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 《江城子》 除了那句“茶凉了,我再给你续上吧”萦绕耳畔的就是这首并不是我热爱的风格的旧词了 这是一个有点俗套的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卖点在纯爱两个字,我真是带着瞟一眼的心态看的,看完之后我发现我竟然哭了,还哭了两次。
首先技术层面的话,这是一部非常工整的电影,得益于摄影师是黎耀辉;剪辑师是林安儿;美术是项海明;录音师是王丹戎;服装设计是莫小敏。
这电影就像一个人,有这个班底就是他已经有很好的唱功了,不可否认这人唱歌会好听,但能不能动人就看导演和演员了。
更巧的是这是俞飞鸿自己写了4年剧本,拍了8个月,又编剧,又制作,又导演还主演弄出来的,她真是非常的有毅力啊,虽然当年沉迷小李飞刀的时候我觉得她真不像江南女子,反而像蒙古的单于王妃。。。
怎么就没有惹人怜爱那个劲呢。。。
但不得不说,她这次真的让我非常的佩服耶!
感动我的点其实蛮多的 最初看到英文名字的时候我就心里咯噔一声,eternal beloved,要知道beloved是我最爱的英文单词,它做形容词的时候是 被深爱的 的意思,做名词是 心爱的人 的意思。
爱不是最美德,最美的是能beloved,虽然只是一个被动态,但是大家能理解我的意思吧 一上来的兄弟情深就小感动了我一把,段奕宏的演技着实不错,年少轻狂入木三分,做鬼的哀怨凄凉也丝丝入扣,他哥执意不让他的手染上鲜血,让他念书,教他骑射防身,年幼的他却在椅子上不停瞟着外面,这已经能暗示他骨子里是不吝安稳的,他冲动爱动荡,所以才会抢回陌生惊艳的女子,从此惹祸上身。
翠绿的天地之间的悬崖边上的一块灰色的大石头上的身穿红衣俞飞鸿的回眸着实秒杀了我,我当时还想真奇怪难道不应该是她慢慢放下笛子,微笑着回头吗?
然后两小无猜,生死相许。
怎么笛子放得这么爽快,并且回首时面无表情还那么决绝,好歹不也应该来点惊讶什么的吗?
后来才知道其实一个心心念念要复仇却又善良的女子在遇见杀父仇人的时候着实就应该是那个表情啊!
细节控我非常喜欢这个3秒钟的片段。
段奕宏把俞飞鸿抢回去以后竟然捆着人家,后来她不再反抗,他就以为她已经认命了,其实只是这姑娘心里的复仇暂时战胜了良知了,要开始真的激化复仇了,看来不光是女人在爱情里智商为零,男人也一样。
俞飞鸿日复一日地刺绣,只绣杜鹃,而段奕宏的哥哥每年三月初三都下山去镇子上,也正是在几年后的这天被刺杀,多巧妙的暗示啊!
段奕宏这傻小子却当是人家真的喜欢杜鹃,在房子弄了一堆,还让人染布!
俞飞鸿把枯枝拿去扔掉,打开鸟笼,我就明白了,看情况这小妮子是忍辱负重,活生生一个国色天香的小间谍啊!
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这句话曾经让他看到无限希望,于是送马,画画,小浪漫玩得一溜溜的,可惜只换回了更多的这样的一句话。
50年后,阴阳相隔,她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亦是:“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语声刚歇,魂魄已散,他等到了她的幸福,只是他已不是她幸福的原因。
他不理解为何自己的复出并不能感动眼前这漂亮的小娘子,悲愤之中,出家了,我其实挺喜欢那庙在荧幕上飘来飘去的感觉的,其实踟蹰就是那个表现形式,时隐时现,飘忽不定,当心意已决,便驰马而去。
未料到她竟然跟着来了,不离不弃,每日三餐,端茶送饭。
他一开始拒那些茶饭,一日,她端着茶立于他门外,他绝情地擦身而过,没有故意撞撒那盘子,是倔强也是故作高雅,年少时,总有一种习惯,就是心痛,也要做出绝美凄凉的高姿态,于是买醉,于是放纵,扯远了 他终于背弃佛门的心静一条,打翻了那饭菜,她也终于放任自己哭了一次,用手使劲捡起碎片,满手鲜血,终究引来他的怜惜。
于是他不再思考为什么她要这么做,坦然接受了饭菜,她也暂时放下满怀心思,对他笑了。
那是他们心中都最美的时段,只不过我很好奇,为什么美女回家之后不卸妆不洗脸不刷牙就熄灯睡觉了呢。。。
后来我想应该是想等他走了,赶紧再其身报信去!
你看我这细节控。。。
于是大哥被刺杀,大哥说段奕宏:我必须确认你过得好!
所以即便留着这危险的女子在身边,即便他知道自己早晚死在这女子手里,只要她答应放过他这弟弟,那就算赔了性命又如何。
可是他不知道背着大哥的命,再任性的弟弟也绝无法苟活,所以有了下面的这句话「今生今世,我们走的路都错了。
时间不对,地点也不对。
来生我们再会。
来生,我会等你。
」,于是有了我的第一个哭点。
他没下了手,她帮他做了选择,毕竟爱过。
「我们前世都身不由己。
我以为今生碰到她,我们可以重头再来。
我可以让她幸福。
可是我没有想过的是,也许今生的她正生活得非常幸福。
我想给她的一切,她都已经有了。
其实我想要的,不就是给她幸福么。
所以只要她是快乐的,这快乐是不是我给的,能不能等到她,都不重要了……」他垂头,自我安慰地低吟,她回身续茶,他魂飞魄散,在倒茶的瞬间想起那前世的约定,抬头在镜子看到出嫁那天的自己,彻然大悟,但是为时已晚,好吧,这是我第二个哭点,还哭得挺惨的。
大叫他前世的名字,却再也唤不回昔日的爱人。
电影到这里结束了,最后一个镜头是摆在家中的一张老照片,上面是出嫁时的她。
没有一丝幸福的表情,有的只是冷漠。
暂不去怀疑,那山寨里哪儿来的相机,但是电影停在这里刚刚好,不会多不会少,也不知道是俞飞鸿的功劳还是帮忙剪了几刀的徐克的功劳。
关于爱情,我想说相逢不易,如果今世缘浅情短,那来世更是无法掌握,还不如一次烧他个粉身碎骨,就算来生陌路江湖也好,哪怕生生世世再不相逢,但起码有扎实的回忆握在今世的手心,能短暂地相拥取暖,总比匆忙去赴那未知的相约要强。
--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真正的影评,我只是,很想说出这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坐在宽敞的电影院,那么少的人,那么空的座位。
看电影的人只有六个,两对恋人,还有我们。
你说电影是悲情的,我说现在周身的空旷很是映衬。
最后的最后,我们都克制不住的哭了,我们说太久没有因为一部电影落泪,我们都知道,那些细微的隐藏着的情感。
阿明是单纯的,他心无杂念地爱着阿九,他看她的眼神是迷恋,是爱怜,是不舍。
他为她采杜鹃花,为他做杜鹃花,只为她一展笑颜,他总是那样认真地站在她面前看着她。
他说,我以为真心能换来真情,我以为她最终会爱上我。
阿九终日刺绣,她刺的是杜鹃,心中念的是阿明。
她缓缓地走过,慢慢地看他,她心里是不是在想,如果没有那场厮杀,没有那样的深仇,我们还会不会遇见。
阿明剃度当了和尚,他看破尘世,不再寻情,他发觉阿九始终无法动摇,无法接受他,也无法将自己托付于他。
他不再沾惹一切,一心向佛,而在这时,阿九却出现在门口。
她还是那样看着他,一言不发,他却转头离开。
阿九眼里的泪水他始终无法看到。
阿明不知道,阿九是爱自己的。
不知道,阿九眼神里的无助与彷徨。
不知道,那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的话中包蕴她怎样的深情。
不知道,阿九的艰辛,不是替哥哥做报仇的卧底,而是她爱他,却开不了口。
阿九最后死在阿明的怀里,她握住他的手,替他开了那枪。
她对他说,若有来世,我会等你,若你认不出我,我会说那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
”今生的阿九,那个叫莫小玉的女子的确说了这句话,在阿明说完故事的最后。
只是她再回想起前世的事时,阿明已经不在了。
他等了她五十年,错过了轮回时间,如今时限已到,再不能停留于世。
莫小玉在银杏树下飞跑着找他,却再也找不到。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电影想起珊妮的那首《来不及》。
她唱:来不及送你一程,来不及问你什么算永恒,甚至来不及哭出声。
来不及陪你一阵,来不及送你一程,来不及为你尽点责任…我就是来不及送你,来不及为你唱首情歌,来不及为你变成好人。
我就是来不及说一声,我爱你。
我想到自己有过的那些时刻。
我想到站在你面前,我无法说出的那些想念和无法告知的心疼。
那么久的日子,我们不说感谢的在一起,我们总说自己的事,不去询问对方的生活,我们没有交点。
[阿明对莫小玉说:当我看见她幸福开心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哪怕她的幸福不是我给的,也不重要了。
]我心里笑了一下,我想真的会有这样的人么,真的会有只要对方幸福,哪怕身边的人不是自己也无所谓的人么。
而当你真的有那么一段感情,又已经错过了这段感情的时候,你会发现,真的有那样一个人,在你心底存在的意义,就只是希望他开心,仅此而已,哪怕他已经成为过去。
[如果两家没有仇恨,如果阿明没有间接背负杀人的罪名,如果阿九没有报仇的使命。
如果他们只是很单纯的在树林里相遇,他们还会相爱么,会不顾现世的一切厮守到老么。
]对我来说,错的永远是时间,而非现实。
我知道现实真切地存活在这个世上,却不懂为何我的爱要被现实捆绑。
为何我爱你,要经过如此多的筛选,甚至不是我将你淘汰,而是社会将你踢出了局。
为何我想同你在一起,如此简单的事情,却要绕那么一大圈,才能走到你身边。
总是被人说这样的想法很天真,因为未来充满变数,现实残酷无情,其实这些都懂,只是当你遇到那个人,你就是很想说出面对他时的心情,你就是很想告诉他,他有多重要。
我始终觉得,这样的心情,比那些包装过后的现实要重要太多。
我只想简单一点,我喜欢你,我就会告诉你,哪怕知道结果未必完满,却仍要说出口,任性到执着。
被人取笑天真也好,幼稚也罢,我可以做到无所谓。
我不相信来世,那是虚无的诺言。
所以我不要等到来世再爱,如果你现在站在我眼前,我一定抛开现实的坦率起来。
现在,我对你的爱,这份心情,如果重要到想保留并给予,我会告诉你。
因为我怕来不及说那声,我爱你。
影片改编自小说《银杏,银杏》,投资四千万元,从剧本到拍摄完成,历经十年。
影片围绕着一棵银杏树,讲述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
虽涉及了鬼怪,但爱情才是真正的主题。
《爱有来生》由俞飞鸿担任导演,而俞飞鸿在片中一人分饰两角,与段奕宏穿越时空、“人鬼”痴恋。
《爱有来生》围绕着一棵银杏树,讲述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
段奕宏扮演的男主角在片中变身为一个痴情之鬼,前世深刻爱上了俞飞鸿扮演的孤女阿九,但因为两个家族的火并,二人生死离别。
段奕宏死后,成孤魂一缕,在一棵银杏树下,深情等待已经投胎转世的前世爱人50年。
此鬼情到深处无怨尤,在银杏树下倏忽而来,倏忽而去,银杏树叶纷纷抖动坠落,带出一股惊悚之气,鬼气满满的充盈在整座小院子中。
每天做鬼的阿明都会与今生的阿九在银杏树下展开一番对话,所有的前世记忆,都在阿明的讲述中重现,直至夜半茶凉。
然而今生,她的幸福已有人陪行,轮回路近,茶凉续杯,却再也续不上他们前世的约定。
纯粹唯美的爱情悲剧,这份爱情的浪漫唯美,以及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尤其对女性观众,很有杀伤力。
人鬼恋,中国式有关等待的爱情,挣得了不少人的眼泪。
音效和画面是该片的两大亮点,很值得一看。
还有就是,俞飞鸿真的好美!
爱有来生?
爱真的没有来生!
首先我写的不是影评,而是本人与这部片子结缘的过程与一些感想。
说到这步片子不得不说是我一个大哥介绍的,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在我大哥家里还有两个女孩子,当时我大哥给大家介绍了这一步片子,我有一点没一点的看着,第一感觉就是什么烂片,看着全然无感,剧情平淡无聊,没看一会就开始拿着Ipad开始打游戏了,片子结束时两个女孩子还哭得稀里哗啦的,我就纳闷不解了,看个电影还能哭成这样,女人的世界搞不明白。
第二次看这部电影,依旧是在我大哥家,依旧是两个女孩,不过不是上次那两个是另外两个,当时说要放这部片子,我顿时烦躁了,不过女孩子要看我也没辙,只好郁闷的在一旁作陪,这一次看下来我仍是觉得无聊透顶,甚至对这部片子彻底的厌恶了,不出意外一部片子下来,两个女孩子又是梨花带雨,我得出结论女孩子的泪点真的很低,我心想这不就是一个兄弟复仇+兄妹复仇+人鬼情未了的俗套故事么?
有什么值得哭的,女孩子泪点真低。
第三次看这部电影,我至今记忆很深刻,那是一个雨夜,冬日的雨夜,很冷,我在暖炉上温着一小壶黄酒,无聊之际想起了这部片子,想起看这部片子那几个女孩子哭得稀里哗啦的画面,不由得好奇,我心想左右也无事,不去细细看看这部片子到底有何魅力?
于是第三次看片开始了,这一次看片我没有再去过多的关注剧情,也没有过多的去分析,也许是喝了一点小酒,我的情感无意间竟然带入进片子里了,最后竟然看哭了,而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复给人女生介绍看这部片子,我自己也陪着看,目前已经看了不下20遍了,我感觉女生对这部片子的评价高得离谱,男生的接受度却普遍不高,女的各年龄层都普遍能产生共鸣,男的大多在30岁以上有一些阅历,情感经历的人接受度会高一些。
我不写影评是因为,这部片子看得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你不能用逻辑思维去分析,也不能看着剧情去推敲,要真正看出这片子的味道得细细的去体会阿九与阿明的情感变化,并且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你进入状态,静静地专注的看,女生为什么会接受度普遍很高?
女人是感性动物,感情要比男人细腻得多,很容易有带入感产生共鸣,男生则比较难,尤其是阅历情感经历不丰富的男生更加,所以这部片评论两级差异比较大,至少在我心中这部片子剧情有不少漏洞,表达方式也不怎么完美,尤其是最后的结尾,拍鬼片呢,吓死我了。
但是论感觉,这么多国产电影,这是唯一一部触动我内心的电影,唯一一部让我反复看了20遍以上的电影,从理性上打分3分,从感性上打分7分,综合给5分,女孩子大多在乎感觉不像男生一样去分析,推敲,大多是从感性出发,所以为什么大多高分评价都是女生给出的,而且导演本身就是女的所以说,整个片子也是偏感性,去掉理性去看这部片子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今天去看了《爱有来生》...这部电影我瞅着好久了...终于一波三折的今日上映。
俞飞鸿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但是真正吸引我的不仅仅如此。
第一次知道这部电影时,它还叫《银杏,银杏》...显然是在段奕宏的博客里...因为他《士兵突击》之后就去拍了这个。
于是这部本来没有什么明星大腕(除了俞飞鸿本人和出场一共几分钟,近镜头就只有一个高虎外)的电影里2年后突然有了最大的隐性票房号召者——段奕宏。
当然,要去电影院观看一部文艺片,仅这一点是完全无法成为理由的。
然后我看到了预告片...画面感和音乐,以及故事都很不错很惊艳:大腕级的摄影师和道具、剪辑师,徐克和王朔的特别加盟都为电影增添了期待性。
但最让我心动的,是故事。
这是一个悲伤感人的故事,但还可以做的更好。
俞飞鸿没有把故事渲染到极限,但也并不失色。
满山的红色杜鹃花,阳光下山地草甸上宁静祥和的村落。
苍翠青绿的草甸上,苍莽高阔的悬崖边,两个依依相随的白色身影,画面美轮美奂,绿的透彻,红的狂热……关于爱的五十年苦苦等待的故事,人鬼殊途的悲歌。
等待五十年只为再看你一眼的凄美。
这个故事绝对可以再深刻、再凄凉、再美丽一些的。
问题也许出在节奏上。
但虽然电影的节奏有些不够流畅,前段和后段都却很完美。
问题的中心点是故事的“转”——“阿明出家”这个情节的推进的有些突兀。
电影对他情感的描述稍有单薄,让观众无法一下子感受到他不得不以出家来求得解脱和宽慰的必然性。
观众并在这里不能自然体会到阿明的痛苦。
如果这里有一个切到现实时间的镜头,对阿明进行面部特写,情感的表现也许会更好——段奕宏表演的精髓,就是眼睛。
通过他眼睛的特写,就能传递出阿明挣扎在无法得到回应和解脱的爱情中的痛苦。
由于没有厚实、深刻的对主人公进行情感铺垫,突然加快的情节使得刚刚缓慢宁和的故事好似一根一直松弛却骤然被扯长的皮筋一样,不堪重负就要断掉。
当然,这里加快是必要的,但却有些许生硬。
段奕宏的表演无疑是片中亮点,明亮真挚饱含情感的双眼,溢满着各种情感——对哥哥的爱,对阿九的情。
俞飞鸿表演上发挥中规中矩,平庸的完成了任务,倒是李佳的活泼是片中调剂,可惜戏份遭遇剪刀。
高虎一共出场几分钟,正面镜头只有一个,时间一两秒,也算作主演……但作为导演,我不得不说,俞飞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来说我最中意的电影的根本——故事。
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结尾达到了整个电影的高潮。
于是《爱有来生》是一部拥有完美结尾的电影,结尾是最有味道的部分。
最后阿明的话,阿明的顿悟,让整个故事升华,也让故事更加悲伤——可是我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在这里等她呢。
五十年过去再也不能等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我以为我再次见到她时能带给她幸福,却没想过我是否还有能力能带给她幸福,也许现在的她已经很幸福。
那我的目的不就达到了么。
其实五十年的等待,我只是为了再看她一眼而已。
转身,小玉想起阿明时,阿明消失在寂静空旷的银杏树下,只留下镜中那个当年身着喜服哭泣的阿九。
阿明在最后终于明白,于是他走了,大彻大悟却又自私。
现今,小玉终其这一生都会无法忘记他——这个曾经在银杏树下等了她五十年的鬼魂,无论她多么爱今生的丈夫。
但阿明却释然了,释然之后伴随的必然是往事如烟,轻轻散去。
银杏树下再次变成了一出独角戏。
如果爱有来生,如果爱有来生……其实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只是人走茶凉,爱没有来生。
P.S:总体说来,我对这部电影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那突然爆发的节奏……=。
=
讲故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写小说的,拍电影的,拍电视的都只是为了向大众讲述一个感动过自己的故事,但是怎样把故事讲得让别人和自己一样感动很不容易,特别是讲述爱情故事更是难上加难,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编剧、导演甚至演员沉浸在剧情里无法自拔,周围的人却看得莫名其妙,怎么就爱了?
怎么就不爱了?
怎么就死了?
怎么就忘了?
也许是我最近的状态不是很对,看爱情片儿的时候总觉得荒谬,《爱有来生》就在这样一个不合适的时间消磨了我半个下午的时光。
故事情节很简单,兄妹俩为报灭门之仇设计由土匪弟弟将妹妹抢上山寨弄清楚土匪大哥的行踪后一举绞杀之,在此过程中土匪弟弟和仇人妹妹又生了情愫,临死之前有了来生的约定。
天公不作美。
俩人一个赶着投胎,一个生怕投早了就一直等待,结果成了人鬼殊途。
千年银杏树下,男鬼魂讲述了前生的一切终于勾起了女人对前生的记忆的时候,电影结束了,真是比失忆片还让人沮丧。
但是无论如何,里面还是有些经验可以吸取的:1、斩草必须除根,要不是当年留下一个6岁的小孩儿,也不会有十几年后的大祸,千万不能在关键时刻有妇人之仁,也不要低估现在比你弱小的人;2、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更不要相信空旷的山野出现的一个穿得像新娘子的女人,绝对是祸害;3、做人不要过于执着,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该停手的时候要停手,人生,不是一定要走到自己预定的目标才算是成功,走到幸福的感觉里才是真正的成功;4、前尘往事,不要再提,不要跟任何人作出来生的约定,这辈子已经这样了,下辈子要活出新意来,不能老在熟人圈子里打转转,孟婆是干嘛的,就是为了让人有新的开始,体会不一样的人生,要不然干嘛要有来生!
不管什么人,没什么值得你放弃未可知的精彩的未来的,要么把握今生,要么滚远一点!
狗血的电影还让我看出了这么多的道理,暗自佩服一下自己,想起小欧是段迷,我一定要推荐强迫她看这个片子,让他看看他的偶像是怎样的肉麻白痴和恶心,让别人痛苦现在是我的快乐之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看电影时,耳畔反复回响的,除了俞飞鸿那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
”还有的,就是这首旧词。
一壶凉茶,两座石凳。
千年银杏,百年孤独。
是轮回,是守候,是原罪,还是救赎。
他在阴阳边界苦候五十年,她经过树下刹时恍惚。
他见到她时热泪盈眶,她听他故事时目光模糊……纵然饮汤过桥,又怎洗得掉前世情仇。
独月夜,倚西窗,无处话凄凉。
只是爱未凉,茶已凉。
当她在镜中看见前世红妆的自己,再回首时,他已奔赴下一场轮回…… 谁说爱在最决绝时,生命成为一纸随时可以焚毁的契约。
谁说今世爱而不能,来生便可前缘重续。
如果,你看到了他遥望她与另外的他缠绵时的眼神。
如果你也在那眼神中,读懂了他无法被死亡所终止的心碎。
那么,请结束那些三生情缘的痴梦。
来生只是借口。
如果爱,又何必用死亡做契约,把彼此站成两个再无交集的世界。
“我总是担心,担心这欢乐不会长久。
人总是会认为自己已牢牢地握住幸福,千百次地祈求这欢乐永存。
可是天意难测,命运太难以捉摸。
我怎么知道,我心爱的人会始终爱我如故,而我明天仍会和她相守。
太阳每天从这山后升起,这银杏树也每天夜晚这样存在着。
可我怎么知道,我终和她长相知,长相守……”原著小说中,他暗自低语。
得爱的人是得恩宠的。
而那份恩宠,却不一定都能超越阴鸷的时空。
因时空的犀利远胜过我们想象。
它不仅仅是刻在你我曾经青春容颜上的细密纹路,更是在彼此心灵上缠绕的层层保鲜膜。
它欺骗你说,我用时间让所有往事历久弥新。
即使经过流年的洗劫,你都会发现,旧日的回忆和感情依旧光鲜如初。
可是,我们都被骗了。
你几时见过,保鲜膜在岁月长河面前,依然能够起到作用。
“今生今世,我们走的路都错了。
时间不对,地点也不对。
来生我们再会。
来生,我会等你。
”她在那株银杏树下,把他手中的枪指向了她的胸口。
砰的一声,一切归零。
她倒在他怀中,穿着他们初遇时那袭红衣服。
而换了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我们就能相爱么。
所有都要是对的,才可以去把握今生么。
“我们前世都身不由己。
我以为今生碰到她,我们可以重头再来。
我可以让她幸福。
可是我没有想过的是,也许今生的她正生活得非常幸福。
我想给她的一切,她都已经有了。
其实我想要的,不就是给她幸福么。
所以只要她是快乐的,这快乐是不是我给的,能不能等到她,都不重要了……”他说得很轻,带着欣慰。
但泪却轻轻落下来。
我终于还是哭了——替那个撒了谎的男人心痛。
张爱玲说过,哪怕纯粹到无性的爱情,其实也只是爱情的外壳。
在爱情的里面还有一个内核,就是人性为自己的孤独寻找出路。
是,他撒了谎。
世上真的存在如此上善若水的爱么——否。
爱本就是标签为自私和专属的产物。
相濡以沫的真谛不仅在于吞噬,也在于回吐。
我从来不信有来生。
爱若逢时,今生足够。
即便是死,也要战死在你怀中。
今生情深缘浅,又怎知来世能够情深意重。
来世若你不认得我,我不属于你,我又如何为你去赶赴那场前世的相约,履行那个未竟的承诺。
如果爱有来生,我愿用今生一次真心的相拥去交换。
如果爱有来生,让我的来生在此刻挥干霍净。
如果今生两心深深吸吮,如果今生幽冥中的灵魂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如果今生的相逢如金风玉露般胜却人间无数。
那么,我愿用我的今生今世,去成全那份得之不易的幸福。
即便,此后的生生世世永不相见,再无关联,也已完全足够。
叫我怎么说你呢-《爱有来生》,唉真不明白为什么这里这么多人说这部片子好,不明白还有人能哭??
讨论一下剧情:首先,那个哥哥,作为一个专业的,有经验的杀手兼强盗,真的不该放走一个活口,这点上做作已经开始了,不过,,没关系,我忍。
毕竟电影嘛,而且不期待它能有多高的艺术水品的。
再下来,那么个成功的哥哥,居然把自己弟弟培养成个王子一样的角色,琴棋书画,习武练剑,样样都行。
就是不沾杀戮,不染尘世。
到这里,我已经把这部片子定义为烂片了。
只要有点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真的吃过苦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弟弟或是孩子培养成一个“秧子”的。
再看这个弟弟,长的磕碜,算了看看他做了什么事情。。。。
任性,自私,小孩子脾气,不知道顾及别人感受。
送花,送马,一心泡妞。
谁养着他??
那是他哥哥用命换来的钱啊。。。
爱情受挫了,人家一时心血来潮就去出家了。
雷人的事情又来了,明显一个心血来潮感情受挫的单纯小“秧子”,人家一把胡须的长老,居然就这么轻易的让他入了佛门。
我真是想问问那位长老,您老活这么大事怎么混到主持的?
接着雷声滚滚,人家开始在寺庙里面过小日子了,还没人管,任其自由发展恋爱,为男女主创造了一段“最开心的时光”。。。。
最后,仇家来了,谜团解开,男主头上那个青筋暴的啊。。。
我心想,青筋暴的越凶就说明你演技越好嘛??
你不看看你塑造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放不下情色,放不下兄弟情,心中仍然能有那么大仇恨的人,你入的哪个佛门???
到此我真的对这部电影有了反感,我读过一点点的佛经,虽然很少,但是也基本领会到佛经中的一个“空”的意思。
编剧让这样的一个人如了佛门,仅仅是利用了“出家人”这个身份,为两人的感情制造了一点小小的破折,而最终引出了最后的高潮部分,完全不顾佛门的原则,我个人认为,这部戏对佛是有不尊重的成分的。
放不下仇恨的人,其实是苦了自己,为了复仇而活着的人更是愚蠢,因为不值得。
这个道理我好像在20出头的时候就懂了吧,。。。
为啥这群孩子还不懂哩。。。。。
女主那么近距离,对着胸口挨了一枪,仍然能留遗言。。。。
没事电影嘛!
临了了,那被称为感情戏的高潮来了,最后女主再树下哭的死去活来的。。。。。
至于嘛,至于嘛,人家就和你聊了两次天,喝了两杯茶。
你和你老公那么多年的感情呢,你至于在那一刻完全抛开你和你老公的感情,全身心的哭的那么悲惨嘛???
经历过事情的人都懂得珍惜。
感情都值得珍惜,并不是不圆满的,得不到的感情才最珍贵。
我是个电影爱好者,喜欢中国的电影,如今的好片真的不多了。
听说这个事俞飞鸿第一次做导演什么什么的,现在看来是被宣传忽悠了。
想由衷的问候一句俞飞鸿导演:“这次您老过瘾了吗???”过瘾就好!
同时,希望能再这里遇见那些和我有同样感受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老了,近些看爱情片总觉得是男女主角自己在作。
心智不够成熟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最后自己的爱情和人生毁了,还被渲染的动情的不得了。。
唉,看看同样是小说改编的电影,看看人家老徐那部《陌生女人的来信》。。。。
至少可以给个“还成”“可以”的评价吧。
真是一声叹息。
仔细找找这部电影有什么好的吧?
想想似乎摄像和画面还行,回去一看,黎耀辉,同志们还记得是谁吗?
《春光乍泄》的梁朝伟啊,也是春光乍泄的摄像,后来还获奖的,不记得是哪一年的颁奖了。
原来是和王家卫混过的啊。
估计俞飞鸿这10年是准备资金去了吧郁闷啊,花了一个半小时看了这样一部电影,此文,就献给那些和我同样热爱电影,并有相同遗憾的朋友们。
有此文下酒,我们大家远在网络的两端,互相举个杯吧。
很久没想要这样认认真真地写一篇影评了,因为很久没有这样认认真真地看一部电影了。
我一向对爱情片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男女那点事儿,说了上百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
《爱有来生》号称是“古装版的《人鬼情未了》”,没看过《人鬼情未了》的还好,看过的会觉得多少有些牵强。
一份跨越时空、埋藏了五十年的爱情,本身就可以在人的心底掀起波澜,又何必去强行对比,让观众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呢?
虽然是人鬼的爱情,但影片几乎没有惊悚的镜头,导演自始至终都在努力营造一种唯美的氛围——百年的银杏、夕阳的余晖、树下的石凳、美人的背影、起伏的茶叶,所谓世外桃源的安逸生活,也就是这样“煮好了茶在等人”。
钟声响过了,等待的人还会来么……一样的故事也会有不一样的叙述。
本片作为俞飞鸿导演的处女作,画面和音效可以称得上是一绝。
之前让我赞叹过画面和色彩的,大概只有张艺谋,但老谋子偏爱对称的画面,让我多少有些腻烦。
我不知道是该感慨导演对外景地的选择,还是该感慨摄影师的视角,云南的蓝天白云配上驰骋的骏马,笛声中的阿九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就算是抢亲也多一份浪漫。
当摄像机越过古老的石墙,俯视院子里的夕阳,余辉透过银杏的枝叶散落在地上,沙沙的扫帚声却多添了一份静谧。
五十年前的爱情,就是被这样的唯美笼罩着,也似乎透漏出悲剧的收场。
这样如油画一般的镜头,也只有在大银幕上才能够看出它的美,感受它暗藏的惊心动魄。
音效是我建议大家走进电影院的另一大原因。
就我个人来说,每次去电影院我都会选择音效最好的位置,这样才不枉费环绕立体声的震撼效果。
影片中的音乐都没有歌词,主旋律也并不清晰,但是总让人觉得,这样的画面就应该配上这样的音乐。
无论是激烈也好、舒缓也好,画面与音乐音效的配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大概也正是因为音乐营造出的氛围,让我在结尾处终于忍不住流下眼泪(之前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虽然感人,但让我哭是绝对不可能的……)。
唯一的缺憾就是,有时候音乐的跳跃性太强,如果能够渐出的话就会更完美,不过这对影片的整体音效影响不算大。
建议大家去电影院看,其实还有一个很无奈的原因:在家里看影碟或者上网看,不一定能耐得住性子看下去…… 前半部分,大概是导演太想营造出唯美的感觉,又想方方面面都交代清楚,难免显得有些拖沓。
影片对白写得很讲究,但是有点书面化,从演员嘴里说出来就略显生硬;如果整理成文字,每一段叙述都是一篇美文。
至于演员,段奕宏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虽然他很少在大银幕出现,不过演技还是经得起考验的——尤其是深情的眼神。
俞飞鸿可以算得上是一流的美女了,不论是特写还是近景、全景,都是相当养眼的。
其余的配角都算不上是明星大腕,也算不上是帅哥靓女,但跟影片整体显得很和谐,这就够了。
一千字,不可能说得清一部电影。
其中有怎样的感动、怎样的唯美,也不是这千余字能描述透彻的。
电影上映的日期正好是农历的七夕、中国的情人节;作为一部爱情片,选择这样一个日期的目的也不言而喻了。
爱情,总是需要不断体会、不断回味的。
阿九总说“茶凉了”,但爱却是越来越火热的。
PS:通常来说影院最中间,也就是对角线焦点的位置音响效果比较好;中间稍微靠后的地方也还可以。
有的人喜欢坐在最后,其实音效并不好。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很久很久都未曾静下心来看一部电影了,是关于爱,关于轮回,关于错过,关于时光的故事。
在影片的最后,我忍了很久的眼泪终于决堤......我们总是说,不会因为什么而轻易感动了,似乎早已经过了那些可以肆意矫情的年纪,变得越来越相信现实的力量。
可是我还是因为这样的一场轮回的擦肩而过动容,似乎是用血泪铸就的长歌,让人恸哭并且止不住绵长的伤悲。
《爱有来生》。
电影是我喜欢着的风格,有唯美大气的场景,磅礴凄凉的配乐,和等待与错过的主题。
我想到自己有过那样的时刻,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转瞬而逝的,思念变得无迹可寻。
我想起我跟你隔着网络的虚实,却无法说出那些想念和无法告知于任何人的心疼。
而那些日子究竟是怎样熬过来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只是依稀记得像是穿越了无数的沼泽和丛林,躲避过一切有可能到来的伤害,才终于走到了今天。
我们从来都不问彼此的生活,我们没有任何交点,也许只是偶尔相互给予的关心和温暖,可即便如此,我也觉得足够了。
后来的后来,我终于明白,你所想要的开心,是我想给却永远都给不了的。
可是爱真的有来生吗?
真的可以为着前世的承诺而孤绝地在同一个地方毫无怨言地等上五十年么?
等待是一生中最初的苍老。
最好的方式是我只等你三天,然后在第四天死去。
等下一个轮回,再与你相遇相知,甚至相恋。
每一个人的生命之中,总会遇到这样一个,因着某个笑容,某句话,你留了心,然后驻足观望,随后在心底晕染开来,那样轻易便喜欢上。
他占据你整个心房,仿佛全世界的灯都只为他一个人而亮,你只想让他开心,哪怕这样的开心不是自己给的也没有关系。
所以《爱有来生》里,阿明会面带微笑地说“我想给她的一切,她都已经有了,其实我想要的不就是给她幸福吗?
所以只要她是快乐的,这快乐是不是我给的,能不能等到她,都不重要了”。
我原来以为这个世界上,一定不会有这样的人,谁能眼含着热泪,看着自己深爱的人在别人的怀抱之中缱绻呢?
可是后来,当我真真切切地经历过一次之后,我终于明白,我们心心念念的,不就是他可以幸福么?
而幸福的途径是什么,是谁给予的,结果怎样,都变得那般微不足道。
很多年以后,当你再看到他的笑颜,你还是会觉得欣慰。
如果爱需要期待来生的话,只能是注定的缘浅情深。
若是此生不够爱,那么就翻过这一页吧,不然怎可叫作错过呢?
世间的爱,从来都是百转千回,真正随人愿的又有多少呢?
我们都不是可以将就的人,所以会选择孤单的等待。
我们不要别人的关心,是因为内心的扉门未曾为他们打开过,仅此而已。
来生是太美的一个梦,我们要怎么去期待呢?
这样虚幻的浮世绘,像是一个华丽的谎言一样遥不可及。
是太绚丽的肥皂泡,吹弹即破。
来生,来生。
你在哪里我又在哪里呢,是不是必然相逢会陌路?
那么此生的擦肩而过,你能否告诉我,是不是前世五百次回眸换来的,然后用此生的眼泪去凋零前世的誓言?
来生。
如果我是女生,也许会加一星,可惜不是
故事简单,情谊深重
看得出,俞飞鸿骨子里也是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初次试水能搞成这样不错了。
+1
台词功力真好
狗血剧情全部猜中,看来我已经耐受了
我承认,我是因为叛逆才看这部片子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强抢朱丽叶版。男女主演技和剧本剪辑都很尴尬😅
某个无聊的周二下午看睡着了
要讲的太多 结果每个都没讲好 俞飞鸿的处女作 也算不错了 至少画面镜头都不错了 据说被戏称为中国版得人鬼情未了
也不算太差,并非毫无亮点。只是人鬼殊途的故事拍得不够空灵,留白太少,情绪表现过激没了回味余地。导演的镜头语言没显露出什么特殊个性和才华。
不伦不类,一故事讲了2钟头,结果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啥也没有
中国电影能拍出这水平来,的确让我眼前一亮。不是我们不支持国产,实在是你们不尊重观众。
茶凉了,我去给你续上。
俞飞鸿还是很美好
情节一般,只是个别细节让我唏嘘不已!尤其是在这个我得知曾经倾心过的人已经结婚生子的晚上!五味杂陈!110115
三颗星完全是看在俞飞鸿的面子上,男主不应用段奕宏,结尾不应这么编,根本就不应该让小玉想起前生,这不是造孽嘛,又毁一段姻缘
俞飞鸿转型烂作
终于也有人开始讲男鬼的爱情故事了...真好..~
差点儿小看了俞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