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Tea: Story of the Leaf

主演:方亮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剧照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剧情介绍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茶,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千百年来,茶文化几经传承、历练、蜕变,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和魅力。本纪录片寻访了云南、福建、四川的产茶重地,记录下小小的一片那嫩叶是如何历经风雨被采下来,并经过复杂的工序和手艺焙制称清香四溢的坐上佳品。跟随摄制组的脚步,观众走访了中国、日本、印度、泰国、肯尼亚,领略了千百年来茶叶在亚非各国落地开花,所滋养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底蕴。茶叶何止滋养了一方水土,更联络其从东方到西方、从远古到现代全人类的灵魂与情感。 它本是一片绿叶,当与人类邂逅之后,它走过漫长的旅途,最终上升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信仰……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血腥蜡笔雨中的秋城无法触碰的她摇摆de婚约卧室小镇缉凶恕不原谅大兵CEO惊奇队长2泽西女孩金牌评论员第二季穹途漠路类人猿行动困住有情人烈焰追击婆家娘家2尖刀战士心语阳光异度山谷北极星星际迷航:发现号第五季盲目追梦去第二季白雪公主盾牌第二季前女友们的幽灵孪生陌生人104号房间第四季狮城之歌1958多田君不恋爱恐怖故事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长篇影评

 1 )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观后感

片子看完了,第一遍我断断续续,在很多时间碎片中看完的。

我只有直觉的感受,去放任自己沉浸其中。

第二遍,我已经有了整段的时间,可以记下里面的语言,记下我想到的东西。

茶是什么,从人类还未被造物主眷顾的时候,茶已经存在于这个星球。

它生长着,繁殖着,不问缘由,不究过往。

它只是千万种植物中的一种,它只是活在这个星球。

又过了几百万年,星球上出现了人类,而人类的始祖有人发现了茶的利人功效,于是,茶和人便紧密的联系起来。

从茶衍生出来的一系列茶文化都是茶和人,人和人的文化。

人们通过茶进行沟通,有了茶就有了茶路,东方国家(最初是中国)通过这条路,把茶带到西方。

西方国家通过茶的品尝对东方古国进行无限的遐想,满足探索交流所需。

在内部,各个国家的人又通过茶来进行聚会,交流。

比如在英国,早晚两顿正餐相隔时间太长,难以忍饥。

英国贵族就想出了下午茶!

下午茶时间,客人们聚在一起,在主人家最好的房间,用最好的茶具,品茶,吃点心。

围坐一起,度过一个个悠闲的属于自己和群体的下午时光。

而在中国的老茶馆,老茶客们在木茶桌旁围坐一起,喝茶聊天,热闹非凡。

茶费低廉,免费续杯,一坐可以一天。

通过这种平民方式,邻里朋友之间沟通了感情,获得了社会性的心理愉悦,也更新了信息,获得了知识。

茶对人体的维生素的补充,以及其它种种好处,在营养结构单一的牧民生活里,已经成了生命之饮(当然我不否认说现在牧民饮食结构已经很丰富),而对于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也属于必不可少的饮品。

中国有很多人喝茶跟吃饭喝水一样是习惯,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是司空见惯的。

在有的人眼里,茶就是解乏的。

在有的人眼里,茶是茶道。

茶从钟灵俊秀的山中,经过火与水的炼验来到尘间。

茶道之人带着虔诚,带着一注水的信念,体验平静喜悦,禅修。

做茶道,布置一个理想的情境,让人在其中感受和平、感受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练习专注力,获得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茶还可以带来财富,在泰国的美斯乐,茶产业取代了毒品种植。

而在中国很多地方,中国农民因茶可以保住一家人一年四季的团聚。

这种古老的植物,被后世定位山茶科的植物,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就这样融入了人类文明史。

茶文化也进入了人类血脉,一代代的传承了下去。

 2 ) 《茶,一片树叶》

《茶,一片树叶》图文版: http://bbs.bianzhirensheng.com/thread-1297506-1-1.html茶,真的就是一片树叶而来!

请茶友们关注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跟随王冲霄总导演的镜头从茶的故乡中国出发,走进多彩茶世界,体会国人开门七件事之茶的重要性。

《茶》被剪为每集50分钟,分为六集播出。

王冲霄介绍,为完成这部“茶经”,摄制组穿越了全球的茶叶国度,如日本、英国、印度等,“拍摄期间,导演们翻越了30多座著名茶山,深入很多不为人知的偏远山区,采访了世界茶人共100余名,探寻茶足迹。

”在这场探寻“茶脉”的旅途中,除了世界各地的茶界泰斗外,淳朴的茶农、茶地的自然奇观都将出现。

王冲霄直言,“在以往有关茶的影视作品中,从来没有这么多的茶界泰斗出现在同一部作品里面。

《茶》是第一部将他们‘集中’起来的纪录片”。

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

从云南云南芒景山说起。

布朗族人把茶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来保护,将茶作为一种图腾来崇拜,他们视茶为祖先的恩赐,灵魂的盛宴。

布朗族茶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了!

茶祖:指茶的祖先。

他们坚信着每一块茶地都有茶神。

世界茶文化在中国,中国茶的祖先,神农也。

在云南,孔明被视为茶祖。

在蒙山,第一个种茶的吴理真被视为茶祖。

在日本,荣西禅师被尊为茶祖。

从包括云南在内的我国古茶树衍化而去,茶树已经成为农业中一种主要经济作物!

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不仅能确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且已经明确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但对这个问题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

只是在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土(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后,于是,国外有人以此为证,开始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了异议。

从此以后,在国际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茶树原产地之争。

现在,无论是远在云南古茶园的普洱,或是遥远北方的北京茶馆里的龙井,还是大茶馆里小成都的龙行十八式,都是我们中国茶文化的演绎。

本集从芒景山古茶园到龙井再到蒙顶,第二段开始逐渐展开白茶、绿茶、黄茶、乌龙、黑茶、红茶,这条按照发酵程度不同的茶叶种类,接下去就将重点讲述其他类!

第二集,路的尽头。

漫漫茶道,实为路!

从喀喇昆仑山脚下的克里阳乡,维族牧民寻找野生昆仑雪菊,以为祛病,更为利益;到传统的广州凉茶,实则中药。

代茶使得茶在中国,确实形成一个更包容的概念。

很多饮料原本并非是山茶属植物制作。

如菊花、水果、中草药等等,但都在用茶的方式沏泡、品饮,被划定为代用茶,也是非茶之茶。

对非茶之茶,人们更看重它们的保健功能。

http://list.tmall.com/search_product.htm?q=%C0%A5%C2%D8%D1%A9%BE%D5&type=p&vmarket=最让人感叹的不是马帮贩茶,而是四川的“茶背子”。

茶马古道大致分为两条主线路,分别是从四川和云南出发的川藏茶马古道和滇藏茶马古道,其分支较多,但大部分最终到达西藏,并从那里穿越喜马拉雅山的沟谷,远涉印度、尼泊尔等地。

雅安,作为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从此地出发的藏茶,到达藏区的康定,一路翻山越岭、茶马难行,只能依靠背夫运输。

而运茶的背夫被称为茶背子。

走一趟需要半个多月。

后背是三百多斤的份量,脚下是仅容一人的小路,一不留神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这一条茶马古道,不是马蹄踏出来的,而是靠人的肩膀背出来的…茶背子都是为求生存的穷苦人,他们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就背茶。

一包茶20斤,青壮年最多能背十五六包。

片中唯一出现的女茶背子岳秀芸如今也已经86岁了。

在她的记忆里,每30个茶背子里大约有5、6个女茶背子。

尽管她们的体力比不上男性,但为了生活,她们仍旧咬牙坚持着。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雅安每天出来当茶背子的人有500多。

如今,随着大多数老人的去世,那段历史已经开始模糊了。

茶背子,作为一千多年川藏茶马古道真正的主角,正在沉默中渐渐消逝。

及至眼下,川内不少山区或者景区,依然活跃着不少靠山吃山的当地农民,俗称“背子”或“背二哥”,他们或抬滑杆、或挑运杂物、或运输物资,是否已经摆脱了当年“茶背子”们仅生存下去的境况呢?

不知!

“追寻”最古老的制茶技艺据了解,黑茶有着各种制茶工艺中耗时最长的流程,需要对粗老的枝叶反复揉捻才能使制成的毛茶结实饱满。

在现代揉捻机出现之前,茶农都是用脚在斜板上反复揉捻来完成这道工序。

“以脚揉茶”这一流传许久的溜茶技艺目前已被现代工艺所替代,在纪录片《茶》中,这一独特工艺将被还原,观众可以一睹“以脚揉茶”的古老技艺。

总导演王冲霄透露,“这一传统的制茶技艺在世界上其它地方已经不复存在了,目前只有四川雅安名山县双河乡长沙村的茶农依旧保留着这套工序”。

此外,王冲霄直言,“片中除了还原黑茶独特的制作工序‘以脚揉茶’外,还将追寻其它古老的制茶技艺,比如贵州虫茶的制作流程以及藏式抹茶工艺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9f0cf50100xqjt.html左为金骏眉,右为雅安黑第三集,“烧水煮茶的事”本集弄清二个要素。

1、日本茶道源自中国宋代,尤其被认为由当年远赴神州求佛的僧人,从浙江径山寺带回。

径山寺创建于唐天宝年间,距今有1200余年的古刹,为天目山余脉,海拔769米,在浙江余杭径山镇径山。

径山茶宴是径山寺接待贵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起源于唐朝中期,盛行于宋元时期,传承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

宋时径山寺盛行“茶宴”,是径山僧以茶论道的一种“清规”,也是古刹以茶代酒、宴请上宾的仪式。

茶宴在布置洁净的明月堂举行,室内悬挂名人字画,摆设时新鲜花,并有专用茶具。

径山茶宴依径山寺历代祖师、住持谱系而传承。

按照径山寺传统,每当贵客光临,住持就在明月堂举办茶宴招待客人。

径山茶宴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到谢茶退堂,共有10多道仪式程序,宾主或师徒之间用“参话头”的形式问答交谈,机锋偈语,慧光灵现。

---另,片中展现的日本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光大,确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中国唐朝人煎茶喝,宋朝人创造了点茶法,当时茶之道为“吃”茶,即将绿茶磨成粉末,加以水调,并饮。

目前国内保留此风,莫属藏民的酥油茶制法。

片中讲到四川甘孜州西部白玉县喇嘛们的饮茶。

两千年来,人类喝茶的方式一直在变。

到了明朝人一改吃茶的传统,品味到茶叶泡水的清香,而日本茶人在对传统茶道的恪守中,熏陶着本民族的心灵。

第四集,“他乡,故乡”茶,源自中国,扬于印度,远至几内亚,偏可格鲁吉亚!

本集就按照这个脉络,让百年以来,由中国为源头的茶叶迁移为线索,罗列了安徽祁门、金三角地区、印度北部大吉岭山区、格鲁吉亚数地种植茶叶的人与事串联!

这是全球较早数据了,在“2013国际茶业大会国际茶人高峰论坛”会议上,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诺曼·凯利先生表示,全世界茶叶产量在过去的五年增长了20%,其中中国增长10%,远高于全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3%,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红茶生产国。

再看看中国2013年的全国量化数据!

茶,不仅是国人的开门七件事之一,也是全球主要国家人们的一件重要事情!

第五集,“时间为茶而停下”世界上人均饮茶最多的是英国,想来中国没有谋得第一,应该是被广大中北部地区平均化了!

若以广东、福建二省而言,夺得第一,毫无问题!

放下竞赛论,本集也说到那年的鸦片战争,实质是经济战,原因是凯瑟琳王后的饮茶习惯,被放大与仿效后,恰似一幅贵族生活写照,于是全英上下齐动员,大饮中国tea!

可惜,当年远洋运输不发达,中英两国相隔万里,但在19世纪的百年间,两个国家的关系却是异常密切,联系的契机主要就是因为茶叶和鸦片这两种特殊商品。

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就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建立同中国商业往来的通畅渠道,因为茶叶在英国已经成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果茶叶供应不能保证,则可能影响社会安定和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中国是唯一的茶叶供应国,因此英国对中国的依赖性很大。

如今看来的源远流长英伦茶文化中。

中国茶其实是直到16世纪中叶才为西方所知。

17世纪之后,茶开始进入英国。

18世纪后,茶在英国的贸易发展惊人。

具体说来:1704年英船‘根特’号在广州购买470担茶叶,价值14000两白银,只占其船货价值的11%,而所载丝绸则价值80000两。

1715年,英船"达特莫斯"号前往广州,所携资本52069镑,仅5000镑用于茶叶投资。

1716年,茶叶开始成为中英贸易的重要商品,两艘英船从广州携回3000担茶叶,价值 35085镑,占总货值的80%.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后,北欧的茶叶消费迅速增长,茶叶贸易成为所有欧洲东方贸易公司最重要、盈利最大的项目,当时活跃在广州的法国商人罗伯特·康斯登(Robert Constant)说:"茶叶是驱使我们前往中国的主要动力,其他的商品只是为了点缀商品种类。

"十八世纪,英国对茶叶等奢侈品征收重税,引发了大规模的茶叶走私。

走私茶叶利润巨大,以致不少水手铤而走险。

一位名叫罗伯特-特罗特曼的走私犯,就因武装走私茶叶被打入了死牢。

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和相对较低的购买力使欧洲产品的中国市场非常狭小,唯一例外的是中国对白银的需求。

大规模的中西贸易由此找到的支点:西人用白银交换中国的茶叶。

178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财库尚有二十余万两白银的盈余,翌年,反而出现了二十二万两的赤字。

为了弥补东西方茶叶贸易巨大的逆差,东印度公司专门成立鸦片事务局,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贩卖鸦片。

不久后,令中华民族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爆发了。

这就是已经深入英国人血脉的茶!

第六集,“一碗茶汤见人情”茶人!

以茶为业者,可皆为茶人!

采茶的是,制茶的是,种茶的是,育茶的是;喝茶的是,品茶的是,玩茶的是,弄茶的是!

我想,茶和很多人间器物一样,平常普通之芸芸享受其间,为了平静也为了安逸吧!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也努力参悟其间,为了平静也为了安逸吧!

有趣的是,居然都是为了平静也为了安逸吧!

哈哈!

看日人,丹下明月,父亲曾经担任伪满州傀儡政府官员的日本贵族之女,今愿全世界人民和平饮茶,努力从事日中友好往来、文化传播之事,出力、出钱,此应是茶人!

看台胞,李曙韵,“人澹如菊”茶书院创立者,首次将茶席、茶艺、花艺融合在一起,带领想唯美的今世之人,进入一个全新的美学殿堂。

亦是一种茶人吧!

现今,作者已经来到北京,开设晚香茶室,开启又一段茶之旅。

或许是看透高大上之首富首府吧,茶为引,器物渐深!

最后来个总结:还是第一集的那句,让人畅想,也符合目前状态自我品茶的领悟:“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茶,淡然人品!

 3 )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它本是一片树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它被当做一味解毒的药方。

几千年前,它经由中国人的双手,变为一道可口的饮品。

它步入唐朝诗人的殿堂;它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它藏进僧侣的行囊,与佛法一起东渡日本,并在那里上升为一种生活的信仰;它登上大航海时代的货船,与瓷器、丝绸一道,满足着欧洲人对东方古国的想象;它丰富了英国文化中最精致优雅的礼仪,并跟随日不落帝国的脚步,在世界各地生根;它走过漫长的旅程,生命历经枯萎、重生、绽放,或许只是为了提醒匆忙行走的人们,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也可以感受到完美。

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

 4 )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

茶道修身养性,净化心灵!

一些摘抄与体会第1⃣️集 土地和手掌的温度 ➕第2⃣️集 路的尽头茶史起源于 能够治病,绿茶抗癌,同时茶🍵也能能够提供维生素昆仑雪菊,可以降血压云南普洱茶蒙古奶茶🥤,藏族人对茶很热爱虫茶🐛寺庙 酥油茶,还是咸的勒第3⃣️集 烧水煮茶的故事日本🇯🇵茶道,点茶,会庆祝茶季到来,日本的茶是僧人在中国学的?

日本禅宗出自径山寺香港,玉露茶四川省白玉县 酥油茶剑道可以通过茶道来修炼茶道作为精神寄托广东潮州工夫茶❤️凤凰单丛茶,泡茶-养心-气质!

茶人-茶道第4⃣️集 他乡,故乡祁门红茶 三大顶级红茶英国是世界上喝茶最多的国家,下午茶文化第5⃣️集 时间为茶而停下飞剪船英式下午茶:绿茶到红茶红茶的包容性强第6⃣️集 一碗茶汤见人情人生如茶茉莉花茶种茶 采茶 制茶 饮茶 茶人铁观音有春夏秋三季 安溪竹叶青日本茶道 ❤️最后的总结升华:解毒 佛 游牧 日本 丝绸 生活信仰 英国礼仪 —————————————分界线———————————————茶分六大类一,不发酵的绿茶,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鲜度。

二,轻微发酵的黄茶,比绿茶更多了一份柔和。

三,不炒不揉的白茶,最多的保留了自然的原味。

四,半发酵的乌龙茶,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香气。

五,发酵时间最长的黑茶,曾经是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

六,全发酵的红茶,兼收并蓄,是当今世界消费量最多的茶。

 5 ) 一片树叶

01土地和手掌的温度景迈山普洱茶龙井四川蒙顶山黄茶:适宜肠胃清寒武夷山:正山小种茶判断标准:桂圆香和烟熏香的醇厚程度后发酵茶:黑茶,西藏,四川雅安:刀子茶乌龙茶:武夷岩茶(半发酵乌龙茶),最顶级的武夷岩茶被称为大红袍(来源于天心永乐禅寺的六棵古茶树),最精品的茶叫三坑两涧(落坑落涧),可以烘焙九次:泥鳅火太姥山:福鼎大白茶02路的尽头新疆喀喇昆仑山:昆仑雪菊(新疆有了自己的茶)广东凉茶(非茶之茶):二十多种草药云南西双版纳:哭嫁,普洱茶,毛茶解压成茶饼或茶砖,茶马古道马踩出来的四川:茶马古道茶背子踏出来的蒙古呼伦贝尔:茶与奶结合,套马驯服以免野化贵州:赤水虫茶西藏:酥油茶,朝圣03烧水煮茶的故事茶道:帛纱,日本严格茶道持续4小时,茶粉冲泡茶汤,点茶:用茶筅将茶汤搅拌均匀唐代茶道:加工茶饼,烤香之后研磨,研成茶末,然后煎茶(水源和温度),加调味料湖北恩施傩戏:吃茶,唐代蒸青绿茶工艺:用蒸汽杀青,四十秒时间,玉露茶(针叶状)日本静冈:以蒸青和手揉为名,杭州径山寺: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中十八派源于此,宋代点茶法,宋代径山茶会,尺八:用来吹的乐器千利休后人千玄室,茶室的结构布置要匹配和、敬、清、寂的茶道理念潮州:冲泡顺口溜: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明朝初年饮茶方式变革:炒青取代蒸青,散茶取代茶饼;凤凰单丛茶:产自潮州凤凰山04他乡,故乡马来西亚拉茶台湾东方美人茶印度茶叶第一出口大国:土碗安徽祁门红茶:世界三大顶级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锡兰红茶),揉捻,祁门香格鲁吉亚:俄罗斯百分之八十的茶叶来源于此,刘茶(刘峻周),红茶(泡很浓,做成茶卤,然后用水稀释,喝的时候加蜂蜜或糖)05时间为茶而停下人均喝茶最多的地方:英国飞剪船,福州港因茶而兴英国下午茶文化:英式红茶,拼配式06一碗茶汤见人情四川彭镇:观音阁茶馆福州茉莉花茶(晚上开放):蹚踩,处理花蕾,窨制(茶和花混合比例时间),茶叶分离烘干,好的需要九次窨制,每次隔三天安溪铁观音,可做三季(春夏秋),名茶一般只有一季(春)福建尤溪:羊粪运回福鼎,畲族人,有机白茶四川峨眉山:竹叶青绿茶,杀青、理条、辉锅日本镰仓:丹月流茶道,杭州茶叶博物馆台湾茶席茶会

 6 ) 一部凌晨四点的纪录片

同学的安利 一直就很想知道茶叶怎么回事 等我看完之后再来评价 20200302第一集看完啦 土地和手掌的温度 剪辑确实有点问题 但是瑕不掩瑜 充满禅意的开头 明天继续

202000303第二集 路的尽头 高能画面就是川藏线的茶背子了吧 画面的消失人的离开 但是他们所做的东西总有人记得 茶和其他物质的融合其实也是生命与生命的融合20200304第三集 烧水煮茶的事 其实就是茶道的故事 每一个茶人都在修行自己的茶道

20200305第四集 他乡故乡 茶传播到泰国 印度 俄国的故事 每个地域以一个人为主题 茶的世界人来人往 茶让人停留下来或奔向远方 20200306第五集 时间为茶而停 英国茶的故事 中国和英国 茶叶与鸦片 总拼配师工作感觉很有趣 但是故事太多 听的要睡着 有凑时长的感觉20200307 第六集 这集也是听故事的一集 茶是人处在草木之间

——分割线——这是一部凌晨四点的纪录片 是不是想给那些喝过茶睡不着的人看呢?

看纪录片之前以为讲的是中国的茶 但其实并不是 6集内容里包括万象 茶是融合 是中国与世界的融合 名字叫一片树叶的故事 真的都是故事 每一集都是由一个和一个小故事穿插起来 由某个人开始讲述 历史和现实结合 故事与茶叶结合 采访者同时也是讲述者 这一方面能让观看者共情 但是另一方面有的故事过长 有煽情的成分 强行文艺美中不足的是不知道是不是时长的关系 还是怎么样 剪辑真的有点乱套 往往一个事还没说完就跳到另一个板块去了 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而且对于中国的六大茶系讲解的略微带过 希望能出一个纪录片专门讲解中国的茶系分类 最后表白片头片尾的设计 真是太好看了

本来想给三星 多的一星合格茶本身完结撒花🎉

 7 ) 4 他乡 故乡

印度 拉茶 恰图恰1、泰国 美斯乐茶区 金三角 茶叶旅游中国共产人后代,云南人1949缅甸围剿,泰国雇佣军。

阿卡族采摘助手。

东方美人茶台湾鹿谷乡2、印度大吉岭红茶英国人在印度开创茶产业阿萨姆红茶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说服福建武夷山茶工去印度印度马凯白瑞庄园,不受英国人控制的。

班纳吉家族,班纳吉,在印度引入了有机茶的理念。

班纳吉最高成就奖。

印度是茶叶第一大出口大国。

加尔各答,茶摊,卢比,印度土碗中国红茶受到冲击安徽祁门,高端红茶世界三大顶级红茶:祁门红茶、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祁门香3、俄国格鲁吉亚,茶叶重要产区,黑海沿岸, 气候与江南相似。

刘骏周,刘茶巴统港安身立命

 8 ) 《茶 一片树叶的故事》——一个全而不精的茶文化纪录片

近日看了央视纪录片:《茶 一片树叶的故事》。

介绍茶文化的记录片实属不易。

该记录片对茶文化的介绍内容较为全面,介绍了不同茶种,如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乌龙茶;介绍了茶的延伸产品和广义上的茶,如酥油茶、奶茶、昆仑雪菊、广州的凉茶等等;介绍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茶文化,除中国外,还有英国、泰国美斯乐、印度、日本等,可以说内容说比较全面,但是令人可惜的是,内容虽然多,却不够精致,如:各个茶种并没有详细讲清楚、喝茶的茶具也没有提及,实在可惜。

如果说个人认为比较好看的几集,个人比较喜欢第四集和第五集,第四集讲了泰国的美斯乐、印度、前苏联等地关于茶的故事,第五集讲了英国的茶文化,我觉得条理比较清晰,其他几集有些散乱。

对于记录片,我看的记录片其实并不多,《互联网时代》和《大国崛起》这些都是比较有名的,就我个人感觉来说,纪录片虽然说是以记录的形式,但是结构一定不能散乱,要讲一件事情一定要讲清楚,不能扯东扯西,就好像我自己也有这个毛病,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认为这是不好的。

总之,《茶 一片树叶的故事》是一个介绍茶文化的纪录片,可以说实属难得,制作者也力求全面,想把这个广义的“茶”里的相关点都讲到,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因为篇幅的原因很多点没有具体说清楚,我认为是一个适合茶文化入门者观看的纪录片。

 9 ) 茶的分类

它本是一片树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它被当做一味解毒的药方。

几千年前,它经由中国人的双手,变为一道可口的饮品。

它步入了唐朝诗人的殿堂,它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

它藏进僧侣的行囊,与佛法一起东渡日本,并在那里上升为一种生活的信仰。

它登上大航海时代的货船,与瓷器、丝绸一道,满足着欧洲人对东方古国的想象。

它丰富了英国文化中最精致优雅的礼仪,并跟随日不落帝国的脚步在世界各地生根。

它走过漫长的旅程,生命历经枯萎、重生、绽放,或许只是为了提醒匆忙行走的人们,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也可以感受到完美。

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

茶,源自中国,扬于印度,远至几内亚,偏可格鲁吉亚。

无国界的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品。

同一片茶叶,经过中国人灵巧的双手,演绎出了无数种口味,形成六大茶类。

根据各种的茶的特点、制作手艺、代表品种,特整理如下。

茶的分类不发酵的绿茶,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茶叶的鲜度。

轻微发酵的黄茶,比绿茶更多了一份柔和。

不炒不揉的白茶,最多地保留了自然的原味。

半发酵的乌龙茶,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香气。

发酵时间最长的黑茶,曾经是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

与其他五大茶类相比,全发酵的红茶,兼收并蓄,是当今世界消费量最多的茶。

 10 ) 一壶茶中见人生

在中国文化的进程中,有两种树木对我们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第一是茶树,第二是漆树。

这里说到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今天喝茶时,常会忽视很多心理感受。

比如大家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可能会觉得茶具很漂亮,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

最重要的感觉还是今天是喝什么茶,聊什么天。

今天是喝绿茶,红茶,黄茶还是黑茶?

至于喝茶时我们的内心感受,变的不是那么重要了。

对于喝茶这件事,应当是用心去品茶。

现代人被忙碌的生活压的透不过气来,自然没有时间去细细的品茶。

若在喝茶的过程中,投入真性情,用心去品,会渐渐的体会到喝茶过程中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宁静致远。

一种对茶的欣赏,对茶的感受,对茶的思考和体会,又凭借不同的喝茶形式进行着传递。

无论是独饮或是约上友人茶聚。

喝茶的同时,我们会感受到茶里面在传递着一种讯息,在很短暂的时间里,茶把自已的生命极限全部活出来。

在水的冲泡下,茶在水中舒展着原本干瘪的身躯,由浓转淡,由厚转薄,由醇爽到平和。

它的一生就像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若一粒沙里见世界,想必一壶茶中也能见人生。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短评

漂泊在外,一杯家乡的龙井让我不再思念。

4分钟前
  • 文左武右
  • 力荐

央视拍什么都一样,浅尝辄止,滥情至上。

6分钟前
  • Petrichor .
  • 还行

第一集最好看...

10分钟前
  • 一只银刀
  • 还行

还不错 不过没有舌尖体反而听起来不太习惯了。背后的故事也总是差点。作为爱茶之人 必须挑剔点。

12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生命因茶而从容。

16分钟前
  • 力荐

布朗族头人好像赛德克巴莱( i _ i )

21分钟前
  • 二萌
  • 力荐

三星半。太矫揉造作了些

23分钟前
  • 裸奔的内裤
  • 推荐

参加了首映礼,但总觉得剪辑还不够逻辑。

27分钟前
  • 丁丁cissy
  • 还行

影片内容有些浮于形式, 但依然能看到制作者的诚意. 茶的内涵, 本来就比食物更加内敛. 我很喜欢人矗立于草木之间的比喻.

32分钟前
  • 能嘛
  • 推荐

只是想知道茶的干货知识或历史 完全不知道他在扯什么

35分钟前
  • 小蒋不素小蒋
  • 较差

太好看!

40分钟前
  • 张二狗
  • 力荐

强行上价值拍的索然无味

44分钟前
  • 我真的会蟹
  • 还行

各集水平参差不齐

47分钟前
  • AP
  • 还行

差点意思

52分钟前
  • 三乐大掌柜
  • 较差

内容充实,台词内敛,格调颇高,有意义有感悟的一部纪录片,只是每集讲述的手法有些重复。天南地北的茶都涉及了,更喜饮香港茶、成都茶的方式,随性自然,有“一茶一坐”的意思,喝茶第一要义是得坐下来,是机械忙碌生活中偷得的、属于自己的品味时刻,日本茶道就把无限的茶境严格化了,因而有限化了

57分钟前
  • 鸣悦
  • 力荐

我觉得前两集拍得最好,可是越往后看越觉得无趣,最后一集跌到谷底。然后一看,原来前两集和后面的导演不是一个人。

59分钟前
  • 虎子
  • 推荐

很不错的一个纪录片,就算是对茶一点儿也不懂的人,看完了也会对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小时前
  • 锕Jun
  • 推荐

节奏有点奇怪,好几次听解说词以为要结束了结果只放了一半…某几集里透出的观点略微诡异。不知道是不是节奏的原因,虽然涉及茶的种类很多,时间空间的深度广度也有,但就是觉得蜻蜓点水,并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介绍了虫茶!不过篇幅不多。推荐给茶友逗号姐。

1小时前
  • 某S
  • 还行

以物为主角免不了放大对象突出其美而缩小并模糊了其他事物的存在。日常生活的茶大概没那么多美与感悟,更多的可能只是习惯。烧开水泡一杯搁在手边,平凡到没有太多存在感,只是不知不觉这习惯就断不掉了。。

1小时前
  • 风满蜃气楼
  • 推荐

片子拍的上乘,有舌尖feel!

1小时前
  • 樱桃瘦丸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