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着大肚子参加电焊比赛,气的我都不想看了,太弱智了,而且那个场景没人关心,真的不知道编剧咋想的,导演也敢拍,演员也敢演,不好找不好看不要紧。
剧情不合理不要紧,关键是让人感觉舒服,本来就没有穿越,但是看着舒服也就可以了,还有莫名其妙的保大保小,我就严重怀疑是她自己嘚瑟的,其他的也都还好,如果换个编剧和导演从新安排一下最起码大家不会讨厌,严重浪费的演员的表演空间,而且一点不搞笑。
太难看了,真的太难看了,怎么能这么难看了。
太烂了。
虽说喜剧电影评价一向很难,毕竟观众笑点是不同的。
但很多被批评的喜剧,要么是笑点低级,要么笑点尴尬,但这些起码是有笑点,只不过不容易get到。
而这片,是根本没有笑点。
我就想问编剧编这玩意儿的时候痛不痛苦,演员演的时候痛不痛苦,反正我看得挺痛苦的。
这个电影讲了男主出生就没了娘,亲爹老伍还特别嫌弃他,在老伍投河之后,男主找存折时翻到了一个戒指和日记,然后就穿越了。
完了还在板子上一本正经扯了半天穿越公式,说日记是触发媒介,可后面吊打强子,给强子送吃的的时候,我也没见他用日记啊。
后面穿越救妈时还说戒指能量不够了,我寻思前面根本没提过这个设定啊。
这个穿越设定是真的随意啊。
等到见了男主亲妈大六,怀孕参赛够离谱了,还要因为设备问题盲焊,老伍带戒指把手指卡出来,大六展现0.2秒的反应时间直接用机器把戒指震碎了。
匪夷所思。
之后的核心冲突是难产保大保小,男主为了救妈要把自己弄死,这真是我见过的对《蝴蝶效应》的最恶劣的模仿了。
我都看吐了。
然后更让我震惊的剧情发生了,他妈把生命力给了孩子,然后男主就活了,绝了。
最后说一下老伍,窝囊又懦弱,只顾着自怜自艾,无视对儿子的呵护,全片最tm恶心的人。
自某部电影以后,开心麻花团队的电影已经不再代表着喜剧巅峰,甚至还会越拍越烂,因此不带着期望看他们的电影,将会是以后观影的前提。
本片是我在吃午饭时打开某视频APP免费看完的。
短评又写不开了,只能来长篇影评了。
中国家庭梗必选包:父子关系长期不好;母亲去世等等。
外加父亲角色还得了老年痴呆症,跟儿子啥也说不清楚,于是一部奇幻电影就这么出来了。
我就想问问这个常远到底是什么来头?
怎么每回主演都有他呢,就是觉得他也不怎么搞笑啊,表演也不深刻甚至略带一些肤浅,不明白。
剧情比较好懂,通过父母老日记和信物穿越回过去的形式,试图干预父母爱情和了解真相,母亲死于难产且保小孩强行煽情一波,孩子回到娘胎来一个脐带绕颈确定不是在学蝴蝶效应吗?
演员这里面,魏翔算是表演得不错,该有的都有,算是混出头了。
其他不置一评。
魏翔和马丽饰演以前年代的情侣,某些瞬间,还真有父母那辈爱情的样子。
影片笑料是有的,但这样模式化“笑中有泪”的电影观众也麻木了,而且片中确实有一些逻辑不能自洽的地方。
最大的亮点和笑点是贾冰饰演的强哥,坏人模样拿捏得死死的。
魏翔演厂子里的技术员,懦弱成这样也算是奇葩了。
单亲的小伍穿越回过去,见到了早逝的妈妈,努力撮合妈妈和爸爸在一起。
小伍比那时候的爸妈年纪还大,所以被他俩叫“哥”。
最后妈妈怀孕难产,主张保小不保大,小伍觉得自己影响了爸妈的幸福,便试图在腹中自杀,使妈妈活下来,但妈妈的意志更加强大,生下了他。
“历史可以改变,但改变不了的,是一位妈妈对孩子的爱。
”救妈失败,却体会了一直缺失的妈妈的爱。
私信+++qun:
电影《哥,你好》终于上映了,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我一直都在说这是一个给大家造梦的电影,很多人都有穿越回过去的幻想,我也有,但现实虽不可能让我们回到过去,可在电影里便有这个可能。
前几天有人给我出了一道题,一共是6个幻想的选项让我选,有什么给你5000万,有让人变瘦或者回到10年前又或者让父母健康。
我当时选了回到10年前,要是有机会回到10年前再回到现在,可能我都不会有现在这个工作了,也不会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我还是想着,要是能回到过去去改变一些东西,弥补上那些遗憾,那些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前段时间我还翻到1979年父母在中山公园的合照,也幻想了一下如果可以穿越回去的话跟他们一起逛公园多好。
但是又仔细思考了一下如果真的穿越回去了,我应该不会去跟他们见面,只是在远处默默的看他们一眼就行,看看年轻时的父母到底是什么模样。
首映礼的时候,我也请了我的父母去看,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带他们回到过去吧。
打我记事起,我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就跟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一样,真诚勇敢的母亲和沉默寡言的父亲,这也是《哥,你好》中陆春丽和伍红旗的角色翻版。
中国式家庭有一个最大的特质一家人都不善表达,特别是不善表达爱。
因为不善表达出情感,也就都不容易去释放情感了。
我的父母对我或者是他们本身之间的爱情也是一样的,他们总是习惯把爱、关心等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事情上,落到非常实在的生活细节上,然后可能永远都不会说句“我爱你”,永远不会说句“你辛苦了”。
你能说这不是爱吗?
他们的爱永远都是用最实实在在的方法爱着对方,然后念着对方。
这种情感是我在电影《哥,你好》中想要展示给大家的,虽然不善表达,但它依然很结实,依然很有力量。
这几天也有很多记者问我,在拍摄《哥,你好》时印象最深刻是什么时候,深刻的瞬间有很多但非要说最深刻,只能选择一个的话,我会选择工厂婚礼的那场戏,我记得在监视器面前拍的时候,我就已经热泪盈眶了。
那个时候我也在幻想,如果主人公是我,我能经历和参与父母的婚礼,那是一个多么美妙,多么动人心弦的事情。
所以我特别感谢电影,电影最美好的瞬间就是能把我们的梦放进去,能带着观众做一个梦,希望这一次大家能跟着小伍尽情地去感受,尽情地去沐浴在这种幸福里面,即使是在这种我们假设的幸福里面,也能感受到那些爱和美好。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和自己的父母、孩子一起走进电影院去看《哥,你好》,去做一场美妙的梦吧!
《哥,你好》片场工作照
穿越剧分成两大类:魂穿和人穿。
魂穿就是灵魂穿到某一时代进入某人身体。
典型是《夏洛特烦恼》《天才基本法》。
PS:“循环”这种是魂穿这种大类别里的一个分支。
人穿的就是本人本体全部穿过去。
典型的就是《寻秦记》《终结者》《李焕英》这部片的设定是人穿+过去+随意自由穿。
描述完毕,下面是吐槽。
一言总结:套了《你好李焕英》皮的《回到未来》+《蝴蝶效应》的缝合怪。
千万别拿它当喜剧片,真的。
连轻喜剧都算不上。
全场没有一个爆笑的点。
说催泪吧也是尴尬的抠脚。
剧情和《李焕英》高度类似但是差得太远了。
主角人物单薄,所有配角人物就是白板。
矛盾冲突少,人物动机也莫名其妙。
拿去年的《李焕英》比。
李焕英里所有的配角都有出彩的表现:厂长公子李光林到非主流冷特三兄弟,从争风吃醋的王琴到闺蜜团包玉梅毛子妹秃头女。
连保安队长何欢,厂长,贾文和这些很小戏份的角色也是有出彩的展现。
换到本剧:秦阿姨???
你的出场让我原以为是感情路上的第三者,主角推动剧情路上的大BOSS。
结果呢?
念了两场戏的诗词?
莫名其妙的傍大款给魏翔戴绿帽子?
然后抽了一个大嘴巴就没戏了?
没有足够的冲突啊!
其他闺蜜???
出场的背景板,借她们嘴快速带出主要人物。
然后歌舞厅里坐着当花瓶??
然后大赛上当旁白主持人??
然后最后结尾典礼上再不疼不痒的露个脸???
贾冰???
出场最突兀。
带出了国企改革工人下岗等等时代背景问题。
但是太突兀了。
最后变成流浪汉也很突兀。
还有么?
没了。
我觉得,核心问题在于剧情推动上的巨大割裂感。
李焕英也好,回到未来也好。
剧情是连续的。
而本片的设定就是这一场戏和下一场戏在剧情上一隔就是三四年。
中间的感情铺垫,人物关系与性格变化完全没有!
观众缺乏与剧中人物在情感上的共同成长变化。
因此当然在最后的高潮阶段,气氛烘托到那个份上了猛地煽情催泪,而观众很难产生共情。
总之我还是比较失望的。
有剧本的原因,也有导演的原因。
不得不说,《哥,你好》选在中秋档上线,多少是有点小心机的。
因为本质上,这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适合在阖家团圆的中秋假期带着父母一起去看,看完了情之所至,父母没准还能跟子女交交心,聊聊自己当年的爱情故事,拉近父母与子女的距离,促进彼此的了解与理解。
毕竟,这部电影是以小伍父母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很容易激发父母那辈人的青春记忆。
我看的那场里,也确实有年轻情侣带着父母一起来看。
作为一部喜剧,《哥,你好》确实轻松好笑,尤其是在小伍开始穿越之后,影院里时不时会传出一阵笑声。
父子差辈儿,夫妻“性转“,用”错位“的关系制造笑料喜剧片制造笑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周星驰的喜剧片就用“无厘头“来制造笑料。
《西虹市首富》则采用的是特殊的情境设置,即让主角在一定期限内花光十个亿,这实际上是通过比较取巧的方法制造喜剧笑果。
而《哥,你好》制造喜剧笑果的方法也是比较取巧的,它主要是通过两组特殊的关系,来制造笑料。
一组关系是小伍和他的父母。
主角小伍穿越后,成为了父母的“哥“,从而造成了和父母关系上的”错位“, 由儿子变成“哥”后,很多不能做的事变得能做,很多不能说的话变得能说。
而从观众的角度看,其实小伍的身份就还是儿子,所以他做那些事儿,说那些话,就变得好笑了。
电影开头的部分,小伍穿越回了母亲陆春丽洗澡的澡堂子,被去澡堂子偷窥的流氓错认为了“同好”,在逃跑的过程中,一不小心砸到了年轻时的父亲伍红旗身上,破坏了父母的完美邂逅,于是,他不得不再次穿越回去撮合父母,当起了父母的红娘。
这一次穿越,小伍还不小心被母亲陆春丽认领当了临时男友,还帮父亲教训了夺走他挚爱还当众打他的暴发户强哥。
这些情节都是非常好笑的,尤其是贾冰利用穿越技能吓唬强哥那段,真的是又爽又好笑。
当然了,玩梗儿玩得最好笑的部分,其实还是小伍帮父亲伍红旗谈恋爱那段,在经历了KTV的事件后,伍红旗和陆春丽又来到一家商店门口喝汽水,两人坐在一起默默无言,而小伍则拿出一朵花来给伍红旗,还恨铁不成钢地逼着他主动跟陆春丽说话套近乎,简直操碎了心。
后来,眼看着两个人要散,小伍直接拿起吉他唱起了父亲最爱的歌,这才让父亲和母亲感情极速升温。
一个儿子为父母的恋爱操碎了心,又买花,又逼着父亲主动搭讪交流,这种种行为,都是“错位”的,也是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
或者,现实中是恰恰相反的,可能是父母为了子女的恋爱操碎了心。
但这种“错位”,显得荒诞而好笑。
包括后来小伍导演了父母的婚礼,往母亲的水杯里放打胎药,被父亲喝掉,都令人捧腹。
而影片中的另一组“错位”的关系,其实就是伍红旗和陆春丽,陆春丽被塑造成了“女汉子”,在伍红旗痛失所爱悲伤至极还被暴发户殴打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保护了伍红旗,有点霸总的味道;在两个人拍结婚照时,我们通常看到是女生会朝男生的肩膀上靠,但是陆春丽却把伍红旗往自己的肩膀上薅;陆春丽做了结婚戒指,也是她给伍红旗戴上的,而且说怼就怼了进去……这种性格上的反差,制造出了一种很特别的萌感。
当然,影片中也有一些其他的比较好玩的梗儿,我认为比较有趣的一个是,在电影的结尾,小伍的婚礼上,主持人请伍红旗的前女友也是小伍的证婚人秦阿姨上台讲两句,秦阿姨却不断引用泰戈尔的诗。
主持人听得有点不耐烦,笑着说:“都是泰戈尔在说,您自己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具体的台词记不得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这算是对那些热衷于引用名人名言的人的一种辛辣讽刺吧。
不得不说,这个主持人简直就是我本人的嘴替,我其实对于总是喜欢引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观点的人也颇有点意见的。
满嘴说着别人的话,可是你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在哪儿呢?
喜剧外衣下,是亲子关系的难题在好笑之外,其实《哥,你好》也探讨了一个困扰着很多人的话题,那就是如何和父母好好相处。
《哥,你好》中,小伍和父亲伍红旗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糟糕的,也许是因为小伍的出生,让伍红旗失去自己心爱的人,所以他对自己的儿子比较严苛、漠视,应该是缺乏关爱的。
影片开头,伍红旗得了老年痴呆症,经常把小伍认成哥,他专门为自己的“哥”准备了生日蛋糕,当小伍提出自己的生日愿望是拿5000块钱和自己的女友求婚时,伍红旗果断拿出了5000块钱。
但是当小伍要接过去时,他却突然又恢复了正常,劈头盖脸把小伍骂了一顿,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连5000块钱都拿不出来?
”伍红旗不满意儿子从事的职业,也不满意儿子的现状。
可以说,他和儿子小伍之间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小伍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如此对待,也不理解为什么父亲总把自己关在书房里。
正是互相不理解,才让父子关系越来越糟。
伍红旗落水后,有意识,但是无法行动和说话,小伍问他“在你眼里,我算是个好儿子吗?
”伍红旗竖起了自己的中指。
毫无疑问,在他眼里,小伍不是个好儿子,但同时,他自己,在小伍眼中恐怕也不是好父亲。
小伍在穿越之后,才渐渐地了解了父亲和母亲过去,通过亲眼见证甚至参与了父亲母亲的恋爱和婚姻,他才终于知道,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刻,而在母亲难产的过程中,母亲做出了牺牲自己,保留儿子的决定。
母亲陆春丽当然是伟大的,但是同时,也为父子关系埋下了雷。
因为伍红旗挚爱陆春丽,所以他会认为是儿子让自己失去了挚爱的老婆,才会对儿子比较冷漠。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怀念亡妻,在一本又一本笔记本上写下了“想念你”,所以对儿子的关爱则少得可怜。
在知道了这一切后,小伍终于理解了父亲,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母亲的生命,毕竟,也许牺牲自己,父亲和母亲就会幸福地走下去了。
在小伍看来,自己是父亲和母亲的爱情悲剧的源头,所以他想把幸福还给父母。
但在他在母亲肚子里自我了结时,母亲却用生命保护了他的生命。
也许,就在那一刻,小伍终于明白,赋予他生命,其实是母亲的选择。
如果父亲的态度让小伍觉得自己存在是一个错误,那么母亲的选择,则会让他放下这种念头。
因为在那一刻,他一定是感受到了浓烈的爱的。
实际上,父亲伍红旗也一直是关爱儿子的,甚至于他还为儿子存下了五十万,以便他结婚用。
本质上,《哥,你好》在穿越这个设定之下,所要表达的,其实是父母和子女应该多一点了解和理解。
当彼此了解了对方的故事以及对方的想法,也许沟通就会变得顺畅,关系就会变得更加亲密。
就像小伍,他只有“穿越”回过去,了解了父亲对母亲有多么爱,了解了父母在生自己时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也才会理解父亲对自己别别扭扭的态度是怎么回事。
只有理解了父亲,父子才能解开心结,达成和解。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可能“穿越”的,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和父母成为兄弟,我们能做的就是和父母交流,去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
爱有时候并不是不存在,而是被刻意隐藏了起来。
很多糟糕的亲子关系,也许都是父母和子女间的彼此傲慢造成的,父母总是把自己主观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而孩子也无法理解父母的想法,所以双方的鸿沟只会越来越深。
俗话说“多年父子成兄弟“,事实上,现实中肯放下架子和儿子做兄弟的父亲,以及能和女儿做姐妹的母亲,终究是少数。
但是如果能做到,那一定是个非常幸福的家庭。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哥,你好》是一部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电影,因为他带来的远不止欢笑,它还试图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告诉父母和子女如何交流和沟通,如何理解和和解。
如果真的看懂了这部电影,是可以帮助改善和促进亲子关系的。
还是那句话,也许穿越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了解,是有可能的。
多次改档,最终定档中秋,本身电影属于阖家欢喜剧,所以也算是符合中秋团圆的调性。
现场采访时有人问导演,怎么看剧本整体穿越包括时代背景与《你好,李焕英》的剧本有点相撞,导演说,其实两个剧本是几乎同时创作的,只是李焕英先被拍了出来,所以只是巧合,当时并不知道李焕英这个故事。
我信,其实说白了,李焕英的故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点子好借鉴的。
说回我们这个电影。
主角小伍因为阴差阳错一次穿越时空,导致了父母错过了相识,又怕父母错过就没有了自己,于是乎开始了后面不停来回穿越,最后见证父母爱情的故事……怎么样,整体的故事设置其实更像《回到未来》和《乘风破浪》不是吗?
和李焕英有啥关系?
但是这么设置其实也有风险。
来回在过去与现在交替,就会有“祖父悖论”的存在,可是电影又用喜剧的形式将这个影响效果给掩盖了,让编剧可以不将脑力浪费在逻辑辩证里,全情投入进情感和喜剧效果的氛围营造,这点其实还蛮有意思的,不仅编剧,观众也可以不用较真比较了。
但是这么设置其实也有他的缺点,那就是故事内容容易有割裂感,导演其实也想到了这点,没记错的话,全片小伍一共穿越回去了六次,所以导演设置了母亲的日记和父亲的日记两个介质来推动故事进程,前半部分母亲视角父亲戒指,后半部分父亲视角母亲戒指,但是仔细看可以发现,导演并没有很明显的进行不同视角的不同体现,甚至其实一直在混用视角,而且第三次的穿越也就是技巧大赛那次的设置如果是为了作为串联整个故事父母视角两部分的连接桥,那突兀的回去的理由,让这个桥其实没有起到链接的作用。
第两次穿越完,本身爱情的故事就结束了,导演用了一个非常不错的片段闪回凭一段曲中舞将整个相识相恋相爱结婚怀孕的过程省略了。
所以可以想见到导演的故事重点并不在爱情,而是后面的亲情温情部分,那么中间这次技巧大赛做戒指就成为了很重要一个后续故事展开的起点,然后这一块其实没有做到顺畅和出彩。
以及小伍后续寻死的理由也来的有点牵强,导致故事最后主题的升华相对来说有点力不从心。
接下来说说做的好的地方,好的喜剧一定是笑中带泪的,让你或泪或笑,穿插体验情绪的来回反转,开心麻花(这里特指话剧)的本子在这块一直做的不错,后面两次生产的悲情情绪烘托中间插入了小伍回去放避孕药,劝打胎的喜剧情节,其实做的是相当顺滑的。
然后就是一些细节镜头的处理,类似病床上父亲的中指(这个一闪而过),小伍计算回去日子时展现的数学能力等都是一些不错的埋的点。
包括最后结局那段超现实的打球片段,也是一个我认为特别棒的设定。
演技部分,其实除了常远的“稳定”发挥之外,魏翔和马丽还是继承了《杀手》中优秀的演技的。
马丽的表演其实属于喜欢的很喜欢,讨厌的不待见的风格,大大咧咧咋咋唬唬,舞台感爆棚。
而魏翔我一直以为他是利用浮夸的细节来展现人物特点的一把好手,直到这部戏最后老伍上台致辞那段,才看到,原来魏翔,也可以把人物情感处理的那么细腻。
最后不得不说下本片我认为最亮的仔——强哥贾冰。
贾式表演风格,无论是小品还是电影,总是有那么一种力量,将别人的喜剧点用自己的风格气质成倍的反打给观众,以扩大喜剧效果,我愿称之为“太极喜剧”,本片贾式笑果依然在线,可以抱有期待。
所以这是个优点明显,缺点拧巴的大团圆喜剧,抛开各种网络上的成见,其实论内容是可以在中秋档买一张票去享受两个小时的欢乐时光的,毕竟生活没有那么快乐,那就看点有意思的欢乐一下,个人认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秋出去逛街,无聊看了部电影。
《哥,你好》是开心麻花出品,马丽、魏翔主演,购票界面写着“笑翻中秋假期!
”我想过节看个喜剧电影也算是应景。
没想到我还是高估了我的忍耐程度。
故事很简单,常远饰演的儿子小伍穿越回了八十年代,见证了父亲伍红旗(魏翔饰)和母亲陆春丽(马丽饰)的爱情。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与自己的父亲和解,并且想拯救因难产而死去的母亲。
、这部电影里面有三个女性角色,要是归类的话,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贤妻良母型,像是老伍的老婆陆春丽,还有小伍的老婆花花;另一类是不可以做老婆型,老伍的前女友秦时雨。
在这种女性角色配置的电影中,男人总是得先爱上“不可以做老婆”型,然后被坏女人抛弃,再在“贤妻良母”型这种好女人的怀抱中获得安慰,最后明白,这种好女人才是真爱。
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想起《夏洛特烦恼》,同是开心麻花出品,甚至连马丽在里面的人设都是一样的。
隐忍的付出的伟大的妻子。
秦时雨是才女人设,喜欢读《泰戈尔诗选》,为了钱愿意和暴发户强哥在一起,离开伍红旗;秋雅是校花人设,却在当夏洛一举成名后,抛弃初恋嫁给夏洛,而后又在婚内出轨旧情人。
不管是秦时雨还是秋雅,都可以看出,她们要么拥有才,要么拥有貌,但是这并不是做人家老婆所必须的特质。
甚至有时候这种特质是碍眼的,需要丑化。
所以秦时雨在小伍的婚礼上读泰戈尔的诗的时候,婚礼主持人问她,“你没有自己的话要说吗?
”在男性视角下的良配,首先要在男人受挫时候鼓励他,伍红旗在被秦时雨抛弃,被强哥用酒瓶砸脑袋的时候,陆春丽得为他出头;然后要在男人失落的时候安慰他,伍红旗失恋意志消沉的时候,陆春丽献上了他的爱……女人要看到男人的优点,谅解男人的软弱。
他们的恋爱关系是由陆春丽来推进的,而男性角色则是被动的,他们在等待着女人对他毫无保留的爱。
陆春丽是八级焊工,南河子一厂的工人标兵人物,在临产的时候仍然去参加了焊工比赛,并且在防护罩碎掉的情况下,通过盲焊仍然获得了第一名。
这个女性角色是技术工,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做到了足够优秀。
这一设定显然是比念诗的秦时雨更接地气。
隐含着某种实用性。
果敢主动的女焊工,看起来就像是会过日子的女人。
她获得了奖品,是一块特级铜,她用来做了两枚铜戒,而这两枚铜戒也是小伍能够穿越的能量源。
后来小伍知道了他妈是难产,为了他而死,他又要穿越回去,阻止自己的出生,救他妈妈一命,却没有成功。
医院又问出了那个经典又老土的问题,“保大还是保小?
”伍红旗哭着要保自己的老婆,陆春丽说爱自己的孩子,要保小的,然后伍红旗就哭着看他老婆难产而死。
老伍和小伍都在妻子和母亲的爱中获得了感动与成长,唯独那个女人丧了命。
影片的结尾小伍也结婚了,和他的女朋友花花。
小伍之前,也没什么出息,甚至连准备求婚的5000块钱都拿不出来,花花说他什么都没有计划。
后来小伍穿越回去,为了父母的事,也冷落了花花,花花却自动找上门来,说愿意陪他共同面对一切。
这个女人又包容了男人,所以她就变成了值得娶的女人。
总体上来说,做男人心目中值得娶的女人是有风险的,成长与感动都是他们的,而你得受得了累,说不定还得丢了命。
咱就是说作为一个审美低级、笑点低级、泪点低级的三低观众。
必须墙裂安利这部电影给大家!
在看到婴儿穿越回难产母亲的肚子里,企图用脐带绕颈的方式拯救母亲生命时我笑了。
在枯坐了两个小时,数完了影院的一共有108个座位,把61块钱的影票丢进垃圾桶时我哭了。
在看到豆瓣一众5星好评,直呼年度喜剧大片,达到了喜剧内核就是悲剧,营造了笑中带泪的温情效果时,我审美低级了。
家人们,如果你在家躺着不得劲,嫌这九月秋风微燥,钢镚在兜里硌得慌,觉得人生已经失去了全部意义,世界上已经没有你在乎的人了…就带上你最爱的TA去看这部电影吧!
我愿将脐带绕颈、蒙眼电焊、徒手液压、重返青春称之为本片四大文明奇迹~足不出户感受神奇世界 有谁能抵挡这种诱惑呢?
毕竟有的大片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拍这样一部毫无笑点泪点却有10086个土味尬点的电影真的很难。
老创意老套路,旧活新整,但是是新的感动
想搞笑又不搞笑,想煽情又不煽情,剧情巨差无比,两个小时真的很折磨人😅
看困了~看到了好多电影的影子~
1,开心麻花什么时候能分清小品和电影的区别?2,动不动就穿越到那个年代,这是为**社做舆论铺垫呢?3,都踏马什么年代了,还保大保小……
这种兜兜转转带来的搞笑场面,让人太喜欢了
大六让头上绿光发亮的伍红旗感受到了最纯粹、真挚、热情的爱,女强男弱,性格也互补,所以伍红旗才怪罪儿子的出世带走了妻子,一生都放不下。电影用一本日记、两枚戒指和n次穿越来完成一家人的和解,父子间的隔阂融化进了久违的亲情和爱情里。
男性凝视版的《你好,李焕英》,非常可怕,救孩子还是救母亲的时候,选择前者时的对话是,孩子是儿子。
相比喜剧,归类到催泪片更合适。
不懂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这不比独行月球好看???起码戳中了我和先生的所有点,笑点,泪点,感动点。一个女人所有最真诚善良的品质,平凡最戳中人心。爱了💕
烂,劝导演近十年都不要再拍片的程度。
这个撕心裂肺的哭喊没有打动我,但婚礼致辞上一句哥,我有点难受。
如坐针毡啊啊啊啊难受得抓头发
我没那么多批评或赞美,只是觉得好哭好笑,就够了。
窃以为距离《老师•好》差了个《你好,李焕英》,由此看来谁做主角的确至关重要。其实我一直在想,穿越也可以不需要戏剧冲突,只是简简单单的回去看看,平平淡淡的无能为力,然后温温暖暖的收尾就会很好。刻意的冲突太让人坐立难安了。另外最后打篮球这一段真的画虫添足了。
看电影之前就期待马丽和费翔的合作,看完后我只想说收获了期待以外的惊喜,很值得去看的一部电影。
这电影很好看啊,为什么评分这么低?类似你好李焕英,孩子穿越到爸妈年轻的那个时候,撮合爸妈在一起。很喜欢80年代90年代时的情节。
我宁愿后来把他妈救回来
苦大仇深永远是中国式家长情感表达的代名词,没想到2022年,居然还能在影院看到一部喜剧电影,在输出保大保小去母留子这种反人类的价值观。看到马丽在手术台上说我能感受到他的心跳和生命,真的想大喊一句,不要再荼毒观众了!!不要再PUA女性和母亲了!!
“我做了一个梦,黑暗中走在无尽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帮我找了一生挚爱,还见证了我们的婚礼,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我的爱人……”,泰戈尔说,“爱是充实了的生命,就像盛满了酒的酒杯。”比较平淡,时空穿越凸显亲情可贵,年代感还原到位,魏翔和常远演父子竟然也不违和,马丽演的真好,大六真是一位勇敢美丽又善良正直的好妈妈,产房里眼角的泪水很动人,“历史可以改变,但母亲对儿女的爱永远不会变。”最后的金志文《美丽的平凡》好听。
闹的不是很过分 但好的类型化喜剧也需要剧本支撑 不是剧人本身的强顶 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应该改变和突破的不只有喜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