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间妹妹提起看卫子夫,猛然间没有印象,但又好像看过,脑海中有一点零星的片段,看到电视剧的画面,也勾起了我看下去的欲望,无论看过与否。
整部电视剧看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刘彻与卫子夫之间的感情,卫青与平阳公主之间的感情了。
首先说卫子夫与刘彻之间的感情。
他俩在想见之初,便一眼万年,即使一开始刘彻没有很大的决策权但依然坚定的想一切办法护卫子夫周全,因为周遭想要破坏这样一对的人有很多。
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好,相处给人感觉不像是帝王该有的相处模式,相濡以沫,叫人新生羡慕。
给我最在意,最舍不得的就是卫青与公主之间的令人叹惋的短暂美好时光。
公主本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公主,但公主的遭遇叫人心疼,遇人不淑,遭受很多痛苦。
即使与卫青两情相悦也因种种外部因素不得在一起,直到多年以后,终于得以相聚,奈何卫青戎马多年,早已是一身伤痛,偶遇奸人暗算,将两人幸福美好的时光打断,心疼公主,好不容易和自己心爱的人相守,却无法守她们的十年花约。
有很多人给这部剧打分是感觉 王珞丹不好,我不知道这样的 打分能不能算,这部剧我是快进着看的,因为剧情确实拖沓,王珞丹描写的太完美,反而让人感觉不真实,分数只能评个中等,一部剧再华丽 没有一个好的剧本来支撑也不过是一个花瓶罢了,不过这也是了。
没办法,在中国似乎剧情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有请到一些知名演员,剧情 凑合就能赚到钱
偶然刷小红书看到片段,于是找来重温,还记得第一次看是大学时,在准备司法考试的吃饭间隙来看。
最喜欢里面的平阳公主!
真得好有气质!
还有段宏也很不错!
据说二人现实中是情侣。
然后男主林峰也演得很好,尤其是各种感情戏,非常动情,果然是TVB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还有沈葭也很漂亮有气质。
虽然这剧普遍而言口碑一般,但个人特别喜欢里面的曲子,尤其是琴埙合奏的古曲,真得超级爱!
还有台词也很精到,在重要的几位男主女主这里,台词都是半文半白,有一些诗性在里面,也很喜欢!
另外,这个月还重温了《都挺好》(全集)和《再见爱人》(高潮结局部分),也算是独居生活里找些情感安慰吧……尤其《都挺好》39集起的后面,简直太好哭了……
n多年前看大汉天子的时候就很喜欢卫子夫这个角色,温柔体贴,端庄贤淑。
这个出自布衣的女子可以说是汉武帝一身之中最为重要的女子,为汉武帝生儿育女陪伴他近48年之久。
本期待这部剧能够更多的还原一些历史让我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卫子夫其人。
可惜,看了之后觉得与其说它是还原历史人物,倒不如说它是借卫子夫这一历史人物来编纂一部不搭边的野史。
选择王珞丹来演卫子夫或许是因为王的长相本就显得恬静淡然,或许适合演出卫子夫年轻时那清纯的感觉。
可是看了以后我只觉得毁!
王的古装扮相简直惨不忍睹,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他的鼻子怪怪的,还是老老实实演一些现代的有些小个性的女性比较好。
至于林峰,帅哥自是会增分不少,原先一直以为林峰演技不好单单靠脸蛋,但现在觉得他演技还不错尤其是一些细节表现上,但是汉武帝太出色。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设定的一个完美形象,林没有那种霸气,他流露的更多是温情。
吐槽吐到这里,但心里还是有一种期待的。
希望看到后面能够愈加满意吧。
昨天早上刚起床就受到一条短信:“你别打我哦,这会儿电视里正在放一个叫《卫子夫》的电视剧,你男神卫青也在里面呢,你这会儿打开XX台,出场的那个男人就是你男神卫青。
”我一个机灵从床上爬起来:什么?
又有汉武题材的电视剧?
主角是卫子夫?
卫子夫有啥好拍的?
编剧会怎样写我男神?
一时间,我好奇心爆棚。
我继续想,汉武一朝,能拍的东西也真是挺多的了,不拍政治,非要拍后宫也可以的嘛。
汉武帝的母亲嘛,改嫁什么的,爱情与亲情之间的抉择,道德与富贵之间的徘徊,就可以写一部大戏嘛,应该挺精彩的。
韩嫣嘛,可以拍青梅竹马什么的,江都王刘非当男三号好了,公孙敖公孙贺打打酱油,嗯,挺有创意的,至于反派嘛,王太后来当好了。
王夫人也可以么,宠冠一时娘家还清贫,多好的道德操守后宫楷模啊,若是嫌剧情太正的话呢,东方朔可以出来打打岔嘛,对啦,汲黯肯定欢迎王夫人这一型的。
李夫人不必说,倾国倾城嘛,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大片,演员选漂亮一点,拍得煽情一点,还愁没观众么,要是嫌没卖点的话,搞点歌舞元素也是可以的。
据说姑娘们爱看宫斗,那就拍尹婕妤和刑娙娥嘛,再弄几个原创女性角色,不愁打不起来的。
嗯,还有那个赵姑娘,拍个大叔,哦不,大爷,和小萝莉的恋爱故事,挺有话题度的嘛。
对啦,卫子夫也不是不能拍,人家毕竟是皇后嘛,不能总在各种剧里混脸熟嘛。
而且人家还是武帝恋爱史上史上最超值的女人,花一百金买一赠一赠一再赠一什么的,从建元革新到巫蛊之祸,人家贯穿其中,这样一拍,一个女人的史诗,从单纯的歌女,变成决绝的皇后,也挺好的不是?
还能顺带拍拍窦田汲,李卫霍,张桑石,主父公孙等等,满足各家粉丝的需求,挺好不是?
这么一想,我对这剧还真是挺好奇了。
想起来不如看起来,吃过午饭,我立即打开了电脑,找出了这部剧来看。
一开始我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怎么这么个调调,又是苦情又是励志的,那个插曲那个口号是怎么回事?
还哭亦乐甜亦乐?
还不争不显不露?
什么!
韩嫣的金丸是用来砸人的不是用来打鸟儿的?
我男神卫青是个姐控?
嗯!
“苦饥寒,逐金丸”的口号也是卫姐姐提出来的?
平阳公主和窦太后尽都是爱肉串儿的吃货?
敢情后面要拍卫霍打匈奴是为了抢羊羔回来做烤串啊!
一时间我有些蒙,不过我还是忍着好奇心看了下去。
这剧节奏也真够快的,第二集卫姐姐就和汉武帝好上了,第三集两人就海誓山盟了,第四集就开始与各方恶势力斗智斗勇了。
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咱们的猪猪陛下咋变得这么正经,会以为那女人忧国忧民而喜欢她?
韩嫣虽然本来就是个骄奢亢奋的吧,但为何那么阴阳怪气挑眉毛瞪眼的?
怎么每次卫姐姐有难,那原创男二或者平阳公主都会挺身而出?
我们美丽多姿能歌善舞的卫姐姐又怎的天天把家国大义道德文章挂在嘴上?
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
这时我好生惭愧,哎,我真是个低级无趣的人,人家编剧原来是有大志向的!
和谐社会中国梦,那是只要挂在嘴边的么,那是要付诸实践的!
谁来实践?
当然是我们母仪天下的卫姐姐!
后宫小妾争宠这能拍吗?
不能,这些人当当反派也就罢了。
皇帝的小男友淫乱后宫能拍吗?
不能,这种事情要和谐掉和谐掉,韩嫣也当大反派当小丑使好了。
咱们的皇后能以色侍人嘛,不能,咱们的卫姐姐,是新女性,是心念天下有抱负的。
你说窦太后已经瞎了没空跟小辈儿玩儿?
咱们是拍戏嘛。
你说窦太主的董偃陈皇后的楚服呢?
这些都要和谐掉和谐掉!
卫媪卫少儿的男人们?
拍这些干嘛!
我总算理解这部戏的思路了:卫姐姐是难得的深明大义的女子,陛下是蛰伏的一代雄主,两个人是金玉良缘两情相悦,无奈以太皇太后皇太后窦太主陈皇后为首的恶势力,一再阻挠。
在外挂原创男二和平阳公主的帮助和二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但是,这时陛下身边的女人们多了起来,我们卫姐姐又开始用她的和谐理论感化这一帮可怜女子,顺便用自己的大智大慧帮助陛下完成伟业,劝谏戏什么的都少不来哦,最后汉武帝也被她折服了,十年的时光,卫姐姐生下了儿子,成为了光天伟地的一代贤后。
什么,巫蛊之祸?
这个怎么能拍呢!别的都好洗白都好和谐化,这个咱编剧也无力回天啊!
看透了编剧的意图,我也觉得这剧没什么好看的了。
当然说实话,主要原因还是那原创男二抢了我男神卫青好多戏份,我男神出场都没几次,况且这演员也不合我心,我也就不想看了。
我最不喜欢原创男二了,但三角恋才好玩不是?
我想,汉武帝身边也就那么几个人,卫青韩嫣啦,公孙敖公孙贺啦,要选个男二还不容易?
卫青不行,顶多让他姐控;韩嫣不行,太后都不待见,还怎么当外挂;公孙贺不行,那是姐夫,这种三观不正的乱搞戏不能拍。
对啦,公孙敖!
这样一来好多事都能说通了:卫青被绑架公孙敖为什么要去救?
那还不是为了卫姐姐!
不过,这种戏观众看的多了,也该审美疲劳了。
我灵机一动,又有了一个想法。
每当卫姐姐有危难的时候是谁起了关键作用?
是平阳公主!
而且人家还长得漂亮!
就是当女主角的料子!
人家出身高贵,美丽动人,目光如炬,女中豪杰。
试问武昭宣三朝的大司马,不大多拐弯抹角地出自她那里?
爱情戏也都好写啊,三个丈夫呢,我男神卫青也可以当一回男一号了。
这爱情戏多动人啊,和我男神的励志戏份共同发展,平阳公主还可以调节调节矛盾,感化感化后宫女子,帮卫青打打仗出出主意。
你说那是唐代的平阳公主?
咱拿来用用嘛碍啥事儿。
对了,可以写那武钢车就是平阳领着侍女们造的就这么写了。
剧名嘛,就叫《天之骄女汉平阳》!
多么和谐多么中国梦正能量!
这时,我感觉自己由一个低俗的人变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为祖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贡献了巨大力量。
这多亏了编剧,把我这个腐朽,都化为神奇了。
本人比较喜欢严谨的历史剧,但是看了这个版本的卫子夫之后,觉得这不是一部历史剧,而是一部真正的偶像剧......0.0!
人物上男的帅、女的美,而且女子妆容太过精致与娇贵,汉朝有这样吗?
有这样吗?
服饰上华丽丽,有种眼花的感觉,看了几集已经眼晕了;头饰上只看到了各种闪瞎眼的金饰,对于一个热爱传统历史剧的我来说,这真心接受不了啊!!
还有就是那个阿娇,为毛我越看她越像日本的《大奥》里边的女人们,那个发型,呃......看得我肾疼!
汉朝有那样的吗?
有吗?
总结八个字儿:无心再看,就此打住!
我是冲着片名来的 一代贤后卫子夫 卫子夫在历史上不是个很显眼的皇后 却一直让我觉得她很不一般 当然更多是因为她有一个非常不一般的丈夫汉武帝 可以说汉武帝的性格作风创造了这个不一般的卫子夫 历史上的卫子夫低调谦恭 可是我觉得她肯定还有自己的手段强硬的一面要不怎会乘宠10余年做了38多年的皇后呢 有的肯定会说是因为卫青和霍去病不可否认他们之间的互相依靠 可是霍去病23岁英年早逝 卫青40多岁也去世了 卫子夫在这之后又做了10余年皇后 她已是人老珠黄 后宫又是新人辈出 她的处境可想而知 我一直觉得卫子夫应该在60岁之前死掉 还能有个善终也不至于因巫蛊之祸被汉武帝迁怒不能自明而选择自杀说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不知晚年凄凉的卫皇后想起这句话是怎样的心情 。
好吧 有点啰嗦但是对于这部有着浓厚TVB味道的电视剧我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看了6集印象深刻的是 卫子夫要为了皇上出宫被皇上拦住两人是泪流满面 我真是好笑又好气 还有为什么每一次汉武帝说话我都觉得他的眼里含满了泪水呢?
声音是那样的深情...我好想质问一下编剧;亲 你知道你的男主是汉武帝么?
还能不能给汉武帝留点节操 其实林公子真的很帅 但是请记得你饰演的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不是南唐后主李煜 不用一副悲春伤秋的样子 也不用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好么!
再说一下咱的女猪脚 我不能说王珞丹不适合演古装我是觉得她不适合演皇后至少目前不适合 卫子夫要 美、柔、媚 感觉小王同学目前还不具备 也可能是导演对这部剧的卫子夫走的是 清新淡雅的路线 可是清 、新、雅我也没瞅出来倒是“淡”表现的淋漓尽致 呵呵 反而我觉得平阳公主很抢戏 有气势又有股狠劲 而且深谋远略 临危不乱很好的题材 但是编剧 演员 表演 都....
《子夫歌》.汉皇祥瑞五云间,四海升平靖边关。
神女入梦身如素,黯淡宫娥倾红颜。
红袖翠竹无可恋,下降平阳醉家宴。
豪奢次第舞如山,髣髴相识隐约见。
天生不在帝王家,出落羞煞富贵花。
原来家生乐舞伎,一朝纳入天子车。
颜色浅淡透入里,粗裙有时换罗绮。
.日日相携双双游,夜夜对酌迟迟起。
回顾细看座中人,眉黛如山目如水。
鸳鸯蛱蝶不须飞,朱鹊燕子尽忘归。
春波浩荡承天命,恩爱绣上牡丹衣。
相遇相知相扶掖,金屋阿娇不可惜。
.六宫莫如齐小家,倏忽不觉主作客。
别院隆宠朝复暮,长门团扇知谁诉?
日夜圣恩度年年,后宫三千懒回顾。
寂寥学语鹦鹉笼,竟夕天河无人渡。
声断钟鼓滴漏催,宫门一入终身误。
谁知夫妇相见难,泪眼望断尽长安。
当年共植门前柳,何日重绿君来看。
深藏娇儿城府第,夜起无眠泪也阑。
.输赢一掷赌厌胜,荣辱千般誓取还!
神道昏昏邪魔进,天理昭昭意难定。
宫场翻作生死场,脂红染成血红印。
祟邪一扫荡平川,崇光照耀千万乘。
情迷颠倒水月楼,怨憎打破虚花镜。
恍作梦乡是故乡,红颜如旧发如霜。
金屋鳞次今犹在,玉柳栉比俨成行。
寻常却见谁家燕,飞上梧桐栖凤凰。
莫道生男能作大,生女亦霸天下王。
.老来只为儿女累,小人株连大祸致。
子夫子夫汝莫愁,卿卿自解声声细。
长乐宫里数落花,无处不是相思地。
新人一笑倾国城,自古女儿承恶名。
色衰留君浑无计,何人何事最多情?
朱颜白骨入黄土,叶败枝枯草青青。
君不记平阳旧馆双栖宿,冠盖兴废意何足?
莫如归去泪空啼,愿君惜取鬓丝绿。
读史谁能不起愁,回看憔悴满神州。
古今争唱汉宫曲,红颜如水自空流。
评国产电视剧卫子夫这部国产连续剧《卫子夫》就是这般,打着历史正剧的旗号,却把历史篡改太多,还不符合常识,各种雷人情节,还有女主角的玛丽苏倾向,着实恶心了。
其实既然是电视剧艺术必然会有加工创造,适当的戏说历史改编加原创成分,大家都不会说什么,然而这部剧添油加醋得实在太过分了!
非要扯出个男二号对女主不离不弃,拜托哦,这不是总裁文改编的偶像剧好吗!?
或许就是个打着历史剧旗号的偶像剧吧,但怎么都不是现代偶像剧不该用就算在现代剧也用烂了的“两个高富帅争夺一个穷苦出身的(好姑娘)白莲花玛丽苏”这么个桥段啊!!
单纯是抛开这个桥段的低俗呕像特质不说、被众多现代剧已经用烂了也不说,就光从这剧情自身的角度来讲吧,那个男二号一边替皇帝办事、开口闭口对皇帝言听计从摆出一副“大好忠臣”的样子,一边垂涎着皇帝的老婆,跟皇帝明明是情敌嘛,这皇帝还是历史上果断英武的汉武帝,居然这么容得他对自己老婆yy还认他为头号忠臣,这。。。
&%_)(*&省却想骂人的话,不想被破烂剧拉低了我的水平档次,就这么说吧,普通大众里的笨蛋都不会这么脑残的,何况是精明的汉武帝呢。
其实都别说当事人男人本身怎能容忍了,就连旁观者看了都忍不住生气,这么个被人家女的拒绝了那么多次还死缠烂打多年不放的贱男,还故意给这女的丈夫打工以便接近人家老婆,这种伪君子真小人,如此龌龊,看了想作呕!
居然被这部“神剧”给当成正面人物去刻画演绎了,呵呵呵!
倘若这剧情真要这么编写男二和男一号汉武帝争夺卫子夫皇后却还能在汉武帝身边呆那么久活那么长好好地相安无事,那也少了(很多其他剧里都会添加用以平衡的办法)卖腐元素啊!
把男二和男一弄点基情,这个问题不是就圆润地解决了吗??
然而整个剧组的水平似乎真没民间腐女基友的那么高,居然半点都没有丢出卖腐卖萌还能引发观众好评的桥段,却独独突出了女主角的玛丽苏天雷气场。
再说另一面吧,这部剧的反派也是太扯了,居然是个不入流的民间道士,呵呵呵,而且还是个莫名其妙在打入了皇宫、有义女成为宠妃已经怀了皇帝龙子的大好时机,偏偏莫名其妙去毒死义女断送自个儿大好前程的这么一个脑抽道士。
这家伙难道作为本剧的反派大boss就这么点可笑的行为和智商吗?
就算他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耐心,等不了小皇子长大,怎么都该知道那个宠妃义女对他一直是忠心耿耿的,是一枚他可以好好用的棋子吧?!
有这么自断胳膊的还口口声声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的智障布局者吗?
然后再说说这个宠妃,都不想说了,这货不就是一个典型的反派女配嘛,反派女配,谁不了解呢,不就是为了衬托女主的纯洁善良而找来的蛇蝎心肠的绿茶婊吗?
哎哟怎么,这个李夫人居然是在历史上有着跟诗经佳句对应的“北方有佳人”的佳人啊,还有史书记载她在死后让汉武帝念念不忘、为其修建祠堂而追封其为皇后的姑娘?
这怎么能行哟,不能演不能演!
咱们这部剧可是《大汉贤后卫子夫》呢,怎能有第二个皇后、第二个获得汉武帝爱的女子呢?
绝对不可以有!
于是就编她不仅是个蛇蝎心肠的毒妇而且还是那个反派恶道士的义女,接近汉武帝最初开始就是为了阴谋诡计,而后莫名其妙惨死在她自己的义父手下的这么一个反派女炮灰吧!
嗯,看起来确实该为了咱们的贤后让道,这设置不亏。
最为讽刺的是——真的不太好意思提这层讽刺,很多观众和评论者们未必发觉到了——历史上真实的卫子夫皇后最后死的原因就是被巫蛊之术导致起的风波弄死的,也是被汉武帝给间接逼迫造成的, 就是在宫廷里爆发出巫蛊之灾的时候汉武帝怀疑皇后卫子夫也搞这个,于是大兴搜查的时候连皇后也没放过,导致卫子夫担惊受怕而自杀了。
可是这部剧呢,却偏要刻画反派也正好是搞巫蛊之术的,却被卫子夫和汉武帝恩爱联手给战胜了,汉武帝半点都没怀疑卫子夫反而十分机智勇敢地帮老婆打跑了邪魔外道,这不知道是剧组想替历史上的卫子夫打抱不平而矫枉过正了呢,还是这部剧根本就想给卫子夫塑造黑粉是来黑她的?!
综合来看,极度怀疑这个剧组的价值观以及基本的常识逻辑。
这种状态下还能做出一部这种有头有尾道具也价值不菲的连续剧,实属不易了,可怜投资商投入的那些换来找骂的银子啊!
如果言明这一部戏说的剧那打从一开始就不要那么一本正经,那或者我会打三星甚至四星,无论别人眼中的好坏,我是无法接受这种正剧不像正剧戏说不像戏说的剧情。
开场就是卫子夫登上后座的片段,乍一眼还真没认出这是王珞丹,只觉这卫子夫的容貌不够大气,记忆里还是被《大汉天子》中王灵的那一版植入深刻。
王灵虽不是很美,但举手投足间有一股优柔之中带有一点王后之范的气质,但王珞丹显然没有,倒也符合整个剧给她塑造的一个白莲花圣母般的形象,贤是有,却呆滞有余灵气不足,衬不上剧情里那个有大智慧隐于市的卫子夫。
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卫子夫该是如何的,但也总以为那样的乱世里能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并且在位长达38年,必然也不单单只是贤,手段和心计也许没有旁人那样毒辣,但也必然是有的,而不是此版卫子夫的定位。
不是说王珞丹不够好,而是她常年不变的幽怨表情和卫子夫这个能在位38年的皇后太有落差,气场太弱,感觉连单纯任性的陈阿娇都能轻易扳倒她,在剧中能登上后位完全是运气以及剧中武帝莫名其妙的爱,林峰演得完全是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
实际上最初得知本版的导演和制片都是TVB的金牌之后,感觉有那么一点复杂,纵然地,钟情TVB那么多年,不是有多么热爱,而是一种年数已久的情结,如今TVB确实走着下坡路,这些也都是题外话了。
但这么多年来,TVB是如何拍后宫戏拍历史剧的也都了然于心,唯恐这戏路走着走着就出去了,最后家豪和小青也真没让我失望,果然出戏。
我看到一句评论:典型的TVB和本土剧的水土不服。
是以一针见血。
且不论其他,单论剧情,编剧实在是赶得太心急了,从一开始就像快进式的剧情把汉武帝和卫子夫的相识相知交代了一个遍,以集为单位横跨数年的段落交代虽有点急躁,但也可圈可点,大体符合历史记录再穿插一点点的想象,让整体一个邂逅显得更合理更丰满这是无可厚非的,以至于到陈阿娇被打入冷宫幽居长门这一部分哪怕中间有太多值得一吐为快的嘈点,但都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武帝揭露阿娇和馆陶的恶行那一段,林峰一改之前的郁郁不得志的形象,将其演技展露得淋漓尽致,堪称精彩又完美的一场戏。
在这一层面上,也确实是武帝一个性格和形象的转变,武帝从来都不是懦弱的,甚至威武而霸道的,只是有太多的东西要权衡,从这部分来说林峰的演绎无可挑剔,而此时王珞丹更显得与他格格不入,反而是陈阿娇这个角色被把握得更好,虽然我不怎么喜欢剧中的她,不知道是不是发型的缘故。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我不知道汉朝女子的装扮该是如何的,但卫子夫这剧里皇后的造型总让我穿越到唐朝,甚至想起了韩剧大长今这样的,出戏得太厉害。
回归正题,在那场分水岭般的大戏之前我还可以觉得它只是一部不怎么正的后宫史剧,但在那场大戏过后我就不得不将它归位于类似《宫心计》般的TVB后宫戏。
历史上的卫子夫深受武帝宠爱,或者说是敬爱吧,在位38年,或因色衰而爱驰,或因男人总爱更年轻漂亮的恶性,卫子夫一生大起大落但也都该是波澜不惊平静无波的,直至晚年遭受陷害。
一直以为全剧的走势也必然是如此的,兢兢业业地讲述完卫子夫既平静又注定不平静的一生,纵使不能那么客观地走正剧风,也必然能和当年贾静雯演武则天的那部剧相媲美,但没想之后的剧情调转了风格完全走起了小家子风,且不说于卫子夫后出现的王夫人、李夫人还不及王珞丹的容貌(至少历史上的李夫人是绝色),再者剧中她们的身份也让人大跌眼镜,要不要那么狗血,最后完全走起了爰枢为爱复仇的闹剧节奏,简直不能更出戏。
私以为,卫子夫确实是成也巫蛊败也巫蛊,历史上的卫子夫死于巫蛊,且是在太子刘据自杀之后,她67岁的那一年,不能自明而自尽,但一直觉得卫子夫的结局和小仇小恨没什么关系,或许是有一些亲仇爱恨的秘史存在的,但大多还是因为政治原因的影响吧,剧中有一句“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可惜的是,卫子夫本人或许并没有霸天下的野心,但儿子是太子,弟弟、外甥乃至其他家人都在朝中占据重要的席位,外戚权利过大,再想吕太后和窦太后外戚干政的前车之鉴,难保不被忌惮,这也便是卫子夫可以想象的结局,只是更为凄惨了些,正如传说中刘弗陵被立太子之后注定了钩弋夫人被赐死的命运。
但这些都不在之后的剧情里有所表述,甚至钩弋夫人也不被允许出现了,反而更着重将笔墨放在卫子夫和段宏的这段情义上,显然就是TVB惯有的戏路,直接快节奏地帮忙洗白了武帝,草草地收场,将历史上的一个大悲剧改写成了一个大团圆结局,直接改了画风,却改得太过匆忙和急于求成,这是剧情的硬伤,再配合演员的各种出位,至此本剧直接走了样。
整部《卫子夫》唯一剩下还值得一提的剧情,只有卫青和平阳公主这一段了,这一段倒是写得比主角还主角,感觉整条感情线比卫子夫和刘彻更详尽更自然,反而觉得把重点对调下改写成《平阳公主》倒也是不错的。
总之,内地演员和香港演员的交锋,在这剧里感觉还是林峰和周丽淇略胜一筹,然后俞小凡把王娡演得太不能忍,多半也可能是编剧的问题,但,请问表演是跟马锦涛学的么?
不过话说回来,从类比相似类型的剧来讲,TVB编剧确实不如内地编剧,这个剧本换一个有一点点文史底蕴的内地编剧编的话显然就完全不同了,不是我不看好梅小青之流,至少她们也都曾是我喜欢的编剧之一,但偏向于史剧风的故事TVB编剧还无法驾驭得住,最终还是荒腔走板。
没看完。。。女主太白莲了。。。演技和长相都不错,但是剧情太。。。。狗血。。。
。。。
多年不见,林峰明明就还是很帅嘛
珞丹不适合古装,阿娇也看不下去,周丽淇倒是不错,我妈说林峰适合演骑士啊护卫啊之类的
总体还行,看了网评后,还真觉得卫后真有点像女版葛优,太圣母了;演绎得最好的是平阳公主,沈葭也不错;后半段的剧情太狗血了…… @ 腾讯视频
听到“护民之功罄竹难书”的那一刻我忍不住看了看镜头里的竹简,这感觉就像是看到了手机屏幕上的小红点却无法把它消除…………
我觉得王珞丹不适合古装,尤其不适合卫子夫这样的角色,长得太现代了,她现代角色我都挺喜欢的,米莱,小样
王珞丹不适合这个角色。故事和人物设定接近《宫心计》。大概是因为监制都是梅小青。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剧差好多。另外,除了平阳公主,其他那些个女配是不是资方塞的人啊,一个比一个难看
是怎么样的神编剧才写得出这么玛丽苏的剧啊?还民间女子胸怀天下,开了挂的吧…………无力吐
表示还行,王珞丹台词功夫还是不错的,段宏卫青小鲜肉也挺好~
周丽淇版的平阳公主为史上最靠谱!
觉得三星差不多,但喜欢它有点正剧调调,台词上有用功夫,多一颗鼓励一下。很多人都说王珞丹不适合演卫子夫,我觉得还好啊。虽然男女主的感情线没有很偶像剧,但这样处理更真实也更接近历史。
看过几集,王珞丹饰演的卫子夫性格温婉隐忍,我设想了一下大约自己是没没法做到爱人变心依然忍让的......
哎哟!吓死朕了!
虽然很多人觉得不好看,但是当时我真的全部看完了,安徽卫视播放的,哈哈哈
虽然王珞丹不漂亮,但是在这部剧里真的演出了大汉贤后的气度。与兰陵王里的林依晨圣母白莲花不可相提并论。配角有亮点,台词也很赞,是很用心的一部剧。那些打一星的我理解不能,好像不骂人就显示不出自己独到的品位似的。
。。。。。。。。。。。。。。。。。。。。。。。。。。
挺好看的呀!这么多人吐槽?就是小时候的故事方了点。
剧情还可以,细节再抠抠就好了
女主太丑不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