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点,不过这次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了一边。
看了些评价后有些龊见。
首先这不是一部神剧,故事很俏皮,也充斥着很多动人的细节,剧情很有带动性加上地道的东北话和土匪之间的暗语让剧情非常鲜活,相比之前孙红雷演过的潜伏、一代枭雄等更有打动力(加上有几首超赞的背景音乐),虽然有白天跟黑夜混在一起的不足之外,我觉得这部完全不能被贬为神剧。
剧中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如赵连长,魔性的笑声加上俏皮的农民风格非常写实也深得观众欢心;赵大嘴,把一个小人物身上的被掩饰的特点准确感人地展现出来,同时他身上天生小人物特色也得到淋漓尽致地呈现。
【有关情节透露】当看到赵大嘴被张三以自己性命换出时,口中仍念叨着等着老子早晚想出法子就你出来,虽然腿已经抖得推不动李四,但居然大胆的打了身边的日本兵喝令推李四逃出,看到这里虽然被其精湛的演技搞得捧腹大笑却让人发现了他身上令人敬佩的闪光点,后面包括自己中枪却选择让张三走而自己冲向鬼子。
再有郭闻志对李副官叛变的态度让我诧异,但后来知道两人其实早已经把对方看成兄弟,只不过各自的信仰不同让他们变成了敌人,但郭闻志仍然把他当成自己的兄弟选择放他走。
说说感情戏,张三跟杨巧儿的爱情也充满了笑料,本剧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张三跟李四的爱情,张三对爱的误解造成的错误表达让李四内心对张三的依靠转化成了爱情,而张三对李四示爱的责骂最经典也让人最揪心张三一直把李四当成亲妹妹(我想这也恰恰是孙红雷最拿手的好戏,加上海清的演技真的很打动人),感情戏非常独特到位。
正如前面我说的,这部战争片绝对不是神剧,这里面的八路并没有多么强,弹药不足只能去求国军,而且一场战斗下来只剩几个人,战后跟国军抢武器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写实的情景,而日本人也并不是神剧中的傻子,也都是有血有肉的军人,杀妻之仇、杀兄之仇焉能不报,而且剧中李四也拿在日本看到的日本人与在中国的日本人作了对比,战争让这个原本安静规矩的民族变成了杀人恶魔。
也正是中国的落后才被日本人当狗一样欺负。
再有主角也有中弹的时候,日本狙击手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身上的军人素养也很容易看出。
总之,康导的作品还是非常独特用心的,值得一看。
(没认真看过别喷),最后我想说戏就是戏,如果完全按现实来的那叫纪录片,主角在第一集也就死了。
所以,看戏看的是它所传达的出来的情感,在有些方面太较真也没必要。
看完了《新世界》那垃圾玩意儿,还是不得不佩服孙红雷的演技,不由自主地又刷了一遍《二炮手》,毕竟《征服》《潜伏》都刷了好几遍了,也只能二刷《二炮手》了!
海清和孙红雷都不错的,一众配角也都出彩,连长,指导员,郭团长,小红,马大嘴,杨巧儿,等等等等!
看着这剧吧,时不时就能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已经很满足了!
神剧啊神剧,2015注定了是一个被神剧重重围困,死死包裹住的年份。
不知道会不会有好事之人,统计一下在这个抗战胜利70周年的年度,到底会有多少神剧跟观众见面,照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一波延续自去年的神剧高潮远没有停歇的架势,而且正以越发汹涌的势头覆盖住几乎所有的电视频道。
在几乎所有频道,都是战火一片,几乎所有的男女明星也好,龙套也罢,全部投身于抗战事业之时,孙红雷和海清的这部屌丝位十足的神剧走入了很多人的视线,与许多铁血、激烈的神剧有所不同的是,本片的整体氛围偏向幽默、轻松,以这两位活宝为首的一众演员,可以说在谈笑间,毙敌无数,没有太过夸张的类似手撕鬼子的镜头,有的只是一位思想境界异常低端,却有着一手神准枪法的土匪。
这位完全野路子出身的神枪手张三,外号“贼九”,长工出身,早年效力于当地地主李家,与年纪相仿的李家四小姐——李淑娴即“李四”结下深厚情谊,后投身绿林,跟随名师练就一手神枪绝技,专职打黑枪,并借此名动江湖,匪号“贼九”远近闻名。
自鬼子占据东三省,张三所在名为“镇山好”的一伙强人,开始投身抗日战线,并继续兼职打家劫舍。
在给日本人带来无数麻烦之后,终于招致日本人大军进剿,而本剧的故事就在这进剿中展开。
整个故事的主线其实就是泥腿子出身的国产神枪手,与小日本科班出身的狙击手之间的对决,当然神勇无比的张三是不会输的,作为对手,装备精良且个个貌似身手不凡的鬼子狙击手一个个的倒在了贼九的枪下,然后一个个级别越来越高的BOSS陆续到来,而张三贼继续着他的神话。
这种放冷枪的对决,稳准狠是为关键要素,故整部剧在与鬼子的战斗中惊险刺激的成分远胜其他同类作品,而残酷、虐心的与日军正面战场的铁血对决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成分,强大的中国人总是能在数量、装备、火力远胜自己的日本人的手中顽强的获取胜利,尽管被对方炮火炸的头都抬不起来,尽管缺吃少穿,弹药不足。
每每都能在危机关头能够有战神级别的人物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或者出现某些意外状况侥幸取胜,总之胜利的女神总是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神剧大兴铁血、硬汉之风的当下,本剧采取了剑走偏锋的策略,将男主与女主定位为一对活宝,整部剧除了部分战斗场面之外,其余大部分时段则充斥着欢乐的氛围。
不得不说孙红雷以及几位配角演员的表演相当的出彩,各种搞笑的桥段和台词将抗日剧的那种肃杀、沉闷的气氛大大的冲淡,而再次以女汉子形象出现的海清则将这种逗比的状况推向巅峰。
对于本剧在最后阶段让张三和李四成为一对的设置多少有些介怀,个人感觉还是张三和杨巧的组合比较舒心一些,即使这两位演员其实是堂兄妹。
实在是觉得杨巧那样的女子很有味道,很迷人。
个人认为在观看这类神剧的时候,对细节以及逻辑合理性方面的考量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对于男主为什么总能枪枪致命,却总能让对方打不着,即使中弹了都死不掉,就算是中一枪、再中一枪、再中一枪、哪怕是给手榴弹炸一下或者给扎个透心凉,都能够挣扎着站起来,再杀几个鬼子垫背,然后自己用不着等20年,最多几个小时就又成了一条好汉,然后继续杀鬼子,最最不济也是在身躯几近支离破碎的时候,任然能够将对方大BOSS拖下水,来个同归于尽,既然历史其实真的很骨感,既然没完没了的拍神剧,与其让看的人虐心、上火,不如在一次又一次的爱国教育的同时,让国人们痛快一点。
看到“二炮手”的二十二集了,实在是忍受不下去了!
康导演你也太把现在的观众看扁了,你的思维也太幼稚了,太跳跃了,你把军人都描写,刻画成什么样子了,就是从前的军阀、土匪也不会有这去样的兵,这样的官!
康导演你实在应该在“二炮手”的前面加上“戏说”,这样的军人不能有,就是印度阿三都没有这样的“军人”,那真是要亡国的。
咱们要用正常人的思维和逻辑去想那个血雨腥风的屈辱年代!!!
别那么任性,那么傻x,尤着性子,让你被门挤了的脑子的思想在那么疯狂驰骋了。
给咱们中国电影界的其他导演们留点脸,留点自尊。
别在丢人现眼了,别把现在的观众想的那么没头脑,那么幼稚!
那些拍马屁的评论员,你们最起码先看看这部片子在写呀!
别拿了别人的,就胡写呀,对观众对自己负责,让人瞧不起你们。
总之我是看不下去了。
没有一点观看价值,丢人!
浪费我们的时间,康洪雷导演,你害死了孙洪雷等这些好演员。
记着以后出去上街戴上口罩。
文/田金双康洪雷的作品中的人物多具偏执或隐忍的个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是个“不抛弃,不放弃”的士兵,《二炮手》中的贼九是个“宁舍自己,不舍兄弟”的战士。
看来,导演康洪雷的影视镜头里除了主题和情怀之外,更注重的还是人物个性。
相比其他战争剧,《二炮手》用嬉皮笑脸的方式讲了一个语重心长关于“张三和李四”的故事:山民贼九(原名张三)整个部落都被日军射杀,做为唯一的幸存者,贼九凭着自己出色的射击天赋和日军专业狙击手展开生死对决。
而在复仇的过程中,贼九遇到了李四(原名李娴淑),复仇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主义战士。
可圈可点的是,从节奏上看,《二炮手》避开了一般战争戏“只谈战略、只看场面”,或者是战争主线混乱的陷阱,刚一开篇就设下了悬念重重的连环剧情。
开篇后,山寨灭门、李四出逃、贼九征兵等情节就一环扣一环地铺展开来,剪辑也强调快节奏,没有拖沓感,许多游击术语也凸显了编剧的严谨和讲究。
此外,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叙事风叙亦是《二炮手》独染的艺术风格。
可以说,康洪雷将嬉皮笑脸和语重心长放在一起,通过孙红雷、海清等人的表演将故事讲得风趣、幽默,而且相当爽口。
这种幽默的形式和独特的视角在其他的战争剧中亦有尝试,但并不多见。
比如,孙红雷扮演的贼九很容易让想到黄渤演的葛二蛋,但葛二蛋更多是“葛”,贼九身上更多精明的“贼”气,贼九这个亦匪亦兵的角色明显比农民气质的民兵葛二蛋更另类,更有意思。
在剧中,孙红雷饰演的张三,外号贼九,为人有时胆小如鼠,有时胆大包天,胆子虽小,枪子儿可是长着眼睛,不出手则已,出手就能捅破天。
这样经常惹事生非的主儿,放在《水浒传》里大概也能排入108将之列。
而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海清,此番饰演的则是一个留学归来的大小姐李娴淑,只不过,这个名为娴淑大小姐,外号李四,满嘴东北腔,很有点我家乡东北虎妞或精明妹子的感觉。
所以,不用多说,你也能猜到,一旦张三(外号贼九)遇到李四,这两个男女怪咖非常时期的非常相遇,必定会碰撞出激情的火花,肯定相当酸爽。
走近剧中这两个角色,我们不难发现,接演康洪雷这部具有喜剧风格的战争剧,对孙红雷和海清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
若就贼九和李四二人的扮相来说,这部剧堪称一部“颠覆到底朝天”的作品。
譬如,第一集刚开始,孙红雷就身披破棉被蹲缩在墙角贼眉鼠眼里四处张望,眼神机警而狡黠。
而后,在整部剧中,孙红雷更是一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就连脸似乎从头到尾就没干净过的扮相。
此番,孙红雷可谓演出了贼九的内心世界,将贼九内心的恐惧,遇到险境时的无助和孤独演绎得淋漓尽致。
如若我们仔细对比《潜伏》中余则成和《二炮手》之贼九这两个角色,这两个人物身上均有着幽默的气质。
只不过,余则成玩的是“冷幽默”,贼九玩的是另类幽默,之于这种草根幽默,已然融入贼九的手、脚、每一个毛孔,甚至举手投足之间。
余则成内心拥有民族大义,贼九亦然。
当然,贼九身上不无缺点,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身上那种身处绝境,“宁舍自己,不舍兄弟”的精神,这种精神,甚至比《士兵突击》中许三多身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更为感人和深刻。
在故事尾声时,李四被日军吊在天桥上当成诱饵围捕贼九时,贼九明知以身犯死,仍意无义顾地犯险救人,这种小人物大情怀的故事情节让人几欲泪下。
而贼九和日军狙击手生死相搏之时,四枪打断李四手脚上的绳索后,贼九抑面倒在泥土上,在对天空露出了笑容。
在这一瞬间,生死在他眼里似乎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终于艰难地完成了自己内心的使命。
宁舍自己,不舍兄弟!
血永不会冷!
小人物,大情怀。
不矫情,有人性,《二炮手》够爽。
二炮手还没看完,就想着先来写一些感想啦!
这个剧整体而言欢乐气氛为主,主要是因为有种神剧的感觉,主角是一个未受到严格军事训练却有着超好枪技的神枪手,在抗日过程中屡立奇功。
由于师傅遗命,要给祖先留后;也由于缘分邂逅了一个寡妇,并爱上了她。
在他的不懈追求下,她心中也渐渐装了个他。
奈何寡妇的婆婆对于她的离开十分不舍,对于他与她在一起这件事她非常不满,将他的到来视为骚扰,便将他“骚扰”她告诉了党的领导人。
八路军是一支铁的部队,一切为了人民,当兵与民发生冲突时,因个人原因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时,兵是一定会收到惩罚,严重者可能会判为死刑,纵然屡立奇功也不例外。
我想正是因为我党有这样铁的纪律,才能有我们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呀!
本是为了雷哥来的,前两集确实给我惊喜 抗日剧能这么有喜感很少 。
不过悲剧的是越往后看越觉得编剧和导演肯定是放弃治疗了 跑偏的不是一点点 到现在23集 整个电视剧里日军那慷慨就义的情怀,让我一度以为他们是正面角色 而 贼九就一山炮,天天调戏寡妇 要不就是蹲禁闭,没心没肺的师傅被杀也不上心 整个一二货, 齐大白活做思想工作(简单粗暴),而没叫堂堂的大学生(连长)做,不靠谱程度不是一点点 还有杨巧儿的死 不科学啊,被团里当成宝的贼九的老婆 整个军区唯一被特批结婚的人 转移的时候没带上不说 李四带的人也不看着 就放她出去满世界踩地雷 作死的节奏真明显 现在继续看就是为了能多吐槽几句
自从看了孙红雷主演的《潜伏》之后,便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小眼睛男神。
近期电视上面虽有范爷主演的《大头娘娘传奇》和金马影帝黄渤主演的央视开年大戏《锋刃》,但是我最喜欢的却是让我笑中带泪的《二炮手》,而且这部战争片却让我领悟到不少的管理学知识。
如果把《二炮手》里面的人物,对应到现代企业里面去,那么应该如此划分。
一共四个部门,分别为:共产党,国民党,人民群众,日本鬼子。
共产党里面,员工级别的,有实战型的张三,理论型的李四,标杆型的小黄和随从型的马大嘴。
四个员工各有特色:张三擅长打黑枪,但是没有组织纪律,没有文化知识,喜欢小寡妇杨巧儿,疼爱妹妹李四。
李四留学日本,思想先进,有知识文化,是新时代女性。
小黄在张三没来到六连之前,曾是业务骨干,但是后来“神枪手”的岗位被张三取代。
所以说,小黄应该属于“神枪手”岗位的后备人才。
同时,他有很强的纪律性,这一点比张三强。
马大嘴,虽然在日本鬼子手下工作过,但是有着一颗爱国的心,有掷弹筒的技能,是张三的跟班小弟。
张三、李四、小黄和马大嘴的直接领导,是六连的指导员齐大白话和连长赵老蔫。
这两个人的共同点就是爱才。
在五连战士还没有牺牲,齐大白话还是五连连长的时候,齐大白话和赵老蔫一直为挖墙脚的事情争吵。
五连和六连的战士经常被两个连长争来抢去,到了需要团长和政委出面调解的地步。
两位连长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高度的爱国精神。
体现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这和国名党在战场上畏手畏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两个连合并到一起之后,这两名英雄又惺惺相惜,私底下互称“老公”和“媳妇”,赵老蔫形容齐大白话是嫁到六连来的。
在管理张三的工作中,指导员齐大白话主要做思想工作,连长赵老蔫分分钟做好了“牺牲自己,保全张三”的准备。
可以说,这两个人就是张三的“爹”和“娘”。
张三、李四、小黄和马大嘴的间接领导,是老四团的阎团长和段政委。
这两个人主要起着政策支持和纪律约束的作用。
张三大胜归来,封“英模”称号,立“特等功”荣誉,申请“娶媳妇”的特批,这是激励。
以“敲寡妇门罪”关张三进牛棚,以“调戏妇女罪”枪毙张三,这些都是纪律约束。
以上是共产党内部的组织架构,整个共产党的特点就是,战斗力强,但是物资匮乏,设备落后。
相关部门有人民群众和国名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张黄氏、杨巧儿为代表的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坚实后盾,为共产党提供办公场所和生活保障。
以郭老西为代表的国名党,有着充足的战略物资和动摇的战略意志,虽为共产党的合作伙伴,但是却暗中勾结日本鬼子。
所以,虽然同属于中国的三个部门:共产党、人民群众和国名党,有着共同的工作任务,但是人民群众与共产党是真合作,国名党和共产党却是假合作。
再看看敌对部门日本鬼子,无论是理论水平、实战经验、战略物资,都远远高于共产党。
那么,共产党如何完成消灭日本鬼子的工作任务呢?
日本军实力强,那么共产党与国名党合作;日本军武器先进,那么共产党找同样先进的国名党借武器。
面对艰巨的,甚至有生命危险的工作任务,共产党则充分发挥了战士各自的长处:安排擅长打黑枪的张三对付敌军的狙击手,让做过日伪军会掷弹筒的马大嘴炸掉敌人的暗堡,小黄则是在张三不在的情况下发挥神枪手的作用。
就这样,共产党一次次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共产党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人才。
张三这位战士,在加入共产党组织之前,是镇山好打家劫舍的土匪,绰号“贼九”。
张三在镇山好被日本军干掉之后,投奔了李大棒子,李大棒子为了摆脱被日军发现的危险让他去投靠李四。
张三没有盘缠,沿路又有日本人设障,只好去做日伪军,一路搭乘日伪军的火车才达目的地。
张三出逃日伪军的时候遇到共产党,当时段政委没看上他,甚至把他列入黑名单。
张三从共产党的管理范围出逃到国名党的管理范围找到了李四,却被李四的未婚夫郭老西嫌弃。
最后还是共产党的中层干部赵老蔫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发现了张三的这块材料。
赵老蔫深知张三的土匪习性,为了不让人员流失,设置了小黄和马大嘴两道防线来看住张三。
共产党不仅仅善于发现人才,还在员工激励上面做足了功夫。
张三喜欢杨巧儿的事情,下至李四、小黄、马大嘴,上至阎团长、段政委,人尽皆知。
每次只要有艰巨的作战任务,连长都以“迎娶杨巧儿”为诱饵,激励张三完成工作任务。
共产党为了兑现诺言,为张三提供了全套服务。
程序上面,团长、连长作为家长,亲自拜访小寡妇的婆婆张黄氏商量喜事;物质上面,共产党出手阔绰为张三的婚事买牛、猪、酒做贺礼。
战士们去张黄氏家吃酒,虽然面对美食垂涎三尺,但是仍然严守部队纪律,就是为了给张黄氏一家一个好的印象,进而扭转张黄氏一家对张三的印象。
看到张三订婚的那集,我不禁疑问,在那个吃个鸡蛋都很奢侈的年代,连长为什么出手这么阔绰,为他的喜事买牛、猪和酒?
餐毕,连长与张三的一番对话解开了我的疑问。
连长告诉张三,你现在过上好日子了,小黄呢、大嘴呢、炊事王呢,他们的好日子谁来营造?
共产党四万万战士的好日子谁来给?
共产党树张三为“英模”,让他过上好日子,其他战士看到了,会以张三为榜样,提高工作积极性。
共产党给张三激励的同时,也给了张三更重的担子,让张三时时刻刻想到自己幸福的背后,是整个军区的心血。
《二炮手》这部战争剧,不仅让我了解了共产党的家国情怀,也学到了共产党的战士管理经验,企业的员工管理何尝不是等同此理?
刚刚看完结局,感觉好忧伤。
不关心贼九到底什么时候洗脸,什么时候不再撅着屁股挽着袖子在那里蹲角落,不关心这样的形象是否深入人心。。。。。
只是看到最后,那苍白的画面,凄美的音乐响起,我的心里变得好桑心。
梦中青山小河边儿时绿树白云间有情郎骑竹马至心手相牵到今天楼外楼 山外山我只愿在你身边任他朝夕风云变深情默默到永远风烟断 世道乱心手相牵到今天我只愿 在你身边深情默默到永远
演员之间俚语土话的对白,本应只是丰富人物的塑造,可有用没用的话以及夸张的表演,反而看起来假的要命。
剧情有时拖沓,有时却好像少了几级。
特效的火焰,看的我头发都立起来了。
穿插的片段让人看不懂,交代的也不清楚。
而且看日本军官对话时的字幕,总觉得中文口型和日语配音的配合让人觉得另类。
再就是丫鬟的特写,以及认她做5女儿,和故事主线有毛线关系?
总之这是部考验观众跳跃性思维的电视剧。
PS:孙红雷的电影和电视剧是在自毁么?
越来越看不了了。
真田茗=杰利特,李四=花园丽,杨巧=four,赵辰=艾玛,齐志武=肯格,凌织羽=莎娜,郭闻智=法斯古,小红=尼歌,深津=佐米托夫,兆阳=格利普斯Ⅱ;真田毅:动啊!97狙!为什么不动?贼九:不抵抗就不会死为什么就是不明白,众亡魂:还没抵抗就死了……连长死了以后基本就是在胡拍,四星全给前半部分
孙红雷太可爱了
给男主女主一人一星
开头看着还不错,后面才发现整部戏都是跟男主一样二逼风格,跳着看到末尾也还是二逼,没看见成长为优秀的战士。
我是当看孙红雷演小品的…编剧和导演至少有一个是渣啊!国军镇上的电话可以打到沦陷区;八路军唱的是解放军进行曲,曲是一样但词不对!怪不得有些媒体一提抗日就说神剧…
离好还差点儿,但也甩同期抗战糙剧一条街了。
孙红雷,海清一人加一星
新款意识流抗日神剧,谈情的时候会放改词的渔光曲
虎头蛇尾 越往后越烂
腹黑傲娇的日本萌军医,痞气霸道的中国贱颜王,本以为能成就一段伟大的跨民族爱恋,结果军医出场不到五集就领便当了,把我给难受心疼了啊,我的天爱啊!编剧去死!
大隐隐于市,说的大概就是张三这种人吧。关于二炮手的说法由来,也是去网上查了才知道,算是一个普及吧。说实话,剧情很单薄,没什么营养,也有一定的神剧特色。最差劲的莫过于动不动就起配乐,然后就是长达3、4分钟关于张三李四的缠缠绵绵,看得我是昏昏欲睡。不得不说电视剧就是电视剧,雷子和海清演的也免不了,海清无论什么环境下哪怕是炮火连天被打伤,脸上的妆容依旧是美美的,就像刚化妆过似的。最后我想说点糗的,我一直以为演郭闻志的是段奕宏,后来才知道是叫郭昊伦。
我的打分不是绝对值的比较,而是同类型电视剧中的比较,这部真的只值这个分。
更像一部喜剧
期望成了失望。
看过
过!
张三李四不分家。
越往后越不明觉厉。
张三李四真的很有意思哈哈哈 不过海清像得罪编剧了一样 好惨啊
一股大碴子味,听着挺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