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优点:特效还可以,服化道的服道还可以再说缺点:1.配音烂到爆炸,同期声(现场收音)很难吗?
(当年《霸王别姬》差点因为张国荣是配音而失去酱香,必须本人的声音现场收音)2.剪辑一塌糊涂,基本运镜、转场、蒙太奇都不会3.全员表演拉胯,一点演技都没有。
建议剧组全员收看《功勋》前十二集,学学什么叫演技,什么叫同期声(《功勋》里也有不少后期配音,但是同期声还是主导的,这是很大的瑕疵)4.服化道的化,太没水平。
你个男宇航员画什么眉毛?
有病?
(《红海行动》也有此毛病,这个毛病很大,我们的解放军战士竟然画眉毛,我想骂脏话,除了这点,其他都很好)5.剧情弱智,科幻最基本的就是逻辑啊!
6.在火星上看到别的生物,第一感觉不应该是震撼吗?
震彻心灵的那种!
宇航员竟然是觉得恶心?
我擦嘞,别说看到这种动物了,就是发现微生物都应该兴奋到无以言表才对!
是人类么?
求知欲呢?
7.气氛营造一锅浆糊,什么塔魔的惊喜,这塔魔的就是惊喜!
1.开局一只鲲,什么动力飞在火星的天空?
不科学!
又不是异世界,不就是火星么,我嘞个大擦2.全员弱智,都是宇航员了,万里挑一的人才才对,个个废物一样,对话那叫个睿智,过家家呢?
3.对科学能不能有个起码的尊重总结:这也配叫电影?
工业垃圾都不配!
该剧属低成本小制作,讲述了中国宇航员战天斗地救援火星上被外国宇航员违规培育的异类生物所伤的多国宇航员而伤亡的表现中国宇航员铮铮铁骨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的故事。
虽情节简单、单薄,却塑造人物入木三分,表现了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
也刻画出中国由宇航大国向宇航强国迈进的献身精神和我国宇航员英雄们惺惺相惜的在困难和生死面前不舍之情。
编导演们都很投入,同时也开创了继《流浪地球》科幻片之后,首次以电影的形式涉猎火星的主题。
一部开先河,动情的中国故事演绎、讲述的神剧。
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类似科幻片还有距离,可十分制打分九分还是值得的。
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北京市朝阳区·UME影城双井店,超前观赏国内首部火星题材科幻灾难电影《火星异变》(Mutation On Mars)。
影厅外,陈列着逼真酷炫的宇航服、火星基地微缩模型等道具。
观影后,制片人,导演、编剧、主演悉数到场,与大家现场交流。
一、梗概:2046年,火星基地的基因实验发生问题,动物发生了异变、袭击人类。
中国紧急派出航天员小队开展火星救援。
面对变异生物的攻击和小行星即将撞击火星的双重危机,中国航天员为了完成任务争分夺秒,而其中一人在火星上遇到了阔别已久的父亲……
二、特点:网络电影在制作成本不足院线电影1/20的情况下,以小成本挑战科幻题材,可以惊喜地看到有些地方隐约拍出了大片范儿。
三、亮点:1、东方山海经元素结合科幻和怪兽,题材新颖,剧情紧张刺激。
2、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主持人石凉特别出演。
曾在《家的N次方》中饰演富二代周浩的任重友情出演。
四、意义:今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巡视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
该片致敬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和航天人,体现了大国担当和爱国情怀。
五、映后主创交流趣事:有观众问节约下来的经费都花到哪儿了时,制片人笑答没有贪污,全都花在这上面了(指拍摄、特效等等),观众鼓掌、欢笑。
导演说当初制片人为了拍此片,把房、车都抵押了……
六、评论:中国需要科幻电影,但科幻电影对电影工业化制作水平要求极高,先行者的积极尝试必然辛苦,但带来了希望、开创了未来。
国产科幻电影难免有不成熟的地方,还需观众多包涵、鼓励,愿他们积跬步以至千里。
羊驼版科幻片,开篇5分钟后就开始各种逼逼叨叨的拖剧情,强制煽情。
羊驼版科幻片,开篇5分钟后就开始各种逼逼叨叨的拖剧情,强制煽情。
羊驼版科幻片,开篇5分钟后就开始各种逼逼叨叨的拖剧情,强制煽情。
羊驼版科幻片,开篇5分钟后就开始各种逼逼叨叨的拖剧情,强制煽情。
羊驼版科幻片,开篇5分钟后就开始各种逼逼叨叨的拖剧情,强制煽情。
羊驼版科幻片,开篇5分钟后就开始各种逼逼叨叨的拖剧情,强制煽情。
一星都嫌多。
以下全是剧透,当然你肯定是来吐槽的所以放心大胆地读就可以。
周末在即,熟练地打开电影分区,看到这个号称是国幻之光的电影。
好吧来看看。
开篇一群人正在火星做研究,紧接着突然小行星突袭火星。
这小行星怕不是曲率推进到火星大气里的。
这个设定抛开不提,毕竟剧情需要如此。
一行人开始在漫漫黄沙中靠逃生舱逃离火星。
但是这里持续长达三分钟的火星救援即视感让我不断疑惑自己到底在看什么电影?
紧接着画面一转,一群人在抛下一个可能混了来自A0-3959x.91–15的基因的杂交蜥蜴和一个没赶上车——哦对不起,是没赶上逃生飞船——的队友之后,顺利飞天了。
突然,一大片云出现在了他们逃生飞船前方,同时,一只火星上的飞鲲咬了过来,飞船就此坠落。
紧接着,画面一转,我们来到了祖国的木卫二登陆飞船万户号——没错,就是那个先是炼丹后是造火器,最后被某个话本小说传成为了飞天把自己绑在椅子上炸飞了的那个万户——上。
该飞船已经进入火星引力圈,并原本计划靠引力弹弓继续去木星。
but,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思想下,我们的项目总指挥直接安排了,不去木星了!
请万户号直接转轨登陆火星。
我在这里就特别想问问编剧,考虑过需要打多少个delta V吗,燃料够吗?
请过物理顾问吗,有这个想法吗?
OK我忍了毕竟这也是剧情需要。
but在下一秒,飞船指令长娴熟地点开了视频聊天界面,向项目总指挥报告,船员已准备完毕,请下令。
总指挥也严肃地下令:万户号、出击!
excuse me?
我是在看科幻还是玄幻?
无时延地火同步对话???
爱因斯坦棺材板压不住了好吗!
OK我再忍,毕竟火星上都飞鲲了,地火没有了时延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设定。
下一刻,队员们靠临场发挥降落到了火星表面。
虽然飞船的燃料不够了,但我们的队员们认为完全可以去火星基地去解决燃料问题。
队员们兵分两路,一路人马去逃生飞船坠落地点救人,一路人马去基地搞燃料。
救人不困难,一群人带着另一群人回到了火星基地。
三拨人汇合之后,原本相安无事。
风平浪静的剧情在李响和冯同寻爹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爹和流落基地的混种蜥异形之后戛然而止。
终于露了正脸的蜥异形在追了众人一个气闸舱的距离就被标枪扎死了。
气闸舱另一侧,蜥异形的研发人似乎若有所思且气鼓鼓地离开了。
画面再次转换,火星外又飞来了小行星。
然而,万户座指挥中心发现这颗小行星在十二小时之后才撞击火星。
好的,我就说嘛,人类是能监控到小行星的。
(我记性好像不太好,我是不是骂过什么?
)然后我们在蜥异形研发人的自我解说中,知道了其实火星上在飞的鲸鱼也是他搞出来的。
搞的原因是在火星陨石上发现了活的生命体。
是这种生命体让他成为了走位比维兰德公司还风骚的人。
他搞出了变异基因注射液,他搞出了让生命力脆弱的变色龙也能在火星上变得强大的研究。
然后他就成了自己救活的蜥异形的第一顿大餐。
不失所望进化出人类手脚的蜥异形愉悦地开始了掠食之路。
这时李响用液氧搞出了炸弹(残缺的)。
为了能够完成炸弹,众人需要经过蜥异形占据的区域,前去生活区找到白砂糖。
众人再次兵分两路,一路造炸弹,一路前去火星车做接应。
这次我们再次(绝望地)发现,变色龙完成了可见光段隐形的进化。
在经过了一段艰难的搏斗和感人至深的告别之后,队长李响牺牲了自己,用装满一百克白砂糖的炸弹,炸掉了基地,也炸出了中国科幻电影界新的希望。
一群人回到了救援飞船处。
救援飞船需要的燃料我也不知道在哪里带着,但有队员说:“你们先上飞船,我去装燃料。
”可能科技真的太发达,已经用上了反物质引擎。
而我,一个爬行界的弱鸡,还墨守成规以为人类还没进入飞跃界,还需要等一个地球最接近木星时才有的探索机会。
在这里,编剧又来展示TA那高深的数学水平。
已知一只鲲,飞行速度40米每秒,距离众人一万六千米,众人飞离火星需要七分钟。
所以鲲能轻易地撞上即将飞到火星轨道上的我们。
毕竟火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才3.5千米每秒。
而显而易见的,3.5<<40嘛。
这道题我会,很好算,不会出错的。
为了牺牲小我拯救大我,冯问他爹回到了逃生舱,驾驶之前坠毁的逃生飞船冲向了火星上的鲲,用神秘的爆炸消灭了儿子归乡路上的障碍,也救下了全(地球)村人移民火星的希望。
======================吐槽结束======================让我们记住威廉·徐、詹姆斯·科里根、丹尼尔·卢克斯伯格、卡佳·波伏娃、安德烈·波洛克和罗莎·达斯科,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人类就不可能知道原来在地球之外,宇宙之中还存在那么多种可能。
《火星异变》?
你算个什么东西!
======================已离开片场======================让我们再次缅怀为人类探索宇宙作出重大牺牲的邦达连科,科马罗夫,格奥尔基·多勃罗沃利斯基、维克托·帕查耶夫和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格·查非,里克·哈兹班德、威廉姆·麦库、麦克尔·安德森、卡尔帕纳·楚拉、大卫·布朗、劳瑞尔·克拉克和伊兰·拉蒙,里克·哈斯本德、迈克·安德森、伊恩·拉蒙、大卫·布朗、卡帕那·查瓦、劳瑞尔·克拉克和威廉·迈克库尔。
作为一部小成本网络电影,《火星异变》在特效制作上表现出了一定的诚意。
影片对火星基地、火星车、宇宙飞船等场景的呈现具有一定的科幻感,尤其是在星空和火星沙尘暴的特效上,达到了网络电影中的较高水准。
2. 题材创新:讲述了未来人类在火星上进行基因实验时遭遇意外,引发一系列危机的故事。。
电影尝试将东方神话元素(如鲲鹏)与科幻题材结合,这种融合在国产科幻中较为少见,给人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
3. 情感表达:影片在救援故事的基础上,融入了父子情、牺牲精神等情感元素,部分情节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
不足1. 剧情漏洞:影片在剧情合理性上存在较多问题。
例如,科学家们在面对危险时的反应和决策显得不够专业,生物安全防护和航天纪律被忽视,部分情节甚至显得低智。
2. 节奏拖沓:电影整体节奏较慢,前半部分的铺垫过于冗长,导致后半部分的冲突和高潮显得仓促。
3. 怪物设定:作为科幻片中的重要元素,影片中的变异生物设定不够严谨,甚至有些“胡编乱造”。
例如,怪物吞食人类后没有明显变化,以及在火星这种无氧环境下生物如何生存等问题都未得到合理解释。
4. 煽情过度:影片在情感表达上过于依赖台词和说教,部分情节显得刻意煽情,缺乏自然的情感流露。
那鲲是靠光合作用长那么大的吗?你是用量子实现实时通信的吗?你那火焰喷射器的燃料是怎么压缩成那样的?那鲸鱼会飞我都可以不追究,但你要先能说服你自己,而不是外面别人帮你抵御敌人,你在里面捧着照片发呆。
科幻片的精髓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天马行空,而不是为了你的情绪凭空捏造。
特效从来都不是阻碍国产片发展的最大因素,而是你们到底有没有诚意。
这就是坨屎啊…真的居然有人给多于一星?
我觉得这东西给多余一星的全是水军,我不反对制片方和爱奇艺弄一些水军。
但是为了那少的可怜的稿费,你们脸都不要了?
还有夸的?
你真能说出来???
这个电影没出来时,看一眼预告片妥妥的抄袭火星救援。
别的某平台发的预告片有网友问什么电影,10天前我特么不用看就写了如下话(点赞39那条)
结果就离谱!
我年轻了…前4分钟,那尴尬的对话,硬调出来屎一样的颜色,遭遇风暴,沙尘,火星基地,火星车,航天服……卧槽全抄???
行,抄也行,能不能抄的用点心啊,不求你百分百一样,达到60%也算你抄的明白…10%都达不到…说白了自己没能力,抄都抄不明白…拍它干嘛啊?
我强忍着只能看到4分零5秒,吐了…
真的,就这玩意还总说给国产硬科幻一点时间…啊这要是漫威你就得跪舔…大哥,要玩硬科幻,你就必须得严谨的幻想,请教一下科学家们…这么做合理不合理?
要不然咱们就跟漫威似的放开了玩…比如火星救援,星际穿越…起码啊,天文科学爱好者或者科学家们都看不出有太多不符合实际的地方…一般人看起来那就是吊炸天哪怕…跟流浪地球一样,特效上点心也能当个爆米花看看…这是啥…这就是屎…特效不行,剧本稀烂,演员尴尬,天马不行空…硬科幻就更谈不上严谨… 4分钟后的我没看…我真的想看下去到底有多烂,但我真的真的看不下去…
刚开始还以为是外国大片!
除了道具让我觉得还不错以外,整个电影就是靠聊天在支持。
没有任何剧情,不夸张真的是没有剧情!
压缩一下,也就五分钟能讲完了!
关键傻子拍的,没逻辑没脑子!
他老爹和怪物待一个房间,怪物不碰他!
但非要吃新来的!
跑来跑去不关门,最后关上门非要聊半个小时无关痛痒的话!
有个喷火枪可以驱赶(其他人都走了)关上门就跑了,非要把怪物带到封闭房间再关上门同归于尽!?
你倒是告诉我怪物到底会不会开门啊?
为什么中国人编的剧情都是不用脑子的吗?
更别说地球和火星可以实时视频通话,各种怪物可以靠晒太阳摄入能量,火星上空气那么稀薄大鲲可以飞……都是科幻,人家流浪地球是根据科学幻想,你这是背离科学梦 逼啊!
要想科幻,那就起码有一点科学逻辑,科学常识,告诉别人是靠虫洞,靠空间折叠,靠降维,这些理论上能行得通,现实暂时做不到的。
否则你就打着玄幻片拍,当超人拍,也无所谓啊!
这种片子真的恶心到我了!
前几天刚看完《分裂》和《玻璃先生》。
影帝级的表演+出人意料的世界观宇宙只能得6到7分。
而我们的科幻片依旧是,油腻的演技,热烈的不顾一切,生搬硬套的人物动机,战火中一口标准的央视级别的普通话,精致的妆容。。。。。
特效确实上来了,因为咱们有钱了。
但还是没能烘托出来气氛。
科幻片为啥一定要拍成爱情片,亲情片?
广电需要吗?
还有就是氛围的烘托,跟流浪地球比还是差远了。
拯救地球,因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作品,整个故事节奏起伏属于荒诞戏谑的,音效配乐与电影都贴合的很棒,电影讽刺了人自私的内心与欲望,也嘲讽了了福布斯榜的知名人物,当然影片最大的亮点是石头姐奉献了全篇最为精彩的表演,上演了一场与两笨贼、两精神病患者的斡旋之下,展开了自我拯救式的智斗与谋略,令我称赞,但同时影片的节奏也是属于那种比较跳跃式的,这也是导演的风格特色所在,虽说叙事不太连贯,逻辑性不够强,但是串联起来和其导演前面的作品,在仔细鉴赏之后,总能让人回味很久,最后的镜头,当全地球人的集体死亡画面推出来,还有石头姐证实自己是外星人,这两人镜头感的鲜明对比,给我满满的窒息感与压迫感,不愧让我拍手较好,虽说还有点不足吧,但是还是挺不错的作为文艺片的角度来说,所以综上给7.5分
套路的反套路
还挺喜欢的,兰西莫还是拍这种在行,石头这次的表演比我预期要好不少,她把角色这种模糊的身份把握得很好,对于角色心理的表达也准确,没有过度表演。
看的时候我甚至在想有没有可能Don是外星人- -?滚字幕的时候坐在电影院,只有大自然的声音了,风声雨声雷声,鸟鸣,树叶的沙沙声,结局还是很好的!
依旧是很美好的精神状态
yorgos你还是那么抽象🙏爱解读的人能有思考的空间,爱看点幽默的人也能笑一下蒜了,哈哈。
出了电影院打开豆瓣一看演职员表,又又又是《可怜的东西》《圣鹿之死》的导演。我的观后感依然是“我看了个什么玩意儿”。
有趣
Venezia 20250829# 精彩!(兰斯莫斯终于邪到了我的点上
好荒诞的片子,看得我一懵一懵的,杰西普莱蒙和艾玛斯通演技真的牛逼
假马特达蒙目前为止最惊艳的一次表演
兰斯莫斯为了结尾这碟醋包了整盆饺子。
蜜蜂的世界=《狗牙》的封闭管理+《混沌少年时》的网络社交茧房+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怪诞+无政府主义,结尾世界好久没有给人类可以休息的日子了
这个结尾反转和寓意还是很好猜的,不管底层可怜还是上层可恨,人类都已经没救了,猫猫狗狗留在这个世界就好啦。(石头和兰斯莫斯已经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无法自拔了,求石头姐拍点别的吧
3.9
lanthimos真的漫威化了…just amusement park
看的我笑的不停,结尾全场沉默,但其实是被导演无语笑了(in a super positive way)
完美契合最近我和我小学同学聊天的主题:人类没救了,只能重开。浓浓的地摊文学加古早科幻味以及配乐全部拍到了我的心坎上。求求外星人快来吧!
#Venezia82#没看过原版,但这部翻拍给人的感觉还挺浑然天成的兰斯莫斯风格的。两位主演的演技十分突出,和强烈的艺术风格共同撑起了本片。石头的角色情绪比较单一,不觉得三封有戏,但这是一个相当有趣和精彩、演了就很值的角色; 杰西的角色更有层次一点,胜在既有脱离现实的偏执和喜感但也有落到实处流露出人性的一面,是第一主角。看两人的对手戏真是过瘾。成片质量也足够好,看好有奖。
充斥着神经喜剧似的对白与情节,“Bugonia”,诞生于死亡的生命,似乎是从伊始就锚定了悲剧,随后用严肃却戏谑的语调表现,我们只是外星文明的所有物,被谎言欺骗,被剥削终生。兰斯莫斯可能并不崇信这些,但他也借阴谋论者之口审视了现实的阶级对立与人类的存在危机,很喜欢最后展现的动与静,对生态系统的重置,比前两部影片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