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全题是:请允许华语劳动人民看上精致温暖的爱情片 之 所有拿剪片纠纷炒作自己的导演都是大流氓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定义《假装情侣》,我要说的是,这是6月所有上映的电影中,最真诚的一部。
之所以给出这样高的评价,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拍的好到什么程度,而是因为在这个已经被动作、古装、主旋律限制住的辉煌华语电影井喷季中,《假装情侣》表现出了一乃乃清新和一乃乃的诚恳。
(好吧,这么形容它可能略显浮夸,但是最起码《假装情侣》比《雪花秘扇》好看多了。
)如果以大多数影评人判断电影优劣的标准来评判这部电影,那么这部电影完全可以被概括为是一部剧情老套,表演浮夸,煽情过度,冗长无趣的影片。
因为,完全就是一山寨《我的野蛮女友》,两个因为游戏而相识的人,男的是平凡的小职员,女的是被爱所伤的大美女,男的对女的一见钟情,女的对男的百般折磨。
男的还必须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老板,和一个特别不靠谱的哥们儿,经过种种麻烦,最后女的被男的感动了,却因为对死去的前男友的爱的坚持而无法放下一切和男的在一起,再最后,女的逃避,男的历经艰辛找到她,两人拥抱在一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从情节设置,到演员造型,甚至到配角的耍宝和片尾的煽情,都和《我的野蛮女友》如出一辙。
单从内容和新意的角度说,《假装情侣》真的不能算是一部好电影,甚至这部影片连模仿都没能做的完美,一些太过夸张的情节,和结尾一波又一波没完没了的煽情,让影片显得浮夸和冗长。
然而,我要说的是,所有这些仅仅以剧情为出发点的评价,真的可以将一部电影真实完整的概括么?
答案显然是:不能,这就好比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剧情总是弱智到死,却可以靠特效的炫目博得全世界人民的追捧,劳苦大众们其实要的很简单,他们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他们没有太多的情绪和太难懂的想法,他们不介意“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只在意影片是不是够好看,气氛是不是渲染的够足,是不是够激发出他们的情感,或者触动他们的柔软。
同理,《假装情侣》的可爱,也就在于它制作很精美,音乐好听,颜色漂亮,风景美的让人非常羡慕嫉妒恨,而且潜伏在剧情中,有很多带着生活影子的小细节都很动人。
比如说,影片中扮演黄渤老板的那位来自《武林外传》的光头哥们儿,在钻到桌子底下抓黄渤时,首先看到的是另一位女同事的大腿,随后这双大腿的主人迅速将腿并紧、后退,老板把目光转向黄渤,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后,然后老板打算从桌子底下起身,但起身之前又往刚才大腿的方向瞟了一眼。
虽然演的不够贱,但是完全看出来体现出创作者是有用心的,世上有哪个男的不会想多看眼丝袜大白腿啊,人家是有在用心表演的哇。
再比如,影片的后半段,当黄渤与江一燕的感情走进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时,两个人一起躺在公园的长椅上,江一燕对黄渤说:“记住,我永远都不可能爱上你。
”但是第二天早晨,先从长椅上醒来的黄渤,跑去用塑料袋装来清水,然后在上面扎满小孔,让塑料袋变成温柔的花洒,给江一燕洗脸。
虽然这个情节之后,是没完没了的阳光,慢镜头,水中打闹和煽情,但是这个情节的设置显然满含着个人生活体验。
有多少姑娘,在她们与喜欢的男孩在公园里聊了整夜后,在她们和男朋友一起看了一通宵的演出后,在她们陪男朋友的兄弟们喝酒喝挂又醒来之后,我保证,她们心中其实没有幸福,也没有爱,她们唯一的渴望就是想洗脸。
可又泥嘛世上又几个男的能理解我们这份真实、迫切,却又因不想显得自己太事儿逼而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心呢???
前一阵做《功夫熊猫2》的时候,他们的艺术总监说:“我们将在成都采风得到的灵感柔和到电影的细节中去。
”一句话,便可以道出一部电影成功的全部理由。
注重细节,他们就能普通的变得生动,把残酷变成幽默,你说他们浅薄,可国内没有任何一部电影的深刻可以赶得上那部叫做《超级大坏蛋》的动画片,你说他们庸俗,可他们所表达的就是人类最古老最简单最质朴的感情。
就像黄渤为《假装情侣》演唱的那首主题曲的歌词一样(不好意思这个桥段真烂俗):一出热播的剧情万人传说 这种故事已经看得太多 我只能在角落安静地听着这种故事已经看得太多 我从未曾想象会有第二种结果 就算剧本硬把主角换作是我 又能够演出怎样的幸福呢 我这样不值一提的角色 你见过的何止会有上千百万个 所以不奢求上天偶尔想起我 只让你看到眼泪流过之后 笑着的我 在这部电影的开头,字幕上赫然打出“前段导演:刘奋斗”的字样,这种戏剧性效果的出现,据说是因为片方与导演的剪片之争引起的,刘导演想把影片剪成又一个《绿帽子》,或者又一个《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但是出品方出于对票房的需求,硬要将影片剪成一部精美商业爱情片。
今天,我们姑且撇开如今电影出品人对电影创作者创作风格的不尊重,和一切为钱着想的功利心不谈,单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我觉得能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种爱情出来的导演并没有多牛逼,因为那拍的不是寻常人的感情,文艺篇之所以成为文艺片,就是因为他表现的一定是特殊环境下特殊的人和事,一顶要前段优美,中段惨烈,结尾苦逼,而这种片,恕我如今浅薄粗俾,那都是我小时候沉迷于做个装逼文艺青年才看的。
但是当我发现听郭德纲相声比看刘奋斗王小帅张扬贾璋柯过的更好的时候,我决定迷途知反了。
不要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戏剧话,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
《假装情侣》确实是没有《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内涵上的深度,也没有《绿帽子》针砭时弊的造诣,但如果硬要选择,至少《假装情侣》赏心悦目,黄渤唱歌也可爱,不会让我看了心里堵的慌。
在中国,在内地,在这个昏天暗地、自命不凡的华语电影圈,我们这些花钱买票的劳苦大众,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一部以靠谱点的商业爱情片,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我相信,内地能做到奋斗水平的导演至少有1000个刘奋斗,还有上万个怀揣着“刘奋斗式理想”的准电影人,如果足够有钱,这些生活在假大空的文艺思潮和在电影奖项的争名夺利上的导演们,一年可以拍100部苦逼文艺片,然后把他们寄送到柏林戛纳威尼斯,在提名与金银铜贴的奖杯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貌似关注社会,关注国计民生,关注社会上的一切假恶丑、嫖赌抽,就是没有关注过劳苦大众的心。
香港有杜琪峰,台湾有魏德圣,韩国有郭在容,日本有岩井俊二,好莱坞有泥嘛诺拉·艾芙隆编出来的一个又一个又烂俗,又温暖的好故事,这些爱情故事都来自最真实的生活,却又比真实生活更美,他们让我们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学会欣赏城市的璀璨;他们让我们在到处是泥污水横流的坏天气里,学会赞叹雨的美好;他们让我们在疲倦或者低落的时候,学会自嘲“把青春献给了身后这座辉煌的城市”;他们让我们在恋爱,抑或是失恋的时候,有了一个可以代入的情境,也让我们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这种互动,才是电影能带给我们的,最美好的事。
所以,尽管《假装情侣》有很多瑕疵,但我仍然要赞美它,请内地华语导演们允许华语劳动人民看上精致的都市爱情片。
最后,再说一句:拿内部纠纷和剪片子问题来炒作自己的导演都泥嘛是大流氓。
一《假装情侣》故事摆在那里,我不相信刘奋斗老师剪就能剪出水平剪出精神,那人家《最爱》剪了50分钟呢,人家不照样是一个广受好评、关注底层人民、关注人性弱点的幽默、感人、取得商业成功的文艺片么???
俗话说,自己阳痿就不要赖下面没人,您又没出钱。
为何说脸部抽搐,是因为模仿得实在太拙劣了,导致想笑又笑不出来。
导演以为过了这么多年,就没人记得《我的野蛮女友》了?
是人就能从这部片中找到无数的模仿痕迹,从恋爱受伤找替身发泄到拳击、掌掴等等不一而足。
更可笑的是张默台词都能说错,张默给黄渤讲解为何男人18岁能参军,22岁才能结婚时,说“因为打仗比结婚更难”,这不是明显说反了吗?!
这种巨大的失误竟然都没有被指出,就这么上映了,真是搞笑啊。
没有故事,没有语言,很久没看过这么弱智的影片了。
建议20岁以上的就不要上当浪费钱了。
其实从一开始她就在欺骗男主自己很漂亮却假装成很丑的一个神经病看测试别人对她的真心 而黄渤误打误撞因为好心送她去医院而结缘 在车上她逼着黄渤吃自己做的蛋糕最后把自己的假面具摘了下来面对黄渤,其实在看的时候我有点小生气为什么她要那样对黄渤很是不理解可到最后看着看着竟然被感动了在雪山里的那一段让我记忆犹新我都看哭了其实这个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真爱
给四星以上的要么是没看过,要么就是托儿,这么烂的片儿真让人无语,只见两个疯子在杂耍,后来又莫名其妙的煽情,一点没感动,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里面的两首歌还很好听
刘奋斗和这部电影的片方之争姑且算是双方没有协商好,而《假装情侣》的烂俗、无味和难看,在刘奋斗前期导演的绿帽子上,又添了一坨臭大便。
从《绿帽子》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刘奋斗一直在走下坡路。
《假装情侣》让刘奋斗的走下坡路变成了直接在下坡路上往下滚。
黄渤算是屈才,江一燕则干脆是无才可用。
整部电影虽想模仿《我的野蛮女友》,但奈何连原版故事的万分之一都模仿不像,更别提创意和表演本身。
电影像是一杯想到什么便往里加什么的鸡尾酒,到最后这酒连调酒师(导演)都不想承认这是他搞出来的,你说这电影能有希望吗?
该笑的地方没有笑,该哭的地方只有演员在挤眼泪,这是电影最尴尬的处境。
刘奋斗既然拍不好商业电影,还是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继续拍自娱自乐的文艺电影吧。
浑水虽然人人都能趟,但这浑水可不浅啊,留神淹死。
2011年8月15日
女人一装疯,男人就犯贱。
不知道都多久了,长大以后一直对爱情片一点感觉都没有,电影院也好,手机也罢,几乎不怎么看爱情片。
最近火了个《前任3》看着他们哭的稀里糊涂,自己也是有点想说的吧,但是终归感觉是在看电影,被带入剧情,在自己的人生中找不到什么共鸣,可能是没谈过对象的缘故吧。
但是今看完《假装情侣》竟然想起了小时候那种对爱情的幻想,小人物,平民,对爱情的渴望。
怎么就天上掉馅饼,怎么就掉到了男主身上。
又说是故意煽情的,有说是装疯卖傻的,我看完的感觉是,真得被感动了,突然想找个对象了😂谁说爱情电影男主角一定是帅哥的。
哈哈哈,就这样。
黄渤逗,本身就是爱看他那德行,其他不评论,哦,其实是没评论江一燕那种疯B角色卖弄奶香小面庞拌合清新的不是特有意思,反正我是不带感。
27个春夏秋冬,27次做梦27个逝去梦想,27次凝望27年梦里相遇,27次惊醒为了故事里的段子笑笑,为了故事里的爱情莫名其妙,我惊诧于自己对爱情故事的漠然,多么可怕的老去而悄无声息。
青春好像不常联系的朋友,现在已经没有了联系,而我却不得察觉。
青春从背后捅了我一下。
你妈逼,我骂道。
我幻想我们结婚,然后唰的一下几十年后,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里,一老头一老太太,当然这是我们的世界,就俩人,我跟你说嘿嘿,你说傻帽儿,每天闲的谈恋爱玩儿。
当然绝对不能有谁有不治之症,那是韩国段子。
我的野蛮女友?
哦,我们能不能放下逻辑,放下思考,傻了吧唧的看他们谈着变态的恋爱,这本来就是一编的故事,爱情不就是童话么?
庆幸吧,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是两个人一起去的。
如果我在家抠着脚丫子顶着油脑袋,看这电影,不到10分钟就到豆瓣来嚷嚷,为什么木有负分!!!!
为什么!!!
我发现我眼睛有一特异功能,电影单总有一大片马赛克啊,没有看到建党伟业啊。
太刺激了。
ps:我幸福么?
都突然盼着再像片中这么傻逼的幸福一次。
讨厌江一燕这角色的人啊,我们是不是该有一次放弃自我,嫁给爱情。
这本来就是一电影院里的童话故事。
在结尾,我收到你的短信:明天还得上班呢!
哦,悲剧啊,童话你妹啊 =。
=唠唠叨叨唠唠叨叨。
跟本片无关,但是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他的评论,有木有!!!!!!!
哎呀,我以为跟豆瓣带着我就清新了,文艺了,结果还是悲催的变老了,以至于我居然买了一本《别了,我的文艺女青年》然后翻了2页受不了了,就让它随风去了。
现在坐地铁看的都是《三双鞋》《设计原本》《黑客与画家》《锦绣蓝图》上网都是他妈派代,知否,微博,tech一类乱七八糟的啊。
科学松鼠会就算是娱乐节目了啊,晚上没事儿还看公开课玩儿啊,还TM都是自然科学的啊。
这一套路的电影走向永远都是一致的:女主是漂亮的,心智是疯狂的;男主是闷怂的,情感是受虐的。
交往是随机的,倒霉是必须的;手段是残酷的,态度是任怨的。
过去是悲惨的,前任是挂了的;分别是痛苦的,场景是回忆的。
重逢是迟早的,结局是光明的;故事是坑爹的,观众是捶胸顿足的。
这部戏应该算是这类电影标准化的制作——没让人多失望,当然也绝没有半点惊喜。
话说野蛮女友的风潮已经过去了,却还没有过去到完全被人们遗忘,在这个时候出这么一部国产山寨版实在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只能勉强算是两位主演的“准转型之作”吧,因为这转型,实在谈不上成功。
第一次认识江一燕好像是在一部电视剧《错爱》里吧,那是的她给我感觉就是一清纯妹子,人淡如菊的温婉。
人本来就是这么气质,却偏偏要反其道行之玩把野蛮,这个角色对她而言实在是有些驾驭无能,虽然她按照剧本的走势,极尽搞怪恶整之能事,但依旧没有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显然她的气场还没有强大的到担任主角重任的水平。
黄渤搞笑起来倒是驾轻就熟,一脸的衰相被选作这部戏的主演也算是实至名归。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他的访谈,他说自己这张脸天生就是个草根脸,演起小人物那绝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合适。
但也不知怎么回事,也许是之前角色太深入我心了,一看他深情起来我就浑身不舒服,好像时尚片里突然出现“红高粱”范儿的元素,就是觉得不和谐。
小人物的奋斗型喜剧还是更适合他吧。
要说演员转型也不是什么坏事。
千篇一律的角色对每个演员来说都是一种枷锁。
但突破这种角色的瓶颈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想通过一部电影就给观众后脑勺一闷棍然后说,“哥们,我们转型了”这还真是让人接受不了。
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比较好。
我只能说,这两位演员还有进步的空间,而且空间很大。
既然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开始很难,分手又那么痛苦,所以我只想要爱情中间那一段最美好的。
于是女主让男主假装他男朋友并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折磨”:蒙眼背人、拳击被打、乒乓被抽、看电影被咬、COSPLAY ET宝宝解手困难、舞厅飚舞、去成人用品店被取笑、去动物园摸老虎屁股等,然后还是因为前男友的关系选择放弃。
最后经过男主的努力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点模仿韩国电影前半段搞笑、后半段煽情的结构,可惜火候差了很多。
黄渤和江一燕的表演还是不错地。
哎。也是飞机上看的
唉,我说,难得这么好的男女两位演员,能不能别再接也别再拍这种烂片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剧情上总有点其他电影的背景。。。我记着有一部电影貌似也是女猪脚的前男友登山还是干嘛的死了 然后就是掺杂着我的野蛮女友这部电影。。。黄渤的演技被埋汰了。。。。
可是亲爱的,此时此刻我害怕爱上你
《野蛮女友》的高度,非一般影片能再达到超越。不过也蛮傻逼和温馨的。
两个都是不错的演员。不错。
刘奋斗的编剧功底不错的啊,看来他不能做导演,呃。。。
黄渤也玩起了感动,从疯狂系列以来,影视形象一直不断尝试,但始终在喜剧因素上最为放得开、最为出色,当然《斗牛》是个例外,但依旧存在着某种喜剧因素。
剧情不好,演员好。
黄渤里面太可爱了!! 娱乐片博大众一笑,没有那么不堪吧,哈哈
还成
这么假
乡村爱情…
看着有种心酸的感觉
这是青蛙与公主的故事,给了每个喜欢上公主的青蛙希望,尽管它差点渺茫。。。
还以为江一燕是刘若英。。。太美了
烂的一比不解释
可以一看
第一次個人包場,也第一次中途退場,今年在影院看的最爛的一部影片,爛過《隱婚男女》。其實我一開始對本片就沒期待,連海報都透露著廉價味。可是看了之後發現不僅僅廉價,邏輯更混亂,整個稱不上一部電影。表演上,黃渤裝木訥,江一燕裝瘋癲,中國銀行的植入廣告又到處都是。
没有理由只有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