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叱咤风云的古惑仔叶秋,在八年狱中读了无数本书,出来后决定弃恶从善,从事正当生意,从而帮助别人。
可是他却受到别人的质疑,其中包括宋国明在内的警方,还有以前大哥的手下鬼仔,甚至好友马学仁也很不理解。
宋国明那句“你一日是给,终身是黑”,说明他对叶秋不会有一丝相信。
片中多处描写他吸烟而遭到同僚抱怨,是呀,他连戒烟这样的事都办不到,又怎么会相信一个叱咤风云古惑仔会回头是岸呢。
而鬼仔为了金钱地位,不顾叶秋劝阻,一意孤行,要与博士合作,有了最后一出戏。
叶秋早已设计好一切。
叶秋看出鬼仔不会回头,于是按照计划,拨打电话,让人用枪射自己,让警察抓到鬼仔,而自己已诈死消失在大众的目光中,从此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最后也用叶秋独一无二“秋”字最后一笔写法,告诉大家叶秋没有死,只是不再出现了。
让郑伊健主演这部电影,显然有一定意义,郑伊健也演出了叶秋的从容和最后的无奈。
这部电影虽然票房不佳,但剧情连贯,最后一场戏的设计也很不错,表达出导演想要讲的东西,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
从古惑仔到无间道,从黑社会到卧底题材,每逢一个经典系列塑造成功之后,跟风不计其数,同样也有人开始寻求变化。
虽然难有超越巅峰之作,但也不乏一些有思想和深度的影片。
单看天行者的演员阵容包括了郑伊健、冯德伦、方中信、黎耀祥、张智霖、葛民辉、狄龙、胡静、霍思燕等人,同样借了古惑仔的壳子想走一条改邪归正的道路,它无疑要比九龙冰室更加出色。
电影里几乎是三个阵营代表着三种思想,三方博弈共同促成的结果即郑伊健的结局,本就是注定如此,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改变别人就会接受你的。
其实还蛮想不通郑伊健哪怕觉得冯德伦是曾经的自己,为什么就一定要救他改邪归正,既然选择向善,彻底脱离不好吗?
他如何选择都是他的自由,但因为他的选择害了他的好兄弟,对于他来说这样真的好吗?
若非大师对郑伊健说助人如助己,或许他未必那么坚持。
阵营一郑伊健,他饰演的叶秋功高盖主红极一时,在泰国入狱的背后肯定有老大狄龙的影子,他入狱前救了军火大王的妻子胡静,出狱后也是通过她的帮助想做一个好人。
狱中的郑伊健读书修身,借了胡静三千万美金回港做生意搞慈善,昔日的好兄弟律师张智霖、杂志社葛民辉、花匠黎耀祥等人全部回归帮他手,一时间闹得全港皆知
阵营二警察方中信,他认定郑伊健曾经是坏人,一辈子就注定是坏人,这次回港一定会搞事情。
连他自己的兵一开始都不认可这个理论,由此可见,固执与偏见是方中信的弱点,也因此害了小弟的命。
阵营三社团新星冯德伦,他觉得只有击败了郑伊健,他才能有昔日叶秋的名望,所以和警察一样紧咬着不放。
他是那种哪怕壮烈牺牲也要威风一时的人,做事够狠够绝不懂变通,宁可死也不要蹲监狱是他的格言。
可他做事手段很不高明,以郑伊健名义往警局送炸弹,充分显示出了他的弱者本质,也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冲动无脑。
他唯一聪明的时刻就是问狄龙,到底你是希望你的手下好呢,还是希望手下死呢。
懒人特别喜欢张智霖和郑伊健那段关于咖啡和黑社会的辩论,还有郑伊健和方中信在警局的对话,绝对是影片的亮点和主题,只是郑伊健的愿望虽好,可张智霖的话才是现实,别人不会因为你的改变而对你改变,再多努力去证明也是无用,方中信就是最佳的例子。
如果没有开局遭雷劈的镜头,评分还能再高一点,这个设定真的是比雷劈还雷人。
保释一个嫁祸于自己的“坏人”之后劝说他去英国学习三年——结果引起一大群原黑社会老大的手下投靠自己:不论他们是出于利益关系(也许这是主要的,投靠能带来现实利益)还是别的关系(或是向善:佩服他的为人,知道或深切认同他的原则)——或者本来就一致的(许多方面是:适者生存,即使黑社会当中的佼佼者虽然一直做坏事,但也必然是一些个精于思考、熟谙价值选择、灵活的人,远远超过常人——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另外还有利益关系和人格的默契——没有人格作保证的利益不会长久;没有利益作保证的人格是空虚的),又是一篇人性的美好的描写。
(用自己的经历去实践的一个人,主角,这就是成功者。。
高尚的人格也绝不虚假,在许多地方都见到:并不只是在影片中才见到)1,为什么手下解决了问题,只用支付1800万;而后来主角知道情况以后,又会严格的给2500万呢?
即使明知道对方不是一个好人,趁火打劫地要2500万。
(君子或者说成功者的原则性,“一诺千金”也可以说,但最重要的是原因——“为什么一诺千金?
”:或者说是事实的必然要求,做事要求原则性——要不然任何事情没法有效进行,继续下去,不会持久。
)2,为什么一个陷害自己并嫁祸于自己的坏人会得到宽恕,而且得到保释,还得到规劝去英国学习三年?
为什么劝他去英国学习三年呢?
(我的想法:第一点,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第二点,“学习是最高的善”(塔木德语录),学习本就具有激发人向善的作用——劣质的学习没有用,用心的学习才有效果;第三点,作者的亲身经历:要不他也不会这么去写,去演绎;自己不认同的,即使写出来也不会精彩。
)3,为什么原来的一群黑社会老大的手下,在看到这些事情之后,马上“见风使舵”,投靠到他的公司,也不计较他是不是会为他们考虑,他现在做的事和他们原来的是不是大不一样。
(现在社会普遍缺少的就是信任,对国家,对人,对任何东西——人人希望国家要&会照顾自己,就是最大的不信任了——“连自己也不信”,而且不可能的事要求再多也没用。
(两年前,国务院的一位发言人直言:“不会保证每个人都有肉吃,只能保证温饱”——说的是实话,但下一次肯定没有他说话的机会了——这是现实!
以后也没见过他了);普通人,即使信,也是盲目地,该信的不会信,拒绝改变,几乎从不会像前面的这群黑社会老大的手下那么办事,而且认为这么做不靠谱,把自己的身家都交给那个人,很不靠谱!
(但实际上,对他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信任,这群黑社会人士的办事效率可以说是一流的!!
远远超过普通人——普通人绝不会做的,他们做得很好!
)在电影中就看似匪夷所思的东西了,在现实中还有人信吗?
大概只有真正经历过的才会相信。
人格的魅力真会强到这种程度吗?
谁能看到?
有经历过?
(话说第一步是最难的,是说树立信誉和人格是最难的吧。。
成功者最重要也是最难养成的就是品质——也就是人格,即使不是面面俱到,有一两方面的优点发挥到恰到好处也会成功。
)影片并没有丑化黑社会,也没有美化他们;当然也没有丑化警察(比如那个警察局长出现的场景:始终都是高尔夫球场,而且高尔夫球杆始终拿在手里,还有高尔夫球背包在座位上——不是闲得没事做,从不在单位呆着,天天消遣?
但的确没有哪一位警察能做到像他那样气定神闲,大局在握的了!!
),也没有美化他们(那位局长慵懒的样子也实在——不过他的意思、观念和主导权一直都在那摆着呢)
你的精彩我懂了,完全值得我为你而写电影《天行者》主人公叶秋,八年前因救“博士”,关公庙前被雷劈,猛然醒悟,束手入狱八年(泰国)。
八年后他出狱,刚出狱就被媒体广为报道。
警察成立专案小组时刻盯着他,而他却去找博士借了三千万美金,用来成立基金,给老人发钱,救助有病儿童,派发免费报纸,请小孩去游乐场玩……一时间高调出场,又立刻消失,人人称赞。
叶秋:黑道老大,特别狠,特别有义气,因待人特别好而被众人信服。
而新任黑道老大(鬼仔)年轻气盛,故意找茬。
叶秋认识了一个盲女,两人结为好友,却不料盲女被鬼仔抓走,叶秋急于救人,却又被栽赃陷害,他的两个好兄弟奋力拖住警察,让他先走。
其中一人阿痴不慎与警察一起掉入海里,本已准备离开的叶秋又纵身跳入海里救人…… 在警局,叶秋手机被收,即将错过约定救人的时间,他用警察的手机打电话给博士。
时值两点,黑帮老大准备解决盲女,却看见楼下一辆车上竖起一块大板:“鬼仔,等我!
叶秋。
”在旧车站,叶秋鬼仔两人对决,叶秋问他:“我再问你最后一次,你收不收手?
” 他就像当初的自己。
枪声想起,叶秋第一个倒下,一个警察立刻赶去救他,即使别人早已去追逃匪,他已当叶秋为至友。
如果不是他,叶秋就不会被困警局而迟于救人。
“你还以为我是为了钱吗?
”黑帮老大身受数枪,却依然嚣张:“你今天要是杀不了我,我出去后第一个解决你。
”警察无奈,举起枪……数声枪响后,黑帮老大愣住,而后醒悟,最终,他坐在叶秋离开的监狱里,开始读书,旁边牢房坐着的,还是同一个人。
当警察赶去时,叶秋已死在医院,“博士”带着他的尸体准备离开。
警察要拦,博士问:“他都已经死了,你还不放过他吗?
”警察凝噎,说一句:“叶秋 , 顺风 !
”一起似乎都因叶秋的死亡而凋落,收拾东西离开的,守着老店叹息的,离的离,亡的亡,一切,都枯了。
事情,已经有了一个结果,没有好与不好。
当盲女走在海边,脚踩到她当初送给叶秋的手链,她捡起手链,在周围寻找,不远处,已有一人,站在那里,冲她笑。
江湖小混混2013-08
有我喜欢的狄龙郑伊健张智霖!!!
少年时代迷恋过的帅哥全都在啦,这满屏的帅哥。。。
剧情有点别扭,有些地方比较牵强,不过还是有可看之处,情节比较紧凑,蛮吸引人的。。。
虽然帅哥们都不复当年的年轻俊美,不过有了另外的气质。
比起这教育意义满满的立意,我更爱他们年轻时快意恩仇的时光。
狄龙当年的刺马、独臂刀、古龙武侠作品中是多么的俊朗,靓绝香江美少年,啧啧啧。
这片子里让我想起来他的一句台词,我不做大佬好久了。
就算是没落的大佬,狄龙演的很有看头,他把这个人物的圆滑,看透事故,情意和矛盾表演的很有张力。
郑伊健身上有种独特的淡然和平静。
其实他这种气质更加迷人。
比起古惑仔的年轻气盛,其实还是九纹龙的萧索和叶秋的沉稳更令我着迷。
伊面的颜值好高,演这个年纪已经不小了,还是这么帅,啧啧啧。
话说伊面在里面的说教话痨到花痴的我都听不下去了。。。
话说最后让博士的弟弟打自己一枪,我想尼玛这对自己也太狠了,意思意思得了,不就是要遁么,这么拼干啥,粉丝会心疼的。。。
张智霖怎么也不显老啊,感觉20岁和40岁一样。。。
这个角色蛮带感,智商占领高地,处事非常理智,论角色的话这个角色我比较喜欢。
大仙演的也是很有层次,原来大仙演斯文败类这么带感。。。
以上是花痴看完后不吐不快的花痴言论。。。
最后感慨一下,聚齐这么多帅哥,导演辛苦了!
表白龙哥伊面和大仙!
前几天的出租车上,电台女主持边放老歌边喃喃自语:因为每时每刻的心境,每次听歌总像是第一次听到,荡起不同的心澜。
入夜,怀揣着心事。
本想开着电视催眠,一部《天行者》却令我想得更多了。
故事是有点特别。
只是单看开头,也和那些警察一样,不相信坐了八年牢的叶秋是真的要回头,走正道。
可他偏偏就是这样选择的,不光是对自己,也对鬼仔,即便他最终还是重复了他当年的老路。
做出选择并不难,难的是,要坚持这样的选择。
有时候,是因为没人相信你真的能改变。
有的时候,是因为身边的人都觉得,你的选择是错的,那种压力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很久以前,一个师妹爱上了朋友的朋友。
我们都坚决反对,觉得那人实在太不靠谱了。
可我们越是反对,她越是坚持。
那天,为了说服她改变主意,彻夜未眠的劝她,我们甚至集体把淮海路上的游2路公交车坐了个来回,都没能让她回头。
后来十年,她和他纠纠结结,受伤无数后终于放手。
前几天她打来电话,就是为了告诉我,“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当初我不会那样坚持。
”可如果当初,我们不那么坚决的反对,她是不是也就不会那么坚持了,就可以少受那些伤害了呢?
生活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组成。
只是,有些时候,甚至很多时候,你是不是就真能勇敢的告诉自己:我的选择没有错?
记得结婚前,妈妈曾经跟我说过,婚姻就是一场赌博,没有人能真正知道自己最后会赢还是会输,一切只有赌下去了才能知道结果。
选择朋友,又何尝不是如此。
给甲打电话、发短信,说想聚聚,结果不接不回。
给乙打电话,那头倒是挺热情,说他去约,之后也是杳无音信。
现在心想,或许就是因为他们都不喜欢丙,劝着离他远点。
可人就是死倔,偏偏又因不懂社交而朋友也就那么两个,还认定了别人对丙是有误解的,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他,就这么反而和丙越走越近。
究竟当初的选择和坚持是不是对的,现在也开始有些犹豫了。
现在想来,兴许这并不是一道难题。
它有答案,唯一的答案。
那就是继续走下去,给自己一个机会,得到下一个选择的机会。
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一部黑帮电影,因为他说的是一个黑帮佼佼者金盆洗手变白的故事。
虽然最后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
可是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一部励志剧。
年轻混迹黑帮,为的是出人头地,他讲义气,有魄力,成为黑帮之中的明星。
老大对他刮目相看,然而在坐牢几年之后他变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他要借钱,借钱去洗白自己,完成自己真正的梦想。
他找“博士”借钱(因为对博士有过合作,并且有救命之恩)。
博士的手下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值这么多钱吗?
”。
对!
在古惑仔的眼里人人都是古惑仔,而说这个话的人刚好也就是一个古惑仔而已,这里体现的不是他多么的不值钱,而是古惑仔对本身自己圈子里面的自己的不认同。
洗白的道路是艰难的,尽管有着巨资的支持,因为永远没有办法抛弃自己的过去,没有办法舍弃自己当初的所有的朋友。
当时,就连最欣赏他的老大也是这样,对于他的这个行为其实是不看好的。
因为在古惑仔的眼里人是一成不变的,所有没有办法看好。
在经历了重重的困哪之后的,发现自己想要洗白的道路还是这么难,并且看到了年轻时候自己的影子。
看着这位小兄弟只知道盲目的斗狠像极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于是他也想改造他,从还来得及改造的时候。
“多读点书,钱会回来找你的”。
告诉他,但是他不认,结果进了监狱。
在监狱中学习..
方中信在机场追赶叶秋这前,影片的调调很好,港片味很道很足,郑伊健沉寂了几年后历练的淡然儒雅了。
叶秋出狱后向博士借资3000万美金时说,我想证实一件事,引导我一直抱着要找出幕后大BOSS或某位腹黑男,结果只是很不明显的表达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主旋律。
影片的镜头感很好,人拍的有性格,物拍的有意境,可故事结构太散,导演太贪婪的想表达的太多,故事讲得象是一个个线索,还不连贯。
总结:片名挺好,剧情不搭调;伊面老了些,还是帅的。
——再看《天行者》又看了一遍《天行者》才注意到黎耀祥也在,演一个叫“阿痴”的小人物,出场的时候奋斗了很久好不容易要升职,收到了那条短信的时候眉目依稀笑了笑,不动声色地说,对不起,我不干了。
然后不动声色地笑笑,却是皮笑肉不笑,满眼都是深邃。
那个时候的他还很胖,不留辫子头也胖胖的脸,看起来却联系不到可爱的样子。
第一遍看的时候一直记得郑伊健眼睛微褐说我想做好人时候的样子,觉得他很可怜,上半辈子走了错误的路,有时候用了下半辈子来还都是不够的。
第二遍看,却觉得可悲的是他的那帮兄弟们,帮他做公司做慈善,帮他做好人,最后他失败了离开香港,瞬间什么都没有了意义。
那个人想要翻身,做回一个好人,不知他有没有想到过他的兄弟都是有家室有事业的人,他自己也该了然自己这番回来就是出生入死腥风血雨也不过分,自己也该有了死的觉悟,却为什么叫自己的兄弟为自己奔走卖命,。
像那个警察说的,你明明可以在泰国消失的,你还回来做什么!
阿痴为了阻止警察和阿基打架,掉到了海里,颈椎移了位;马大状离了职换了副更加成熟的眼镜远远地走了;报纸的主编看到了那个“秋”字关了电梯在电梯里发泄,砰砰的声音叫人听了一阵阵难过;那个我连名字都不记得的男人守在阿痴的病床边关掉了呼吸机,听着越来越急的机器声握着阿痴的手不可抑制地哭。
一切只为了一个叶秋。
兄弟之义真叫我这一个小女子猜之不透,想之不明,世间也只怕想得通的不多,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宫斗剧收视总是超过武侠剧的原因之一了,人人都以为同性的人在一起总是争斗不休的,却不知人和人之间也是可以真心相待以心相交的。
只是这一个叶秋,实在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最后一幕的那个人,一身白衣站在沙丘后面,盲女一转身,画面瞬间黑了,只是人人都晓得是他,他没有选博士,没有回香港看兄弟们,他找了盲女。
即使在香港,每个人都晓得他没有死,痛苦的生活还在继续,兄弟们死的死散的散,大哥被生活逼得英雄末路,他却也是超然物外般的,丢下了那条手链,那么恰巧的被那个盲女捡到了。
幸福生活即将开始,却不顾这边为了他已经是兵荒马乱。
这也怪不得网上总有人说,其实叶秋,是一个最坏的人,虽然我觉得,坏人的界定,其实是很难的。
郑伊健有一双微褐的眼睛,一路超然物外的神情叫我相信这便是一叶知秋的男子,只是我讨厌的,便是这般的超然。
瞭若指掌的便不是了生活,是电影。
我爱极了这部片子,因了他零零碎碎生活般的不可捉摸。
我很这部片子,也因了这残忍决绝生活般的不可回头。
我讨厌叶秋,也只是因为如此。
少了叶秋在泰国监狱中思想转变的详细刻画从一开头就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多亏了郑这样一个天生正面的形象要不绝对不会让人感觉真实编剧的立意不错蛊惑仔变成了慈善家黑道走向了白道告诫现在的年轻人不要走向歧途可是内容有些空描述的也粗糙不细腻象囫囵吞枣般的看这部电影结局也仿佛是草草收尾有些哄小孩
入门古惑仔.
和《九龙冰室》混起来了。
一如既往 的愛鄭伊健的古惑仔,很痛心的片,有的好人做壞事,壞人做好事,哪來的好壞之分呢? 還有,香港警察真TAD廢菜。。。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冲着郑伊健和张智霖看的 看不懂的剧情
N久以前看的,基本忘了情节了……
黑老大出狱想改邪归正,一群人拦着,兄弟相害,警察怀疑,这个社会没有重来的机会,设置滑稽中感到一丝悲凉。群像薄弱,桥段可笑,唯一真实的恐怕就是这个残酷的社会现状了——不给坏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文艺小清新风范儿
『天行者』一入江湖,身不由己,大彻大悟,回头太难。一直觉得是部被低估的片子,郑伊健、方中信、冯德伦之间的较量,恰恰对应的是灰、白、黑三方势力的角逐,整体节奏还算紧凑,既有爆米花爽片的娱乐性,也有剧情片的细腻情感,将反黑、读书的教育意义融入其中,颇有风味。【8分】
很久以前看过,补记一下
好人终究是好人
浪子回头说教片
一个很怂的故事,男人啊
郑伊健你演了一次黑社会,就一辈子都是演黑社会
影片可不可以改名叫做一个好人好难。
郑伊健不符合这种气质,打的是“老年古惑仔”还好上线时间不够长,差点砸了古惑仔的铜字招牌。
央视6套。
1/10
还别人心愿如还自己心愿。。。。
江湖真的没有那么浪漫,狗屁的人情世故,不就是打打杀杀吗?那道雷没有把叶秋劈成圣母,他的顿悟是他需要洗白上岸,就像杜月笙一辈子都要穿长袍做文人甚至想挤进国民政府一样,只不过杜月笙最后失败了,自嘲自己一辈子也不过就是个夜壶,但是到了叶秋这一代已经有了机会,可以靠着手中的资产和人脉洗白上岸,当年肯尼迪家族就跟黑帮有极深的牵连,成员几次非正常死亡也是洗白的代价,现在人家已经是正经的政治权贵家族了。其实我很不能理解香港电影人对当年黑帮横行的江湖时代的怀念,可能他们也是怀念那个经济繁荣的时代吧,可这就跟旧上海的繁荣一样,不过是一种畸形生态罢了。只不过导演的水平恐怕真达不到拍好一部黑社会洗白上岸电影,愣是到最后也只能把男主说成是个圣父,那个马大状明显就是个恨铁不成钢想让叶秋一直当枭雄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