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通知

Accepted,虚拟入学,录取通知书

主演:贾斯汀·朗,乔纳·希尔,布蕾克·莱弗利,玛丽亚·泰耶尔,汉娜·马克斯,哥伦布·绍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6

《录取通知》剧照

录取通知 剧照 NO.1录取通知 剧照 NO.2录取通知 剧照 NO.3录取通知 剧照 NO.4录取通知 剧照 NO.5录取通知 剧照 NO.6录取通知 剧照 NO.13录取通知 剧照 NO.14录取通知 剧照 NO.15录取通知 剧照 NO.16录取通知 剧照 NO.17录取通知 剧照 NO.18录取通知 剧照 NO.19录取通知 剧照 NO.20

《录取通知》剧情介绍

录取通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高中毕业生巴特比(贾斯汀·朗 Justin Long 饰)被无数大学拒之门外,面对父母的压力,巴特比找了一群和他有同样经历的哥们,租了一栋废弃的两层楼的楼房,自己办起了一所叫“南方哈门工业大学”的学校。这间学校的宗旨就是“谁都能来上大学”。 原本打算只是为了蒙混父母,没想到一下子就有全美就有几百名遭遇一样的高中毕业来报到。其中一个学生的遭遇几乎代表了这里的所有人――当他收到录取通知时,他的父母第一次对他说出了“你是我的骄傲”。巴特比他们只好忙前忙后,聘请教师、逐渐完善教学设施等。 随着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引起了另一所“哈门”大学校长的注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最后的救赎未来蝙蝠侠:小丑归来遗嘱继承者后羿之逐日之战继承厄运茅山叔叔清醒梦反串国务卿女士第二季五维地球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吸血鬼传说杀人事件懂得又如何星期一海之门我在东北做白事的那些年人大主任瞒天计划鬼三惊2给你我的独家宠爱2月刊妄想科学英雄人物命中注定遇见你校花的超级保镖之消失的村落御前演出等你追我瑶山大剿匪罪恶黑名单:救赎双重任务碧血锦衣卫子弹列车

《录取通知》长篇影评

 1 ) 那些我们所不可企及的梦想

这两天英语课上写作文,让我们写总结,胡乱写了几篇,第一句话却总是:how time flies!时间确实过得很快,去年的现在,高考完毕,我还在为我的过去懊悔为我的未来担忧,辗转于各个学校网站之间,然后祈祷志愿能通过梦想能实现。

而现在,已经坐在一个学校的寝室,在电脑上安静的打字,但内心慌张,因为柜子上还放着即将要考的几堆厚书,需要我在近几天之内背完,然后去考试。

或者说这个就是我们的大学生活。

无奈但必须,繁忙却空虚。

我的现在和电影中的正统好哈蒙大学一样,虽然在课堂中,但张张都是昏昏欲睡的脸。

有个朋友说:以前考试的时候老师千方百计的把题捂着,生怕你看到,而现在,老师是千方百计的把题漏给你,生怕你挂科。

然,这个,就是差距。

本来以为大学真的如很多地方描述的那样,青春热力四射,是所有人展示自己的舞台,可最终还是明白,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还不如啤酒电脑美女八卦来得畅快。

文字中电影中那些最为美好的花季雨季,在我们还没有准备的时候,就已经在厚厚的书堆中过去。

抓都抓不住。

站在高处,俯视世界的手段不是没有,却需要建立在每日的追逐漂亮的异性,然后与同学勾心斗角,和污蔑他人刻意讨好老师的基础上。

我想我不屑也不能。

于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终日迷惘。

记得小时候每当亲戚朋友来访,问起小圈长大后想当什么?

我总会昂着头,叉着腰,很骄傲的大声说:科学家!

似乎那样的年纪并不知道科学家是多么一个笼统的范围,我甚至怀疑自己到底是否知道科学家是做什么的。

只是现在,我对于工作的梦想,就是毕业之后考个公务员,兢兢业业平淡乏味的过完一生。

如是而已。

不过在电影世界中,总是有英雄出现的,有的人来拯救地球,有的人拯救生命,有的人拯救心灵。

所以在这样一个颓废的教育体制中,是需要一个英雄的出现的,那就是巴特比。

当有轻微精神病的学生说:“it was the first time my parents ever said they were proud of me!”他的手夸张的挥舞着,那时候我是被彻底震撼了。

后来的高潮中,巴特比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词,更是让人热血沸腾,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快背了下来。

电影是好电影,但这个也是是电影而已。

故事本身很是美丽,但毕竟不现实,罢了罢了,曾经给了我一个梦,虽然永远不可企及,但足够了。

有过梦想就是好的。

 2 ) 我他妈的青春是用来经历的

你空有梦想,你无法实现它,因为你的梦想注定在现实中不会实现。

你有憧憬,你也有希望,但因为你自己的条件所限,所以无法去追求,去实现。

我们就是教育体制下的“差生”和劣等生,在这个有社会阶级之分的世界里面,我们不可能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好学生相比,他们勤奋,他们博学。

我们也想成为他们,可是那仅仅也是幻想罢了,于是,这样的我们面临高考,我们明白拒绝次数和人数越多的大学,就是我们想去的大学,可是我们根本不可能考上。

于是,当一封封邮件和一次次的拒绝出现的时候,你的心里可能会隐隐作痛。

因为,你的雄心壮志,你的远大抱负,因为没有地方的接受,而无法发现,随即,你的命运和你的梦想一样,都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自己的眼泪之中,和父母的哀叹之中。

你从来没让他们骄傲过,而有过的只是,对于别人的孩子的啧啧称奇和感叹别家的孩子何等的优秀。

没有,大学会收留你这样的一个平凡的学生,除了“南哈蒙”!

在南哈蒙出现之前,所谓的人类伟大文明的延续和人类进步的源动力的殿堂之所--大学,已经被铜臭和功利所掩盖了,原本绚烂的光环。

而年轻的你,迈着追梦的步伐,欢天喜地的步入这个陌生的世界时,却发现这个地方并不是你想要的。

当我们一次次的标榜,学历即生计的时,我们都不曾发现自己的梦想,差生的梦想,普通人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但大学和考大学却是为了什么?

通往象牙塔的捷径亦或是在旁人的一句感叹?

在这个崇尚知识的时代里,我们追求的怎样的知识?

答案很显然,一切和钱挂钩的东西!

当教育是为了金钱服务时,所谓的根本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你从小学开始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

为了进到一个相对较好的中学,中学的努力是为了考个好高中,考上好的高中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的高中,自然就是好大学的保障了,你有了大学,你有了学位,你毕了业,等于你开始有了好工作,好薪水,好房子,好车,还有个一个好家庭。

但我们的经历呢?

我们的青春呢?

我们的梦想呢?

也许,那位愤世嫉俗的老教员说的对,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狗屎,因为许许多多的人都他妈的忘记了,大学其实是个服务行业,是他妈的为了大众服务的,所有的学校也是服务行业,是他妈的为了整个社会服务的。

但我们都他妈的回头好好看看,这些所谓的他妈的学校?

哪里还是什么服务行业?

当我们的梦想,当我们的想象力,当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被他妈的“学校”磨得一干二净的时候,我们还能他妈的口口声声说“人文关怀”,“人类精神文明的殿堂”吗?

去他妈的大学,去他妈的学校,我他妈的青春是用来经历的。

 3 ) 乌托邦

先来讲一个故事吧。

一个落第的穷秀才,家徒四壁,正逢家乡闹饥荒,于是逃亡别处。

长途跋涉后到了一个小村庄,发现有一栋破庙。

进去以后发现有个神婆,他向神婆祈求若能使其人生逆转,便可给她3年阳寿。

于是神婆答应了。

秀才一觉醒来,花了3天时间把破庙装修成衙门,求神婆把庙里的老鼠变成了衙役,而自己变成了青天大老爷。

随后每当遇到过往的郁郁不得志的人,秀才都把他们接进衙门住着,供养起来。

而如此大的一个衙门的供养,全靠这些穷困的人用阳寿与神婆作交换。

终有一天,真正的衙门发现了这个假衙门,于是将其包围。

欲将所有人歼灭,秀才跑出来说,我们都是艺术家,我们虽不中举,却有独到之处。

于是青天大老爷让秀才展示几样,秀才就表演了唱歌。

结局就是真正的衙门还是拆了这座假衙门。

树倒猢狲散,里面的人也就散了。

其实这个故事有点扯淡,原来秀才的优点就是唱歌,还有秀才是怎么一个人修好一座衙门的等等。

这个故事就是楼主一时瞎编的中国版《录取通知》,看完这个电影觉得是拍给郁郁不得志的人的一部泄气电影,表达一下就算老子不被赏识又怎样?

你不赏识我因为你俗。

在结尾处非常好莱坞式地表现了一个野百合也有春天的立意。

楼主也曾是差生,楼主从小到大的梦想都是学导演。

但是楼主无奈于找工作的现实,只得放弃自己的梦想而去学会计,为了好找工作不得不学自己不爱的东西,被迫接受这个社会畸形的价值观。

其实楼主可以说是很符合这个片子里所说的不被”accepted“的那一群,但是楼主看完了这部电影,却完全没有产生什么共鸣,也没有被励志,反而有些觉得这片子误人子弟。

貌似这个电影和流星花园那类的无异啊。

4个人一个星期内装修好了一座医院;一群混混占领了一座那么大的建筑居然没引起警局注意;那么多人进了学校N久没上课也没人闹事;女主瞬间因为一个舞会放弃富二代,托怀送抱酷似青蛙的男主。。。

我们允许电影里含有一些不合情理的细节,因为毕竟电影是杜撰的,剧本是人写的,有缺陷是必然的。

但是你处处不现实,处处不能推敲,完全架空了现实拍一部现实的校园剧那就不大对了吧。

导演完全拍了一部自己的乌托邦出来。

刚看了开头的时候我以为,他们到后面会将错就错,用那些学生的钱真的建起了一个正规校园,请来老师,帮每个人实现其独特的才华。

结果呢,一群人用着父母的钱只知道享乐,那比尔盖茨不上大学那是为了自己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了,这群人就真的只是为了玩,根本就没有想过实现自己价值的想法,把学生交的学费花在各种玩乐上,电视,游戏机,泳池,吧台。。。。

我说啊,就算不同意这个世界畸形的价值观,你的才华再独特,你码也得想要自我发掘啊。

结果招来了一些不被社会认同的人之后,也没见主角们开始发掘这些人的潜质,还是夜夜笙歌。

我实在不知道这个电影想表达什么,是表达人人都有闪光点,即使是差生?

可是片子里差生的才华体现在哪?

是想表达人人都有权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可是我没看见片子里有哪个人追求了。

片子里唯一实现价值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我眼看着他把一碗辣椒粉和盐倒进去了还能做出来可口巧克力蛋糕的厨子同学,还有一个能用念力点燃汽车的小头同学。

还有那个可以用一把匕首在黄色木头上刻出了机器打磨后的效果的非洲性器黑木木雕。

楼主并不是要对一个喜剧电影故意较真,没必要。

并不是要骂这是部垃圾片,楼主只是觉得你喜剧的话搞笑就好,既然你没把价值观拍出来,那就别把强加的价值观在结尾处渲染地多么正义来误人子弟。

所有不被世俗价值观认可的而还能有所成就的伟人,那都是人家努力发展自己独特价值的结果。

是金子都会发光,但你也得把你闪光点上的淤泥擦干净了不是。

一群根本没想要上进的人,到了最后却表达了人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的主题。

我不知道这两者导演怎么联系上的。

是要表达虽然我们有权利追求梦想但就是懒得追求吗?

几乎没看到有说这部片子负面评论的,都说看着很过瘾。

这片子满足了屁民对于强势群体的蔑视,确实看着很解气。

不过可悲之处就在于这完全不现实了,。。。。

也只能是部乌托邦喜剧电影。

 4 ) 不努力不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不喜欢这样的电影。

所以我的评价也带着主观。

what a shit.这个子虚乌有的大学最后还成了真,创始人么,几个大学拒收的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者。

教员么,一个貌似愤世嫉俗的老头,(话说回来,在年轻的时候愤世嫉俗,我们可以称之为幼稚。

在退休的年龄还这么另类,我认为依然就是幼稚,只是缺少了喜庆成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SHIT虽然剧中人呼吁所有人都可以上大学,因为它只是SHIT,但是其实大学本不是所有人都必须上的。

学习是什么?

学习是对前人知识的尊重,是传承,是发扬。

而不是每个人都成为韩寒那样,批评老师全是SHIT。

老师也许不是教育家,也许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称职,但是大多数是有良知的。

要获得成功的前提是什么?

是获得知识,技能,和思索的能力。

这些东西的获得靠什么途径,靠学习。

靠前人的总结,自己努力跟进。

若是发呆能推进社会进步,每个人都会成为菩提。

NO PAIN NO GAIN.要成为精英,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而不是自己创造一个所谓的成人托儿所。

在一个地方啥都不干,全凭个人爱好,那就是托儿所。

那是一个人不会走路时候的特权。

不努力,不学习,还想着一朝成功,做梦去吧!

 5 ) 有一种主旋律叫做真正的主旋律

很多人都觉得美国的月亮要比我们的圆,哪怕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了,科技发达了,文化提高了……依然还有很多人会坚持这么认为,所以卡尔维诺说,有些人是很顽固的。

而且还不仅仅是月亮,他们甚至会按照固有的观念认定如果美国人也吃月饼,那么也肯定要比我们的更圆、更香、更甜……比如我们的赵梨花老师,前几年一到美国的田纳西就立刻向我们宣布,她做出了全天下最好吃的馅饼,而她老人家在国内那么多年,也没好意思说过她包的饺子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想大概是美国的风水给了她某种自信。

昨晚看了一部片子,却让我再次坚定了饺子比馅饼好吃的信念。

都说美国的大学比我们的好,也比我们的好进,如果说我们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在美国上大学就是开着别克飞驰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虽然有时不免也小堵一下,但终究无伤大雅。

可是该片却给我们生动的上了一堂美国教育状况的公开课。

一个还算正常的美国高中生居然能被八所大学拒之门外,而且所有的大学都统一口径为他紧闭大门,让一个花季少男不得不面对悲惨的命运。

这实在让人出离愤怒了。

就算是我们旧社会的范进同学尽管也曾经屡败屡考,但是终究还能一朝登第,辱及泰山,乐及发疯。

看看吧,他们对待学生居然敢如此冷酷无情,而我们的大学却是那么热诚那么慈悲为怀,几乎每年都在扩招,生怕谁家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小小疏忽而上不了大学。

于是我们的大学生多了,我们的大学生薪水少了。

但是我们依然兴高采烈拿着大把的钞票往大学里跑。

上大学就是好,哪管工资少不少。

在这一点上中美人民的观念却又是一致的。

所以说美国再民主,美国的孩子还得听家长的,上不了大学,就准备上吊吧。

巴特比·盖恩斯是个油嘴滑舌天生乐观的孩子,他才不想上吊。

既然没大学要他,干脆自己弄一个大学,然后收到自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理直气壮的去上自己的大学。

据说当年哈佛拒绝过一个学生,结果该学生的家长就自己新建了一所大学,并取名为“斯坦福”。

巴特比的想法看上去很酷很荒诞,结果却又很成功,在一群难兄难弟难姐妹的协助下,南哈蒙理工学院居然正式开张了。

对于巴特比和他同党们的惊人之举,有人评价说这是美国的素质教育结出的硕果,言外之意如果换成本国只会应付考试的学生,对待这样的问题估计只能仅仅在试卷上签个名而已了。

这依然是“美国月更圆”主义者的谬论。

我上大学那会儿,一帮喝大了之后自以为身处北大清华的落魄才子们,就经常扬言,有朝一日成了富豪,就把北大清华买下来,给自己的孩子当私塾。

可惜没人把他们的美好愿望拍成电影,所以说在本国没能涌现像巴特比这样的先进学生代表并不能怪我们,怪只怪我们的导演。

人家导演能把假的拍得跟真的似的,我们的导演却似乎只能把真得拍得跟假的一样。

巴特比同学原本幻想着能一帆风顺的混过四年,然后再自己给自己发一文凭,凭他的聪明才智不用文凭一样能找一个好饭碗,自此万事大吉,一边生活工作,一边跟一姑娘相亲相爱积极准备培养下一代。

可惜他高兴的太早了。

当大群免试进入南哈蒙的各路精英就快把学校挤爆的时候,巴特比本想告诉他们这一切不过是个善意的谎言,只不过玩笑开得似乎大了点,但是面对激情昂扬的学生,他只能振臂高呼“welcome!”说明这小子很有良心。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光有良心是没用的,要想让子虚乌有的大学看上去跟真的一样,就得多动点脑子。

所以南哈蒙的创始人巴特比先生决定亲自去参观学习正规大学的办学经验,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粉笔灰。

既然正规军学不来,就搞游击队,自力更生,从校舍到少的可怜的基础设施,从教员到课程安排,一切想法和措施都归结为一个理念,学生就是一切!

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了,但是来自外部的打击开始了。

隔壁的正规军“哈蒙大学”以他们的邻居涉嫌非法办学控告他们,希望通过司法手段将“南哈蒙”夷为平地,好让他们修建全新的校园大道。

也许是因为美国历史太短,所以很多事情都似乎带着历史的影子。

比如听证会那场戏,我一边看一边在想,这不是当年美利坚宣布独立前同英国政府的谈判场面嘛。

巴特比就是开国领袖,为了争取应得的权益,慷慨激昂的向大众介绍他全新的国度,尽管跟先贤们的斗志昂扬相比,他还嫩得多,但是教育局的领导们也不是大英帝国的官老爷,面对全体“南哈蒙人”,他给出的听证结果是准许“南哈蒙”试用一年,以观成败。

这个结果可以看成是在弘扬美国人的主旋律,而真正的主旋律其实应该是不分国度的。

面对教育问题,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在困惑,都在思考,学生们面临的压力也不相伯仲。

该片可谓笑料百出,但是肯定不是简单的为了宣扬“办所大学上学去”这种后现代的荒诞,影片结尾通过美国的教育官员之口发表了对教育的看法: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任何扼杀创造力的教育都是失败的甚至是罪恶的教育,可谓真知灼见。

这个观点显然值得全世界重视,这就是所谓的不分国度的真正的主旋律之一,因为他关照的是整个世界,而不是纠缠于饺子和馅饼哪个更好吃。

当然,这是一部不错的喜剧片,对教育不是很感兴趣的人,无需接受电影的教育意义,仅仅欣赏电影本身,就足以让大家,尤其是面临升学压力的同学们开怀大笑的了。

 6 ) 每个人都有梦想

这几乎是美国这类电影的固定模式,不入流的小子异想天开地作了一件事,最后功成名就。

年青就是要做你想做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想。

我们有梦想!

坚持,作你自己,你就成功了。

很奇怪,中国没有这类电影,或者总找一帮已经快要到更年期的来拍。

看这这么简单,这么就没有人拍出来呢!

很喜欢电影的感觉,自由,和梦想!

桥段很老了,美女,挫折,敌对的超级衰哥。

 7 ) 短评能不能不要限制字数真的不想写影评

有些失望,题材比剧情更有意思,很不喜欢里面闹着玩的庭审,俗套的美女送怀,扁平没智商的反派,尬到不行的美式演讲和无聊的皆大欢喜,原以为会更好,但感觉就是个更自由混乱的技校,此片的立意我懂,但没get到,反而更觉得循规蹈矩是正确的。

但虽说快乐教育让人向往,但不得不为他们的未来担忧,想起小学老师说过一句话,之前总是提发扬素质教育,为什么现在不提了呢,因为根本没用。

中国这么一个考试大国,人生的重大转折点都是由考试决定,小时候总以为考试是不公平埋没我闪光点的,但后来也逐渐发现其实相对而言,最公平的就是考试。

现实就是,那块黑板上不应该写满他们的梦想,但我们最终埋怨的不应该是一成不变抹杀个性的学校机制,而是这整个社会,每天披星戴月拼了命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学习换来的却是996的福报和生活柴米油盐的枯燥重担,这肯定不是我们一开始学习的目的对吧,以前众人都为中华之崛起读书而感动落泪,现在一句反对调休默背劳动法就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妈的,明天端午节又调休了,调你妈休,操

 8 ) 居然写成了人生感悟,罪过~

这部片子是我高中毕业那年的片子(暴露年龄),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还不允许带电脑,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看的。

当时看完就觉得大学四年会是多么美好。

一晃居然快10年了,感觉一切都不是那么真实。

念到博士二年级了,再回过头来看到这部片子,感触真的好多。

我很后悔大学里面没有做好多事情,也庆幸我曾经的选择。

1. 那个年龄,刚上大学,有很多时间,却把这些时间浪费在很多事情上。

后悔没有多把这些时间用在多看一点书(这里的书可以是任何书,因为每一本书存在,都有它的意义,无非就是好与坏的问题),多看一些电影,多走一些路。

你看过的文字,欣赏过的片段,路过的风景,都是一种财富,会让你面临选择更加果断,同时也能找到自己最好的定位。

2.后悔自己过于安于现状。

按照我爸妈的思想,人年纪越大就越想要稳定。

似乎这一条在我这里不成立,我发现我自己却是越长大就越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

那个时候的我居然愿意安安稳稳的在学校做一个学生。

3.老师教你的东西未必有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却是受益一辈子。

我认为改变我人生的一项重要技能是编程能力吧。

大学四年没有正儿八经学过,靠自己琢磨出来一些,虽然有点野路子,但是也算是适用。

让我现在无论面对多复杂的东西的时候,都有信心一步步拆分开来把它搞懂。

当我现在有时候站在讲台上给人讲题的时候,我突然明白,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百分百把他的想法传递给你,即便你能了解他的想法,也未必是最适用的。

所以你需要自己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4.我庆幸很多东西和信念我一直以来都坚持着,严格的控制自己异想天开的梦想一步步走向正规。

虽然我不知道未来能否实现,但是至少努力过。

我一直标榜自己是天才,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是能不能开发出来而已。

当你睁大眼睛向更远处看的时候,你会知道如何使用你的技能。

5.我最庆幸的是我生命中遇到的人。

性格孤傲似乎曾经沉默寡言的我也能遇到不少朋友。

我的家庭尽管给过我挫折,似乎也没有来自父母的压力让我改变自己想走的路。

师长们,每一位都给了我最大的帮助。

从他们那里真的学会了很多,也修正了很多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未来,不可测,但已经有很多想学的东西,想做的事情,想去的地方。

不被束缚,自由的人生会很精彩吧。

 9 ) 只可能发生在美国的学生教学

讲的是一个高考落榜的男生,先是为了欺骗爸妈伪造了一份录取通知书,没想到吸引了很多落榜的学生过来,他们从没场地没规模慢慢开始整修,自己当老师,学自己想学的东西,雕刻厨艺瑜伽摇滚等等,遇到了正规大学的挑战,他们去公证,却意想不到地通过自己的理念阐述获得了试运行一年的机会。

看完只想说,在美国才有可能发生的事,而且想想而已吧,这样四年真的能学到东西吗,读正规大学平时也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东西啊,看看而已吧。

反正也没觉得有网上说的那么好看。

 10 ) 对于教育,我们不敢冒险。

大学四年,为什么我想做很多事,但都找不到头绪。

是我浑浑噩噩,还是整个大学生群体在迷茫。

为什么我们大学生不能联合起来,共同做一件事,让社会更好。

前三年,学校安排些不痛不痒的课程,各种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键是即使这样还讲的枯燥至极,我抬头数一数53人的班级不超过5个人认真听课,这是学生的问题吗?

可能吧,我们就是懒散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可老师能不能稍微改变一下,至少一年下来我们大概能明白你的教学体系,而不是考完试后连课程名字都记不住。

最后一年,发现自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废物,在恐慌中考个研想改变命运。

以后想干什么?

随便,什么赚钱多干什么。

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别逗了,北京都开始赶低端人口了,能活下去就不错了。

学校真的离学术太远了。

有的老师发现这个问题也在努力变革,通过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比如上课让学生上台讲课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独立查资料的能力。

但我发现如此有良心的老师,竟然也遇到学生的抵触。

学生沉默惯了,已经快变成没有思想的机器了,突然你要求表达他的思想。

他没有思想,结结巴巴,或者是对你的课程完全没有深入的思考过,磕磕绊绊。

此时,老师会无奈地给他很差的分数。

同学敷衍过去,舒了口气,继续沉默。

发现了吗?

不仅是学生对教育体制不满,老师同样也抱怨。

但究竟,谁是这个高度行政化大学体系的拥趸。

是谁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是谁阻碍了老师的能动性。

我很佩服,男主能够建立起一个让人自由发展的空间,没有学科间的壁垒,学艺术学厨艺。

很难说,这是大学更像是个社区。

我们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被迫学了四年,与其这样不如第一年大家都没有专业,任你去选课,想好了第二年再决定专业,这样多好。

男主最后的演讲真的很燃。

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还是1893年时为了适应工业化时代而创建的,现在僵化到如此地步是该改改了。

美国现在有HTH学校,他们主张学生在做项目中学习,请各个领域突出的人才而不是师范生进行教学,比如调查城市里的政府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古代人是如何生活的?

亲自搭建一个巨大的时钟等等,目的就是打破学科的限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而且最让我震惊的是这个学校是公办的,想想中国还是落后许多,我想这样一个学校政府是不会同意运行的。

这部电影当然只是虚构了那么个空间,但我相信现实中会有比它更好的学校。

我目前对促进中国教育改革十分感兴趣,有愿意一起努力的朋友吗?

《录取通知》短评

除了内容有点意思。

4分钟前
  • 小琪琪
  • 较差

情节漏洞百出。

9分钟前
  • Wong
  • 较差

很无语的内容。办学没人管,为所欲为的欺骗长辈,然后呢?这是什么逻辑。

10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很差

一起来骗父母,自己开个学校玩

11分钟前
  • Jane
  • 较差

青春片么,就随便看看。

16分钟前
  • 较差

嗯,北大青鸟就是这么来的

21分钟前
  • 墨白
  • 还行

以前竟然看过了,第一次看估计只觉得好笑了,现在看了,满满的嘲讽,精英阶层给底层洗脑呢,以为这样就是好的人生,呸

25分钟前
  • 玄子g
  • 很差

我在看女主角

28分钟前
  • zy
  • 还行

不是荒诞,是不切实际。欺骗观众。

29分钟前
  • end
  • 较差

美帝主旋律

32分钟前
  • Pewpewpyo
  • 还行

牛逼死了。。。。。

36分钟前
  • 收拾东西回扬州
  • 力荐

有些荒谬,不过提到的教育改革的方面我很欣赏,我也想上大学,

38分钟前
  • 肚腩小胖
  • 力荐

居然看过……

39分钟前
  • 君宝同学
  • 还行

纯美国校园轻喜剧。

41分钟前
  • 琳琅
  • 还行

这才是象牙塔

42分钟前
  • Ac
  • 较差

呵呵 不知道是因为喜欢这个题材还是什么的,反正这部电影还不错

47分钟前
  • 暖暖旋风
  • 力荐

团结就是力量~

51分钟前
  • 琳琅
  • 还行

虽然是小重庆吐血推荐。真不怎么样。

53分钟前
  • 戸山末學夏
  • 较差

校园剧

57分钟前
  • 微千葵
  • 还行

有这种大学就好了

59分钟前
  • 羽族优伶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