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bigbang出了一首歌叫《love song》,这是粗略听起来非常美丽的爱情歌谣,然而当你深入探究含义时,却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悲伤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失去了他的至爱,强烈的痛苦让整个世界都失去了意义,他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在这个令人害怕的世界上毫无意义,把我带去那个有月亮、星星,还有你的地方吧我们曾经那么美好 You know 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在他的眼里,死亡并不是可怕的、未知的事情,死亡是恋人所在的地方,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存在:“想让你不再孤单,现在向你而来的我”这是致命又决绝的誓言。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再一次思考爱情的意义。
对于浪漫爱好者而言爱情突如其来,毫无招架之力“我无法用头脑思考,只是下意识觉得他就是对的人”“是他让我明白了真爱的含义”然而对于没有经历的人来说,这样的“一见钟情”却是没有可能出现的谎言。
有的人总是试图告诉我们诸如一见钟情不是爱,最高的爱是付出和牺牲。
当然我不知道光是牺牲的爱,对于当事人而言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一见钟情只是开始,爱的开始是如同其他所有事物一样,是非常美丽的。
对于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而言,他们总是更喜欢爱情开始的时候,任何人都会如此,因为爱情的开始是最美丽的。
然而对于一个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成年人来说,在爱情的过程中认识到外界的存在也是非常重要的,“成年人之间不应该存在脸红脖子粗的关系”,因为成年人应该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在经历爱情的过程中慢慢理解恋人的想法是和你截然不同的,慢慢学会爱,学会爱对方,让自己变得更好,变成更有责任感的人,甚至从中获得活着的意义...很多人就是这么做的,并且做得卓有成效。
然而,即使对成年人来说,爱情也是一个交织着信任与背叛,欲望与厌倦,真实与欺骗,一个激烈的领域。
因为爱并不完全与憎恨相反,有时候愈是爱恋,就越是憎恨,它与幸福的属性相反,有时候是非常痛苦的。
爱别人是为了活下去,有时候却会让你死亡...这就是我对爱情的看法,因为它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因为它有让人痛苦的能力,所以它格外令人着迷。
2016年拥有很多我喜欢的电视剧,想必对很多人(尤其是腐女)而言,这一年最不得不看的电视剧就是来自挪威的《skam》第三季。
这部剧再b站上有将近300万的播放量,一万多评论,很多人不止一遍地刷这部剧,在刷完剧意犹未尽的时候跑到网易云搜背景音乐。
就像很多天前我偶尔看到的那条评论:你不仅仅是在看剧,你是在创造历史。
《skam》创造了isak和even式的爱情(被称为是evak),有的小伙伴告诉我她甚至迟迟刷不到结局,因为把之前双男主的部分重刷了太多次。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很怀疑自己,这个甜里带着玻璃渣,预算又少可以当做低配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只不过这个Romance的主人公都是男人),为何我刷了这么多次。
实际上这是一个美好到理想的爱情故事,故事层面虽然不是荡气回肠那种但是非常精妙(观众希望看到的“精妙”的故事只有爱情故事,希望作者们多注意到这一点)。
主人公isak是个普通的高中生(除了他长得特别好看),因为他不太好也不太坏。
他经常撒谎而且是个深柜的同志,经常撩妹子(电视剧开头就展现了撩妹子的场景),但是他不是没有共情能力的变态,欺骗朋友的时候他会由衷地感到抱歉,不喜欢打扫房间被舍友说之后也会因为羞耻努力改正。
实际上每天撩着妹子只是isak的“拟态”,他以此来掩饰自己真实的性向,沟通和小伙伴们的正常生活。
直到他在校园里遇到了一个帅气地出奇的男生even,even深深地吸引了他,颠覆了他的整个人生,这是一见钟情的教科书般的呈现,没有even的联系方式时,他在社交网络上徒劳地搜索着他的名字,通过一段小视频偷窥着他的爱好,去看心仪的男孩子喜欢的电影,认识他之后又不得不因为even可爱的女朋友苦恼,即使是产生了身体关系也无法打消他的疑虑。
他深深爱着的人让他每天惴惴不安,压力太大以至于无法入睡。
一句话,even掌控了他所有的的情绪,他却对even的心情没有把握。
我们对isak的情绪感同身受,当然它是小小的个人挫折,但是往大里说这却是整个人类经历的苦闷:每个人都是孤独地生活在世界上,区别在于你何时和这种孤独息息相通。
对于isak来说,强烈的无力感来自于这样的时刻:even有个可爱的女朋友,他在我家过夜之后却为所欲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我该死地不能放弃他。
他的心情唤起了观众的同感。
整个剧的操作方式也很容易情场失意的你产生代入感,一切都是非常真实的,你可以在FB和推特上看到剧中人物的账号,他们经常po跟剧情有关系的照片和聊天记录,它们本身就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剧中人物和他们的扮演者之间,有着微妙的差异和共同感,它就好像是剧中人物isak说的那样,搭建了一个平行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有不同,但是非常相似,在那个世界,even和isak的爱情不仅仅可能,而且是确凿无疑的正在进行时。
这可以说是所有伟大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都具有的吊诡的共同点:我们承认他们是和我们现实世界不同的“艺术品”,但是它们总是用各种方式“说服”我们他们讲述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其实是真的,而且唯有我们相信它是“真的”,我们才会真的爱上它。
艺术世界本身就是现实世界的“平行宇宙”。
这部剧整个都是从isak的角度描述,所以我们看到的并且纠结的是isak如何爱上even的故事。
但是这个电视剧却不仅仅是关于isak如何爱上even的故事,它也是even如何走向isak的故事,也许这也是整部剧经得起重刷的原因。
就像even在最后一集承认的那样,他在开学的时候就看到了isak,加入抱抱社团是试图见到isak,这不仅仅是轻飘飘的一句宣言,因为整个剧集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安排下所有伏笔的。
是even制造了每一次不经意的巧遇,就像他在食堂坐在isak对面,在厕所里洗了两次手,飞跑着登上和isak同一趟的bus...这就是even,他爱得非常艺术、克制、欲言又止又格外绝望,因为有着艺术家特有的孤注一掷,是他用电影里的故事重塑了他们的爱情。
even还斟酌着爱着isak的方式,哪怕是最后得到他又失去他...重刷这部剧感觉信息量巨大,isak焦虑着even的心情,焦虑着如何向周围人坦白如何出柜,而even其实早已张开怀抱,等着他的到来。
多么感人的结局。
非常喜欢木原音濑写的爱情故事,在她的故事里主人公同样无法掌握恋人的心情。
只不过和《skam》不同,主人公心仪的人往往慢上好几拍,他爱我,而我却不想爱他,对于渺小的人类来说,这些各式各样的误解足以产生多少纠结啊,然而不管怎样,在小说中主人公还是会迎来互相拯救的美好结局。
相反,现实生活中的人多多少少会有爱着他他却不爱我的经历。
希望在你寂寞地要死的时候,那个同样会把你从孤独中拯救出来的人,也会向你而来。
目前,他只是尚未到达。
最后一部分,关于同性恋。
当然腐女就是这么一种生物,作为普通人却经常深深考虑社会少数人的事情,因此恶补各种历史,当然这都是为了我们面对各种耽美小说/耽美漫画/动画/drama/同人志/同志写的外国名著/低俗的网剧/GV的时候发出心照不宣的微笑...这部剧和我们看到的日本耽美不同,我们亚洲的东西会忽略社会意义(因为不敢说)。
对于我们称之为同性恋的宽泛行为,有时候词语的不同就代表了一切不同。
中国古代文学有很多提到鸡奸,这是所有的世情小说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它指的更多是行为而不是一种身份,同志在中国古代也许并不真实存在,他们是活在阴影之中的人,就像是鲁迅说的鬼。
在西方,它同时包含了各种词汇,homosexuals这个词汇是拉丁词缀,充满了医学用语的学术气息,queer是众多蔑称之一,怪不得美剧要用“queer as folk”这样意味深长的宣言了,带有古老感的sodomy,其实本身不仅仅指男同性恋,其实也包括了对女性进行鸡奸这种行为,本身是不明确的界定那是萨德和普鲁斯特小说里的事情。
电视剧中的isak因此犹豫不决:在现代,身为“同性恋”意味着你与他人不同,但是同样意味着你需要为自身奋斗,并且享受着相应的权力。
现实中总是遇到奇异的事情,喜欢同性的人不愿意争取平权,因为不愿意因此过上与众不同的生活。
就像很多人身为女人,却不承认女权。
也许很多人已经确信努力不会有意义,这对于任何人都是正常的,是人之常情;也许只是很简单的,认为女权主义者或者同志这样的标签过于drama了。
我们正在经历着大时代,很多国家通过了同志婚姻平权的法律,这在不久之前似乎都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战期间同性恋属于种族灭绝的对象,他们被关在集中营里被残忍地屠杀,即使在集中营里也是等级最低的,他们的存在在战争后却很少被提起,因为在当时的其他国家同性恋仍然是病,虽然不会像以前的几百年那样,遭遇不时的屠杀、镇压这种人身消灭。
根本在于几百年来有那些人一直明确着自己和其他人不同,他们追求着群体的权益,很多曾经真实存在的人因此斗争、因此死亡。
有时候我会感慨,对于有的人来说,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权力真的非常难得啊,完全靠投胎,特别是电视剧里小天使的爸爸妈妈小伙伴们同学们一致表示理解的时候,首先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但是更重要的是挪威在观念上真的是十分十分先进。
而当你是个中国人的时候,你都会怀疑改变是否会到来。
我总是相信成年人应该有自我选择的权力,我觉得爱是非常人性的东西,在很多观念上,我们实际是相当受惠于西方的。
同性恋拥有和别人一样的权力,并且会为了自身出来奋斗,所有的人也会承认他们与他人性向不同,有着和别人相同的追求幸福的权力...我希望将来,这些东西才是“人之常情”。
最后,拉拉杂杂地谈了很多感想,似乎最后总是免不了跑到消极的方面...不过对于我来说很多时候乐观反而是虚伪 我喜欢极端的爱情 喜欢描述痛苦的艺术品 喜欢看到不足和悲哀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东西是不幸的...年度第一篇感想完成...
这段时间它一直是我的精神鸡汤,睡前醒后重看一遍,天呐天呐,我已经深深地埋在里面。。。
拔不出来了啊啊啊啊刚吸引到我的肯定是这一对的超高颜值了,看了几个片段决定从头看起。。
好……这一看就完全把我的心我的眼俘虏了(好skam😚)看同性题材的电视剧我也看过好几部了,基本上都是因为颜值而去看看,看得过程中确实会让人心动不已,但不会反复多看几遍的,而这一次却是不一样,那是因为主角不仅有颜而且有演技,故事情节不仅循序渐进,前呼后应而且其中小细节超赞,拍摄手法啊拍摄角度啊非常赞啊,使用的BGm恰到好处。
情节的推动当然是以男主角iska的视角和行动展开的,描绘出iska在餐厅初见even时的怦然心动与不明所以的害羞,刻意去观察女性胸部和与女生接吻来试探自己的性取向,机缘巧合在活动上遇到even时和他聊天得知了他的名字,回家在各种社交软件中搜索even还瞒着室友看到时的小心思;去找寻even全名时的认真默记,观看even社交软件里的视频看见even笑时也不由自主跟着嘴角微起;到在路上看到even远远走过眼神已经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甚至已经忘却周围的一切的声像的痴迷;在自己的床上一遍又一遍地观看even的视频,看他喜欢的电影,听他喜欢的歌曲,在床上发呆想着喜欢的人是不是gay;在公交车上遇到even时害羞与开心地与之聊天;在even家里与他聊天,说谎自己的音乐兴趣却被even揭穿时的害羞,与even共同制作黑暗料理却吃的很欢愉,为了享受此时与even的时刻默默发短信放朋友和emma的鸽子;看到even介绍女友和他们接吻时表情的受伤;回家考虑要不要和emma交往的一瞬间和做关于是不是gay的心里测试;到慢慢的融不进基友们的聊天话题和心理上的郁闷无处发泄而去看医生;在part上开心地与emma聊关于even喜欢的音乐,故意喝酒壮胆在even面前亲吻emma,可却心思和眼神一直都在even身上;喜欢的人对自己时不时来撩自己时,心情地更加复杂,拿着手机发短信时不时修改又修改就像情窦初开的少女,等待even回短信又是失落难过的表情;收到even邀请万圣节时心情的小开心和得知even也叫来自己的女友和emma时心情的失落;万圣节和even一起骑单车的开心,在水中玩游戏吻了起来,确定了相互之间的情愫;在床上谈论人生,吐露爱意,紧紧拥抱着even;但之后even的突然消失却感到烦躁不安,看到even还和女友一起更是失落到痛哭,甚至与基友们产生矛盾;在上学的路上看到even决心不再看他时,表情誓死走路带风在even面前表现地一脸不屑地走过时却被人撞到时的破功;向好基友道歉自己的行为和好基友叫他来找自己聊聊时心情复杂的情绪;最后找到盆友倾诉自己出柜时表情随着朋友的话语的紧张担忧和最后的奇怪时一系列复杂表达地淋漓尽致;之后的好基友团队教iska发短信even的妙招时,接不到回信的iska脸部无奈难受又装着无所谓的表情让人心疼;得知even来自己家里赶走好基友时的表现,看见even时冲上前抱住even时的迫不及待,主动亲吻even时的热烈和脱衣服的速度,iska已经完全放开自我,再不压抑对even的爱意;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even不在床上时表情的一丝忧伤,害怕和上次一样even的消失,就寻找even留下的小漫画纸条这样的小举动,发觉没有起床来到餐厅看见even和室友们聊天时的吃惊,更是在even上前亲吻自己时的呆住,和even在餐厅边吃早餐边唱歌的快乐,even撩自己“逼迫”自己说出“我是你的梦中情人”,iska娇羞地说出来简直让人少女心炸起;发短信告诉爸爸自己有男盆友一事的果断和紧张;伊斯兰教朋友一番宗教的大道理让iska的心里有了勇气;还有日后面对基督教的母亲的困难和even的行为都是通往幸福的未知数……但我想iska爱情的美好与痛苦都在其中了吧!
其中的细节也前呼后应,恰到好处:男主一系列的关注喜欢的人的反应和故作直男的反应反映男主的矛盾心理,;每天早上男主都会收到妈妈发来的基督教说词的短信反应了男主接下来的爱情顺不顺利的铺垫;男主观看喜欢的人喜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时片段中男女主角在水中接吻一段与之后万圣节和even在水中初吻一段呼应;第一次在even家一起做的黑暗料理和之后even在男主家做的爱情早餐呼应;在even家看到even的小漫画和之后他一直给男主小漫画表达自己的情感方式呼应;还有开头男主穿的内搭白T与even在他家过夜起来后穿的一样;记住even喜欢的NAS说给emma听前后呼应;还有还有……好多好多😍插曲太符合男主心理情绪了:男主思春时用的是Sunday Moring,青春可爱欢乐的感觉装逼破功用的是Hate Me N ow,歌名也很符合男主心理啊哈哈两人接吻用的是Tonight,让我感觉就很神圣的爱在一起吃早餐接吻用的是5FinerØkner,让人激动不已啊哈哈哈⊙▽⊙………我爱的九宫格(^-^)
看了法国版的才来看原版的,我相信原版很难被超越,所以我会更愿意先看翻拍版,这样看原版就会形成一个完美的落差,但是令我惊喜的是,翻拍的法国版也是很棒的,有几个地方的设计真的觉得比原版都要绝,比如: 第一次见面对视,法国版更有心动的感觉,氛围感也浓厚一些,还有朋友们得知他们在一起的消息激动的拍手的画面,都设计的很棒......不过原版还是无法被超越,在真实感和自然感上面,挪威版更绝Isak和Even之间的爱恋真是令人心动,又代表了绝大部分普通中学生的初恋心迹路程,从第一次的对视开始,Isak就明显展现出了心动的感觉,那种乍见之欢,怦然心动,脸红心跳,害羞不敢看对方,目光却控制不住停留在对方身上的状态被他诠释表演得非常到位。
在心里已经确认了喜欢上对方之后,会留意关注他的一切,把Even的社交信息页看的很全,了解他的爱好,在人群中一眼就锁定对方。
在不确定对方心意的情况下,同时想保护好自己的自尊心,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彼此只能相互试探,相互吃醋。
Even其实一直都是偏主动方的,只是他的身体特殊情况致使他内心深处有着一种无力的恐惧感,所以当他主动慢慢走近Isak,和他产生一定的接触和交流,却也会因为Isak的一句话“我不希望那些疯子围绕在我的身边” 而突然走远,Even是真的很在乎Isak呀,只是在喜欢的人面前,越在乎越会害怕失去,Even害怕自己的躁郁症会把Isak吓跑,所以一直不敢和他坦白,却让自己处于恐惧和焦虑之中,剧中给我们展示的大部分是Isak的镜头,关于Isak的心绪都有展示呈现,而Even的心绪我们观众是靠推测的,其实他的心动,纠结 害怕,并不会少于IsakIsak和Even之间的爱少不了剧中的很多朋友们的推波助澜,Isak的四人兄弟团真的很棒,很讲义气,闹了脾气也不会真的生气,会在朋友困难困惑时提出建议,也会在无聊之时损对方几句,这不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友谊吗,平凡却又真实,简单却又纯粹。
Isak的个人斗争,自我较量贯穿全剧,毕竟他的朋友们接受他是同志这件事都比他自己要快得多 最大的对手,也是心魔,其实就是自己。
Isak和Even是相互救赎,相互成长的关系,Even让Isak做到了主动,体会到被爱,Isak给Even坚信的支持和理解,两人相互吸引,相互救赎,相互成长,这不就是现实中积极向上的爱情吗Isak和Even之间的暧昧氛围也让屏幕前的我脸红心跳,我会跟着Isak的心境路程走,他心动,我也心动,他困惑,我也理解,他难过,我亦不开心,他兴奋,我比他激动,经历过暗恋的人都会知道,这些心情都是很能共鸣的,所以看他们之间的故事,就好像也在看自己的故事一样他们满腔的爱意融于眼神的交汇和粉嫩的唇间,每一个眼神都是炽热的,每一次吻都是深情又甜蜜的,都非常有感觉卸下背后的面具,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活在当下,珍惜分分秒秒,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共同成长,这部剧传递的价值观很可,哪方面都棒,值得多看几遍
《Skam》第三季,这部很火的挪威剧,今天才看到,不说什么后悔的话了,直入正题。
看完思绪是混乱的,因为太感性了,感性到你无法去冷静思考,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看着Isak和Even每分每秒,啧啧,久久回荡在脑中。
最后一集的最后一句话是:活在当下,让好久没写东西的我激动到要把当下的这种感想记录下来。
看得时候就想是什么样的编剧和导演能够如此处理内心戏这么足的戏,原来是一位叫Julie Andem的女性,细腻的感情溢满我心。
具体来说就是:前戏要足,别说话用心看服装、短信、绘画都在传达信息。
艾文第一次躺在伊萨克的床上接吻,穿的衣服是耶稣受难图案,伊萨克第一次出场聚会也是这件衣服,拯救与被拯救进行时。
艾文裸奔,得知他有躁郁症后,内心挣扎接着父亲的电话,“呐喊”图案的衣服。
伊萨克鼓起勇气给妈妈发短信说自己的性取向,引用《圣经》说道人生而平等,最终,在一个圣诞节的晚上,教堂的圣歌拯救了伊萨克,接着就是两人再次发糖。
内心戏太多,发短信呀
艾文通过绘画说出内心的态度,平行时空中的另外一对对话是无忧无虑的,无需隐藏真实的想法。
节奏恰到好处,真实欲罢不能这部剧能很多人着迷,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有一种真实感。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是你会让你有一种想伊萨克和艾文出现在你身边的期望,作为见证人(朋友、亲人等等)来祝福他们。
马克·柯里的《后现代叙事理论》中提到“当我们对他人的内心活动、动机、恐惧等有很多了解时,就能更同情他们。
”影视剧中的同视角能让观众拉近和人物的距离,进而认同人物,认同不是同情,是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了,真实感就出来了。
主观镜头、过肩镜头,戛然而止的音乐、多秒的黑场,都在强化真实感。
将观众不断代入到他们的世界。
从后面拍摄的伊萨克背影,感觉你就走在小天使后面;晃动的镜头塑造一种真实感、不安躁动感,比如,拍摄学校、公寓的建筑,通过日期时间字幕强化真实。
过肩镜头同视角,拉近观众和他们的距离。
突然想到为啥《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没有这部剧内心戏呈现的足,不仅是主观镜头还有恰到好处的音乐节奏感,有强有弱,有同期声有符合人物心境的音乐。
两人的重要谈话用同期声,紧张感嗖的一下就出来了,他们的一呼一吸听在耳朵里,紧张在心里。
单独的爱情是单薄的,通过友情、亲情的多重叙事,真实到饱满,这样的故事感觉就在你我身边。
无论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还是《Skam》第三季,未成年人的世界太丰富了,来自成年人老阿姨的美好想象。
这两部戏中的攻受太像了,艾利欧和高二的伊萨克都是内心戏十足的小公主啊;奥利弗和高三的艾文腹黑套路太多了,剧情发展到最后,观众终于知道他们从第一刻就把小公主当成猎物了,一步步靠近你,认真你就输了,管他的,输的甘心。
喜欢一个人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模仿Ta,去查他的动态,他喜欢什么音乐,什么电影,喜欢……“当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命中注定,结果发现他也喜欢Gabrielle”
Isak:“我收到一份传单,说Even需要一个支持者和男朋友。
”Even:“Fuck,那你就应征了?
(笑)”Isak:“是啊,我心想,靠,他真是太帅了.”“My tie is blue and i love you.”在教堂 isak低头收到even的短信他曾经想过他无法接受有躁郁症的他那晚有雪 教堂里有人在唱着救赎灵魂的歌 于是他回到他们第一次遇见的地方“You are not alone.”“我们一天一天来。
要是一天太长,我们就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过。
要是一个小时太长,我们就一分钟一分钟来。
”“这些话也许是陈词滥调。
但是你永远不会知道明天是谁先死。
无论你相信真主安拉,或者是上帝,或者进化论,或者平行宇宙。
只有一件事情我们是确定的。
生活就在眼前。
”“再说一次。
”“你是我的梦中情人。
”
EP1 第一集
'Love is a smoke raised with the fume of sighs;Being purged, a fire sparkling in lovers' eyes;Being vexed, a sea nourished with loving tears.What is it else? A madness most discreet,A choking gall, and a preserving sweet.' Shakespeare, Romeo & Juliet莎士比亚说:爱情,是在叹息中的漫起的烟;被净化的,是闪烁在恋人眼中的火光;被扰恼的,是恋人用眼泪填满的海;还有别的什么吗?
最审慎的疯狂,哽喉的苦胆,还有,吃不到嘴的蜜糖。
2016年的尾巴遇到skam踏上一段青涩的初恋,跟着Isak一起在遥远的北欧,清冷的挪威遇到让他从小恶魔变为小天使的男孩,他高高瘦瘦,金色的头发带着冬日暖阳的味道,嘴角弯起的弧度像咖啡厅醇浓的卡布基诺,温暖甜蜜的泡沫,或许在一开始isak以为这一切不过是泡沫,美丽的泡沫,虽然一刹的花火……
If I walk would you run. 如果我靠近 你会逃避吗 If I stop would you come. 如果我止步 你会走进我吗初遇便是心动,isak在社交网络上疯狂搜索他的讯息,反复的看他仅有的那段视频,每一句都细细琢磨,他喜欢Baz Luhrmann,那么便打开罗密欧与朱丽叶,他喜欢NAS那么他现在也成了isak的最爱,爱情电影让人潸然泪下,小天使或许那时就已沉溺其中,之后的所有不过是越陷越深,看着他璨如星辰的眼睛,身体和心理都无法的拒绝的开始欺骗朋友欺骗同学,是的,遇到那个人,其他都是浮云,为了和他再次相遇,我愿意花光所有力气。
爱情让人无法拒绝,也曾挣扎,也曾彷徨,也曾呆呆的做着心理测试,试图证明自己是个直男,然而一切都在那个少年和他的女友再次出现的那刻化作叹息中漫起的烟……那是最审慎的疯狂,哽喉的苦胆,还有,吃不到嘴的蜜糖。
世间最美是暗恋,比暗恋更美的是过尽千帆之后那句:我是为了你才去抱抱团……在开学第一天我就关注到你了……
you‘re the man of my life你是我的梦中情人却不知,在他成为你的梦中情人前,你早已是他追逐的启明星,生命的阳光。
感谢even让我知道躁郁症,让我了解躁郁症,情绪高昂时它会想辱骂别人,会高谈阔论,会激昂而兴奋;情绪低潮时却会自我封闭,抑郁,甚至自杀,而even从头至尾都不愿伤害isak,他宁愿自己躲起来舔舐伤口,他把自己包裹在阳光般的笑容背后,所有人以为他一直都会从容不迫,一直都会温和而幽默。
但是我们知道他不是,他是个病人,他随时随地都在自我拉扯,自我挣扎,就是这样真实的even打动我的心,我的灵魂,伴随着isak的视角我们跟着小天使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守着even,陪伴着一起完成isak and even minute by minute……
谢谢塔利亚和轰母,谢谢编剧麻麻,谢谢北欧辽阔深沉的文化,谢谢独自把它完整翻译完的宅子。
谢谢你们所有人,让我遇到他们,让我感受他们的感受,经历他们的经历,爱着他们的爱情。
skam没有美式青春剧的糜烂荒诞的男女关系排列,没有英剧的讽刺冷幽默,他是挪威清新的风,从遥远的北欧吹来,拂过世界,掀起波澜,因为一部剧爱上一个国家,因为skam挪威成了人生必去的地方之一,谢谢skam的正能量,谢谢所有爱着他的人。
剧中所有的演员几乎都在现实互相认识,他们是朋友是同学是亲戚,独特的更新方式加上事实的挪威生活,他让这个远在东方的我们窥探到了一小部分北欧青少年的生活,有迷茫,有不安,有自我疑惑,也有恋爱,也有吵架,也有友谊决裂……派对、性、大麻、一夜情这些国外青少年不可避免的东西在这同样存在,编剧没有忽略他,她正面的点出了这些,却也在第一季借着穆斯林女孩sona的口说出挪威女孩的现状。
skam是正能量的,学会交流,相信爱情,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语言是唯一的桥梁。
生活就在当下,LIFE IS NOW
到上周为止,我最爱的剧还是国土安全,我曾经刷了它三遍,从第一季到第五季。
但是这部skam让我破了记录,仅仅这周,我就反反复复刷了三遍,从无弹幕到有弹幕,顺带还观望了一下第一季和第二季。
这部小成本的小语种的挪威剧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获大洋彼岸这么多人的喜爱,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它的成功却不是巧合。
我喜欢isak和even的颜,喜欢编剧给他们设计的各种撩人又让人动心的小粉红,喜欢导演找到了每一个都演技上线的青春活力无限又表演细腻的演员,但是我最想感谢的还是编剧设计了那些围绕在主角周围的个个个性鲜活的朋友们。
朋友,是让成长变得有趣不孤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isak除了应该感谢上帝将even带到他身边以外,最该感谢的就是那群围绕在他周围的内心温暖善良的朋友们。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眉哥的傲娇老司机指导,Isak怎么会那么顺利的逆袭试探到even,让even六神无主,风风火火的就赶到小天使楼下。
眉哥在初次听到小天使对他坦诚心事,小心翼翼的试探性的告诉他他喜欢的不是一个女孩子的时候连眉毛都没有皱一下,那自然的表情比说一千道一万的大道理都管用,他让小天使知道,真正关心自己的人不会因为自己的性取向就离开自己,他也从一个侧面鼓励了小天使勇敢的面对自己,对自己的朋友出柜,对自己的父母出柜。
痘哥在听到even有躁郁症的时候,看似无意又轻松的说出自己妈妈躁郁症的趣事并告诉isak精神病并不代表没有思考能力。
还有小天使有趣可爱的gay室友,他说的那段关于gay群人的标新立异的表现的背后的意义的时候差点让我泪目。。。
那些温暖善良的朋友们,在我们眼里所谓的每一次助攻,其实就是一次次无比真实的友情的自然流露。
他们用友情,让成长的痛苦看起来没有那么疼,因为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忍心看你在烂泥里深陷而什么都不做,不会明明看见你眼里的风雨,却还让你一个人紧闭双眼。
也许我们一辈子都遇不到生命中的even,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却可以选择让什么人成为你生命中的眉哥,痘哥,小黑哥和可爱gay室友。。。
我一直觉得友情比爱情长久,因为长久的友情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新鲜刺激,不需要耳鬓厮磨,更不需要欲望和孩子来维系,却比爱情更加考验彼此的真诚和善意。
所以,到白头的友情一点点也不比到白头的爱情逊色,甚至更加难得和珍贵。
skam的魅力如此真实又让人动心,它让我们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知道了勇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感情的时候是多么自在,它甚至在结尾的时候,都不愿意让每一个观众都虚幻的活在王子和王子从此过上了happy ever after的美好生活中,它告诉我们,爱情没有保险,有时很好,有时很坏。
爱情没有永远,真正的永远,就是活在当下。
我想,是skam的爱情,照亮了他们的友情,也是他们的友情,成就了skam的爱情。
感谢,今年冬天,让我遇见了skam。
让我在彷徨不前,跌跌撞撞的路上,又看到了一点点光亮,真正有意义的是,它并没有教会我们,前路肯定有希望,而是教会我们,前路可能会很凶险,但是现在,依然有寻找生活美好的意义。
在类似“爱情”和“青春”的字眼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我遇到了skam,遇到了isak和even。
是他们告诉我,世界无论变得有多么现实,在我们的内心中还是有我们一定要坚持的东西,比如说相信纯洁的爱情,相信会遇到the man of my life。
在前几集的故事中,我们都用一贯看待事物的方式来评断even的所作所为,但是我们只猜中了开头,却并没有猜中结尾。
在我们被当代那些烂俗的爱情故事所淹没的时候,skam用这两个男孩的爱情故事拯救了已经放弃了美好爱情的我们。
Isak和even的故事让我们想起自己第一次喜欢一个人时甜蜜又苦涩的感觉,那时的爱情没有任何杂质,透明得像一块水晶。
那种电光火石的一见钟情,那种被喜欢的人注视的羞涩的脸红心跳,抑或感觉被欺骗的心痛,都是我们在年少时才拥有的那种把自己完全交给爱情的感受。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们在爱情中受伤,我们渐渐学会了保护自己,学会在感情中计算得失,渐渐向现实世界妥协,变得冷漠、多疑,不再相信爱情,也不再相信生活中的美好。
在skam的世界里,所有人都有现实的一面,所以我们觉得它真实。
但是,我们又能从中发现那些被我们不经意间丢弃的坚持和纯真的美好。
我们仿佛能从isak和even的影子里看到多年前的自己,曾经拥有过或者一直在追寻的刻骨铭心的圣洁爱情。
在现实世界里,我们需要为生活而放弃心中曾经的梦想,会因为身边的人群放弃心中曾经坚持追寻的爱情。
这些都是我们午夜梦回时,心中永远的遗憾。
但是,在skam中,我们又重新找到了当初的感受,所以希望isak和even能够完成我们没有完成的梦想,坚持我们想要坚持的爱情。
我不知道isak“小天使”的外号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我必须承认,他在剧中就是一个天使的角色。
他在活出真实的自己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的爱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天使,在尘世中肩负拯救他人的使命。
但是,在我们的生命中能否遇到真正需要和值得自己拯救的人,有的人很早就遇到了,有的人很晚才能遇到,但是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或遇到了不值得的人,或放弃了自己使命。
所以,我们在哀叹世无真爱的时候,渐渐放弃了我们追寻爱情的坚持。
但是,isak和even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受过一千次的伤害,也不要放弃对真正爱情的追寻、对我们所爱的人的救赎。
因为,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生命中的那个等待我们救赎的人,对他说:You are not alone.看着他在自己怀中安静的睡去……在晨光初现的早晨,静静看着他的睡颜……在他醒来时,告诉他:You and me, minute by minute. In this minute we are going to kiss.
第三季剧终,结束了我这几个月以来每天半夜3点钟准时醒来看更新的节奏。
但是,在12月17号的凌晨3点,我依旧迷迷糊糊醒来,打开skam的官网,看到新1p的更新时间仍然是2016年12月16号19.19。
一下子清醒过来,原来昨天已经季终了。
从来没有这么用心的追过一部剧,也曾经抱怨官网的遛粉技术“高明”,睡眠严重不足,黑眼圈几斤重。
但是依旧心甘情愿的为了等更新与大家熬夜群聊,到视频下面写下长长的评论,凌晨三四点看到更新的兴奋与激动。
但是,这一切已于昨天戛然而止,我不用再熬夜,也不用再为剧情的走向惴惴不安,也不会有熬夜只等来短信更新的抱怨…习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虽然知道不会再更新,但我还是不自觉地一遍又一遍刷着官网,心怀侥幸的期待看到新的内容,哪怕是一条小小的短信…明明最后一集isak和even都是甜甜的幸福的味道,为什么我还是有点想哭,是因为这即将到来的离别吗?
最后一集从偶像剧里的爱情又回到了现实,没有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承诺,我们的人生还那么长,未来还那么遥远,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命运会给我们怎样的安排,但是,我知道,这一刻,我是如此爱你,isak这样告诉我们。
虽然知道这部剧想呈现给大家的是现实中的爱情,但还是相信在另一个平行世界,isak和even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永远…
在这个剧刚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在公众号吃过各种安利,但是一直拖着没有看。
前几天在B站看了一个阿婆主的视频,被攻的霸气秒到,立马找资源看。
这里真的很酷´_>`本以为一季十集会很长,没想到每集也就大概半小时左右,十集也就想看了一个长电影,一个晚上就刷完了。
这是《一年生1》之后,看过最好看的同性恋题材的电视剧。
看腐剧我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两个主角不可以太“伪娘”(就是学着刻板印象的娇弱女性形象,其实真实的女人也根本不那样,根本就是二次元了),很多同性剧都把男同性恋的受弄得很“伪娘”,搞得好像在看一个男生和一个长得是男生的女生在恋爱一样,就像在卖腐。
但是我觉得,生活中的同性恋多数都是正常的男生,他们有阳刚的气质,他们和普通男生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爱情取向是男生。
他们虽然是同性恋,但是和普通男生一样,有兄弟一起聊party,而不是只有女生做gay蜜。
兄弟一起聊party,而不是只有女生做gay蜜。
所以我喜欢《上瘾》和《一年生》,主角都是有正常荷尔蒙的男生,虽然《上瘾》比较偏色气《一年生》偏清水,但是不会在同性恋这个话题上大做文章,都是爱就爱了。
能让人感觉到同性恋只是爱情取向上和普通人不一样,其他都一样的话,爱情线就要拍的尤为动人,反正我基本都是沦陷在“攻“深情到爆炸的眼神里的,无论是《一年生》的钢炮
还是《上瘾》的顾海
还是这部剧的EVEN
盯盯盯
太喜欢了啦
多放几张眼神杀
哈哈哈真诚不做作,眼睛里有星星,让人觉得这个人是打从心里爱着欣赏着眼前的人,与其他无关只与爱情有关。
换个角度说,这三部剧都是有些偏美好的理想剧,没有直视gay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但是我相信,以后的同志会像这些剧里一样,同性恋的烦恼就和普普通通的人一样,为自己喜欢的人喜不喜欢自己而烦恼,而不是为世俗烦恼。
颜控一本满足《羞耻skam3》在我看来更像是一部励志剧,看完以后会觉得,在人生迷茫的时候都适合看的剧。
so,现在来说说,这个剧值得种草吃安利的理由。
这个剧虽然名字叫《羞耻》,但是两个主角从头到尾都不用羞耻,甜鼾鼾一直到结局(除了中间小分离虐一下)。
Is小天使和ev神 剧情就是一个情场高手的撩汉史
在那遥远的北欧某所学校三年级,有个转校生心机攻,就这这位even童鞋
就是我,嘻嘻二年级有个还在自己是不是gay摇摆的天使受isk童鞋,他的父母离异,母亲是宗教狂热信徒但isk同学却偏爱自然论多过上帝论,他住在一个公寓,还有三个好朋友。
小天使就是我啦撩汉第一步:怒刷存在感,引起对方注意开学的那一天,even对isk一见钟情,但他不说,每一个情场高手都知道,表白应该是胜利的号角,而不是发起进攻的冲锋号。
他默默制造各种偶然出现在天使受isk的视野怒刷存在感,像是不经意般,在饭堂,在学校的街上。
这样一张好看的脸总是会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的,平平无奇的皮囊慎用。
果不其然,因为心机攻even的频频出现(帅气的颜值)成功引起天使受isk的注意,配合上导演的慢放动作和慵懒的音乐,even风骚的走位把潇洒帅到极致。
真的被秒弯了撩汉第二步:制造生活的交集点,真实存在到对方的日常因为被逼无奈isk参加了一个社团,在社团的聚会上“偶遇”了even。
这一次,比起isk的害羞,even主动搭讪了isk,两个人有了表面交集。
even主动出击,制造和他聊天的机会,虽然只是表面上不痛不痒的话题,但是起码不是陌生人了呀!
奇怪的男友力打开方式真觉得这就是even的高超之处,他表现的完全就是一个学长对一个学弟的态度,言语不会过分亲密,心机就在眼神和微笑却又炒鸡有爱的,像不像那个跟你暧昧却又不捅破窗户纸的暧昧对象?
让你总觉得他对你有意思,但是又怕自己自作多情种。
认输认输真的认输了这个眼神和笑试问有几个人能招架这种高颜值主动势力?
isk喜欢上了(暗恋)even,就像我们暗恋一个人的时候那样,isk在互联网收集关于心机攻的所有。
这个剧的真实之处就在细节体现,你有没有蠢过去百度一个人的名字,哪怕你知道不可能会搜到ta,但是看到和ta同名字的人你都觉得有趣又可爱。
isk抱着电脑看好几遍even的视频的样子,像不像你把ta的微博朋友圈空间翻几遍的样子?
这期间他们常有像是普通朋友的招呼和交集,但是isk以为只是自己在喜欢even。
even会和他打招呼,邀请他去他家玩,但都不会有过分的亲密言语or举动。
这种暧昧的撩拨,我只想说,高!
实在是高!
第三步:捅破窗户纸,关系才能更进一步
无言的对望isk上网测试自己只有20%的概率是gay,还可以抢救一下,于是借着酒和女孩想要抢救自己,在聚会上两人各自与各自的女友拥吻,眼神却忍不住看向对方。
默默计划着 感觉在这个时候,even已经吃定isk是喜欢他的了。
大神敏锐察觉到受想要把自己掰直,要赶在他没掰直前赶紧确定关系,不要被小姑娘骗走了。
今晚,就是绝佳机会!
最好的时机是现在聚会结束后,众人走后even特意返回来留了下来和isk收拾,主动聊天营造幽默感,isk被even的玩笑惊到大呼不能开这种玩笑,even直视他:“我更过分的玩笑都能开”。
气氛暧昧差点kiss但被无意打断,但其实两人的距离已经更近一步,就差那层窗户纸。
夭寿啦!
天神和天使私奔了之后在cosplay的情侣聚会中,两人在各自的对象打扮下成神话里的样子,even看时机成熟,带isk出去散气,even骗isk溜进别人家的泳池里去游泳,以水底憋气游戏作弊为理由在水底kiss了isk。
我只能高,高,实在是高,这种捅破关系的试探方式留了活路,如果这个时候isk拒绝还能说只是游戏作弊。
even头小还是isk头大?
但是,如果isk是有意的,这个kiss就可以顺其自然下去。
so,两个人就自然而然在一起了。
第四步:360°宠上天
在一起后简直化身宠isk狂魔,各种温柔的眼神和kiss,甜到鼾的那种。
我觉得even和isk的感情之所以动人,和在这些细节中是分不开的,两个人不会特意去卖肉卖腐矫揉造作,确定了对方的心意就坦然面对自己的感情,那种幸福和甜蜜是可以感受的到的。
还有就是,even是真的很攻和霸气。
最喜欢的就是在厨房even对嘴型唱歌那一段,撩爆了!
小天使:我除了痴汉盯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我是你的梦中情人吗?
”“你是我的梦中情人““再说一遍”
有一段时间even以发展太快而疏远isk,也是全部唯一有点“虐”的点,可是也是因为这段我真的很喜欢even和心疼even。
在这段感情里,even已经接受了全部的isk,但是isk还没有全部了解even。
而even和isk的性格也是很有趣的,他们的本质和表现出来的样子完全相反。
看起来霸气十足和总是开朗的出现在isk面前的even,那个笑起来小虎牙很可爱的even,看起来有着学长般的成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even,其实他极其孤独和悲观,他不敢睡觉,因为觉得“死亡和睡觉是远亲”,他不敢相信幸福,觉得想要永远拥有一个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失去他。
那些美好的事情,他觉得恐怖,只敢寄托在平行的空间里。
在宇宙某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他不敢回isk的短信,给isk的画有两个画面,一个是现实中,一个是假想的平行时空,但是他想做的事情,都寄托在平时时空。
我很想你强者露出脆弱面,这样的反差使得even这个角色是能让广大女性母爱泛滥的。
而isak,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很文静甚至木讷的,看起来就是那种让人想保护的男孩。
可是,他其实是一个很幽默乐观和坚定的人,并且,他看事情都是看向美好的那一面。
平行论在他确定和even的心意后,直接像父母坦白他有男朋友了,在知道even有暴躁症之后,虽然对感情困惑,但还是坚定的去找even并且告诉他:你不是一个人。
isak的成长和勇敢都是肉眼可见的变化,从一个宁愿蹩脚的撒谎也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人到一个为自己做过的错事坦然道歉的男孩,不能说没有even的影响,或者说,正是因为爱着even,他愿意直视这个世界。
iska的撩和幽默,都体现他放开了心。
我会的iska撩妹也是一套一套的,很温柔细腻会化解尴尬的一个人。
他去和被他用来掩饰自己是gay而交往的ema道歉,不是说主语“我错了”,而是说:“二年级有个混蛋想邀请你去参加晚会”。
ema笑着和解了。
他碎碎念的帮助照顾even的病,even说:“”你现在成管事婆了吗?
”iska也不生气,而巧妙幽默的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在街上接到一份传单,上面写着” ▼
even接话
isak接话真的被isak的温柔和细腻暖到。
对待以后的人生isak的人生观如此豁达:只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生活在眼前。
(第四季isak持续走在真理的前端6666)
—“So what happened after he climbed up the tower and rescued her?”—“当骑士爬上楼顶把公主救出去之后发生了什么?
”—“She rescues him right back.”—“他也救了他。
” 谁会不羡慕这样的爱情呢,不管你是什么样子,健康还是疾病,我都爱你,尊重你,和你在一起嘴角都是360°疯狂上扬。
好甜啊《羞耻》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影视,除了爱情线之外,其他线也都很戳心和令人反省。
1.兄弟情
isak和朋友的日常贯穿全剧,讨论女孩,讨论性,讨论paty,就是几个普通男孩对成长的探索。
几个兄弟都很豁达,在知道isak是gay后还是像以前一样正常相处,光这一点就已经很感人了。
给isak感情上的建议充当军师,虽然isak因为情绪失落而无意伤害了朋友也能够和解。
有一个片段,isak因为even到访把兄弟们赶出去,几个男孩嘴上发着牢骚“外面好冷”还是愉快的出去了,衷心为兄弟的快乐而祝福的那种愉快。
还有后来在楼梯间遇到even,他们很主动上去夸even优秀。
后来isak知道even暴躁症后怀疑even的感情甚至想放弃,也是兄弟们的鼓励打消他的忧虑,勇敢和even在一起。
不戴有色眼镜看待朋友,包容朋友的过错,倾听朋友,鼓励朋友,祝福朋友的幸福,isak几个兄弟之间的感情很让人羡慕。
这些对于成年人都是奢望了,越长大感情似乎就越成为易碎品,即使和解也难以释怀,羡慕剧中的他们如此坦荡。
有时候我们走了太久,甚至忘记为什么出发,也很久没有直视朋友这个词,多久没有倾听朋友,因为一件鸡毛蒜皮就放弃朋友。
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在身后,灯熄灭了,影子还在。
2.亲情
我会一直爱你无论你是什么样子,你都是我爱的儿子。
有时候,如果父母的期待值低一点,会不会孩子的人生能快乐许多呢?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享受自己人生的权利,可是为何父母总想孩子走自己规划好的路线。
我好羡慕他们父母的开明,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选择,只为孩子感到幸福祝福,尊重和鼓励孩子享受生命的权利和自由。
但我也问我自己,我以后可以成为这样开明的父母吗?
如果是,那首先我就得让自己成为一个开明的人,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
3.同性恋议题:究竟哪里才是青春鸟的理想国,而你我为何徒剩一身的羞耻
同性恋这个议题在本世纪还是热议话题,即使是自称受过高等教育的许多人还是无法接受同性恋。
“是那些年来即使被恫吓着被憎恶着也一直站出来声明自己立场的人,勇于出去为自己权益斗争的人,他们有的甚至被殴打被杀害,他们这样不是为了想要标新立异,而是宁愿死也不愿意隐藏真实的自己。
”《断背山》中的主角之一就是不愿意隐藏自己而被殴打致死的。
这大概也是我喜欢看同性恋影视的其中一个原因,爱情更纯粹,追求的本质更简单。
因为他们需要对抗世俗,就要更从幸福的本质和人的权利的初衷出发,从而更豁达。
有时候觉得,同性恋就像以前被封建习俗压迫的异性恋,古时候的异性恋也是经过诸多先人的努力才冲破了封建习俗的压迫,我想总有一天,同性恋会像现在的异性恋一样,自由的自然的走在阳光之下。
但有时候也觉得很讽刺,关于同性恋的影视基本不会涉及到出身这些因素影响感情,在同性恋的议题里,“世俗的眼光”是主要的阻碍矛盾。
而在异性恋的影视里,会涉及到门当户对、房车、文凭、父母等等爱情之外的因素,异性恋终于冲破了几千年的封建习俗可以追求自由的恋爱,又给自己设置了条条框框的“羞耻”。
我们终于争取来了自由恋爱的自由,但是我们真的自由了吗?
还是...依然羞耻着?
关于isak和even的后来(含第四季剧透)因为看了第四季的原因,决定将isak和even的整段感情连起来总结一下这段超美好的爱情,因为第四季的影评想留着说那第四季的主角sona。
根据第四季可以知道even为什么在三年级才转学。
even曾经是sona哥哥的兄弟组“气球小队”中的一员,因为几个人常常混在一起,所以even和sona也认识。
叫气球小队是因为他们这么出场的哈哈哈even后来犯病,想要kiss其中一个兄弟和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但是“气球小队“当时并不知道是因为even有暴躁症。
even为了让自己获得镇定读了《古兰经》,但是《古兰经》里说同性恋都应该下地狱。
even因为心灵受重创转学,和气球天团断了联系。
以哥哥为首的气球小队sono曾经以为哥哥是因为even是同性恋才不再和他玩,后来哥哥说:“even不和我们玩了,他有过他的生活的权利。
”在知道even原来是因为暴躁症后,其实气球小队还给even发过信息,只是even没有回。
在遇到iska后,even才逐渐和过去的自己释怀,最后和气球小队和解了。
看到even和气球小队笑着聊天,真的觉得友情很美好啊!
第四季even和isak同居了,两个人都变得更阳光和坦然。
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救赎,都为对方而变得更美好,在一起就会很快乐。
isak的生日,even紧张到连番茄汁都考虑到。
朋友说:“你太夸张了”。
even :就让我继续夸张吧,你们可能不知道,一年中剩下的363天,他都如何对我的。
他好得我觉得我都配不上了。
朋友:我看到的可不是这样的,我看到是一个绝对够格的男朋友把一个坏脾气小孩转变成可爱大男孩的够格男朋友。
看着他们就会觉得,爱情真好,生命真好啊!
何处是自由的理想国?
或许,你的心自由,你就是自由的。
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凝视你。
你凝望世俗比较,世俗更把你比较。
你凝望美好,美好也回望你。
lifi is now耽美剧我不会站真人,特别是两个演员明确自己只是演戏是直男的情况。
iska和even给的感动和美好会一直存在,在平行的世界里,我想iska和even会一直幸福下去的。
感谢 塔利亚·桑德维克·莫尔和 亨利克·霍尔姆用如此自然的演技演绎了至今为止我看过的耽美剧最美好的少年同性恋情。
他们对同性恋演员的回应也真的是很优秀,不扭捏回避,大大方方的夸赞对方,与对方合作演绎这个角色很荣幸。
特别是霍尔姆,他还没成年,可是对待爆红和人生的态度真的很值得学习,不忘记本质,最记得他对镜头说:life is now。
我是福利分割线
https://pan.一到季4aidu.com/s/1y95HL6OB去掉中字2QtWXDU9azK1HA码:6n9a其实B站有很多剪辑,或者第一弹都可以看,安利哟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影评...大爱even和iska哈哈哈
颜值确实不错,但是忍不住觉得两个主角都挺恶心的
一个为了接近自己喜欢的人,毫不在意自己玩弄别人感情事实的人;一个见到一个偶遇的人,便抛弃了忍受恋人身上一切,不离不弃相伴多年,即使离去对新的恋人也没有生气,而是说要照顾好对方的完美恋人的人;两个极度自私,极度不在意他人感受,却以真爱的名义肆意伤害其他人的人,在一起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作为彩虹群体的一员,没人有权利去说教我,“所有的爱都是爱”。所有的爱都是爱,但出轨的爱,为了爱而伤害别人的爱,并不是爱,而是自私。一个故事,如果调转设置,把两个人互换为异性恋,那么两个人都是无可救药的,被人唾弃的人。虽然同性题材的展示值得鼓励,但是故事里塑造了任何和出柜/性别认同的痛苦有关的事么?没有。所谓的犹豫只是对自我渣男本质的排斥,而寻找的托辞。建议两人永远不要分手,别去祸害其他善良的人。
小天使的演技惊艳!【话说乔任梁逝世之后一大堆人开始讨论抑郁症,skam火了之后又有一大堆人讨论躁郁症了,可他妈有什么用呢,患者还是都活得很痛苦,有几个人真正关心我们帮助我们哇,虚假的同情心:)
甜甜甜甜甜
挪威版上瘾,mv或学生作业,颜接受无能。
男主角真的演技超棒,希望推出更多精品!
因为评分期待过高,很规规矩矩的青春肥皂剧,不过剧里有些对话还是很精彩的
不管了我就是颜控,EVEN太能撩了,晕倒
无聊死
各种意义上的2016 LGBT最佳了……少年的成长和懵懂爱意,两位年轻的演员贡献了真诚而又恰如其分的演绎。最关键是颜值还辣么高啊啊啊啊啊啊!
在这个真·青春剧里:青春不是吸毒堕胎劈腿是去搜暗恋对象提到的电影看个遍是在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好朋友的性取向之间小心翼翼的平衡是第一次哥们分享秘密时的忐忑和被理解后的兴奋是和多年不和的妈妈和解后掉的眼泪这些95后小鲜肉,演技花式吊打中国的同龄面瘫。原声带更是超满分。
对同性恋在自我认知上的困顿、迷惘、自我接纳的描写挺不错,但是不能接受那些男人为了实现他们男性间普遍的自我认同而反复贬低女性的行为。
sakm作为现在青春剧最好的地方在于,每一季都会从不同主角的视角来看待周围的人事物。如此多角度的拍摄方式,还有导演贴合青少年的性格编写的剧情,都是让大家喜欢的缘由。没有人喜欢孤独,没有不想被宠溺,不想被邀请去爬梯。三季来也有很多精彩的“人生文摘”,小天使说活在眼前,我们都知道。 7.4
很遗憾,我国没有这样的真正反映青少年烦恼和成长,麻烦和欣喜的影视作品,满眼看到的只有假到只剩下皮套的做作作品。据说编剧花了半年采访调查了大量普通的挪威中学生才写就了剧本,想必这就是差距,这就是有些影视剧引发共鸣令人沉默的原因。
e神啊啊啊啊。。。。
我的妈好看炸了!!!!!!!!!!这部剧唯一的缺点就是他喵的太短了!!!!!!!来100集啊啊!!!!
前兩季還挺好看的,感情只是一個主線,還有其他的故事,這一季除了賣腐之外就沒有其他人的故事,其他人都沒有完整的形象了,而且那個高一點的男的長那麽醜,看了四集,還是看不下去了
前四集看得要睡着了,后面四集有亮点,但是整体来看打分过高
弹幕开到三十八级,也会有腐人说想当男人,祝成功
第七集第八集刷了十遍的我(老母亲慈爱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