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惊叹的是导演讲述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是这样引人入胜。
非常的聪明。
重复场景重复对话全然没有乏味的感觉,这段异乡奇遇中插入的幽默,准确一点这种荒诞让人笑三秒,却可以思考上三个小时。
如果你看这部电影先笑后哭,一定是我的知己。
各种吐槽,各种剧透,慎进慎进!
完全是为了考dele中级看的这部电影,说实话,开头以为是喜剧片,到后来,倒有点被感动和带入了,这他妈应该就是导演的功力。
如果小时代、致青春这种东西都能算是电影的话,那目前电影市场真能算是“hijo de puda"了。
承认我没看过太多南美片, como agua para chocolate除外,怎么说呢,有一种如水的温情贯穿其中。
让你缓缓的随着影片的情感节奏走动,沉静中有点荒诞,动态中又有隐忍。
大叔的扑克脸特别的招人爱,怪不得mari一直主动投怀送抱,奈何啊奈何,大叔的心根本就不在你身上嘛!
神马女主,你只是个配角而已!
说到底,中国人也不能算男主,为嘛,因为阿根廷人一直在宣传的,是 牛 好不好!
开头,是牛从天而降,才有了俊的杯具(以下咱就不剧透了)剧中,mari给俊看农场的照片,也是着重提出她自己给牛挤奶。
更不要提大叔请俊吃的第一顿饭,,,牛血肠、牛杂碎、牛鞭,各种的各种!!!!
丫的这片,恩,神马中阿友谊,,完全是宣扬阿根廷的国宝——牛的!
看大家评论我就忍不住了,运输机偷牛到底可行吗?
做了简单的查询,可能很多数据不是很准确,大部分参照2011年2月或者接近2月的价格。
牛肉价格:按照20元/斤(取几个地区的价格大概折合一下)出肉率:40%(中等水平)一头牛的大概重量:1400斤一张中等大小牛皮:290元/张(中等质量)电影中的运输机不知道型号,本人不是军事迷,只好找一个看起来样子很像的运输机做一下比较航空煤油:7780元/吨油耗:10吨/小时(这个最不好查了,找个看着像一点的)平均时速:450公里/小时那么折算一下,就按照匪徒逃出450公里算作成功计算:运输机用油:10*7780=77800元(如果能想到用运输机偷牛,那么运输机租赁费暂不考虑,毕竟运输机没那么好弄到手,即便是你花钱租,所以能用运输机的人,都不是一般人,用个运输机什么的应该不用再花钱了)每头牛的价格:20*40%*1400+290=11490元。
77800/11490=5.23即:5.23头牛就能搞回成本,而影片上面出现了10头牛,并且还有奶牛,据我所知,奶牛的价格要远高于耕牛,当然也有小牛犊,所以两者相抵,那么就有10-5.23=4.77头牛的利润,4.77*11490=54807.3元,所以如果成功偷到这些牛并销售出去,那么得到的回报就是54807.3元的存利润,假如一个月偷5次同等规模的牛群,那么月收入就是54807.3*5=274036.5元,除去人工费,宰牛费,销售费大概估计为74036.5元(估计有多余的),那么月收入20万元,影片中为两个人,那么每人的月收入为10万元,还不用纳税,谁能告诉我,运输机偷牛为什么就不可行呢?
其实片子很不错,有些让人回味。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意大利人罗伯托的父亲为了躲避战争而移民到了阿根廷,他却在这里遇上了马岛战争,并因儿子参战而死在了异国他乡。
罗伯托子承父业,打理一家小五金店。
他是一个沉默、孤独而认真的人。
他每天晚上准时熄灯睡觉,准时起床,吃同样的早餐,每周六在他父母的坟上放一束鲜花。
每次收货时,他都会认真清点螺钉。
包装上写着350根,一根一根点下来,却只有323根。
他为此暴跳如雷,打电话投诉生产商。
他不善与人相处,甚至连对他投怀送抱的玛丽也被他拒于千里之外。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也自然而然地会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眼光。
在罗伯托的眼里,他的客户大多是怪胎。
一个苛刻的顾客来买门铰链,罗伯托没有顾客要的镀金铰链。
“没有人会注意到的。
”罗伯托说。
“不,开门时会看到,”顾客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当顾客再次进他的店,罗伯托把他轰出了店门。
罗伯托收集旧报纸,只为剪下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然后贴到剪贴簿里。
因为它们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是一个荒诞的世界。
搞车震摔下悬崖的情侣;被飞来钢管扎死的理发师,被理发师割喉的顾客;等了两年终于成功移植心脏、却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出车祸而死的病人。
“生活就是这样无意义而又荒诞,剪贴簿里发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一针见血地说。
每当他从报纸上找到一则令他中意的新闻,他就会把它剪下来,放进剪贴簿,并欣然微笑。
他并不知道,其实他自己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一包应该有350根的螺钉,为什么不能少几根呢?
并且,在一个荒谬的世界里,一个较真的人本身也是荒谬的。
可他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有一天。
身无分文、一句西文也不会说的中国人钱俊突然闯进了罗伯托的生活。
钱俊来阿根廷投亲,却找不到他的大伯,只能暂住在罗伯托家里。
这位五金店主只不过做了一件一个好人应该做的好事。
他希望尽快摆脱这个中国人,他把他送到中国大使馆,送到唐人街,张贴寻人启事,甚至把他赶出家门。
但钱俊却像胶皮糖一样粘住了他。
当他对钱俊念出他剪报中的一则新闻:“天降奇牛出惨祸”时,让他惊讶而难以置信的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此刻就坐在他的面前。
钱俊和他的未婚妻泛舟湖上,当他正准备拿出订婚戒指时,一头奶牛从天而降,砸死了他的未婚妻。
对罗伯托和大多数人来说,天灾人祸只是一种极小的偶然,一种微乎其微的概率,只会出现在罗伯托的剪贴簿里。
但当它的受害者突然从剪贴簿里冒出来,坐在罗伯托面前时,他再也笑不出来了。
因为当偶然的悲剧发生在一个人自己头上时,就不再是偶然,而是必然。
罗伯托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反省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当他看到钱俊画在他家后院墙上的那头硕大奶牛时,他好像突然醒悟了。
他一路开车来到乡村,出现在正在给奶牛挤奶的玛丽面前。
确实,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就像罗伯托的剪贴簿一样。
我们的人生也是易碎的,就像罗伯托为他去世的母亲收集的玻璃工艺品。
当偶然发生在我们自己头上时,就是必然,就像那头从天而降的奶牛。
如果那头奶牛是分离、不幸与死亡的象征,那它早晚注定会砸在我们头上,无论我们是在福建、意大利、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所以,想一想,在奶牛从天而降之前,我们该拿自己的人生怎么办?
万源一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荒謬絕倫之事,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就算再荒誕的事情,背後都必有其發生的原因?
在電影【一絲偶然】(Un cuento chino) 的開首,就發生了一件荒天下大謬之事──阿俊和女友在湖上泛舟,正當阿俊準備拿戒指向女友求婚之際,忽然一頭牛從天上掉下來,打沉了小艇,並把阿俊的女友撞死。
傷心欲絕的阿俊隻身前往阿根廷,打算投靠大伯,誰知他甫到阿根廷就遭搶劫。
此時,阿俊遇上性格孤癖的 Roberto (【謎情追兇】男主角 Ricardo Darin 飾),雖然言語不通,但 Roberto 收留了阿俊,並協助他尋找親人......雖然之前把 Ricardo Darin 主演的【ER秃鷹】罵個狗血淋頭,但栗其實是很喜歡這位男演員的。
今趟他在電影中飾演一位性格古怪的大叔,他演得唯肖唯妙,喜劇感十足,多處令栗忍俊不住。
除了演員了得,栗更喜歡【一絲偶然】的劇本。
兩個相隔十萬八千里的人,因為一起古怪意外而遇上,然後互相扶持,最後邁向人生另一章。
這種老土但超溫暖的故事,秋天看就正合時宜!
看完《一丝偶然》这部片子,这又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阿根廷电影。
中国人钱俊和他的未婚妻泛舟湖上,当他正准备拿出订婚戒指时,一头奶牛从天而降,砸死了他的未婚妻。
这种小概率的事件竟然就发生了,没有办法的钱俊于是漂泊异国他乡,来到了阿根廷寻大伯,遇上了罗伯特,而罗伯特的父亲为了躲避战争而移民到了阿根廷,在这里遇上了马岛战争,并因儿子参战而死在了异国他乡。
罗伯特由于自己的遭遇,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简报,尤其那些离奇扯淡的事情,当他对钱俊念出他剪报中的一则新闻:“天降奇牛出惨祸”时,让他惊讶而难以置信的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此刻就坐在他的面前。
天灾人祸只是一种极小的偶然,可是两者就这样相遇了,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高度互联,这也是有极大可能的,但是导演选择的是中国与阿根廷,媒介是报纸。
这就不得不让人想起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
在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现实”比比皆是,而这些事情体现在在罗伯特所收集的旧报纸上:搞车震而不小心摔下悬崖的情侣;被横空出世飞来的钢管扎死的理发师,被理发师割喉的顾客;等了两年终于成功移植心脏、却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出车祸而死的病人。
这些都和牛砸死自己的爱人一样超级小概率,但是罗伯特的关注体现了个人的兴趣点。
当然主体的情节是钱俊来到他家,多次送却送不走,两个语言不通的人生活在一起,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生活在一起,对彼此的改变,作为中国人的钱俊要找到大伯,能够离开这个罗伯特家,罗伯特则是在重复单调的生活中寻找意义,一种他认为的意义。
现实社会汇总,我们都带着自己的眼光看人,也希望别人能符合自己的眼光,而在罗伯特看来,大多数来他五金店的人多半是怪胎。
生活的荒诞也就在于此,个人生活的无意义源于疲乏的生活状态和个人的人生观,所有观众都明白罗伯特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他的热情无奈冷血都体现在与钱俊的交往中,最后当他看到钱俊画在他家后院墙上的那头硕大奶牛时,他好像突然醒悟了。
确实,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就像罗伯托的剪贴簿一样里收集的各种故事一样,世界又是现实的,真实的发生在遥远的国度并出现在你所阅读的报纸上。
对于普通人而言,那头奶牛就像一个象征,只是出现的场合不同而已。
母亲难产和父亲因思念儿子过度去世,这些都让罗伯特成了一个怪人,从他眼睛里面所看到的世界也是怪的,他把自己封锁在自我世界里,唯一能够拯救他的还是只有人,玛丽没有成功,如果那头奶牛是分离、不幸与死亡的象征,那它早晚注定会砸在我们头上,无论我们是在福建、意大利、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奶牛带来的是钱俊爱情婚姻的破灭,带来的是罗伯特的改变。
老子所言“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大概可以放在这里解释。
魔幻现实主义所呈现的鬼怪、巫术、神奇人物和超自然现象,带有神话传说和土著传统观念的奇异、神秘、怪诞的色彩,这次,《一丝偶然》中所呈现的奶牛从天而降砸死人更显荒唐与戏谑,因为一个所谓偶然的荒诞事件带来的改变,罗伯特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反省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故事的结尾,钱俊找到了自己的大伯,他一路开车来到乡村,出现在正在给奶牛挤奶的玛丽面前,一切不言自明。
影片伊始,是一幅典型的「中国画」,青山绿水,一叶扁舟荡漾于碧波之上,船上坐着一双情侣,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正当小伙拿出一对戒指,堪堪递到姑娘面前时,一只大奶牛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落在姑娘头顶,小舟破碎,只余小伙的凄声呼唤……画面一转,来到了地球另一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罗伯托是一家小五金店的店主,孤僻固执、一丝不苟,生活规律而无趣。
他有着许多刻板的癖好,比如早餐吃面包时须剥掉面包的外皮;每天晚上要翻阅一大叠报纸,并把荒诞的新闻做成剪报;深夜十一点准时熄灯入睡;每次进货都要一一清点,然后向缺斤少两的供应商大发脾气;每年在母亲生日时给过世的母亲送一只小而精美的玻璃摆设等等……以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物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交集,孑然一身的中国小伙钱俊(音)来到阿根廷投奔大伯,遭遇了孑然一身的异国大叔罗伯托。
于是,故事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展开,并制造出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与发人深省的生活真谛。
影片的张力相当自然:罗伯托的善良本质和孤僻性格决定了他始终犹豫于是否继续收留钱俊;而罗伯托和钱俊之间又由于语言不通以至于经常鸡同鸭讲、矛盾迭出。
罗伯托有N次机会弃中国小伙于不顾,甚至有几次几乎已经甩了钱俊,但在机缘巧合和罗伯托善心的共同作用下,他们还是一次次地走到了一起,其中充满了偶然与必然。
生活是由无数偶然和必然交织而成的,有些事或许看来荒唐而没有意义。
因为经历战争以及丧父的影响,使罗伯特形成了消极避世的性格,并一直通过荒诞新闻的收集来证明自己的选择。
然而,当他从钱俊的口中得知,剪报中「奶牛事件」的不幸当事人正是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时,罗伯托显然有所触动了。
影片的末尾,罗伯托终于鼓起勇气,开车奔向了那个屡次向他示爱却又屡次被他拒绝的玛丽。
而这一幕才是导演在之前一系列「偶然」和「笑点」的背后所要传递的要义:生活中的消极、悲伤虽然无法避免,但只要我们能勇敢地面对困境,并尝试作出改变,一定会离美好的那一面愈来愈近。
一部小有意思的影片,从一则荒唐的报道延伸出机缘弄人之感悟以及人与人关系之善意都起到不错的效果,编剧不赖。
即便有个别场景对于中国观众还是显得有点外国人视角,但也算正常也算友好。
主人公背景造成的性格以及俊进入生活后的影响产生的转变都还算令人信服,几个报道被表现为的爆笑场景作为亮点也很好的与影片节奏、音乐很好的融为一体。
看九年前的阿根廷街道,商店,生活方式,饮食和现如今没有一丝区别连台湾街的牌匾都是一样的不知道下个十年阿根廷会有怎样的变化第一次听罗伯特大叔用西语骂人很搞笑〜( ̄▽ ̄〜)这个所谓的福建人,演的傻傻的,不喜欢他第一幕未婚妻被天上掉下来的牛砸死了,吓我一跳外卖小哥出镜两次,看的还比较顺眼总之是可以看下去的电影
不算严格意义的影评,只是有感于很多人看到的那个bug。
从中,我看出了导演深沉的爱。
男2号的身份是一个年轻的福建籍手艺人(也可说是艺术家)。
他来到遥远的阿根廷投靠亲戚。
被抢后找到中国大使馆。
最大的bug出现在这里。
使馆是挂五星红旗的,福建人是拿中华民国护照的。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相关bug。
其一,他一个人去了阿根廷。
南美的个人签证一直非常难办,甚至不能个人申请。
不知道他申请的什么签证,或许凭借中华民国护照申请能简单些?
其二,他是福建人,他去了阿根廷。
由于东南沿海人民的勤劳吃苦,为了生计可以不远万里悄悄漂洋过海隐匿生活,于是很多国家对福建籍人士插了红旗,签证时异常谨慎。
其三,他是胡建人,他讲普通话。
有一个情节是在唐人街,一家店老板说他听不懂男2号的话,不愿给予帮助。
这个反应把男1号弄糊涂了。
“你们都在讲中国话,为什么说听不懂?
”店老板讲广东话,男2号讲普通话,无法沟通。
稍微出过国的人大都发现,在外国,有几种“中文”会比天朝积极推广的普通话更管用,那就是粤语、潮汕话、闽南语、客家话。
既然是福建人,他为什么没像店老板执着于广东话那样抱住闽南语呢?
在导演眼中,这些都不是事儿。
导演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乌托邦。
不管叫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中国;不管是福建人、北京人、青海人、台湾人,都能方便地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同为中国人,可以讲不同的语言,即使不能相通。
到底是“反攻大陆”还是“解放台湾”?
普通老百姓没时间理会。
但拿着不同的护照可能会有不同的遭遇,就关老百姓的事了。
是像中华民国护照封面的绿色一样生机盎然,还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屎一样的酱色?
比一个勺子流畅且深。玛丽阿姨厉害
casting是有多烂,剧本狗血
为什么要拍得那么荒诞不真实?其实片中的大叔和中国青年的关系还是表现得不错的。写实的部分四星。大叔演技不错。荒诞的纯粹搞笑。
嘲弄了阿根廷警察局和中国大使馆,不过大使馆还是办事的,最后俊找到了大伯,罗伯特也开车去奶牛场了。
有意思!
这片太神了!
意国佬果然是精通吃喝玩乐那套
虽然我承认电影创意不错,但是很荒诞,而且不太理解导演想用这种偶然性降临来改变信奉偶然的自闭者的生活观来表明什么道理和立意
看过之后,想去远方,想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有的电影就是没看懂。笑。
本来听着这个翻译的名字《一丝偶然》是很有兴致的,以为会是很有韵味的电影,结果剧情和拍摄都充满了拧巴和不合时宜,说是文艺太牵强了,说是喜剧又充满了尴尬和别扭。这阿俊真不像25岁,像极了40多岁老男人强行扮嫩。另外完全没看出罗伯特的眼神有多迷人,就非得把女人刻画得这么傻气吗。
呃……就这样……
可以拍的更好一点,更长一点的,确实很喜剧。
呵呵呵……
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了
前喜剧,后温情,喜剧也是可以没有文化差异的,逗死我了。
看到最后竟然是阿根廷伤痕文学
精确按时关灯睡觉。
幸亏结尾给小升华了一下,不然连及格都难。
一叶扁舟,牛从天降;未婚妻亡,流落他乡;独居大叔,好心收养;语言不通,鸡同鸭讲;二十三点,准时熄灯;奇闻轶事,报纸剪藏;万里寻亲,希望渺茫;墙壁画牛,表露恩情;众里寻她,爱在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