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对《乱步奇谭》的想象不是那样的。
或者说,期望值投错了地方。
早就听说《乱步奇谭》是部猎奇番,里面人间椅子那个案件让很多人生理不适。
其实我还好,因为早就读过江户川乱步先生的原著。
而原著人间椅子那个故事才是真正让人头皮发麻毛骨悚然。
而乱步奇谭里面的致敬和这个案子的改编,实际就是只披了个皮,还原了“人间椅子”这个外壳罢了。
没有抓住乱步先生笔下的那个故事的真正内核。
后面的故事就更加胡乱改编了。
小林是推动工具的人设存在吧,但是实在受不了伪娘这个人设,差点因此弃番。
案子的推理也实在可笑,我在这里不想谈。
这也许就是《乱步奇谭》评价如此之低的主要缘故吧。
我今天在这里,不想谈推理,不想谈致敬。
我想谈谈这背后的东西。
关于案件背后更深层、更黑暗的存在。
切入点就是被变态恋童男杀害的小女孩和影男、加贺美警官和被做成晴天娃娃的妹妹、以及最为核心的二十面首、暗黑星与浪越。
法律不可能制裁全部的罪恶。
这一点人尽皆知,人皆无法。
这是困扰人类社会长久又顽固的命题吧。
面对无法用法律手段制裁的罪孽,那些不能用堂而皇之的正当公开方法驱逐的黑暗,我们该怎么做?视而不见,反正没发生在自己身上?知道却无法,只能一边谴责一边叹息?无法忍受,于是挥起了自己定义为正义的屠刀?还是徘徊在黑暗与光明的交界,像影子一样渴求肃清罪恶之后重新回到太阳底下?又或者是,明白法律无法制裁,但是又难以赞同不通过法律制裁的手段,却找不到任何办法来两全,痛苦惶恐终日?这个命题我一直刻意不让自己去过多深究,因为我深知我无能为力。
看了那么多悬疑侦探剧,我早就深深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处都可能存在恶意,而那恶意都可能深不见底。
只要有人在。
有人存在的地方,必然会滋生黑暗。
阳光和黑暗从来都是如影随形,阳光的背面即是黑暗。
有正义必然有邪恶,有混沌。
有黑亦有白,有灰,有晦暗不明,有是非黑白之外的东西。
无辜的小女孩们被恋童癖的变态残忍杀害。
不愿意接受做家人办家家的要求就背被杀害。
患了病的幸子失去生的希望,她不知道父亲为了给自己赚治病的钱不能来陪伴自己。
懂事的女孩不想再增添父亲的负担,但是小小年纪的她还是难言孤单。
而在这时,她遇到了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毫无价值的影男。
她给了一块面包给他,陪他温柔的说话,彻底救赎了他。
他们互相陪伴,互相救赎。
影男重拾了生的希望,决意好好活下去,并且要让女孩的病好起来。
他赚足了钱。
女孩手术成功。
然而,然而。
女孩本应该重获新生,却不幸落入魔爪。
女孩不愿意满足恶魔的癖好。
恶魔丧心病狂,把女孩,镶嵌在了墙上。
失去女孩的影男疯了一般地找到恶魔拼命,看到墙里的幸子时,他的心彻底破碎。
然而,恶魔只能被移交给警方处理。
然而,恶魔上诉自己有精神病无刑事承担能力。
于是,恶魔竟然被释放,逍遥法外。
受害者尸骨未寒,死不瞑目,她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却被残忍夺去。
受害者的家属心在滴血,所信赖的法律既不能保护好自己的家人,也无法制裁犯罪者。
然而,他们无处诉说,他们想要将犯人千刀万剐手撕凌迟,但是若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反而会被法律制裁。
他们还有其他的家人。
他们不能。
他们只能哀鸣泣血椎心。
却无济于事。
这公平吗。
一心向往正义的加贺美警官对自己的警察生涯无比憧憬,发誓不放过一个犯人。
这条路注定是艰难的。
抓捕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即便抓捕了,也不一定能制裁犯人。
后面这一点是最无法让加贺美忍受的。
每当这时,相依为命的妹妹总会宽慰鼓励哥哥。
妹妹懂事又优秀,是加贺美最重要的人和最深爱的支柱。
看到妹妹为了自己喜爱的设计努力的模样,听着妹妹的肯定和鼓励,加贺美又满血复活了。
在面对前辈对法律无法制裁犯人的了然淡然模样时,加贺美虽然不解,但是还是满腔热血。
直到那个叫须永的畜生。
这个畜生是被加贺美抓到的。
然而此畜生说自己有精神病,被放了出去。
这个畜生扬言说要找抓了自己的加贺美报仇,要杀了他的家人。
这一天,是妹妹的生日。
妹妹刚在设计大赛里拿了大奖。
加贺美买了蛋糕赶回家里正要同妹妹一起庆祝。
加贺美痛苦不已,砸碎了所有的家具。
唯独没有碰买给妹妹的蛋糕。
那个罪该万死的畜生,把加贺美的妹妹做成了晴天娃娃。
残忍程度不堪入目。
这个片段,我在很久很久以前看到过。
没想到是出自这里。
当时被这手法的惨绝人寰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继而深深同情起这个哥哥来。
他的痛苦,他的后悔,他的复仇,我都可以理解。
如果是我,我也会手刃那个畜生。
加贺美自嘲地笑了。
身为警察,自以为自己正义无比,却连自己的妹妹都保护不了。
他明白了,靠着法律是难以真正制裁那些家伙的。
只能靠非常手段。
靠着二十面首。
二十面首其实只是一个象征意义。
每个人都可能是二十面首,每个人都可以是二十面首,这个世界上会有千千万万个类二十面首的出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同此理,哪里有法律制裁不了的罪恶,哪里就有不用法律制裁的手段。
对立统一,哲学真的是真理。
浪越和明智的故事让我无比动容。
我脑子想破了也不明白,那么美好温柔的浪治为什么会被霸凌。
会被不满意孩子没考到第一的父母施加言语肢体暴力,这完全就是变态苛责父母,我理解。
但是我现在也理解了。
霸凌很多时候都是没理由的。
虽然不正确,可是很多时候霸凌者嫉妒或是看不惯被霸凌者的地方就是他们霸凌的理由。
或者,根本也不需要理由。
霸凌者们认为浪越的温柔、文静就是原罪。
为什么明智和浪越几乎是一样的人,独来独往,太过优秀,而结局却是一个被所有人孤立一个却孤立所有人呢。
因为浪越不反抗。
可是善良也要被世界严苛以待吗。
明智虽然打架起来力薄难敌众,但是他敢于抡起拳头,而不是像浪越那样逆来顺受。
明智性格尖锐,像刺猬,所以旁人畏惧他,不敢接近他。
而浪越太过温柔,像绵羊,所以旁人以欺压他为乐,为满足自己认定自己强大可以驾驭弱者的可悲心理。
明智发觉这个无趣的世界上竟然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人,他们有相似的特性,不相上下的万里挑一的智商,有着共同的兴趣和语言。
少年们的邂逅是那个烂透的世界最好的事情了。
明智一定程度上救赎了浪越。
他带领浪越去他的秘密天地图书馆,谈天说地,交换着彼此的奇思妙想。
浪越得以在教室和家庭的双重监狱中解脱出来,喘息片刻。
对于浪越来说,这是他这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吧。
明智为了浪越替他打了那些霸凌者,即便寡不敌众。
而颈部被刀割伤的浪越回到家等到的却是父母的无情谩骂。
明智匆匆追赶到浪越家,却被浪越的父母拒之门外。
闭着眼躺在沙发上的浪越用毛巾捂住伤口,鲜血浸透了毛巾浸透了伤口,也彻底浸透了少年的心。
我不知道浪越是否知道明智为自己做的这一切。
但是人终究还是要靠自救。
浪越想起和明智倾注所有心血研究的暗黑星理论。
而在日复一日的暴力下他终于明白了,没有谁能来拯救弱者。
他成为了二十面首。
最早的二十面首。
动漫中隐晦地提到,浪越大概是用法律无法侦破的手段杀了父母,然而用偶然车祸的方式杀了那些霸凌者。
再之后,宣布自己是二十面首的少年自焚而亡。
然而,二十面首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不断壮大。
浪越也是假死。
这个少年,为了证明那个理论和自我的存在,是不会那么轻易死掉的。
明智是想要阻止浪越的。
他认定他们的计算出现了致命的、无法纠正的错误,而由这个错误引发的蝴蝶效应必定是无法避免的。
然而浪越却想要证明理论的正确,因为是他们共同创立的。
一个又一个二十面首出现了。
为女儿报仇,手刃了恋童畜生的父亲。
尽可能抓紧一切时间,在被捕前不断制裁犯人的警官。
对待须永畜生的处刑手段,则让人大快人心。
放置浴缸中,药水泡着,一边折磨一边延续着生命,不会那么简单就杀死他,要用对待妹妹的手段对待这个畜生。
可是,小女孩再也回不来了,妹妹再也回不来了。
无数的受害者鲜活的生命全部都回不来了。
即便罪人得到制裁,他们也无法死而复生。
弱者该如何自救?浪越号召了千千万万的二十面首的信徒,他们自发跟随拥护着浪越,他们义无反顾融入浪潮走向顶楼。
这一幕,震撼又心痛。
说不出来,哑然无言。
路人,政客,警察,飞机驾驶员,老师,学生,凡人,名人……这个世界的每一处角落都有二十面首的存在。
这个世界的每一处角落都有阳光照不到的黑暗。
浪越用生命做赌注、实验和证明,用所有二十面首的共同的泣血的诉求。
既然法律制裁不了罪恶,那么我们该如何与黑暗抗衡?我们弱者,没有存活于世的理由吗?我们要怎样才能抗争?怎样才是正确的?二十面首的处刑是不被法律承认的、带着个人私利的私行吗?
可是所谓法律,不也是由人集合定义的东西吗?归根结底来说,规则什么的也是由人自顾自定义的。
法律当然也不例外。
为了规范混沌的世界,需要一套适应这个社会和所谓人类的框架。
然而,规矩和法律,很难说能做到完全合乎情理和普世。
明智拼尽全力拉住浪越,哽咽着说出的那句:“我终于救到你了”,浪越回答“我很高兴呢。
”让我潸然泪下。
此刻,明智和浪越的内心都在流泪吧。
整部动漫对明智的着墨寥寥几笔,他的形象似乎是个桀骜不驯、自峙孤高的天才少年侦探。
协助办案不过是为了无聊生活的消遣。
没有加贺美那样强烈的正义感,也没有小林那近乎病态对有趣事物的追寻。
只有涉及二十面首的案子和涉及浪越的时候,他才会有情绪波动。
浪越你还记得吗 ,当初你坐在秋千上时明智的那句:“你笑起来挺好看的”吗。
明智他,其实能够看着你笑 ,就很快乐了吧。
浪越你看,不单单是明智救赎了你,你也救赎了明智呢。
毕竟,孤独是天才也无解的苦难,而你的陪伴让明智有了感知喜怒哀乐的能力。
你为了证明你们共同理论的成功,你为了不让唯一重要的人讨厌,为了不在明智的心中消失,你选择用生命完成暗黑星计划。
而你想过吗,浪越。
明智为了你,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为了你不以身涉险,为了那个所谓的错误理论不蔓延,他也是用生命在救你。
当初你自焚,明智没能救到你,误以为你已经死去。
他为了更好搜寻二十面首的信息同意协商警察破案。
他日日夜夜关注二十面首的案子,不肯相信你已经死亡。
他悔不当初。
他每日的生活单调至极,除了破案吃药破解那个理论就是听你喜欢的那首歌。
再度重逢。
相顾无言。
看着千千万万的二十面首们用生命发出的最后的怒吼,你此刻又在想什么呢。
因为当初没能救下你,所以这次一定要。
可是,浪越,你为什么非得完成那个理论不可呢?
你为什么会觉得理论不成立会被明智讨厌,最终会消失呢?
对于明智来说,重要的从来不是什么理论。
重要的是和你一起研究理论的时光,重要的是你。
明智最重要的人就是你了,又怎么会讨厌你,你又怎么会可能在他心中消失呢?
一个说"想在末日时陪着你"。
一个说"想回到过去和你一起做你想做的事"。
明智一直都不想让你死啊。
浪越,最后的最后也没能找到你的尸体。
我想,你一定还活着吧。
想清楚了就去找明智吧,他一直在等着你,听着你最爱的那首歌。
安静而祥和,大概这就是你所期待的世界吧。
你假死前,一直想创造出“另一片天空”,明智以现实的角度考虑想留住你……失败了。
最后,当你去往“另一片天空”时,明智,失去了第二次机会,他最初同样想创造出另一片天空,他一开始就和你一样,这是你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明智想要责怪的是——自己明知无法责怪的世界啊。
不论如何,你一直活在明智心中,活在我心中,活在所有二十面首心中,活在人们心中——看客也好,信徒也罢。
暗黑星依然闪耀。
黑暗不可能被完全断绝。
只要阳光存在一日,黑暗便会存在一日。
私行正义与否,依旧和面对法律无法制裁的罪恶该如何抗争一样,是永久的命题。
或许这个问题,在人类全部毁灭之后就能解决了吧。
我通篇都没有提到如何抗衡。
因为我真的不知道。
可是我还是采用了这个命题。
我一直避免自己去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逃避。
我知道我无能为力。
就算千万人,数亿人都共同思考,也未必能解决。
如果全人类共同努力呢?
显而易见,不可能的。
既然有各种人格障碍和各式罪犯的存在,别奢求了。
全人类,应该永远也不可能会为了某件事同心一致。
若与每个人自身息息相关呢?
这可能会,但是物种多样性我不敢随便认同。
而这个和如何解决霸凌问题、网络暴力问题等一样,弱者该如何和整个世界抗争,发出呼声,这也是世界永久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
但是正因为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所以我不做评判。
是不是正义,是不是私行,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其他人说了算。
因为法律规则之类的东西,不过也是人自以为是定下的。
虽然,是集大成之作,是最适应这个世界的,是人类世界最优秀的顶端的人才定下的。
可是它们还是由人定下的。
而天生便有的东西,你又能说是天定的无法更改吗。
有人尚且能逆天改命。
天定,天又是谁?神?若真有神,他为何不让罪恶被制裁?他为何如此不公不平等?神的乐趣是看丑恶众生的各样嘴脸,是看自私人类自相残杀,是看弱者无望强者为尊,是看被允许的黑暗挟裹光明吗?
神,这些对你来说是很有趣的吗?
给无聊的你带来乐子了吗。
神存在与否 ,也没人能知道。
这个世界为何存在,世界之外是否还有世界,也没人知道。
我只知道,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这个世界的人类就是这样。
对不起,我不知道该如何与不被制裁的罪恶抗衡。
可是我想,因为是人。
所以会有黑暗,所以会有罪恶。
因为是人,所以可能犯罪。
所以。
会有光明,会有反抗,会有二十面首,会有暗黑星,会有制裁。
因为是人。
人就是如此复杂,如此矛盾的生物。
自私到极点又无私到极点的生物啊。
可以残忍如恶魔又伟大似天使的生物啊。
拥有绝对劣根性又有普度众生的悲悯性。
所谓人类啊。
所谓世界啊。
不喜欢小林,可是他的话又很有道理。
“这个世界是有很多无聊的事情在,可是还有许多别的什么东西在。
正因如此,这个世界才如此有趣不是吗。
”是的,无论这个世界怎样,无论人类怎样,它都在这里。
它容纳所有的黑暗与阳光,罪恶和正义,混沌与黑白,罪人与受害人,强者与弱者,它容纳所有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羁绊情感,无一例外。
它给予人类生命和舞台,到了时间自然将所给与的一切全部取走,一视同仁。
既然如此,许多问题不一定要答案,故事也未必需要结局。
遵循你的心而走吧。
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什么不带来,什么留不下,那么,在死来临之前,用力感受生吧。
对待死生这一点上,倒是最为公正呢。
「我对这世界不抱有什么希望,也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
」乱步的作品断断续续的看过几部,也被其中诡异猎奇的手法深深震撼到。
有评论说这部番虽是致敬乱步,但只是完成了皮毛。
而我认为,这部番虽然推理元素被大大削弱,它的悲剧内核却以一种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出来。
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出乱步的影子,比如人间椅子,当然小说里是活人生活在椅子里,享受那种暗地里抱着女主人的变态快感。
还有嵌在石膏像和混凝土里的尸体,分尸剥皮屡见不鲜。
然后后期剧情就转向了对电脑程序制造的怪人二十面相的破解,也是个人觉得比较扯淡的地方。
抛弃这些外壳,这部番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可能比较混乱。
大家纠结的点在于剧情里对精神病犯罪的探讨,我看了很多观点,这部番确实对这一部分的处理夸大了,加剧了戏剧冲突。
比如犯罪者不是变态就是肥宅,受害者则基本上是善良无辜少女或小男孩。
这完全无法涵盖社会上的所有现象,先不说精神病是否真能成为免罪金牌,这样极端的剧情设计明显就不合理。
可我在观看的时候依然被触动到了。
我想这部番更想告诉我们的是是否存在绝对的正义。
阿加莎的《无人生还》也探讨过这一命题,大法官惩罚了有罪但没有被法律制裁的人,也算是「二十面相」吧。
社会上的罪恶从未停止过,霸凌、家暴、欺诈、遗弃等等,我自己也曾经历过。
这些弱势群体无一不盼着这正义来临,却从未等到过。
我们每天看着社会的不良新闻,或许也愤慨过。
但之后呢,又麻木的生活。
剧里电视上总是出现官员、精神病医师、教育博士的观点,似乎这就代表了社会上的三类人群——普通人、不正常的人和儿童。
扪心自问是否总是被外界的观点所影响呢?
无论对错,只要这些事情自己没经历过,就无法真正去共情,去感同身受。
剧里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把群像变为剪影、木偶或骷髅,只有与主角发生联系才会显示出真容,平时则代表主角对身边的人或事物毫不关心。
这个意象也代表着社会上麻木的人群,大家对待自己的生活已经满是伤痕了,哪有功夫管其他人呢?
本质上的确是木偶。
从这个角度上说,怪人二十面相确实是人们心中的正义化身,尽管它其实是拉普拉斯的恶魔。
大仇得报是每个人都喜欢看到的戏码,但它能改变什么吗?
能让世界变得更好吗?
不能。
如果人人都活在仇恨中,那么一切都变得虚无了,你会永远活在地狱里,无法解脱。
秩序才能限制人性,每个人心中都有洪水猛兽。
就像每个人都可以靠怪人二十面相去实施他认为的正义,但正义有定论吗?
每个事件里一定存在着完美受害者吗?
我想真实情况要复杂的多。
善与恶不是绝对的二元论,绝对的正义必将唤醒新的邪恶。
放下屠刀,不能成佛,但能放下执念。
困住我们的从来都不是因果论,而是执念。
「我可以理解你,但我永远不会原谅你。
」我给这部番打 7 分,它没有那么不堪,只是想讲的东西太宏大,没有戳到大家的爽点,又不能进而引发更深的思考。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好番,但我却为它写下了长评,也是近期最触动我的番。
「我对这世界不抱有什么希望,也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但现在却觉得稍微有些有趣起来了。
」希望大家都能更好地活着。
如题。
岸诚二去死,然而脚本确实有抓到乱步的精神面,看的时候经常穿越到独自一个抱着茶杯翻看乱步小说的冬季夜晚。
平凡的日常,看似一成不变也不会改变的日常,在看不见的地方一点一点上弦线,只等你走到临界点。
茫然又突兀地回头去看,在你四周仅剩下悲惨的、再也拼凑不起的碎片。
那是曾经多么确信的,美好灵魂与幸福的残尸。
但是岸诚二依然没有诚实地面对挑起的刀锋。
用花朵去掩盖是不行的,但用礼炮与炸药同样不行。
中心和重心始终是受害者,被社会遗忘和被损害的。
群体自然可以用一时的慈悲与自我满足在对个体生杀予夺之时网开一面,暴力的群体亦可对个体予取予求。
最终是以暴易暴,而非体制的革新与改良。
做得比几原的企鹅罐差远了。
无论是诚实,还是技巧。
难得的几场剧场戏,戛然而止不留余音。
反倒是对咸湿部分太过渲染,喧宾夺主。
不诚实也不直面的最终,弱者的悲鸣也好,所谓强者的目无表情也好。
一切的悲剧都是在不动声色时已经铸成,而没有人会去反省。
OP/ED/OST大大加分。
这部的音乐比监督本人更能抓住他必须面对的东西的本质。
PS 乱步从来没写过目前被定义的推理小说。
他写的严格来说全部都是犯罪小说。
就这点也能让他被某著名推理漫画作家借名攀附,也是讽刺得有趣。
最后一话叫“白昼梦”,不知是指涉浪越的暗黑星革命理想还是结局的“生活重归平静,连小林同学都觉得有些趣味了呢”,或者二者兼具。
这个剧集不长,情节设计得比较紧凑,一开始颇有奇谭故事的暴力血腥噱头十足,最后却归于沉痛的社会反思和批判。
对峙的明智和浪越是昔日知交,这种相爱相杀的剧情似乎比较老套,但实际两人只是观念化的存在,代表了两种改造社会的思路。
天才少年的明智充任警方的助力,相信法律能够维护秩序,从私人情感上,他也曾多次试图拯救浪越。
被欺凌的弱者浪越一步步变为二十面相,通过煽动弱者的仇恨,以私刑追求正义,引发恶劣的社会效应,希求以暴动摧毁现有的不公制度。
两人虽然渐行渐远,但最终目的其实是相似的,都是想遏制罪恶,维护公义。
影片中以二人计算黑暗星公式将其观念具象化,公式的算法不同,导致的后果不同,而且每个人的想法和行动的改变都会影响到结果。
这个情节设定很新颖,视觉效果也很好,金色蝴蝶纷飞和彼岸花盛开的场景都很华丽。
颇有意思的是,一直自信计算的天才少年明智却是在小林的提醒下,才发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他竟一直没有将自己的行为视为影响计算的变量。
类似这样的隐喻和象征颇多,从而在基本框架之上,增加了剧情的亮点。
比如小林同学的形象设定。
他明明更像个女生,为何要设计成少年?
其实看到最后,小林存在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他其实是男是女并不重要,虽然在中间的单元剧情中女相的身份发挥了破案辅助的道具功能。
但总的来说,小林是一个比二位男主更抽象的观念化存在,他无所谓男女,或者说因此而具有更加普遍的象征性。
他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个体,厌恶一切,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
剧情开始,他被陷害,面对血腥现场,他表现出超乎正常的漠视和平静,不光是对罪行,还有生命本身。
对此,剧中以剪影的形式呈现小林眼中的他者,对他而言,只有被他“看见”的人才拥有实相,其它永远都是模糊的剪影。
同样的手法也用以呈现浪越眼中的他者,只不过换为更加可怖的骷髅。
还有岛上被异化的众人,以木头模型的形象呈现。
一个个残酷的案件对缺乏人性的小林而言,只是短暂地勾起他解谜的兴趣,让他觉得生活稍微有那么一点意思而已。
他的这种超然的视角,也很利于呈现明智和浪越的内心,所以剧情安排他先是靠近明智,后被浪越掳走,先后揭开了两个人的内心世界。
但小林本身在经历了所有故事之后人格上并没有多大改变,结尾他只是说觉得生活好像也有点意思,仅此而已。
这也显示了小林形象的单薄和道具性,一个移动的视点而已。
对暗黑公式的推求象征着对罪恶起源的追溯和遏制犯罪的探索。
剧中还有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加贺,他从一个优秀的警察沦为一个二十面相的遭遇某种程度上宣告了法律的局限性,从他的故事中可以看到编剧的怜悯之情,但最悲惨的是他即使成为沾满鲜血的二十面相,也未能如愿为妹复仇,这种安排说明编剧并不认同浪越的理念。
好在结局的安排没有让浪越认输并和昔日好友和解(还故意让小林说了一句来误导大家),而是让他毅然殉了自己的理想,成全了这个悲情人物。
在浪越脱手的瞬间,难道明智的信念不会动摇么?
对此没有呈现。
结局又回到小林的视角,二十面相的案件告结,生活归于平静。
但消灭了一个初代二十面相,就能消弭人心中的恶意吗?
暗黑星的公式是无解的,二十面相也会不断幻化,恶滋生恶,根本找不到出路。
明智君跳过去抓住浪越君的手:“你要是跳下去,我也跟着一起跳,这样你的算法无论如何都不会成立了。
你想想看,假如我们一起跳了,第一种可能,只有我活下来了,那我仍然要去自杀,算法不成立;第二种,我们都死掉了,算法不成立;第三种,我们都活下来了,我知道你又要试图自杀,那我就拘禁你,算法不成立。
你知道,我有资源,我可以这么做;第四种,只有你活下来,那么你一定会被死刑,算法不成立。
所以,亲爱的,活下来,我们私奔吧……”所以,造成这样的结局,是明智君不够明智啊哈哈哈。
但是浪越君的尸体没被找到。
所以这是开放结局。
好了开始评。
这不是推理剧。
更像是以此为幌子来表达某些观念的。
主题是,程序正义以及私刑。
这个主题很大以至于很多剧都在这个题目里撕。
比较正统(不会招来舆论抨击)的做法是,剧情安排各种观点的角色上场,撕,但是剧做得看起来很客观,所以看不出作者到底是什么想法。
这要是在我国,嗯,我还是闭嘴。
另外,编剧关于数学、物理、算法这些的臆想还是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广大中学生又没办法以严肃的手段证否,所以嘛……对了,片尾曲「ミカヅキ」(http://music.163.com/#/song?id=34179277) 很好听!
复制粘贴哦,别直接打开。
逗伴处理不好 escaping。
假如江户川乱步先生还健在的话,得知自己小说里创造的易容高手+神偷“怪人二十面相”竟然被整成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抗者,不知会作何感想呢?
此为题外话。
中学生浪越在明智的帮助下创造了能够控制引发蝴蝶效应的“暗黑星”公式。
他用这个公式解决掉了经常对自己施暴的父母和同学,并希望以此公式引发社会变革。
从此,他用暗黑星引发了数起事件,并放出了专门惩处恶人的“怪人二十面相”的传说。
为了实现理想,浪越自己成为了初代的怪人二十面相,而在这个传说的影响下,警官加贺美、帕诺拉马岛绮谭中的东小路千代子、死因裁判官南由于各自的原因相继成为二十面相。
这让我想起网络剧《暗黑者》中的暗黑执法者Darker,他行刑的都是钻法律空隙的漏网之鱼,而且会给受刑人和罪行同样代价的执行方式,这和警官加贺美所扮演的二十面相何其相似。
动漫中对加贺美的转变进行了详细描述。
从小警员开始,加贺美兢兢业业,誓要抓住每个罪犯,并在后来升任警官。
然而,后来他却遇到了因曾经进过精神病院而不被起诉的须永(PS:这让我想到了“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个梗。
),而须永在精神病院期间又杀害监视人员逃走,并报复性杀害了加贺美的妹妹。
这件事令他彻底崩溃,从而萌生了成为二十面相的想法。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情加贺美吧。
跳出动漫来说,我们在生活中不时也会遇到不道德的问题,虽然没有如此极端,但我们也可能会因此而迷茫:这个社会怎么了?
还能做一个好人吗?
或许我们会保持本心出淤泥而不染,或许我们会麻痹自己适应社会变得“成熟”,但如果某天,你听说有这样一个人,他专门惩处法律无法制裁的恶人,你会怎么看?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希望这样的人存在的。
惩罚恶人,伸张正义,“怪人二十面相”在道德上占据了制高点。
可是,我们只是看到了二十面相在道德上的正义,却忽略了“法治”这个词。
后起的二十面相模仿者都以自己的方式结果了恶人,还得到了大家的拥护,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模仿者,引发了蝴蝶效应。
浪越的计划正是这样一步步地实现。
在最后一集,浪越决定用自己和别人的自杀来完成变革社会的最后一环,明智要阻止浪越,但他却看到路上几乎每个人都戴着二十面相的面具——当然是他的幻觉,但这说明大家在心理上都变成了二十面相。
这让我想到了电影《V字仇杀队》中数十万人在11月5号戴着V怪客的面具进军国会的一幕,动漫算是致敬它了。
最终浪越还是成功自杀,完成了他理想中变革社会的最后一环,但结果如何呢?
在动漫结尾,羽柴说,二十面相变成了免罪符,被那些自称正义的人使用来肆意实施制裁,虽然对犯罪形成了威慑力,但这是浪越所满意的结果吗?
显然不是。
在现代社会,法律才是扎扎实实的社会约束框架,可是,当法律和道德站在了天平的两端时,我们却又会倾向于道德。
这个问题难道无解吗?
并不。
有句话叫“法不外乎人情”,但这“人情”指的不应是通常说的带有某种意味的“人情”,否则社会早就乱了,它指的应当是道德和道理。
道德是内在的修养,而法律是外在的框架。
两者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和谐。
否则,只有道德没有法律,就成了人治,以人治替代法治终会造成暴力泛滥,而不是理想中的人人向善,正如动漫的结尾所说;反过来,法律违背道德,就成了压迫束缚人们甚至助纣为虐的工具。
我们之所以会希望有类似二十面相的人出现,就是因为法律还有不完善不合乎道德的地方。
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到法治上来,要不断完善法律,稳定法律与道德的天平。
比如扶不扶老人的问题,很多国家制定了“好撒玛利亚人法”,免除施救者的责任,我国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呢?
首先给三星是因为这个设定的埂真是符合时代要求啊呵呵呵看到第五集的时候我终于受不了了!
这什么鬼东西,才不是什么推理剧呢!
说到扭曲和猎奇的话也是点到为止好不好!
抱歉,是我看的扭曲太多了么?
第一集和第二集真的很一般般,觉得可能接下来会变得有趣些吧,可惜啊,完全是我期待过高了?
这完完全全就是打着变态和推理的旗号在黑这个世界!
第三集里,小林居然在少爷的眼皮底下被劫走了,这是特么个大大的BUG啊!
警察的那个埂都被大家玩坏了好么,不要拿这么普通的埂出来好么(喜欢这个埂的去看看黑色小本子)。
还有小林的人设,完全不够玩啊!
就算设定是美男子也不是女孩子啊,就算设定是变态也不是靠直觉去破案的好么,到后面的就不是用推理破的案好么。
原本小林说的那一句”真有意思“,我就喜欢上他了好么,但是到后来。。。
混蛋,给我向全世界正义的变态道歉。
哪些犯罪的变态到底有意思在哪里?
你给我说清楚啊混蛋!
小林其实没有理解那些变态有趣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吧,呵呵呵。
总之,这是一部更给人的印象没多大关系的片子,但是却是对社会不满的人的同好片。
顺便一提,我爱这个世界,爱这个社会。
请你不要把这个社会的黑暗面和光明的一面讲得这么单调好么,这个世界可是比你眼中有趣的多。
当时一听是江户川乱步纪念之作,就把乱步奇谭列入了追番列表,然后观感如下。
看上去一般,也许是慢热呢。
小林绝壁是女主!
我的智商受到了极大的摧毁。
小林绝壁是女主!
原来不是推理而是社会番啊。
小林绝壁是女主!
影男好人萝莉控万岁胖子死。
小林,嘛,男主就男主吧。
阳子姐姐的节操已经救不回来了。
无视小林中。
这个十二面相还是有点意思。
其实小林和班长的cp也挺带感。
教练我想学数学,还有计算机,还有钢琴...我的验尸官怎么可能这么可爱。
班长一定要救回小林啊。
班长和小林终成眷属,完结。
声明,我是没看过乱步老爷子的小说,所以如下内容如果不对请大家叫我装逼犯。
人们都说乱步老爷子肯定会气得活过来,其实大可不必,你看看这个乱步奇谭,除了片名和开头致敬一下,剩下的和乱步的相似之处也就是角色名称和标题了。
(就好像这还不够似的)人设,真心蛋疼。
感觉作画也很糟糕,前几集看下来就感觉剧情给观众喂了一坨大大的屎。
不过从加贺美景观成为十二面相的那一集稍微有些改观,毕竟是逮住了社会上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做出拷问,这个时候大家也该真正清醒过来,这番压根不是推理,而是让我们先看几个变态,然后商量怎么制裁这些变态,法律制裁不了怎么办,那么就用暴力啊,怎么引发暴力,用数学手段,混沌公式,可是以暴制暴毕竟不是最好的手段,那么更好的社会如何达成又成为了我们导演留给我们的问题。
就这个大纲而言,似乎还不算太差,如果把小林的人设搞得正常一些,至少像暗杀教室里的渚一样都行,然后作画再精致点,人物动作流畅些,某些不明觉厉的数学影响社会的桥段再给出些更合理的解释,也许这番也能成为神作。
所以当前几集让我降低了期望后,看看后面,除了剧情扯点,也不是那么糟糕。
不过要说和乱步老人家有真正的半毛钱关系的话,也就是那种精神变态的描写了吧。
可是就是很奇怪,明明画面配乐都在努力,但是我们看那些变态的画面不是震惊,而是“哦,这样啊”的感觉,只有些许惊讶,还称不上震撼。
这就是叙事的张弛。
即便妄图致敬也不是编几个变态就能糊弄过去的。
更不是画女硬说男就能被人们所原谅的。
第一集看完的时候:额…可能是慢热…后面说不定会剧情爆炸什么的呢…你看石头门也是…忍着忍着…第二集开始推理了:开始了开始了…诶?
等等…哦…不是本格啊…没事没事社会也挺不错的…诶…等等…怎么社会派也不是?
等等??
这就完了??
凶手认了??
没没有证据只靠男主嘴炮攻击????
WTF?!!
感觉我的智商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还有啊男主长得一点也不可爱为什么还是男孩纸?
男主的基友好痴汉而且经常变成绿色的还有糟糕的ntr台词令人感到十分不愉快设定为什么这么杰克苏??
"天才少年高中生侦探入学考试满分之后一直休学在家获得政府特许而且秘密帮真政府办事但是并不满足喜欢破解异常犯罪的迷题来刺激他天才的大脑" ?????
我的天骗小学生吗?
哦对确实是小学生毕竟男主只是个13岁的少年(?
)呀不是吗推理也强行自说自话而且根!
本!
没!
有!
证!
据!
完全就是男主吧啦吧啦说个不停说什么警察就信什么…还觉得哇男主推理的好厉害啊…而且…这推理剧情…"老师找我是因为喜欢我啊" "犯人想栽赃我是因为犯人喜欢老师但是老师又喜欢着我啊" 抓犯人也是男主跑过去跟犯人说一大通感人的话然后犯人跪地哭泣承认然后警察再进来抓人全过程真的一点证据都不讲啊我的天!!!!
我………………行…你厉害…江户川乱步的原案能给你们做成这样…也是…6到飞起👍感觉就是写了个跟推理半毛线关系都没有的故事只是用了一点乱步作品里的元素然后就大张旗鼓的打着纪念乱步的旗号罢了…我觉得乱步要真看到这个都可以气活过来了…虽然男主的基友是"护妻狂魔"但是怎么看都很碍眼啊…男主也…唉…而且剧里的那种…卖腐看着也总觉得哪里不对是那种…令人反感的卖腐…作为一个腐女都替他感到尴尬…看不下去看不下去…其他人物塑造也很苍白…没有什么人物心理描写…虽然里面很多变态…(虽然我平时也很喜欢各种各样的变态来着)但是这里面的这种…这种变态真的很无力啊感觉就是纯粹为了变态而变态无任何理由…额…说起来我觉得这些人其实称不上变态…应该被叫作,"奇葩"(微笑好好这么一个有趣的梗被玩得烂成这样我很气诶除了OP和ED蛮好听的其他真是一无是处啊[捂脸]推理就别提了…画风也称不上特别好(也不能像冰菓那样推理一般全靠画风鼓励我看下去)血腥也是伊藤润二玩剩的梗…(白眼
借用吧友的评论,按照浪越的观点,他的死亡将最终完成“暗黑星”,引发社会和人性变革的最后一步。
二十面相到底是把人类引向灾难还是革新。
结局对于小林来说是救赎。
小林本身也是一个偏执型的人格,智力超群,感性弱鸡,对生命和人的价值也容易漠视,仅仅在一个“有趣”的目标下行事而忽视了本该珍惜的东西他没有变成下一个二十面相,或者在浪越的诱导下自杀。
要归功于羽田。
羽田可以说是一道保险,尽力保护了小林最后的一份珍惜与情感。
不过放眼社会似乎没那么幸运了,二十面相按照计划井喷式增长,成了以暴力惩治罪恶的精神象征。
故事里他们“肆意妄为”“挥舞大棒”打着正义的旗号铲除罪恶。
最后一句有淡淡的无奈:人心真的可以改变吗?
于此相比我更喜欢死亡笔记的结局,L说法律是不完美的人制定的,所以不完善,二十面相其本质是犯罪,肆意妄为打着正义的旗号打罪犯,我不喜欢。
越来越无聊,从头到尾没有推理
把江户川乱步活生生改成了无厘头,虽然乱步本身也挺变格的
别名:基友跳楼的时候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救援……太基啦,好喜欢浪越和明智的友情(jiqing)
三星给OP,其他都已瞎quq
有点烂尾,而且强行搞基是怎么回事~这番不是推理番是猎奇番吧
手法好奇特,暗黑文艺?结果到了是gay番啊哈哈。赞oped
好深刻的挚友情,比生命还沉重
人设...无法直视!各种恶意卖腐!故事真是扯到蛋...op和ed都带感!
非正常的社会,扭曲的人性~刻画出另类的世界,也不差啊~~据传和原著差异挺大,先入为主就暂时不追了~~~
非常不明白为什么分这么低
本来对乱步奇谭期望还挺高,OP带感得我可以抡个几十遍不会厌,设定虽然有些人会觉得猎奇怪异但还挺对我胃口,小林的性别梗虽然有点想吐槽但也还能接受,直到浪越出场我就知道岸诚二原来一直在下一盘名为基腐毁剧情的大棋。。。强插基情啊,中二少年还能不能好好恋爱了,反正这番在我心里是烂尾了。
屎一样的人设,垃圾到无以复加的改编
不知道是不是乱步的作品 但是前面几个猎奇杀人确实很有乱步的风格 然而后半部分为何变成了中二设定 而且整部片子一直呈现着恶心的bl套路
ED太好听了 男主蜜汁性别..
富二代男配口味非凡,喜欢男猪,二十面相的算法设定太奇怪了,理解不了。片名也可以换成,因为帮助被欺负的同学而让对方产生了基情结果毁灭了旧世界的故事,可惜最后反派没有成功,里面最喜欢的是黑蜥蜴和影男
尴尬症都要犯了 什么奇葩设定
这番没一个正常人,全是神经病,江户川乱步看见这种改编得气醒过来
奔著番來的時候就沒期待是推理類,原作小說是獵奇向,不能強求編劇改情節。但看到今天的第八話終於決定把一開始的四顆星調整為兩顆。賣完女裝少年又強行賣腐,出到現在簡直成了神棍番,到底是要幹嘛。
挺有趣的,虽然有争议,但是这不比现在逐渐趋同的动漫有趣。可惜没有第二季啊。
这是赤裸裸的 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