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良缘,这个名字取得实在是太妙了,简直是全剧的点睛之笔!
花了两个晚上重温了这部电视剧,心灵又一次得到了震撼。
这部剧是TVB2001年的作品,风格上和以往的TVB剧,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同样是历经波折最后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好人则和和美美大团圆结局。
或许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众多TVB作品里普通的一部,但是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存在一个触点,哪部电视剧或者电影,甚至是一本书,一首歌,只要触碰到了这个个人内心的触点,那么对于这个人而言,这就是成功的作品,纵使在外人看来,这作品是多么的平凡,甚至粗糙!
《锦绣良缘》就“不巧”触碰到了我内心的这个触点。
他里面讲述历经患难后显出的亲情;为好友不惜犯险的友情;以及至死不渝的爱情,都深深感动了我,以至于在观看的同时,不禁为剧中的人物而揪心。
虽然,这部剧在郑中基等出色的演员表演下,也存在搞笑的成分,但他叙说的一个理却是很深刻的。
不知道看过的人,有没有发现,其实这个理也存在在我们周围。
当我们心安理得的活在各自的环境中,是否想过拥有的这些其实是值得珍惜的,人总是在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这句话人人都会说,道理人人都懂,但总是经历了才会明白!
就像剧中的大家庭,原本锦衣玉食,但是个个都不知足,每天勾心斗角,甚至巴不得对方死;然而当大难临头才显出手足情深,所谓患难见真情!
但是,这毕竟是虚构的剧情,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会遭遇患难后能够化险为夷。
当我们没有患难更应该珍惜真情,因为患难后可能一切都晚了...其实,肯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最初是抱着看戏娱乐的心态看这部电视剧,或者只为看剧中顿珠和智轩如何由最初的彼此讨厌到最终成为连理的姻缘而去的,但是慢慢地就会发现:其实这不仅仅是部嬉笑爱情喜剧,而是一部值得我们思考的电视剧,只不过他通过一种娱乐的方式展现给我们。
或许很多人看过之后,笑过之后就忘了,又或许这就已经达到了该剧的目的。
但是,这部剧教会了我许多。
曾经有个朋友说,有空不要去看那些垃圾剧,会玩物丧志,带你脱离现实的世界,如今,我庆幸没有听他的话。
虽然他的话也有道理,但我至始至终都相信:每个事物都有存在的道理,不管什么,都有值得我们借鉴或者引以为戒的地方,只是你是否能发现并领悟的问题...你说呢?
这是一部TVB典型的家长里短轻松温情古装剧,不过因为很久以前看的基本剧情都已经忘记,不过剧里的每个人都是熟面孔,他们当时演过的每一部TVB剧应该没有谁没看过,感觉小时候看的每一部剧都有他们的身影233333,影响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呢!
感觉以前的电视剧虽然没有现在华丽的特效,艳丽的妆容,服装可能也没有现在的大制作,但是就是有一种里面的每个角色就是有那么股子不一样的韵味,看着很自然,不想如今各种妖艳贱货简直闪瞎人眼!
这部TVB的剧当真是美好的童年回忆来着。
在当时看,这部剧的男女主并非TVB的当家花旦和小生,但是就是很好看啊。
我还记得不知道是那个电视台暑假每晚放两集,我就这么一直追了下去。
其实这个剧还是欢喜冤家的套路,男主一介书生,女主就是蒙古女孩,两个人被生拉硬凑指婚在一起完全看对方不顺眼,更何况男主还有一个暗恋对象。
所以两个人一开始完全那是鸡飞狗跳,可是渐渐地男主也发现了女主的可爱之处,顿珠虽然没什么文采,也不懂中原的诗歌,但是她有一颗天真可爱美好的心。
值得一提就是这个家庭也是很有意思,知书达理的大嫂,天天搞事的二嫂,还有精于算计的三嫂,几个女人一台戏,那是非常精彩啊。
最喜欢的还是,帮男主大雨中祈福的顿珠倒在男主怀里那一幕,那就是爱情吧。
可以说童年很欢乐的一部片子,在程家那一个大家族,有那么多人,各怀心思,几个少爷少奶奶更是各具特点,整部剧以染布为支架,开展了一代程家匆繁荣到家道中落再到繁荣的故事,也讲述了家人要共患难的教训 对于我来说,在很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最多有一点印象,长大了很多都找不到了,也不是高清的,看了现在这些特效技术比以前好的电视剧,会觉得以前的电视剧很简单但也有很多欢乐 锦绣良缘里的几叔嫂,开始相处不好是因为有的爱贪小便宜有的不懂人之间的相处方式,每天的锦衣玉食使他们不明白团结的重要性,顿珠很仗义很大气,这也是他是塞外人的一个原因吧,环境能培养一个人的性格是没有错的,这相比程家的另外几个少奶奶就可以看出来 后来家道中落,经历了困难重重,他们也认识到了兄弟团结,妯娌和谐的重要性,最后整个程家又变的富裕强大,一家其乐融融,人生就像染布,要用心才能染出好布
顿珠和程四少的爱情总是让人感受到初恋的酸臭味。
上学时候,你以为你喜欢的是男神(女神)但很多年后,你会不会发现念念不忘的竟然是当年那个打打闹闹,偶尔拌拌嘴,但是你一看到他/她过的不开心自己也会莫名不开心的同桌呢?
顿珠还是梦诗这个问题就像白飞飞还是朱七七一样让人难以回答。
但是沈浪始终是为了朱七七拒绝了白飞飞,就像四少口嫌体正直,嘴上说迟早有一天要和顿珠分开,但是行为却很诚实:
顿珠说自己家乡美,星星唾手可得
顿珠说,家乡牦牛很可爱,毛可以拖到地上
四少就一晚上没有睡觉,画了一副塞外图
我是顿珠我也可能沦陷顿珠也在平凡的生活中慢慢发现程四少的好,如果梦诗不是及时抽身,这绝壁是一场比南风恋还虐的爱情:
顿珠偷看四少上课,那么多学生只有四少又帅又有才华
四少打抱不平,顿珠英勇救夫
四少为了打抱不平,手受伤了
一起为五妹和太生做媒他们后知后觉不停虐狗,梦诗小天使终于决定放弃:
两人为了刺绣吵架,互不相让,让梦诗做评判,梦诗连话都插不进去
顿珠记得四少喜欢徽州的纸
顿珠要刺绣让四少刮目相看
顿珠以为四少死了
顿珠看到四少没死
四少虽然嘴上说不认输,但是却去买乳鸽所以逃过一劫四少和梦诗之间隔的岂是一个顿珠?
还有一个长孙文本,且不论长孙后来如何黑化,他和梦诗的开始,是浪漫的
四少输了一个下午
长孙文本陪梦诗下完四少没有下完的棋
长孙文本帮梦诗教训马文才
终于娶得美人归梦诗成亲后,这个剧感觉经费不够了,开启了快进模式:
上半集还在借酒浇愁
下半集居然不药而愈顿珠和程四少的感情也终于放飞自由,开启了飞一般的甜腻模式:
程四少为对联所苦
顿珠带四少去钓鱼,刺激灵感然后就是我最喜欢的雨中表白了,顿珠为了四少抛宝碟,吃香炉灰,跳崖,彻底激发了四少的感情线:
摸脸杀
一起在床上醒过来真的好甜
摸头杀其实他们早在不知不觉中就爱上对方了,相公娘子叫久了,就成真的了:在路上撞到老太太田鸡掉出来,顿珠说:我相公喜欢吃田鸡,我帮你全买了。
顿珠的田鸡大闹书院,四少毫不避讳说:这是我娘子。
四少见义勇为,顿珠英勇退敌,拉着强盗的领子对抢到说:跟我相公道歉。
你总会遇到一个人,魂牵梦绕而不得,你也会遇到另一个人嬉笑怒骂就一辈子了。
某几年的春节凌晨,tvb拿这部剧用几天晚上播完夜猫的我总会守着一直看看了好几遍剧情喜庆,却很好看
果然过年就要看甜甜的剧,女主活泼直率而不聒噪、善良单纯却不圣母、天真烂漫又不犯蠢,男主表面温文尔雅,其实傲娇又调皮――没有强行制造误会,没有男二女二破坏,你骂我是中原懦夫、我说你是番邦泼妇,一开始水火不容的两个人,一路走来在打打闹闹中,渐渐生出了感情。
明明早就谁也离不开谁了,却连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心思,一个一心只想和周姑娘吟诗作对,一个努力的帮忙撮合。
本以为自己爱的是温婉娴静的周姑娘,在得知周姑娘另嫁他人之后,大醉一场之后竟然就这么轻易想开了,原来周姑娘在自己心中也不是那么重要啊;原本想着早点帮禄东赞找到失散的儿子好早日回吐蕃,可明明任务马上要完成了,自己心里却并不是那么高兴……其实啊,早先周姑娘和顿珠同时被蛇咬伤,四少第一反应是先问顿珠有没有事;得知书院着火,顿珠不顾危险,那么急切地冲进去挖掘;她为了他的科举梦,冒雨去为他祈福,而他为了照顾她,又甘心放弃他的梦想――如果这都不算爱,那什么才是?
爱是陪伴,是成全,是你与我此生永不阔别
这是我一直放在百度云的唯一的一部电视剧。
故事情节没有什么特别,人物刻画也没有很深刻,只是一个小家族的经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始终记得电视剧中的一个场景:程夫人对着家道中落的大媳妇说,你看这本书是什么?
千金方。
说完,老太太把书撕了,再问她,现在这本书是什么?
还是千金方,大媳妇回答。
老太太说,书即使毁了,还是千金方,丝毫不影响它的内涵,你虽家道中落,但一点不影响你在我心中的地方,在家中的地位。
这个大媳妇哪里都好,就是自尊心很强,要面子。
我自尊心也很强,所以我很喜欢顿珠,喜欢她的“钝感力”。
长期的工作让我变得敏感,我已经面目全非的不再是以前那个笑点极底的人,因此每每觉得压抑的时候,我常打开此剧一看再看。
当然还因为它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才是我最满意的地方。
希望一切都是一场锦绣良缘。
锦绣良缘从标题到包装到剧情都非常紧凑优质,尤其剧中的人物角色设置和人物关系更是经典,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之后如果还出宅斗喜剧,这部剧是教科书一样的。
1、二娘二夫人:固定型人物,典型家长式,宽容,大气,仁爱,角色作用辅助大家成长,定海神针的角色2、大儿子:固定性人物,角色是搞笑担当,智商只有五岁,但说话直,很多出其不意的喜剧效果都是由皇帝的新衣揭穿3、二子和二媳妇:反派逆转,二子好吹嘘,华而不实,科举无望最后只能做生意反而用对地方,有点蠢却又有市井的精明成长在于最后差点连亲娘都不顾,再精明势利到最后也浪子回头。
二媳妇生不出孩子,但很爱老公,娘家卑微所以做人也吝啬,结果没丫鬟报复抢老公被休出门4、三儿子和三媳妇:三儿子是合格的富二代,好吃懒做,对古玩有自己的审美,思想非常现代人,放到现在应该是弹幕最受欢迎的角色。
经典台词是我啥也不干,他们这么努力最后还不是要养我,我这辈子这么辛苦干嘛。
三媳妇也是势力墙头草,见风使舵,但本性还算善良,很爱他老公,也聪明,设置很多桥段逼迫老公努力。
成长在于好吃懒做最后发奋图强,三媳妇去真心帮儿媳妇的时候也是弧光拉满。
5、 四儿子和四媳妇,这里是两个男女主的戏份 分开说男主不懂变通 内敛 女主外放 武功高强 江湖义气 直爽两cp开始互不顺眼,后来顿珠还帮老公拉cp,最后自己不知不觉爱上了老公。
欢喜冤家+先婚后爱的经典搭配。
全局情感点在顿珠真心为四儿子考虑,雨中为他祈福。
还有绣🐷表达情谊等。
6、周梦诗 本人私心最爱,邝文恂的扮相也绝美。
觉得是和四儿子完美一对,一起吟诗作赋放风筝,相互对诗都是本人心中非常浪漫完美的一对,现实中的话。
但偏偏剧情设置是工具人,最遗憾的角色。
本身和男主是初恋,但因男主被赐婚,男女主最后互相喜爱自己却不小心成为了局外人,最后被皇侯设局迎娶,嫁入豪门反而发现皇侯是家暴男的悲惨角色。
好在是喜剧最后安排成就程家满门的灵药。
7、五女儿 胡杏儿最美的古装造型。
虽然是势力家族一派却有自己主见,不被封建传统束缚,自己练就琴棋书画,却勇敢追求爱情,虽然爱的目不识丁的家丁。
一起私奔。
8、三夫人。
全剧好人阵营的反派,势力市侩都写在脸上,口无遮拦,贱兮兮的,但最后鸡瘟被二娘大气照顾感动,最后也是知错就改,非常催泪。
没想到是工具人反派最后来个线索逆转,也是戏剧效果拔群。
这剧的坏人基本这么一写都能拉长弧光。
9 奶妈 喜剧角色10。
阿以玛 和 男德医生 也是欢喜冤家,女强男弱 男的还特别符合笑点,把女德的一套性转到男身上,非常符合女性主义眼中的男角色。
11 工具人 皇妃 吐蕃 长孙公子 都是不被塑造的坏人令人惊讶的是全剧只有20集,情节紧凑,是典型的宅斗群像戏最后家道中落的一手安排十分巧妙,让每个人物都能从顺境到逆境慢慢转变,实现人物成长。
2001年的tvb 梅小青监制 重看果真优质。
程家世代经营染布生意,店铺缬彩坊生意滔滔。
程家四位公子性格各异,资质人品也有所不同。
其余三名儿子与各自的妻子都对家族生意虎视眈眈,一番番钩心斗角的情况上演,令母亲头疼不已。
四公子程智轩才智过人,后来更受皇上赐婚,妻子是吐鲁番王爷的女儿顿珠。
但其实程智轩对做客家中的少女周梦诗情愫暗生,本来就对智轩毫无感情的顿珠更主动为丈夫与梦诗牵红线,令人啼笑皆非。
三公子得罪权贵,使缬彩坊的生意一落千丈,家族生意就此结束。
幸好顿珠因善待遇劫的商人而幸得订单,程家事业有望复苏,经过了历练后家中各人更显和睦。
高中状元回乡的智轩面对家中变化对顿珠倍感感激,两人最终成为了夫妻。
顿珠也发现了智轩的真实身份……
原来我看过的电视剧这么多
只记得那句中原懦夫了 哈哈哈 顿珠太可爱了
蛮好笑的,对白挺精彩。
那时候好喜欢林文龙憨憨的样子
每次看都心情好好
当时看的时候很喜欢男女主角
看b站盘点TVB十大喜剧都有这一部,看完感觉是过誉了。如果不喜欢看人斗嘴的戏份,那么这一部剧将变得又吵又无聊。虽然两个主角日久生情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这都无法掩饰顿珠从头到尾都在受委屈这件事,感觉在男方家,顿珠非常没有地位,一切生活,从属感很强。顿珠受了冤枉二当家就知道和稀泥说算了,老大受冤枉就立马说要报官,原来她知道不能随便受冤枉啊😓有这么一个热爱和稀泥的当家+愚孝妈宝男+爱惹是生非的共居亲戚,这日子就算无风也起三层浪,难过的很,根本看不出什么喜剧来。
老片子了 里面几个活宝还真少不了
好好笑啊,每一个人物性格都写的很饱满,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这才是人
好讨厌冤枉人的人,什么德性?😅主角沙雕
出轨休妻败家,落魄的时候才把糟糠之妻叫回来一起受苦,妻子还答应……结局交代的太仓促,有点烂尾
那时大爱文颂娴
2003
里面郑中基和梅小惠这一对儿很可爱,还有郭少芸~
很经典的港产古装喜剧,顿珠很有趣!
喜欢 文颂娴
轻松好玩,很欢乐的一部古装喜剧,那时很喜欢看。
文颂娴那么美那么可爱,怎么可以不红!!!
家和万事兴的套路,乐乐呵呵的总是让人喜欢的
大嘴巴!眯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