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之前喜欢《舞乐传奇》那是在意料之中,悬疑侦探的故事,配合武打和逗逼的爱情,这都是我喜欢的,那喜欢《木府风云》那就完全在意料之外了,虽说两部剧是一个制作团队,主打的也是悬疑,但画风还是有不少差别,后者安静多了,爱情线走的也是浪漫委婉,不是我喜好的风格,所以在没看剧之前,光看剧名我以为这是部狗血爱情剧,再配合着俗套的家斗情节,但真的刷了剧之后才发现简直停不下来,服装好!
三观正!
剧情紧凑!
人设有新意!
再粗略总结有以下几点:1)少爷虽然痴情但不会像传统偶像男主那样一旦有了爱情就没了IQ,对内对外一手抓,双Q爆值,办事能力和处事手段都让人佩服2)女主IQ高识大体不拖后腿(漂亮就不多说了这是圣母标配),人设属性秒杀一堆傻白甜,看过阿勒邱,没高智商你好意思做圣母吗3)受韩剧和琼瑶剧影响不太喜欢男主哭哭啼啼的,但少爷哭戏好棒哭戏好棒哭戏好棒说三遍!
被深深触动了,少爷你哭得太美,多哭几场(喂)4)外斗家斗相结合,轮番上演不乏味!
其实把BUG演化成反转的戏码早在本剧中就上演了,毕竟两部剧是出自同一个编剧之手呢!
最后,难怪B站上一堆先看王子后看少爷的人,最后都纷纷倒戈成了少爷党,让王子哭晕在厕所里呢,吐司夫妇的魅力真的直逼王子夫妇,连我这个一向对苏剧不感冒的人都看得小鹿乱撞《舞乐》《木府》两剧齐刷那过瘾谁看谁知道;同一个团队,两种风向,同一位女主,两位男主,任君选择,最后赢家总归是秋瓷炫姐姐,或者是像我这样两部剧都喜欢的大龄少女心忘了说结局,补上有人说《舞乐》是强行BE变HE;而《木府》是强行HE变BE,真有趣,不过《木府》也是我少数可以接受并且喜欢的BE,看似BE但也还是HE,因为两人已经终成眷属了,N年后少爷才随着阿勒邱的病故而殉情(我觉得这要给少爷剧里一直要做而没成功的殉情点题),关键它还给拍出来了,拍得还很美很美,配上粉丝以一眼万年为配乐做出来的MV,唯美动人,我已经彻底被洗脑、被这个“BE”折服了
偶然看到这个电视,只因为在丽江实地拍摄,去过丽江,有点好奇把丽江拍的如何,瞟了一样,可是一瞟就停不下来了。
首先说说这个电视的演员和歌曲的配备上;虽然男主角长的不怎么样,但是,朱晓渔还是把这个人物表现的很到位的,起码让我感觉他还真的是很温文尔雅却不失智慧的,当然也挺痴情和有责任心,有几个片段是让我很感动的也,女主角秋瓷炫也算漂亮,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是在和其他演员配戏时候也不算突兀,甚至表现的很好、在内地年轻一辈的女演员没有几个比的上他的,大气、温婉一点都不差,配角也不容小觑、于光荣、潘虹、吕良伟等老戏骨也为此戏增色不少,年轻的阿照、木坤、阿月拉、阿虎都表现的很不错,起码让人记住了他们,里面大部分的衣服和头饰设计也很漂亮(婚礼上的衣服不算)、很有民族风、弄的我也想穿一穿了、主题曲和中间的插曲也让我听过一遍又一遍、虽然我不懂纳西语,我还学着唱、真的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下边说电视的重中之重——故事,基本是这是算很有逻辑的剧本,编剧算是个有深厚文学底蕴和人生阅历的人,不像这几年的有些片子,不是脑残就是胡编乱造历史,简直教坏小孩子,他们不太懂杜撰和胡编乱造的区别,这个片子就避免了这一点,故事丝丝紧扣、线索像一根根丝线迁出每个人、每个人的性格就这样跟着这些线横向竖向的将人物立体的表现出来,矛盾和冲突一浪又一浪,可以这样形容,这个电视就像平静的湖面,但是仔细看却暗流涌动,有人说里面的有些很假、怎么有人那么善良,怎么善良的人不够诚实,其一:也许现在的人没有那么正直、善良、但是不代表、我们缺少的就是这个世界不存在的、其二:谁说善良的一定要诚实,这不是台湾电视里面人物性格不是白色就是黑色,这个世界有灰色的性格、而大多数人是灰色的性格的,所以里面的男女主角很善良、但是不是善良的近乎愚蠢、他们是善良而聪明、知道站在他们那个位置如何将伤害降到最低,虽然有时会有自私的情感、但是却在大义面前,却能舍身取义。
最后,原来像男女主角这么平静的相爱、这么真诚的相爱、那么了解对方、懂得对方、相濡以沫、生死相随,是多么让人羡慕呀。
咳咳,私以为《木府风云》还蛮好看的,虽说比《舞乐传奇》差一丢丢,不过瑕不掩瑜啦,我蛮喜欢的说剧情上,显得有点拖沓,可能是它比舞乐多了几条感情线的缘故,神反转依旧是有,不多但足以让人惊叹。
很纳闷的是全剧里的角色智商跟坐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捉摸不定…每个聪明的人都干过不符合其智商的事,无法理解他们是怎么被全剧中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耍的团团转的……总体智商水平比舞乐差了不只一个档次…(-_-||如果木增有舒难陀那智商,,或许这部剧二十集就能拍完…)不过也可以换种理解方式,嗯…他们比较单纯,不像舞乐一样人人心怀鬼胎。。
这不是传统的宫斗剧,勾心斗角心狠手辣处处下死手只是为了上位,不是这样,木府里坏人只有一个,大多数人都是受人蒙蔽或是一时鬼迷心窍…看完全剧我算是记住了一个词“仁者无忧”,很多人都在害阿勒邱,阿勒邱次次退让,忍气吞声,总想和他们化敌为友…结果被一次次害得老惨老惨了,我总心想这次她总要飙了吧,结果都没有。
传统宫斗剧里想让一个坏人和你做朋友?
简直是件不可能的事好吧,可是阿勒邱做到了,而且是那么的让人心服口服,连想要吐槽剧情狗血都做不到。
赞一下音乐,主题曲《净土》太适合丽江了“传说中有一片净土,住着古老的民族,每个人都能歌善舞,他们从不孤独”剧终,听着歌就能浮现出剧情,简直跟舞乐里的《心语》一样,太棒!
还有阿照在牢里跟阿勒邱隔着扇门合唱的那首《净地》,,,那画面,,美好的我都词穷了π_π。。
看完全剧,我对丽江的好感蹭蹭蹭的上涨,因为一部剧,爱上一座城。
木府是确实存在过的,是个真实故事。
(剧里的木府就是在丽江里木府原址拍的)木增也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土司,三十六岁退位,不知所踪。
(私以为他把土司之位传给儿子之后…是随阿勒邱…去了)我快喜欢上这整个剧组了怎么办,剧情都改编自历史,不狗血,高智商的神反转似乎是标配,尊重观众智商。
场景都实景拍摄,丽江,木府,玉龙雪山……这是特效做不出来的!
炒鸡良心我本意还想马不停蹄地去看南侨机工英雄传,,但是理智告诉我要缓个几天,不然会走火入魔的,嗯。
赞一下秋瓷炫,演的了深井冰hold的住正剧,而且丝毫没有违和感,简直太棒(虽说我更喜欢深井冰,看她正经起来蛮不习惯,咳咳…)
这部剧前25集想打五星,后15集想打三星,本来综合一下是四星,但是舞乐传奇我打的是五星,论喜爱程度我更爱木府风云。
其实这部剧优点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感情线非常nice,男主的哭戏好棒,超有感觉而且哭得还挺好看。
有的人演哭吧可能给人感觉像是硬挤眼泪,他哭就很真情流露。
唯美中带着深情,太有感觉了。
本剧节奏还挺紧凑的,人物刻化也很立体,看似不太正面的人物也有温暖的一面,其实二爷二娘阿室于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反派,最心黑的阿照也从来没有想过害死阿勒邱。
确实讨厌一个人很容易,但心理上希望这个人去死还是没那么容易的吧。
他们也许会做坏事,但都不是坏人,没有单一化的好人或坏人,我觉得这是电视剧人物塑造成熟的表现。
里面金句还挺多的,特别喜欢金矿那段,主题曲也很洗脑。
本剧传达的理念还挺高大上的,仁者无忧,宽恕,信任,那些复仇剧最后还不是原谅。
到底是以前的剧,瑕不掩瑜,我对以前的剧宽容度还是很高的,毕竟以前的想法肯定没现在创新,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这部剧让我记了很多年,以前印象最深的就是殉情。
我曾经跟我同桌说到丽江,我说我挺想去玉龙雪山看看的,我同桌说你们东北人,总能见到雪啊,为什么想去看玉龙雪山,我说你有没有看过木府风云这部剧。
小时候不懂爱情,看木增就是正常人设,直到现在才get到木增原来还是个情话boy,现在发现这样人设有多么难得啊。
丽江是一个极为美丽而传奇的地方,但是十几年前,它还不为世人知晓。
一次大地震使它从新被世人发现,人们走进丽江发现了一个地方——木府,于是多年以来,一直有游客问:这是《鹿鼎记》里那个木府吗?
木增,一个木府历史上卓越的土司,他是纳西人的木老爷,吐蕃人心中的木天王,明朝的封疆大吏,但是他也一直不为世人知晓。
一部《木府风云》,木增将进入千家万户的视野,而历史上的木增其人又是什么样的呢?
为了揭开这个答案,我们的记者到丽江探寻谜底,拨开历史的迷雾,一方伟大土司的形象渐渐清晰。
鹤书凤诏木氏土司家族很早以前就活跃于三江并流地区的政治舞台,但那时并不姓“木”,而是父子连名没有统一姓氏。
据说,当年忽必烈南征大理国,过金沙江,木氏土司的先人就率众迎接,归顺忽必烈。
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当时的土司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被朱元璋赐姓“木”,取“木为朱之脊梁”之意,改名木得,从此有了木氏土司,但这个家族成为土司却是从元代归顺忽必烈算起的。
纳西族地处三江并流之地,北边是强大的吐蕃,南边是盛极一时的云南之王大理国。
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中,仅有几十万人口的纳西族却世代繁衍,甚至兴盛起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丽江地近金沙江渡口,扼守茶马古道,不像香格里拉的藏区那样山势险要,也不像大理的白族地区那样有广阔的回旋空间。
这样的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纳西族在这个地方能够生存和发展,它的原因就是——纳西族虽然骁勇善战却热爱和平。
这一点在电视剧《木府风云》里有充分的表现。
东巴教的创世纪传说中有藏族、纳西族、白族是三兄弟的说法,而开天的神“盘”是藏族的神,他们也就得到了天,辟地的神“惮”是白族的神他们也就得到了地,而中间的纳西族却成了没有祖业的人。
如果今天我们在云南用陆地交通工具做长途旅行,还能感受到大理的白族聚居区山高水阔,物产丰富,而过了丽江往北的藏区,林草丰美又是另外一番风景,唯有丽江附近是个“小地方”。
而且丽江的纳西族看上去温和友善,善于交际。
黄乃镇是丽江古城博物院院长,他研究丽江研究纳西族历史已经很多年了,并且为木府恢复重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说:“纳西族是生活在夹缝中的,木氏土司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基本执政方略就是两点:一是依靠中央王朝,为中央王朝戍边,二是和周边民族和睦相处,对大家的文化兼容并包。
”重建的木府门前挂着一幅对联:“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
”这副对联取自木府一位土司木泰的诗,这首诗是送给明朝使节的,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封章的心情——当朝廷的诏书来到的时候,自己就好像离太阳近了,而朝廷的音信不到的时候,白云都显得了无生趣。
这副对联诈看上去对中央王朝有些撒娇拍马屁的意思,但是联想到明朝那样的交通、通讯条件,远在丽江的木府围绕在强大的异族和众多不安定的“百蛮”之中,如果久无朝廷音讯,只怕真的会坐立不安。
整个明朝期间,远在边陲的木氏十四位土司,先后得到中央王朝的金牌、金带、封诰、题字二十二次。
内容包括:“诚心报国”、“贞诚笃厚”、“文武兼全”等等。
而本篇的第一主人公木增,则得到过“南国干城”、“才裕文武”两个题字,并且准建“忠义”坊。
这就是今天木府门前的石牌坊。
忠义坊的来历和一个特别的事件有关,明朝末年,努尔哈赤领导的建州女真在辽东起兵,致使明朝“陷城损师”,这使得远在西南的木增“扼腕呼天”,把母亲留下的妆奁衣饰换成钱,又凑了三千多两,共计一万两白银捐献给朝廷作为“辽饷”。
木增在上书中,写到自己想要亲自领兵上阵,抗击女真,但是自己地处边疆,两面受敌,如果不是“仰仗朝廷威灵”,是不会有自己的出路的。
这次捐钱使得明朝廷大为感动,颁旨赐木增建“忠义坊”。
如果说木府最初依靠中央政权还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到了大明风雨飘摇而木氏土司正走上兴盛辉煌的顶点时候,木增仍然有这样的举动,并且在奏疏中强调“蜂蚁识君,犬马怀主”,不能不说木增一方面深深受到了汉儒文化“忠义”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早已形成对朝廷真诚的依靠和信赖的体现,将自己一方土司的成败和中央王朝的兴衰连接一体。
后来木增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明朝将亡,不可救,在自己三十六岁的盛年把土司之位传给年幼的儿子木懿,不知所终。
有人说他成仙得道,有人说他躲避乱世,而黄馆长认为,他是表示自己“一身不侍二主”的决心。
木懿就是被吴三桂囚禁的木氏土司,也就是《鹿鼎记》中的那个木氏土司,木府也被烧毁了,木氏土司随着大明王朝的覆灭走向衰败。
吴三桂之乱平定后,又过了几十年,清朝对边疆地区施行“改土归流”,土司制度从此结束了。
天雨流芳去过丽江的人都知道,在三江并流,山高水阔之地,丽江的古镇一个个小桥流水,精致典雅,具有浓郁中原风格的建筑配合着丰富的本地元素,丽江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呢?
木氏兴起于白沙,逐渐强盛以后,从白沙迁到大研就是今天的丽江古城,开始营建木府。
而木府最辉煌的时代就是《木府风云》中所表现的,木旺、木青、木增三代土司的时代。
木氏土司对各民族文化兼容并包,广泛吸收学习,尊崇佛教,与吐蕃的各个教派都有很好的交往。
早在白沙时代,白沙壁画中,就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三种教派的各方神圣出现在同一个法会上的内容。
今天丽江人仍然可以自豪的告诉你:“我们丽江既有藏传佛教,也有汉传佛教,而往北的香格里拉就没有汉传佛教了,往南的大理就没有藏传佛教了,只有我们丽江,两种都有。
”木增在丽江纳西族人中间,被称为“土司老爷”、“木老爷”,但是却被藏族人称为“木天王”、“老佛爷”。
云南原省委副书记丹增曾经告诉黄乃镇院长,被藏族人称为“老佛爷”的外族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慈禧,一个是木增。
可见木增在藏区的影响之大。
在木氏土司兴盛的时代,正值吐蕃内部教派林立纷争不断的时代,先后有几个教派的教派领袖到丽江避难,并且受到木氏土司的热情礼遇。
而木增花费十年时间亲手雕刻、印刷《大藏经》,更是轰动了藏区。
据黄馆长介绍,今天拉萨的大昭寺存有四个《大藏经》版本,而木增所刻印的这一版,被作为最完善,最准确的版本。
木氏土司不仅吸纳佛教文化,很多人会写诗,有非常好的汉文化造诣,木府之中的大量对联都取自木氏土司的诗作。
新建的木府边上,有一个三进的院子,这个院子是木府毁坏后,木氏后人重建的生活区。
正房中悬挂着一幅字,是木增的亲笔书法和诗作。
木增和徐霞客的交往更是一段佳话。
徐霞客到了丽江之后,给了木府很多帮助,对丽江的规划做过一些指导。
不过,木增并没有让徐霞客进木府,因为兴盛一时的木府建筑规制已经严重超标,有越礼的嫌疑。
但徐霞客远观木府,仍然写下了“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评价。
后来他的腿坏了,不能行走,他的随从抢了他的钱物逃跑了,木增知道这件事以后,派人把徐霞客抬回了老家。
大量吸收汉文化以后,纳西族传统的东巴文化不能再进入木府,但是,木氏土司并没有像北魏孝文帝那样主动消灭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是让东巴文化在民间自由成长。
木府的门前有一副牌匾“天雨流芳”,这是个非常美丽的汉语词汇,同时,它也是一句纳西语,用纳西语读这四个字,它的意思就是:“读书吧!
”劝老百姓多读书。
木氏开放的心态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丽江古城都没有城墙。
丽江虽然有几处天险可守,但是不修建城墙对那个时代的统治者来说,多少会有些不安吧?
毕竟城墙对制约鸡鸣狗盗的人也是有用的,但是丽江的几个古镇都没有城墙。
大研古镇原来只是两个村落,它是随着木氏土司疏通西河、中河,两个河道,治理了低处的湿地,老百姓陆续在河边定居自然形成的。
城市没有四九城的规划,街道也是自然形成的,像个迷宫一样。
木府有一座过街楼,它前边的议事区和后边的生活区中间有一条重要的街道,为了不打断这条街道,议事区和生活区用过街楼相连。
木氏如此开放而温和的态度,并不影响他日益强盛,反而促进了他的强盛。
木氏极盛时期,统治的领域北到云南、西藏边境的芒康县,那里的盐井至今还由纳西族人经营;东北到四川的木里,开采那里的金矿;西南到怒江州中缅边境;向南连接大理国。
长期的开放与包容终于有了回报,在年轻有为的木增土司手中,木府发展到顶峰。
披星戴月在电视剧《木府风云》中,木增的夫人阿勒秋由一个本性善良却怀着复仇的信念进入木府的复仇女成长为木府安宁出生入死,为传承家业呕心沥血的土司夫人。
并没有历史记载木增土司有一个叫阿勒秋的夫人,但是阿勒秋在纳西族人中间却非常非常有名。
“阿勒秋”这个词是纳西语中的一个词汇,用来比喻能干的女子。
婆婆夸奖自己的儿媳时会说:“你像阿勒秋一样能干。
”把一件事情拜托给一位女性时会说:“你会想阿勒秋一样干好。
”那么阿勒秋是谁呢?
人们猜想她一定是某位伟大的土司的夫人。
纳西族曾经被人们认为是个母系社会,不过他的土司是男人,统治者和官吏都是男人,那么说它是母系社会似乎有点问题。
不过就每个家庭来说,它真的很像一个母系社会。
每一位女性都在家里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忙里忙外。
纳西族妇女的传统服装背后的羊皮披肩上有七颗星,象征北斗七星,头饰中有象征月亮的内容,披星戴月是纳西族妇女对自己的要求。
纳西族许多繁重的体力劳动是由妇女完成的,现在丽江为数不多的还由本地人经营的客栈或商店都是女主人说了算。
纳西族的男子有很多时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有时帮忙带带孩子。
纳西族的女孩们从来不觉得追求男孩子,伺候男孩子有什么丢脸的。
年轻的媳妇们做在一起吹牛的内容常常是:谁把自己的老公伺候得好,伺候得体面。
这样的社会结构不能不说是有一点母系社会的残余,女人当家,有心理优势的时候,才会如此的付出。
当女人成为呵护的对象的时候,也同样失去了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
而纳西族的男子过去要么跑跑马帮挣点不靠谱的经济来源,要么就是准备打仗的时候上阵杀敌。
所以平常的用处不算太大。
在人们观看《木府风云》时,难免奇怪,为什么后宅的女主人罗氏宁坐在那么高的位置上,她的丈夫木旺土司,走到她面前都要抬头看着她?
而阿勒秋还是小小的侍女的时候,就可以掌管木府的金矿,木府各种赚钱的家业,也都掌握在各房的夫人手中。
这可不是乱编的,对于纳西族这样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的民族来说,女性仍然至关重要,关系家族兴衰存亡。
也正是由此,人们在讨论拍摄一个什么样的《木府风云》时,以为今天的木氏土司后人说:“我觉得,就拍一个木氏土司怎么选媳妇的戏就好了。
我们木家选媳妇是大事情呀!
看看什么样的女孩子,才能当我们木家的媳妇!
”这个女孩子无疑就是个“阿勒秋”一样的女孩子。
主创人员把阿勒秋作为名字赋予了木增土司的夫人,她也就和纳西族的女神同名了。
这个女孩子以善良化解仇怨,以勇气和能干征服属下,以坚定战胜阴邪,靠卓越的才干度过重重危机。
经过主创人员的这番幻化,相信从此纳西族人也会觉得自己的女神阿勒秋曾经是木氏最伟大的土司“木天王”的夫人。
于是通过这个电视剧,一个被历史渐渐遗忘的伟大土司和一个纳西族人自己也无法解释清楚的女神走到了一起,共同为美好、善良、和平、繁荣奋斗。
虽然尘封的历史无法被完全发掘出来了,但是看看今天的丽江,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片狭窄的,容易遭受刀兵之灾的土地上曾经生活着一个热爱和平、包容各种文化和宗教,又才干超群的家族,他们为这片土地奠定的繁荣和谐的局面,直到今天还在使这里的百姓以及四方游客受益。
思想,题材很好,服装,音乐,场景是亮点。
故事情节硬伤太多。
简单举几个例子:1.木增遇刺那场,场景回放阿勒邱跳舞,木增才想起原来是她!
前边剧情是捡阿勒邱时木增是在场的,难道长大就不认识了吗?
或者木府捡的侍女很多?
这个场景回放真实画蛇添足。
2.水流传信,这个方法可靠性、弱智的程度就不多说了,说说剧情,前边宣扬那么神秘的掌控木府生死的暗枭卫队用的这个传递信息,后边突然被西和不经意就发现并利用了,那木府这卫队应该早该被敌人灭N次了。
3.最后西和自语,不是阿勒邱的舅舅,而是边匪。
为了安排劫持他外甥而交待的这个更是一大败笔。
西河如果想复仇,利用边匪杀死木府土司后,完全可以再利用边匪灭掉木府军队,毁灭木府。
他为什么又帮木府灭掉边匪呢?
如果是为了自己的野心,掌控丽江,那木府的影响远远比边匪要大的多,利用木府再推翻木府的统治取而代之,比利用边匪直接推翻木府要难度大的多。
因为丽江的老百姓只认木府不认他西和。
他为什么要绕远呢?
他到底想要什么?
就是为了演一坏人吗?
前几年去丽江的时候,走在古城里,经过木府,并没有多余的意愿要进去,于是到了离开云南,与它无缘。
去年我再一次去了丽江大研,也只是走走停停,在被雨水打湿的石板巷子里散散心。
这一次没有路过木府,更与它无缘。
直到前些天,假期里的我,开始放空自己,开始从忙碌中回归到一个人的独处,看看电视,上上网,喝喝茶,忽然间想起了云南的丽江和大理,于是在电脑里打开了网页,无意间看到了几年前的这部电视剧《木府风云》,因为有些想念那边的风俗情节,慢慢的看了下去。
【一定是特定的缘分,才会体会到的心疼】觉得有时候,每个人的缘都不一样,当下的感悟也会不同,心境带来了很多的不一样的情绪,一路看到木增对阿勒邱的爱,便看到了自己的许多泪点,我承认我没有他那像雪山一样的对爱情的坚贞与纯粹,没有他那对爱人勇敢的付出,甚至包括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一见钟情,默默关心,到为爱表白,在责任和担当的压力下还一直坚守着对阿勒邱的爱后来他殉情,他哭,他不愿意阿勒邱离开,他疯狂的去找,他疯狂的追,他疯狂的保护。
他眼睛里,总有着那一筐为阿勒邱保有的眼泪。。
我心疼了,哽咽了。
木增的眼睛,眼泪,拥抱,最后的吻,我都将会记得,并好好保藏好当时看到的情绪和心情。
木增的演员演的很好,我并不知道什么是一个好的演员,但是,我一直都相信所谓的眼缘。
木增,他的爱,像雪山一样洁白,或许,要特定的缘分,才会懂得心疼。
很喜欢《木府风云》,不只是喜欢木增与阿勒邱之间纯洁真挚的爱情,其中那些女性角色,我都很喜欢。
罗氏宁,木府后宅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她睿智,大气,运筹帷幄,心有丘壑,心中最高的是木府的荣耀,丽江的繁华。
她果决有谋略,也了解人心的细微之处,正如她一路对阿勒邱的试探怀疑,对于两个儿子的了解。
阿月拉,敢爱敢恨,心有所钟却愿意成所爱之美,对于阿勒邱,欣赏她的温柔聪慧和善良,以一颗宽容的心等待着,守候着木坤,并守护着他所爱的人。
她勇敢真诚,可以提刀上战场,可以说是武力值最高的女性角色了,为求真相不惜生死。
她如此的可爱,勇敢,坚强,包容,美丽,最终等到了情之所钟。
阿室于,一个有些娇蛮任性的大小姐,骄傲自负,她对木增无意,只不过争一时之气。
在阿照的设计下,她和阿勒邱的误会不减反增,她虽设计构陷,可是她的计谋并不是那么的精妙高深,也只是个不服气的小姑娘而已。
后来,她遇到阿虎,在与木增婚姻有名无实的情况下,她也勇敢追求心中所爱,也会思念,会寻找机会与阿虎见面。
她真挚,火热,骄傲,任性,温柔,同样可爱。
阿照,她迷恋权利,汲汲营营,同样的聪慧,走出尼姑庵不发一语,一步步寻找机会,在阿勒邱身边,帮助她,利用她,通向自己的追求之路。
看见她,我相信,人与人之间,可能利用是真的,但是感情也是真的。
她清醒不为情所困,虽然绝情却目标明确,而对于真心待她的阿勒邱,她也有所感应。
最终她回到了庵堂,做了一场梦,又回到了来时的地方,可是她已经超越了自己,打破了自己的桎梏。
阿勒邱,作为女主角,自不待言。
她善良,仁慈,智慧,忠贞,有谋略有胆色,不贪恋权势,始终有一颗纯真的心。
她始终以一颗仁慈善良的心,迎接遇到的一切考验。
她对待感情清醒理智,并不利用一开始对她有意的木坤;她有谋略,以危害最小的方式拿回被偷走的印章,对于步步紧逼的阿室于,有防备之心却也真心以待;她仁慈,动用黄金,与米铺掌柜谈判,压低价格,身先士卒,帮助灾民;她查清事实真相,前往永宁与木隆谈判,化干戈为玉帛,也勇敢的坦诚错误,并愿意为之负责。
我永远喜欢这种角色,善良却不软弱,通透却不凉薄,宽容退让却不助纣为虐,体察人心却不利用人心。
能够守护自己善良澄明的心,历经背叛欺骗不改初心。
善良很重要,能够守护自己的善良更重要,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这些女性角色,追求爱情却不为情所困,甚至有的心中所求并非如意郎君,她们聪慧,善良,有勇有谋,坚韧,果敢,不逊色男儿,自身风采足够令人敬佩,可能这是我如此喜爱《木府风云》的原因吧,没有二女争一男的俗套戏码,有风采各异的女性,有野心,有格局,有胸怀,有仁义,有女性对女性的欣赏,我永远喜欢复杂而真实的人。
最近重温了一遍木府风云,小时候就很喜欢,而且对净土这首歌印象很深刻。
这部剧我主要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大格局,绝美的爱情,宽恕。
大格局木府里很多人都很聪明,祖母坐在椅子上心里什么事都知道,她沉稳果决,不过后期人物不如前期好,后面确实有点老糊涂了,木青沉着冷静,情绪稳定,心有大爱,阿勒邱善良宽恕,木增聪明真诚,为人善良,就连反派也好聪明。
这部剧没有单独讲情爱,而且在讲木府的经营,前期一直在强调规矩,为了维护规矩可以做任何牺牲。
木增的理念一直是宽容,善良,包容之心,大格局,感化了很多人,也是很有决断的一个人,是一个仁君,金矿那一段真的印象深刻。
绝美的爱情阿勒邱和木增的爱情太美好了,雪山殉情,一放死了,另一方就不想活了,而且双方很坦诚,真的很美的爱情。
宽恕阿勒邱一直都在宽恕,阿室于几次三番陷害她都一直宽恕,包括阿照,也是。
不过好在最后确实感动阿照了,但有的时候确实想吐槽,过于善良了,很多时候不用这样的,而且我觉得她间接导致了很多人的死亡,顾忌着亲情,没有拆穿舅舅。
这部剧是一个很好的群像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完整的故事,人物很丰满。
阿勒邱:她很聪明,也很善良,很多时候其实只要她想,她可以把敌人玩的团团转,但就是她太善良了,所以经常被算计,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大爱,让她被很多人刮目相待,她的大爱我真的很佩服,对阿室于,对阿照。
但我觉得她后期一直不说出真相这点不太好,让人看的好着急,还间接导致了很多人的死。
木增:木增怕不是国产剧人设天花板吧,身份高贵,木府长孙,事业上聪明能干可靠,爱情里专一真诚,经常阿勒邱出啥事他就要殉情,哈哈哈。
最感人的是阿勒邱一直有秘密,他却说,我相信她,而且相信她到了时间自己肯定会说的,真的对阿勒邱好信任。
包括对阿虎也是这样,无条件信任。
阿照:阿照的性格特点很突出,小时候的经历让她对权力极度渴望,她做这些甚至都不觉得自己是错的,从寺庙中来最后又回归寺庙中去,也很唏嘘了。
舅舅:舅舅这反派太强大了简直了。
阿室于:阿室于小天使最后好可惜,她真的是一个很明媚的小女孩。
总之,这是一部很棒的剧,剧情紧凑,内容丰富,讲事业的时候也有爱情,爱情线好棒,喜欢这种主线不是爱情的剧,但爱情是点睛之笔!
宽恕的主题真的很升华了。
三十多集阿勒邱一直不说真相那一段稍有点烦,其他都挺棒的。
木增和阿勒邱很符合我心中少年夫妻的形象。
这部剧把人性中的善良、包容、宽容等高贵的品质表现的很好。
木增和阿勒邱就是心地善良,能够宽容、包容别人甚至是自己敌人的人。
木增因保护阿勒邱被阿虎痛打,后来高玉龙赶到救下木增,而木增却把阿虎放了,因为他知道阿虎有自己的难处,更因为他是一个宽容、有肚量的人;木增知道“木罗”的真实身份后,并没有杀死假木罗,相反他让假木罗继续执掌金矿;该片最后阿勒邱冒着流产的危险救阿照,她当时说了一句话“孩子没了可以再生,可妹妹只有一个啊!
”她不介意阿照曾经对自己的敌意、谋害,足以看出其宽容,木增最后没有杀死木隆也可以看出他那颗宽容的心,剧中围绕的一个主题便是宽容和人内心的善良。
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减少敌人的最好方法不是把它们消灭,而是把你的敌人变成你的朋友,阿虎最后效忠于木增就是一个例子。
剧中木增与阿勒邱的爱情故事也十分感人。
木旺大人宣布令木增和阿室于成亲,木增心爱着阿勒邱,又爱黎民百姓,不忍百姓陷入战火,这种矛盾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于是他假装冷落阿勒邱,心里却一直想着殉情的事,后来他说要带阿勒邱去殉情谷,阿勒邱并没有因为木增之前对自己的冷落而丝毫减少对木增的爱,立即与木增前往殉情谷,用死来扞卫他们的爱情,我想当他们真正殉情的时候,他们便获得了重生,那是一种灵魂的自由!
后来木府同意木增纳阿勒邱为妾以及后来木增被迫纳阿照为妾的时候,木增都在重复着一句话“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妻子,那就是阿勒邱”。
当木增成为土司,阿勒邱被困在永宁且传出阿勒邱死亡消息时,木增说了一句“我绝不独活”,他抓紧工作,安排好了丽江以后数十年的工作,然后完成了奶奶交给他的任务—与阿照结婚之后,便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匕首自杀,所幸阿勒邱及时赶到,显示了木增对阿勒邱的爱之深。
而最后阿勒邱因病逝世,木增内心极悲痛,他将木府土司之位传给长子之后便像徐霞客那样云游四方,因为他对人生已毫无眷恋。
论坛吹得太狠,看了后太失望。看到一堆大婆小妾和对男的委曲求全的内容实在太厕了,以至于虽然知道还有很多谜团没解答,但还是看到28集就看不下去直奔结局了。潘虹永远一副演戏剧的造作态,不喜欢。剧本bug太多,而且又是我最讨厌的主角永远纯洁圣母,最多靠嘴炮劝服,坏事都是身边人擅自做的,这种设定真是够了,秋瓷炫长得再清纯我都不能忍,每次身边人做了坏事女主实际得利后女主都要嘴炮一波不能这样。第一次get秋瓷炫的美,尤其在其他演员长得那么沧桑的情况下。bgm也不错。
愁死人的狗血剧情啊!
还以为是幕府。。
多好的题材,被老于拍的漏洞百出逻辑不通,在微博评论一番还遭到各种脑残粉攻击,哎,白瞎这些演员了,秋姑娘演得不错~其他人也是可圈可点啊~真心觉得演的很用心,只是越看越生气!
还可以吧,演员比较用心,虽然很多画面上都有缺漏,但完整度不错,剧情有的还是有点无脑。
女主角就是那种帮亲不帮理的典型。明明知道是她舅舅在作恶,却不说,只是看着更多人死去。有这么讨厌的女主角真是太可怕了。
谋略权利⋯⋯后来跳到阿照背叛阿勒邱⋯⋯宝宝觉得权利和钱财适中够用就好,不然这人心呐,真是⋯⋯
怪好看的。
不同以往的历史复仇剧,没有过多的拼杀,不突出尔虞我诈,彰显的是主人公的智慧和勇气,从剧中可以学会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细腻的人物刻画中渗透了民族团结的深远立意。剧中主角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对于现在处于复杂环境中的年轻人,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是一部值得看的好剧!
剧情还是有的 就是女主和女二的故事线太女主和女二了。。。另这部剧所有人没get到美点帅点 看完脑子里就噢一压抑哟压抑哟压抑也 噢一压抑哟压抑也
情聖土司大人加萬能阿勒丘,他們的一段情情塔塔在劇中扭來扭去扭幾次,第一、二次都可接受,之後再出有點煩。成套劇最愛竟然是圖巴同羅氏寧,圖巴是終極最厲害的人物!
真的很想给五星的,但是编剧后面强行制造冲突,整个木府被一个西和只手遮天,各种巧合各种阴谋耍的木府团团转,于荣光演的木府二爷木隆跟个无脑糙汉一样无条件相信坏人,简直不要太无语。除此之外我真的很喜欢这部剧,尤其是木增和阿勒邱的爱情,真的如那神圣的雪山,纯洁神圣,至死不渝。有人说阿勒邱圣母,但我觉得真正的伟大正如阿勒邱的品质一样,宽恕和仁爱,能释放巨大的能量,阿勒邱和木增的品质也如雪山一样高洁。木增最后对木隆说,阿爹从来不会恨你也不会冤屈,他只会担心自己的兄弟什么时候回家,尊严永远比不过亲情,二叔,欢迎回家。我真的能感受到胸襟的宽广和亲情的重要。这部剧很好,主题曲孙楠唱的净土,和这部剧一样,纯洁美丽。
题材很新颖啊,主线很甜
谁能想到我是被孙楠的歌吸引来的呢
居然上了新闻联播。。。背景太深,鄙视
秋瓷炫很棒,但是史实和背景是胡说八道的臆想
更喜欢舞乐传奇和大宋少年志
虽然苏了一点,但其实真的挺好看的。某些在我看来渣到爆的韩剧居然都7分+,真是,想不明白啊想不明白。于导业界良心点个赞。
圣母阿勒秋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对所有的国产都那么苛刻,至少这一部,评分不应该只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