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级的失败

12th Fail,会考失败者

主演:维克兰特·梅西,梅德哈·尚卡尔,普里耶修·查特奇,Anant Joshi,Anshuman Pushkar,Geeta Agrawal Sharma,Harish Khanna,Sarita Joshi,Vikas Divyakirti,Abhishek Sengupta,Triaksh Chhabra,Darius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马拉雅拉姆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卡纳达语年份:2023

《12年级的失败》剧照

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1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2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3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4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5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6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13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14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15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16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17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18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1912年级的失败 剧照 NO.20

《12年级的失败》剧情介绍

12年级的失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基于IPS 官员 Manoj Kumar Sharma 和 IRS 官员 Shraddha Joshi 的真实故事改编。马诺杰-库马尔-夏尔马(Manoj Kumar Sharma)来自钱巴尔村,在那里考试作弊是家常便饭。他正在参加 12 年级考试,并想找一份小工的工作。但在考试期间,一位严厉的警官 DCP 杜什扬-辛格(Dushyant Singh)来到这里,阻止了作弊行为。 第二年,他通过了考试,梦想成为一名 IAS,但命运另有安排,Manoj 必须从一开始就努力学习。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西京故事双生花爱在离婚进行时马路无理学园Elpis-希望、或者灾难-女孩上场第二季陌上又花开新生铁宅道子,2万公里辣手狂花心之所向超能美少女青衿志爱有来生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地表之下振荡器父辈的旗帜临床爱情教学!奎师那与伊人流浪的迪潘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武松血战狮子楼在我消失前秘境星球妈妈加我等于十拯救之德州风云以朋友的名义邪恶季节我们的儿子

《12年级的失败》长篇影评

 1 ) 12年级的失败,12th Failed

12年级的失败,12th Failed“Manoj,无论你是印度联邦警官还是面粉磨坊工人,我都愿意余生与你相伴。

你愿意娶我吗?

Manoj?”影片除了描绘贫富差距的爱情,遭遇破碎的友情,寄予希望的亲情,还有Manoj的信念。

如果说低种姓贫民为了跳跃阶级进入特权阶级,未免过于肤浅。

为了能改变印度普遍存在的腐败问题,Manoj在正义的家庭和清正的当地警官的影响下,进行了接下来的故事。

 2 ) 【转载】深度 | 一文看懂印度行政官职体系!

【本文转载,目的为了更清晰了解印度行政制度】原文:深度 | 一文看懂印度行政官职体系!

(qq.com)南亚研究通讯 2021-10-07 23:19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印梵华 ,作者梵华居士中印梵华.客观了解中印,冷静思考本文共6762字阅读预计17分钟编辑 | 穆祎璠江怡

托人办事在中国和印度都是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特别是经商之人更是深谙此道。

因此,中国人进入印度市场,都习惯性地会比较重视结交一些印度的官员,以期在关键时期能够保驾护航。

不过,令中国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是,印度的官僚体系似乎和中国有很大的区别,在中国谙熟于心的省市县乡的行政区划、部厅处科的干部级别,很难套用于印度,以致于闹出了很多笑话,多花了许多冤枉钱。

那么,印度的官员,到底谁才是老大呢?

小米在印度的发展红红火火,其准确的印度政商关系定位令人啧啧称叹,图片来源:cellit.in一、印度的行政区划若要找对BOSS,首先必须了解一下印度的行政区划。

虽然印度的行政区划同中国有类似之处,但是在地方政府的结构和功能设置上,还是同中国有不小的区别,这也就导致了印度官员的体系结构同中国有着显著的不同。

印度全国划分为36个一级行政区,包括28个邦(States)和8个联邦属地/中央直辖区(Union Territory),都是省级单位(Subnational Entity)。

➤邦(State)印度的邦等同于中国的省,这个比较好理解。

比较特别的是,印度有5个邦的名字中有“Pradesh”这个词,该词在南亚地方语言中原意为“国度/Nation”,现在表示为“邦”或者“省”。

例如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意为安得拉人或泰勒固人的国度,喜马偕尔邦(Himachal Pradesh)意为“雪之国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自然就意为“北方的省”。

➤县(District)印度省级之下的行政区划主要为District,约等同于中国“市”的概念,但是在中国正规的翻译中都称其为“县”。

刚开始准备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很纳闷为啥是如此怪异的翻译,一番查证后才明白,原来县比市大才是长久以来的传统,而目前中国普遍的市管县的体制其历史并不长久,最早是于1958年才在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和辽宁省开始实施,并在80年代改革开发中才开始推广到全国。

在海外,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很多国家或地区的行政区划设置也是县比市大。

所以,咱们当前习以为常的“市比县大”的行政体制其实才是非主流。

用印度的泰米尔邦和中国的江苏省来直观的比较一下:印度泰米尔邦:面积13.0万平方公里,人口8370万,共设32个District。

中国江苏省: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人口8474万,共设13个市,95个县(含县级市和区)。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印度的县比中国的市要小,但是又比中国的县大不少,介于两者之间。

差不多一个印度县等于三个中国县的大小,可以把印度的县看成一个低配版的中国的市。

➤地区(Division)在印度的部分邦中,存在着介于邦与县之间的二级行政区划——专区或地区。

专区或地区是区域协调性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若干个县的行政事务,地位要高于县。

但是在目前印度行政机构中,专区或地区的作用逐渐减弱,基本上已无实权,甚至在大部分的印度邦中,专区或地区已经完全被取消。

地区管理县的模式在我国解放后也曾是长期存在的主要行政架构,直到1983年中国开始积极试行地市合并的政策后才逐渐减少。

我隐约还记得小时候我的家乡淮安市原来叫“淮阴地区”(对应的翻译就是Huaiyin Division),下辖清江市及灌云、灌南、沭阳、宿迁、泗阳、盱眙、涟水、淮阴、淮安、洪泽、泗洪、金湖县1市12县,就是这种地区辖县的模式。

直到今天,地区辖县依然在中国的局部地区存在,例如西藏的阿里地区,新疆的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内蒙古的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以及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地区,共计还有十个地区行政公署。

中国西藏阿里地区行政区划地图,图片来源:阿里地区行政公署网站印度的地区概念要比中国的地区要大,约介于省和地级市之间。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把江苏省(State)分成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Division),那么苏北地区就包括了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这五个市(District)。

➤乡(Tehsil / Tahsil / Taluka / Block /Mandal)乡是印度县以下广泛存在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Sub-district),印度不同的邦或者中央直辖区中乡的叫法不尽相同。

如特伦加纳邦中有589个Mandal,泰米尔邦中有295个Taluka,北方邦中有327个Tehsil,德里首都直辖区有33个Tehsil。

目前,印度全国总计有6562个Sub-district行政区(数据来源:wiki.openstreetmap.org)。

考虑到截止2020年底印度有人口13.8亿(数据来源: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那么印度平均每个乡大约有21万人。

相比之下,截止2020年11月1日中国总人口数为14.4亿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而中国乡镇级区划数为39945个(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9),那么中国乡镇的平均人口为3.6万人。

因此,印度的一个乡人口约等于6个中国的乡镇的人口,可见印度的这个“乡”的概念同中国的乡镇的地位是不太一致的,倒是更接近于中国“县”的地位,但是体量上印度的乡只相当于中国的县1/2或者1/3县的大小,或者说介于中国的县与乡之间。

➤县辖区(Sub-division)类似于地区(Division)的概念,在印度某些邦的县(District)和乡(Tehsil)之间,还存在着县辖区(Sub-division),统管若干个乡。

印度的阿萨姆邦(Assam),比哈尔邦(Bihar),曼尼普尔邦(Manipur)等9个邦和中央直辖区沿用此体制。

➤村(Village)村为印度乡级以下行政区划中最为广泛存在的基层单位,这同中国基本差不多,两国平均每个村都有约17002000人左右。

中印行政区划级别参考对比,制图:梵华二、印度的部长和文官了解了印度的行政区划和政府结构,就可以一个萝卜一个坑般的理解印度每个层级的BOSS了。

不过,这里还必须提醒一下,印度的官员分为民选的部长和考试选拔的文官两个重要的范畴。

印度文官(Civil Service)类似于我国公务员,是印度国家政权体系中担负着管理国家职能的骨干官员,他们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印度党派,只是作为独立行政执行层面来落实民选部长政策的实施。

简单的说,印度民选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省级政府政治系统(Politician System)中的部长们(邦以下的地区、县、乡无选举),而部长们的决策交由印度的行政系统(Administrative System)的文官来执行(从中央-邦-县-乡形成行政体系)。

民选的部长可以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但是科举考试选拔的印度文官却地位相对稳固,是印度官僚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实权派。

(印度文官在下一篇文章中另行介绍)➤中央政府的部长和文官印度中央政府正常情况下每五年进行一次国家大选,通过角逐印度议会人民院(下院,Lok Sabha)545名国会议员(Membersof Parliament, MP)的议席来确定中央政府的组阁权。

人民院545个议席中,543名议员由民选产生,2名由印度总统指定,在人民院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有权组建印度中央政府。

在2014年的印度大选中,人民党及其联盟党派共赢得了336席的绝对多数席位(其中人民党砍下282席,已经超过半数),而到了2019年,人民党已经不需要盟友加持,直接赢得了303席的绝对多数,实现了中央政府的连任。

2014年和2019年印度大选得票前五政党统计,可以看出人民党BJP一骑绝尘,国大党INC已经日渐式微➤总理(Prime Minister)印度中央政府是总理内阁制,赢得中央大选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推举国会议员,经印度总统任命,成为印度总理,是实际上印度最大的BOSS。

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图片来源:莫迪官网虽然根据印度宪法,印度总统是国家元首兼三军统帅,但是由于国家的大权实际掌握在人民院多数党组阁的国家总理手中,因此印度总统几乎没有多少权力,更多的是名誉上的领袖。

话虽如此,印度总统访华,我国的国家领导人也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接待仪式,三军仪仗队也是不能少的,礼宾级别还是很高的。

➤内阁部长(Cabinet Minister)由总理提名报总统任命,是总理内阁成员,是仅次于总理的重要领导,相当于我国各部委的正部长,是印度各个部的头号BOSS。

➤国务部长(Minister of State)国务部长相当于印度各个部的副部长,不过这个副部长的实权就相当小了,并不具有独立的决策权,同我国的副部长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基本可以看作为部长助理的角色。

➤内阁秘书(Cabinet Secretary)内阁秘书是印度行政部门体系中的最高首长,直接听命于国家总理,极为位高权重,其职能包括:印度总理的首席顾问。

衔接总理办公室和不同的印度政府行政部门。

衔接印度民选政治体系(Political System)和非民选的文官系统/公务员系统(Civil Services)。

掌管内阁秘书处。

掌管印度文官系统,是公务员体系中的No.1大BOSS。

等等➤部委秘书(Secretary of Ministry)印度民选的部长很多都是不同党派中的政治型干部,或者干脆是靠党内领导人的裙带关系上台的,因此对于管理国家具体部门的业务可以说基本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甚至是一窍不通。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不同部委中的部委秘书就实际承担起具体的工作,其角色类似于常务副部长,这点和我们中国人常规思维中的“秘书”是有天壤之别的!

如外交部秘书(Foreign Secretary),内政部秘书(Home Secretary),电子与信息技术部秘书(Secretary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等等,都是印度极为位高权重的实权派。

图片左:印度前内阁外交部长斯瓦拉吉图片右:前外交部秘书苏杰生

苏杰生退休后加入人民党,被莫迪任命为现任外交部部长,是比较少见的懂部门实务的内阁部长。

➤辅秘(Additional Secretary)部委秘书下有辅秘辅助其工作。

辅秘的角色类似我国的部长助理。

➤联合秘书(Joint Secretary)联合秘书一般简称为“联秘”,一般主管部委中不同的司或局,类似我国部委中的司长或者局长。

➤司长/局长/主任(Director General); 副司长/副局长/副主任(Director)印度部委下的一些司局级单位的负责人有时候也用Director General(DG)的称呼。

印度旅游部一位领导的名片官职为DG,名字后面的IAS是金字招牌➤副秘*(Deputy Secretary),类似于我国部委正处级干部➤次秘*(Under Secretary),类似于我国部委副处级干部* 实在找不到官方的翻译,自己根据辅秘和联秘的翻译习惯和单词常用职务翻译习惯创造了这两个翻译。

三、地方政府的部长和文官同中央政府选举类似,在印度的邦或者中央直辖区,也是每隔五年举行一次地方大选,选举地方议会下院(Legislative Assembly 或称为 Vidhan Sabha)议员(Member of Legislative Assembly, MLA),在地方议会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有权组建印度地方政府。

➤首席部长(Chief Minister)印度邦或者中央直辖区民选政府的最高领导是首席部长,类似于我国省委书记的角色,是邦里的No.1 BOSS,绝对的地方老大!

我与前安德拉邦首席部长巴布合影印度的邦或中央直辖区的选举并不一定同时举行,也相互没有关联,相互独立,各选各的领导。

因此,赢得中央政府选举的政党未必能够在地方政府选举中获胜,那么就会出现中央政府和省级地方政府分属不同党派领导的情况。

可想而知,控制中央政府的政党一定会通过国家机器去扶持同属自己阵营的地方政府,同时限制和打压竞争对手的地方政府。

这种情况加剧了印度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加深了印度内部的矛盾。

➤邦部长(Minister of State Government)邦首席部长任命,主管邦内各部门,相当于我国省政府下的各个厅的厅长。

➤首席秘书(Chief Secretary)首席秘书是邦或中央直辖区内政府行政部门的最高领导,或者说邦内文官(公务员)的最高领导,级别等同于印度中央政府的部委秘书,相当于副部级的领导。

首席秘书直接听命于首席部长,是极为重要的实权派领导,类似于我国常务副省长的地位。

有时,首席秘书身边会有辅助首席秘书(Additional Chief Secretary)来协助首席秘书的工作。

➤邦部门秘书(Principal Secretary / Secretary of State Government)邦首席秘书之下是主管邦内不同部门(Department)的邦部门秘书。

部门秘书协助邦部长(对应我国厅长)工作,类似于中央部委中的部委秘书协助中央部长工作一样。

部门秘书的级别对应于中央部委的辅秘一级,但是也可以调到中央政府担任联秘的工作,相当于我国的正厅级,在省厅为常务副厅长主持工作。

譬如我的这个朋友,以前的职位就是安德拉邦工业和商务厅的Principal Secretary,相当于常务副厅长,同时他还兼任工业促进委员长(Commissioner)一职,权力不小。

名片上名字后面的I.A.S(Indian Administrative Service)也是极为闪亮的金字招牌,这个也在下一篇文章中另行介绍。

邦部门秘书之下,还有一系列不同层级的秘书来协助工作,一般包括特别秘书(Special Secretary),辅秘(Additional Secretary),联秘(Joint Secretary),副秘(Deputy Secretary),和次秘(UnderSecretary)。

➤地区专员(Divisional Commissioner)地区专员由邦行政机构任命,非选举产生,是地区行署的最高长官,但是由于地区行署目前更多是形式上的存在,因此地区专员其实并无太多实权。

➤县长(Collector / District Magistrate);副专员(Deputy Commissioner)县(District)的最高行政长官是Collector(收税官)或District Magistrate(治安官), 或者二合一Collector cum. Magistrate。

Collector的字面意思是收税官,这是源自英国殖民印度时期的产物,毕竟当时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就是搜刮资源,基层官员的主要工作自然也就是征税。

除此以外,Collector也需要负责辖区的治安,故也称为District Magistrate。

由于印度邦以下的地区和县不实行民选政府,县长也同地区专员一样是由邦政府直接任命(即省管县),因此县长实际上就是该地区的最高长官,有的邦称其为副专员或县专员(Deputy Commissioner)也是比较贴切,是县级区划中最大的BOSS。

根据中国人的习惯,Collector或District Magistrate翻译为“县长”更加符合标准汉译,不过根据上文的解释,其职能实际上更加接近中国的“市长”,我们不能望文生义,小看了印度的“县太爷”啊!

➤县辖区长(Sub-divisional Magistrate, SDM或Sub-divisionalOfficer, SDO)介于县长和乡长之间的次级地区行政最高长官,有的地区称为助理县专员(Assistant Commissioner),这是印度文官中IAS的起步岗位。

工作若干年后,有机会被提拔为类似副县长的辅助治安官(Additional District Magistrate,ADM),或者联合收税官(Joint Collector),或者辅助县专员(Additional Deputy Commissioner)等头衔,作为通向县长仕途的跳板。

当然,在印度文官序列中能不能被提拔,不光取决于个人的工作能力,在印度这样社会关系复杂、政商绑定严密、种姓层次分明、腐败严重的国家,还取决于很多其他的因素,这大家都懂得。

➤乡长(Tehsildar / Tahsildar / Talukdar / Mandal Revenue Officer)Tehsildar或Tahsildar或Talukdar都是源于印度末代王朝莫卧儿时代的词汇,意为“征税官”,和Collector差不多。

乡征税官直接向上级Sub-divisional层级的官员(如SDM)负责,负责乡一级的征税、治安、选举、农业、土地等事务,类似于我国乡长的职能。

乡长身边也有副乡长(Deputy Tahsildar或Naib Tehsildar或Shirastedar)来协助开展工作。

➤潘查亚特(Panchayat)根据印度宪法,在印度的村实施村级潘查亚特自治机构。

潘查亚特意为“五人长老会”,这是在印度有着数千年传统的农村管理方式,决策村中公共事务,解决村民纠纷,发展农业生产,预防疾病、提高教育等大大小小村中杂事。

,时长02:16印度电影《厕所英雄》中,是否能在村中建厕所这样的“重大事项”,就需要村中的潘查亚特五人长老会召集村民集体讨论决定印度文官介绍了那么多,估计很容易被绕晕,做个表格方便对比。

但限于本人水平,内容仅供参考:

印度文官官衔和级别对照表,制表:梵华四、印度的市长是干啥的?

可能看到这里,有的小伙伴会感到疑惑,咱们最为耳熟能详的市长,英文Mayor哪里去了?

难道印度没有市长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印度自然是有市长的,不过印度的市长和中国的市长可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

在印度,按照地域划分,形成了中央--邦(省)--县--乡这样的行政管理层次体系。

而印度的市则是在人口比较聚集,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设立的自治管理机构,也就是自治市政府。

因此,印度市的概念是同地区人口数量密切相关的。

印度宪法并没有规定设立自治市政府的条件,一般习惯而言,100万以上人口的聚集地设立市政法人(Municipal Corporation),也有地区称之为Mahanagar Palika, Nagar Palika, Nagar Nigam, City Corporation等等;小一点的10万以上人口的聚集地设立市政工会(Municipal Council),再小一些的就成为那加潘查亚特(Nagar Panchayat)。

印度中部有640多万人口的海德拉巴设立了大海德拉巴市政法人市政法人的主要职能是城市的发展规划、经济发展、供水、消防、公共卫生、环卫、环保、低保等公共服务。

其角色是我国市政府功能的一部分,像一个大型的市政公司。

而且从隶属关系来看,市政法人并没有上级单位,也无下级单位,也的确像一个独立的企业法人实体,可以看成是一个地方国企的角色。

市政法人名义上的最高领导是市长(Mayor),这是由市政法人管辖区域内不同片区(Ward,类似街道办)民选的委员(Councilor或Corporator,类似街道办主任)选举出来的。

不过市政法人的实际管理却是控制在市政专员(Municipal Commissioner)手中。

市政专员是由邦政府直接任命的IAS文官,是市政法人中实际的BOSS。

因此,在印度有时会看到国内访印代表团会有安排某个国内市长和印度某个城市市长签署协议或备忘录的场面。

其实这两方面的市长虽然名称上是一致的,形式上也对等,但是由于中印两国国情不同其地位则是完全不相称的,有着天壤之别,印度的市长纯属是来打酱油的。

至此,印度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级的主要官员中,谁是老大基本上应该有点数了吧。

中国人去印度发展,可不要再被忽悠了啊!

本文转载自“中印梵华”微信公众号2021年10月4日文章,作者为梵华居士本期编辑:穆祎璠江怡

 3 ) 随写。

没想到早上起来翻豆瓣周榜单,发现了这部电影。

在之前好像也有看到过,但没有进行进一步探究。

如果早知道是类NHK韩国公务员的故事或者范进中举的故事,说不定当时就立即观看了。

说回电影,讲了一个穷小子苦读几年考上公务员翻身的故事。

统治阶级最喜欢这样的电影能够出现在市场上,既维护了统治也让许多在其中寻求上岸的人看到希望。

也给许多迷途的青年指明了一条道路,看吧“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只有通过公务员考试,你才能成为人上人。

跨越种族姓氏的天然阻隔,光宗耀祖迎娶白富美。

由此产生的费用又可以带动市场就业,似乎每个国家都有一个这样的考试角落。

能够帮你的不是真的大发慈悲,而是看到了你身上的利益。

除过剧中女主是可能真的喜欢男主,被他这种精神打动外。

其余人就不一样了,起初讲述者帮他是因为他什么都不懂。

后来帮着帮着就开始了嫉妒,自己一次笔试都没过。

女友过了,好友过了;由此释放了心中的恶魔,去拆散别人的幸福。

学长帮你,是觉得牛群要有一个出人头地其他人都得到了救赎。

培训机构招生老师也一样,最开始多说一句话都嫌烦。

等你上榜后,第一个塞红包让你帮着做宣传。

就连门卫在你上岸ips都在敬礼,权力果然是最好的春药。

生于此,长于此。

就不得不去考试,成为小镇做题家。

好像完成阶级跨越的可能,拥有一个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

除了公务员就没有其他路可选,人人都想成为第一公民。

 4 ) 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是社会的手术刀

拍好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敢于写清楚当下的问题,二是说清楚改变它的坚定理想和路径。

印度是个问题很多的国家,也有很多人动不动就叫印度“阿三”。

但近年来很多印度电影都如社会的解剖刀般犀利尖锐,毫不留情地针对种姓制度、官员腐败等现实问题大声棒喝。

情节贴近底层的生活,清楚、明白,理想主义的态度非常坚定。

这些电影和韩国政治题材电影一样,都必将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产生现实的推动。

不敢、不允许拍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就意味着这个社会不再允许开出诊断,不想打针吃药,一口咬定“我很好”。

结果必然是捂出更脏更难以治愈的病症。

印度电影《12年级的失败》,没有歌舞,没有特效,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可以重新认识这个国家。

 5 ) 小镇做题家的逆袭人生。

爆米花院线电影,现实主义题材,典型印度电影风格。

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资金英语不行的穷小子居然几年之内就拿下世界公认地狱难度的公务员考试,不仅励志还迎合了国内择业市场,适合考公群体情绪低落的时候看看,喝碗鸡汤继续努力。

电影本身很精彩,剧本扎实,节奏紧凑,观影体验不差。

马努基走到山穷水尽的冲突设计自然顺畅,镜头下的人物都跟贴近现实,展现出印度庞大的考试人群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执念。

影片充满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虽然没有载歌载舞,但配乐烘托的氛围还算恰如其分。

面试情节略显做作,太阳与路灯的说辞太过生硬,没有讲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根源上,所以整部电影在立意上不够高。

观影后看了一下电影原型人物相关的介绍,原型在现实生活中倒是一个以打击警界腐败著称的官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加一星,电影的意义也就在此了吧。

 6 ) 从12年级的作弊到12次失败的诚信

马诺吉所在的学校是当地市长的学校,其校长倡导作弊,考试打小抄司空见惯,校长的理由是这些落后地区的蠢材是不可能找到警官、律师等工作的,只要学校帮助学生顺利12年级毕业,就可以找到一份卑微的工作,当副警长来视察时,校长搬出了市长对副警长施压,副警长不吃那一套,校长拿出现金行贿,被副警长当场逮捕。

马诺吉哥俩通过开出租挣外快,结果惹了市长巴士的生意,市长的亲信与当地警察勾结状告马诺吉哥哥把他腿撞伤,把哥俩锒铛入狱,马诺吉求助副警长,副警长一眼看出市场亲信的欺骗伎俩,把哥俩放走了,马诺吉在与警长告别时说希望成为警长这样的人,警长一句话意味深长:别在作弊了!

但时隔不久,副警长被调走了,这是马诺吉看到坚持诚信所带来的第一次打击。

马诺吉带着奶奶一辈子的积蓄去准备公务员考试,结果在车上睡着被邻座的女人把钱和包全部偷走了,又一次被欺骗打击,好在有坚持考公的富家子弟潘迪的帮助,以及其他经验丰富考者的指点,他顺利通过第一关考试,在一个培训机构做临时工,揭穿机构老板虚假宣传帮助一个女孩避免上当,自己则失去了临时工工作,坚持诚信又被打击,但获得了女孩什拉达的芳心。

与什拉达交往,自己拿了一本工程学的书,实际是喜欢那个书的作者,没舍得买,什拉达作为礼物把工程学的书送给他,他其实是个文学学士,在一次上课老师提问中,什拉达以为他知道火箭的原理,结果他实话实说他不知道,什拉达非常失望,这次误会没来得及解释,结果换来了什拉达的疏远。

在图书馆打工,卖废书,馆长认为马诺吉贪污了钱款,马诺吉非常恼怒,差点殴打馆长,这是马诺吉捍卫自己的诚信又一次失去了工作。

马诺吉只能到面粉房,一边工作一边苦读,在一次考试中审错了题,结果名落孙山,在自己苦读过程中,奶奶也去世了。

自己的父亲,不想签署文件帮人在黑市上出售种子,家庭收入一落千丈,只能远走他乡,结果奶奶病逝父亲都没回来,当父亲看到马诺吉龟缩在面粉房时,觉得不应该坚持诚信,应该去卖种子,这是马诺吉看到坚持诚信的又一次打击,但马诺吉安抚父亲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潘迪嫉妒马诺吉和女友什拉达的相爱,给什拉达的父母打了电话,结果造成什拉达父母反对他们的交往,但马诺吉还是把喝酒闹事的潘迪从警察局保释出来了,并要回了潘迪给警察的行贿,在女友什拉达及几个好友的大力支持下,马诺吉经过艰苦的终试题训练,终于考过并进入面试阶段。

在面试官刁难的问题面前,马诺吉并没有隐瞒自己考了12次公务员考试都失败的细节,并坦诚自己的当初12年级的学校也是作弊行为猖獗的学校,其中主考官带有明显的歧视,这种人怎么能进入公务员队伍呢?

但其他考官坚持认为,如果这样诚实守信的人没被公务员机制选中,那这个过程又有什么意义呢?

马诺吉的诚信终于带来了丰硕的果实。

本片的主导思想是倡导国民诚实守信,欺骗是可耻的,诚实是可贵的,不难看出最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马诺吉的爸爸把自己儿子当上印度国家警察立即去告诉村里那个欺负他的人,画外音就是我不再被任人欺压啦,这何尝不是一种权力寻租,诚信的人掌握权力就一定廉洁吗?

如果人性经得住诱惑,那岂不是要求人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当公务员,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少数,而真正反腐靠的是机制,靠的是监督,靠的是权力制衡,靠的是媒体揭露,而靠诚信等个人品质抑制腐败那只是行贿的诱惑不够大而已!

 7 ) 在岩石上开出花来

印度“小镇做题家”逆袭考上国家公务员的热血故事。

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童话:一个农民的儿子想当警察,下决心在被腐败掏空的系统中做一个诚实的人。

为此,他投身世界上最难通过的UPSC考试(20万投考者中只录取20-30人),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铁杵磨针。

电影没有回避印度社会的阶级歧视、腐败猖獗和失业高发,通过高考独木桥晋级精英的孔隙细小和珍贵得如同在岩石上种花。

但是,男主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锲向岩层的钉子里灌注着整个下层的渴望,苦大,根深,何况他还赢得了近十年来我在电影里看到的最正面的爱情力量。

《三傻大闹宝莱坞》导演维德胡·维诺德·乔普拉的新作,他以71高龄重塑金身,拍出一部与从前大不同的电影。

卸掉歌舞,滤除浮夸,一反宝莱坞“大片综合症“的套路,不以过度填充、制造物超所值的虚假繁荣来向观众邀宠,而是回归扎实的影像基础,用长镜头和同期声叙事,徐徐铺展埋伏在前、中、后景深内的故事,讲述年轻人抱负和支撑抱负的斗志。

老导演不屑偷懒,拒绝让故事中的理想主义打折。

《12年级的失败》证明,取悦观众的电影照样可以赢得尊重(018)。

 8 ) 寒门学子的逆袭

主人公 Manoj Sharma (Manoj Kumar Sharma) 确实是出身寒门,他的种姓 Sharma 是婆罗门,家庭经济条件的确不太好,所以是「寒门」。

但在印度社会里,打扫厕所这一类的活儿是绝对的低种姓的工作,轮不到他干的,电影对原著中的几个细节做了巧妙的嫁接。

女主人公的名字 Shraddha Joshi,也是个高种姓。

这是两个人得以交往的前提。

有些电影解说,一上来就说 Shraddha Joshi 种姓比 Manoj Sharma 高,这是胡扯。

至于电影本身,非常精彩。

虽然说的是一个关于现代版本的科举考试的故事:世道艰难,家人受辱,明志发奋,寒窗苦读,佳人相伴,友人力助,考官责难,咸鱼翻生,鱼跃龙门。

科举制度并没有废除,很明显,在印度还有保留。

面试通过后,有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思。

故事的真是原型在 2005 年通过 IPS 考试,全国排名 121。

现在他在 X 上还有账号,没少为电影宣传。

以后仕途应该会更进一步。

至于我国的考公,你那吭哧吭哧考上了也明明就是个小「吏」啊。

还他妈的「上岸先斩意中人」呢,瞧你那点出息。

 9 ) 低种姓小镇做题家考公上岸炼狱重生

我知道中国网友看罢此片一定认为自己感同身受,似乎把中国的“上岸”一生演了出来,觉得很感动。

诚然,本片在一定程度上是体现了中国的小镇做题家的做题一生模式,有相似之处,但也切忌对号入座,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还是不同的。

更加不要满足于现状,不要认为:啊,太幸运了,我生在印度另一边而不是印度。

相同之处其实很容易看出来,处在社会底层的做题家,想要通过考入印度警察局,首先改善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放下一切杂念,勤勤恳恳啃书本,做题做题,练习练习,通过这样的枯燥的重复模式去征服考试,最终达到自己“上岸”的目的,摆脱过去穷困的生活,贫乏的资源来源。

也能跃升阶层,摆脱原有阶层的束缚。

同样地,中印均没有堵死上升通道,都是留了一丝机会,让小镇做题家觉得希望还是有的。

同样地,这个上升的缝隙都是极其小的,但是可能相比来说,中国的空间更大一些。

因此,中国网友,特别是已经“上岸”的网友,看了本片,一定非常感动,“感谢那个曾经努力的自己”,觉得自己用笔杆征战沙场,叱诧风云,换来了自己的幸福一生,觉得非常幸运,更加愿意卖力为国家机器代言了。

不同之处有很多的。

第一,印度的等级制度是显性的,而另一个国家则是隐性的。

单就这个片子里面就可以看出,低种姓的人,可以被高种姓的鞭打。

例如,开头那个不腐败的副警官,来救主角的哥哥时,发现那个号称被兄弟俩人力车撞伤的老农是诈伤的,副警官就可以抄起手边的竹竿子,像赶牛打狗一样,敲打这个诈伤的人。

普世地看,实际上这样是一种侮辱人的行为,但是却还可以活生生地呈现,是为之“显性”。

还有其他的显性体现,例如讲印地语和英语的区别;男主说和女主不在同一个世界,不敢发展等等。

在另一个国家中,等级制度是隐形的,你不用心观察和思考,你很难发现。

因为表面上大家穿一样的衣服、说一样的话,似乎都混在一起了。

但是只有当你被圈内人透露了他们的生活之后,你才能发现其实生活并不相同。

比如说你的亲朋好友见识了,透露给你;网友自曝自己的优越生活,例如北极鲶鱼;恶性刑事事件发生了,例如我爸是李刚等等。

在这个里,你更加容易被灌迷魂汤,觉得好像自己也没差啦,怎么看怎么好。

很抱歉,只是因为你还没了解到生活模式可以那样的不同,又或者你不想不敢去了解差别,又或者很难接受事实的真相。

各种心态结合起来,使得本来隐性的栅栏,变得更加隐形。

第二,看上去两者都擅长于发挥阿Q精神,用鸡汤安慰自己,让自己安于现状。

但实际两者的心态稍有不同。

未经严谨的考究,就目前自己的了解,低种姓的印度人,对于自己的等级是接受的。

在印度教里面,似乎是说,一个人的等级是固定的,跟着父母的,并且承受苦难也是应该的,根据业力论,承受得越多、忍耐得越多,累积的业力也高,来世也会更加好。

而且,他们认为,即使自己等级低,但由于所有人都信印度教,实际上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就低人一等了,他们自认为自己只要一样的虔诚,实际上和高种姓人并不不同,所以不必仇视高种姓人,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等级中,赎去前世的罪孽,为美好的后世挣工分。

再加上由于认为绝大多数人认为废除种姓制度会永世不得超生,所以至今仍然无法废除种姓制度的存在。

总结来说,是他们心态稍微躺平。

当然,这部分的观察仅来源于本电影中,实际的情况需要再去查看严肃点的报告、纪录片、研究或者真人交流才能得知。

因为在这个电影中,主角从始至终是没有流露出仅因为等级差别而滋生的仇恨,如果鄙视一个人取决于他诚不诚实之类的。

在后者中,心态就没有这么平和了。

后者里,欺善怕恶、对上对下面孔完全不同,即使怕恶也只是暂时的,一转眼就会骂孙子,就像阿Q一样,刚被赵老爷打了,毕恭毕敬受教逃跑,到了安全的地方之后,对自己说一句“唉!

儿子打老子了!

又给儿子打了!

”来加加油,鼓鼓劲。

因此,这是虚假的,永远都是阴险的。

屠龙只是为了有天能成为恶龙。

第三,目的不同。

在电影里,男主当印度警察的原因是想要把自己诚实的这种好品质带到上面,从上而下影响整个国家,希望能用自己的这种人性光辉沐浴腐烂的现状,从而真正改变这个国家。

除此之外,女友去做税务官也是这样的想法。

而作为对照组的另一个朋友,是他腐败老爸希望他考上之后能够依关系腐败更多的,就怎么考都考不上。

另一个国家就不用说了,同样的也是把上岸目的唱得那么好听。

似乎我应该把这点归在相同点那里说。

不知道怎么就跑到这里来了呵呵。

好了,谈谈电影的观感。

我认为男主的演技非常好,非常细腻,把低种姓人群的卑微表现得很到位。

他不仅仅在语言上有体现,还包括肢体语言、姿态、神情。

比如说这个人含胸驼背似的,没有精气神,肩上似乎有很多重力,即使到了穿西装面试也一样,浑身不自在,不是勒脖子就是鞋子磨脚,直至真正穿上警察制服之后方才真正神清气爽。

这个是看点之一。

宝莱坞元素收敛很多了,没有大场面劲歌热舞。

mv手法一样的电视剧场面,还是无法避免的,不太影响观感,也稍稍增加了娱乐元素。

女生吟唱那小段也还是可以的,很有感觉。

另外,本电影也确实太过鸡汤了,不知道印度人看来这个故事的观感如何。

我也不是很介意这个结局鸡汤了,因为在结局之前,确实花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在讲述这个突破之旅是如何如何艰难。

但是我真的会有疑惑,如果最后男主没有“上岸”,还是干着面粉小作坊,高种姓大美女真的会嫁给他吗?

 10 ) 喜欢看印度苦情电影,因为共情

贴了百度网盘的链接在评论区前言:本电影考试线保真、感情线大骗子!

正文:印度有十种公务员序列考试,含金量最高当属印度联邦公务员局组织考试所录取的公务员,称为UPSC Civil Services Examination,考录比大抵是小千比一。

(21年-22年 UPSC大约有97万人申请参加考试,争夺最终712个空缺职位)考UPSC相当于考C国国考的中央D群机关,职位包括行政服务、外交部、警,察署。

三轮考试跨度长达一年,初试客观题+2篇论文,主试9篇论文,最后面试是性格测试。

根据考试和面试成绩编列录取名单,成功通关上岸长达32小时的测试。

男主挂了两次的主试考试科目分为九门,时间3·9个小时,除了自选的专业科目内容考察,还涉及到更为具体细致的国际关系、经济管理、公共治理、科学技术,以及历史文化、道德修养等。

此外,还必须通过至少一门印度语言资格考试。

大部分考试内容有些像我们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如印度如何应对全球化经济危机;印度是否应该暂停对所有部落地区新煤矿的开采;印度的历史和文化对其他亚洲国家的影响;印度的传统慈善模式和欧美国家的比较等,都比较切合印度当下的国情实际。

等主试结束,接下来就是面试环节,一般是隔年的四五月份举行。

PSC是印度的邦政府公务员考试,有点类似C国的省考。

PSC的职位是普通行政公务员。

UPSC招录主要分布在行政服务如IAS、IPS属于全印文官,可以在中央任职也有下到地方历练。

IFS、IRS属于中央文官,分别在外交系统、税务及海关系统服务。

男主考的是IPS(India Police Service)考过了就是警官。

女主考IAS(India Administrative Service),经过两年培训后是副县长Deputy–Collector。

我搜索了原型人物时,发现这个男女主爱情故事的确是艺术加工甚至说是重度虚构,Manoj不是在补习班上认识妻子的,而是在婚恋网站上相亲。。。

他们原生家庭不说天差地别也是贫富悬殊,可考过UPSC后,在印度那就同是天龙人阶层,门当户对的很-IAS远牛于前者。

IAS培训出来任职起点便是乡长甚至副县长,最高可以做到内阁秘书(Cabinet Secretary),相当于C国的常务副总理,整个印度文官体系的领袖。

公务员系统最高的内阁秘书是18级,IAS 、IPS出来起点是10级公务员,下面1-9级公务员通过地方邦的公务员考试录用邦(state)下面是地区(division),division下面是县(district),district管的范围比较大的时候会在下面搞个派出机构sub–division,sub–division管几个乡。

女主那个序列IAS出来最低也能当个sub–division magistrate,女主高配直接到district deputy–collector。

再下面一级的乡长则是通过邦级文官(state civil service)考试上来的。

个人看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务官(AO)跟印度的IAS,确实有点像。

香港735万人,政务官700多人,印度14亿人,IAS官员4000多人,印度的比例更苛刻残酷。

*行政内容、工资津贴详见https://iasadda.in/ias/---胡歌查了下,IPS现有员额4600多人,是全印度约210万警察队伍的“领导层”。

中央一级(IPS)初级警官警察是Assistant Superintendent of Police,助理警司、薪水是10级薪,每月薪水56100卢比–132000卢比。

(The salary of an IPS officer is determined by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and is revised periodically. The basic pay varies based on the officer’s rank. For example, the basic pay for a Junior Scale officer is Rs. 56,100 per month, while it is Rs. 2,05,400 per month for an officer in the Above Super Time Scale.)Manoj Kumar Sharma要以这个警衔去警察学校培训后再分配正式工作。

Police Rank In India助理警司属于中央一级(IPS)初级警官警察警衔,而邦一级初级警官警察是从副警司开始的。

什么警长、督察、高级督察、总督察之类的都是其下属。

--补充说明:印度中央一级的警察通过招聘和晋升两种方式,三分之二为招聘,三分之一由邦警察晋升。

中央一级的警察招聘由联邦公务员委员会为全印度和A组中央部门举行的联合考试基础上进行。

考生必须是印度公民,年龄在21到30岁,退伍军人和表列种姓(贱民)/表列部落/其他落后阶层(SC/ST/OBC)的年龄上限可以放宽3到5年。

(印度zf在各级议会、zf部门、公共事务部门和教育机构中,为这三种情况预留了席位)教育资格最低要求: 需要有一个学士学位,从一个公认的大学。

没有具体要求对特定领域的研究。

候选人从各种教育背景,包括工程、医学、人文、科学、资格。

*详细内容https://iasadda.in/ips-officers/

《12年级的失败》短评

看的人热血沸腾,全场跟着主人公的命运轨迹走,很励志,同为做题家的我们应该更能感同身受吧。但是观影过程中的许多个瞬间还在担心,会不会因为爸爸在不断那个,而影响他最终的面试结果,这样的想法为何会在脑海中,就dddd了。

4分钟前
  • 碾子222
  • 推荐

别让国内某导演看到…

9分钟前
  • 电影Mark
  • 较差

居然没有歌舞,确实很严肃!

10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上岸成功学鸡汤。

11分钟前
  • 小瓶子不装水
  • 较差

是不是疯了啊,你就告诉我他从哪一刻是靠自己的,拍到后面自己信不信啊。确实富人和穷人连烟草都是不一样的,创作者根本搞不懂这些底层会烂到什么境界吧。在火车站被人买票,被老板免费提供住所,还给家里发钱,就连政府官员都给他开门教他写作,还有一个愿意和他在面粉厂每天工作 15 个小时的女人,四十年前的励志片吧?多加一星给没有唱跳

15分钟前
  • 赫菲斯托斯
  • 较差

Complete waste of time。再一次证明了如果想要维持阶级固化,不是要关闭所有的上升通道,而是要留一个小小的小小的缝隙,这样剩下的人都会疯狂内卷,你踩我我踩你的去挤那个缝隙,而不是想着推翻整个阶级体系了。

20分钟前
  • 血腥的小玛丽
  • 较差

又臭又长的奶头乐。再一想,电影是商品,他们那个市场情况生产奶头乐才看得懂。

22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较差

又臭又长 流水账电影 译名也很不对

25分钟前
  • 吴糊呼
  • 较差

爽文

26分钟前
  • 群星落幕时
  • 推荐

印度伟光正,但是底层的互相帮助还是比某国人性善。

29分钟前
  • 彼岸
  • 较差

这部以诚实为题材的电影,请你告诉我,你诚实了么?

31分钟前
  • 胡桃夹子
  • 较差

人物不讨喜,女主为什么喜欢男主太不现实。剧作稀松平常。

36分钟前
  • 北极椰林
  • 还行

独角兽式的成功总带着一些鸡汤文学,现代社会的现实会令这些鸡汤处于夹缝之中。信它,你可能是傻瓜,不信它,你的心可能就不纯。但能够看到带着诚信胜利的人时,还是会感到庆幸与欣慰。希望这些能够成为主流,而不仅仅存在于夹缝中。

39分钟前
  • 倚风帘
  • 推荐

一个国家的人民这么狂热的要考公务员,以求实现阶级跨越,考试难成这样,这不是国家的悲哀吗?男主成功了固然可以拍成电影去歌颂,那些千千万万失败在路上的人呢?印度如果是第一难,那韩国就是第二难,国家穷成这样,难成这样,腐败成这样,问题多成这样,然而三哥的自信到底从那来的?

40分钟前
  • 乔治爸爸
  • 还行

考公宣传片?

41分钟前
  • 然然然然
  • 较差

不及格率那么高,但拿不到毕业证就没法工作。严厉的警察来杜绝作弊了,印度居然是警察管这事。那么多人领不到毕业证,那就业又怎么办。哈哈哈严肃的社会问题电影也有歌舞,不愧是印度

46分钟前
  • 吃点好的
  • 推荐

前半部分还算是个行云流水的类型片,越往后看越拉胯。首先作为一部聚焦印度国考的电影,看完之后无论是对于体制还是对于考试都依然是毫无概念,这从基本面上就失败了。男主要通过考试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什么素养,为什么学了十几年连个8分钟200字的自我介绍都写不出,到底是考试太难还是男主太蠢还是制度太黑箱,通通没有答案。其余方面也很愚蠢,和女主的感情线闹着玩,和男二的关系像精分时好时坏。此外,男主说底层人手握权力可以更好的造福社会,这我现在可不敢苟同哈。

51分钟前
  • Aki
  • 很差

印式法考与阶层跨越的励志故事,心酸与信念。要说印度电影的唯一问题就是..印度人就是太啰嗦,什么都会想往里塞,进条感情线也要塞很细很满。

55分钟前
  • Christelle
  • 还行

爽不如起点,励志不过垫底辣妹,看了不会感动只会觉得这小子怎么啥好人好事都给碰上了。

57分钟前
  • 氢气有毒
  • 很差

推荐,强情节的剧情片,底层家庭出身的孩子的印度公务员上岸记,看到男主会让人想到阿甘,但是男主更幸运,有那么多人托举着他的梦想。

1小时前
  • 平平无奇小别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