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

主演:李亚鹏,周迅,周杰,蒋勤勤,阿斯茹,杨丽萍,吕丽萍,孙海英,尤勇智,曹培昌,周浩东,修庆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3

《射雕英雄传》剧照

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1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2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3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4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5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6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13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14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15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16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17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18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19射雕英雄传 剧照 NO.20

《射雕英雄传》剧情介绍

射雕英雄传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南宋初年,全真派大侠丘处机(周浩东 饰)结识两位忠良之后杨铁心(丁海峰 饰)与郭啸天,两位的内人都已怀孕,丘处机为尚未出生的孩子取名杨康与郭靖,借以纪念“靖康之变”。不料丘处机为两家人招来杀身之祸,郭啸天身亡,杨铁心重伤,妻子包惜弱(何晴 饰)被掳走。成年后的杨康(周杰 饰)在金王府长大,认了完颜洪烈(鲍大志 饰)做父亲,天资聪明。而郭靖(李亚鹏 饰)留在了大漠,被母亲李萍(吕丽萍 饰)抚养长大,虽然天资愚笨,但却有江南六怪的悉心教导,得到铁木真(巴森 饰)的赏识,并把女儿华筝(阿斯茹 饰)许配给他。可是造化弄人,在郭靖与师父前往江南寻找杨铁心一家下落时,他遇到东邪黄药师(曹培昌 饰)之女黄蓉(周迅 饰),两人日久生情,此时杨铁心带着义女穆念慈(蒋勤勤 饰)也出现在江湖中,穆念慈与杨康一见钟情,可杨康却逐渐走向邪道。郭靖与黄蓉闯荡江湖的途中见识了武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龙的厨房绝机睡魔第二季灵偶树上有个好地方雪花女神龙寻宝搭档第二季南巫亚森·罗宾第一季天堂之旅朝阳门绽放疯狂修道院有关谎言的真相潜行吧!奈亚子W侏罗纪三角布克和海尔夺魄勾魂腐男子高校生活老狗死亡回放魔法使的注意事项:夏之空鲛人传说之人间情幕后枭雄第一季大侦探霍桑古战场传奇第七季夜半凶铃沙滩鼠热诚传说X暮光之城4:破晓(上)

《射雕英雄传》长篇影评

 1 ) 不要争了,03版射雕+日语吹替是最好的一版射雕

到目前最新的17版射雕为止,出现在大陆的射雕电视剧共5版。

分别是:83版(黄日华 / 翁美玲)、豆瓣9.1分;94版(张智霖 / 朱茵)、豆瓣8.6分;03版(李亚鹏 / 周迅)、豆瓣6.5分;08版(胡歌 / 林依晨)、豆瓣7.2分;17版(杨旭文 / 李一桐)、豆瓣8.1分。

(豆瓣评分截止至201703).可以看到,83版评分最高,而03版评分最低。

而这两版也恰恰是播出率最高的两版。

卤煮也是把这两版都看完的,另外三版都只看过部分(17版正在追)。

私以为,03版分数最低,甚至只有6.x分,在这5部里,是被低估的。

03的选角,可是说是5部最高。

以两主角来看,李亚鹏无功无过,但贴近原著,帅固然比不上胡歌、张智霖,但表演体现得当。

周迅的黄蓉,肯定不输林依晨、翁美玲(翁确实塑造了一个精彩的角色,但离原著里的黄蓉实在相差太大令人不敢苟同)。

但这两大主演,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声音。

李亚鹏的粗嗓门加上周迅的公鸭嗓,实在很令人出戏。

而这也就提到了标题里的那个观点,——换上日语吹替的配音版,效果简直就无敌了。

两主角之外的一众配角,选角可以说是令人惊喜的。

尤其03射雕,贡献了一个目前所有版本里最出彩的梅超风。

大家可以去看看03射雕的拍摄花絮,在选角这块,专门为梅超风讲了不少。

大胡子的金庸剧,早年间被黑的体无完肤。

直到天龙八部的出现,这个观点才稍有改观。

再回头看看的话,其实张版和港版的金庸古相比起来,都是各擅胜场的。

张版多胜在这几点:一布景(那会拍剧通常都能找名山大川的实景,不像港版都是假山假树小剧场既视感,也不像现在动不动就绿幕特效看的人眼瞎);二选角(张的选角基本能做到偶像派实力派兼顾,红花绿叶洽和,比之来来去去那几个人的港版,和一众小鲜肉的新版);三剧情(张版的剧情可以说是最接近原著的了没有之一,同时剧情逻辑性完整性也保持的很好。

相比港版金庸剧一贯的魔改剧情,和近几年大陆版的迎合年轻观众的各种狗血)。

这些优点也都在03射雕里有所体现。

所以说这一版射雕,本身是值得更高的评价的。

 2 ) 03版射雕蒙古部分的戏最好,完全满足了我对射雕英雄的想象

作为90后,我大概是读小学5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射雕英雄传,至今觉得很幸运自己第一次入眼的版本是张纪中版本。

尤其是后来看了金庸的所有原著(除了雪山飞狐和越女剑),能接受的影视化作品还是大陆这几版,更小的时候大陆电视台也曾反复播放tvb的天龙和神雕,这两个vb版本的场景配乐对我来说也很经典,但成年之后,也看过几眼后面新拍的版本,但终究还是觉得张版的这几版应该排在前面。

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这个说法有趣但也特别贴切。

其实回想金庸写作这几部经典的小说的时代,再结合小说还有电视剧里呈现的那些其实很夸张的武功及所谓的武学内容,换一个角度讲,包括金庸在内的从19世纪末以来的那些武侠小说,未免不是一种意淫,一种对人的平庸脆弱的肉体的现实的逃避,一种对现实世界里国家与民族民众的无力的叹息。

但武侠小说作为一种原本并不入流的“地摊文学”却能在金庸的笔下成为一代经典,金庸也终于在华语通俗文学世界里堪配大师,除了他奇谲丰富到令人乍舌的文学想象力构思了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极其丰富立体有血有肉的人物,人物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让无数的读者谈论不尽之外,相比于其他有名气的武侠小说作者,金庸之为金庸,更是在于他几乎是最后一个在中国文学彻底西化之前,还凝结和保留了最后一点传统文学的写作方式、文字语感甚至价值观的写作者,也是近代一百多年以来面对外部世界的冲击导致的社会结构巨变里,中华文明第一次产生家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在他这个个体身上的意识结晶。

横向上,金庸小说涉及到了中华文明圈波及到的几乎大部分地域,蒙古、辽金、华北、中原、西域、江南、西藏、西南、闽台 etc. 天南地北,对这些地域的描写和情节背景的烘托,不能不让很多读者心里对金庸小说里的情节产生一种壮阔豪迈的感受,这一点在读小说的时候让我感受颇深。

虽然我意识到可能大部分“正常”的读者更应该是被小说里的情节张力,被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爱恨而吸引,可能忽视掉了金庸的写作里,他笔下这个浓郁的“中华”背景。

纵向上,金庸小说几乎每一部都会明确一个真实的历史时代,会涉及到很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尤其是射雕三部曲。

所以金庸作品里历史感非常的浓郁,有时候甚至会让人忘记掉这是武侠小说而绝非历史小说,所以我想金庸的小说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很多中国人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印象和观感。

但必须要明确的是,无论如何,金庸先生终究是一个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金庸出生于1924年,五四运动之后),所以他笔下的故事的视角其实肯定不能够是故事发生的真实时代里的人们真实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恰恰是20世纪以来被外部文明激烈冲撞,处在转变中的一种视角·····总而言之,体会到这些“背景”之后,体会到金庸之为金庸之后,对央视版的那几部金庸剧产生偏爱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有人不喜欢大陆版,理由是认为大陆版的把武侠剧拍成了水浒或者历史剧,恰恰表明了其对金庸作品的欣赏无能。

虽然其实这几部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大陆第一次拍的《笑傲江湖》,镜头和剪辑差强人意,配音杂乱,在影视制作这一块儿可能不如香港的成熟,李亚鹏的瘪嘴也让人有些失望。

但是这一版的东方不败很赞,最后一集令狐冲和任盈盈在山水之间的琴箫合奏这一幕实在是让人心神荡漾!

而03版射雕,就比笑傲在镜头调度方面成熟一些,好像预算也更充足。

让我惊艳并且一直偏爱03版射雕的其实主要是所有在蒙古的戏份——基本上我看射雕就看在蒙古的那些戏怎么拍,迄今为止只有这一版把蒙古人的感觉拍到家了。

就第四集第五集在蒙古的那几场戏,蒙古人的衣着发型,神态气韵,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蒙古人的价值观,大漠的风沙、光线、哲别头上的汗珠和污渍,人们和马匹身上可见的尘土,哲别和安达结交的时候彼此的眼神表情举止,小孩子被剃掉部分头发的发型等等,完全满足了我对于金戈铁马的蒙古人的想象——当然我也只能说是满足了我的想象。

那么在总体剧情反而比tvb版更尊重原著的情况下,喜欢人文历史地理的我真的就很难不更推崇这版,所以对我来说这部射雕里周迅的鸭嗓和李亚鹏的表演只是瑕不掩瑜的瑕而已。

毕竟在剧情上其实大陆版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跟原著出入不大,也不会像tvb那样出于粤语台词的需要大量改动人物台词。

虽然从原著出发也不能说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动机,还有人物情感的深度——这也是金庸小说的动人之处——就因为影视呈现的局限而往往被直接忽略掉了,所以其实倒也理解金庸先生给这版评价最高但却认为只是及格——跟想象力相比,永远没有完美的版本。

张纪中这几部金庸剧的制作唯一让我觉得挑剔的是除了笑傲之外,其余几部里奇怪的打光,这个问题在06的神雕里尤其明显,就是所有夜晚的戏,光线会从莫名其妙的角度出来,既让人物的脸色显得奇怪,也很出戏,可惜了。

 3 ) 挚爱03

来源于百度射雕英雄传吧@拾贝山人对于它,我不只钟爱,还有心疼,亦有敬佩。

此版中的演员是最受争议的,所以我就先从演员说起吧。

李亚鹏版靖哥哥:初看此版靖哥哥,和大多数的人想法一样:好好的一个靖哥哥,怎么就愣是被演成一弱智呢?

物极必反,李的表演也太过用力了。

然而,越是往后看,越是看得久,反而发现了此版靖哥哥有别其他版的魅力。

请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在看黄版和张版靖哥哥时,总有这样一个想法,相信大多数女孩和我一样,就是:如果有这么一个男朋友就好了。

没办法,谁让这两版靖哥哥对蓉儿的笑容如此温柔,眼神如此宠溺。

每个女孩都希望自己的男朋友可以这般待自己吧,因为谁都喜欢被宠爱。

而且脾气好,从不和蓉儿计较,若是蓉儿不开心了,靖哥哥还会好言相慰,不究对错。

这样一个男朋友,怕是少有人不会动心的吧。

而当李版靖哥哥纵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之上,弯弓射大雕时,心中不由自主冒出这样一个想法:真正的射雕英雄终于出现了!

对,前两版千好万好,却独独少了英雄的苍茫大气。

只有李版,演出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侠风范英雄气概!

他宽厚大度却是非分明。

蓉儿任性时,他会包容,却不会纵容。

他会认真的告诉蓉儿“蓉儿你不该这样。

”他谦让憨厚但不自卑。

站在仙女一般的蓉儿身旁没有丝毫不妥。

面对蓉儿向欧阳克的嬉戏,他只是笑着说“蓉儿和他闹着玩呢。

”他浑厚木讷而心智明清。

如其逼迫鲁有脚必须明日找到黄蓉否则军法处置一段,有此心智,已不能再以“傻”字呼之。

他英勇而不冒失,他朴实真诚,坚忍恒心 。

哥哥真的傻吗?

他不傻。

他是真正的大智若愚,真正的智者。

他懂得最简单却最实用的道理,内心有自己的一套原则,知道该做什么而不该做什么。

喜欢他浑厚声音中所透出的坚毅。

喜欢他梗着脖子说话时的倔强。

喜欢他坚定眼神中透出的认真。

弱智,已升华为大智。

仁、义、忠、信、勇,这些被李版靖哥哥表现得淋漓尽致,丝毫不缺。

正是这样大拙胜巧至情至性的靖哥哥,饶是蓉儿万般聪明,万般伶俐。

练门之处却被靖哥哥拿住,物物相降,绝妙而又令人信服。

很喜欢一个吧友的形容,靖哥哥与蓉儿就好比是同坐一条船的两人,蓉儿摇橹,而靖哥哥掌舵。

不管蓉儿多么贪玩多么淘气,她永远都是以靖哥哥为中心,不会远离。

因此在看这版靖哥哥时,我的心里又多出一个想法:如果有这样一个老公就好了。

前两版的靖哥哥与蓉儿犹如热恋中的情侣,恩恩爱爱,甜甜蜜蜜,惹人艳羡。

而03版靖哥哥与蓉儿,更像一对默契相知的夫妻,相守一世,不离不弃。

令人敬重。

“我不能没她,蓉儿也不能没有我。

我们两个心里都知道的。

”简简单单几句,爱情已散发出芬芳的气味。

呵呵,你们两人心心相印,神仙美眷。

我们心里也都知道的。

百炼成钢,沉稳厚重,气度俨然。

03版靖哥哥有德有能,得以遇上如此仙缘。

孙海英版洪七公:除了几位主角,这个应是争议最大的一个人物了。

无非是因他是石光荣式的架势,以及他的发型。

我和一位吧友的意见相同。

洪七公这个人物就应该有着石光荣的霸气!

起初看得时候我也抵触过,觉得这孙海英,您好歹也是一资历深的老演员了,不能演红了一个角色,就跟周杰似的到哪都带着他吧。

然而越是往后看,就越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孙海英,感慨他不愧是一资历深的老演员啊。

他确实把石光荣带进七公这个角色里了,但他带的只是形,只是腔调,只是七公需要的那一部分。

他很清楚,石光荣有点顽固不化,和七公是不同的。

但石光荣的霸气沧桑与正义感却是七公需要的!

喜欢这样的七公,即使重伤,也不曾在对手面前低上一截。

不怒自威,凛然不可侵犯!

这才是真正的洪七公,丐帮的一帮之主,名振江湖的北丐洪七公!

很喜欢孙海英在处理七公与蓉儿对手戏掌握的这个度,既有长辈的威严,又有对他们的宠爱玩笑,拿捏得很好。

最后一集斥责裘千仞的那一段戏是我非常喜欢的,精彩之极。

得那时裘千仞不服南 帝靖哥哥等,放话“哪一位生平没杀过人、 没犯过恶行的,就请上来动手。

在下引颈就死,皱一皱眉头的也不算好汉子。

”几句话将众人说的哑口无言,眼见他要大摇大摆的逃脱。

七公现身,凛然道:“老叫化一 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

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

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大义凛然,义正言辞,铿锵有力,不可辩驳。

听得裘千仞为之气夺,天良发现。

亦听得电视前的我热血沸腾,好生折服,真恨不得到七公老人家面前拜他一拜,以表心中之崇敬。

至于孙海英版七公的发型,我个人认为没什么不妥。

发丝蓬松,一根花白的辫子垂在肩上,微微凌乱。

如七公其人,枝叶虽乱,树干却笔直不屈。

表面玩乐不羁,内里却极有原则,心底明净一片,个性侠义爽直。

有人说他发型像白毛女,这就让人无语了,不免有吹毛求疵之嫌。

若真要如此,我也可以说83版洪七公的发型像葫芦娃呢。

这年头,鸡蛋里挑骨头是太过容易的事。

曹培昌版黄药师:这个黄药师我很喜欢,一出场便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势。

学究天人,青衫磊落。

黄药师的邪,并不是流于表面的邪,而是境界之高,对凡俗不屑的邪。

是那种只静静立在那里,就有一种让人不得小瞧的邪。

高高在上,傲视苍生。

这就是黄药师,不将一切放在眼里的黄药师。

喜欢曹培昌的演绎,最惊喜的莫过于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书中所描绘的晋人之风,宛若书中的黄药师走出来一般。

若是曹培昌再年轻一些,再狂一些就更好了。

送此版黄药师一句诗: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尤勇版欧阳锋:观他版欧阳锋时,都觉此人真是坏,恨不得诛之而后快。

看此版,却有了不同的感想。

只为了他与欧阳克的父子情。

尤勇无疑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在几场表现欧阳锋内心的戏上演得很是动人。

欧阳克被压石下,他独自言语着,让人看到了这个奸雄不为人知内心柔软的一面。

得知欧阳克的死讯,他的眼睛里有悲伤,但即使悲伤,杀气霸气也未曾褪去。

03版欧阳锋,一个可恨可气可悲可怜可叹的武痴。

修庆版欧阳克: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真是恰当不过:风流倜傥。

那一身白衣翩翩,端的是英俊潇洒。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版欧阳克,花心,好色,油嘴滑舌,却不失文雅,还带着点绅士风范。

所谓风流却不下流,花心也要花的有心。

采花也要采得有水平。

记得看他抓住穆念慈,穆念慈不从,我真想去劝劝穆念慈,那杨康有什么好啊,直接跟人欧阳公子得了,虽花心却决不致亏待了你。

尤其是当杨康一剑刺穿他时,恨不得冲进电视里把杨康那厮踹开,气得电视前的我直骂杨康:不就是人家长得比你帅嘛,嫉妒人也不能下杀手啊。

周浩东版丘处机: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小姑娘见了相思成灾的处机哥哥啊。

对他的喜爱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

进射雕吧发的第一个主题帖就是关于他的。

周浩东扮相俊美,眉飞入鬓,鼻如玉梁,俊朗非凡,一派仙风道骨。

让我不由得对他一见钟情。

记得吧里有一个主题帖,是说如果你穿越进射雕,你想干什么。

当时我的回帖就是和周伯通拜把子,还有就是和丘处机谈恋爱。

哈哈,没办法,处机哥哥的魅力实在是令人无可抗拒。

很喜欢他那个极其惊艳的登场。

蔼蔼大雾,他衣袂飘飘,大步流星,缓缓走进眼帘。

美得像一幅画。

此版丘处机很生动的再现了原著中鲁莽急躁好打不平的脾气,这本不是个优点,可在他身上却平添了几分可爱。

尤其喜欢他乱点鸳鸯谱把穆念慈许给靖哥哥那一节,听得靖哥哥要娶华筝,一边措辞严厉的教训,一边又给靖哥哥摔脸子“我们平民百姓哪比得上金枝玉叶啊”,后来反反复复,干脆摆出一副“事儿不大,自己看着办,你爱娶不娶”的姿态来。

看的时候笑岔我了,尤其喜欢他吹胡子瞪眼的表情,贼可爱。

让我直想拽住他胡子揪上一揪。

杨丽萍版梅超风:对于此版梅超风的喜爱也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得完的。

惊艳二字形容她再合适不过。

在这里对于我不再多言,因为打算以后有空专门为她开一个帖。

梅超风:彼岸花开,燃到荼靡 。

浩东吧里有一个和我一样很喜欢处机哥哥的朋友泊蔺。

一日我们两个感叹起金庸大哥怎么不给迷死人不偿命的处机哥哥配一红颜知己呢,于是两人便自告奋勇的要为他物色一位。

我说:何晴的包惜弱扮相挺美,只可惜有杨铁心了。

泊蔺:朋友妻不可戏嘛,得给咱哥哥找一个才貌双绝的配他。

我便在脑子里思索才貌双绝的人来,最后答道:那就只有梅超风了。

何晴版包惜弱、丁海峰版杨铁心、完颜洪烈:不多讲。

以后也要专门为这个三角恋开一个帖。

江南七怪:武功上的弱者,精神上的巨人。

他们行得正坐得端,以侠义为本,重情重义。

他们,不输于任何人!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室友受我影响与我同看此片,看到柯镇恶时,她忽然在我旁边感慨道:“连个瞎子都这么帅。

”其实细看柯镇恶这个演员,五官端正,确实挺帅的。

由此得出结论:03版柯镇恶,最帅的一版柯镇恶。

阿斯茹版华筝:看到她时,我就想这便是那个在草原上肆意奔放热情阳光的华筝了。

总觉得阿斯茹不用演,只站在那里,含笑望着靖哥哥,华筝的味道便出来了。

这就是蒙古演员的先天优势吧。

赵亮版周伯通:因为83版的周伯通太过出彩,所以曾让我一度担心过此版周伯通不会令我喜欢。

然而当他的“独孤求败”大摇大摆的出场后,我不可抑制的捂住肚子狂笑起来......裘千仞、裘千丈:这个演员的名字我忘记了,不过还记得他是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

看完他的表演,我替保田感到开心啊,他有一位演技优秀的儿子。

对于裘千仞、裘千丈之间的区别,他把握得很好。

不过个人更喜欢他的裘千丈,活宝一个,这个人物在这部片里的喜剧感与老顽童周伯通有得一拼。

尤其是在归云庄里那一席看似高深实则蒙人的话,让人笑绝,堪称经典,可以拿来做个性签名了。

还有其他演员,像成吉思汗、哲别、拖雷等一众蒙古演员,相当出彩,原汁原味。

还有全真教的一众道士,王处一扮相也仪表堂堂,马钰相貌虽不出众,气质却佳。

书中对王重阳的描绘也是一帅哥,此版是由大胡子扮演,有点牵强。

其实大胡子年轻的时候很帅,个子也高,用李勇的话来形容是面容姣好,所以我想若时光退回到他英俊那会儿,来扮演王重阳绝对合适。

无视此版的尹志平,看一下神雕里那个帅气非常的尹志平,再回头望一下仙人般的处机哥哥,就难怪那天我与泊蔺共同感慨这全真教怎么净出帅哥来了......此版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

大胡子拍得片我很喜欢,看天龙、神雕、鹿鼎记那会儿,虽然喜欢,但始终觉得,音乐这方面是他的一大软肋。

感觉很是可惜。

可是回头细看射雕时发觉,不是这样的。

大胡子的片子里是有好的配乐的。

射雕的音乐令我惊喜,与它的画面一样,有着泛黄厚重的质感,有着山水画般朦胧的意境,亦有曲高和寡的古韵。

侠骨柔情,快意江湖。

很喜欢主题曲《天地都在我心中》,先是马头琴的声音悠扬而来,接着是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豪迈的歌声下各色人物依次登场。

狂沙路万里,关山月朦胧。

寂寞高手一时俱无踪。

真情谁与共,生死可相从。

大事临头向前冲,开心胸。

一马奔腾 ,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

我喜欢这样的江湖,快意恩仇。

我喜欢这样的侠客,侠肝义胆。

我喜欢这样的侠侣,生死与共。

我喜欢这样的兄弟情,一诺千金。

我喜欢这样的英雄,为国为民。

我喜欢这样的意境,苍茫大气。

我喜欢这样的气势,豪气干云,气吞山河。

而这,才是真正的武侠。

03射雕既有许多亮点,亦有些许不足。

但瑕不掩瑜。

我毫不夸张的认为,它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武侠片。

远非现在大胡子拍的片可比。

喜欢它,喜欢到骨子里。

可是这么一部用心优秀的作品却得不到认可,反遭唾骂。

真是比窦娥还冤。

时代成就了83的辉煌,却也造就了03的不公。

03迷这样说的时候,会有人说“03迷又在装可怜呢,想让人怜悯”。

说这话的朋友,我在这里告诉你,怜悯这东西,03从来就不需要!

爱它的人自会懂它痛的内容。

我们心疼它。

心疼这样一部浓缩众多心血的作品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

我相信有很多喜欢它的朋友们和我一样,本来只是默默喜欢,可是看到它被人肆意践踏,好像谁都可以踩在它头上一般,因为心疼它,敬重它,开始站出来为它讲话,加入了守护它的阵营中。

03迷不多,但也不少。

令我欣喜的是,它在逐渐壮大。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相信,时间会还03一个公正。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它的好。

03的路注定是崎岖坎坷的。

以03的坚韧,在当初那种众矢之的的情况下,它都没有倒下,依然默默挺立。

所以我相信,因了这份坎坷,会成就它的另一番精彩,独属03的精彩!

沉默的坚持,终会证明自己。

或许多年后,当我们都变了一番模样的时候,电视节目会说:多年前曾有一部好片,因为各种外界因素,误了它......以上都是个人由感而发。

不求支持,但求理解。

多歧为贵,不取苟同。

 4 ) 千秋文人家国梦

现代新派武侠大家,金古温梁四人各有特色,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相比而言金庸的书迷是最多的。

但是细细想来,四位大家的文笔各有所长,写出来的故事也各有风味,如梁羽生之文采斐然,古龙之超逸绝伦,温瑞安之波诡云谲,那么,为什么金庸的读者数量成了最多呢?

在我看来,是因为金庸虽然论文采未必能及得上梁羽生,论飘逸不羁未必能及得上古龙,论悬念和诡秘也未必能及得上温瑞安,但是只有金庸,用他的一杆笔写出了一个带有家国情怀的江湖。

金庸的小说与其他三位大家不同,往往带着很强的历史厚重感和浓烈的家国情怀,如书剑恩仇录中的反清复明,天龙八部中的胡汉恩仇,碧血剑的悲壮的忠烈,如倚天屠龙记中的驱除鞑虏、复我河山,林林总总,都是如此。

而在我看来,金庸小说中将家国情怀写的最多的,便是射雕英雄传。

因为射雕英雄传中的主角郭靖是一个由家国情怀催生出的一代翘楚,是一个由家仇国恨塑造成的一个侠之大者。

诚然,郭靖从小在蒙古长大,蒙古的居住方式应当是逐水草而居,但是郭靖的内心却是充满了家国情怀,当然,这样的郭靖也就必然会看重所谓的家仇国恨。

因为郭靖的第一任教育者李萍重视家仇,所以在教育郭靖的时候自然就会重视对于仇恨感的培养,所以那个年幼而愚钝的郭靖才会牢牢地记住自己仇人的名字,段天德。

一个连自己的爹娘名字都记不住,连自己家里有几只羊都未必能够数的清的孩子,居然能够牢牢记住一个自己从未见过也并未和自己有过任何交集的人名,在这期间,我们不知道郭靖的内心里到底明不明白这个名字对他来说代表了什么,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郭靖家国情怀的开始。

看到这里,我觉得有些朋友会问,你刚刚不是在说郭靖家仇吗,为什么又说这种记住仇人的名字是家国情怀的开始呢?

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些家国情怀往往是伴随着所谓的“家仇国恨”的,比如古人写过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比如古人说过的“愿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

写这些诗句的人,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到过楼兰,也可能一辈子与生活在楼兰的人没有任何交集,说着要直捣黄龙的人,更可能一辈子也没有到过黄龙这个地方。

但是在这个时候,所谓的楼兰,所谓的黄龙,是他们家仇国恨的一个具象的表现,正如郭靖心中的段天德那样,他有可能和段天德一辈子都没有交集,也可能有了交集而不自知,但是他就认为段天德是他的仇人,因为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是一个破坏了自己家庭的人。

而郭靖此时,应该已经有的所谓“家”的概念,请注意,这里的“家”,不是古代蒙古人的帐篷蒙古包,也不是古代金人那种本身就是抢夺而来的房屋,而是那种生于斯长于斯,无时或忘的故旧家园。

也就是因为李萍在郭靖的心中种下了这样的一颗种子,所以郭靖才能牢牢记住这个对当时的他来讲并无意义的名字。

也正是因为年幼的郭靖牢记家仇、想要报仇,所以才能获得了江南七怪的认可,才打开了自己通往江湖的那一扇门。

而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在很多事情上和蒙古草原的那些角色是不同的,因为他的心中有着与其他人不同的家国情怀,比如他自小时候开始就已经有过的见义勇为,无论是仗义救哲别,还是豹口救华筝,都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郭靖在与江南七怪相遇之后,一直在跟随几位师父学武功,他学武功的初衷,并非是因为自己喜欢,也不是因为有人强迫他,而是为了简单的两个字——“报仇”。

因为这个时候的郭靖,虽然心中有了家国情怀的种子,但是这颗种子却还远远没到发芽出土、茁壮成长的时候。

而且刚刚开始学武的郭靖,心中只有家仇,并无国恨,也谈不到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然而到了后来,郭靖心中的那颗种子慢慢生根发芽,才有了家国之念,才有了应有的家国情怀。

比如在射雕英雄传中的第二十三回有这样的情节:……黄蓉道:“词倒是好词。

”郭靖求她将词中之意解释了一遍,越听越觉不是味儿,说道:“这是大宋京师之地,这些读书做官的人整日价只是喝酒赏花,难道光复中原之事,就再也不理会了吗?

”黄蓉道:“正是。

这些人可说是全无心肝。

”…………郭靖听了大怒,喝道:“这高宗皇帝,便是重用秦桧、害死岳爷爷的昏君!

”可见到了此时,郭靖的心中已然不光有家仇,还有国恨,也正因为在南宋那个积弱不振、内忧外患的时候郭靖心中能够对家仇国恨不曾忘怀,才能体现出他是一位英雄好汉。

如果郭靖心中只有家仇的话,那便谈不到什么家国情怀,他自己也只能是一个以勇力报私仇的人,决成不了什么英雄,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为国为民,据守襄阳的侠之大者了。

而到了本书的末尾,郭靖心中的家国情怀更为明显和浓烈,此时的郭靖虽然年纪并不算大,但是他的心中所想,却颇为深刻。

因为他心中此时的家国,已经远远不是一家一国的兴衰成败,而是天下众多家庭邦国的境况。

在射雕英雄传第三十九回中曾经描写过郭靖心中的想法:…………完颜洪烈、魔诃末他们自然是坏人。

可成吉思汗呢?

他杀了完颜洪烈,该说是好人了,却又命令我去攻打大宋;他养我母子二十年,到头来却又逼死我的母亲。

  「我和杨康义结兄弟,然而其人始终怀有异心。

穆念慈姊姊是好人,为甚麽对杨康却又死心塌地的相爱?

拖雷安答和我情投意合,但若他领军南攻,我是否要在战场上与他兵戎相见,杀个你死我活?

不,不,每个人都有母亲,都是母亲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的抚育长大,我怎能杀了别人的儿子,叫他母亲伤心痛哭?

他不忍心杀我,我也不忍心杀他。

然而,难道就任由他来杀我大宋百姓?

这一段足以说明,此时的郭靖已经跳脱出了一家一国的概念,开始为天下所有的人考虑了,这一转变也正转到了传统文化中“博爱”、“仁义”的内容中来,可以说此时郭靖的家国情怀,才算是真正的成熟。

当然,在这本书中,不仅仅是有郭靖这一个正面的角色,还有几个角色也有着不同家国观念,与郭靖的家国情怀遥相对比。

比如成吉思汗铁木真,这个人物在射雕英雄传中是以一个偏向于正面的角色出现的,尤其是在小说的前期更是如此。

但是对比郭靖的这种由初始到坚定再到成熟的家国情怀,我们不难看出,书中铁木真的家国观念并不成熟,而且是越往后看越为偏激。

如果说前期他在统一蒙古的过程中进行的战后屠杀还能被称之为“必要”或者是“复仇”的话,那么他在本书后期的表现则是完全脱离了道德和人性的约束,无论是他对花剌子模的屠杀,还他麾下的兵马是对南宋汉人的烧杀掳掠,都是让人看来便觉得触目惊心,尤其是在初期金庸出力将铁木真塑造为一个近乎英雄的形象的前提下,对比起来就更显得颇为凝重和肃杀,也更令人触目惊心。

在我看来,神雕英雄传中的铁木真,有英雄之力,有英雄之气,有英雄之威,有英雄之时,有英雄之势,也有英雄之众,但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始终没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甚至他在自己临死之前,恐怕也并未想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

很可惜,我认为他距离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只差两步。

一步叫作英雄之心,一步叫作英雄之道。

其中,英雄之心就是指一颗拥有成熟坚定的家国情怀的心,只有拥有了成熟坚定的家国情怀,才能够行英雄之事,成英雄之业。

可惜,射雕英雄传中的铁木真,并没有英雄之心,而他又是生于蒙古长于大漠,对于道德、法律、传统乃至于与旁人的情感都与郭靖不同,所以,他这个角色注定无法获得英雄之道。

同时,因为他始终不明白英雄之道,却又不接受英雄之道,所以,他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英雄。

虽然在结尾处他还是死鸭子嘴硬,回答郭靖,说郭靖的话都是“孩子话”,但是在他的内心中,其实是明白郭靖的正确的。

否则他在死前也不会念叨着“英雄……英雄”。

也正因为如此,金庸才在射雕英雄传的后记中写道:旷古未有的蒙古大帝国,到成吉思汗的孙子手里才建成。

但基础是成吉思汗奠定的。

无敌于天下的蒙古军队的一切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也是成吉思汗一手建立的。

他是人类历史中位居第一的军事大天才。

他的西征南伐虽然也有沟通东西文化的功劳,但对于整个人类,恐怕终究还是罪大于功。

《射雕英雄传》所颂扬的英雄,是质朴厚道的平民郭靖,而不是灭国无数的成吉思汗。

如果说射雕英雄传中的成吉思汗距离成为真正的英雄只差两步,那么身为他的义兄弟的杨康,则是距离成为英雄有无数步的距离。

杨康够狠,必要时连自己的帮手甚至是自己的义兄弟都能够牺牲。

杨康够聪明,他的智商比起郭靖来那真是好的多了,他的心机比起郭靖来也要深沉的多,无论是背地里跟着梅超风学九阴白骨爪,还是帮助欧阳锋在桃花岛上杀掉江南五怪,无论是故意放走柯镇恶,还是杀掉欧阳克以图西毒传承,都可以看出他的心机。

但是在射雕英雄传之中,他的成就却远不能与郭靖相提并论,因为在他的心中,完全没有一个成熟的家国情怀。

按理说杨康生长在金国的王府中,做的也是金国的小王爷,他小时候的生活学习的环境绝对是比郭靖要好很多的,但是我却不知道他都学了些什么。

从小说中看,如果郭靖可以说最终是拥有一个成熟的家国情怀的话,那么从始至终,杨康就是完全没有家国情怀的这个概念。

郭靖从小在蒙古长大,他对蒙古也很够意思,无论是救拖雷、哲别,还是作为右军元帅帮蒙古大军西征,做的都是挺好的。

郭靖心向南朝,所以他会希望宋国励精图治,会据守襄阳抵抗蒙古。

但是杨康就不一样了,他长在金国,但是始终没看到他对金国有什么突出贡献,所以我一直很纳闷,杨康作为一个金国的小王爷,平时养尊处优也就罢了,可是他似乎对金国的归属感也不见得多么强烈。

所以我觉得杨康这个角色是作者写出来的,家国情怀缺失的一个角色,为的就是要对比郭靖。

从家国的角度上来讲,杨康其实是一个没有归属感的人,他爹他娘估计是长期分居,感情也并没有多好,这样的一个家庭,称不上是一个正常的家庭,而杨康对于金国的归属感又是很弱的,甚至我觉得杨康对金国的归属感远没有郭靖对蒙古的归属感强。

所以杨康的家国情怀的缺失导致了他不知道自己为谁而活,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所以这样的角色,最后就只有死路一条。

其实有一个人能够有机会拯救杨康,那就是穆念慈,但是由于穆念慈本身的性格和杨康对她提出建议的排斥,所以最终杨过也只能是个无父的遗腹子。

总而言之,金庸先生在这一部射雕英雄传中,给我们这些读者展现出了一个非常真实可信的江湖,展现出了一段厚重的纷乱历史,也为读者展现出了不同的家国情怀。

在射雕英雄传中,作者并没有像有些武侠作品一样,把有些角色写的高大全伟光正,也没有吧一些角色写的一无是处,同时,他成功的把一段厚重的历史引入了角色之间,在描绘武侠世界的同时引领着读者进行关于各种历史问题的思考。

因为所有的历史都是人的历史,所有的历史都是人性的体现,而家国情怀作为人性之中必不可少而又能被称之为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射雕英雄传中被金庸先生写的颇为精彩。

这部小说其实有很多的地方能够体现复杂的人性,也有不少地方是在直接分析人性或者是对人性进行拷问,但是由于金庸先生的如椽大笔,我们在阅读这部小说之时往往并不觉得我们是在阅读一部体现了复杂人性的书籍,这其实也是金庸小说的高妙之处。

我想,也正是因为金庸小说的这个特点,所以这些作品才真正的做到了以人性写历史,以历史带人物,人物说故事,以故事说人性吧。

全文完结……手机打字好累

 5 ) 被低估的03射雕

03射雕是评分最低的,但是在我心里,是拍摄最用心最优秀的。

先说开场四集,私以为所有射雕无出其右,好多剧上来草草了事,就让十八岁的郭靖黄蓉匆忙出场,但是射雕是一部家国情怀武侠小说,国家危难,侠以武犯禁,丘处机风雪夜话牛家村,后有江南七怪和重阳宫一赌十八年,不管是君子还是草莽一诺千金。

转到蒙古线,演员很多蒙古籍,形象符合,战场真实,尤其成吉思汗和哲别,霸气狂悍这才是黄金家族!

这些把武侠剧当作历史剧拍的诚信,以后再也没有了。

演员方面,黄蓉最大的特点就是古灵精怪,还有比讯哥更灵的小丫头吗!

而且桃花岛设定在浙江舟山附近,地缘上讯哥也有优势。

杨丽萍饰演的梅超风可能是史上咖位最高梅超风了吧,而且形象立体,善恶不分,做事九分邪气,但又对师门和死去的伴侣念念不忘,忠心耿耿。

杨康,穆念慈,东南西北中五位武林前辈,完颜王爷等一众人物也十分立体。

最大的槽点就是黄蓉的肚兜式服装和没有配音吧,郭靖的忠厚老实,不会变通变成了蠢笨。

 6 ) 这部影视作品应该算是对小说原作最好的诠释了

首先,演员很好,不矫揉造作,李亚鹏本来就有的那种憨厚,周迅小巧的面相,很适合出演这部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视的配乐,说这部电视烂的人,首先应该是不懂鉴赏音乐。

因为仅仅站在音乐的角度,就可以称这部作品为佳作。

 7 ) 这是一部难得的片子

记得这片子刚出来的时候,我刚把83版射雕看完一遍,翁美玲的黄蓉当时很喜欢,揪辫子嘟嘴当时还不叫非主流,十分惹人喜欢。

再来看这部电视剧,李亚鹏“夸张”的拖长了腔的憨傻和周迅沙哑的嗓音很不入我口,迅速关上了电视,以免破坏了我对射雕的美女回忆。

当时也没有看过原著,83版给了我第一次了解情节和人物的机会。

前些天在做实验之余突然心血来潮看起了原著。

看到不到一半的时候就再也按捺不住,晚上能看到两点才睡觉。

同时把射雕的两个版本(03和08版)都下载下来,一口气看了将近三十集。

为什么不温习旧版呢?

暑假时看了部97年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

说实话对这部人人交口称赞的电视剧我一点好感都没有,黄日华程式化的表演和招牌式的笑容只能说是英气有余而威猛不足(顺便说下,胡军版的乔峰则是相反,威猛太过,表演太用力,这可能和张纪中的这版强调悲剧气氛有关,不能全怪到胡军头上),其他的角色说好听点是不温不火,说难听点就是在走过场。

编剧拖沓,人物表情木讷,实在是愧对“经典”二字。

这么多年了,TVB搞普通话配音的还是来来去去五六个人,更兼香港电视剧人物语言太稠密,基本上一集下来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在滔滔不绝地说话,肢体贫乏无力,脱不了舞台剧的味道。

二十多集的电视剧,我看了不到一半就再也没有看下去的兴趣了。

回头再说03版的这部吧。

外景场面什么的就不提了,主角的表演实在是比二十年前的旧版要好上不少。

李亚鹏在蒙古时的语速放在南下之后其实也刚刚好,但是故意拖慢语速拉长腔调有点卖力不讨好。

张纪中后来说李亚鹏前后的表演缺少变化,缺少郭靖在种种经历后的成长,这话大柢不差。

这是缺点,但优点也相当多,不能因此而掩盖。

李亚鹏扮相好,某些时候的“装傻”却也得原著精髓,比如惯常的左右张望及张口傻笑也不算做作。

看过原著都知道,郭靖确实是比常笨一点,尤其是在像黄蓉黄药师这类绝顶聪明的人面前,更显愚笨,因此稍作夸张也无不可。

李亚鹏前后的表演来看,也未免程式化了一些。

想想原著中的郭靖,作者除了用语言用动作外,也只是借他人之口或自己之口来说,缺少对“笨”的直接描述,这给表演带来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从这点来看,李亚鹏的表演是显得拘谨了。

相反,周迅的表演则恰当地多。

当然,沙哑的嗓音还是硬伤,不如找个人来配音。

不过连续多看几集,也不会让人讨厌了。

周迅的扮相灵动飘逸,比翁美玲强。

说实话,刚出场时的小乞丐那段让我惊艳了一把,不管是自然地抹鼻子还是在饭桌上把碗拿来拿去都让人觉得这人把黄蓉演活了,演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而不是让剧本牵着鼻子走,局限在剧本的语言里不敢发挥。

香港的电视剧重视语言而轻视演员自己的发挥,全剧基本上在背台词,很难说是电视剧而是话剧了。

归云庄一段显得偷懒,用力不足,表情也显得冷漠,得知自己亲父身亡后也显得反应太淡。

云霞岛上不管是从情节还是从表演都是这部剧中的精华,很耐看,周迅的表演也在这时发挥出了自己的功底。

整体来看,03版的射雕里靖蓉恋比83版丰满真实,周迅的眼神微笑也让这个人物形象更有层次感。

其他的配角人物,如孙海英、杨丽萍等都是老戏骨了,拿捏这些人物也显得老道。

洪七公刚出场不喜欢他絮絮叨叨的讲话方式,声音也显得刺耳,不过到后来有所改善。

吕丽萍的李萍把郭靖的娘演活了,也是本剧的一大亮点。

张纪中把金庸武侠当正剧拍,在我看来是正得其精髓。

金庸的小说都是将情节放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去演义,让这位拍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制片人来拍正得其所。

电影化的叙述语言用得还不算纯熟(有成本的因素也有他自己对原著领悟的因素),但确实是开拓了武侠剧新的境界。

十年过去再来看这部电视剧,再想想他后来拍的几部武侠剧(越来越好),只能说再过个十年,这些剧作像83版被人怀念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8 ) 看完新版的,再来看03,才发现,这才是经典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新版的刚看到前几集忽必烈这个角色,再去看看03的,就发现新版的完全就是看不下去了。

还有刚开始的完颜洪烈宴请沙通天这些人的时候,二者的氛围完全不一样,新版的像是在说书,看完没有一点感觉,03则将人完全的带入进去,不自觉的被吸引。

03的很容易就把人带入进去,体会到该有的雄浑壮阔之感。

瑕疵就是周迅的配音了。

 9 ) 长大后的

21年了,回来给03版射雕正个名。

当初03版射雕被一帮港奴疯狂抹黑,吸引了一大批缺钙的国人跟风黑。

那时我年纪小,并不知道03版射雕竟经历了一场如此丧心病狂的网暴,如今将近二十年过去,人生经历丰富了太多,回过头来再看,真心感受到了03版射雕的场景之宏大,剧情之精良,造型服饰更是按照博物馆中的宋代陶俑完全复刻出来,郭靖出大漠之前的戏份,比如万马奔腾等场景更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实地取景,铁木真等角色更是真正的黄金家族的后裔。

试问如此严格认真制作的一部上好佳作,纵然稍有瑕疵,可依然瑕不掩瑜。

所以从今天起,我粉03版射雕一辈子!

我相信,像我这样长大后回头为03版射雕正名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让子弹继续飞吧!

 10 ) 是时候为这部良心之作平反了!

经典不是年代久远,请勿先入为主!

1细节(1)大到风景、建筑,小到道具、服装。

都很符合小说的时代背景。

可以看到剧组很用心!

看下面的两个在情上的细节

哲别作战受伤,手握刀时间太长手都僵硬了只能用别一只手掰开了。

昨天半夜彭连虎在皇宫里被老顽童打了N个巴掌,到第二天早上和完颜洪烈说话时脸上还有明显的巴掌印。

这在情节的处理可不是一般电视剧可比的!

2人物不得不说这版的配角都将人物刻画的淋沥尽至。

(1)江南七怪是一大亮点,每个人都演得恰到好处,柯震恶的正、朱聪的灵,韩保驹的急、南希仁的稳、全金发的精、韩小莹的慈与美。

还有他们共有的义。

每个人都如同是从原著中走出来的一样。

03版的柯镇恶是最好的,演员在把握这个角色性格的“度”上很准确,不浮夸!

因为柯镇恶充当了郭靖成长过程中“严父”的角色。

03版柯镇恶对郭靖更多的是“严厉”,而不是动不动就打骂的那种类型。

不同于其他版本的柯镇恶动不动就发脾气。

七侠最重侠义,张阿生死时仍不忘教育郭靖侠义二字。

在韩小莹与张阿生的感情处理上,即有临死之时泣不成声,又有在张死后当有人提起时韩脸的伤感。

情感细腻!

值得注意的是七侠的白发,随着剧情的进展七侠的白发渐多,面容也很加苍老,其中七师父的衣服颜也渐渐变深。

让人心酸更让人敬佩!

(2)说完了七怪说七子,这版的七子戏份较多的只有三人――马珏 丘处机 王处一。

这三人仙风道骨,有仙家之态!

丘外机英气逼人,有王重阳的气场!

王处一的出场特帅,这版的王处一扮演者是王岗老师,(你可能不太清楚,这么说吧!

他扮演甘苏有鹏版倚天屠龙记里的宋远桥。

)与两位师弟相比马珏更加稳重老成。

(3)铁木真 哲别 托雷……等蒙古人。

值得一看的是剧的蒙古人,大多数在现生活中也是蒙古族人,阳刚气十足!

3场面宏伟壮观 大气磅礴,又不失境意。

太湖偶遇陆乘风是众多版本中最符合原著的。

色调单一不同某一版本的色彩炫丽,意境十足,正如原著所说:好似一幅水墨山水画。

4音乐同场一样也是大气之作!

5武打大开大合,阳刚气十足。

6台词 情节 忠于原著,不多说看过原著的都知道。

这样一部好剧就这样被粪青(喷粪青年)毁了!

可惜!

我希望有更多人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这部。

也希望豆瓣为这部剧慎重打分!

看看人家优酷!

《射雕英雄传》短评

周杰的杨康扣半颗星,李亚鹏和周迅没用配音扣半颗星。剩下的我真不知道有什么可扣的了。

4分钟前
  • 伍斯特小刀
  • 推荐

2003版射雕其实是很用心的一部电视剧,配角个个出彩,景色分外养眼,动作设计非常意境,配乐也很有特色,主题曲相当有苍凉感,这实在是一部被低估的电视剧。拍摄周期七个月在国产剧中属于精良制作了。恶评连连的唯一解释是:他试图颠覆那个象征着许多人青春和初恋的83版。他不懂的是,初恋永远是

9分钟前
  • 林木木
  • 还行

整体还可以,情节处理较粗糙

12分钟前
  • 杨大志°
  • 还行

大胡子是个大烧饼

1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很差

饱受诟病的一版~ 最美的梅超风~

18分钟前
  • 蚂蚁蚂蚁
  • 还行

回头补了这一部,虽然能吐槽的地方太多,但比较之下不得不说,大陆的金庸剧中张大胡子版本已经是最好的了,尤其片头曲真不错。可惜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2分钟前
  • 荆棘
  • 还行

不好看

23分钟前
  • 胧月夜
  • 较差

如果83版射雕的质量都可以有9.1分,那么这部剧应该是15分!这是被部分厚古薄今的网络暴民毁掉的好剧!

25分钟前
  • 仙灵之恋
  • 力荐

作为一个至今没看过83版的,表示当年看完这个其实对看老版的已经不是太有兴趣了

27分钟前
  • beren
  • 力荐

蒋勤勤!!

28分钟前
  • 暗黑4出了吗
  • 还行

明明很好看,黄翁版不过是浮云。

32分钟前
  • 何金银
  • 推荐

大胡子就是个烧饼

33分钟前
  • 海东森林
  • 很差

我的蓉儿啊

36分钟前
  • 海小带
  • 很差

最贴近原著的射雕,最有千古侠情的武侠剧,没有之一,片头曲荡气回肠,古韵浑厚,开口就咬的狗狗你们看过几部金庸原著,懂个一毛的武侠精神?

38分钟前
  • 刘墨萼
  • 力荐

这版出戏

40分钟前
  • winting
  • 还行

怎么说呢,看惯了可能还行,但整体服饰、演员都有些怪怪的感觉。郭靖是比较憨厚朴实,有点木讷,但不是傻啊大哥。黄蓉的古灵精怪表现的还行,就是沙哑嗓音有点违和。

43分钟前
  • TianHan
  • 还行

周迅演成这样,我也很遗憾。

46分钟前
  • 小贝酱
  • 较差

周迅丝毫没有黄蓉感觉

48分钟前
  • 浮梦半生
  • 很差

如果说贴合原著的话,有多少人看过原著再来评价这个版本啊?看来看去还是偏爱这部,没办法受不了港剧和偶像版的飘浮~~~

50分钟前
  • 张狸狸
  • 力荐

那时候觉得周迅说话的时候声音有点粗噶,唱歌时候还不错

53分钟前
  • JuJu聚聚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