾速营救》之外,还有一部《圣人营救》。
这就是纯蹭热度了,除了主演之外,一切都和《营救》无关。
就像一看到片名带“陷落”,观众们就会自发想到杰拉德·巴特勒。
连姆·尼森也被打上了“营救”的标签。
“不是在救人,就是在救人的路上”2018年接受猫眼电影的采访,当得知自己被调侃为“营救大叔”的时候,连姆·尼森微笑着表示很喜欢。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蹭热度的多,细心打磨剧本的太少。
从《飓风营救3》开始算起,几部《营救》的平均分居然达不到6分!
12月2日,《疾速营救》毫无声息地上映了。
目前在内地的累计票房,才不到50万。
全球总票房也才1800万出头,远远达不到预期。
可见这个IP撑了15年,终于把观众的信任度消磨殆尽了。
原本我想说老爷子以后接剧本,能不能稍微挑挑。
别接《疾速营救》这种要动作没动作,要情节没情节,爽又爽不起来的烂片。
但是一看某瓣词条,如今已经71岁高龄的连姆·尼森,还有好几部“营救”没拍……
算了,累了,就这样吧。
尊重,祝福,不看。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大力
连姆大叔的营救宇宙是越来越大了,但“营救”的距离感觉是越来越远。
虽然,连姆大叔号称“劳模”,但这营救系列如今拍成了这样,实在有点江河日下的意思。
估计连姆大叔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奈何最近连姆大叔的“非营救”系列,票房和口碑也不太理想。
没办法,在“资本”的压榨下,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营救”。
说起来,连姆大叔的这次“营救”,总有点眼熟的意思,类似的桥段肯定是拍过的,但实在想不起来是哪一部了,期待知道的网友给留个言。
这男人啊,如果平时没送过小孩,别轻易让他送小孩。
连姆大叔一天天忙的,这一次老婆非让让他送小孩,结果,自己出事不算,还连累的自家的孩子,真是裹乱啊。
这上学途中,连姆大叔也没闲着。
这忽悠的嘴,简直比本山大爷还能忽悠。
人家都亏了几百万了,竟然被连姆大叔“走两步试试”还真就走了两步。
好生活从哪里来?
从忽悠中来。
连姆大叔这次把投资机构坑得可是不轻。
故事其实和“营救”没什么关系,而且反派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毕竟连姆大叔都说了,知道内幕的都死了,就剩自己一个,那么,这些“死”的当中,必然有一个是“假死”。
只是,这反派最后竟然现身和连姆大叔白活,何必呢,就为了几个钱么,有命花才是硬道理。
从长远考虑,如果反派不现身,连姆大叔的嫌疑是洗不清了。
连姆大叔一开始还想打感情牌来的。
不得不说,“付出了十八年的生命”,这个忽悠有点大,连姆大叔这些年其实也没干什么好事儿,所以也谈不上“十八年的生命”。
十八年又怎样,工作二十年,还不是说开就开了。
到最后,连姆大叔选择了一种“激进”的方式,决定不“劳动仲裁”了,讨薪,还得靠自己。
所以,这场营救,究竟是营救了什么呢?
是连姆大叔的孩子,还是连姆大叔的生活,还是连姆大叔的婚姻?
大概什么都营救不了吧。
最后,反派提出的问题,还是蛮有意思的。
如果灰姑娘的水晶鞋真的那么合脚,为什么会掉呢?
如果不合脚,后头全城试鞋的逻辑不成立,如果合脚,那是怎么掉的呢……哎,童话故事的美好,完全被破坏了呢。
我个人把这部影片的段位,归于高分电影,剧情归纳得当整体,场景设定高级简化,题材简单而不单一,制作精良而不失大片风范,值得佩服的是,随着中国电影的崛起和文艺作品高产时代的到来,欧美电影依然在稳步发展,其理念和思想依然保留传统,不在现实题材中穿插天马行空,不把传统和现实的规矩随意打破,制作风格不盲目跟风,用当代时尚的眼光看这部电影,也不会觉得索然无味;从片头开始就把观众带入,集中精力期待下一秒的发生,和以往的大篇幅枯燥地慢熬故事背景的欧美电影风格不同,还有一点,色彩的饱和度也很好,有传统胶片的体验感,文艺范儿十足;所有的演员都是演技一流,尤其是那个名叫阿斯佩尔的小女孩,演技舒张有致,把当代青少年的优点展示得很巧妙,遇到危难时的勇敢、智慧、成熟,使更多人自愧不如,每位角色的微表情拿捏巧妙,体现故事极高的真实度,也喜欢片尾的舒缓节奏,给人一种走出危机的安全感。
值得推荐!
我的连姆大叔救援专业户又又又上线了,年纪大了还这么能抗。
虽然相比较其他营救系列在画面精彩程度上没有那么刺激,但是一部公路营救能拍出紧张的氛围,几场爆炸戏带来的冲击,已经让我感受到了影片的诚意,尤其开头就爆炸的感觉就一下子被带入影片了,哈哈全程屁屁不敢起身,我怕把大叔一家送上去。
而且全程也有在分析幕后黑手,在那句知道的人只剩下大叔一个人的时候,我就有猜到了哈哈,还是要认真看和分析。
结局的逃脱方式还是很有新意的,没有猜到。
全片挺刺激,很喜欢,大屏幕看的感觉好爽。
本来一部一部的想写个长评,但是网友说营救之神尼姆连森未来还有七部营救电影上映,我放弃了,疲惫不堪。
2025年,他的作品完全上映,我都快退休了。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吧。
但是他依然兢兢业业,乐此不疲。
难为我写了好几篇有关连姆尼森营救系列的影评,太累了,即使不是原创,编辑也不容易啊。
其实应该感谢豆瓣,十几年前是QQ空间让我有了一展风采的机会,偶尔发发牢骚。
总觉得人生应该换一种活法。
之所以写这么多的文字,这个年龄段感觉是怀才不遇?
生不逢时?
可是快餐文化的到来,打击了我们这一代人。
现在我们可能就剩下自娱自乐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是学医的,怎么可能会写影评,只是把豆瓣当做了一个平台,抒发一下自己的即时感想,就当做几十年前的日记本,现在手机的记事本。
总之,是在QQ空间之后找到了一个书写的平台,幸运。
我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成头条或者简书,那里还有奖励,可是我不需要,豆瓣的参与者大多数是懂得电影内涵的,我甘拜下风,也承认技不如人。
看到尼姆连森的《辛德勒的名单》,到最后,他撕心裂肺地哭喊着自己为什么不卖掉胸口的别针、私家汽车去救更多的人,如此高贵的灵魂,更是引得众人如爱戴救世主一般自发地涌上来抱住他。
这个时候和我一起观看电影的家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是的,人世间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尼姆连森是幸运的,感谢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真知灼见,如果这世间没有辛德勒,救赎之路又该何去何从?
我不知道尼姆连森是如何的想法,但是我却从豆瓣上找到了自己喜欢记录生活片段以及感想的机会。
也可能是尼姆连森从《辛德勒的名单》开始就走上了营救之路。
凑够了140个字才可以发布,只是希望尼姆连森继续任劳任怨,我肯定欣赏你的每一步片子,因为你即使剧本粗制滥造,依然兢兢业业。
作为好莱坞极具人格魅力的两位演员代表人物,杰森·斯坦森和连姆·尼森在本年度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截止目前杰森·斯坦森已有4部电影上映,除去一部口碑不咋样的网大《金爆行动》外,其余三部作品市场表现都不佳。
5月份上映的《速度与激情10》较之前一部全球票房下滑近4000万美元;8月上映的《巨齿鲨2:深渊》较之前一部全球票房下滑近1.5亿美元;9月份上映的《敢死队4》就目前来看,较之前一部全球票房下滑至少在1.5亿美元以上,整体的颓势可见一斑。
而时年已经71岁的营救大神连姆·尼森进入2023年虽然仅有一部影片上映,但也同样是处境艰难。
这部名为《疾速营救》的影片,走的还是连姆·尼森大叔经典且俗套化的营救路数,只不过票房就太过惨淡。
不同于2008年在《飓风营救》中的那般身手了得,如今的连姆·尼森在动作戏份上越显乏力,取而代之的是枪战和飙车,当然也不是很激烈的那种,往往是点到为止,这主要是年龄的限制,这也是当下很多老牌动作演员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极速营救》这部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讲述了连姆·尼森出演的男主在送孩子上学的途中,意外的接到陌生人的电话,被告知车内有炸弹,被迫在陌生人的威胁下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天。
全片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连姆·尼森都是在开车的路上,除了偶尔的飙车戏份之外,其余的部分并没有让人期待的动作戏,取而代之的是对影片悬疑气氛的渲染,可惜的是影片最后反派露出真面目的时候,反而拉胯了影片整体营造的悬疑氛围。
令人意外的是,这部影片还是一部翻拍片,整体的翻拍质量断然比不上前作,作为本片导演来说唯一的高明之处就是强行冠上“营救”的字样,以此来吸引观众,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影片于8月份上映,主战场北美票房竟不足700万美元,与当年《飓风营救》的1.45亿美元票房形成鲜明对比,而其它国家和地区表现更糟糕,最终全球票房仅有1560万美元,这般票房比起去年的《黑金营救》的票房还下滑了超过30万美元。
能在营救的道路上坚持15年,对于观众来说,连姆·尼森确实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只不过接连不断的挑战观众们的审美疲劳度,最终产生的后果就是滥觞不断,票房愈加难堪。
而这部《疾速营救》也是连姆·尼森近几年继《冰雪营救》和《黑金营救》之后面临着又一次票房惨败。
未来连姆·尼森还有多部营救题材的电影将要上映,如此压榨他的个人商业价值,对于电影创作本身和他个人来说,都不见的是一件好事。
【END】
躲过了驾驶座位💺下的炸弹💣爆炸💥,拯救了儿女的性命,逃脱升天,谁来证明马特的清白?
这是留下续集的伏笔?
尽管整场电影🎞️感觉就在一部奔驰的车上和没完没了的通话📲中完成,你也不会觉得枯燥。
电影🎞️节奏很快,结局也比较出乎意料😦,值得到电影院🎦一看。
71岁的连姆·尼森这辈子都在营救路上了,2008《飓风营救》、2014《空中交通营救》、2018《通勤营救》、2020《夺金营救》、2021《冰路营救》、2022《黑金营救》、2023《疾速营救》、《圣人营救》完整打造出了营救IP。
连姆·尼森走不出营救的圈子,可能熟悉套路不会陌生,但是剧情似乎类似的太厉害了。
连姆·尼森走不出营救的圈子,可能熟悉套路不会陌生,但是剧情似乎类似的太厉害了。
连姆·尼森走不出营救的圈子,可能熟悉套路不会陌生,但是剧情似乎类似的太厉害了。
连姆·尼森走不出营救的圈子,可能熟悉套路不会陌生,但是剧情似乎类似的太厉害了。
不管是英文标题还是中文标题都和电影剧情没有多大关系。大叔能明显看出来疲态。当然,这不是动作片了,紧张的氛围塑造的也就那样。
剧情还可以,可以看。
马马虎虎,打发时间还OK~ 3
奔驰这款SUV真的耐抗,这部可以说是奔驰宣传片
确实把连姆尼森积累的人气口碑一步步消耗,类似故事弄得太多太烂了
翻拍还比不上原版的紧张感。
分成了两次看完,中间有推敲的机会,以及情绪上的不延续,非常容易就能看出弱智之处。不过大叔,营救,这两要素能勾起看的兴趣,就能给高分
给奔驰拍完广告剩下的边角料补几个镜头凑一凑攒出来个电影卖点钱…
仿佛在看一部20年前的俗套片子,这营救了个寂寞,还疾速,连姆尼森连讲台词都中气不足,真替他捏把汗,当爷爷的人了,娃还辣么小,父子像爷孙,各种假。以后就别救别人了,救救自己吧,养老吧
硬往营救上靠,可惜连屁股都不能挪窝了……
连姆最近几部中还算不错的了,老了打不动,演这种另类动作片其实也算一条路,不过片子开头还假装打几下沙包哈哈
影片自始至终悬疑、紧张、刺激,尼森虽然显出一点老态,但是完全撑得下这部商业片,怎么豆瓣评分这么低呢。7.1分。
虽然看得时候觉得是翻拍的,但是情节还是比较吸引人!
挺紧张刺激的
又是一部“营救”,接下来几年还会有好几部。不过连姆尼森的动作戏几乎没有了啊,毕竟这把年纪的人能拍这类电影已经实属不易。期待接下来的连姆还有什么惊人的“营救”表现。
虽然影片没啥新意,就是飓风营救加生死时速,虽然剧情有很大漏洞,比如一开始主角在知道车里有炸弹时为何不放下两个娃,毕竟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下车就会引爆,虽然结局很狗血,大反派突然降智前往与主角会面,结果被炸死,他明明可以假装也受到胁迫,拿到主角的那部分授权然后取钱,但是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还是蛮紧张刺激的。
是时候让 大爷被营救了··差不多了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请停止营救吧
不科学、无道理,逻辑狗屁不通
你说好看吧,观感一般,你说不好看吧,全程没快进看完的,给个3.5分吧。
“密室”里的生死存亡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