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闲,看了央视正在播的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陪着夏小宁留了很多泪水,也跟着秦岩也觉得有很多无奈,自己倒生出良多情愫。
似乎要我来说说爱情,婚姻,很不够格。
甚至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让我想起了“令人愉悦的忧伤”式的小资情调。
说说秦岩这个角色吧,秦岩一方面爱着她的老婆-夏小宁,一方面出于本能的尊重维护着母亲在这个家庭里绝对的权利和威严。
对于夏小宁的爱,部分来自情感,部分来自胡丽所说的“身体语言”或是“肌肤之亲”。
而对于自己的母亲,来自本能和亲戚的不断灌输。
由于从小丧父,母亲一个人将秦岩和妹妹秦芳拉扯大,因此,秦岩对母亲的爱是深沉的,厚重的。
这才导致了每次夏小宁和母亲发生冲突时,秦岩总是听母亲的片面之词,断章取义。
对于家里不断升起的矛盾和冲突,秦岩总是懦弱的退让,极力维护者看似和睦的一家人。
表面上矛盾的双方是夏小宁和他母亲,可实质上,我认为,秦岩在这一点上要担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懒散的工作,不求上进和懦弱的性格,使得他既不能成为母亲心中的好儿子,也不能成为夏小宁心中的好丈夫。
夏小宁倒是这几个角色中,我比较喜欢,比较支持的人了。
她真实,率真,却又强势而傲慢。
她爱秦岩,从心里爱他,因此,她非常向往两个人的世界,把秦母看成了两个人婚姻世界里的第三者。
总是想脱离秦母的监视,享受秦岩和她两个人的家,而这对于秦岩,根本就不可能。
因而,导致了秦母和小宁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小宁很早就离开了家,读书,工作都很有成就,也造就了她独立,自主的人格。
因此,她看不惯秦母对秦岩的监视,看不惯秦岩对母亲的依恋,向往她和秦岩的二人世界。
她不能把秦母当成亲生的母亲,当然我想这对于大部分媳妇儿,都不可能。
反感她在这个家庭里绝对的权威和尊严,而每次和秦母发生斗争后的快感,却又使她非常享受。
对于秦岩和胡丽的“情感事故”,她处理的非常好。
没有一贯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非常宽容的接受这件事,宽恕了秦岩和胡丽。
我想这是因为她太爱秦岩了吧,放不下他,离不开他。
对于她背着家人,放弃了尚在腹中的胎儿,我只能表示同情她的做法,在当时的情况下,要孩子,也不可能。
出于对自己的考虑,自私的一面,她放弃了孩子,一方面是她自己的悲哀,一方面也是女人的悲哀。
结尾,她有了孩子,而正是这个孩子,担负了扭转婚姻局面的重要作用。
相隔千里以外的夫妻俩开始重新审视他们走过的七年的婚姻的历程,放下所有的恩恩怨怨,考虑未来。
而秦母主动提出要回国照顾小宁,此时,由于孩子的出现,小宁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秦母倒也是相安无事,和睦相处。
对于秦母这个人,我不喜欢这样的婆婆,甚至是很讨厌。
首先,儿女成年后,为了避免矛盾,本来就不应该在一起住,不过她早年就没有了丈夫,也让我生出许多对于她的同情。
其次,她太过于敏感,对于小宁的话语,本来只是无心的,她却能闹个天翻地覆。
秦岩在发生矛盾后,从来都是维护母亲,不考虑小宁,而秦母呢,倒安然的得寸进尺,在秦岩面前大放厥词,数落着小宁的不是,在自己的女儿面前,述说着自己的冤屈。
她从来不想想看自己的不对,从来不考虑考虑小宁的性格和处境。
她说小宁不把自己当成亲生的母亲,那么,试问,她什么时候把小宁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呢?
当然,她苦苦的拉扯大两个子女,也是相当的不容易。
因此,在女儿远嫁法国之后,秦岩便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这种心理,对于老年人,就是不可取的。
婆媳矛盾,家庭争执,大概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吧。
恩格斯曾经说过,婚姻是私有制的产物,是财产继承和私有关系的结果。
说来,秦母和小宁之间,也就是平时鸡毛蒜皮的小事,言语上的冲撞而已。
哎,范不着成天闹着要回开封老家。
我看的都烦。
如果秦母能够大度一点,秦岩能够站在妻子的立场上,为小宁考虑一点,小宁本身能及时的跟婆婆沟通。
那么,也不至于后来要到几近离婚的边缘。
婆媳之间,就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而且还要和平共处。
看似不可能,但如果一家三口都能够宽容,忍让一些,事情会不会能够有缓和的余地呢?
网上的评论对此争论不休,很多网友表示对男女主人公都表示不满。
编剧兼导演李自人说就是特别设定这两个都有着明显缺陷的人物,来反应现实的生活。
在片中,让我引起注意的是“门”,妹妹和哥哥说话要关门,母亲和儿子说话要关门。
屁大点儿事情也要关着个门,有什么事情不能摊开说呢?!
秦母那么敏感,换了哪个媳妇也不能跟她同处一屋。
小宁呢?
强调自己对婚姻,对爱情的忠诚,非常的在意自己在老公心目中的地位,可是她忽略了在她自己以前,老公最珍惜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妹妹和自己家中那种无法比拟的亲情关系。
而小宁在婚后,却将这些一一摧毁,摧毁得一塌糊涂,以此想要夺得自己在老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那么,即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可是,面对一个内心伤痕累累的老公,她还是否依然爱着他呢?
况且,这种事情,在秦岩身上,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对于婚姻,关于爱情,我似乎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我没有实战经验。
以上也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点感受罢了,权当是自己对家庭在现阶段的一点点认识吧。
或许,若干年后,等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婆婆,公公,孩子,真正接触了婆媳关系后,会对今天的言论,付之一笑。
但也,当成是青春的纪念,尚幼的自己,对婚姻的一点点探索吧。
说到底,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多点宽容谅解,多点沟通,少一些猜疑,事情,应该会好很多。
刚刚看了两集《我们俩的婚姻》,然后到豆瓣的页面上逛了逛,发现这里掀起过对“婚姻中要不要被和谐”的话题做过大讨论,额,我猛然发现这还真是个大问题,是中西观念具体到家庭层面上的巨大差异。
好吧,我承认我属于不愿意被和谐的那一派,看来我的出路只有两条:去美国,或者找一个和我一样的非主流。
人家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西方在家庭观念上的不同也是有基础的。
我注意到,中国人平时遇到点儿难事儿,生病住院买房子首先想到的是找亲人,在国外这个时候首先冒出来的词是:保险、银行…咱们家人谁要是进了局子,一家人都会急的团团转,寻找亲戚中当官的、最有本事的,人家首先找律师…当社会公共服务缺失或者不稳健时,人们通常会靠最原始得亲缘关系抱团相互帮扶,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这时候,个人的意志也不得不在各种生活琐事中痛苦地被消磨掉、和谐掉,就像那个向来独立自主、自以为掌握自己命运的夏小宁就是和谐社会的战利品。
还没有看的时候,听朋友说很好看,很现实,因为现实才去看。。
和《无处安放的青春》有点不一样,这个更加的现实。
夏小宁的性格是那种典型的强势型,有点不给人面子的感觉,如果我是男人,娶这种女人我要谨慎。
秦岩对夏小宁的不信任,我认为也与夏小宁的强势有关系,我还是喜欢秦芳的建议,对这种女人还是要狠一点。
夏小宁何胡丽的友情让我很温暖,至始至终我都喜欢胡丽的角色,如果一开始是她和秦岩,我认为对于秦岩和其家庭的伤害都会减轻许多。。
中间10集没有看,一看到夏小宁哭,就受不了,其实主题挺简单的,主要矛盾到后来变了味,变为婆媳矛盾,线索有点凌乱,所以即便没有看中间10集,也知道是什么的意思。。
总体来说,一般,如果线索再多一点,清楚一点,我觉得更好。。
看到第18集了吧已经,还是觉得越看越好看,比当时跟美剧都来劲我,每天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连自己要看的英语都隔一边了。
太紧张了,太气愤了。
我说这帮人怎么都那么假呢你说。
夏小宁心里压根要是没婆婆你说呗,你就明确告诉婆婆,明确告诉你男人。
进门那天你们背地里说的那话我不爽了!
我觉得委屈了!
这就是夏小宁的根结所在,所以后来婆婆也不知道第几次生气的时候,小宁的心理独白说,我没有得不偿失,我没有失去什么,婆婆得不得忧郁症小宁又不会掉块肉,婆婆活该!
但是为了秦岩,她每次都到婆婆面前去道歉了,舍不得老公啊。
假道歉对夏小宁来说,轻而易举吧。
婆婆也是以假人,看不惯儿媳,还不敢当面责备她,要维护自己的形象,说什么也不能动粗口吧,毕竟是儿媳。
假吧!
不爽就直接说呗。
还背地里跟儿子说,不是我怎样怎样,是小宁她太那个这个。
还叮嘱秦岩不要跟小宁讲。
你这部明摆着是背地里捅小宁一刀么。
既然大家都彼此不喜欢彼此。
不要来往了呀。
谁说婆媳一定要好好处来着,哪国法律规定来着。
还不都是你们自己心里的鬼,觉得要是翻脸了,传出去不好听!
好了,结果把秦岩夹中间给郁闷死了。
妈,您说你要我怎么收拾夏小宁我就怎么做。
然后对着夏小宁大喊大叫他是我妈呀!
是啊,她是你妈。
SO?
就应该尊重啊?
可是秦岩你怎么不了解你老婆呢她那个人的脾气,就是不喜欢你妈。
你非得把两个不喜欢彼此的人撮合到一起是自己找了虱子往自己头里放!
活该!
一帮子假人。
导致这婚姻也是假的。
夏小宁嫁的是秦岩。
当然用不着顾及别人的感受。
当然,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婚姻不是2个人的事情,是2个家族的利益关系。
所以这个婚姻的失败之处就是它不是2个人的婚姻。
感人的地方:小姑子在拉行李箱拉链,塞太满了,封不起来,秦岩帮她拉,一手摁着,一手拉,没封起来,小姑子就帮忙。
看着秦岩头低低地用力向把这个行李箱封好的样子,真觉得这个男人太残了,遇到这么3个女人。
太悲惨了。
有一集秦岩问她在女人角度什么才是好男人,她说完最后一句话后梗住了很久,电话响起后,起身的一瞬间,看到眼睛红红的,细节上真的很到位啊!
一直觉得柯蓝不错,以前主持也很好,现在演得也非常细腻
在北京旅游的时候 无意看到的 最奇怪的是一点不懂中文的朋友竟然也说非常好看当他回到上海还在追看
看完这部片子有种无名的亲切感,他的内容离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近。
真的,那么的近!
我也觉得李亚鹏很适合演很本色的角色,也许他就是在演自己,说不清里面有种怎样的东西在打动着我们......是什么呢?
生活的真实吗?
一点点呼唤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的东西,或者就是人们想寻找的答案!
这部片子说了许多很现实的问题,比如李多揭示的离婚率28% 的确,尤其是80后,对婚姻生活的思考欠缺着好多,责任感,从爱情向亲情的转变 还有婚外情,好象很普及了?
为什么?
还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就是一对夫妻要养五个人,双方父母和一个孩子 养老社会化 独生子女的负担这些问题的确有待我们和整个社会去思考,去解决......片子只是适可而止的点到为止 而这真的只是个开始 开始而已
看了一集,台词挺细的,国内不缺好的生活剧,缺的是剧本精良的历史剧、年代剧。
像《胭脂雪》的编剧于正写了很多苦情戏,商业上是成功的,可是很难发掘更深刻的精神内涵。
摘录《我们俩的婚姻》编剧、导演李自人的访谈。
1950年代末出生的李自人在内蒙古度过了童年,13岁时随父母回到母亲的老家河南开封。
他的学生时代在文革中度过,电影是他生活的主题:“小时候一部片子会在电影院连着放一两个月,票价也便宜,又能找机会溜进去,我们就十几二十遍地看,直到把所有台词背下来。
我们那一代很多人有这能力。
”高中时,为了能看到仅供处级以上干部“参考”的内部片,李自人和同学从暖气道钻进电影院。
没有座位,他们只能躺在舞台上面看,银幕就在眼前,“那是我第一次看宽银幕,是战争片,当飞机从眼前飞过的时候,我们都晕了,太近了。
”那部电影,让他晕吐了两次。
他一直想找机会把这个情节拍进电影。
1978年,李自人考入河南大学美术系。
4年后,学油画的他被分到河南电影制片厂做美术设计。
“没进入电影这个圈子,在外面看电影的时候,你会认为它是一个很专业的东西,而且你对电影的热爱是超过电影厂的人的。
”但在电影厂的4年让他厌倦,“我不喜欢那种人际关系,生产处于停滞状态。
”我一张画卖4000美金,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展厅里只有作品入选的画家和一些完全不了解美术的人。
这和我们当初排队看展览的状况完全不一样,社会已经不关注这个了。
艺术家越走越前卫,我们的表达,大家已经不能解读了,艺术家和艺术家之间也无法沟通,到了自言自语的状态。
忽然觉得这有什么意义呢?
拍《黄河》时接触过一些教师,有些人就是看了《校园先锋》后决定去当老师;有些人看完后开始反思自己跟学生沟通的方式。
这些东西是你写剧本的时候、拍摄的时候根本不敢奢望的。
包括《黄河》,播出后才知道,原来很多人关注你,你的作品在跟很多人对话,只不过这些人没走到你面前。
刚过完50岁生日,有时候填合同时间都填错,你以为你还在某一年,别人告诉你其实已经进入下一年了。
演员演两三个月就结束了。
可编剧,导演,从思考到落笔,9个月写完,再沉淀两个月,组建班子开拍、剪辑、送审、播出,太漫长了。
你们还在看《我们俩的婚姻》,可对我来说,这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
哦,哥们,看题目,是不是觉得很美。
我也觉得美。
在我家媳妇的逼迫下,我被迫看完整部剧集,我媳妇极其崇拜王天后,在她心中,天后就是神,就是GOD。
而看这部电视剧集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侧面去观察一下天后的丈夫,从而去揣测天后现在的婚姻以及家庭生活,去推断天后现在过的好不好,心情好不好,到底出来不出来。
天后最近流产了,当然与男主人无关。
当年的天后也是个拉风的人物,迷恋摇滚歌星,甘当骨肉皮。
酒吧是吉他手的卧室,酒精是贝司手的饮料,夜晚是鼓手的天空,200分贝的喇叭是粉丝们的圣音。
草、丸、粉几乎是所有摇滚乐明星的每日食粮,按顿吃。
有人说,不规律的夜生活,和大量刺激性和依赖性物质,对女人的身体会造成致命影响,很有可能连累下一代。
鹏哥以前跟的瞿颖,现在憔悴的一塌糊涂。
又跟了周迅,结果一声不吭的把人给晾了。
现在的鹏哥和天后,就像秦岩与夏小宁一样,让我觉得是个奇怪的组合。
貌似什么女人跟了他,他都不会甩掉的秦岩。
结婚那么久,一直不见老,想法一直没有改变的夏小宁。
娱乐圈的事情,和婚姻一样,都他妈很混乱,都他妈很复杂,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最后为了听清楚鹏哥低沉嗓音中的每一句台词,我不得不把耳朵贴在喇叭上听。
鹏哥的吃字功夫真是精勘啊,20个字的台词,他能吃掉一半。
夏小宁还是适合那个叫贾树生,其实贾树生除了有钱外人不错,有钱男人有几个不花心。
这样两家人也不会那么吵来吵去,别相信什么狗屁爱情,年轻时如果经历爱情就算幸运,婚姻就省下无奈了。
还有多少到140字啊,为什么评论要140字,不是150.160.170.180.190.200呢,还有就是有钱人真好。
太好看了
苗圃演技真好李亚鹏就有点烂作品中夏小宁是个混蛋而秦岩是头猪(个人感觉)
婚姻中要有一颗大心脏。要学会将心比心!
鹏哥的都挺好
只有最后一集有点看头(台词)
学~
太沉重了
越来越喜欢李亚鹏.
节奏太慢了,慢的我又想死了....看了之后必须感叹:单身真好!!!
童年记忆
沈傲君戏份不多,08年播的剧,好早。
耕鱼他妈死了
1.夏小寧,夏小寧她媽,夏小寧她爸都tm噁心! 2.看完這劇覺得李亞鵬也沒那麼煩
太多这样式的婚姻,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单纯不喜欢这种剧,鸡毛蒜皮的事反复一两集,凑数呢。
已阅
虽然琐碎,但觉得真实。
我总认为两个人相处,平等很重要,两个人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很重要。
太落地的情感关系了,苗圃演的不太合适,太TM纠结了,但是太TM落地了
应该观摩看看
每个人都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