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推荐嫌疑人!
结尾并不是落入俗套,而是细节的张力使然。
男主妻子在怀孕时候与男主的对话与结尾是极其呼应的,小女孩再没见过爸爸的情况下认出了他,关门的那一刻将父女的情爱升华到极致,反而与所谓的南北题材脱钩,并未像其他看客所认为的韩国版谍影重重。
男主放走大校也是看到了一家团圆。
本片的落脚点和隐藏的剧情主线是寻找保护亲人的力量,南北题材只是推动事态发展的明线。
导演过多的照片与对话桥段设定已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从敏感事件入手升华为内心深处的力量才没能落入俗套。
如果完全删除结尾,本片才真的沦为渣片,因为太多的情感细节与事件主线脱钩,人物塑造反而落入警匪谍战片的俗套。
《谍影重重》系列无疑是新世纪最受推崇的间谍电影,刷新了此前人们对于谍战动作片一成不变的印象,开创了一种崭新的风格,也很自然地引来许多跟风者,连间谍领域执牛耳的007也无法摆脱其影响,大走冷硬风格的重启之路。
在大批模仿者中,擅拍南北谍战的韩国电影人从《谍影重重》取经甚多,凌厉不花哨的格斗,眼花缭乱的剪辑,朴实无华的间谍技巧,鼓点急促的配乐等元素越用越频繁,笔者一向对韩国谍战片青睐有加,多年来凡有此类新片一部不漏,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没有一部能像《嫌疑人》这样大规模地“致敬”《谍影》。
先看主角身份,和伯恩一样,孔侑饰演的池东哲作为北逃者,主动退出特种部队,隐姓埋名一心追求私人目的,这和伯恩脱离杀手组织不无相似;两人都在世界各地执行过冷血的杀人任务,且在影片中都是闪回略写,但仍足够强调双方是精英中的精英;本片和《谍影》在叙事上都将主角塑造为三十多岁年纪,相貌并不突出,沉默寡言的大酷哥,都受过残酷的“水刑”,其身份背景、案件前因后果,基本靠调查的第三方之口道出。
在情节架构上,池东哲过着低调的生活,因被陷害为悬案凶手,既要洗清冤屈又要为至亲复仇,几乎重合《谍影重重》第二集的骨架,而且双方死去的至亲都是妻子;本片更多些人情味,给池东哲加了个未亡女儿,不像伯恩到了结尾仍孑然一人。
对立的执法部门中同样有个公正不阿、只对真相感兴趣的探员,与主角从敌对到合作,在最后关头助他一臂之力。
本片有一条女记者的线,这个角色在后半段越来越接近《谍影》二三两集中妮基的作用。
池东哲周旋在多种势力之间,是小人物对抗大体制的经典模式,也是《谍影》小说作者陆德伦最先开创并最擅长的叙事模式。
和《谍影》一样,韩国各地潜伏杀手,平时从事的哥、教师等其他职业,被一通电话激活,投入捕杀主角的战斗,狙击枪袭击对应《谍影》第一集的“教授”,近身肉搏对应第二集的汉堡特工和第三集的摩洛哥“戴什”,驾车对撞,对应的是第三集的“未下手特工”,而且同样在逼仄空间,从隧道换成了柱廊。
另外因为池东哲并不像伯恩一样失忆,所以本片增加一则眼镜的谜题,对应《谍影》伯恩苦苦追寻的身份。
具体到动作桥段,更是处处伯恩附体。
毛巾对付匕首,人群中步行摆脱追捕之类太明显的就不说了,池东哲也善于用各种简单的伎俩躲避高科技监控,伯恩用得很顺手的一次性手机在他手上也一样能误导警方。
池东哲指引女记者摆脱跟监那场,与《谍影》第三集会见记者极具异曲同工。
杀手打昏女记者欲枪杀之,池东哲从空中跳入营救,随即展开长串肉搏,这是《谍影》第三集摩洛哥一段的完整复现,之后池东哲从房顶摆脱警方,跑酷跳跃,连韩国民居俯瞰都跟丹吉尔大有相似。
池东哲的飙车技法也传承自伯恩,复制了《谍影》第一集的俯冲楼梯,第二集的出租车侧面被撞,第三集的车辆“直立”翻转镜头,伯恩用车尾迎接撞击,他不但用得娴熟,还升级出一招借车撞车的把戏,并同样懂得巧用安全气囊。
此外,池东哲和伯恩一样,都玩了一把高台跳水。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说《嫌疑人》是《谍影重重》的首席学徒,并非无中生有,牵强附会。
我相信导演一定钻研了《谍影》三部曲很多遍,将所有热爱的元素打乱并重新提炼,放进泡菜缸里泡了一遍,才炮制出这部作品。
这种模仿本身并不高明,因为缺乏创新,但模仿也是个技术活,《谍影》三部曲就放在那里,何曾有国产电影模仿得稍微像样一点?
连美国人自己重复自己的《谍影4》都拍砸了。
不可否认模仿得好,也能出精品,也值得赞扬,我认同《嫌疑人》是一部优秀谍战片。
(文/方聿南)
演员演技很好,但看的时候觉得很多地方很智障。
说一下,男主都被定位过一次了,还能被定位第二次。
难道不长记性吗?!!!
打电话废话那么长时间,不怕被定位吗?
还有你车难道不能停在离自己远的地方吗?!!
不是说训练过吗?!!
训练过这意识都没有!!!
还有芯片难道不是很重要吗?
居然随便放桌子上。
打戏很好,演员动作做的很好,但因为以上智障之处,真的看不下去。
孔侑不帅,但是一张方正脸极有辨识度。
他本是百里挑一的精英特工,怀热血投身国家加入政治活动却因政权更迭被朝鲜抛弃。
死里逃生回到朝鲜却发现妻儿不知所踪,根据线索不顾一切追到中国,等待他的却是妻儿的尸体,于是他怀抱妻子流出绝望的泪。
而和女儿在荞麦地里重逢,他再次痛哭,是喜极的缘故。
然而还有几处我印象深刻。
回国后孔侑被当做叛徒受尽折磨,电击绞刑不在话下,让他几乎失去活下去的欲望。
直至他在报纸上看见妻儿的消息,正被施绞刑的他用尽力气自折双臂,终于逃脱。
同女记者被围追时,一旦预感撞击,必是扑将过去,护女人在怀中。
这应该只是他下意识保护弱者的动作。
然而硬汉多柔情。
美丽的妻子在阳光和微风中微笑,还孕育着他的孩子。
孔侑只有昏迷时,才有这一刻的解脱,得以思念他的所爱。
而他偷藏蜡笔,像地主家傻儿子对妻子大笑的时候,我很迷他。
这样的男银,一旦中了他的毒,似乎是无药可解。
嗯,爱孔侑,但不看熔炉。
一如传统的间谍故事,将主角孔侑的个人英雄主义最大限度的夸张化,狙击枪、机枪、车祸各种死不了,每每看到这种剧情都不禁吐槽,孔侑你是开了BKB吗?
南韩讲述北朝的间谍电影貌似都免不了给主人公塑造一个固定的背景,承受了非人的训练,深爱着自己的亲人,最后被国家和朋友背叛。
《隐秘而伟大》《间谍们》都是这样,也许这是韩国总统给忠武路的意见吧。
吐槽了以上两点,让我对这部电影称赞的绝大部分是主角孔侑的精湛演技。
动作电影的主角对于感情戏份的处理大多是快意恩仇,恨不得直接告诉观众主角的直来直去。
这部《嫌疑人》感情戏份一样不多,但没有被影片处理得非常干净利落但又不失精彩的打斗场面抢了风头,反而极大地升华了影片。
这与韩国导演细腻的手法与孔侑本人出身温情男演员不无关系。
当得知自己的女儿可能死了的时候,本来毫无希望的人生又有了期盼,但再一次被人残酷地摧毁,世界在他眼前崩溃可他依然无能为力。
后来在中国找到了女儿,一开始的疑惑,到期望、失望、心痛,再到喜极而泣,随着小女孩的三次回头,恐怕这个硬汉的心中奔腾过何止千万匹短短的三四分钟,孔侑的脸上一直是那种想笑出来显得亲切但又忍不住哭泣的表情,却能让观众看出复杂的心理活动。
再加上剧中孔侑健硕的身材,我表示险些成为孔侑的脑残粉,看来受某些人影响了最后的happy ending估计也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不过我喜欢看来还是不能脱俗啊……但愿我也能像剧中主角,能够保护好身边的人。
虽然剧情很精彩,南北一家亲的故事也让人感动,节奏感强,有点威尔逊.史密斯主演《国家公敌》的味道。
把韩国佬的政治黑幕黑出翔。
于是,我也打了五星。
但是,还是不喜欢韩国佬总是黑化中国的阴暗心理。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涉及到中国或者中国人,无论是乡村或者都市,都故意拍得破旧、落后、阴暗、愚昧、凶狠……好像中国就是南北韩藏污纳垢之地!!
《黄海》、《新世界》、《嫌疑人》、《特工》等等等等,无一例外!
别说上海、大连、北京,就是国际大都市香港,也要把它拍得像湄公河上毒枭横行的小渔村!
我不是什么民粹,我很欣赏他们敢于揭开政治黑幕、挑战权威的勇气。
但是他们那种夜郎自大,黑化、矮化中国或者中国人的阴暗心理,让我很不爽!
也许他们不是看不见我们的繁荣富强,而是不想看见,或者就是一种酸溜溜的小国心态吧。
毕竟,他们的传统文化还是脱胎于我们的大汉文明。
说了这么多,与电影无关。
至于电影如何,自己去找个时间看就好了,不想剧透被人骂。
故事是朴为了南北关系 要送给饥荒的朝鲜礼物 改良的荞麦种子 被金误以为是武器 要弄到手卖给别的国家。
池作为一个在韩国苟且偷生的朝鲜特工,身负血海深仇,又被卷入这件事情,最终靠着 嗯 报仇雪恨 找到女儿 的故事朝鲜有饥荒 ,大批量杀特工及家人 中国有军火贩和跨国人口贩子 这是基于什么心理创作的情节呢
韩国的动作戏已经渐渐类型化。
想想我看过的和压硬盘的韩国电影,无非就是 爱情浪漫戏或是这种动作戏。
尤其是过去的2013年 无论是大家的口口相传的感兴趣的电影,还是在影院上映的影片,唯有大制作的大动作的影片能撑得起这2小时的电影时间。
韩国应该是有很多主演这种动作戏的男演员储备。
退伍后难以继续偶像花美男的男艺人适时的走入英气的大屏幕,有不少水心的作品,最早惊人的元彬,孔侑,还有全能实力的像河正宇,杜教授 金秀贤,还有偶像歌手的跨界 RAIN等等。
从个人转型的必须和人气沿袭,呼唤票房都是正常的。
而且多安排几个有望主,像三千浦,林时元,金宇彬,李钟硕,这样先拍了电影,然而借助电视剧爆红,让电影沾光连锁轰动的例子也不少。
所以本来就健硕的孔侑的出演还是满是期待,本片在真动作上还是下了功夫,伞兵练习降落是的突发情况发生,神一般的触地之前的惊险援救,监控室中的众多CCTV中的人物搜索,在典型的韩城窄窄闹闹的台阶上的车技追逐,虽有模仿的痕迹,这也算是正常的使用,但是利用城市的地理,倒是有点亲民本土的感觉,毕竟之前的韩国大戏,一上规模就爱跨国,少了本地的“土腥子味'。
但本片也有滥用之嫌,开头的确有点吸引力的紧张感,但是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追逐寻找,再加上大篇幅的动作部分,看的眼睛有点累。
就算是大叔有血有肉也觉得有些内虚。
不只是热血英雄戏,所有讲述都是源起一个故事点。
越大的人物反而是由于极小的内核。
逃北者只是一个背负家仇的流浪儿。
被反逮后的牢狱折磨,那份残忍担当只是为了弥补失去,影片几乎没有提及为了国家而牺牲小家的所谓伟大牺牲精神,反而只是让男儿一路逃亡,有点费解。
难道只是给男儿套一个 情?
所以说 动作大于动情,向外的爆破强于走心的内心戏,让继续坚持看的人觉得有点空,但或许觉得结尾尚未冷到底,英雄相惜,在大大的芦苇浪里,终于找到女儿的无语,嘴角战抖,那无语却富情的一痕男儿泪,这叫人心碎。
算了,终是不由己的身世,也就还他一个不是太无情的结局
两星。
一部在大荧幕上映的电影居然可以拍这么多特写镜头,还不停的晃来晃去,晃个两个多小时真的吐了。
剧情也真的是超白目,刻意到无法自拔。
正反男主相爱相杀:“我就是不开枪直接打你,连射你的车的轮胎也射不到,最后还让你逃走。
”“我去买包烟,你赶紧走吧,不然我会爱上你的。
”男主被执行上吊行刑,难道导演不知道长坠落式绞刑是因为颈椎断裂,中枢神经破坏死亡,而不是因为窒息而死吗?
就算是短坠落式绞刑,也是因为颈部大动脉和椎骨动脉阻断,而导致大脑缺血死亡。
这么高的地方落下去,脖子早就断了,主角居然还能手腕脱臼,拯救自己,真的是搞笑。
特警在屋顶追捕主角那段戏,这么多狙击手在这么开阔的视野,这么近距离下都打不到男主,炕衵神剧直接搬上韩国荧幕。
最后男主和女儿在麦田里相见,也真的是极品道到天:我用眼神爱死你,用眼神拼命的说老爸在这里,你赶紧回头赶紧投入老爸的怀抱。
女儿也是超级配合,所有孩子都回去吃饭了,就她冥冥中回头一看。
吐完槽来说说亮点:倒车俯冲楼梯,翻车时“直立”翻转镜头;轿车与SUV对撞,在对撞前大脚刹车压低车头,把SUV铲飞;借车撞车,愣是把一溜警车撞开。
这些动作戏看的还是挺爽的。
影片讲述在韩国帮人代驾维持生计的前朝鲜特殊部队成员池东哲,在社长遭到杀害後背上黑锅,开始逃亡生涯同时寻找杀害他妻女凶手而牵出一连串惊险万状不为人知的故事剧组利用狭窄的街区和陡峭的台阶打造激烈赛车场面,甚至还有从18米高的大桥上下落的惊悚画面。
而孔刘也提前接受空手坠落的训练,还请专业跳伞人士完成跳伞戏份。
影片是孔刘从艺以来的首部动作片,为此,他很早便开始强身健体,并接受了严苛的动作训练,不仅在片中玩转各种武器,还展现了格斗、攀岩、跳伞、飞跃等各类高难度硬指标动作场面
很无聊,题材还是南北关系,但是又混入了南韩高官犯罪问题,两边不靠。情节安排也过于平庸。
场面还行,就是剧情有点乱。
南北题材成为韩国电影取之不竭的宝藏,本片有大片风范,可惜打斗场面剪辑有点乱。
模仿谍影重重,象模象样倒是挺精彩的,剧情紧凑,场面挺大。就是几处明显的常识硬伤,例如落地开伞、N发左轮手枪。好在结尾挽救了整部电影。四星。
拖沓冗长不合理。你以为我们大天朝的坏人买小孩子是拿来做农活?简直是皇帝都用金锄头。
节奏不行,孔侑还是可以的~
放开那个孩子,贩卖、留守儿童问题:我来解决
又是为孔刘流泪尖叫的一晚🥺
题材应该不属于喜欢的类型,但是。。。孔侑。。。必须看。
2星给孔侑,片子太模式化,老套又俗套
韩国的动作片。真心不错了。
在我眼中这样的电影是没必要超过两个小时的,即便你的剧情推动得再怎么快,那些精彩段落也是摘抄别人的,有那么两段那简直就是对《碟中谍》和《谍影重重》无耻的照搬,噼里啪啦地从头打倒尾,看着真叫一晕。
动作场面很赞,看得很过瘾,bug有点多
对不起。叙事一塌糊涂,手持到了另人发指的地步,外加变焦大特写小景深叠印,剪辑混乱,电影院看一定会把人逼疯的,孔侑弱爆了,全部就是这样。
下次记住了,千万别找这么厉害的替罪羊。三星半推荐。
乱七八糟
孔侑大势啊,这种南北题材真是举不胜举,剧情和动作美得问题,就是两又十五得时长有点久哈,一般人都遭不住…
本来可以达到好莱坞水准的。。太拖沓
动作场面 镜头很带劲儿,但过多就显得拖沓。反正中国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娱乐又好看。
最后那一段,是韩国人在黑中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