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女人》第2季没有深度?
那你算是白看了。
_哔哩哔哩_bilibili《致命女人》第2季目前豆瓣9.0分,虽然也是一个不错的分数,但和第1季的9.4分还有一定的差距。
很多人说,第2季没有第1季好看了。
还有人说,第2季没有第1季有深度了。
那我们就来看看,第2季到底有没有深度。
第2季是新卡司,新故事,所以没看过第1季的也可以直接看第2季。
和第1季一样,第2季也是讲述3位女性的故事,不过故事背景放在了1949年。
先说第一位女性吧,阿尔玛。
不好意思,不是她,是她。
阿尔玛不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而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中年家庭主妇。
她不年轻,不懂时尚,毫无气质,相反,她有点胖,还有点土。
演员艾莉森·托尔曼在现实生活中是这样的,她在剧中扮丑是导演有意为之。
土里土气的阿尔玛和名媛们格格不入,她不但从未受邀参加任何派对,甚至只是站在外面看一眼,都会被服务员赶走。
连服务员都看不起她,这是有多卑微。
更卑微的是,她每周都会精心设计购物路线,只为能在回家途中恰好路过餐厅,从而看看这群名媛。
原来,这些名媛都是园艺俱乐部的成员。
这一天,园艺俱乐部的会长丽塔竟然邀请阿尔玛参加周六的派对。
阿尔玛在家里捡东西的时候,从柜子下面找到一个胸针,胸针上还有张纸条,写着:伊妮德,1945年2月14日。
周六,阿尔玛戴着这枚胸针去参加了派对。
在揭晓派对上发生了什么之前,我们得先说说阿尔玛的丈夫伯特伦。
他是一名兽医,他看起来是一个温柔、绅士的人,他给宠物安乐死的时候都要放音乐。
“让它们美好地离开对我来说很重要。
”除了放音乐外,他还要和宠物们说一些话,直接就把宠物主人感动哭了。
他这么贴心,这么有爱心,以至于所有人都喜欢他。
比如歌手梅茜,她被伯特伦迷得神魂颠倒,还邀请伯特伦去看她的演出。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以为伯特伦是一个靠贩卖爱心博异性好感的渣男。
事实果真如此吗?
晚上,伯特伦去看了梅茜的演出。
演出结束后,伯特伦还送梅茜回家。
梅茜叫伯特伦去楼上坐坐,伯特伦本来想去,但发现有邻居在看他,
有贼心没贼胆的他只好拒绝梅茜,另外再找机会。
这里有一个细节,梅茜上楼后,伯特伦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等了一会儿。
他在等什么呢?
等梅茜开灯。
这样他就知道梅茜住在哪一间了。
周六晚上,他又去了梅茜家,这次没有邻居看他了,于是他果断上楼了。
他还带了一瓶酒,梅茜喝了酒后感到一阵困意袭来,原来伯特伦在酒里放了镇静剂。
你以为伯特伦是想迷奸梅茜吗?
那你还是太单纯了。
只见伯特伦拿出一张唱片,放起了音乐,然后给梅茜打了一针,并且开始对她说话,正是他对宠物安乐死时说的那段话。
他就像对宠物安乐死一样,把梅茜安乐死了。
事后,伯特伦拿走了梅茜的扇子。
而阿尔玛这边,她在派对上见到了格蕾丝。
原来,这枚胸针是格蕾丝的姨妈的。
阿尔玛也从而得知了纸条上写的“伊妮德,1945年2月14日”的含义。
伊妮德就是这枚胸针的主人,而1945年2月14日是她去世的日子。
阿尔玛把胸针还给了格蕾丝,然后连忙回到家,推开柜子,发现伯特伦在墙里藏了一个盒子。
盒子里全是类似的东西,比如梳子,烟斗等等,每个物品上面都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这些东西的主人,以及他们死亡的日期。
也就是说,这些年来伯特伦已经杀了无数人了,而且每次杀了人都会拿走死者的一个东西作为纪念。
眼看丈夫即将回家,阿尔玛赶紧将盒子放回原位,上床睡觉。
得知自己的丈夫是个连环杀人狂,她睡得着吗?
答案是否定的。
她一晚上都没睡着,第二天早晨伯特伦去上班后,她打开盒子,发现里面又多了一个东西,也就是梅茜的扇子。
扇子上写着10月3日,而今天是10月4日,说明伯特伦昨天又杀人了。
阿尔玛来到梅茜的家,发现她果然死了。
阿尔玛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报警。
这时,园艺俱乐部会长丽塔来了。
之前阿尔玛把胸针还给了格蕾丝,于是格蕾丝向丽塔推荐阿尔玛加入俱乐部。
丽塔说:原本我的首选是阿达,但她的丈夫刚刚才被捕,所以她就被pass了,毕竟我们总不能让嫌犯的妻子加入俱乐部吧。
为了能加入俱乐部,阿尔玛只好放弃举报伯特伦。
阿尔玛回到家后,发现伯特伦准备自杀。
阿尔玛天真地信以为真了,但伯特伦显然只是在作秀而已,和第1季卡尔假装吃安眠药是一样的。
随后,阿尔玛叫伯特伦保证再也不杀人了。
殊不知他俩的对话都被邻居约斯特偷听到了。
你说她偷听就偷听吧,她还爬到二楼上去偷听,像极了为了看吵架不惜爬树的狗子。
这部剧是很黑色幽默的,阿尔玛上一秒才说不能再死人了,下一秒约斯特就从楼上摔了下来,正好被修枝剪插死。
伯特伦本想报警,但阿尔玛说:如果警察来了,我们该怎么说?
我们的对话有多可怕,才能让一个70岁的老太太爬到楼上偷听?
于是阿尔玛决定把她埋了。
埋了又怎样,尸体还是会被发现的。
会被谁发现呢?
前面早有铺垫,约斯特养了一只狗。
现在我们回到第2集的开头,阿尔玛和伯特伦第一次相遇的时候,看见伯特伦在救一只鸟。
伯特伦应该是想杀了这只鸟,途中看到阿尔玛来了,才临时假装在救鸟。
阿尔玛觉得伯特伦是杀人狂,但伯特伦并没有觉得做错了什么,反而觉得自己是在帮他们。
伯特伦:每个人都快被各种原因折磨致死了,酗酒,心脏病,癌症,当他们无药可救的时候,是我为他们带来平静。
阿尔玛:你把这些人都杀了。
伯特伦:不,我帮了他们。
阿尔玛:帮了他们?
是他们要求你这么做的吗?
阿尔玛把伯特伦问得哑口无言。
所以伯特伦那番说辞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其实是有问题的,他觉得他是在帮他们,但别人根本没有叫他这么做。
换言之,伯特伦觉得,他有为他人做选择的权力。
他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有这个权力?
因为他是男人。
导演没有直白地通过讲述女性被压迫的故事来体现男权社会,而是通过伯特伦的怪癖,非常隐晦地反映这一点,如果你不细想地话可能都看不出来,会以为这单纯就是一个杀人狂的故事。
阿尔玛想过要报警,但因为某些原因选择包庇丈夫,从不知情者成了共犯。
再到后来伯特伦说报警,她却提出瞒报、私自掩埋尸体,又从共犯成了主谋。
就这样,她从一个不知情者,一步步成了主谋。
像不像现实中很多女性小时候被歧视、被压迫,长大后却成为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她们认可了重男轻女的理念,也开始重男轻女,首先是自己一定要给丈夫生个儿子,其次是当了婆婆后,一定要给儿媳妇生儿子,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我们再来看看本剧的第二位女性,丽塔。
丽塔嫁给了一个很有钱的老公,另一边也在外面也养了小鲜肉。
小鲜肉叫斯库特,由马修·达达里奥饰演,第1季的洁德扮演者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就是他的姐姐。
丽塔对斯库特不信任,所以雇私家侦探弗恩暗中监视他。
为什么丽塔要派人监视斯库特呢?
因为她自己就出轨了,所以她就觉得所有人都会出轨。
你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好吧,我错怪你了,斯库特的确有情人。
而斯库特的情人,正是阿尔玛的女儿小迪。
这关系真复杂。
斯库特住在中餐馆上面,这里穿帮了,1949年我们还在用繁体字。
按照斯库特的说法,小迪才是正房,丽塔才是情人。
但小迪和斯库特之间才像是偷情。
小迪每次去见他都要打扮成清洁工的样子,而且每两周只能见他1个小时。
斯库特说,他只是在利用丽塔,等他功成名就了,他就可以将丽塔一脚踢开,正大光明和小迪在一起了。
小迪却说:别做出你永远不会遵守的承诺。
小迪是女三号,但两集看下来目前她是形象最鲜明、最立体的一个角色。
一方面她是被斯库特PUA了,但另一方面她也很清醒,她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
她其实也每天都在思考和斯库特在一起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但这件事她没法和任何人说,直到后来遇到弗恩,弗恩说出了他的看法,也成了小迪觉醒自我意识的契机。
有一次丽塔无意间说漏嘴了,斯库特意识到丽塔可能在监视自己。
所以晚上小迪想去斯库特家过夜的时候,斯库特拒绝了她,即便现在正下着瓢泼大雨。
其实弗恩知道斯库特的女朋友是小迪,但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丽塔,只是说有个清洁工去了斯库特的家。
所以就算斯库特让小迪进来了,弗恩也不会告诉丽塔的。
但他为了自己的钱途,将小迪拒之门外,这一行为直接就说明他不是真的爱小迪,只是在骗她而已。
斯库特只会说甜言蜜语,真正在乎小迪的反而是弗恩。
虽然弗恩只跟她说了几句话,但每一句都很深刻,每一句都说到小迪心坎里去了。
盲猜后面小迪会和斯库特分手,和弗恩在一起。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这就是一个肥胖女性和黑人男性在一起的故事。
你可以认为这是政治正确,但我更倾向于这是两个边缘人士报团取暖的故事。
两个边缘人士抱团取暖,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前面说了,导演通过伯特伦的怪癖隐喻男权社会,又通过阿尔玛的行为隐喻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可能做出的选择。
男权制度中,男性处于支配地位,女性处于劣势与服从的地位。
不要说我打拳,百度百科就是这么写的,要骂就骂百度百科吧。
男性是支配者,女性是服从者,然而许多女性长大后却成了男权制的帮凶,这就是男权制能几千年屹立不倒的原因。
幸亏还有一小部分女性,她们拒绝服从,而是奋起反抗。
以及一小部分男性,他们尊重女性,支持男女平权。
正是这群女性和男性让女性地位得到了提高。
而且本剧的背景是1949年,正是美国第一次女权主义浪潮的开端。
综上所述,伯特伦就代表男权制度中大部分男性,阿尔玛代表大部分女性,而小迪和弗恩代表奋起反抗的小部分女性和尊重女性的小部分男性。
所以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剧情剧或犯罪剧,而是40年代的美国的缩影。
表面上是一群男男女女相爱相杀的故事,但背后反应的其实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缩影。
晚上,丽塔以为丈夫卡洛睡着了,于是和斯库特在家里偷情。
结果途中卡洛醒了。
眼看就要被捉奸在床,又反转了,卡洛从楼上摔了下去。
丽塔以为卡洛会被摔死,然后她就可以继承遗产成为真正的富婆,结果又反转了,卡洛非但没有被摔死,医生还说他至少还可以再活20年。
虽然卡洛没有被摔死,但不能说话了,也不能动了。
伯特伦:不要催,不要催,已经在路上了。
这时,卡洛的女儿凯瑟琳来了。
凯瑟琳不喜欢丽塔,所以她想做的就是请律师给父亲申请离婚,并且把丽塔从遗嘱上除名。
凯瑟琳还说:我并不需要我爸的钱,但我很乐意把它们从你手里拿走。
言外之意是,我争夺财产不是因为我缺钱,单纯是因为我不喜欢你。
丽塔和斯库特偷情,殊不知被卡洛看见了。
要是后面凯瑟琳雇弗恩监视他俩就好玩了,正好呼应之前丽塔和弗恩的对话。
弗恩:所以你才是那个出轨的人?
丽塔:只有你为我丈夫做事的时候才算。
有网友说,第2季的颜值没有第1季高了。
其实这正是导演有意为之。
阿尔玛和小迪都有点胖,而且化妆师还特意把阿尔玛化得有点土。
丽塔是不土了,但她在剧中的人设也是一个中年妇女。
她们三个人都可以说是“白瘦幼”的对立面。
导演为什么让三个“非白瘦幼”的角色做女主呢?
我想起了傅首尔说过的一段话:以白瘦幼为标准,真的太可笑了。
在别人眼中,我们是什么样,重要吗?
我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在我的少女时代,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漂亮。
今时今日我已经38岁了,有时候我看到自己大笑的样子,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女的真好看,笑得这么灿烂。
我的长相从没变过,变的只是我的心境。
很多人都觉得我这几年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了最会说话的女人之一,其实我最大的成就是终于学会了欣赏自己,我可以充满自信地迈向40岁。
最后我想认真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长相平平的女人如何活得精彩?
是因为这个女人发现一旦你停止羡慕别人,欣赏自己,就根本不存在什么长相平平。
傅首尔说的这段话,和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其实是一致的。
阿尔玛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加入园艺俱乐部,和那群名媛做姐妹。
正是为了加入俱乐部,才有了后来的包庇丈夫,以及私自埋了约斯特。
如果她能学会欣赏自己,她会发现她根本不需要加入什么俱乐部。
如果有人邀请我,我就加入。
如果没人邀请我,我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失落,不会对我造成任何影响。
如果她能学会欣赏自己,她就不用为了加入俱乐部包庇丈夫,不会不敢把约斯特死亡的真相告诉警方……后面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小迪也是如此,她明知道自己被PUA了,她还是心甘情愿被PUA,因为“斯库特是她这样的女人永远也得不到的帅哥”。
我就想问问,什么叫“你这样的女人”,你这样的女人是指哪种女人?
如果她能学会欣赏自己,她就不会被PUA。
当斯库特在下雨天将她拒之门外的时候,她就可以果断和他分手,而不用担心没了斯库特就找不到其它男朋友了。
本剧的剧情简介中写道:第二季设定在1949年,将探索美丽的含义。
并不是白瘦幼才叫美丽,阿尔玛、小迪也很美,只不过她们没有发现自己的美罢了。
阿尔玛和小迪的性格都是比较自卑的。
她们为什么自卑呢?
考虑到70年后的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因为她们的身材而诋毁她们,还有那么多人因为女主不是白瘦幼就不看这部剧了,她们自卑也就不奇怪了。
我估计后面小迪会因为一些契机逐渐变得自信起来,从而正视自己、接受自己。
而阿尔玛可能会黑化,首先是她包庇丈夫、私埋尸体已经是在犯罪了,其次是旁白说过这么一句话:这是阿尔玛从籍籍无名到臭名昭著的故事。
所以这部剧讲的应该不是阿尔玛一路从普通的中年家庭主妇成为名媛的故事,而是她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的故事。
当她发现伯特伦是杀人狂的时候,她的正确做法就是把他交给警方。
但她为了能够加入俱乐部,选择了包庇伯特伦。
又为了不引起警方的怀疑,她又决定埋了约斯特。
这就是一步错步步错。
这还只是第2集,她就已经犯了两个大错,你可以想象后面8集她还会犯更多的错,更大的错。
到时候她回过头来,会发现她为了加入俱乐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这种代价远远超过加入俱乐部给她带来的价值。
但她在这一切开始的时候,在她刚刚决定包庇丈夫的时候,她是没有意识到这点的。
其实这有点像赌博,你输了一块钱,你为了赢回这一块钱,结果又输了四块。
你为了赢回这五块,结果又输了一百块。
到最后你输了一千块、一万块,甚至更多钱的时候,你才突然意识到,早知道当初输一块的时候就该收手的。
不仅仅是赌博,现实中我们也常常做出类似于阿尔玛的决定。
我说的“类似”,不是说做违法的事,而是错误的决定。
也许你现在过得很好,也许过得不好,或者不算不好,但也没有达到你的预期。
之所以你的生活没有达到预期,你回想起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五年前,或者十年前你做了某件事。
有时候你会想,假如当初我不这么做,或者换个做法,现在会不会不一样。
但当时你是没有意识到这点的,甚至很可能当时你觉得你做的就是正确的选择。
同样的,也许今天,或者最近一段时间你也会做某件事,然后五年后、十年后你会为此而感到后悔。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那些事后让你后悔万分的决定,往往都是你深思熟虑后做出的。
比如阿尔玛现在很后悔嫁给伯特伦,但20多年前,她第一次认识伯特伦的时候,她就觉得他是那个对的人。
结果直到20多年后,她才知道伯特伦的真实面目。
阿尔玛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个男人看起来很善良,就和他私定终身,因为他的善良完全可能是伪装的。
小迪心想,丑男帅哥都有可能是伪装的,都有可能是渣男,那还不如找个帅的,于是她找了斯库特。
结果斯库特果然是个帅的渣男。
而丽塔心想,既然所有男人都是渣男,那我还不如找个有钱的,于是她嫁给了卡洛。
当初卡洛说他发誓自己活不过70岁,结果他已经活到80岁了,医生还说他可以活到100岁。
丽塔没办法,只好背地里养小鲜肉了。
第1季开播的时候就有很多网友指责萨蒙妮出轨,说这部剧三观不正。
第2季还是有很多人指责丽塔出轨,还是有很多人说这部剧三观不正。
三观不是判断影视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已经被无数网友说过无数次了。
导演之所以拍萨蒙妮、丽塔出轨,并不是鼓励大家出轨,也并不代表他们觉得出轨是对的,而是通过讲述萨蒙妮、丽塔出轨的故事,传达一些道理:与其因为长辈催婚就随随便便嫁了,结果婚姻不幸福,然后又去出轨,倒不如找到真爱再结婚,找不到真爱宁愿先单着。
阿尔玛不在乎伯特伦的外表,但事实证明伯特伦不仅没有外在美,内在也不怎么样。
小迪倒是在乎外表了,但斯库特真的就只有外表,除了帅之外一无是处。
丽塔是为了钱才和卡洛结婚,但她没想到卡洛的女儿有最好的律师。
丽塔想要钱,但搞不好到最后卡洛的钱她一分钱都拿不到。
所以要想婚姻幸福是很困难的。
你在结婚前首先得先和男朋友相处20年,直到完全了解他的为人,避免都结婚20年了才发现他其实是个杀人狂。
他要长得帅,避免你像阿尔玛那样颜值、内在一个都得不到。
他不仅要帅,还要很有钱,不能是斯库特那样的小白脸,否则他被富婆包养了,小三就变成你了。
卡洛倒是有钱了,但他太老了,所以光有钱还不行,还要很年轻。
又帅,又有钱,又专一,还年轻,这样的男人真的存在吗?
就算真的存在,又有多少呢?
所以找一个完美的丈夫是很困难的。
那怎么办呢?
其实第1季就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像萨蒙妮那样,成为一个成功女性。
可能有人会说,萨蒙妮的丈夫不也是个渣男吗?
(不过最后洗白了)的确,拥有财富和权力并不能保证她丈夫就不会出轨,但至少丈夫出轨后,她不会手足无措。
同样是得知丈夫出轨,贝丝(第1季的角色)是不敢说出来,萨蒙妮不仅敢于主动说出来,还可以提出离婚,包括什么时候离、怎么离都由她说了算。
阿尔玛得知丈夫是杀人狂后,她不敢去报警,因为她害怕因此失去加入俱乐部的资格。
小迪心甘情愿被PUA,因为“斯库特是她这样的女人永远也得不到的帅哥”。
而对萨蒙妮而言,丈夫不是必需品,是可有可无的。
没有丈夫不会对她造成任何困扰,反而她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找小鲜肉。
这一切都因为她本身足够强大。
就像《小妇人》中的马奇姑妈说的:女生一定要努力啊,不努力的话可是要结婚的!
萨蒙妮和马奇姑妈足够强大,所以对她们来说结不结婚都无所谓。
如果她们结婚,她们将是一家之主。
如果她们不结婚,那她们将过得更潇洒,更自由,她们的字典中没有“剩女”这个词语。
第2季的背景是1949年,那时全世界的女性地位都比较低下,像阿尔玛、贝丝(第1季的角色)这样的女性不计其数。
她们是家庭主妇,没有工作和收入,她们不能失去丈夫,一旦失去丈夫就很难生活。
所以贝丝发现丈夫出轨、阿尔玛发现丈夫是杀人狂后也做不了什么。
所有就有了丽塔这样的,想通过嫁入豪门而成为富婆的女性。
可能有人会说,丽塔并不是靠自己的实力成为富婆的。
但那毕竟是40年代,丽塔结婚的时候应该才30年代,那个年代的女性想要靠实力成功太困难了,所以丽塔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萨蒙妮的故事发生在1984年,正是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末期,女性地位已经有所提高了,萨蒙妮因而凭实力成为了富婆,这个家里一切都是她说了算,卡尔是根本没有话语权的。
泰勒生活在2019年,此时女性地位又有了明显的提高。
萨蒙妮成功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而泰勒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出一番成就了。
阿尔玛、贝丝是家庭主妇,而她是反过来的,是她赚钱养家,是她养男朋友,而男朋友没有收入,不能离开她,离开她就活不下去。
过去和现在的故事都讲过了,所以第3季该讲讲未来的故事,比如2050年,又或者2100年,当女性地位再次得到提高的时候,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Call me old fashion,但我真太喜欢这种故事情节像火车一样,一旦启动拉都拉不回来的老旧故事片的调调了。
转场可能没有第一季这么fancy,故事情节可能也没有第一季这么顺理成章,还似乎处处令人费解。
但Alma那种从壁花到交际花的转变,一步一步看似不合理,实则恰如其分体现了她渴望得到关注的心理。
Alma本来就是这么一个狠角色,自私算计却长期被平庸的生活压抑。
一旦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性格里带有毁灭性的自我成全源源不断地涌出。
她善于学习成长极快,第一次威胁别人反被将军也没有打击她的自信,而是整合所有信息,抓住一切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集Rita的出场和最后一集Alma的谢幕,同样是正红色礼服加上白色毛皮披肩的造型,前后呼应表现了Alma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家庭主妇到俱乐部主席的转变。
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关注,至于是星光熠熠的明星还是万人唾弃的连环杀人魔,又有什么要紧。
这才是爽剧不是么?
至于Why women kill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女人也有一千个发泄的理由谁就比谁更高尚合理了呢who knows?
🤷♀️看得爽就是好剧[鼓掌]补充一下,Alma不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催促她成长的动力自始至终都是她的欲望。
所以我不觉得她最后刺死Rita算什么降智行为,她满脑子想的,就是回到大厅,回到那个只属于自己的舞台,一尝所愿站在那里受到所有人的注目。
而Rita,虽然终于明白一切不幸拜Alma所赐,但她没有时间也没有钱更没有人脉来布置所谓的行动。
威胁Alma可能只是为了保障自己逃离小镇之后的生活,“最后捞一笔”。
但发现Alma杀了Isabel之后她愤怒了,只想要毁掉眼前这个女人,所以不顾一切想揭发真相。
如果说Alma是被一眼望到尽头的平庸生活压抑了心中欲望的魔鬼,那Rita就是在骄奢淫逸的奢靡下,仍藏着一颗仅对Isabel保有的初心再说说Dee,她算是一块璞玉吧,因为身材焦虑有自卑,小门小户的姑娘没见过大世面,被小白脸勾搭就陷入了自以为傲的恋情。
但她看穿小白脸只爱钱财的真面目后,又义无反顾爱上了正义的化身Vern。
她值得那一份幸福。
我愿意相信剧末她没有出现在母亲赴刑的路上,而且和Vern一起幸福的抱着新生宝宝,也是看清了母亲的自私,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而老姑娘Catherine,生而富贵却有一个专制的父亲,没有父爱,想必也没有母爱。
因为年龄的关系,和Dee一样,对爱情渴望又自卑。
所以她选择相信小白脸对自己是真爱,在付出真心却遭遇背叛之后,愤怒绝望之下举起了手枪。
剧中主要的四个女人,刨去Dee,再加上为了保护Rita而毅然决然杀人的Isabel,每一个都有自己截然不同的杀人理由,就这,还够不上一个Why women kill的title吗?
Why Women Kill? 因为女人醒了。
Why Women Kill? 因为女人疯了。
当第二季播出时,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女性个体,而是一群老白男借着最初《致命女人》的立意疯狂意淫。
这种在潜意识里模糊了女性个体,却仍向世界宣告你们的女性“崛起”了的方式不由让人恶心。
他们将女性醒了,潜移默化为:一群只不过是在发疯的女人。
(一)两个黑发女人 丽塔和阿尔玛皆代表着传统概念上的蛇蝎美人和家庭主妇,虽然两位主角在人物设置上实为天差地别的两极,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黑发。
黑发,再结合蛇蝎美人与家庭主妇的设定后,则成了非常经典的好莱坞电影与二战后新好莱坞电影中两种女性形象——前者“神秘、聪慧,可能带给男人爱情与生命的奇遇,却同时可能充满未知的威胁和邪恶”,后者“平实、善良、纯真且宜家宜室”。
可无论是丽塔还是阿尔玛,她们最后的结局无疑充满着悲剧性。
丽塔作为“作恶多端”的蛇蝎美人,最后得到惩戒与阿尔玛那“知足常乐、不贪图权力富贵”的女儿迪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照了《电影批评》中所提到的“以男人的爱与庇护作为对好女人的褒扬,以监禁、放逐作为对坏女人的惩戒。
当然其真意无外乎尝试小节男性文化的内在矛盾,给男性主题以想象性的满足和抚慰”。
阿尔玛,则更是充分满足如上所提到的“老白男的意淫”的代表。
书中以电影《晕眩》中男主人公跟踪、窥视的目光,向观众解释了美丽、优雅女人神秘面具下的罪恶,由此揭示了“在更为通俗的电影作品中,这一跟踪、窥视的过程,则呈现为将美好、纯真的女人与邪恶、病态的女人区分开来的过程”。
而《致命女人》第二季同样也是以上帝视角向观众揭示了阿尔玛在家庭主妇这一身份下所犯的种种罪恶,权力萌芽不断滋长后的邪恶。
表面上平实、善良、纯真且宜家宜室的家庭主妇阿尔玛,其伪善面具背后的无数黑暗,正是他们对女性的一种讽刺。
从故事里各个人物分辨不出好女孩与蛇蝎美人的男性噩梦到阿尔玛最后被绳之以法,其恶行逐一暴露在公众眼前,“将其近乎妖魔的行径索解为理性范畴内的犯罪,以解除男性的焦虑,内在地强化男权/父权结构”。
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个女性追求自身利益而不得的悲剧,实际上却是对追求自身利益女性的调侃,阿尔玛的结局,也正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对所有这类女性的惩罚。
丽塔和阿尔玛这两类代表着新旧好莱坞中经典女性形象的角色与其最后走向的结局,无疑也是他们对女性的“美好愿景”。
(二)都是为了男人 除开对丽塔和阿尔玛“抹黑”式的形象塑造,剧中最令人不适的莫过于两点——对男性的依靠与对女性的迫害。
我们在分析每一位女性角色时则不难发现,无论是丽塔、阿尔玛、迪还是凯瑟琳,其出发点都是为了男人,或可称之为从男权出发。
本是仅作为故事辅助作用的男性,到了第二季却成了几乎全女性的出发点。
卡洛给予丽塔荣华富贵,丽塔也处处受制于卡洛。
女性,受制于男性的桎梏。
而到了最后哪怕丽塔终摆脱了卡洛,却也因这“摆脱”不仅令自己倾家荡产,还成为了被害者,名声尽毁。
而她真实的愿望是什么呢?
希望一个男人可以好好爱她。
为了男人,她想方设法伤害阿尔玛一家。
而最后哪怕是一无所有了,她所想的也仍不过是可以和斯库特远走高飞。
丽塔、凯瑟琳、迪,都在为同一个男人而痛苦,甚至相互迫害。
卡洛的阴影同样也笼罩在他的女儿凯瑟琳身上。
受他的影响,凯瑟琳成为了一个老处女,而她对卡洛则孝心不移,转而将自己饱受孤独与寂寞的痛苦转嫁到了同病相怜的丽塔身上。
阿尔玛,当中的最胜者,她看似是觉醒女性的代表,但她又为何觉醒?
因为他的丈夫太过受人喜欢,而自己却笼罩在丈夫/男权的阴影下默默无名。
一切的出发点还是为了男人。
而她是怎样为自己争夺权力的呢?
去迫害别的女性,哪怕是帮助过她的格蕾丝。
这种觉醒、这种奋起反抗,并没有去与她应反抗的力量作斗争,而是去伤害自己的群体,毫不损害男性的利益。
充其量《致命女人》第二季只是一群女性在不停内斗而已,而围绕着三个女人的男性斯库特反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女人是罪恶,男人仍大获全胜。
如若它单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而出现,它会是合格的。
可《致命女人》第二季最大的失败不仅在于它前作的优秀,更是因为它早已背离了《致命女人》创作本意和它所宣扬的主题。
这种与初立意南辕北辙的“背叛”远比“挂羊头卖狗肉”要恶劣的多。
有人不喜欢《致命女人》第二季,可能是基于一种关于女性的刻板逻辑:如果一个女性犯罪,她一定是被迫的;如果一个女人杀人,那么被杀的人十有八九就是长期虐待自己的丈夫。
世世代代的文艺作品中所刻画的柔弱女性,都是这样一种模式。
《Why Women Kill》的第一季不也是这样吗?
但谁又规定女性一定是受害者,而不是施害者呢?
女杀手,而且是女连环杀手,也可以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符号,她代表着女性掌握自己命运的一种自主宣告。
《致命女人》第二季女主的杀人动机也许还是出于女性肤浅、虚荣的刻板逻辑,但行为本身却超越了太多作品。
另外,第二季好看的点,更在于剔除了华而不实的多时空叙事,回归最传统的一环接一环的传统叙事模式,把故事讲好,就是成功!
而有人不喜欢的原因,恐怕也是看不到已成为第一季特色和标签的“多时空叙事”、“镜头巧妙组接”等外在形式。
从第一季一路追到现在,刚刚看了第二季第八集,总体感觉还不错,尤其最近两三集,亮点挺多的,看到的更多的关于人性的思考,不过里面小bug还是有的,就第八集来说谈谈自己的感受:1.Dee为什么要急着把物品送回去,明明邻居的侄子刚刚跟警方说明有丢失物品(虽然她放到了类似储物间比较隐蔽的地方)这不也是更容易让人怀疑吗?
2.兽医两夫妇为什么那么久了也没有再把尸体好好隐藏一下,竟然很安心的让其处在一个狗狗就可以轻易挖到的深度?
3.我一直不太理解Alma为了参加俱乐部竟然做出这么多难以置信的事情,她对俱乐部的执念这一集有点交代(大概是当孩子长大,爱情失去激情,想找寻自己的价值,生活的乐趣),但看他做的这些事情还是觉得好drama,我觉得风封面采用她拿着修剪剪刀也是早有暗喻4.这部剧一直都在把人物塑造的在好与坏的边界疯狂转换,是不是制作班底是绝望的主妇的原因呢,但对于这种短剧来说,有时候转换的比较牵强,有点影响整体感受最后我觉得总体来说,还是好看的,一周一集也愿意追下去,至少符合我的胃口~
不是同一个剧了,把三个故事弄在同一个时代,就是普通POV手法了。
而且剧本也好,角色也好,镜头也好,都是很基本的美剧手法,没什么新意,很俗套的美剧惯有剧情。。。
那怕那个兽医开始安乐死,他老婆黑化铺垫不够,不如绝命毒师,里面老白老婆可是一点一点才转变的。
一共十集,人物矛盾和关系就在这里。
真的不知道为啥要续拍且换风格,继续用致命女人这个名字。
希望后面八集能打我脸吧,但是真的不只目前的高分。
大家不要因为Dee的一句,不用给兑现不了的承诺就觉得这剧好。
后面拉胯了,不太符合逻辑。
但前面几集,还是很佩服编剧的反转,埋藏的悬念。
但是这个剧我最终对“why women kill”给出的答案,是被人看见,被人重视的欲望。
为了这个理由而去杀人,在这个年代看来也太离谱了,而且杀的人中,也有自己的女婿,欲望让她在给女儿打电话的时候也太冷漠了。
这个人物好的时候,就是任人摆布的傻白甜,坏的时候就是六亲不认的杀人魔,也太极端了吧。
并且,这个剧里面的矛盾,始终是在女性之间的斗争,Catherine与Rita对于遗产和男人的斗争,Alma和Rita等人对于主席位置的斗争,对小白脸的角色塑造得傻白甜,单调,乏味。
集齐了家庭伦理剧的几大特点:关系复杂,有个不是生父不是妈妈老公的孩子,几家目的不同。
第一部里,对于why women kill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为了不被家暴,为了让丈夫安乐死,为了保护家庭,相比较起来,Alma的手段太过极端,目的太过功利,让人难以相信。
第一部的人物要丰满立体得多,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很合理。
所以这部剧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看不起女人,否则下场都很惨?
但是所有的矛盾都是女性之间的矛盾,颇像男性之间的权利斗争,女性角色被塑造得傻白甜。
是对男权的彻底反对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对女权的理解肤浅片面。
是想批判女性的欲望吗?
这个年代,批判女性欲望的作品还少吗?
又是一部恶臭的女德教育剧吗?
当个傻白甜安安稳稳,当个女王会被判死刑?
我觉得这也不是这部剧的主旨吧!
展现女性的欲望吗?
但这个欲望非常不合理,简直可以用离谱来形容。
用这样极端的案例来展现女性欲望,真的合理吗?
最后Rita和Alma身份的倒错,想告诉我们,改变人的是环境吗?
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女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地位付出什么,所以呼吁大家不要看不起女性,否则她们会用极端的杀伐来获得权利吗?
女性就不能用一些合理的方式获得权利吗?
似乎当一个女性角色决定要杀人,她的动机总是来自于情爱的债与仇,然而「致命女人」第二季女主角Alma的内心世界却非常单纯。
当她伫立在橱窗外望着上流社会主妇俱乐部光鲜亮丽的餐会,那一瞬间,对美、对声望、对权力的艳羡与渴求便在她心中生根。
自始至终,Alma的目标只有Rita,她要靠近她,再战胜她、取代她、成为她,穿上华美礼服,接受万众瞩目。
而男人在她的故事线里,不过只是帮助她登上欲望之巅的垫脚石,反而显得无足轻重。
为了进入贵妇们的花园俱乐部,Alma一路杀红了眼睛,直至众叛亲离。
这其中固然蕴含着某种隐喻(花园俱乐部可以是其它任何东西,它只是求而不得的欲望的载体),但无论是Alma的初始动机还是她随后黑化的过程,都因此显得十分荒诞。
她和丈夫像一对笨拙的小熊,既没有缜密思考,更没有周全计划,全凭直觉和冲动,用一个谎言解释另一个谎言,一条命案掩盖另一条命案。
Why women kill?
第一季给出的答案是「女人醒了」,第二季给出的答案是「女人疯了」。
男人的欲望会被称为野心,而女人的欲望在这里被刻意定义为虚荣。
更喜欢「致命女人」第一季,首先因为它是教科书般的爽剧。
出轨男死了,家暴男死了,笑里藏刀的第三者也死了,正义战胜邪恶,不能不让人拍手称快,对父权制的愤怒终于得以安放。
更重要的是,第一季中的人物关系设置大胆地挑战传统,探索新的可能性,也许故事最终并没有给出完美答案,但至少能让我们思考:被出轨的女性和第三者之间一定要在互相扯头发的叫骂中结束吗?
她们是否也有机会成为朋友?
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模式会损害男人脆弱的自尊心吗?
Open relationship是否存在平衡点?
它会让每个人都更自由吗?
每个问题都足够带来长久的讨论。
然而在第二季中,只有那些重复千百遍的情节:男人欺骗女人,女人抢夺男人,刻板的、宫斗剧般的勾心斗角。
还是想看到影视作品能摒弃女性的战争,更多着眼于女性的互助与成长。
3分。
是个能看个热闹的肥皂剧。
第一部有多成功,这一部就有多失败。
第一部的女性面对的都是难度颇高的大众无法抉择的问题,渐渐从解决的过程中展现女性独有的力量与美感。
这一部完全就是回到世俗视角中,让观众看一个女人为了迎合大众目光下的爱慕虚荣发疯的过程。
你可以说是因为故事背景设置的时代缘故,是女性不甘透明和玩物的意识觉醒。
但编剧为了承接上一部中可以肆意挥洒的讽刺与戏谑,非得把黑人(那时代黑人走到街上不被围观?
)、超重人群、下流行当、少数族裔、不堕胎等等这些元素加以戏谑地、以所谓地“平权”方式杂糅到里面,让看似有点小噱头的桥段显得那么不伦不类。
观众笑不出来,也没心思感动,只是盼着10集赶紧结束,好罢了自己开头就得追完的强迫症。
就像最后一集胖闺女说的“妈妈不会为了园艺会这样的事杀人。
”我也觉得这个开展,放到已被各种台面上相对精良的热剧洗礼的观众们来说,实在是没有厘头。
如果又来BB说是剧集中设置的时代的限制,那么可以这么说,现在这个观剧环境,已经不太适合用老旧的价值观来教育了。
(再说了,第一部中编剧已经将社会问题演绎得清新脱俗,剪辑手法炉火纯青,有了这么醇厚的基础,第二部何必焚琴煮鹤?
)
2019年,有一部“神剧”出现了。
时空转换,忍辱负重,血腥残暴,却又爽到极致。
这部绝对的「大女主」,在播出之后,争议四起,讨论不断。
等了两年之久,这部今年期待值第一的爽剧,终于回归——
致命女人 第二季 (2021)7.32021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犯罪 / 大卫·沃伦 詹妮弗·盖辛格 伊娃·朗格利亚 拉里·肖 乔安娜·科恩斯 梅勒妮·梅隆 / 艾莉森·托尔曼 拉娜·帕瑞娅
两年前,《致命女人》刚亮相之时,惊艳四方。
面对出轨、背叛、欺骗,步步反转,毫不犹豫的绝情面孔,震慑了不少观众。
豆瓣评分9.4,超过46万人参与评价。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第二部的期待也随之不断上升。
依旧由金牌编剧马克·切利(《绝望的主妇》)执笔,只不时代、家庭、女主全都大换血。
首播两集,豆瓣评分9.1,幸好开局并没有让人失望。
与第一季的一个别墅、三个时代不同,这一季的故事都发生在1949年的好莱坞。
本文截图来自 @弯弯字幕组同样性格各异的三位主角——家庭主妇阿尔玛、富豪妻子丽塔,还有阿尔玛的女儿迪。
她们之间的关系,依旧剪不断,理还乱。
阿尔玛的丈夫是一位兽医,在周边一带小有名望,朋友很多。
很多养着宠物的富太太们,都愿意把宠物带给阿尔玛的丈夫进行治疗。
和丈夫的高人气相反,阿尔玛没有朋友,没有交际。
每天忙着做家务,打理花园。
实际上,她比谁都要渴望进入传说中的“花园俱乐部”。
每当上街采购的时候,她总是会计划好路线,刻意路过花园俱乐部聚会的小酒馆。
为的就是,在窗外偷偷地欣赏小酒馆里们富太太们的风采。
透过玻璃窗遥望着她们的身姿,看上去是那么地美丽时髦,又是那么快乐自在。
只要能加入这个俱乐部,阿尔玛做梦都能笑醒。
突然有一天,她的机会来了——花园俱乐部中的一位会员去世了,正好多出了一个空位,需要有人补位加入。
阿尔玛开始试探着询问丈夫的意思:“换做平时,我可不敢有这样的妄想,但是你也知道,我把我的花园打理得非常好”
对于妻子似有若无的话语,丈夫拐着弯儿地,还是否定了妻子的想法。
“她们都是上流社会的女人,她们的花园都是由专业人士打理的。
”
丈夫的这一盆冷水,无疑浇灭了阿尔玛的渴望。
就在阿尔玛为此闷闷不乐时,女儿迪给母亲指出了一条尝试的道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不管你再怎么自我介绍,只有你大胆开口,表达心迹,或许才有机会让别人真的记住你。
阿尔玛走进了她再熟悉不过的,花园俱乐部的聚会场所。
果断地、对着正在高谈阔论的富太太们问好:“你们好,抱歉打扰了,我午饭后要去见一位园艺爱好者,我带了这朵新花儿要去给她看”
有点尴尬的开场白,空气突然安静了下来。
此时,有一位夫人终于开口,打破了尴尬的气氛:“我认识你吗?
”
她便是花园俱乐部部长丽塔,美丽、高贵、优雅。
但她的眼神中,却也充满着对阿尔玛的不屑与嘲讽。
阿尔玛的突然到来,显然破坏了原本融洽的气氛。
丽塔便起身,用“派对邀请”的名义,支开了令人尴尬的阿尔玛。
收到花园俱乐部邀请函的阿尔玛,却丝毫没有察觉这些夫人们的眼色,而是高兴不已地收下了这份邀请。
在阿尔玛看来,能否成为花园俱乐部的一员,就在此一举了。
被人所崇拜着的女神丽塔,实际上私生活却乱到阿尔玛不敢想象。
年轻时利用美色,嫁给了年迈的富翁丈夫,享受着阔家太太的生活;上了年岁之后,丈夫却怎么都老不死。
每天盼着丈夫赶紧死掉能早日继承家产,成为了丽塔生活的盼头。
同时,丽塔还包养着一个小白脸:自称是演员,却一无所成,只会吃软饭的小鲜肉。
明明在外养着情人,在家吃着花着丈夫的财产,丽塔却非常贪心,对情人有着强大的占有欲。
丽塔甚至还雇佣了私家侦探,监视着自己的鲜肉情人,保证他忠贞不二。
看似掌握着一切的丽塔,实际上回家之后,依然还被“老不死”的丈夫紧紧攥在手里——当众故意不穿裤子,让丽塔颜面尽失;
摔下楼梯动弹不得,就算中风,医生都说他十分顽强,还能再活20年;
就算不能说话不能行走,前来看护父亲的女儿,都想着法子地要治丽塔一番。
又想继承家财,又想偷情的丽塔,没有一刻不想把这个老不死的给杀了。
丽塔聘请的私家侦探,跟着鲜肉情人来到了一家快餐店。
巧了,阿尔玛的女儿,迪就在这家快餐店工作。
看着鬼鬼祟祟的私家侦探,她一眼看破了他正在跟踪那个年轻男人。
迪的长相并不出众,身材有些肥胖,即便是过着平凡的生活,她也很满意。
直到有一天,她从一栋楼里走出,再次碰上了在快餐馆里的这位私家侦探。
令人惊讶的是,鲜肉情人的约会对象,并不是快餐店里身材姣好的美女,而真是平凡普通的迪。
侦探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们的人生,就这样缠绕交错在了一起。
在这一季的故事里,已经不再是第一季那样单纯的“埋葬婚姻”、“杀了丈夫”那样的纯粹。
同一个时代背景下,截然不同却又同病相怜的三个女人,也正在同样因为男人与欲望,生活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阿尔玛渴望拥有朋友,渴望成为富太太圈子里的其中一位。
与其说她贪慕虚荣,不如说她是渴望能够拥有一个独立完整的自己。
看着穿着朴素廉价的自己,并不能坦荡走进派对现场的时候,她几乎是哭着,向丈夫征得购买新裙子的许可:“因为没人记得我的名字。
”从来生活在丈夫光环之下的阿尔玛,厌倦了这种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介绍,也厌恶那个“兽医妻子”的评价。
她从来没有拥有过完整的人格,只要能够进入花园俱乐部,她就有了新的面孔了。
而丽塔的欲望,也和阿尔玛同样的纯粹——她想摆脱丈夫的束缚和管制。
只不过她的想法极端自私,在踢掉丈夫活得新生的同时,又想保全虚荣的脸面。
三位主角中,迪最为特别。
她鼓励自己的妈妈努力尝试,打破困境,“不尝试又凭什么认为自己会失败呢?
”
在看到母亲抽泣的模样时,她第一时间打电话回家,严肃又失望地斥责父亲;而在感情面前,她纵使再脆弱,也保持着前所未有的清醒。
她明白小鲜肉不过是与她逢场作戏,她也不曾奢望从他那里获得什么真情。
“答应我不要承诺你做不到的事。
”
即便她比谁都要渴望得到呵护,渴望爱的到来。
她是唯一一位深陷沼泽,却也不愿屈服的女子。
我们也必须承认,第二季的故事,相比起第一季的快准狠,少了些许凌厉。
节奏变慢,铺垫变多,一集结束也只出现了一次反转。
没有了同一空间的时间穿越,故事也显得有些乏善可陈。
它确实没有那么“爽”了,但却向我们正面摆出了女性的困境。
关于外貌,关于金钱,关于社会地位……
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女性正在委屈求全,现在的我们也同样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至于这关键的一刀,到底是捅向陈腐虚伪的社会观念,亦或是那些狂妄自大的男人身上呢?
这一场“致命女人”的杀戮,已悄然开演。
*本文作者:DD
6.7非常好笑非常drama,各条线串在一起了,转场和镜头也很棒,感官很好
这部剧应该是精心调查过疫情过后电视机前女性体重和年龄了吧。
同第一季差太远了。
第二季我觉得很好看啊!为什么好多弹幕都说没第一季好!第一季固然也好看,但第二季更深入描化了一个中年女人的人性是如何绝望地走向毁灭的过程,我觉得更逼真好看。世上无绝对的好,也无绝对的恶。
只能说我今年真的看了很多让人想喟叹what a waste of time的剧。
污名化女性了其实。所有的恶人都是女人,男人倒是个个装得挺单纯的。虽然不如第一季令人惊艳的空间层次感,但故事性来说,还不错,逻辑尚算严谨。希望还有下一季。
我是花了五集时间来看女人怎么斗女人的吗?🙄️
致命女人之绝望的主妇,主角美丑不重要,善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观众不讨厌他,这一季真的没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角色,这种剧,比坏更烦人的是蠢,比蠢更烦的是明明是蠢还要自作聪明
高开低走,对内心黑化的刻画略差。女人可以轻易是「恶人」,只要她意识到欲望不可掩饰掩埋掩盖,就像男人一样。
目前两集感觉不怎么样,家庭主妇虚荣心作祟,为了进入上流而不揭穿丈夫!富婆为了财产后面估计要杀人!主妇女儿一边说胖到没人要,结果搞了个帅哥!三个女人的人设体现了爱慕虚荣,无感,相反主妇的老公人设挺有意思!看后面怎么样在做最后评价。第六集是转折点,看来会是个不错的结尾,有意思!把犯罪题材拍的这么喜剧,真是很少见,恰恰很讽刺,用喜剧去杀人
一星给服化道和演员们的卖力,都算多了。编剧极度厌女到发狂
家庭主妇做久了心理是会变态的
No one is truly beautiful until they learn to love unselfishly. And those who receive such love are the richest people of all.
两集弃,到处都是《绝望的主妇》的影子。女主演技可太差了,跟尼克·弗罗斯特对戏的时候完全接不住,感觉夫妻俩都不在一个次元演戏。剧终的时候我再来看看谁死了,以及是否需要改评分。
5集弃
看到第四集真的看不下去了 和第一季差太多 单看可能三星 和第一季比起来就只值二星了
“我最近发现美丽虽然很好,但聪明更有用,也许再加一点点残忍。”
这剧情!太抓马了吧!不过是跟jxj深夜喝酒吃零食的绝佳拍档!
7.0/10 分。初看。逻辑上很多硬伤呀。。。不如第一季。。。演员还可以,都在水准之上。。。
Why women kill? S1:因为父权制社会有点问题 S2:因为主角脑子有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