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看电影的时候会哭,但是湿润的却是结尾的纪实,主线虽狗血,但是支线还挺丰富,但是却缺少些笔墨,地震寻亲着实不易,有一丝消息都会紧紧追问,这个地方没有名字,会继续到下一个地方,直到帮助找到亲人为止,灾难中,新生命的诞生真的会给人希望,一百零八就是他们的希望,一百零八颗佛珠,也着实圆满了
顶流故事,一流诚意,二流剧本,三流编导[咒骂]这导演对电影艺术怕是有什么误解,一个好好的题材被拍成这样,我要哭了[大哭]我以为倒叙,一开始女主角半死不活的脸就一顿回忆,我以为回忆地震失去了爱人!
哪小的,是因为他们分手了what⁉️ 我带了包面纸带着全家老小去接受教育,那几秒的亲密戏让电影院仅有我们一家老小的三代人尬到宇宙边[再见][再见][再见]好评给解放军,医护人员,僧人好评给解放军,医护人员,僧人
为了京哥,去看了电影《一百零八》。
虽然影厅不大,但居然是我一个包场…… 怎么说呢,按照豆瓣的评分标准,那么就是——五星给京哥、五星给现实中心有大爱、慈悲为怀的僧人!
但,垃圾的爱情线和数度失真,甚至画面前后矛盾的成片扣八颗星!
最后,咬着牙也最多能给两星……完全不明白,这个题材本身就已经非常打动人了,拍成纯粹纪录片风格都OK的,历史在那里,怎么拍应该都不会太差的片子,最后却被搞成了这样!
那条莫名其妙的爱情线是尼玛什么玩意儿啊!
其实,看《智齿》【当然,电影名字叫《日光之下》】时,还挺喜欢吕星辰的,虽然角色本身不讨喜,但表演还是OK的,更何况,几年前她参演的《捍卫者》曾让我数度泪崩在电影院!
但这部电影演的是个啥?
看到最后他们一家强行团圆【对,一家五口人,包括肚子里的孩子,居然全都安然无恙,就男的象征性地少了半截儿腿】所挤占的其它戏份,看着女主各种无脑作,看着各种强行误会和错过,真恨不得这几个角色早早都被震死得了,太烦人了也!
而且,整部电影删掉爱情线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更加紧凑和主题明确。
电影里唯一让人觉得比较真实,且可爱讨喜的,是僧值景明。
另外,妇幼保健院院长也还算动人。
当然,之所以一定要看《一百零八》,完全是为了京哥!
整部电影是他开头,也是他结尾,中间还穿插了两场完全没啥意义的过场戏,总共加起来大概有3分钟?
意外之喜是,片尾字幕时出现的历史照片中,能看到13年前还很青涩的京哥,挤在不少香港影视明星组成的慰问团中间。
其实,现在的京哥尽管换上当年的迷彩T恤,却已经演不出13年前那种带点儿少年气的样子了,现在的他,无论怎么看,都沉稳坚毅、顶天立地,就特别特别Man啊而13年前的京哥,还处在“港漂”尾声阶段,还没有完全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军事动作片。
那年,京哥有两部电影上映。
年初的《夺帅》,他在里面饰演的依旧是毫无人物深度和弧光,单纯就是“打斗机器”的杀手骆天虹,粉丝的爱称是“胖虹”。
顶着夸张的明蓝色头发,穿着深V皮衣,展现着“人狠话不多”的打手特质,当然,他最后和洪金宝的那场1VS1,仅从武打设计上,依然是赏心悦目的。
另一部是年底上映的《狼牙》,也就是京哥自己执导的处女作!
同样是香港背景的故事,同样没能脱开港片的窠臼。
当然,现在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狼牙》的女主是卢靖姗,也就是后来《战狼2》被原定的女演员临时加价开天窗,京哥一个电话,这个爽朗讲义气的混血女演员便二话不说,两肋插刀地来救驾,从而成就了中国电影票房榜首的奇迹!
《狼牙》不算成功,票房不怎么好,京哥不久后也黯然结束了自己的“港漂”生涯。
而正是参与汶川地震救援,让京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子弟兵的坚韧和强大,所以,才有了他后来进入特种部队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的一年半,才有了《特种兵之利刃出鞘》,才有了砸锅卖铁的《战狼1》,更有了一飞冲天的《战狼2》!
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回到《一百零八》,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就是片尾的五分钟左右,因为那是真实的历史,是亲历者的感受,是痛、是伤、是泪,也是骄傲和自豪!
而不是闭门造车的胡编乱造、生拉硬拽、强行煽情!
是的,《一百零八》一直在疯狂煽情,用抒情的慢镜头、用宏伟的音乐、用角色的泪水或天降的雨水……但对不起,对此完全免疫!
唯一让我鼻子有些酸酸的,只有结尾那些真实的人和事,哪怕只是那些出生在罗汉寺里的孩子们,骄傲的地接续说着“我是第一个”“我是第二个”“我是第三个”……剩下的,就坐等暑期档或者国庆档的《长津湖》了!
Fin
想起汶川,眼前会浮现一些画面,黑白的,是那三天里的。
畅畅在重庆读书时,班里有来自汶川的同学,她从来不提起那年那月那日,她的小学,她的同学,都绝口不提。
那段日子里所有的看见与情绪,都被掩埋得极好,至少让她看起来和大家一样。
我是在畅畅的描述里意识到原来不去碰触才是最大的善良。
《一百零八》回避了正面灾难,选取了什邡罗汉寺这个庇护所,讲述了一百零八个震后新生命在这里诞生的故事。
这个题材非常完美,展现了这片土地承受着无数的生命流逝之后,又迎来了新生命,让人们看到了生机。
更深层次来说,方外之地的方外之人在灾难面前放下了所有的清规戒律,全心救助生命,以佛家的大爱之心扶持弱小,满满的正能量。
寺庙的主持素全法师说“见死不救”才是忌讳,这一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从地震的第二天到八月份,总共有108个孩子在罗汉寺里出生,他们被称为罗汉娃。
这样的真实事件,无疑是文学再创作中的亮点,势必给予观众心灵上巨大震撼。
2021年5月15日,汶川地震13周年际,该片公映。
我们总说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还原当时,让人共情。
用胶片讲述罗汉娃的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的慈悲与坚韧,真心以为这片子能拍出灾难片的新高度,毕竟这次的切入点着实美好。
然而,我看到的是一个与108位罗汉娃关系不大的爱情故事!
罗汉娃这段汇集了人性之美的经历,在片中居然沦为了背景!
全片的主线就是往死里作的女主角寻找失散爱人的过程。
我不知道这样的剧本怎么就过了审?
还大摇大摆地在事件真实的发生地什邡拍摄。
如果说拍摄时动用的四千名当地居民,在拍摄的当下被扒拉开了伤口,那么,这部公映后的电影,直接是往人伤口里撒了盐。
我不知道导演兼编剧是本着怎样的出发点来创作的,是觉得真实的事件不足以煸情,还是觉得加点狗血才能吸引观众?
罗汉寺僧人的博爱天下,妇幼保健院医生护士的尽忠职守,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灾民的自我复健,新生命在绝境中带给人们的希望......这些难道都不足够成为影片的主题吗?
非要把焦点聚到所谓的爱情小我故事上,宁可舍弃了这些大我的素材,舍弃了可歌可泣的人性之美。
国产影视编剧上的短板,由来已久,是真的没有人肯静下心来,脚踏着地,呼吸着自然风,去观察世间百态,真正反映社会现状。
这是我有史以来看过的最无法忍受的影片。
因为它打着记录那个特殊时段真实故事的旗号,征用了四千名当地人作群演,扯进了当年奔赴灾区的自愿者,却硬生生地拍出了披着灾难片外衣的言情故事。
当导演企图用女主与爱人之间历经灾难依然心系彼此的深情来打动观众时,我心底一片冰凉。
全片的高光时刻是结局之后的彩蛋,记录了十岁的罗汉娃,他们每年都会回到罗汉寺来过生日,他们都知道罗汉寺是他们的出生地。
孩子们真诚的笑脸,活泼的自我介绍,让我看到那年罗汉寺的功德无量。
想到曾有四千多位什邡人民参与了本片的表演,不惜自曝伤口,奉上一星。
另外一星是送给片尾彩蛋的。
2021.7.5于福州
看了关于汶川地震的一个电影,我只想说,题材真的特别好,如果编剧和导演能好好把握的话,电影演的有点假,打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噱头,看的几乎没有代入感,就好像看政治正确的故事一样,几乎没有让人物有立体化,形象化,每个角色好像都没有生命,没有对生死的一种震撼感,只有假假假,穿插故事线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给人很突兀,要死要活的,也没死,也不感人,连片名108也就最后女主的孩子是第108个孩子这一点关联,其他的啥关系也没有,和父母失散的孩子,父母来认领的时候双方都一点情绪也没有,就好像是正常的接孩子上下学,各方支援也没怎么提现,就感觉支援来了,大家很开心,可很多人失去了家人和家园,支援来了那种开心也不应该是庆祝庙会的行为吧。
保健院里的人跑到罗汉寺避难,孕妇作为主题,可也不怎么表现这些人物,就纯工具人。
看纪录片也比看这个电影效果要好,还会有感触,看完电影就想说,吴京作为封面选的好,点进来看完,吴京的镜头也没几分钟就挺离谱。
让我看了小成本爱情片。
一星给花絮,一星给寺庙。
看的一头雾水,女主去医院造一个假名字,然后难以寻找到爱人,全程寻爱人的故事。
希望有能力的导游去接这一故事,多好的故事,拉垮成这把样子。
幸好没有去电影院,浪费两小时。
无法用言语形容了,爱情片不爱看,讲真的,还不如自己去看纪录片来的震撼人心
电影《一百零八》上映了,期待值蛮高的,毕竟这故事耳熟能详,作为经历过512的四川人,我对灾难感同身受。
起初还奇怪这么好的片子为什么排片如此之低,看完才知道这排片已经算给面子了。
特地跑豆瓣给了两分,一分给地震素材,一分给吴京,其它没了。
以下评论含剧透。
好好的素材,被电影糟蹋了。
素全法师答应灾民进罗汉寺,不仅是女人,而且是生孩子见血的女人,佛教的戒律全破了,素全法师内心斗争了足足一分钟,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起初粮食不够,素全法师亲自把守仓库,确保孕产妇能吃饱饭,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雨棚不够,素全法师下令把给佛像遮雨的棚子拆了给孕产妇用,有人不理解,法师表示这才是行善,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汉传佛教僧人吃素,为了保证孕产妇营养,素全法师允许在罗汉寺内炖鸡,僧人闻到味道呕吐,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周迅去当义工时发现奶粉不够,给张学友打电话,张学友立马寄来四十件自己当时代言的奶粉,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生孩子倒是有,但根本是一笔带过,第一个孩子出生给了镜头,然后就是在第一百零八个孩子早产上虚构了一个狗血的爱情故事出来,占据了电影最大的篇幅。
东北女和四川男的爱情故事,本来愉快的滚床单,女的嫌弃男的养的狗吃了自己口红发脾气不小心打伤男的,男的办事不戴套为了狗拔DIAO无情玩失踪,女的一怒之下化名要打胎,真的是女的刁蛮男的渣,忽然遇到地震,两人觉得对方还是真爱于是互相寻找,最恶心的是男方父母寻找女方的寻人启事贴满一堵墙,NM,地震期间失联人员那么多,就你家女人金贵,要一人占一大面墙,你贴完了别人怎么贴?
最后醒悟大团圆,这狗血剧情让人尴尬得脚趾头能抠出一栋楼。
如果是我拍,就会以一个小沙弥视觉切入:本来在学佛,忽然地震了,来了一大群带血的孕产妇,师傅怎么允许她们进来了?
师傅怎么连佛像都不遮去遮她们?
师傅怎么和我们一起去“围观”女人生孩子?
师傅怎么自己挨饿都要保证她们吃饱?
师傅怎么允许她们在寺庙里炖鸡?
哦,第一个小朋友出生了,真可爱呀,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一百零七个了,听说她们要搬走了,不能凑齐一百零八,也算是小小的遗憾吧……什么?
早产?
胎位是否正常?
出血量大不大?
产钳消好毒没有?
哎呀,羞,我这个小沙弥,都成了妇产专家了……第一百零八个小朋友出生了,这是佛祖的旨意啊,真高兴。
我终于明白了,学佛要守戒律,但只守戒律是不够的,只有行大善,才是真正的学佛啊。
还是第一次,边看电影边写感受。
说实话,看到名字的时候,不晓得是写什么的,瞄了下介绍,也没记住。
来看这部电影,不为别的,是因为比较便宜加上好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
其实,对这部电影也没报多大期望。
电影是11:00开始的,坐下之后看了几分钟便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电影说的是四川话。
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总觉得电影里面四川话有点别扭,不晓得是不是因为是电影所以......客车,医院,寺庙,男主,女主,院长,住持,以及灾难发生时,大家逃难时,营救时,在寺院生孩子时的种种。
看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总会有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地震后男主去医院找女主然后去救那位大姐,结果自己被困,大姐反过来劝他;地震后转移到寺院,有伤者有产妇也有余震,缺少医疗物品和救援物资,院长提出去医院寻找药物和器械,一开始大家都在犹豫但是后面大家还是义无反顾的举手;在取物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余震由于条件有限,其中一名产妇包括孩子都没救回来,产妇老公也去医院取物资回来看到这一幕,他在院坝抱着妻子,妻子孩子都不在了,看到这里心里很难受,但是那个老公该是多么的绝望啊……就写到这儿吧,边看电影边码字不容易,字没码好有些电影情节也错了,手机有时候也抽风。
当年汶川大地震的许多震撼画面至今都还记得,这是继抗洪救灾之后,又一次体现国人强大凝聚力和无私奉献的重大事件,涌现出许多光辉形象和动人故事。
在那段时期,大家纷纷捐款献血,各自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不求出名也不求回报。
吴京在战狼大火之前,可能也没有多少人留意过他在公益方面的善举,谁能想到如今却成了越黑越扒反而越白的典型。
先是捐款100万元,而后赶赴现场与官兵同吃同住,身体力行的支援灾区,又默默地领养了两个在寺庙出生的孩子。
幸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在这部电影放映之前,短视频平台总能刷到108个罗汉娃的故事,吴京的好人好事也终于被更多人所熟知。
2021年第一季度,南都娱乐发布了一个“社会能量”指数的排行,第一韩红老师,第二位就是吴京,也是对他坚持做公益的肯定。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绝对是一个值得力挺的故事,也是一个不应该被人忘却的故事。
地点就是什邡市,情侣闹矛盾后女主要去打掉孩子,恰逢大地震,医院连忙保护转移孕妇,大家就这样进入了寺庙。
在寺院里生孩子,小说都不会这么写,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主持的当机立断真的是大善精神。
医院塌了、房子塌了、学校塌了,时时刻刻面对着生离死别,在这关键的时刻军人出动了。
当年的空降兵绝对是勇士,没有人知道那一跳是生是死,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被复刻,多少有些遗憾。
而吴京有限的客串镜头,倒是处理得像极了路人,这点挺好,没有过分突出,免得又招黑。
整个剧情的发展除了男女主的故事相对一般,其他都很有感染力。
一百零八个小宝宝一晃就十岁了,他们坐在学校前就是希望,在最后的采访和纪录片里,那个院长原型也很伟大。
同样还看到了李连杰、韩红、周迅、谭咏麟等明星的出现,不过还想提一位偶像刘德华,号召百位明星募捐筹款最后跪谢众人的一幕,也值得铭记
一直很关注《一百零八》这部电影,因为我是京哥的影迷,虽然提前知道京哥只是客串而已,但是还是对影片抱有期待。
从电影还没开拍起,关注新闻就看到“2018震撼世界的电影故事“,当时觉得很好奇,为什么没拍就这样炒作?
不能学一学《战狼》吗?
公映后靠影迷的口碑得到关注。
后来没有什么新闻,就慢慢忘记这部电影。
直到京哥的《攀登者》上映之后,这部电影又突然冒了出来,变成了“2019震撼世界的电影故事”,海报突然变成了京哥一个人的大头像,这......当时感觉就不太好。
后来因为丝绸之路电影节,在厦门看到了《一百零八》,说实话吕星辰是一位不错的演员,但是表演得太糟糕,人物扁平化。
故事变成了狗血的爱情故事,为什么?
一百零八完全没体现出来,可以改一个字“第一百零八”稍微好一点。
故事情节记不太清楚了,因为过去了大半年,就是觉得很假,所有人的角色都是为了演戏而演戏(确实京哥演的好,志愿者演得很真实,很泪奔,虽然就一分钟)。
之后,在微博上看到《一百零八》又变成了”2020震撼世界的电影故事“,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继续炒作。
很少上豆瓣,最近打开豆瓣,有几十个点赞,把我吓了一跳,所以忍不住还是在这里留了言。
只想表达一下,对主创人员说,尤其对这部电影的导演孔嘉欢说一下,汶川大地震是全体中国人的悲痛,你拍这部电影,有那么多亡魂在看着你,请用真心的去拍,这要一直炒作下去,是不应该的。
看到评论里有很多水军清一色的打出四星、五星,然后看到豆瓣评分5.4分,说明什么,说明豆瓣还是很公正的。
希望主创人员以后静下心来拍摄,不要以为一个好题材就能够红,大错特错。
最后还是表扬要一下吧,电影的一些画面还是不错的,毕竟这是MV导演拍摄的,单纯的从画面上看,还是有一些不错的景致,比如一些大场面还是不错的。
假如拍一个小清新的伤感文艺酒吧故事,其实没必要套着天灾的虎皮啊…莫名其妙的真是,消解了很多真实的苦难。但是看到最后纪录片的呈现、吴京旁白,还是忍不住感动。
片子的人物是立体丰满的,所以才会产生共鸣,每个人物真的是个“人”,做到这点太难了!
多好的题材啊!结果就最后纪实那段还行
这个分数,仅仅是对电影本身。
完全模糊重点了好嘛?以小见大不是这么用的
主要感情线太牵强了,而且描写地太多了。“小爱让我相信爱情,大爱让我相信人间的温暖。”我们不要总是把生活想的那么潮湿,把人性想的那么阴暗。归根结底其实是自己的内心变质了,我们应该往“人间善良”的方向想。阴暗的人只是少数。给自己!
太感动了
一颗星给当年所有的志愿者,一颗星给素全法师,一颗星给解放军,一颗星给所有坚强求生的人
说实话 电影辜负了这个伟大的故事
跟108有什么关系……
中国人就只能拍出这只配看这种东西吗?我真的不明白明明是真的能让民族感到骄傲自豪的事为什么却用这种轻率的态度对待
为啥很多在成都拍的片子都这么瓦塔?! 真勒是,
为这份感动😭
电影背后的故事更动人
有的事情要亲历你才能感受得到。看哭了,08年地震的第二天便从成都去了老家旁边的什邡,进到山里呆了两天,亲身经历了灾害的可怕,走到哪里都是一片废墟,很多村子完全变成了一地碎渣子。看到了医疗队,看到了救助站,看到了物资车队,看到了各路民兵,看到了无家可归的乡亲,看到了破碎的寺庙,看到了警戒万人坑,看到了媒体上你们看不到的所有的一切......
分这么低,结果拍的还凑活嘛,就是剧本够烂,这么好的一个素材,多的是切入口,为什么非要情情爱爱的,可惜了。
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在救孕妇的时候,孕妇的婆婆喊:“孙子!我的孙子!”孕妇的老公喊:“老婆!老婆!”
为什么一定要拍成爱情片呢?… 好好拍罗汉寺的故事不好吗😓
立意很好,拍得不太行
本来题材能够发挥的余地特别大,结果尴尬的感情线生生拍出了狗血味儿,保大保小,强行煽情,让人感觉一百零八这个名字是在碰瓷。全片视听语言都极其普通,信息传达全靠对话,看完全是家庭伦理剧的观感。另:花絮比正片好看,108分钟三流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