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骑士

Whale Rider,鲸鱼骑士,驭鲸少女,Te kaieke tohora

主演:凯莎·卡斯特-休伊斯,拉维里·帕拉特恩,薇姬·浩顿,克利夫·柯蒂斯,格兰特·罗阿

类型:电影地区:新西兰,德国语言:英语,毛利语年份:2002

《鲸骑士》剧照

鲸骑士 剧照 NO.1鲸骑士 剧照 NO.2鲸骑士 剧照 NO.3鲸骑士 剧照 NO.4鲸骑士 剧照 NO.5鲸骑士 剧照 NO.6鲸骑士 剧照 NO.13鲸骑士 剧照 NO.14鲸骑士 剧照 NO.15鲸骑士 剧照 NO.16鲸骑士 剧照 NO.17鲸骑士 剧照 NO.18鲸骑士 剧照 NO.19鲸骑士 剧照 NO.20

《鲸骑士》剧情介绍

鲸骑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佩(凯莎·卡斯特-休伊斯 Keisha Castle-Hughes饰)是新西兰海岸上古老部落的酋长孙女。母亲曾经诞下龙凤胎,但不幸她和男婴都死去了,心灰意冷的父亲远走他方,剩下孤女佩给祖父母抚养成人。 奶奶非常疼爱佩,而酋长寇罗(拉维里·帕拉特恩Rawiri Paratene饰)却一度认为孙女是不祥之人。现今更令寇罗头痛的是继承人的问题。这个部落的有着严格的信条:继承人必须是男性。而眼看自己的儿子无法继承家业,寇罗万分苦恼。他从族人中间选出壮健男子,希望可以培养成为领袖,结果很不如意。而他的孙女佩,却在练习各式武艺,一心要接过爷爷的担子。 寇罗却执意遵从族人规条,不允许女性当上领袖位置。直到一条鲸鱼搁浅在此处的海岸,事情才开始峰回路转。佩凭着出色的勇气和能力,让爷爷改变了决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玛丽·居里大明星星河战队2:联邦英雄特殊案件专案组TEN灵异侦探社快跑或飞翔屏声敛息办公室第三季三亿元事件奇谭澎堤池奥赛罗好或坏的东载丛林精神需要浪漫2012毁灭状态基督诞生记还魂狩猎传说罪恶王冠:失落的圣诞节赤焰战场2天下第一芒刺心之界限我们是你的朋友出包王女DarknessOAD3逃狱者飞吧开天龙替补演员最后推拉武媚娘传奇

《鲸骑士》长篇影评

 1 ) 鲸 骑 士

ㄧ、楔子守着鲸鱼传说的科罗,以及骑在鲸鱼上的派凯亚,编织了毛利人伟大的生命承传。

传统,总在每ㄧ个当代面临挑战;每ㄧ个当代传统的挑战者和守护者,总为后代缔造出最佳的新传统。

缔造的历程,总在尊重与接受之间,总在相信与原谅之际,迸发出人性最美的奇景。

老酋长并没有犯错,他做每ㄧ件对的事,却一步步把自己逼入绝境。

小女孩一直在犯错,她做每一件不对的事,然后也一步步把自己逼入绝境。

但是,二个人都从绝境重生,因为有人把对的事给做错了,因为有人把错的事给做对了。

因为尊重与接受,因为相信与原谅,两个人救援了自己和对方,也连手创造了毛利人的新传统。

二、传承科罗是承传毛利人传统的守护者,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挑战,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挫败。

挑战传统的是他的孩子和孙子,挫败的是身为父亲、身为爷爷的他,以及身为酋长的他。

他的二个儿子都成了祭品,孙女也成了祭品,鲸鱼成了祭品,科罗自己也变成了祭品,他差一点就在祭典中死亡。

科罗的长子波鲁朗伊不愿意当酋长,生的儿子和老婆一起难产而死,只留下一个孪生的女儿。

波鲁朗伊不顾父亲的反对,把女儿取名为派凯亚—传说中的鲸骑士派凯亚,毛利人的领导者派凯亚。

然后,波鲁朗伊远走他乡。

科罗的历代祖先都是酋长,但是科罗的长子离开故乡,科罗的长孙死亡,身边的次子孙女都没资格当酋长。

产房的吟诵声中,科罗面对二张空了的婴儿床,到底如何向祖灵解说这段空白呢?

老酋长抚养女婴,等着长子回来。

长子回来了,热情的迎接,圣堂中的拥抱,女教师的相亲…,老爸爸焦急的心,换来的却是「等我要走的时候才告诉你」、「你根本不了解我」。

波鲁朗伊斩钉截铁的告诉他,已在德国结婚,老婆已怀孕,他不打算回来。

老酋长激动、失望,心肝碎裂的厉声怒骂。

月光下,「他对我非常严厉,因为我不能如他所愿」,小派回答「我也如此」。

父女的对话,镌刻成酋长一生的伤痛。

当小派决定和爸爸到德国时,离开的催促声中,依着小孙女「再一圈」的要求,科罗骑单车载着她在院子草地上打转。

科罗的心,终于像粉屑一样洒入海洋。

隔着窗,观看远去的长子和孙女,「看个够吧!

」身边又传来老婆的嘲讽,老酋长的心……。

科罗心中的伤痛无人能解,他无法面对祖灵,因为历代祖先都是酋长,他的下一代却不是酋长,他的族谱从此中断。

哀恸的他,下了最悲惨的决定:开办神圣学校,要求各家把长子送来,训练古老的仪式和技能,挑选通过考验者成为新酋长。

听到鲸声又踅回的小派,不知道自己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只看到冷漠的祖父,只知道「不公平」,只看到更加严厉的科罗。

却不知道:老酋长用最凄凉的声音,教别人家长子吟诵古老的祷文;用最悲痛的怒吼,教别人家长子瞠目、吐舌、抓胸、挥刺长矛。

科罗承担所有的错,因为他承担所有的责任。

当海米的长矛被小派打到地上,当每一个长子空手而返,当所有的长子也都当不了酋长;随身的鲸齿在沉重的潮汐声中,继续沉向深海。

科罗无助的哀求祖灵、呼唤祖灵,圣堂屋顶上的鲸鱼骑士,却在暗夜中怒目而视。

老酋长不再说话,长卧不起,不声,不动,不思,不睡,不食,不语……。

看着搁浅的鲸群和大鲸,看着和他一样奄奄一息的祖灵,祖先传承的神圣知识泡在海水中濒死。

跪在海中吟诵祷文的科罗,是求生、求助还是求死呢?

三、对错酋长一直负责的,做每ㄧ件应该做的、对的事,相对于神圣的传统而言。

酋长也一直做错每ㄧ件事,相对于亲情与现实的条件而言。

当他坚守传统:长子才能当酋长,而不是传承酋长所带领的毛利人传统之时,他就走入死亡的幽谷而无法救赎。

波鲁朗伊是长子,可是他是一个雕刻艺术家,纤细敏感而脆弱的人格特质,让他无法承受严厉的要求(当一个酋长),让他选择逃避来处理死亡的伤恸,让他避居海外10余年,让他毫无责任感的带走小派。

他从来不知道,把女婴命名为派凯亚,对父亲是多么的残忍。

他从来不知道,他逃家10余年,对身为酋长的父亲,是多么的残暴。

他从来不知道,他和他的德国新娘和他的孩子,不回来接任新酋长,对守护毛利人传统的父亲,是多么严重的控诉。

他从来不知道,把小派带回德国住(一阵子),对于每天守护孙女的祖父,是多么严重的伤害。

他从来就不知道,在父亲面前大声吼叫「你根本不了解我」,对于生他、养他、育他的父亲而言,是多么荒谬的一件事。

因为,几十年来,身为长子的他,可曾了解父亲的心意?

抛弃长子责任的他,可曾知晓父亲承担的苦痛和责任?

拉维里是次子,不管他有多好,都没有机会继承酋长。

他终日喝酒、无所是事、体胖痴肥,身为次子的他只能选择如此,因为他的酋长父亲—只要长子。

可是,他不但是长矛高手,他的身边永远有一群人,他是天生的领袖人才。

沙滩护鲸的过程中,他带领、分配、指导、安慰、鼓励…族人的言行举止,正是一个酋长的气质和风范。

派凯亚只是孙女,不是长子,更不是男人,所以绝对不能当酋长。

可是小派从小就像个男孩,坚毅果断绝不退缩,机智、勇敢、认真、顽强绝不气馁。

小派学习传统的神圣知识和技能,比谁都热诚,成绩更是好的不得了。

小派遭受性别歧视的不平等待遇,她不但没正面和酋长冲突,还愿意向酋长道歉。

她不冲突,也不逃避,更不因而怨天尤人,或怨酋长或怨自己。

她反而更努力学习,偷偷地学习,而且学的更好。

她懂得尊重酋长懂得接受传统,她更懂得相信酋长原谅传统。

她说「不是科罗的错,我是女孩不是科罗的错」,她在演讲比赛中,更骄傲的说「我历任祖先都是酋长……」,她努力去寻找传统的新方向。

女孩派凯亚,真的是一位酋长,一位新时代的毛利人领袖。

从波鲁朗伊、拉维里到派凯亚,他们都是科罗的亲人,可是他看不到他们个别的特质,只用长子的框架来筛选对待的方式。

科罗有情,有深深的亲情,可是却固执于神圣的传统,而执意牺牲亲情。

所以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对的,对在:神圣的传统。

可是他把每一步都踩错了,错在罔顾孩子的特质,错在罔顾深挚的亲情,错在不知通权达变的固执。

固执的科罗,正是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

他会改变吗?

波鲁朗伊、派维里、派凯亚三个孩子,接连着趴倒跟前,他还是不为所动。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了解他,虽然身为老婆的她帮不了他,却知道要等待适当的时机出手,才有可能帮助他。

所以,她一旁看着他受苦,而及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

美妙之处在于,她总是在适当时机介入,例如:抱走女婴,等小派回来带队吟诵…,而不会贸然介入而发生正面冲突。

不管他多么固执的去做了什么?

她总是看着、等着、候者、陪着,给他日常生活作息的照顾。

不管他倒了,崩溃了,不管病得有多严重,她都还是陪着,护着,等他起来。

她看他一步步陷入困境,却又收起小派拾回的鲸齿,因为「不,他还没准备好!

」真是睿智呵!

不出手比出手更难呀!

什么时候出手呢?

当酋长拉不动大鲸而彻底崩溃时,骑着鲸背出海的小派,随着鲸群沈入海中。

海岸上,男孩开始吟诵祷文,族人开始惊慌而担忧小派之时。

小派的祖母把鲸齿交给了酋长「谁捡到的?

」「你明知故问」。

这时候,酋长的心,才提在眼前,随着族人焦急地担心—入海的鲸骑士。

他把鲸齿挂在昏迷不醒的派凯亚身上,守在床边等她醒来!

酋长终于知道「不该怪谁!

」「不需要怪谁!

」。

终于知道「该怪谁?

」根本就是妄念,因为他不能接受「现在」的好。

因为他用过去的好,否定了现在的好,否定了三个孩子和亲情。

四、派凯亚小派的出生就是一场错误,该是男婴活下来当酋长的。

小派的命名也是一个错误,骑在鲸背的领导者,派凯亚应该是男性。

小派留在祖父母家隔代教养就是一种错误,女婴该跟着父亲一起生活。

小派从小就不该缠着祖父,错误在于令祖父日日牵挂未归的长子。

小派不该半夜跑到独木舟上哭泣,不该和父亲离开,不该离开了又跑了回来,不该不服从命令坐到后排,不该偷学兵器武术,不该打掉海米的长矛。

小派不该介入神圣学校,不该下海捡起鲸牙,不该召唤祖灵,不该让牠们濒临死亡。

小派不该爬上鲸背,不该带领鲸群出海,更不该死里逃生又活着回来。

小派出生以来的每一件事,都违背了神圣的传统。

但是小派把每一件错的事,都做对了!

用深情,用相信,用原谅,用尊重,用接受,用勇气,用毅力……,小派做对每件事,小派让每一件事,慢慢变成对的事。

酋长习惯于用强制的方式,来帮助别人。

科罗用曳引机集合众力,用缆绳强拉鲸尾要帮牠转向。

然后习惯性的失败,再习惯性的萎糜与伤悲。

小派总在别人或自己失败后,再用另一种方式来努力。

她行「古礼」顶额触鼻,然后爬上鲸背,宛如圣堂屋顶上的鲸鱼骑士。

派凯亚说「快走啊!

」大鲸闻声摆动尾鳍,拍岸入海。

「我的派凯亚呢?

」祖母大声疾呼「我的派凯亚呢?

」族人才看到骑着大鲸,领导鲸群出海的「派凯亚」。

「我不怕死」大鲸潜入水中时,鲸鱼骑士派凯亚如是说。

小派赴德国的路上,听到祖灵的呼唤,知道她不能走。

小派呼唤祖灵,牠们来了。

「但是这样子不对,牠们奄奄一息!

」小派知道错了,「牠想求死,活着也没意义了」,小派听得到酋长和祖灵的悲凉。

「该怪谁?

」小派用行动证明不需要怪谁。

小派潜入安静而墨绿的深海,找回酋长的鲸齿,带着复活的祖灵入海重生,证明她是祖灵拔选的「派凯亚」。

五、鲸齿酋长因为只能尊重与接受传统,却不能尊重自己的孩子,接受现实的状况;所以把每一件对的事,都做错了。

小派因为相信与原谅酋长和传统,所以把每一件错的事,都做对了。

酋长是在传承神圣的道统,可是每一步都踩在自己和儿孙的脸上。

不能权变的结果,就是挫败,挫败致死。

小派的每一步都踩在酋长和传统的痛处,但是她努力成为解决困境的答案,愈多走一步就愈证明她就是派凯亚。

她说:我就是派凯亚,我已骑鲸而来,不用怪谁,大家都很好!

不管派凯亚是不是长子,毛利人神圣的祖灵仍将继续传承。

独木舟下水的庆典上,鲸齿就挂在我胸前—我是新酋长。

新的时代,每个人、每件事、每个传统,都将面临改变。

改变的契机是什么呢?

有智能的人会乘风疾行,没有智能的人会避风不行;努力的人会逆风而行,不努力的人会随风拖行。

大智能的人会呼风唤雨,携伴同行。

中智能的人会伸出双手,拉拔友伴顺风而行。

小智能的人会走入风中,随风飞舞而去。

您是哪一种人呢?

祖父、祖母、父亲、叔叔以及小派,他们各是怎样的人呢?

坚持要把女婴送走的老酋长,为什么会变成疼爱孙女的老祖父呢?

疼爱孙女的老祖父,又为什么变成更加严厉的老酋长呢?

不愿责怪别人,只知责怪自己的老酋长,为什么会从瞠目吐舌大吼的毛利勇士,变成一个忧郁悲伤卧床不语的老人呢?

一个用尽各种方法责备自己的老人,经历了什么契机,才会开始呼喊「该怪谁?

」而走出自责呢?

一个问天、问地、问遍祖灵,仍不知道「该怪谁?

」的老酋长,如何体悟「不用怪谁」,如何了解—她,就是派凯亚,就是新的酋长呢?

波鲁朗伊为什么不当酋长?

为什么逃离家园?

为什么偷偷结婚生育?

为什么跑了回来?

为什么回来了没说立刻要走?

为什么立刻就走?

从丧妻到再婚,从丢下小派到回来看小派,一切都没改变。

为什么,他一直没改变呢?

为什么他永远不懂老父亲、老酋长的心?

为什么他永远只顾自己?

拉维里叔叔,一个堕落的鲸骑士。

他灰心丧志,无所是事;他终日喝酒,懒散肥胖。

因为他是次子—活在长子光环之外的男人,从小他就渐渐明白自己是次子,明白自己多棒多努力多聪慧多爱父母多有成就—都没有用。

因为爸爸是酋长,酋长的眼中只有长子,只有长子才有资格当酋长,只有长子才能继承神圣的传承。

因为他是次子,甚至没人要求他—要好,要更好,要非常好!

甚至也没人要求他—不可以不好,不可以愈来愈不好,绝对不可以不好!

他知道自己不是「重要人物」,他会识趣的—走开。

可是,他开始在海滩跑步,(酋长只诧异的看他一眼,问都没问一句。

可悲吧!

)是什么契机、什么力量,让拉维里开始振作起来呢?

答案是:小派。

为什么他会答应教小派学长矛?

之后,他的人、他的心就开始沸腾而振奋呢?

是什么力量,让拉维里在海滩护鲸行动中,像个酋长般自在的带领族人呢?

一个人之所以会觉得「我很幸福」「人生好美」,是因为适度的自我满意,带来适度的安全感与自信心。

一个人要如何才会拥有适度的自我满意度呢?

就得看他自己订定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相较于他人为之订定的角色行为内容(做哪些事)与行为标准(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好),二者之间距离的大小和能否达成的可能性。

波鲁朗伊是个长子,父亲对他赋予高度严厉的角色行为与行为标准,但是他的成就动机与抱负水平却偏低,结果就是这么一场悲剧!

拉维里是次子,这个长矛高手、这个天生的领袖人才,有着高度成就动机与抱负水平,可是父亲却不赋予他任何角色行为与行为标准,结果也就是这么一场悲剧。

小派命定的限制,就如同拉维里叔叔。

可是小派不像叔叔一样,选择逃避选择堕落。

小派不去抗拒鲸齿的权威,她用原谅来消除对祖父的愤怒,她用奋力学习来消除自己的哀愁。

她在海岸公路上听到鲸声踅回,就已知道:她是派凯亚。

她下海赢得考验,她骑鲸赢得相信;她拿到鲸齿,由酋长为她配挂身上。

她证明,她就是鲸齿。

柯落呢?

身为一个酋长,他有超高的成就动机与抱负水平,来相对称于身为酋长应有的严厉角色行为与高度行为标准。

科罗很努力,但是他败得凄惨无比,一路走来求得了自己却求不了他人,「该怪谁?

」差一点就成为他的墓志铭。

科罗还是个幸运的人,二个女人联手治疗了他,为小派挂上鲸齿之后,他开始变成一个幸福的祖父、幸福的老酋长。

这四个人的一生,述说了四种人生,凸显了四种生命哲学的生活态度。

我们很清楚,哪个好,哪个不好。

我们很清楚自己的一生,某时候像谁?

或者大部分时间像谁?

或者一直就是谁?

或者一直不想当谁,却当不了谁?

波鲁朗伊只帮自己,不管是否伤害别人。

到底他这样子有没有帮了自己,也只有他自己知道,知道他自己—是否快乐?

是否幸福?

拉维里帮不了自己,女友和妈妈在旁守护,直到小派拿着他的奖牌前来,他才开始获得援助,他才开始崭新的重生。

科罗的一生,比拉维里更惨,帮不了自己的他,就如鲸群濒死于海滩。

得到老婆和孙女的帮助,才又获得了豁达的新生。

小派呢?

努力帮助自己,努力帮助别人,她是鲸骑士,是生命的勇者。

未完成的独木舟,一直架在海滩—等待长子。

10余年来漫长的等待,终于结束。

毛利族传统音乐与吟诵声中,毛利人战士的吼叫声中,独木舟下水的仪式,把所有的幸福绽放在酋长、派凯亚、拉维里和所有族人的脸上。

银幕前的每一个观众,都自然的绽放笑容—好棒的毛利人!

好棒的鲸齿!

派凯亚!

加油!

 2 )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老人的固执坚持,更需要年轻人注入新鲜血液

以前看综艺的时候看过一些关于毛利人的表演,那时候不太了解只是觉得很滑稽很好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看到叔叔的吐舌头依然觉得很搞笑,可是看到爷爷那么认真、那么严肃地展示时突然觉得很可敬,在他身上看到了力量、传承、不朽。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到大城市的人,对于传统与风俗的消逝还是深有体会的。

20几岁的时候每次逢年过节看到乡人去祭祀、去供奉、去拜神会觉得很封建很迷信,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渐渐意识到这是我们的根啊,我们怎么可以忘记根本呢?

那些想要摆脱传统习俗的人往往是从年轻人开始,而电影中最先开始的则是爸爸。

刚生下双胞胎的母亲就去逝了,还带走作为家族未来的男婴儿,留下了对爷爷毫无用处的女孩,父亲接受不了这个悲痛的事实,接受不了父亲的偏见和固执,毅然决然离开了这个地方,放弃了自己未来酋长的责任,对他来说这个责任太过于古老,已经不值得去维护和坚持。

作为家族未来的新鲜血液也并不怎么看中家族的光荣,他们并不想停留在这里,外面有更广阔的天空,有更新鲜的事物等待着去探寻,而他们有这种思想也是从父辈或者更年长的年轻人那里学来的,显然,过去的传统已经在分崩离析。

作为爷爷的伴侣本应该最支持丈夫的事业,可是奶奶其实也在慢慢的不再坚持该坚持的规矩,女人应该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去生育,而不该去做有害健康的事情,比如吸烟,可是奶奶却和朋友们聚众吸烟。

奶奶也不那么坚持一定要男孙去继承家族古老的使命,为了孙女也敢于挑战丈夫的威严、挑战酋长的禁忌。

失意的叔叔虽然表面上畏惧父亲的威严,可是背后却已经不再毕恭毕敬的仰望自己的父亲,父亲严禁女子学习一切继承者的东西,可是他偏偏乐意教侄女她所想学的一切,格斗、寻找鲸齿等。

整个村庄好像没有人再执着于家族的信条,可是作为酉长的爷爷却努力维持着一切。

他坚持自己的长子生育长孙,即便放弃优秀的二儿子、伤害自己心爱的孙女;他费心费力的去教导年轻的一辈,以身作则,即便挨了后辈的打、丢掉了自己尊严的象征鲸齿。

可是老天总是不让人如意,看着离去的儿子、资质平庸的年轻人,他心力憔悴。

家族的使命,历史的传统,年久的习俗,这些需要老一辈人去坚持和把控,老一辈从前人接过棒,他们也想要传递到下一代。

传统、习俗、使命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它们会经过演变、会经过筛选、需要吸收新东西,老人们负责旧事物优良的传承,而年轻人则需要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

它们虽然没有生命,可是它们也需要养分,一味地墨守陈规它们会枯竭,注入新鲜的血液能让它们以一种新的姿态继续存活、遗传。

公众号:三横兰

 3 ) 捕风说影132|《鲸骑士》:一场破浪领航的性别与文化革命

电影《鲸骑士》是一部由新西兰导演妮琪·卡罗执导,根据新西兰作家、毛利人威蒂·伊哈摩尔的小说改编而成的佳作。

影片以新西兰吉斯本和旺格拉的壮丽自然风光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关于传承与变革、成长与牺牲的传奇故事。

它不仅在视觉和情感上给观众带来了震撼,更通过细腻的叙事和深刻的主题,引发了关于性别平等、文化传承和社会变革的广泛思考。

一、叙事线条影片的故事从毛利人深信的古老传说开始:他们的祖先派凯亚骑着鲸鱼带领族人来到新西兰的一座滨海小村庄。

在这个小村庄里,酋长一职历来由家中长子继承,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

然而,这一传统在一次不幸的分娩中被打破:酋长的长子波鲁朗伊的夫人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但男婴夭折,女婴取名为“小派”(Pai)。

这一变故不仅让波鲁朗伊痛失爱妻和儿子,也让他和家族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小派在祖父柯洛(Koro)的坚持和祖母的照顾下逐渐长大。

尽管她热爱自己的族人,但始终无法获得祖父的认可,因为柯洛一直希望有一个孙子来继承酋长之位。

随着小派的成长,她逐渐展现出了对传统的热爱和超越性别的才能。

在一次关键的选拔中,小派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证明了自己能够成为未来的酋长。

最终,她骑着鲸鱼离开,不仅展示了个人的牺牲精神,也体现了与祖先的连接。

二、深刻启示1. 性别平等的挑战影片最深刻的启示之一是对性别平等的探讨。

在传统观念中,鲸骑士一直是男性的角色,而小派的梦想和挑战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仅赢得了族人的尊重,也引发了观众对性别平等的思考。

小派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性别不应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机会,我们应该摒弃性别刻板印象,鼓励每个人追求自己的梦想。

2. 文化传承与变革影片还深刻探讨了文化传承与变革的关系。

作为毛利部落的一员,小派对自己部落的文化和传统有着深厚的情感。

她的追梦之旅激励着社区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遗产,并重视传统的价值观。

然而,她并没有盲目地坚守传统,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推动了文化的变革和发展。

小派的故事告诉我们,传承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是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3. 家庭与代际关系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和代际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小派与祖父柯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仅源于对酋长之位的争夺,更源于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的不同理解。

然而,在影片的结尾,通过小派的坚持和努力,以及柯洛的内心悔过,两人最终实现了和解和相互理解。

这一情节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也引发了我们对代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4.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影片还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小派与鲸鱼的亲密关系,不仅体现了她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也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秘联系。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村民们共同拯救搁浅的鲸鱼,更是让观众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这一情节不仅让观众反思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伤害,也呼吁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三、不足之处首先,影片在情感表达上有时过于煽情,可能会让观众感到有些虚假和刻意。

其次,影片在探讨性别平等和文化传承等主题时,虽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但并未深入挖掘这些主题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根源。

此外,影片在结尾部分的处理上略显仓促,没有充分展现小派成为酋长后的具体行动和影响。

总之,《鲸骑士》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启示的佳作,让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和奋斗历程,更看到了一个民族和文化的传承与变革之路。

——摘自公众号“公务员树洞”

 4 ) Whale Rider

小女孩佩和其他同龄女孩一样天真烂漫,但海边的土著生活,也培养了她倔强坚强的个性。

家族的遗传也使她非常好强,梦想自己有一天能接过祖父的担子,领导整个华格拉人民。

但祖父寇罗受沿袭千年的传统思想限制,坚持要挑选男性为自己的接班人,无论如何不会孙女的请求。

好强的佩深爱着自己的祖父,她只能等待一个机会,向祖父和族人证明自己有能力领导人民,胜任酋长。

机会终于来了:一只被华格拉人奉为神灵的鲸鱼,在他们居住附近的海滩搁浅了,在水边挣扎的鲸鱼非常痛苦。

华格拉人聚集在一起,准备把鲸鱼送回大海,但大家却束手无策。

这时,佩站了出来,用自己的智慧想出了一个办法,而鲸鱼也奇迹般地懂得了她的意思,终于重返大海。

最后,佩骑在鲸鱼的背上,像当年华格拉人的祖先一样纵情驰骋在海上,她也因此成为了下一位华格拉人的酋长…… 简介有点麻烦,把整个故事完完整整得讲出来了。

看了简介和图片,基本就不用看电影了。

我很惊讶这部片子是美国出的,地道,细腻,一点看不出老美的作派。

我喜欢那里的风景,可以摸到鲸鱼哦,那个女孩子表演的很好,好像拿到Osar的提名了。

当她在台上演讲给并未到场的爷爷听时,泣不成声,一个孩子的委屈,源于挚爱亲人的抛弃。

 5 ) 似曾相识的异国文化背景

作为一个继承了某一文化传统的人,总不希望这一脉相传断送在自己手中。

所以片中的毛利酋长(女主人公的爷爷)竭力寻找一位能继承毛利文化的英雄。

但深谙毛利文化的孙女却不是自己心目中所想。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中国的古装电影、电视剧中某一族武术的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

不过这部影片却不是在重男轻女的问题上纠缠,而是站在家庭的角度,揭示了个人价值的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寻求一个平衡点来折中。

影片的大团圆结局符合观众的心态。

女孩赢得了爷爷的信任与尊敬,父亲带着后继妻子回到自己家乡并参加到了毛利人传统的团结活动中。

这部影片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家和万事兴。

 6 ) 谁说女人不能成为骑士?

故事讲述的是新西兰毛利土著女酋长的故事。

小姑娘出生于酋长家庭,她爷爷希望能有个孙子来继承,但她妈妈在生她的时候难产而死,连同她的孪生哥哥一起。

她父亲不能接受同时失去妻子和儿子的打击,离开了小岛,周游世界。

她爷爷虽然喜欢她,但总觉得她是个女孩,不能就任酋长,因而,打算在十几岁的男子当中培训出合格的领导。

然而,实际情况证明,那些男子们都不如小丫头厉害,最终女孩子当上了酋长。

故事很简单,但看着挺感人的。

有一段描述了大量的鲸搁浅,人们奔走相救,有提海水浇灌的,有拿块湿毛巾覆盖的,试图不让他们缺水而亡,但杯水车薪,人们忙活了一天一夜,还是不能挽救它们的生命。

后来,小姑娘跑过去指挥头领鲸,才使得鲸得救。

虽然这有点不合科学道理,科学家证实鲸搁浅,一是因为体内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让它们生不如死,二是头领鲸的声波被破坏,信息失控,三是海水污染含有大量的石油等物。

不过,我觉得一个民族,有着他爱护动物的本能、与自然和谐生活的传统,还是让我很感动的。

生命都是一样可贵的,情感都是一样相通的,不管在怎样的生命之间。

传承的不一定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在那咿呀咿呀的圣歌当中,又有谁能否定它不是对鲸的热情召唤呢!

酋长爷爷始终相信古老的传说,他相信传说能够召唤鲸的LEADER才是真正的首领,虽然他因此而不喜欢小姑娘,觉得她的存在是灾难的根源,但我还是很喜欢他,一个老男人,一个老酋长,对民族根源的崇拜,对自己祖先传承文化的信仰,矢志不渝寻求团结的精神,还有对生活的态度及意义。

只有真正的聪明的勇士,才能成为一个部落的首领。

只有真正的首领,才能让一个部落团结一致,不论他们离故土多远。

小姑娘说,她觉得让一个民族真正壮大的发展方式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传承下去。

最后,爷爷认可了。

彩船下水了,部落里的男男女女跳着祝福的舞蹈,齐心合力划向蔚蓝的大海——鲸的家园。

电影的配乐很好听,像深海的歌曲,那个演女酋长的小姑娘好漂亮:)

 7 ) Back to tradition, back to your heart

Back to tradition, back to your heartI love this film, a simple film that can attract your attention all the way to the end. The breathtaking natural scenery of New Zealand, the magically blending colors of green and blue remind me of the gorgeous exterior settings where shoot the Lord Ring series. No wonder that in such a natural embraced place, eyes of these people are so clear and bright. Paikea, this little girl impressed me so much that I can still recall without difficulty of her eyes, deep within which vibrate flows of strong emotion and kind of strength, telling that being the leader of the clan is her destiny. Actually from the beginning we all could predict Pai would be the leader,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 offers the audiences more than the simple answerer of the succession of the leader. At least I grasp several points from this film.Firs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mainly the grandpa Paka and Pai; grandpa and Pai’s father, father and Pai, grandma and Pai, grandma and grandpa, uncle and Pai, etc... I figured that several parts of the film are displayed in dialoguing form, showing the different relationship of these main characters. Paka and Pai’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s the main scenario. I really appreciated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se two characters. Paka loves his granddaughter so much even if she was not as he thought born to be the destined leader. When they played with a bike, when Pai overheard Paka’s words to father that she is useless to him; when Paka forbid Pai to take part in the training lesson as a leader candidate; when Pai gave speech on the stage with sobbing tone; and in the last part when Pai proved her leading power after whale-riding, when she disappeared from everyone’s eyesight, when she lied in comma in the hospital, I saw the emotion evolved between Paka and Pai with the unfolding process of plot. These moments are marked by their emotional tension and the final release. I can still feel quite excited when I write down such words about them.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all these characters guarantees the success of this film, I think.I might say I also saw a hint of feminism in this film for the story is mainly about the little girl and how she “unexpectedly” (to Paka) becomes the leader. Another reason may be more persuasive, that is, this film is a work of a female director. I have to say I sense the feministic elements in this film but I don’t think it is the theme of this film. In my eye, this film expresses Mori’s unique culture and the will of going back to tradition.From this film I saw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oris’ weird habit of greeting by nose-touching. Their concep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sea set the founding of this film—the ancestors of them are whale-riders; in the modern days they should go back to find the lost spirit of their ancestors. So returning back to tradition, back to the original simple and local life seems to me the focus of this film. In the last part, all the people gathered on the shore, singing and dancing in Mori, performing traditional ceremony their ancestors might do. Among these people I saw Pai’s father who had tried to get away from Paka’s bond (though he displayed Mori items in Europe, Paka thought he was not lost in modern world especially when he knew he fell in love with an European girl) and his Germany wife. The appearance of Hemi’s father was really a surprise. That lost father was back to tradition as well; from Hemi’s joyous eyes I perceived an unprecedented unity of these people who might get lost in the modern world.

 8 ) 派的paka

记得电影中祖父的称呼是paka吧。

这个老酋长一直对自己的孙女有一种沉默的爱,正是这份爱让他很痛苦,他也一定希望派是个男孩,他心里最清楚派是多么聪明。

直到祖先神鲸险些带走他的孩子,他才明白自己一直被蒙上了眼睛。

而派对paka的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带着祖先的宽容与无私,那种“叛逆”更像是灵魂里召唤出的使命,不可违背。

电影让我想起了我的祖父,我是他的小孙女,他对我的爱超过了对待他孙子的爱,像母亲说的,似乎我就是祖父期盼来的女孩,有一种感情就是命中注定的。

片子的后半部我一直面对着屏幕的老人频频落泪,我很想念那个骑着单车带着我的老人,我们曾经也像派和她的paka一样一起度过放学回家的那段时光,长大后才知道那些已是无价的幸福……

 9 ) Whale Rider

Whale Rider http://www.whaleriderthemovie.com/start.html凌晨的时候,连日来萦绕脑际的情景被电影再现。

一应一和如同梦魇成真。

表层翻滚不息的大海,沉入水底又完全是另幅景象。

Lisa Gerrard的音乐总是同鲸一起出现。

它们的声音,海水的声音,偶尔上浮的大小气泡的声音,混杂在同一时间,让人流泪。

这种场景,仿佛最遥远的圣音,却似乎一直就在心底。

只待重现。

被光线穿透的海水,被海水虑析的光线源。

鲸类黑色皮肤上斑驳不定的光纹,鲸类黑色皮肤上海洋生物附吸成的凸起。

这里,变幻与静默是同生的。

暗绿的海藻翻飞如蝶,象征酋长身份的雕纹鲸牙落在藻丛中时隐时现。

涨潮来临,瘦小的女孩子亲吻巨鲸,然后骑上它的脊背,引导鲸群离开浅水区重返海洋。

人与鲸的身影在浪涛中一同起伏。

女孩回首望向遥远岸边惊愕担忧的族人长辈,转而仰脸看卷云间散下的天光,轻声而清晰:“我不怕死……”身下的鲸听懂了似的一头扎向深处。

波浪的声音消失了,海风的声音也消失了,耳膜堵上了水,短而卷的黑发被水流梳后,脸颊鼓鼓,女孩屈腿俯贴在大鲸的脊背上。

单薄的灰色毛衣裹着身体。

“我出生在一个酋长世家,我们的祖先来到这片土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它们听到了大地的哭泣声”《Whale Rider》。

New Zealand。

鲸骑士。

新西兰。

 10 ) 四星 但我要打五星

不到两小时的电影,短评写不下了。。

想了想多费点心思直接写影评吧,重要的也许不是电影本身,而是思考过程。

除了部分重要角色的外貌比较出众,整个电影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关于古老部落的纪录片,民族文化搭配上毛利语有别样的神秘色彩。

影片中鲸和海洋的镜头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蓝色星球》。

柯洛(祖父)这个形象完全就是父权制观念的缩印,他的愤怒和沉默不仅是个人情绪,更是整个文化和社会体系的映射。

他们觉得自己承担着传承和养育的使命,而柯洛则是承受着来自传统的沉重负担。

但如果你要问他们“一定得是男孩吗?

女孩为什么不行?

”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会说一直如此、从来如此。

因为他们从未真正思考过。

摔杯子的剧情让我觉得果然是这样,这种场景真的太典型了。

男性气质让他们能轻易获得比女性更高的社会地位,但同时也带给他们责任和压力。

他们被束缚在“强大”的框架里,羞于表达自己,愤怒成为了他们唯一可以正当表达的情绪。

发泄过后留下满地狼藉给女性,这是他们特有的权利——至少“家务”不需要男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参与。

而女性则不得不收拾残局、承担后果。

他们无法直面自己的痛苦和脆弱,只能用暴力或愤怒去掩盖,最终却把这些情绪残留物丢给女性消化。

我觉得这也可以引入女性主义理论的社会AB面【男性可以在A(公共)B(家庭)面自由穿梭 而女性则只能留在B面】当然我讲的不详细,概念是这样的。

祖母类似于传统家庭中的女性长辈形象,这个角色很微妙,既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之一,又是某种程度上的缓冲者。

她并不像柯洛那样顽固地坚持“领袖必须是男性”,但她也没有正面反抗这个观念,只是试图在已有框架内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她跟派(女主)说的“柯洛很痛苦”,其实也反映出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期待——女性往往被教导去理解、去宽容、去承受,那么谁来理解女性的痛苦呢?

她们可能大多是出于善意,可这种善意往往又成为了压迫女性的另一种方式。

不过单论角色,我认为她是支持派的,不然她也不会引导派去找叔叔学习以及将鲸齿交给祖父。

这也算是这个角色对于传统父权另一种形式的反抗。

现实就未必如此了。

派的成长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打破这种循环,她并没有直接去推翻什么,而是用行动去证明自己。

她沉稳又坚定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她一直渴望被祖父认可,她也尝试了,却始终换不来祖父的支持,直到她决定不再等待认可,而是主动去证明自己。

影片的最后,柯洛终于承认了她的能力,也是她一直希望的。

这个角色最终还是没有完全脱离父权制的影响,她依然希望被承认和接受。

(注意:这不是批判 成为女性主义者不仅是和外部的厌女抗争 更要与自己的厌女症抗争 在父权社会的影响下 没有人能做到完全不“厌女” 无须为此自责羞愧 更没必要因为被指出而感到恼怒) 无论如何,她已然成为了变革的种子,撬动土壤只是时间问题。

剧情还挺简单俗套的,但我更倾向于感受人物的塑造。

尽管优秀但因为是“次子”所以被祖父忽略的叔叔;“长子”也就是从小被期望承担相同使命却向往不同人生的爸爸;还有向自己父亲寻求认可、不被允许哭泣,被迫迎合男性气质的朋友。

而柯洛,同样作为“长子”继承了领袖的位置,看似拥有权力,但是也被迫遵循一个自己未必认同的规则,没有选择的权利。

不单是女性受压迫,男也们无一不是父权制度下的受害者,这就是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存在的意义。

派这个角色塑造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不仅仅是“个人”得到了突破,而是承载着以上角色的期许和同样被压迫的命运完成了飞跃。

这就是鲸骑士最吸引我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看短评发现的问题: 1.这太扯了吧,现在已经实行男女平等,早就不会有这种观念了,看了感觉很荒唐,让人生气。

首先,你究竟是未见过还是未细心发现?

这些人也从未思考,一旦脑海里稍微灌入女性主义相关的内容,光滑的海面就会沸腾。

只会大声叫唤什么挑起性别对立。

最普遍的例子:现在的孩子随母姓还是父多?

为什么便利店收银台能正大光明摆放T和烟而作为必需品卫生巾却要在最角落积灰甚至没有售卖?

为什么女性求职普遍比男性困难,平均工资却低于男性?

为什么只有女性会被要求平衡家庭和事业?

太多太多了。。

“从来如此,便对吗?

” 在我们知道“他们”和“她们”的用法时,就已经被灌输“男性能代表人类,而女性只是人类的子集”这个父权核心思想了。

(我又忘了把“她”放在前面。。

留做警示) 跟美好的电影不同,现实父权思想根深蒂固,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这种思想很难改变,这样的环境下女性主义甚至很难被接受,被允许存在。

这也是女性主义面临的一大课题,而女性主义要做也是一直做的就是代代相传,直至父权制崩塌瓦解,这种思想也及将不复存在。

女性主义从来不是只属于一代人的斗争,而是一场持续性的,跨时代的社会变革。

你并不孤单。

2.派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愤怒和怨恨,跟那些“激女”不一样。

那她是“好女权”了。

这种人也只看到了表面,并未理解女权主义的核心。

事实上女主完全有权利去愤怒,去嘶吼。

只是她选择了温和的方式。

将“女权”草率划分为“好女权”和“坏女权”及其本质还是在给父权制注血——父权制惯用操控手段,将女性划分为“圣女(好女人)”和“昌伎(坏女人)”两种极端,制造对立,将女性内部割裂,以达成削弱其力量的目的。

事实上无论是“温和派”还是“激进派”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永远不要为证明自己跟所谓的“坏女人”或“坏女权”不同而与其割席。

与其自证不如打破这种规则,拒绝这套游戏。

女权即平权 个人的即政治的 未来的路会很长,但我相信总有一天。

至少我不会助长父权制的气焰,如果能成为“女巫”的一部分就更好了。

这部电影还是有可以提升的地方,但,我要打五星。

《鲸骑士》短评

这部电影应该好好让日本人看看。毛利人是那么的热爱鲸鱼,而日本人呢 捕鲸!!!多年前在电视上看过对这部电影的介绍,虽然是小成本,但反响很大,好像获得了奥斯卡奖。今天看完了,感触蛮深的,很多场景我都看哭了。安静,感伤的基调,静静的感觉仿佛是人与大自然贴的很近。。。

8分钟前
  • 喜亚亚
  • 力荐

6/10。1.骑鲸并涌果然奇妙动人,除此外的部分都太简单而无味。2.拿毛利文化的明天煲望女成凤的鸡汤,偷练歌咏、求学战舞、打捞挂链,招唤的神迹出现则有矫情之嫌。3.鲸群搁浅滩边,众人手足无措。4.原生土著糅合成长教育的命题作文,兽神对视的画面,似[南国野兽],女主角也提名奥斯卡,唯缺神秘气息。 @2014-09-21 13:45:15

1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就喜欢看毛利人举行仪式时的表情 哈哈哈

18分钟前
  • 还行

真心不喜欢这类的

22分钟前
  • 🐠
  • 较差

深海恐惧要犯了。

23分钟前
  • 私~川流
  • 还行

才发现导演竟然也是刘亦菲版花木兰的导演。。看似是个新西兰毛利人的minority故事,处理的手法却非常美式好莱坞,这或许也是少数族裔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策略之一,李安当年也是这样,题材是自己故乡的,讲故事的方式却是好莱坞的。表面是一个简单的性别主义故事,实际上是在探讨传统如何与当下共存,前现代与后现代如何共冶一炉。中规中矩,小女孩很灵。

27分钟前
  • 曼仔
  • 还行

故事比较一般,摄影很美,总体真的很差好吗......

32分钟前
  • 阿菇菇
  • 较差

实在是太无聊了 那种沉闷的感觉显得刻意,做作

36分钟前
  • havealook
  • 较差

Maori, culture film list

38分钟前
  • Beatrice贝
  • 推荐

我就没看懂这个电影到底想表达些什么,虽然老师出的题目我都答的很好~~

41分钟前
  • 金蘑菇
  • 还行

很平静的电影,在毛利人的部落,根深蒂固男尊女卑思想,一个女孩用她的执着和努力改变传统。母亲的离去,父亲的逃避和缺失没有让这个女孩低落,反而让她更努力的获得祖父和族人的认可。如果连自己都不认同自己,那其他人也不能认同你。

46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整体还是不错 有那么一点点拖 让我不太喜欢~和《碧海蓝天》有点像~整体画面很惹人爱~

51分钟前
  • 恶魔牌
  • 推荐

凡是煽情的都是傻片——这片其实还可以。。。

54分钟前
  • D
  • 还行

选角真是好,能拿到当年的奥斯卡女主提名也是不奇怪了,只可惜这个结局实在有点不够说服力啊。

56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女孩居然真的骑鲸鱼,居然没有淹死……太扯了

59分钟前
  • AP
  • 很差

搜花木兰才发现跟这部片子是同一个导演。想当年在6公主第一次看的时候,热泪盈眶。未经雕塑的小孩子才是完整的,“大人”只要放手,小女孩可以改变世界。

1小时前
  • GBH
  • 力荐

这就是传说中挤掉《迷失东京》の斯嘉丽抢到那一年奥奖女主提名一席之位的新人姑娘么,不必非要比个你死我活,各有各的动人之处。我不怕死,我只怕我的降生得不到你的祝福。爷爷是个老顽固,但是很可爱。

1小时前
  • 名残り
  • 推荐

很神奇的文化!!谁说酋长就非得是男的!

1小时前
  • PooH
  • 还行

故事一般,但可以当作一本有声读物了解一下毛利人文化。

1小时前
  • cucu
  • 还行

画面很美 感情很纯

1小时前
  • 能不能别说话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