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追年代剧了,记得上次追年代剧还是几年前的《闯关东》,这部剧的剧情设置还是很有看头的,一环扣一环,还挺勾着人的,语言也很风趣,同类型片子中算是比较特别的。
看到好多人在喷,我想说这是主旋律片子,不渲染是不可能的,再者现在黑党黑政府是潮流了吗,但是放在那个年代你说哪一方算是爱国的,爱国总没有错吧,甭骂了,看剧的时候你就勿忘国耻就行了
两颗星星是给抗日的军人们。
不得不吐糟的是,一开始三个女人唧唧歪歪了半天,完全可以大大缩短,简直可以称之为无聊。
参考下潜伏,要知道情节对话要有可用之处,不要觉得观众傻到看几个有点姿色的女人皮子上的斗嘴就嘿嘿傻笑。
另外那个封萍代表的什么,让我觉得面目可憎,多年过度的爱国教育让我一看到无处不插一杠子的“霸气”外敞的正义自得嘴脸就禁不住地胃禁挛。
(我本一向是个热血正义青年啊,硬是生生逼成了冷血)。
不要自吹自擂,客观一点,让观众觉得自己还算是个人,不是填充输入的读卡器,那么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逆反射
本来是被三个姨太的搞笑片段吸引的,结果看了一场涕泗横流的爱国教育大片作为一个山东人,真的要感谢王铭章将军。
从巴蜀带出来的两万多川军辗转安徽山西几个省份最后战死藤县城楼,怀揣到处不给兑现军饷的欠条和他的房契地契。
川军出川,战士们知道这一生可能都不会再回家,手捧一抔土深情的跪别父母和家乡的时候,忍不住哭了;川军鼓舞士气准备和小日本抗战,结果被老蒋派出去到处当挡箭牌被各地中央军难为,散落的手下好不容易找到冯天魁诉说满怀一腔热血出川却到处受尽委屈的时候,冯天魁落泪了,我也哭了;最后被派去死守藤县7天为台儿庄战役争取时间,这七天总共牺牲一万人,越往后越艰难,直到打到巷战,但所有将士视死如归奋勇杀敌,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泪如雨下。
最后这七天战役的镜头很难不让人想起«八佰»是一部很好的抗战剧,可惜…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谢谢川军
首先,你就当它是一部晚饭后跟家人一起坐在沙发上打发时间的电视剧看,不用去计较里面的情节漏洞,不用去计较里面的政治色彩,这个年代拍的很多电视剧不都是这个基调么。
对于我,这部电视剧让我获益匪浅,生为四川人,我觉得非常骄傲,看过电视之后简单查了一下川军抗战的真实历史,实际上,川军就是这么伟大,四川人民贡献的力量也是一样的伟大,当战火里四川还很远的时候,所有的官兵市民都已经热血沸腾了,这就是爱国情怀。
成都有抗日无名英雄纪念雕像,找个机会一定得去拜访。
这部电视剧让我渴望更加多的了解故乡的历史还有大好河山,让自己做个优秀的四川子民。
难得最近又看起了国产电视剧,当然首选的是最爱的红剧,特别是描写国军的,国粉就是如此这部夹杂着不少喜剧元素的《正者无敌》,的确有些与众不同,描写的是抗战时期地方军阀川军的抗战,以有原型人物而衍生出的冯天魁为首,与中央和日军的对抗。
看到现在,虽然感觉津津有味,但对其丑化中央军的情节实在不敢恭维。
目前出现的级别最高的国民党蒋介石嫡系部队中央军将军就是薛岳了,而就其出现的几次,完全可以说是一胆小如鼠、气量狭小、只知内斗、毫无军事指挥才能的坑爹将军。
我们看到11集中其追击红军,令冯天魁守粮仓重地,自己在附近安全地带,却被冯天魁与红军玩了一把,险些成仁。
这里的薛岳毫无海纳百川的将军胸怀,只有勾心斗角之心。
26集中与中央军其他将领一并川军冯天魁开军事会议,听到头上飞机飞过声音,跑得比谁都快,活脱脱一临阵脱逃的典范。
这样的怂货还能当集团军司令?
刚来此地的冯天魁都能分析出此地不适宜空军轰炸,这帮中央军将领们难道分析不出来?
即使中央军再挫,也是所谓的科班出生,这样的理论知识应该有的吧!
国民党中央军的形象,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向来是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勾心斗角的形象,其能想到互相协助的时刻只有到了“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的最后一刻。
但是,对于那些抗战名将们貌似还没有像本剧那样丑化过,卫立煌、杜聿明、孙立人等都是中央军,貌似在影视中的形象都还可以。
貌似只有“长沙之虎”薛岳在本剧中被描写成了猪头,堪比刘峙!
围剿红军,追击红军极度卖力的薛岳,能随着红军路线一路平定地方军阀,如果是像剧中那样的蠢货,那地方军阀也太挫了!
薛岳,抗日名将,时有抗日“战神”之称,陆军一级上将。
曾参与围剿红军,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以其著名的天炉战法,消灭了大量日军,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自由勋章。
百度百科中的个人评价: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
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
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
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
在治理湖南方面也颇有建树。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实行安民富民政策,使当地经济有了较大恢复。
并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国民党将军中,薛岳素以能战、苦战、善战著称。
抗战期间,更以四次指挥长沙会战饮誉中外。
叶挺曾盛赞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永垂不朽”。
张治中则夸他是“百战将军”。
他又是一个和共产党部队作战多年的反共将军。
是他,在红军长征时,亲率国民党中央军八个师穷追不舍,给红军造成很大威胁,可以说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他也长追了两万里。
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有劳伯陵兄远送”。
是他,在解放战争时,坐镇徐州,与陈毅、粟裕部队鏖战华东。
新中国解放初,薛岳在海南构筑“伯陵防线”,毛泽东寄语解放海南岛的前线将领:“你们遭遇薛伯陵务必持重。
”在我们的百度百科中就能看到这样的评价,很显然薛岳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解放战争还是溃败,但这是大势……还有一点,薛岳寿命超过百岁,18961998……从侧面又反映了如果是小肚鸡肠,能活到这么久吗?
今天的预告看到另一位中央军著名将领要登场了,就是后期的京沪杭守备区总司令汤恩伯汤司令静待这货将蠢到一种什么高度……
民国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很多,但是这一部却非常吸引人。
题材和角度都很有突破,起码是比较客观地还原了抗日战场的真相,承认了国民军和各地军阀正面主力抗日地位。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刻意迎合主旋律思想,很多地方显得生硬。
如果能切掉那部分没头没脑的片段,就故事本身还是相当有感染力的。
陈宝国一直是我喜欢的演员,冯天魁颠覆了以前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但是看了一集就接受了这种转变,感觉剧中每个人都演的很好,我喜欢这种铁铮铮的军人形象,有血性,有胆识,有人批评剧中太一边倒的好,主流剧宣传的就是正面力量,爱国有错吗?
最见不得有人上来就开骂,有时真怀疑有没有看,还是跟风一味的显摆自己的品味别具一格,不喜欢可以说不喜欢,开骂实在是犯不着。。。
无川不成军,而冯天魁正是川军永州守备司令兼66师师长,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一地长官,冯天魁掌握着川东一带的重兵之权,国民党反动势力、日本侵略者等各方势力都对他虎视眈眈。
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冯天魁步步为营,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阴谋诡计。
七七事变抗战爆发后,冯天魁率领川军走出四川,在补给匮乏,辗转大半个中国,率领川军坚持抗战,使川军在国军中声望剧增。
台儿庄大战爆发,川军在兵力不足,武器弹药匮乏的劣势下,和日军两个精锐师团战斗了七天七夜,川军全军覆没,而师长冯天魁也壮烈牺牲。
川军的顽强抵抗,为台儿庄大战赢得了时间。
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视剧。
在观看的时候让观众在了解历史的同时 还能增加爱过情怀。
每个演员都演的很好。
可能很多人觉得有点宣扬共产党。
我想说 其实很多美国和日本人找了很多的写手在各大论坛 煽动性的文字说中国不好 天朝要亡。
随便的相信就真的太无知了。
在这种情况下 有一些这样的电视剧无可厚非,是有益的。
电视剧所透露出的信息不仅是爱国爱党。
还有坚持 勇敢 和正直。
不管中国现在是不是有不足 我们有时间指责 为什么没有时间去改变。
你就代表中国 你好中国就好。
你会因为你妈妈丑 有缺点就不要她么。
民族魂!
王铭章将军千古!
叶亚华,王铭章夫人,四川大学学生,1934年嫁给王铭章,王铭章将军滕县抗战牺牲,王家用其抚恤金兴办学校,她参与校务。
1951年,中国正是开展“镇反运动”时候,叶亚华有五大罪状:1,是国民党反动军阀的小老婆。
2,是十恶不赦、剥削人民血汗大地主的女儿。
3,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臭知识分子。
4,属于,妄图颠覆红色江山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渣余孽。
5,属于潜伏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
可以直接拉出去枪毙掉。
叶亚华带着王铭章将军的儿子王道纲去了香港、澳门。
一路上,辗转反侧、受尽人间辛苦、尝尽人间的白眼。
等叶亚华到了澳门地界上,已经是盘缠用尽、囊中羞涩了。
百般无奈,叶亚华就写一张纸牌要饭吃。
只见她在牌子上自我介绍:“我是抗战名将王铭章上将遗孀……”举座震惊。
各大报馆争相采访、刊登……。
最快做出反映的是蒋介石。
他迅速派人把抗战名将遗孀母子接到了台湾。
1953年,叶亚华凭借一纸假证明,带着孩子风餐路宿逃入澳门,后到台湾军校任英语教官。
2003年,叶亚华从台湾回到成都,受到当地政府及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新都区举行一个盛大的纪念活动,邀请叶亚华参加。
叶亚华欣然应允。
由于叶亚华年岁已高,到达成都后觉得身体不适进了医院,但她一再表示无论如何都要参加纪念活动,亲自为亡夫王铭章送上鲜花。
2005年9月3日,王铭章半身铜像将在新都铭章中学落成。
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快成了大陆电视剧的一朵奇葩!!!!!
难得一部能入眼的国产剧,至少比“ 二逼青年历险记”好看多了
吃里扒外的叛徒也是正者?确实无敌,哈哈,历史真是胜利者书写的
这就是我小时候看过的那个川军的电视剧,终于找到了,里面的人都是说的四川话,最后结局好像是川军为了给国军争取时间死守藤县全部牺牲了
整体还是可以的!
这三个太太真的搞笑死了,完全被她们的片段给逗乐了,特别好玩儿的台词
我觉得挺有趣的,看着挺好,而且,三位太太都亮眼,有些段子还挺好笑
三位姨太太各怀鬼胎,家里这条线设置成了轻松诙谐确实算是另辟蹊径。
满眼的国民党很恶心,共产党很伟大。有时候那些口号化的台词让我都不想再看下去了。只能说陈宝国救了这个片子,最后死去的镜头挺震撼的。
除了某些过度吹嘘的情节和过度肉麻的谄媚段子,还算不错,尤其国民党内部的复杂表现得不错。
爸妈看,跟着看,然后前期有些地方就感觉是在故意想弄得轻松一点,看前期大概就知道恐怕后面会虐,然后猜错了,其实是悲壮
后面看哭了都。。。。该死的小日本鬼子!!!!
各种以太他们内斗,实在是扎眼,虽然原型是战死在台儿庄的王铭章将军
偶然换台路过,看了二十分钟。心痛这二十分钟。它的目标受众,不是我等,啥也不想说。
片子的题材肯定值得抒写,但如此烂的编、导,想把观众当弱智,全在凑戏!前二集还可以,觉得是以轻松的笔触抒写历史事件,方式还可以接受,但越往后看越觉得太烂,尤其4个女人的角色,全是SB!直到耐着性子看到硬生生的将封萍以悲情的方式收场,真的想呕吐了!都想不出二陈怎么会接如此的烂片!可惜
喜欢陈宝国
我开始以为是王铭章将军的传记,才打开看。后来才发现,出了主角,其他的都是些小人。刘湘将军主动率军出川,坚持抗战,被描写成一个唯唯诺诺的无能之辈。在南京,武汉都沦陷后,坚守长沙6年之久,歼灭十万倭寇的薛岳将军,被演成了一个只会玩弄心机的小人。你让先辈们怎能瞑目。无耻至极!
毫无逻辑,前后矛盾,完全侮辱智商,唯一两颗星给川军精神
这是把我看哭的电视剧,从此爱上陈宝国。
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