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中女主角有两大女神,本剧的殷雅俐瑛和家门的荣光中的河丹雅。
相对的,雅俐瑛这一角色更具戏剧张力,性格也更复杂,命运多舛。
央视版的和台版的悲叛爱情都看过,配音上我觉得台版的更好,央视频的陈红音色相对平了些,缺乏张力。
但不管怎么样,殷雅俐瑛是我观剧历史中第一次感到灵魂被震撼的角色,人鱼小姐这部剧也是韩剧中的经典了,一百多集的长剧居然看了那么多遍。
张瑞希的眼睛非常美,像一汪潭水一般,在这部剧中演技精彩绝伦,可惜后来想不开去整容了。
男主金成泽更是已经不在人世了,令人唏嘘。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雅丽瑛那天晚上,抓住最后一丝对生的渴望找到男主家门口。
活下去的意义可以是喜欢的人,没什么不对的,确实是重心在别人身上而不是在自己身上,但也没什么好羞耻的。
爱情也好,憎恨也好,消费主义也好,从个人角度出发,既不是罪大恶极又能让人维持生活的热情,就没什么人有资格去审判。
我不懂为什么有人会说不要爱生命的意义要爱生命本身,这种事情实际上该怎么样做到,怎么爱生命本身,是要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感受体验派吗。
但是当你的生命体验到的只有劳累,又怎么爱生命本身呢?
这句话可能意思不是教你做事,而且让你别纠结这个无解的生命意义的问题了。
那个看了所有平行时空的可能性之后目空一切一心求死的女儿就是在纠结不出来生命意义的情况下一心求死;那个同样看过所有可能性的妈妈却没有做出同样的选择,原因是对于日常琐事mundane affair放不下,是对于丈夫的爱。
虽然在女权议题下提什么对丈夫的爱很羞耻,可是女权也不是让人都成为同性恋和不爱异性配偶。
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也知道自己激进:相对于日常人类情感而言,但是ta们自得其乐。
有些人注定无法成为激进的人,因为这些人看到革命流血的后果会比他人更痛苦、这些人失去一些对日常的感情的认同感后会找不到生的意义。
没有任何一种主义有资格剥夺人对自己的生活感觉良好的权利,尝试改变别人思想而不顾思想变化对其带来强烈痛苦的人是最坏的一群人:希望世界围着自己的理想转,自我中心又自以为是,高傲地指指点点。
很老的一部韩剧,小学的时候很喜欢看,后来大了又翻出来重看一遍。
那时候好喜欢张瑞希的颜,美丽清纯,气质纯真,非常讨人喜欢。
这部剧真的好长,追了几个月,每晚直播两集。
我妈和我都喜欢看。
故事的女主人公雅俐瑛为了复仇接近男主,却在复仇的过程中爱上了他。
非常狗血的故事,有继母,继妹,渣爹,苦命的亲生母亲,坎坷的人生。
最后肯定是女主嫁给了男主,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其实后面还有一重波折,男主及其家人发现了女主一开始的目的,认为她不适合再留在家里。
女主离开了那里,后来男的又把她追回来了。
总之一波三折,不然也不可能那么长了。
该剧中,还有很搞笑的几个人物,朱旺(即男主)的妈妈和奶奶,一开始不待见雅俐瑛,但是也没用什么恶毒的手段,就耍小性子,不吃饭,结果后来饿得难受,自己偷偷拿瓶牛奶充饥。
看到这里,眼泪都笑出来了。
长辈们不市侩,不恶毒,很好。
当然其实我有点不喜欢男主,觉得他不坚定,犹豫,不好。
女主是编剧,有才华,美丽大方有魅力。
但是谁让女主喜欢他了,我只能接受了。
但是张瑞希确实是我最开始喜欢的女演员,有魅力有实力。
不过女主一开始报仇真的好爽但是真的好讨厌 男主妈妈和奶奶,特别是他妈,管的那么多,真的瞧不起人,凭什么瞧不起穷人,一天到晚阴阳怪气的讲女主,自己什么都不会,还有恶心吧啦的保姆赵秀娥和马琳原来 在一开始的时候人挺好的,后来怎么回事啊?
马林不是和芮莹关系很好嘛?
虽然有小吵,怎么那么对芮莹啊?
一口一个狐狸精?
人设怎么突变啊?
剧情真的越来越迷惑原来不怎么喜欢芮莹,后来真的越看越顺眼,奇奇怪怪那个时候的韩国真的对女性好不公平啊气死了气死了
这部剧,是10多年前的一部剧,偶尔拿出来解个闷,有时候是打个痛快的鸡血。
我常常挑的段落,就是开头的几十集,那里蕴含着非常大的能量,是一种急促现世报的刺激作用。
那时候只是被雅丽莹多才多艺绽放的光彩惊艳到。
直到后来才明白,但对于复仇者来说,那就是一把把剑,在岁月里,用耐心和意志力换取的锋利。
直到最近,终于捡起了曾经意兴阑珊的最后10几集来看,竟然很难快进,一分钟一分钟的看过去,发现后劲太大。
这劲头来源于看见了时间的力量,来源于上天的自有安排,来源于一种恍然大悟。
我想原来年轻时候,真的是断章取义鼠目寸光了。
专门挑最开始的章节来看,为了找到一种胜利的快感和报复成功的喜悦。
尽管报复的过程中雅丽英失去母亲,瑞英发疯,我们的心情也是悲伤,也似乎偶尔会代入角色中,考虑选择是否错了,不然上天怎么会将报应给错了人。
人们遇到悲伤,只能这样浅显的解读它,只有将时间拉长,将生活再向前发展,终于才在无数的一点一点自省里,明白了那些失去,品尝到的痛苦和悲伤,仅仅是这一课最表面的一层滋味。
你学会和了然的,也只是人生该有的苦楚,需要经历。
直到时间愈久,这一课越温习,才明白痛苦里包裹着惩罚,一种上天给出了你越线的惩罚,你越过了为人的界限。
我曾试想过,如果雅丽英没有在生活遭受到挫折之后,能够理性看待弟弟的死和母亲的失明,而不是将这些事件都装进了要报复的情绪之中,人生又会是什么模样,还会如此艰辛么。
她会不会柔和一些,获得成就和名气,与母亲在每一个作品赶稿结束后,能够满足又平静的吃上一块蛋糕,品尝着上天给予的幸福就好。
可是并没有,她收拾了父母离婚的多米诺骨牌的全部,向拆散家庭的所有人,发起了复仇。
她动用的是上天的惩戒机制,却不懂得打乱时间的脚步,只能使自己的人生也缴在了命运的车轮中。
我永远记得,将美旺抱给她父亲时,大家心上的轻松感与温暖,也没忘记雅丽英抱着孩子来家里没有吃上一顿饭时,沈秀真自责时殷部长投来的目光。
还有赵迎春终于放手了自己对子女的期望,将她们自己喜欢就好的幸福权再次归还,那种人生终于不再拧着的和顺。
插在别人人生里的手,不仅该收回来,甚至要永远警醒着不要伸出去。
心,即敏感又迟钝,藏着的千千结,是需要很多的时间才能打开的。
不要用智力去催促,那并不是聪明的做法。
智力,应该服务于感情,应该是感情的好帮手,但从不该是帮凶。
紧守好为人本分,才不敢再妄自与上天争公平。
这是我唯一基本完整看过的长篇韩剧。
2005年时的央视版。
剧情长、节奏慢。
我那时每天看得很过瘾,都想看后面的剧情。
通过长篇剧情,这剧充分刻画出了每个角色复杂的一面。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事种表现出了不同的一面,刻画的很真实,这是我个人认为这剧最出色的地方。
有些人物的表现当时看的时候无法接受,比如朱旺一家的后面的表现,中前期怎么看都是最好的一家人,家里的人没有沈秀贞家的那些过往破事,没有赵秀娥那样的算计、两面三刀、暗中背刺,也没有雅俐瑛妈妈那样的软弱,但看到最后,却是让我最为失望的一家。
当时看时曾觉得是不是编剧在黑朱旺,就这么背叛了雅俐瑛,后来才发现,其实他就是那样的,没有那种危险预警嗅觉,也不会去规避可能伤害恋人妻子的行为,白秀林那段并不是意外,之前还是芮莹男朋友时被雅俐瑛吸引其实就已经表现出了这一点了。
同样朱旺父母奶奶后面的表现也让我非常失望。
只是个早已过去的宇宙集团的事就能让全家人都不再站在雅俐瑛那一边,我觉得如果换成沈秀贞赵秀娥,大概率不会像他们家那样的,人家有一个家庭共患难的意识,而朱旺家没有,碰到这种事就是想撇清,还付诸于冷暴力,还白莲的说一句“我们可没逼你走”,但其实如果看仔细看之前的剧情,他们一家其实一直是剧中最为势利的,当他们知道芮莹无法生孩子时,都一脸庆幸,芮莹要真当时嫁到他们家,他们肯定会冷暴力最后逼得芮莹离婚的。
所以和绝大多数看剧的人不同,剧中我最不喜欢的是朱旺一家,而不是沈秀贞和赵秀娥。
剧的另外1个出色的地方是雅俐瑛和朱旺结婚后,逐步让朱旺家的人对她改观的那段戏。
我个人觉得写得很好,而且这样的戏不多见。
也可能只有女性编剧才写得出。
剧中最大的缺点是编剧过于执着于所谓的“因果报应”。
而且很多所谓的报应给人感觉很强形,跟本就没有因果关系。
就是编剧强行“制裁”,比如雅俐瑛妈妈的死、芮莹的无法生育、甚至是雅俐瑛最后的的车祸。
剧中有大量的因为强形的“因果报应”搞得观众看得不爽的剧情。
不是说不能搞因果报应,只是不能有这么多的强形。
总体我认为算是个优缺点都比较明显的剧吧。
另外陈红的配音是个很大的亮点。
最后说一句吧,这剧中有所有我看过的剧中对我杀伤力最大的告白。
雅俐瑛在母亲死了自己车祸后对朱旺说的“我想活下去,你救救我吧,有你在我身边,我会挺过去的”。
现在看早期优秀的电视剧,边看边觉得编剧真是太了解人性了,赵迎春和女主角后妈沈秀贞本来是一对中年好闺蜜,说的很好听,几十年的朋友了,到了一把年纪还是在互相暗自较劲,每次两个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一个总是说另一个嫉妒他嫁的好,当然也毫不掩饰地显摆自己过的好,自己的女儿也可以嫁入豪门,另一个的确是这么想的,想办法告密让另一个人的女儿嫁不了豪门从而自己的儿女可以借机捡漏。
多么塑料的友情,在我之前看来,既然作为朋友都明目张胆地不希望对方过得好,那算什么朋友?
还有什么交往的意义?
但是电视剧告诉我们,只有这样塑料花般的友谊才能长久,太过较真的友情反而最后会一无所有,因为发现除了父母子女和极个别的至亲以外,不会有人希望你过得比她太好,友情和血缘关系实在不能相提并论。
但是,这种塑料的友谊在一些关键的时刻竟然可以帮到自己,除了人性阴暗嫉妒的时刻之外,也许是为了排解寂寞,和自己一个时代有着相似经历的人说些好的坏的,炫耀的,嫉妒的,阴阳怪气的,夸大的,虚假的参杂着真实的,有的没的。
因为不能明里暗里和另外一个人斗来斗去,互相怼来怼去,人生就显得太没有劲了,没有竞争对手的人生我想一定是不能拼劲全力做事的人生,comparing make progress。
较真你就输了。
两性关系,多角恋,向来历久弥新。
作为2002年的韩剧,14年过去依旧毫不过时。
佩服编剧的草灰蛇线,有很多叹而不语的伏笔。
作为韩剧而言,不靠炫耀来哗众取宠,是非常难得的家庭剧,由无数巧合和冲突堆砌起让人咬牙切齿或扼腕拍案的情节,正是文学作品的能耐,所以分析每一处都要既带着人物性格使然又解释为情节推进需要。
最喜欢雅俐瑛的眼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剧里她没重复过的服饰,阔腿裤,锁骨链,简单大方的包包,穿搭在今天依旧极有参考价值。
她的性格其实单纯又自尊心强,爱憎分明。
报复开始没多久就逐渐动摇,她知芮莹无辜所以对沈秀贞的求情无法狠心拒绝;她和男主间不可抗拒的互相吸引,从与朱旺分手转身就变脸,到接电话情不自禁微笑、时常抱着小熊寻求安慰;她最终决定放手时哭得并不比芮莹少。
雅俐瑛情商高到与李元济交往8年就熟练掌控男人,低到白秀林使点手腕就轻易落入陷阱,因为她和朱旺结婚的时候,就从人鱼小姐蜕变为最最普通的女孩子,有弱点、无心计。
男主出场就是一个幸福地挽女朋友逛街的春风得意富二代形象,人生道路规划完全,循规蹈矩、从未热恋,遇上女主注定就是一劫。
前期风度翩翩,即使是第一次见面的女孩子也会担心安危到做噩梦;心胸宽大,知道雅俐瑛有目的接近依旧不放手,机场拦截、别墅挽留真是苏到不行;与雅俐瑛一起出场多是情侣装,互动甜蜜有爱。
婚后不可避免的平淡,却也有爱心卡片、夜半偷溜、海边起舞;然而占有欲爆表,要求老婆时时相对、吃交往8年的前男友的醋,虽然编剧铺垫很多(“男人更有嫉妒心”、蜜月旅行时说希望雅俐瑛只看着他一个人)但还是有点崩。
你说他渣不渣,渣,因为他拖泥带水地这边安抚承诺着、那边灵魂相融着。
换个角度也可以说他温柔(骑士精神、中央空调),但对多角恋而言温柔就是残忍。
一篇尖锐的同人说,朱旺骑士精神在于拒绝不了献殷勤的女人,会下意识选择更需要自己的一方——雅俐瑛利用这点成功击败了芮莹,白秀林也利用这点成功恶心了雅俐瑛;把雅俐瑛提出离婚转头告诉白秀林其实是内心软弱茫然时寻求安慰,正如当初芮莹搬进李家他立刻深夜来找雅俐瑛一样;他需要全心全意的莵丝花而不是自立自强的女人。
现实生活中最普通的大部分男人都这样,所以朱旺这样我既失望也不失望,而他若跳出这个囹圄我会很欣慰。
我很喜欢一个小细节——出场很瘦,恋爱后越来越壮。
芮莹最羡慕她身材,脸小、手脚纤细,胳膊粗、胸大。
前期与男主相处模式一个作一个让,本来也是互补,可惜雅俐瑛暗中展示温柔懂事可怜坚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贴吧里一个观点,无论如何,朱旺给了她一个错觉,一个感情深到可以结婚的错觉,于是她疯了。
芮莹休克过、夜夜以泪洗面过、嘴歪过、精神分裂过,这或许让绝大部分观众天平一倾再倾吧。
后期神助攻两次,“带给姐姐幸福生活的男人,可以是你吗”“我们当初是兄妹关系,我希望你和姐姐结婚”;当面直斥父母卑鄙之处时最最痛快;嫁马俊后做小媳妇加上无法自然怀孕,受尽折磨。
朱旺爸爸是全剧智慧和三观担当,看人看问题都最为透彻,一是看雅俐瑛和朱旺彼此真爱,二是断定白秀林不会善罢甘休。
妈妈深知雅俐瑛的善良本性和日后定会自责,所以一直反对她报复。
纵观一生,她父母都是教授,自认遇上真爱、辍学做贤妻良母,却抵不过沈秀贞年轻娇美,怀着五个月的儿子牵着六岁女儿的手离开故土,为治自闭症儿花光积蓄,儿死而失明,饥寒交迫,好不容易和雅俐瑛平淡过了几年,刚被朱旺这个女婿关爱几天,就惨遭大火窒息而死。
全剧最最最惨。
她自尊,多少次活不下去也没有向故人乞怜;她软弱,仅有的几次强硬都用在逼女儿结婚上。
可能是韩国离婚女人的一个剪影吧。
奶奶婆婆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多次表示“电视里这样这样演/电视里看过没想到现实也有”,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所以会迷信到想赶人鱼夫妇单独住,也会在知道雅俐瑛“间接伤害”过白秀林而抛弃刚刚建立起的婆媳感情,不想多说。
赵秀娥/赵迎春精于算计,前期为雅俐瑛做儿媳、朱旺做女婿而多方算计,没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也大方送上祝福;即使和沈秀贞撕破脸皮,对芮莹依旧收留、关心。
她小人,她也真,就像最初得知景惠姐姐惨状时哭着忏悔卑鄙小心思。
马家兄妹是搞笑担当,但我基本快进了。
白秀林瘦削身材神似雅俐瑛,与男主约会期间走女主老路,企图卖惨博同情,微妙得让男主无法彻底断绝。
也是一个巧妙的细节。
李元济不知是剧组再请不起一个演员还是咋地,全剧未出现一次,直接造就“妈宝”形象。
跟雅俐瑛分手痛苦是母亲出面,白秀林大闹也不过问,就活在女主“元济君xxx”里,恕我无法给出等同女主的好评。
沈秀贞殷振燮这对老渣夫妇是全剧廉耻底线,多次以“男人本性就是贪新、好色”“我们是真爱无法分开”为借口,从未真正忏悔过,一味乞求别人理解包容,无耻之尤。
全剧最大bug就是怀孕8个月的居然身轻如燕地赛跑!
心跳无时居然电击!
(韩剧误我!
此时应CPR即胸外按压,电击这种是对付室颤之类的)由于这个医学知识bug(加上衣服的确是车祸前的)让我认为最后雅俐瑛还是死了的,最后一幕应该是临死前的幻想。
好一口玻璃碴。
看完整个故事,中心思想可能还是落在因果报应:雅俐瑛怀着二胎带着女儿离婚恰重复了当年母亲的路,芮莹受小姑子折磨、无法怀孕恰是沈秀贞肆意插足他人的报应,赵迎春算计芮莹婚姻却偏偏儿女结婚对象都不如意。
难得的是每个人的行事动机都解释得通,当然依据韩国古早微妙的三观,我不一定认同他们。
哦对了,bgm都很好听,指路虾米。
4.2凌晨补充三刷的时候看到雅俐瑛蜜月回来就停了,因为不喜欢后面的。
一是后面人设变动,三观有点问题,二是朱旺婚后对雅俐瑛不如之前爱了。
关于三观,就像线团一样,前面有一段不对劲,后面也有一段,这个我现在比较乱,说不出来。
关于人设变动,上面说到了一点,以后再整理一次。
关于朱旺婚后婚前爱变少了,我只有初步一点思路。
五月相识,十二(还是十一月底?
)月结婚,转过年来十二月生子,第三年五月分手,短短两年,经历太多,人生过到这份上后面活着也仿佛死了。
婚前与雅俐瑛见面频繁热切,婚后回家明显没有什么激情。
好的方面来看,少有的还要工作而不是天天谈恋爱的韩剧。
坏的方面来看,可能是现实中有原型,太真实。
这电视剧还是很好的,千人千论,都在电视剧有东西可论的情况下。
最近比较闲,刷第一次觉得憧憬爱情,刷第二次坚定爱情观,就在我担心中毒的时候看了同人和几篇影评,shua的清醒了。
附三个比较好的讨论帖:http://tieba.baidu.com/f?kz=286126083当男人遇到真爱…… http://post.baidu.com/f?kz=24182196【感想】也谈朱旺和芮莹的五年感情及婚约 http://post.baidu.com/f?kz=108157514
中学时代看过的,那时候觉得雅丽瑛真是有手腕,又美,又有才情谋略,可以摆平一切挡在她前面的人事物。
十多年了,时时都会想起这个美丽又充满倔强的仇恨的女子。
真是难让人忘怀啊。
它之后再十年的韩剧也没出过能赢过雅丽瑛的女主角。
现在说段位高的女人绿茶X,真想说你们这些人啊,真是young,navie!
一个真正的女神,是十八般武艺俱全,狠到家了你也愿意飞蛾扑火地爱她。
有人说雅丽瑛是善良的,得了吧,看看她的眼睛,最真实的是恨,她的柔软早被悲惨的过去磨没了,那些柔情都是饵。
然而还是喜欢她,内心真正强大。
近日重看《人鱼小姐》,不能自已。
2002年的剧,至今已经20年。
始终没明白人鱼小姐中的人鱼二字,就一直没细看。
这次看了韩语原版和央视版两个版本,有几点感触。
央视版是韩语原版的再创作。
两版本的台词和背景音乐有较大的差异,人物说话语气也不同。
对比着看会发现,两个版本中的许多角色在心中的印象完全不同,集数一多就导致对剧情的理解和领会完全不同。
三个例子,一是原版中的马琳、马俊的声音,女声清爽男声浑厚,看他们打打闹闹很自然,不失兄妹之情,一点儿也不需要快进,听了并不觉得讨厌。
二是原版中李朱旺的声音非常流畅快速,少了央视版中的一字一句中正的感觉,但是有富家子弟的那种自然、聪慧和自信,一点儿也不刻板和呆滞。
并且原版中男声声音洪亮,始终大于女主的声音,给人以男主为剧情主导的感觉。
三是女主的配音。
我个人认为这部剧之所以风靡,90%功劳要感谢央视女主的配音。
原版女主的声音偏柔偏细,几场发飙的戏,和央视配音版的艺术效果差距很大。
看人看声音,女主那么纤细轻柔的声音,根本就是一个小家碧玉的邻家小女孩儿,试问怎么能担负起那么艰巨的复仇任务。
但央视版的不同,女主声音浑厚而有磁性,给人以独立自主的感觉,明显是一个坚强成熟的女性。
央视版女主的配音,感染力很强,因此给人感觉全剧是以女主为主导的。
以三场酒吧戏为对比,原版的感觉是女主一个小女孩在进行一个危险的恶作剧,是抱着诱惑、哀求和试一试的心态进行的,不成功或许会作罢。
央视版的则是女主作为一个能担事儿的女人精密计划,尽施手段,一切尽在掌握中,绝不可能失败和罢手。
显然央视版的更符合剧情。
除了配音,必须承认,女主自《乞丐王子》后演技大幅提升。
个人认为,让女主的母亲遭遇意外亡故是全剧的一个败笔。
殷母是我全剧最欣赏的角色,没有之一。
表面上看,女主为了照顾母亲受尽艰难并为了她进行复仇,实际上,何尝不是殷母始终在为女儿提供着正直的精神支撑。
人一旦失去了正派的东西,离败亡就不远了。
这也为全剧的结局埋下伏笔。
关于男主,我认为剧情非常真实,现实中也遇到过这种人。
或许有人觉得抛弃五年的感情不道德,但我认为他做的很对,也非常道德,只是手法上缺些成熟。
关于芮莹,我同样认为剧情真实。
或许她出生在贫寒之家,整天挣扎在生存线上,精神就不会那么痛苦。
个人认为全剧的精华是前半部分。
是极少数的文艺作品中无法预测剧情的那种,下一分钟完全不知道编剧会让剧情如何发展,怎么猜都会猜错。
尤其是看央视版,有一种将军在战场上大杀四方挥斥方遒的感觉,恣肆而厚重。
剧情刚刚开始的时候,除去计划性和目的性,女主不择手段追求男主至少具备以下特征: 唯一性。
台词:知道吧,你对我是唯一的好人。
这不是说女主的生活圈子很小,恰恰相反,由于她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她平日见识过和打交道的人很多。
简单性。
女主要求男主修电脑,她看了一眼门口的导盲棍特意的并没有把它藏起来,让男主仔细看了自己的卧室与工作场所,临走还让男主看见自己的盲母。
这不是说女主浅薄,这是在女主铺垫了许多自己的才艺、综合素质与事业成就之后,如顶级的身材样貌、高收视率、知名编剧等,如写作、做饭、绘画、唱歌、跳舞等,这之后才展示出自己简单的生活。
就像一个Zippo打火机,它很简单,一眼就能看到底,但是是一种在相当精致和复杂制作之后的简单。
最妙的是你可以手拿把攥的掌握它。
赤裸性。
从送记事本开始,女主就不再避讳,动不动就瞪大眼睛含情脉脉的直视男主,还嘴角含笑,根本不说话也不带眨眼的。
我想干啥,你懂的,都在眼里了。
如果男主撇着头不看她她还要把那个头正过来,开玩笑不要让我的武器打不到你啊。
差异性。
门到户对,不能只看显在的。
从家世上,男主高于女主许多;从综合素质上讲,女主要高于男主。
首先女主一开始就被顶级财阀的公子追求,综合素质属于最顶级的美女那一小撮,属于韩国小姐级别的。
按着女主的精密计划,随着相处男主明白了这一点。
这是男主沦陷的根本原因,也是女主按计划和心情,想分手就分手想结婚就结婚的底气所在。
虽然男主也不差,说到底是只个未来报社的继承人,表面上比他帅气和身家好的有的是,段位明显低于女主。
因此即使女主怎么捉弄他他都觉得幸运,这就是捡到宝的心态。
现实女主的身家简单、简陋甚至破败,男主身家好,这就弥补了这种差异,骨子里是追求者和崇拜者,现实中是靠山和提供帮助者,既不会自卑也不烦腻,不会失去新鲜感还有一种骄傲和自豪。
互补性。
男主是“直方大,不学无不利”那种人,女主身怀大仇。
身为编剧,女主可以敏锐的观察到男主善良的地方,加以赞赏;平时不会和他闹别扭,还会刻意加以关怀。
男主胸襟开阔,数次知道真相后都可以不计前嫌,可以给女主治疗气胸闷。
现在假设一下,如果李朱旺取了殷芮莹,殷雅俐瑛嫁给马俊会怎样呢?
这一边,“我这个人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如果你不行的地方是别人想让你行的地方,你就不会快乐。
那一边,“我已经不能流泪了,也不能欢笑了,没有任何感情了。
”或许马俊可以给她爱,给她吃好喝好,给她任何东西,唯独不能给她的是泪水。
这一点或许只有李朱旺能给,这就是胸襟宽阔而又有真心的男人的好处,多做善良的好事,总有一下会戳到别人心中封尘的、柔软的、亟需抚慰的地方,这就是“随口说多了话,总有一句会戳到别人的逆鳞”的反面,是值得学习的。
或许,我们需要那种泪水。
谁敢相信 我这个片 1集不落 都看过!!!
张希瑞美眉~~~~ 我妈和我姨姨们看的....
拖拖拉拉的水了一集又一集,就看到韩国普通家庭吃很一般的饭菜和泡面挺高兴的,不喜欢看炫富的那些剧。
美女呀美女~~~韩国总跟美女和复仇纠结,哪那么多仇可复的……
长啊~~~偶奶奶喜欢殷雅俐瑛,天天要我向她学习,无语。。。表示只dj张瑞希的颜。。。。
好长………
不知道为何叫这名字,人鱼?
虽然很长,为了张瑞希和陈红绝美的配音,我还是几乎一集不落下的看完了。
120集。居然一集集的看完。节奏很慢很慢。张瑞希的表演还是不错的。
我外婆最爱看的剧.哈哈小时候一家子女人租着碟子看着央视配音的人鱼小姐...突然觉得好幸福..
就是斷斷續續看了幾集這個戲以後決定再不看韓劇
和妈妈一起看的第二部韩剧了吧~那时候周末去小店里乱逛,所有的店铺都在放这个,四中旁边那条路从头走到尾的人鱼小姐呢~~~少可星吧,因为MISA才值五颗星
张瑞希真好看~
人要珍惜已经拥有的或者正在享受的,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那时已为时太晚了!
当年电视上天天播的剧,被迫陪家里人看过一些,最近随便找了几个电视剧解说看,不得不说比我想象中还难看,很奇怪这种剧为什么能收视率那么高?
挚爱的韩剧之一。张瑞希太迷人了
看过一点点,但实在太长了,我可不喜欢
真他娘的长,都是我妈害的,破棒子连续剧。
千辛万苦结了婚可是婚后生活好像很差对不对啊 印象很深是结婚当夜过敏买粗盐什么 前面点一集不落啊到后面没看完就……
当年超爱复仇的雅俐瑛,勾引妹妹男朋友的雅俐瑛。超喜欢雅俐瑛和朱旺那一对。现在看更喜欢芮莹,心疼芮莹,喜欢芮莹和玛俊这一对,很开心的小情侣。既有丰富感情戏又很欢乐的电视剧,居家主妇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