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小说版来看电视剧的,失望,特地注册豆瓣来评论。
完全没有把书里第二人称描述阳子故事的感觉写出来,第二人称的旁白太少了,没办法让观众轻易感受到是由第二人称最后转到第一人称,感觉书本中挺特别的一个写法,猜到电视剧没办法那么完美表述了,但还是会小失望一下。
看下来,个人感觉,没像书中突出的讲述了阳子这一生过的多么凄惨,跌宕起伏的感觉,电视剧给我个人带来的想法:没有感觉到阳子过的真的很痛苦,也有可能是书中描述的太细致了,导致看电视剧感觉阳子的一生不幸的比较“普通”。
电视剧太多地方很刻意了,好几幕演完你没看懂意思,一定要到后面才简单解释一下,说实话,一开始莫名其妙的一些场景,突然就弟弟没了妈妈抱着床哭,以及家里突然多出来的牛郎就开始家暴等等。。
,真的很容易劝退很多人,至少我对象和他舍友看半小时看不小去了,太多莫名其妙。
我大学舍友一直问我这里什么意思,同样莫名其妙,说:“如果你没在,我可能要一直暂停去百度什么意思”以及结局的改动,无奈,难得还在说看到女主逃脱的悬疑书,电视剧的结局改成女主被警察找到了,好没关系,但自己还说一句一直想被找到,终于可以结束一切的意思。。。
我????
那你那么努力做一切计划开始“树原”身份的人生到底是为了干嘛?
就为了让自己感受到自己其实是被人记得的?
不是弃民?
666推荐去看小说,看完的那一刻真的感觉意犹未尽,很刺激。
(有剧透)很拧巴的一部迷你剧。
在类型剧和现实剧之间反复横跳,在我看来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就是两个方向都差强人意。
悬疑层面来看,很多悬念基本上一眼看得到结局,高度腐败的尸体大概率是为了掩盖真实的死者身份,好像这就是全局最大的一个悬念和反转了,此外就更平平无奇了。
从现实剧的层面来看,如果主题是体现整个社会结构对底层“弃民”的剥削和不公,以及底层弃民绝望的呼喊求助,整部剧看下来有种隔靴搔痒的无力感,主题的表现形式露骨且流于表面。
小职员的挣扎求生,PUA,大都市里里的独居,斗室中毫厘必争地算着每个月的收支状况,这些很现实,但却很平庸,平庸到缺乏反思的必要。
等到了成为黑帮大佬的女人,开始骗保谋杀之后,就更脱离群众了,情节开始变得极具戏剧化,类型剧了起来。
所以整部剧看下来,感觉悬疑和现实都靠一点,但是两边都做的很平平。
女主整个人的人设也很非常拧巴,虎不虎,羊不羊,最后的黑化也不太令人信服。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整部剧最大的亮点却是女主的塑造,相比于失败的悬念设置和现实反思而言,女主还是相对有血有肉的立体。
绝叫
1.神代是真的爱阳子他察觉到阳子在找保险柜,从他上楼的时候拿了一下那个坐垫就能看出来,那个坐垫也许就是神代放置保险柜的提示信物(就像女孩子防止男朋友玩游戏把游戏锁起来,然后在锁的地方放一根头发,这样就可以知道男朋友到底有没有找到游戏了)神代那么聪明的人,在临死之前吃饭的时候就察觉到司机的不对劲,不然不会提出来司机的行为很奇怪,从剧中可以看出来神代的势力很广(比如阳子想要逃跑,他隐晦的提醒阳子他知道阳子的底细,并且告诉阳子他有很多认识的“朋友”)所以一个弃民怎么可能有了恋爱消息他本人却不知道。
最后神代死的那天晚上,他说了牛的故事,我觉得他不是在说阳子是那头可怜无助的牛,他在说他自己是那头牛,他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他不挣扎也不叫。
他比谁都了解阳子,阳子可以说是他一手教出来的,所以最后的话他也没有想要动摇阳子,他只是把心里最真实的话跟阳子说了而已。
最后那些话证明他早就认出来阳子就是当年拿了金鱼的小女孩,毕竟他们所谓的“家”中一直有一条金鱼,他不可能察觉不到。
2.阳子母亲最后的表现阳子母亲最后叫的那一声阳子可以说是我全剧除了神代的死,唯一一个泪崩的点。
阳子本来想杀了她的母亲,但是最后停手因为她会想起她母亲在她儿时对她的爱。
阳子母亲对阳子可能是有一点感情的,要知道橘堇在吃了安眠药喝了酒的情况下还是想用手去把脖子上的绳子拽下来,但是阳子母亲在要被阳子掐死的时候却没有挣扎甚至没有任何反应。
所以在阳子停手时,阳子的母亲选择自己跳下悬崖,是因为她听懂了阳子对她说的那些话。
她是唯一一个可以证明阳子是阳子的人,只有她死了,这个世界上才会没有可以证明阳子身份的东西。
她把仅剩的那一点对阳子的爱,换成了死亡去成全阳子的新生。
3.阳子本人阳子本人一直在为了爱而去迎合别人。
学生时代为了母亲的爱去努力的讨好母亲,卖保险为了支部长的肯定用不正当的手段成交订单,做妓女时为了感情去忍受无能男人的家暴。
童年爱的缺失使她没有分辨浮木和实木的能力,她抓住了一块木板以为是可以解救她的途径,但她忘了她自己是一条金鱼,她身处的海洋环境使她抱住的只有浮木,最终,她还是会带着那块浮木掉进无尽的深渊里。
4.最后尾野的每一部剧作品都能演出那种特别无助的绝望感,如杀人鬼藤子中的藤子如绝叫的阳子,她们都是因为童年缺失了爱,而用一生去治愈自己的人。
看完了,真的拍的很好,很久没有觉得逻辑和故事闭环的这么完整,同时叙事和拍摄也都不错的片子了。
不理解豆瓣为什么均分才8.2---以下涉及剧透---首先整部片的隐喻,孤独的金鱼,贯穿始终,无论是拍摄上片尾的金鱼,还是故事上童年到伴其一生的金鱼,无时无刻不在隐喻主人公阳子是一个孤独的社会弃民,在鱼缸底部艰难的挣扎,努力的生活,但是社会,或者说整个浴缸环境还是那么的孤独结尾处理将整个故事画上句号的同时,也升华了故事内涵。
从一个鱼缸里的形影孤单的一只金鱼,到一群在大鱼缸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游着的金鱼,象征着阳子的生命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已经从过去的弃民解脱,她找到了新的生活,得到了新生,她的世界里的鱼变得多而鲜活,犹如面前这面鱼缸故事和逻辑也拍的很好,从开篇一具死尸疑案,牵出整个故事,带出了阳子悲剧的一生,带出了神代和其他弃民同样无助而为生活不择手段的故事,也带出了整个畸形扭曲的社会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不同人性和价值观伏笔埋得很好,解开也很有节奏,最后实现自我逻辑和故事线闭环如果就停留在阳子驾车离去,那也是很好的,实际拍出的结尾,有一点点宿命感,不是很喜欢,不过更饱满的补充了阳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其实很好音乐、人物刻画、叙事节奏也都不错,就先不展开写了。
想先mark。
短短4集能拍的有条有理,不简单,最后,这样优秀的作品,我有时间一定要读一下原著。
反观我们的影视制度下现在的影视作品,一声叹息
【含剧透】不怎么悬疑,犯罪手法很直白,但愿意静静看完这个故事。
日本社会对女性真是全方位无死角立体式打压啊,感觉女主一点活路都没有,走到结局那步完全是顺理成章,从恶如崩。
从小被贬低,被无视,没有学历没有能力没有工作经验,无法爱与被爱,这辈子活也没活明白,很多东西要还是不要也没想清楚,感觉人设也是很割裂的。
纵观女主每一次的转折点,都输在对爱的执念。
第一次是找到了保险推销的工作,很难但不是不能生存,又为了争口气做给她妈看,答应了赡养妈妈,其实她妈虽然重男轻女但好歹没有非要吸她血的意思,人家都申请了社会保障,你这边就强硬点说给不了钱不就行了,自有政府兜底,还上赶着送钱。
女主真是,该有自尊的时候自轻(被部长pua),该退一步的时候又逞强。
第二次是业务完不成,只能给自己买保险充当业绩,又被垃圾部长柔情戏码蛊惑,去出卖色相卖保险。
说真的,看到这我都奇怪为什么不真的去卖,好歹赚的钱大头都在自己身上,卖保险是公司得利啊。
东窗事发部长降职,女主也被开除了,欠了一大堆债,只能接着去借贷。
借贷公司介绍她去做鸡,虽然丧失了尊严但经济能好转,然后迎来了第三次转折点,又交了个“对她很好”的牛郎男朋友,结果是个失业后吃软饭的家暴超雄男,又因为自己的伎女身份耻于报警,只能一忍再忍。
和黑社会做交易解决了男朋友,又迎来第四个转折点,这次是被黑社会头目神代的热烈求爱给留在了所谓的“大家庭”。
然后又在神代的诱哄下陷入了杀夫骗保的漩涡,后期被软囚禁,这次为了解决神代,彻底搭上了一辈子。
杀了很多人之后说着要开始新生活,算是第五个转折点吧,估计是为了缅怀原生家庭吧,又非要把店开在自己老家的原住址,生怕警察找不到,难评,这很难评,你情人你朋友你妈妈你自己都白死了。
我不理解,为什么这么渴望被爱,人虽然是社会性动物,但那是因为之前社会分工不够细,要想活得好只能协作,那么彼此讨好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现在都现代社会了,哪怕一个朋友亲人都没有不也能活得好好的吗,怎么思维还停留在原始社会呢?
只有被爱被看见才能活,就像把自己幸福的钥匙交给别人,任由别人摆布,太愚蠢了真的。
生命中还有那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有那么多地方还没去过,那么多体验尚未感知,就急不可待地把自己圈进某个人某些人的爱里,可悲可叹。
也许对这类人来说,学会爱自己比获得别人的爱还要困难百倍。
弃民弃民,最后一步是被自己抛弃。
因为从未拥有,所以把爱看得那么重要。
终究是眼界的问题,“振衣上千仞,顿觉天地宽”,跳不出自怜的窠臼,就看不明白自己真正缺少的东西。
是爱吗?
是资源,是能力,是金钱,是权势,有了这些,爱要多少有多少,何况日本牛郎业那么发达,想要什么货色没有,要多贴心有多贴心,想要他对你有多好就能有多好。
看最后女主的谋划,她也不缺操纵别人的潜力,终究不是楚楚可怜的牲畜,可惜觉醒太晚了。
插句题外话,东亚的儒家文化不是培养出一些精致利己的伪君子,就是为别人而活的傻白甜,完全反人性,正常人苦其久矣。
故事开始,一位女性在公寓里去世,尸体在半年后才被发现且遭到了严重损坏。
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孤独死的故事,然后被剧中这句话戳到了内心深处:悲しいのは独りでいくことじゃない、一人で死んで誰にも気付かれないことです。
第二集来了个反转,本该是位可怜人,却成了一位可恨之人——用他人的性命换取金钱,通过杀害丈夫骗取保险金。
从什么时候开始铃木阳子的人生就被注定了是悲剧?
当她为了签订第一份保单,在咖啡厅不顾周围客人的眼光,恳求前同事帮她买保险的时候,虽然行为有点可耻,但是人为了生活做出这点不要脸的事情,是可以被理解的;当她为了支付每月母亲的生活费,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取保单的时候,也是可以理解的;当她为了摆脱现任家暴的男友,向混混神代武求救的时候,不禁让我想起了这句话“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有的事情一旦开始了不到死亡是无法结束的。
铃木阳子在母亲面前说,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不想再伤害任何了,然后她为了自己得到解脱,逃脱杀人的罪名,她杀害了前同事,拿走了别人的身份,特别是她说的那句话,“凭什么你能得到幸福?
”;为了不让警察通过dna验证出尸体的真正身份,铃木阳子甚至将老年痴呆的母亲带到悬崖边,预谋将其杀害,让警方找不到尸体,这不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女人。
铃木阳子的一生都在渴望着被爱,所以她被支部长芳贺健一一时的温柔所惑,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取保单、陷入牛郎河濑礼二一时的温言细语,交付了自己的卖身钱,忍受着他一天天的暴力伤害、掉进了神代武的语言陷阱。
绝叫——绝望的尖叫,铃木阳子的弟弟交通事故死去后,阳子母亲在停尸房里那一声绝望的尖叫,预示着她从此失去了让她依靠的人;铃木阳子在发现自己无法逃离神代武的掌握,找不到容身之地时,在老家面对着大海的那一声绝望的尖叫;铃木阳子在将长刀刺入神代武身体前的那一声尖叫......这一幕非常有意思的是,镜头回忆起了铃木阳子的小时候,原来阳子小时候,那位给了她片刻的温暖,告诉她不要伤心,微笑着才能战胜生活的人,就是现在躺在她脚下,她必须除去的人,这是多么让人绝望的事情。
这部剧还提到了“弃民”这个词,所谓的“弃民”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正如剧里面以为所谓的弃民所言:“我其实不算弃民,因为我本来就是黑社会混混,犯事被抓进监狱导致现在穷困潦倒也是应该的”,他们不是真正的弃民,抛弃他们的不是社会而是他们自己。
整体很还原,但比起原著稍显不足。
首先个人很喜欢阳子和金鱼的对话,金鱼作为弟弟的鬼魂,每一次在阳子面临人生大转折的时候出现,其实是阳子的精神自我的具象,每一次阳子做出选择也是因为和金鱼的对话,这点电视剧没有表现出来;其次,不喜欢对神代武的美化,小说中神代武就是彻头彻尾的坏蛋,他对阳子只有利用,电视剧中赋予这个角色温情,让他成为小时候送阳子金鱼的人,并告诉阳子要笑,哪怕被阳子杀也表现得心甘情愿,表现成一种成全,属实是没必要。
最后,最不喜欢的是对阳子弑母的改编,这个情节是阳子完成的一次很重大的蜕变,原著中她在一次又一次勒死母亲过程中和母亲进行力的较量,最后完成了弑母并将尸体推下悬崖,但电视剧改编成了阳子突然心软,她母亲自己向后退掉入到悬崖,在最后一刻赋予阳子母亲温度也是很没必要,她对阳子一生都是冷漠的,没有爱,她是阳子不幸的起源,所以阳子最后为了自己换身份杀死目母亲是合情合理的。
岛国真的敢,敢狠狠的撕开那层满是鲜血淋漓的苦逼人生给你看。
然后还要告诉你,瞎JB做什么白日梦,哪有什么艳遇富二代,大老板的让你人生从此走上巅峰,然而这一切都是骗人的。
相信的都是傻B,傻B不会有福,纯傻子才有!
近几年日剧越来越向美剧现实生活靠拢了。
反观国产剧越来越棒子国,看着会让人堕落。
满屏满幕的都是十级美颜,玛丽苏剧本。
其实呢,人,生下来就没有那么多矫情可讲,有的就是付出的血水汗水为了活下去睁开眼996清早出门戴着面具分裂出不同的人格战斗着,回家后还要算计水电气各种开支费用,并且带着工作回家继续继续到深夜,清早行尸走肉的重复出门打仗。
最近AB的言论又瞎冒,让人趁年轻赶紧生孩子。
是的,她那个环境生十个八个都无可厚非,高颜值,找了一个还富有的2货老公,用自己的手段上位至今风生水起。
前段时间的有部香港纪录片里面一对年轻父母告诉我们现在孩子的起跑线都在子宫里了,what?
生下孩子健康还好,如果生下来有什么病痛之类的整个家庭都是阴影。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平淡无奇一生能健健康就是最大的福气。
有句名言不就说唯愿我儿蠢与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其实父母的教育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不要指望幼稚园,学校,那里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做人的各种道理还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心里健康的根源。
许多人批评母亲重男轻女忽视阳子才导致一切悲剧,当然原著也确实着重强调了这一点,但其实仔细看看,阳子的母亲铃木妙子也是大时代的尘埃与陪葬者。
原著的描述中,母亲妙子长相出色,即使人到中年相貌也远胜年轻的阳子;此外,妙子十分擅长读书,成绩优异,也考到好的大学,可惜妙子的父亲秉持“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妙子放弃了大学,去女性技能培训班学习缝纫做菜为嫁人做准备…许多人感叹阳子出身中产家庭却落到弃民地步,妙子又何尝不是呢,明明长相出众成绩优异,却在父权主导下过早结束自己的人生为他人做嫁衣。
少女时期,被迫放弃大学早早结婚。
中年时期,丈夫早出晚归不闻不问,出轨、金钱羞辱一个不落。
还被女儿嫌弃“母亲有狡猾虚伪的一面,只把玄关和客厅打扫干净,二楼卧室一个月才清扫一次”。
暮年时期,接连失去丈夫、弟弟的依靠(她自幼就被父母教导依靠他人),住在破败的两万日元月租房里,低保申请不上,靠一点手工活勉强度日。
老年时期,失智多病,被女儿亲手杀害。
一步一步走向潦倒的一生。
写这些并不是为妙子重男轻女的行为开脱,只是感觉她的一生也没有得到过爱,所以怨恨平凡普通的女儿,自我欺骗沉醉在聪明儿子所代表的她曾该有的更亮丽的人生的幻影中。
妙子的一生,始于父权主导阳子的一生,始于重男轻女的家庭琉华的一生,魔鬼母亲有点像坂道上的家树里的一生,父亲失踪母亲早逝的孤儿,靠出卖身体养活,长大本身就是奇迹了。
绫乃的一生,幼时父亲出轨家暴,婚后丈夫高高在上的自由派,育儿家务一点不做,只会“我没有怪你”。
…叹气,形形色色女性的一生。
反正我在失眠,那不如写点观后感。
剧早就看完了,看的扎心,看的深思,一连串的情绪堆积在心里。
可能受我看的日剧数量和题材的限制,我总觉得日剧总是走在两个极端:现实阴暗,励志温暖。
而绝叫,是现实阴暗的那一个。
绝叫,绝望的叫声。
女主是如何坠入绝叫的?
因为她的家庭,更准确的说是她的母亲。
而后现实生活的压力和遇人不淑又推了她一把,她从普通人变成一个可怜人,最后变成一个对无辜人下手的恶人。
整部剧,就看着女主从一个深渊掉进另一个深渊。
在福利机构找到阳子,劝说阳子照顾母亲的那一刻,道德绑架的丑恶让人恶心:外人明明什么都不知道又为什么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教育他人?
阳子决定帮助母亲的原因和一念无明中黄世东照顾母亲的原因如出一辙。
只不过黄世东照顾母亲还出自一点义务和责任,而阳子不是,阳子是出于报复,她其实在告诉母亲:你看,现在帮助你照顾你的是从小就不被你爱护和看好的女儿,而被你整天挂在嘴边的去世已经的儿子什么也帮不了你。
但其实她也是想证明,你看,我不是你口中的那么一无是处。
可惜这什么也没有改变,反而让阳子的生活恶化了。
神代的出现算是拯救她了吗?
可能只有一瞬。
阳子只是想摆脱渣男,却不想谋害其他无辜。
从小生活在母亲的言语暴力之下,长大后又因为生活的压力和遇人不淑过上不堪的生活,神代的出现曾经是一个希望,但希望的火苗立马变成地狱的火焰缠绕着自己。
纵观阳子这一生,她唯一开心的时刻,是接过小金鱼的那一刻?
摆脱了神代,没有了母亲言语暴力的阴影,现实的噩梦终于结束了。
可直到女警官找到阳子的那一刻,阳子才仿佛真的摆脱了一切。
噩梦永远都在,只不过它会换一种方式出现在梦里。
一宗“孤独死”案件的调查,引出女主铃木阳子被嫌弃的一生,黑暗成长野兽之道,丰满的内心OS让剧集从头到尾充满压抑感;看着她狠狠地摔倒,艰难地爬起,深深地沉思,决断地行刑,直到:从致郁绝望中寻找突破,活成那个讨厌的自我。
先看的剧,还没看小说。但既然是社会派,四集的剧里展现出来的却只有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痕。
己亥02
3.5;尾野真千子再显绝佳演技,只是近年来多少被这类苦情形象框住了,与安田显的对手戏互飙假面,令人胆寒。被众生嫌弃、被人间抛弃的弃民,只要有人稍许投之与慰藉便如趋光飞蛾扑向那温暖,没有天使,没有奇迹,唯有永恒的利益驱动构筑着一个又一个互相成就的谎言。求求你表扬我——堪称绝望的心灵呐喊。美中不足乃叙事视角,从刑侦方切入,却迅速转入凶手口吻闪回,虽未读过原著,但这样的揭秘方式未免太剥夺悬疑性,让这个理应出彩的题材最终走向平庸化,很是可惜。
相比于原著有一些改编,剧集有点短,许多书中细节难表现了
不是剧本不好,而是这拍摄手法消磨了精彩程度,还加上旁白也无力推动剧情;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犯罪版,对比隔壁的苏明玉,简直致郁
弃民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缺爱的原生家庭被“孤独死”,十一只猫与一个独居女性得到母亲全部关注的弟弟,家暴的牛郎男友,金鱼小贩神代(杀夫骗保)反转,黑化的阳子,小橘身份顶替
这编剧导演水平…这演员演技…为啥能分到这个题材和原作阿我是没用的人≠你是废物,对我是废物,阳子是受胁迫受害者,竟然被警方先认为是世纪魔女
很节制,只拍了四集。拿掉了母亲、女警和阳子唯一一次真实婚姻的线,包括金鱼的隐喻,结局两段重场戏的剪裁和改动作为电视剧也算合情合理,但也因此少了原著的延展度与深度,最后几分钟败笔了算是。ps旁白和心理描写对于影视剧和小说来说真是重量不同
男女主演技在线,结尾刻意了,灵媒女警的人设本身就够诡异了,还让这么把案子破了,吐血
恶女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小说比剧残酷太多……尾野真千子演技赞
先看了书再看剧就给不出高分了
看完原著复盘,尾野忒漂亮了,阳子本是普通平凡,安田显更是不符合原著丑陋油腻浑身黑毛的形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人生真的可以重新开始么?
说实话有点扯
尾野真千子,我爱您……
只给两星 我不能理解女主的三观 前面不管如何渲染这个人很惨 我还是不能理解 说到底还是能力不够 杀掉那个给她鱼的男人 我都替她感到可悲 后面又因为嫉妒杀掉一个无辜的人 恕我无法理解这个脑回路 三观不正的剧看了挺多了 这个真的不能理解
简直是把小说中印象深刻的都盖住了!
比小说差太多了,校园霸凌,泡沫经济,女警察的经历,很多重要的内容都删掉了,不知道编剧怎么想的,在第一集就把很靠后的内容放出来
讲述“弃民”,被社会抛弃的人,那些孤独的边缘的无人在意的人生,但是流于悬疑推理的形式感和主题先行,应该再增加一些社会根源性的深挖。
尾野姐姐的演技真的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