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已经是王了)之所以退兵,有一个很现实的理由,是他赢得太多了,他赢麻了.托儿芬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他不再被自己的内疚自责所吞噬.他得以从焦虑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懂了托儿芬身体力行教给他的一个道理,也是我觉得这部作品的主题之一:即对"零和博弈"的摒弃.我承认这部番剧的说教意味重了点,也充斥浪漫化的情节.但是我还是看得很感动.这部番剧之所以不被接受,我觉得第一个原因是,这是个剧情驱动的故事,不是工业流水线上被批量生产的以角色驱动的一般意义上的商业作品.第二原因是,他讲的其实是一个前现代性的故事.作为被城市&工业&消费主义浸淫的现代人很难再共情那种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怀.这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现代人习惯了零和博弈,在生存压力和随之而来的焦虑下,大家都卷得飞起.所以尔虞我诈兵戎相见存量残杀是能够被理解的.但是一个世外天堂和理想乡的童话是很难被想象和相信的.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并不是向前现代性的倒退.要走出这千万年蛮荒的冰雪,抵达生而为人的理智尊严和文明,就是靠要爱,靠诗与思.去建设,去创造,去给予和分享.幸村诚这部"冰海战记"我没看过原作漫画,但是他的另一部漫画"星空清理者"我是看过原作的.主题几乎如出一辙.主角个人内化的精神探索也很让人动容.S02ep08&09集文戏的精彩,我觉得甚至要好过结尾这几集稍慢的叙事节奏和演出效果.但是整体上S01&02不亏是一部悠长隽永的史诗.既是个体的求道,也是文明的进步.张艺谋有一部商业电影叫"英雄",跟这集的桥段颇为相似,但是那个宏大叙事下对个体意志的抹杀,跟这部比起来.我只能说,高下立判.
制作精良,画面壁纸级别,3D部分融入得也比较自然(非专业观感);动作戏还是很优秀;音乐也很能烘托气氛。
不过就内容而言,我不太能跟作者产生共鸣。
维京人,以及世界上任何好战的群体,他们也许天性确实如此,但我认为将他们引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的匮乏(另一个例子是汉族几乎在历朝历代都面临的游牧民族,比如匈奴),而这是无法避免的事。
只要你人口规模壮大,在没有足够的资源的情况下,你只能向外索取。
托尔芬说他会逃,但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无论什么形式。
难道不是应该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想出更合理的分配制度,以及提高生产力吗?
第九集的走向和我想象得确实不太一样。
以为是tool芬悟道以后要振作起来,继续战斗,不过确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战斗,发表了不战誓约(不是我知道肯定会有很多人对tool芬目前的表现不满意,明明是来看像第一季般恢弘大气的战斗的,怎么第二季全程一直在种田呢?
抛开什么反战的内核不谈。
刻画一个角色的时候,角色内心的转变的刻画肯定是很重要的艾伦和tool芬经常会拿来比较,都是苦大仇深的出身,都是残酷的世界观,都是一个懵懂的屁孩开局。
现在的tool芬就跟发动地鸣的艾伦说不地鸣了,三立我们回岛上过日子吧。
艾伦不会停下,最大的原因就是设定中他能看到未来的记忆,这是这个角色最大的悲剧。
而从我们生活的经验中也能得知,人最大的恐惧就是来源于对未来,未知的恐惧。
尽管如此,人也有信念和信心去向往着更美好的未来。
tool芬悟道了,他抛弃不了那强烈的道德感,被负罪感所束缚,在第二季的开头,他如行尸走肉一般活着,经过这么多集的蜕变,他又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老实说,要是给tool芬一个上吊的结局,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描写一个在谷底的人重新振作起来,真是令人感到振奋。
tool芬逐渐转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敢于去面对自己的内心,这无疑是最勇敢的战士
第二季印象深刻的台詞:暴力是最後的方法,那最初的方法是什麼?
//只要還有地方可逃,我就不會戰鬥。
怎麼說,MAPPA把畫面做得那麼虛幻那麼美讓我也十分感動,回想起當初漫畫看到那一格的錯愕和衝擊——能大聲坦蕩地說自己要逃跑、跑很遠這件事真是太酷啦!
看到有人給第二季差評簡直太正常了,在弱肉強食的戰爭世界,選擇放下刀劍甚至不以暴力作為保護自己的手段,難免會被人罵天真聖母。
不得不說我也覺得托爾芬變成這樣隨便遇到個不講理的劊子手就能讓這番提早完結。
但,你都看冰海了怎麼還期盼著看爽番呢?
只能說從這一部開始才是幸村誠真正想寫的故事,採訪裡表示第一季的戰鬥向是連載編輯為了給讀者提供爽點才發展出的走向。
如果托爾芬不變成這樣,也不會展開文蘭篇。
「強者不爭」「懂得示弱」也算是老生常談的道理,可有些人只看到聖母和懦夫。
這一季的托爾芬變成了真正的強者,在於內心的成長。
一個人很強大不是真正的強大,能夠帶領一群人發展壯大才是。
絕路中有戰鬥能力有狠辣手段自然能為自己贏得一線生機,可若要領導他人一同活下去,開闢新道路,也需要忍耐、拒絕、示弱、甚至逃跑的勇氣。
被打100拳也好,逃跑發言也好,都讓我看到了「一個人姿態越低,反而更受人尊重」,也讓我看到幸村誠作為漫畫家精神世界的穩定和強大,他不會畫討好讀者的情節。
順便說下看漫畫時看到幸村誠訪談,很帶給人力量:在中學課本上看到北歐人比拿破崙更早發現新大陸時靈光一現,那之後一直磨練畫工翻閱維京人書籍電影,在北歐生活半年把那邊的人文景色銘記於心,十年磨一劍的vinland saga,每個月20頁的慢節奏連載,為的只是把他10幾歲的想法呈現出來,關於維京人生存、死亡與愛的故事。
连刷《冰海战记》第一部与第二部第一集,略有感触和共鸣 地砖上倒映的电棒滤去了过剩的强光反倒能够看清内部的结构,就好似雾中的太阳更容易看清她的轮廓。
托尔芬在父亲的勇毅与博爱的光辉照耀下于向阿谢拉特复仇的强光中无法认清自己的道路(这两个人是其实是他最初的老师与长辈),反而是抛下短剑,远离仇恨与想念,在奴隶生涯和寻找心中的文莱之旅中认清了自己将要前进的方向,不要妄图直视刺眼的强光,那会刺痛你的神经而让你迷惑,跳出来选一面漫射滤光的地板,这能让你看清隐藏在强光背后的真实,也能让你看见自己跳动的心。
从托尔芬和克努特各自代表的两个阶层与不同人生经历地角度来讲,一个人的强大既不能只有磨砺、指引与仇恨的鞭策、冲击,也不能只有悲天悯人、谨小慎微的博爱与妇人之仁,更需要的是及早的认清自己的道路与理想,直面惨淡的人生,清楚也许将要付出的代价,忍受常人难以想象地痛楚,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坚定信念与脚步,矢志不移。
人必有大凋零,乃有大发生。
当你做好了可能牺牲一切代价的准备之时,就是你激流勇进,决冰破浪之始。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心之所向,身必笃行。
路岐何惧,好男儿且仗剑前行!
我已经隐约看到故事的轮廓与走向了,漫画我不舍得看,我怕他变成第二个《进击的巨人》,有些东西你认同的就姑且就在想象里也挺好。
冰海战记 (2019)9.32019 / 日本 / 剧情 动作 动画 历史 战争 / 薮田修平 越田知明 左藤洋二 松林唯人 江岛泰男 内田信吾 平向智子 安藤贵史 小林敦 吉川志我津 须之内佑典 黑濑大辅 / 石上静香 上村祐翔
有一种急转直下的平和,从大杀四方到卸甲归田,看了两集,有待崛起,更成熟更自我的托尔芬。
虽然看到第14集依然没有太热血的战斗画面,全是文戏,但丝毫不感觉乏味,甚至倍感深刻,因为历史不仅仅有战争,还有变革,战争不仅仅有打打杀杀还有阶级奴役和民生之计。
如果说第一季是热血的战争,那么第二季便是反战的热血,没有高燃打斗场面,更多的是人物的成长和思想的探寻,托尔芬不再是单一的复仇死脑筋,他在妥协在改变在成长在思考,从绝望到重生,最终来到22和23集,哲思的升华,信念的坚定,每一句台词都想摘抄下来细细品味,从生无可恋到生的希望,从忍耐压迫到我会“逃跑”,从“死亡才是解脱,才是真正的和平”到“两种不同的伟大的文兰之路”,“我没有任何敌人”和“我不能让托尔芬太辛苦了”,两个悔悟的灵魂都拥有美丽的心灵,一个真正的战士,一个正直的君王,思想的碰撞到互通,文戏的对歭巅峰便是如此了,24则是悲喜交加的归家夙愿。
(不过该说不说,节奏确实慢热许多,作画很多地方也有些塌,太抽象滑稽了,这样对于因为第一季而喜欢上这部作品的观众来说,太不友好了,这不应该会出现的问题,虽然wit社用爱发电,MAPPA甘愿接盘,活儿太多能理解,也希望能慢慢来,多精打细磨,我等得起,毕竟四大冥著,马趴就做了三,《巨人》《咒回》《电锯人》,还有我没看的《狂赌之渊》,也是拿捏顶流的,加上作者的犯病烂尾,压力还是蛮大,刚把得!!!
)
摘录23集最后托尔芬和王子止戈后的农场文戏:刻吧,刻在你身上刻在这片土地上刻在大海上刻在敌人身上,刻在战利品上刻吧,刻吧把你的温暖刻在我身上刻吧刻在你身上,刻在这片土地上刻在大海上刻在战利品身上,刻在敌人身上刻吧,刻吧把触感刻在我身上把那场际遇刻在我身上本来觉得这一季如此慢热,节奏也很慢,很可能不会有太多人,组内讨论也不会太激烈,结果发现一堆看了第一季的就喜欢看王道热血的,吃不了细糠,理解不了深层内核的人在群里的帖子,尽管好几个讨论帖已经说明了,解释了托尔芬和王子的塑造以及角色行为目的,但看起来还是有些人没懂。
只能说在文戏上原作和mappa制作组保留了原本的精神内核,也铺垫了很久。
不怪制作组,只怪现在的观众的参差和快节奏的爽番看太多了。
虽然现在乱砍乱伐不好,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确实是需要开荒的。
现在虽然没有战争了,但想想现在的家庭好像也没有故事中的那么温馨,家暴普遍存在,很多人不想结婚生小孩,好像过得也还是不容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还是悲惨地活着,找不到幸福。
那个女奴隶之所以可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曾经很幸福,但因为战争摧毁了她的幸福,而现在的我们,好像都不曾获得过幸福,仿佛幸福很难得到,我们想做成功一件事,都是寸步难行,但我们依旧拥有的,却一点都感受不到。
有人说这故事好像只讲了反战,爱众生,我觉得他还讲了很多很多。
至少我们看了二十多集的反战非暴力,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不能忍耐别人的挑衅,还是容易虚荣自傲,还是容易被煽动起来,表现自己。
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要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水平,不为他人的指点或表扬而自我怀疑或趾高气扬。
最常见的就是暴力沟通,他人即地狱,我们没有一颗平静而强大的内心,有时候总是不自量力地想证明自己,但有时候我们会可悲地发现,自己很弱,不强大,也不温柔,总是吵吵嚷嚷东拉西扯,别人说几句就沉不住气,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尊重。
世界总是残酷的,虽然故事中的主角可以勇往直前去寻找文兰创造一个幸福的世界,但在现实中,文兰几乎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听人描述起文兰会觉得心驰神往,但它并不能存在于我们的世界,就像国王说的,创造文兰就是忤逆上帝,我们只能开辟一小块乐土,就像诺亚方舟,想把所有人都救了,就是天方夜谭。
很高兴能看完这部动漫,面对生活的绝望时,我们至少不会处于那女奴隶的境地,不会面对那种绝望和死路,相比之下我们的世界是在变好,没有了明目张胆的暴力,我还有选择的权利,还是欣赏美的权利,我不会受到迫害,所以,珍惜这些权利,好好活着,世界很残酷,但美好也有很多很多。
还有一点,不要小看种地,种地真的是在培育生命,没有比这更加幸福的事了,所以以后找不到工作,我就种地,回归最原始的生活,播种生命,看着它长大,最后收获,没有暴力,也没有痛苦。
注:由于第十七集太过震撼,感觉得插个坐标,方便二次观看。
托尔芬多数时间承主人公之名,但无主人公之分,人物形象过于单薄。
回忆一下第一季,开头的历史及故事背景交代,幼年早期的民族文化认同,在同村小孩之间角色扮演都是蛮刻板的,随后父亲艺术般的死奠定了第一季复仇的基调。
以救赎为主旋律的第二季,长达十六集的铺垫也非常充分(暂且先撇开事后诸葛的嫌疑),对于人物的成长,性格的转变,我挺喜欢这种冗长的处理的。
本季最期待的就是托尔芬上线,意向不到的是在十七集哥达的谢幕将剧情推向高潮(个人向),凄美的余晖特写、失血过多对应的冷色调幻觉、柔和模糊的光线对应的温馨回忆、崎岖道路颠簸的现实等的交互演出(最后星际穿越既视感(墨菲,不要他走)O(∩_∩)O)、非线性的表现手法(征服、被征服、反抗)等等相得益彰,感受到很强的情感共振和个人认同。
在ed(放在这一集最棒)制造几分钟的留恋时间里,余温中一闪而过的是这一集我有从托尔芬身上开始看到他父亲的影子(注:同蛇纠缠的时候阿谢拉德的幻觉独白),这倒推翻自己对于托尔芬妄下的断论,有名无分。
这种后知后觉或自我说服,再不妥点按最坏处理就算过度诠释。
第一季对于他父亲、阿谢拉特、克努特、第二季对于埃纳尔、哥达等角色个性、思想、性格、行为、经历进行详尽描写和表现,对于主人公形象刻画却是简单的让人怀疑。
我想会不会要通过这些角色的烘托才能促进托尔芬的完整。
幼年的民族文化塑造了他的底色,然后父亲的死亡使得向阿谢拉特(朋友、敌人、亲人、导师)复仇成为了他唯一活着的意义,托尔芬心理不畸形矛盾才怪。
随着第一季阿谢拉特戏剧性的死亡标志第一季复仇的结束,也标志托尔芬人生第一阶段的结束。
第二季自然是托尔芬寻找新的人生意义、行尸走肉期间受到的人性谴责,精神及肉体上的痛苦看似主动救赎,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被动搁浅,是一种无意义无目标的过渡期。
由于多年来太过于关注仇视这一情绪,没有其他的精神沉淀,很多后置的情感需要与很多不同的社会角色慢慢培育,这时候第二季的很多角色及经历都会成为托尔芬蜕变成形的养分,这么看并不存在什么喧宾夺主。
最后,含糊其辞、胡编乱造半天总算是把自己的困惑发散嫁接到其他地方去了,对十七集只剩下满满的喜欢了。
从第一季追到第二季,一部史诗级神作,反战神作,第一季主打戏,第二季主文戏,都很良心精彩!
从音乐到画面,从人物到思想到升华到立意各种神作。
托尔芬不再是工具芬,这一路虽然有过怨愤有过悔恨有过痛苦有过挣扎有过迷茫,但是托尔芬在农场历经的一切喜悦愤怒悲伤清醒,也让他救赎了自我,找到了自我,也寻到了梦想,真正的成长。
这个世界需要像托尔芬这种追逐理想世界的人,一粒希望的种子即使遥不可及也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力量。
“真正的战士,不需要剑”,终于成长为无剑的真正的战士——托尔芬,将踏向新的旅途。
真的好帅,特别帅,漫画后期人格魅力max更帅!
期待能有第三季!
狗尾续貂,第二季只剩托鲁克尔能看了,阿谢拉德真应该把男主跟他爹一并搞死让他们父子团聚,反正全程男主就是跟他爹一样圣母+要死不死的,另外艾纳尔这龟男有什么存在意义?只知道无能狂怒
第二季看到22集,有点又臭又长的感觉,动作水平完全退化,倒是各种嘴炮起来了。。。20多集种田我真的服了,安排几集好好讲一下国王黑化的原因和过程不好吗,国王登场没多解释直接成反派。不过想起来从第一季起剧情就是这么僵硬的,只不过第一季题材有一点点史诗味所以缺点被忽略。
4.5星。讨厌这季新加的两个角色,一个是埃纳尔一个是阿尔捏斯,埃纳尔看到阿尔捏斯就鲁莽冲动的人设太中二了,阿尔捏斯的丈夫出现后人设有一定的崩塌。此外,这季半年番只讲了农场故事,对战争创伤和奴隶制进行了深度刻画,通过小民视角来传递浓烈悲伤。一直以为番里文兰指的是北美洲,查了资料又说是西欧群岛一带,真实地址存疑。不知道作者接下来怎么讲后续故事。单纯的建立新国家也是要和库努特发生冲突的。另外,男主耳朵被削了一点实在是破相,完全没必要。
不好看 很明显没有第一部好 节奏拖沓 全是废话男主 男二都很圣母
1那么好看,很期待2的表现,,但是感觉换了个耶稣题材的,我TM一直以为后面不一样,才忍着一直看到最后,早知现在何必当初。。。浪费时间啊。。
最讨厌的日本嘴炮番套路,如果靠嘴有用,日漫作者早统治全球了。很低能的zzzq,托尔分从第一季的流于表面的幼稚到了第二季内心的幼稚。但是音乐和画风还是很好的,很多场景观感很好。
脱离时代,不切实际的反战就是自我阉割,我还反对乱砍乱伐,破坏森林植被呢。
风格大变不理解
种田篇整体较第一季更加慢热 不过也正是因为优秀的第一季加原班人马才让人放心 细腻的铺垫让后续的感情爆发更让人动容 也不乏有好几集神回 不得不感慨这文戏做的真好啊 整季tool芬的成长看的令人唏嘘 不过挨揍感觉还是有点没必要 以及克努特竟然还真被说服了 不过这样也好 过于压抑的剧情可能更难受 期待第三季
看了都是兄弟!
我好好的一个公主怎么变糙汉了😩(画风真是丑得突出 丑得有文学性 不错
这一季最大的问题是主题先行,为了表达主题完全牺牲了人物塑造,角色不合常理的行为太多导致我无法和角色产生一点点共情,像聆听了一个“被打了左脸还要送上右脸”的说教味极重的圣经故事。而且这故事还说得如此冗长拖沓,已经把我对第一季的爱消磨殆尽了。
托尔芬是不折不扣的傻逼,第一季被人像狗一样牵着鼻子走;第二季又像圣母一样,你爹说让你保护自己,但你自我感动挨揍不还手,剧情还感动国王也成功了?第二季的节奏就是一坨屎,里面的谋略跟过家家一样,看得出是想要深入刻画人性,但在重要节点的处理,根本他妈的不合逻辑:比如第二次跟雷夫的重逢直接过了?一个从来没惦念过自己妈妈姐姐,最后连自己爹都快忘了的人,因为一个不熟女奴的死,立志要建立乌托邦?比如第一次和雷夫相见的时候,雷夫说你妈妈要病死了,你快回家看看,他无动于衷,最后跑路了?主角弱并不可怕,很多这类动画塑造得很好,如《巨人》的艾伦、《鬼灭》的碳治郎,他们虽然弱,但脑子清醒、有志气、肯努力。刻画人性学学《03钢炼》。这个动画情节、转折各方面不合理得叫人恶心,好像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QJ一遍又一遍。
比第一季更宏观,不亚于任何反战电影。立大志,发宏愿!
和平是打出来的 不切实际的反战乌托邦幻想
第二季更多讲的是托尔芬内心的成长和各自的救赎。和第一季大乱斗完全不同,展现了每个人细腻的情感。但我个人还是喜欢第一季那种维京风格的乱杀,对救赎风格不太感兴趣。
有理念,但上价值表达理念的方式极其直白,毫无美感。
尽管不喜欢冰海后半部分的故事走向,但不得不说设计本身还是很不错的。而MAPPA的制作也很出众。。。
??就是说mappa能不能退出动画界,毁了巨人电锯人现在到维京人了是吗
过于理想化的梦想,为自己过去犯下的赎罪没问题,但方向和方式是不是有点问题。没有力量,怎么保护自己的地方,靠着一直躲,是要建立一个虚幻中的桃花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