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Jeremy Sumpter的
于是电影院看了
电影演到Peter遇到Hook船长后整个故事就朝着崩塌的方向一发不可收拾,完全不需要逻辑。
甚至到大结局,Peter会飞后,就莫名其妙赢了金刚狼。
金刚狼你在X-MEN里面那么吊,为什么要接这部片子!!!
吐槽如下:1)海盗捉小孩的镜头,确定不会被植物大战僵尸告抄袭吗?
2)进入Neverland竟然是海盗船飞到太空中,那镜头确定不会被Gravity告抄袭吗?
3)黑胡子为了长生不老,那么大费周章去挖矿。
既然有那么多fairy dust, 就不能买一点吗? 反正你造海盗船肯定也花了不少钱。
4)黑胡子船长的枪,确定不是color run的彩弹吗?
五颜六色,婚姻平权!
5)看完电影的第一想法是,Hook你后来是怎么黑化的?
6) .....电影后,又回家去重温了老版的
可是看到一半,我却发现我同样看不下去
原来不是新老电影叙事水准的区别,而是我自己老了。
在一个不需要逻辑,只需要想象力的童话世界,我却去苛求它成人的严谨。
也许这本来就应该是给孩子看的电影,四星给不可思议的场景布置 和 花了心思的3D效果。
也许这正是原著的精神。
一个说着‘I don't wanna grow up’的孩子,思索着长大,究竟是好是坏。
I don't know about you. But I'm feeling 22.
没有忠于詹姆斯·马修·巴利的经典原著,并借着“彼得·潘”名号重启前传,让《小飞侠:幻梦启航》颠覆了传统,变做一部费力不讨好的作品。
同《创:战纪》《星银岛》《水世界》等片类似,都在用尽努力,换来争议与寥寥票房。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飞侠”,乔·赖特导演同样如此。
他此次迎合低龄“睡前童话”模式,却用华丽炫烂色彩,恢弘壮观视听,激荡奔放配乐,拍得优雅精致。
小萌娃在寻母亲途中,携手女战士虎莲公主和朋友虎克,按照预言的指示下,让自己懂得如何会飞,并拯救了梦幻岛。
莱维·米勒 、加内特·赫德兰、鲁妮·玛拉等好人们永远是勇敢正直,休·杰克曼扮演坏淫BOSS黑胡子则永远是穷凶极恶,他对小盆友高喊着:“你是妖精王子和人类的后代”,加上阴冷昏暗的伦敦孤儿院中,男孩们总受着修女的虐待,却意外开启了奇幻冒险,这同投资方华纳兄弟《哈利·波特》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没有03版评价高,但从脱离原著的童话片角度,却是拍得妙趣横生,精彩纷呈!
乔·赖特毕竟勇夺过金球奖最佳影片,拥有高雅深厚的英伦视听造诣,他没有像《安娜·卡列尼娜》那般缓慢叙事,相反依靠着《功夫熊猫》《驯龙高手》配乐师约翰·鲍威尔不俗造诣,用神似《加勒比海盗》激荡配乐,从始至终保持着欢快、激荡、梦幻。
那群从天而降的海盗们,从一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孩子,再到数之不尽突袭落下,凭借承转启合的铺垫,刺激着影迷的肾上腺素。
神秘的梦幻岛上盛大的劳工景象,彼特潘骑上羽毛斑斓的骷髅鸟,巨大鳄鱼从湖底跃出水面,那群漂亮的美人鱼救助,都如同《阿凡达》《加勒比海盗》灵魂附体。
而妖精王子和人类美女的一夜情,黑胡子海盗杀害彼特潘母亲,《小飞侠》在两段回忆中,使用了抽象模糊的动画,让人目睹两端独特浓烈的个人风格。
当然,删除了经典女神温蒂,彼得潘和胡克船长携手奋战。
除了自己懂得了如何去飞,还呼唤出“萤火虫”般精灵,用开外挂方式打败众反派,必然引发原著粉丝不满。
观影过程中,难以猜想许多年后,那个被鳄鱼咬掉了一只手和一条腿的胡克,究竟是怎么走上坏蛋路线的呢?
这原本是续集要讲的,但从《小飞侠:幻梦启航》目前惨淡票房看,可能性微乎其微。
乔·赖特导演自从反战力作《赎罪》,莫名其妙地在奥斯卡被《老无所依》击败后,始终游走在商业与文艺之间,却徘徊不定、命运坎坷,没能找到自己定位,颇为无奈。
其实相比《木星上行》《新神奇四侠》等惨不忍睹烂片的落败,《小飞侠:幻梦启航》票房实在太冤了。
在《诸神之战》《天际浩劫》《五十度灰》都能轻松骗钱的时代里,本片炫丽诚恳,拍出了《哈利波特》前几集那种惊艳感觉,却由于题材没新意,阵容搭配没吸引力,同当年迪士尼卡通精品《星银岛》一样,最终变成无人问津的赔钱货,寡人心痛。
维多利亚风格的浮夸服装,画着烟熏妆的海盗们,三架战斗机齐袭而来,巨大的海盗船飞在空中,银幕上飞天遁地的逼真3D镜头,加上细碎如泪花的璀璨星空,仿佛是梦里绚烂的魔幻场景,这些畅快淋漓的观影体验,还有璀璨炫丽的濒死冒险,真让我翘起大拇指。
打心底去敬佩乔·赖特导演,祝他早日走出噩运低谷。
如今好莱坞影坛,需要这种诚恳态度,去拍爆米花!
前几天看了华纳奇幻冒险片《小飞侠:幻梦启航》,总体感觉不够成功。
此片在全球市场上都遭遇了票房的滑铁卢,这不是偶然现象。
此片的优点在于画面瑰奇,特效精彩,场面宏大,细节精湛,想象力丰富,3D效果逼真,硬件上绝对一等一,做得真心不错。
但导演真的没有讲好一个故事,我和邀我来的朋友在观影过程中都数次睡着,睡睡醒醒,反复多次,心中实在想打起精神不想错过情节,无奈真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睡意,剧情之乏味空洞,像唐僧念着魔咒一样,看来导演催睡手段实在一流。
此片由英国导演乔·怀特执导,他拍文艺片见长,我看过他拍的的《赎罪》一片,曾获金球奖最佳影片和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叙事水平非常高明,画面风格也很唯美,令人印象深刻。
敦刻尔克海滩大撤退的长镜头非常经典,令人过目不忘。
在《小飞侠》中也可以看出导演对于长镜头的迷恋,片中有一个从树丛环绕推进到土著狂欢的长镜头,在狂野的鼓点中缓慢推进、柳暗花明,在炫技的同时也突出了神秘感。
二战德军飞机轰炸伦敦的高空俯视画面也很有战争现场的真实压迫感。
各种奇幻冒险,场面层出不穷,足见华纳公司1.5亿美金的巨额投资真正用到了刀刃上。
美丽的星空影像,年轮里的奇幻展现,梦幻启航的飞船,都制作呈现得美轮美奂。
在奇幻岛上胡克船长与岛上第一武士在弹簧一般的格斗场上打斗那场戏拍得奇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
乔·怀特作为文艺片导演,明显不擅长驾驭这样的商业大片,尤其是这样的奇幻冒险题材,他执导起来力不从心。
剧情太过于啰嗦,人物刻画也有些浮夸,童话故事拍得过于繁复,没有抓住观众的心,缺乏引人入胜之力,不能一直制造紧张的氛围吸引观众的兴趣点,所以容易引人入睡。
既有《加勒比海盗》珠玉在前,此片休·杰克曼饰演的黑胡子海盗显然总是令人联想到约翰·尼德普的造型与做派。
并不讨巧,因为先入为主,难有突破。
休·杰克曼的演技其实在歌舞剧名著电影《悲惨世界》里体现得最为精彩。
在这部略显怪异的童话片里,他的任务主要是让观众认不出来他是金刚狼,而且,貌似他还真做到了。
演小飞侠的小演员表现得还不错,纯真而且刚毅。
片尾母亲的梦幻映像与彼得·潘对话的那场戏挺打动人的,我发现旁边观影时一直在和旁人嘚吧嘚的一位老太太看到此处感动得哭泣了。
没看过原著的我在去往新加坡的飞机上百无聊赖地随手打开这部电影,一看之下,却觉得非常得精彩引人入胜,充满幻想和童真的情节叫人十分快乐欢喜。
有人说情节太弱,缺乏创意和突破,由于我也没有原著植入,所以对我完全没有影响,美妙的场景只是觉得看完很愉悦。
准备去找小飞侠别的系列甚至原著继续看。
终于懂得为何彼得潘情节如此之热,原来我对好的奇幻片也并非完全免疫的啊。
当世界被战火包围,我却想去探险——从Peter到Bruno的漫谈早前特意在首周末看了《小飞侠:幻梦启航》,被其中想象力的表现方式所震惊,无论是飞天的战船,还是彩蛋的火枪,充满奇珍异兽的丛林和像极了末世深渊的采石场。
当然,最重要的是,它有着童话背景,面临美好的结局。
而今天意外的看了另一部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被其中8岁孩子的内心世界所感染,也被现实的残酷所碾压,同样是未见血光的暴力,这一边的世界却是地狱。
没有了童话故事,面对真实的战争年代,同样是想外出探险的孩子,却遭遇了无法想象的结局。
艺术总是要令冲突达到极致,才会令人神往,也令人震动。
彼得潘的故事,是人们美好的想象,在残酷现实下,自我安慰的睡前故事,象征着纯真与美好,勇气与信任,终将为孩子带来友谊和成就。
梦幻岛是梦中的家园,那里有亲人和朋友,是无限美好的天堂。
而现实中,布鲁诺的故事,却是无比的真实,在二战的尾声,无孔不入的法西斯思想,令人活在恐惧和猜疑之下。
坚守友情,帮助朋友,勇气与善良却把孩子带入了地狱,交给了死神。
可惜,看着探险故事书长大的布鲁诺,他想象中的农场却不是梦幻岛,而是集中营。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两部电影,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的评论,都是口碑不一。
新版的《小飞侠:幻梦启航》有人说是瑰丽的奇幻世界旅程,充满童心的佳作。
而也有人说,是过于堆积精彩桥段,讨好观众的拙略技艺。
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同样面临着,感人肺腑的佳片,和不如原作小说单纯孩子的视角高明等等论调。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今年这部最新的前传《小飞侠:幻梦启航》绝对是拍给孩子们看的,而2008年的这部《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曾被英国定为12A级,也就是12岁以下必须大人陪同观看,不宜用作儿童教育。
想想“小飞侠”这样的睡前故事,令无数孩子们好梦安眠,却也有可能令无畏天真的孩子,在现实世界的探险旅途中,经历梦幻岛变地狱岛的故事。
当布鲁诺发现自己似乎面临危险时,只能紧紧地握住身边小伙伴的手。
自始至终,他都不明白自己身处何处,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世界与书中不同,为什么集中营不是农场,为什么浴室会被投放毒气,为什么犹太人都被当作坏人。
当他真正去面对自己的恐惧,珍惜这份友谊,鼓起勇气,穿过铁网,打算帮助小伙伴时,他没有战胜什么坏人,没有救助朋友的家人,而是一起遭遇了不幸。
回到那个奇幻美好的小飞侠前传电影中,这样一部只见火光,却不见血迹,只有舞台剧效果一般,五彩烟雾爆裂的打斗场景,是该片中,最激烈的海盗入侵部落,杀害族人,抢夺人质的场面。
不得不说,处理的眩目刺激,整部影片弥漫着童话故事的氛围。
而在影片的最后尾声,我却有那么一丝的怀疑,结局会不会回到现实,一切都只是Peter的一个梦。
当镜头回到孤儿院的夜晚时,看着无数的孩子酣睡在各自的床上,有那么一瞬间,我害怕看到Peter的睡脸,想到如果之前的种种都是梦境,当他醒来,还是那个被母亲丢弃的孩子,住在冰冷的男孩儿之家,还要被邪恶的修女管束。
那一刻突然觉得哽咽,多么渴望自由的孩子,他醒来之后该有多失落,他还能否带着梦里的勇气和自信,长大成人。
不过影片却没有给观众鼻酸的机会,小飞侠突然从天而降,带领无数孤儿院的孩子们,登上了战船,驶向自由的梦幻岛。
可能因为上了年纪,不再相信童话的缘由,我看着这群孩子,在小飞侠的带领下,一张张获救的笑脸,面向希望的未来。
我却更加心酸无比,毕竟永远长不大的小飞侠是不存在的,梦幻岛也不知道在哪里,曾经现实中的这些孩子,是否被拯救过。
不知道这样完全架空现实的童话,对当今的孩子们,还能有多大的效用。
但是我更喜欢《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寓意,童真终将随着梦幻的破灭而死去。
布鲁诺好奇探险的勇气可佳,但是他也胆小,常常失信,当然作者的初衷也许用他代表了德国孩子跟世上的孩子一样,没有高贵的种族区别,他们也会撒谎,也会怯懦。
就像影片开篇引用的:“当黑暗的理性滋生之前,童年是用声音,气味和视觉来丈量的。
”,这些都是感觉,感官带来的感情,是人类成长中,自然的情感形成基础。
而不是社会教育,大人强加其身的价值观和理念。
正因为布鲁诺还没有像姐姐一样被战争蛊惑,像父亲一样被社会角色束缚,他没有理性的借口。
他无法说服自己犹太人都是坏的,因为他看到厨房帮工的善良,同龄孩子的友好。
所以,布鲁诺会去道歉,会选择进入“农场”帮助他的朋友寻找父亲。
虽然这个战争背景下的故事,过于文学意象,现实中未必有真实的情况发生。
但是其孩子视角,是可贵的。
让人们有机会抛开种族,抛开社会环境,抛开一切道德虚伪,单纯从孩子角度,重新审视战争带来的影响。
热爱探险的孩子无数,有些在梦里驰骋,有些在现实中跌倒再爬起,从Peter到Bruno,一样的孩童之心,世人却给了他们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当孩子在童话的包围下成大,如何成长为现实中的探险家?
是每位家长的课题,也是社会的责任,如今的和平世界,正在向无数这样的孩子敞开胸怀,他们既不用活在梦幻的世界里,也不用活在现实的地狱里,可以尽情的读探险故事,而不是国家政史,何其的幸运。
借着新版前传《小飞侠:幻梦启航》在国内的上映,本来这部影片其实没啥可写的,正好今天看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被两个纯真的想做冒险家的孩子打动,胡乱感慨了一通。
客观来说,想重温儿时的童话梦境,或者带孩子领略一次奇幻之旅,《小飞侠:幻梦启航》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中堪比马戏团般热闹,海盗大战也颇为精彩。
但是如果你期待的是《小王子》一般的哲理童话,令大人们都怅然泪下的体验,这部《小飞侠:幻梦启航》,恐怕要令你失望了。
不过看看狼叔变身海盗,美丽的鲁尼饰演部落公主,还有英国超模分裂为美人鱼群,令你迷失在梦幻岛,不想梦醒也是有可能的。
而如果你做好准备承受《辛德勒的名单》一样的沉重主题,面对无辜孩子的悲剧命运,不妨一看这部《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从孩子的天真视角领悟二战尾声的人性泯灭。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微信订阅我的:小玄儿的电影推荐与漫谈 aboutmovie-xiaoxuan2015年10月22日 小玄儿记——————————————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这是个童话,童话!
明白不?
不是励志男孩成长记。
这小飞侠也太普通了吧!!
颜值一般,那就有点儿灵气呀!
颜值没有,灵气没有。
普通男孩一个。
导演你让他来演彼得潘这样一个精灵般的男孩儿?
你高烧50度吗?
这孩子是哪个剧组人员的亲戚呀?
还有既然是童话故事里的公主,那颜值必须得是顶级的。
如果要突出公主的野性,那也没必要把公主弄得那么邋遢吧?
这是公主还是丐帮帮主的闺女?
又脏又丑一公主。
虽然没报太大希望,但也万万没想到会这么烂!!!
我在影院几次想离场,这在以前从没有过。
星空,奇幻森林,天空岛屿这些能在梦里见到的场景搬上了荧屏,加上不错的3D效果,也算是圆了个梦。
但是脱离了原著,剧情还是太过儿童,以至于感觉彼得是在做一个醒不了的梦,也庆幸脱离了原著,自始至终我没有把他和03杰里米森普特版小飞侠去比较,相比我更希望‘遇见’潘,是自己的一个梦。
既然故事发生在前传,他还没有与霍克为敌,还没有遇见温蒂,还没有经历“死亡是场冒险”,也不算毁什么,梦幻岛和潘依旧存在。
小飞侠,可以说是经典的童话角色,一个永远都长不大的男孩,一个美丽的梦……电影展现了小飞侠彼得潘的成长历程,是从不自信怯懦到勇敢无谓成为英雄的一场洗礼,电影华丽的特效,加勒比海盗式的场景贯穿,打破阴暗沉闷的传统梦幻概念,用明快的色彩与跌宕起伏的配乐交织出一场吸人眼球的奇幻历险,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在我看来,故事的整体架构有些虚浮,创意和亮点并没有到像迪斯尼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沉睡魔咒》那样意料不到,而影片刚开场的奴隶矿场和残酷杀害孩子的神经质海盗都让这个曾经的小飞侠童话变了味道,而影片中的胡克和虎莲公主也脱离原著很多……总的来说,这是适合成年人看的童话。
1. 死亡,梦境和飞行:这篇影评先从彼得潘的死亡隐喻讲起——一直以来彼得潘被认为成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的故事,象征着永不消失的童年。
然而这个故事却总有着悲剧的底色。
在书中的第一句写道,“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一个人”。
最后温蒂与迷失男孩们离开了永无岛,而彼得潘则永远留在童年,故事的结局象征着这个愿望的不现实性。
另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JM巴里的兄弟David的死亡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于是创造了彼得潘这个童话人物纪念他并以此让他永远停留在童年。
彼得潘与死亡的关联在原作中亦有体现,第一章中:“关于彼得·潘,有许多离奇的传说。
比如说孩子们死了以后,他总是陪他们走向阴间,免得他们害怕。
” 而彼得有一天飞回原本在英国的家,却发现他的爸妈已经将窗户深锁,而原本属于他的床上出现了另一个小孩。
电影中的死亡隐喻仍然存在——在孤儿院里被偷走孩子暗示着死亡。
开始只是有一两个孩子消失,修女们告诉潘他们其实是被父母接走了。
明面的故事告诉观众他们其实是被修女卖给了海盗。
可是修女为什么之前只卖一两个,后来却突然把孩子们全部卖掉?
为什么孩子全部消失的孤儿院在故事结尾还能正常运营?
为什么在故事结尾孩子们仿佛都回来了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
为什么故事发生背景偏偏改成了二战,甚至孩子们被偷走的时候偏偏是伦敦大轰炸?
因为这是个死亡的故事。
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死亡是陌生的。
孤儿院中一两个孩子消失可以是被父母接走,甚至可以是被卖给了海盗。
事实是,他们在孤儿院中病死了,是再寻常不过的死亡。
而大人们只是告诉其他人:“他们被父母接走了。
” 而后来在伦敦大轰炸中一个炸弹下来炸掉了孤儿院,所有的孩子都死了。
“永无岛是一个梦境,你永远不能从中醒来(Neverland is a dream, from which you never wake)”。
之后的故事全部都是彼得潘的死亡幻觉。
海盗的降临意味着死亡。
这个隐喻在黑胡子一开始与潘的对话中被抬到了明面上:“永无岛是一个梦境,你永远不能从中醒来 (Neverland is a dream, from which you never wake)。
你有没有过一种感觉,仿佛在做一场噩梦,像漂浮在舒适安静黑暗的深海,而你越沉越深。
那是死亡。
” (只看一遍电影记不住台词了但大概意思是这样)永无岛上的死亡是梦幻并古怪的,海盗们开枪是有如color run一般色彩缤纷的炮弹,人的面孔在彩色的烟雾里消散,我们却永远看不到他们死去的样子。
黑胡子的入场“wakey wakey”与修女叫孩子们起床的台词一致,这是现实的记忆在梦境的世界里的回音。
梦境是现实的重构,也许虚构世界中彼得的仙子王子的人设和寻找母亲的执念正是来源于现实中对母亲的思念。
他潜意识中深信着他母亲告诉他“你是特别的”,他寻找他的母亲,却在潜意识里明白他母亲早已死去。
梦是充满想象力的又是荒诞不经的,超越常理超越常识。
整个永无岛(梦幻岛)的风格是十分梦幻的,在天空中飞着的海盗船,彩虹色的印第安部落,有着五彩羽毛和恐怖怪脸的大鸟……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场景设计不仅仅是瑰丽,也足够诡谲。
从现实世界到虚幻世界的过渡非常带感。
一开始的氛围是现实的,二战时期阴冷苍白的孤儿院,而海盗船的出现是伦敦大轰炸这个现实世界的唯一异常点。
然后这个奇点逐渐在现实中扩散开来,看它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躲过了枪林弹雨,在飞机的追踪下开始飞升,甩掉了一直追在身后的战斗机越过对流层到了平流层……这个时候你的思维还陷在现实里,想着尼玛这该冻死了吧不冻死也该缺氧了吧也许说不定是跟tardis一样有什么生命维持系统设定……然后你看到海盗船继续飞升,地球引力开始失效,潘飞了起来。
潘身上引力的消失与坐在船中的人对比正是现实与虚幻的交织。
然后潘飞着飞着,触摸到了土星的光环,这一瞬间的掌控感意味着幻想世界的降临。
你意识到他们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观。
在一瞬的恍然中船开始飞速降落,降落到一片海,这海是漂浮在天空里的水滴,水滴中有鱼在游(这个场景我瞬间穿越到doctor who某个Chrismas special)。
他们穿过一段隧道,尽头有光的隧道是标准的濒死幻觉,象征着羊水,子宫和重生。
然后恍惚之间他们听到了歌声,结果……特么是smells like teen spirit。
我在电影院简直拍案叫绝。
贯彻山谷的歌声,人群挥舞着拳头以标准的摇滚演唱会姿态躁动着。
然后黑胡子唱着歌出场了!!!
他穿着维多利亚风格的浮夸服装,画着烟熏妆,带着单耳耳环,上身穿着铠甲下身穿着巨贵妇无比的黑色哥特萝莉蓬蓬裙,还有那风骚的红腿袜,低沉的声音又屌又慵懒地唱出:“And I forget just why I taste Oh yeah, I guess it makes me smile I found it hard; it's hard to find Oh well, whatever, never mind……”这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诡异最美好最特么碉堡的反派出场!
摇滚音乐会莎士比亚哥特混搭风smells like teen spirit…………恩我需要平静一下心情……整个海盗湾被形容为“噩梦”,虚幻世界并没有以一种香甜的温柔乡的姿态接纳潘,这在濒死的惊恐之中并不难理解。
坠落是一种非常非常常见的梦,也是我们从梦中醒来通常途径。
而正因为永无岛是一场无法醒来的濒死之梦,潘坠落的时候,他漂浮了起来。
梦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总能体现你的潜意识。
比如如果你在奔跑后面有人追你,你在梦里无比紧张觉得你要被追上了,你一边告诉着自己快跑我日不要被追上,但只要你潜意识里有一点点意识觉得自己会被追上,那你就绝对会被追上。
但如果你相信旁边有一道门,或者追赶者突然想去开一罐沙丁鱼,那梦境就会如你所愿。
相信正是控制梦境的要素。
飞翔是彼得潘之所以为彼得潘的重要特质。
原作中彼得潘能够飞翔的关键在于“相信”。
“相信”的力量,成就了飞翔,成就了仙子,成就了梦幻岛。
原作故事中彼得潘以为自己是鸟,于是会飞,而当有人对他说其实你丫不是鸟他就不会飞了……直到他再次相信自己会飞。
仙子也是同一个逻辑,仙子的存在依赖于孩子的“相信(I do believe in fairies, I do, I do.)”。
这个故事也正是彼得从进入濒死梦境到成为梦境的掌控者的过程。
彼得开始说“我不相信睡前童话 (I don't believe in bedtime stories)”,到后来在彼得潘的canon中跑到温蒂家听睡前童话的强烈对比,表现了彼得对于“虚构世界”的态度改变。
在原作中,“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m and the other boys at such a time was that they knew it was make-believe; while to him make-believe and true were exactly the same thing. This sometimes troubled them, as when they had to make-believe that they had had their dinners.” 对于其他人,真实是真实,梦境是梦境,相信仙子是真的与对于彼得潘来说,相信即真实。
在这里“虚构世界”与“真实”的界限已然消失。
而掌控虚构世界的关键在于“相信”。
所以彼得潘才能够飞行。
在故事的结尾,彼得潘成为真正掌控了我们所谓的“梦境”,同时也是他的“真实”的人。
——真实和虚幻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
死亡是终结吗?
梦真的是虚幻的吗?
为什么身为成人的你潜意识里总觉得仙子不存在呢?
圣诞老人不存在吗?
童话不存在吗?
彼得潘不存在吗?
这是幻梦的起航,一切魔法和梦境的源头,潘与仙子的国度,虚幻正是真实本身(make-believe and true were exactly the same thing). 当潘来到你的窗外咚咚咚地敲你的窗,你要跟他走吗?
2. 彼得潘,黑胡子,虎克船长其实在我的理解中黑胡子是一个精神不愿意长大肉体却无可避免的老去的人。
为什么黑胡子只要孩子来挖矿?
论工作难道不是成人效率更高?
为什么彼得潘只邀请孩子来到永无岛?
彼得潘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有点可怕的故事,象征着失去的童年。
一个不愿意长大的人,他在内心中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理想,你想可以在这个理想中永远生活下去,但永远又是多远呢?
在原版彼得潘的故事中其他所有的孩子最后都变成了大人离开了永无岛,只有彼得潘一个人永远地拒绝长大。
黑胡子是沉溺于完美理想最后却失败了的人,他不愿意老去,只能用开采精灵粉的方式让自己年轻。
在这个坚持中他将美梦变成了噩梦,将永无岛变成了开采精灵的金矿。
……我无可避免地觉得黑胡子隐喻这彼得潘的一种很远很远很远很远以后的可能未来。
所以他见到彼得潘时对他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所以他才会对他说“永无岛是你永远无法醒来的梦”。
虎克船长象征着一种成年人心态,他虽然在永无岛长大却不相信童话,思维完全是个成年人。
他一直想回到原本的世界。
这点与潘根本上的差异大概预示着他们最后分道扬镳。
3. 好了误读到这里结束我开始正经评论+吐槽一下……场景设计音乐造型画面我给100分!
我热爱会飞的海盗船(虽然让我想到星尘);热爱天空中漂浮的巨大水滴,鸟群在天空里飞到水滴里就是鱼群(虽然让我想到Doctor Who);热爱海盗聚集在一起开摇滚音乐会;热爱天空里的海盗港口和缆车;热爱五颜六色的原住民部落;热爱原住民的丛林和云海。
热爱鲁尼马拉啊她好美我爱她。
热爱黑胡子这种又装腔作势又名媛又drama queen的反派。
我已变成Hugh Jackman的粉……以及黑胡子的故事开始非常有趣,Hugh Jackman的表演又给予了黑胡子这个人非常丰富的层次感。
然而收线收得我非常、极为、不爽。
这人想要杀掉所有精灵的纳粹心态最后被归结为想要延年益寿和妹子跟精灵王子跑了所以挺恨他们的(你特么自己圈养也行啊?
)。
没时间了的焦虑被归结为没精灵粉就会死……对潘的复杂情绪大概可以被解释为面对妹子的儿子的纠结……屎一样的剧情线我给0分:孤儿院院长藏零食卖小孩线(这啥?
雾都孤儿吗?
);Tiger Lily和虎克船长的眉目传情线(讲真你们完全不来电还是别努力了);被选中的孩子从不想拒绝命运到面对命运线(被选中的孩子梗真的好老老老老老啊你以为你哈里波波吗……);整个精灵的设定(精灵前期全程掉线后期能力全程开挂,你丫这么牛逼早干啥去了)……总而言之咦好像这些就是全部主线了……其实整个故事到潘被部落酋长发现他是被选中的孩子为止我都很喜欢,这个被选中的孩子线真正展开开始整个故事就开始陷入令人无法忍受的陈词滥调和打打杀杀……但那又怎样啊!
就是这么肤浅地热爱eye candy!
我爽┐( ̄▽ ̄)┌
有关《小飞侠:幻梦启航》这个电影,很早以前就知道在拍摄了,根本不期待10月23日看了电影。
我知道会很失望的,去影院看不过是为了证实一下自己的失望,但没想到失望至此,甚至愤怒。
我知道肯定会改得面目全非,弄得情节离奇紧张刺激,符合电影的特点,但失去精髓。
虽然已经想到这一点了,但没想到竟然那么离谱,面目全非。
电影完全背离了原著的宗旨。
改变了小飞侠的理想和追求。
我一边看一边恼火,中途很想一怒之下离去,但还是等到了最后。
因为一些画面还不错就继续看了,还有小飞侠演员确实很漂亮可爱。
更重要的是因为我毕竟并不是想去验证自己的失望,我心中一直期待的情景还没出现,因此一直忍耐了下来。
我会为了一点点的快乐,付出很大的代价,但这一次直到最后我等待的情景始终都没有出现。
改编完全误解了作者的意思。
小演员漂亮可爱,可他演的不是彼得•潘。
电影里面那些使命都不是小飞侠的,小飞侠才不会去做那样的事。
里面的的美人鱼很迷人,可是原著里面没有美人鱼。
电影给了小飞侠一个那么具体的来历,是一个精灵王国的王子,肩负着拯救王国的使命。
一直以来支支撑着他的信念是他对妈妈的爱和思念,他一定要找到妈妈。
为了找到妈妈答应去那个部落,拯救他们的命运。
小飞侠变英雄,这是一个励志片。
最后我从生气看到伤心,因为里面完全没有温蒂。
我是为了看到他们相遇,看小飞侠带着她飞行才去影院,才在已经很讨厌的时候都没有离开,忍耐了那么久直到最后的,可是电影里面竟然没有她,完全没有。
小说已经让我特别伤心了,这个电影又让我非常愤怒。
小飞侠可以没有温蒂,但是温蒂不可以没有小飞侠。
看到结尾觉得有没有温蒂都没关系了,但是电影里不可以没有小飞侠,这个小英雄根本就不是他。
后来得知电影并不是改编自《彼得•潘》,而是借用了这个故事,给了小飞侠一个前传。
那也不行,既然是小飞侠前传,就不能胡乱改编,把小飞侠弄得面目全非。
改编可以改动故事情节,但别改变人物性格。
即使情节上有改动,也应该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而改动的。
某方面侧重夸张一下也可以,但最好别重新塑造人物形象,把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还要盗用人家的名字。
小飞侠不需要前传,即使有他也根本就不可能有那种前传。
他就不应该有那样的来头,即使是一个王子也不稀罕。
小飞侠是不管来历,也不会找妈妈的,他根本不在乎那些,更不要什么王国,也不会去拯救什么,绝不会加入什么组织,也不会为了臣民留在一个地方享受所谓的幸福生活。
这样胡扯,根本不懂得小飞侠是怎样的人。
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看过原著,不知道小飞侠的存在,看惯了超人蜘蛛侠之类拯救世界的英雄,大概会觉得这个电影还不错吧。
看过原著的,并且知道小飞侠的想法的人,一定会觉得这是亵渎。
我知道电影为了票房会把重点放在大战海盗那方面,却没想到会这样乱改。
妈妈们可以带小孩去看电影《小飞侠》,这是拍给小孩子看的。
也可以满足一下一些人的英雄情结。
作为一个商业片,电影情节还是比较吸引人的。
场面宏大,有些画面可以用上常用的那个形容词——美轮美奂来形容。
月光,星空,飞船,精灵世界都挺诱人的。
吸引眼球,但伤了我的心。
在除中国之外的世界总票房已经说明问题,7500万。
制作费1.5亿美元,票房加起来还不到制作费一半。
打算煽情,讨好妈妈们,结果西方妈妈不买这一套,惨败。
在日本还获得差评,10分制给它4.5分。
日本人还是有梦想的,他们都是动漫滋养大的人吧。
原著中的小飞侠在很多人看来那么不上进,不符合现实励志的要求,中国妈妈们会不喜欢。
改成现在这样子多好,多励志,多有理想,还是王子,拯救了他们的王国,继承了王位,和他的臣民们幸福地生活下去,因为那是他的王国,那才是他的家园。
亏他们想得出来这么离谱的事。
电影编剧Jason Fuchs 是86年出生的,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所谓的追求和梦想,符合他们的人生观。
《彼得•潘》我买了大概十几年了,一直都没看。
后来有一次看到一篇书评,被里面的一些话吸引,才找出那本书读了。
今天再次回想小飞侠的故事,觉得除了小美人鱼以外,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人物是小飞侠。
一直以来我喜欢的王子公主的童话是《海的女儿》,那也不是“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的故事。
我喜欢小美人鱼,也不是因为人们所说的成全和什么牺牲精神所谓的美德,去它的美德吧。
爱情根本就不需要成全王尔德说:“所有艺术都是不道德的。
因为为感动而感动是艺术的目的,而为行动而感动则是生命的目的。
”我看到的只有美,被美而感动。
化作泡沫的小美人鱼在云端看到心爱的王子的欢笑,也发出了动人的笑声。
“在孩子们当中,温蒂是个有趣的角色。
她与彼得•潘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若隐若现而又难分难舍的感情。
我想,这是爱情吧。
这是朦胧的、纯真的爱情。
”小飞侠的记忆很短,他总是随时遗忘。
当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或者你有一会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就会忘记你。
但他对温蒂说:“一旦发现我不记得你了,你只要不停地对我说我是温蒂,我是温蒂,我就会想起来了。
”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好伤感,你可以终于忘记,但怎么可以随时忘记呢?
可是现在很喜欢这样的小飞侠,爱是心灵的呼应,不需要时刻记得,但始终会记得,只要呼唤,就会想起。
“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反映了一些人遁世绝俗的心愿,抒发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绝望之情。
其中,永无乡是极致。
这个地方不但可以逃避现实,还可以逃避自己,逃避作为成年人的自己。
”“巴里将六岁之前的童年生活完全理想化,最后化作一个神秘而动人的符号——永无乡。
每当在现实生活遭受挫折、遇到障碍,巴里都会逃到这个隐藏在心灵深处的仙境。
”那篇书评里面这样说。
曾经总是被人责备我总是逃避现实,让我觉得有点心虚。
有后有一天有人给我说,现实这么丑陋,为什么不可以逃避,逃避到更加美好的世界没有什么错。
第一次被人认同,那种喜悦难以形容。
也曾经总是被人嘲笑太幼稚了,也因此很心虚,后来有一天终于当做一种赞美暗自窃喜,即使别人仍然在嘲笑我的幼稚。
因为被他们认为的幼稚,其实是我非常难得的一些品质,大多数人都失去了,或者从来没有具备过的那样美好的东西。
他们所谓的成熟,只不过是放弃自我,随波逐流,去获得世俗的成功和享受,很实际的所谓幸福。
而我拥有的是单纯美好的心灵,还有深刻不俗的对事物的认识和见解。
电影中有一个人说他经常会骗人,这就是长大,是成长。
他们所说的那种成熟,在我来说是一种堕落。
因此,别人的嘲笑对我来说是一种赞美。
王尔德说:当人们赞同我的时候,我总是觉得我很可能错了。
人和人真是很不一样,大部分人拼命追求现实中那些所谓成功的东西,名利,地位,金钱,拼命享受,才有存在感。
有些人却要在精神的领域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一个别人看来不现实的,甚至不该存在的世界,才能找到灵魂故乡。
如果能在朴素中找到静态快乐,那就足矣,管它世界如何疯狂。
我是那么喜欢小飞侠,可是这个电影却那样胡说八道,既然要让小飞侠面目全非,那就不要借用他的名字好了,为什么要用小飞侠来拉票房,简直就是亵渎。
看到最后,我也不希望温蒂在这样的故事中出现,因为那根本就不是温蒂心中的小飞侠,她才不要那样的相见。
他们只能在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里相见,随时都可以,超越时空的束缚。
这个电影里只有两句话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句是彼得•潘的妈妈给他的信中说:“你与众不同,超乎你的想象。
”第二句是那个部落的公主给他说:“如果你不是他们要找的人,那你就是你自己,这就足够了。
”我觉得这才是小飞侠,除此以外的都不是他。
我写这篇文章,也不是给这个电影写的影评,而是因为思念着我心中深爱的小飞侠。
小男孩迷死我了
作为儿童电影已经很可以。鬼使神差买了4D厅的票,觉得实在是好好玩,幸福感满溢,开心得不想追究剧情。
画面想象力和音乐都很美,只是故事太弱了!另外二战时的故事大合唱smells like teen spirit是几个意思?
这是一部有相当拍摄难度的影片,对美术和特效都是不小的考验,看得出来导演把精力也都放在了技术层面上,但效果并不惊艳,而最致命的是荒唐无趣的剧本,还不如落入俗套变成纯看特效的爆米花电影
休叔一眼就认出来了啊。小正太挺可爱。难得看下爆米花片,难得3D效果很好。难得彼得在孤儿院长大,却心怀希望,仍然相信母亲对他的爱。难得和小伙伴组队看的电影。
走起,孩子们,一起去梦幻岛玩
黑胡子和Hook都好赞…
妈呀小飞侠怎么和钩子船长相亲相爱了,这样改合适吗?“赎罪”导演拍的这版Pan完全不走心,钱估计全砸特效上了。鲁妮·玛拉妹子是真心美~
故事太简单了,几乎没花什么心思,完全就是按儿童睡前读物标准写的,不适合全年龄段观看,视觉和场面设计也没有创造出什么有想象力的奇观,一些简单的梦幻场景只能说是合格,没有太震撼的地方,几场动作戏篇幅都稍短,不够刺激,最大看点还是几位演员,休叔和鲁妮,还有美人鱼卡抽,可惜阿曼达露面太少
特效音乐好棒
太美了!
鲁尼马拉的真适合异域扮相,cara一闪而过,看不够啊看不够。
抱歉我只能给三星,杰克曼大叔,咱不演金刚狼的话也再多演几部悲惨世界那样的好嘛,这样的儿童片我爱不起你了
小王子之后看了这部心里通畅多了,纯视听效果,不喜剧情幼稚千万别看。只是最好正太觉醒起飞和精灵群飞放大招效果酷炫度明明还是有很大提高空间的说。。是预算用完了吗
如果定位是一部奇幻儿少电影,看看挺欢乐的,构思很新颖,电影的桥段以及美工设计也让人耳目一线。不讲究故事情节,不讲究人物伦理关系,不讲究冗长的叙事过程,这个电影会给你带来欢乐,很值得看看
看了前三分之一大概。我这人是挺矛盾的,觉得吃饭的时候应该配点不用动脑子的片子,可是真看了又觉得这类片子浪费生命。
不敢相信出自乔·怀特之手,乔·怀特招牌的大胆创造力让影片部分视觉还是值得称赞的,比如海盗船在星空飞来飞去,原住民死去时五彩粉尘,海底的美人鱼....但还是乖乖翻拍文学名著吧,那才是你的主战场.....
好迷幻哦
就是因为拍给小孩看才会过分低幼,咱们大人只看演员就行。
花大钱拍儿童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