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比第一季差一点点。
剧情虽然反转再反转,但还是比较含蓄的,穿插了很多落语表演。
助六和美代吉的殉情是因为小夏对母亲的恨;八代云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师,随着衰老也生出对人间的眷恋,心底承认了对美代吉的感情。
小夏的孩子是个迷,但八成与八代云有关……剧情里看到灵魂的情节有种非现实感。
片头片尾诡异唯美的画风比较喜欢。
任何人在时间里都将灰飞烟灭,如果还有痕迹可循,那就是时间不够久。
看日本影視作品,曾經一度對其中高頻率出現的“羈絆”、“守護”心生倦怠,後來,我漸漸理解了“羈絆”與“守護”反復出現并存在的價值,就拿這部動漫來說,即是其內涵既有人情(羈絆)又有文化(守護)(括號內的詞語可對調),劇中角色的情感,真實不煽情,人與人之間認清也認可彼此人性的缺點和弱點後(如菊比古與小夏之間微妙的情感角力),還會不離不棄地包容對方,溫柔以待,正所謂“治愈常在致郁後”;而三代人對落語(接近我國的單口相聲)的傳承,則是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故事的名字就是要和落語殉情的意思),詮釋的是“無論如何堅持盡心盡力生活(即使清楚個人在時光洪流中的勢孤力薄),才會擁有不被免不了的遺憾妨礙、依然美好的人生”,這一點,即在菊比古(就算覺得生無可戀,可並不耽於過往的痛苦,而是承擔起撫育幼小、傳承落語的重任……)這個角色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
而故事的最後,與太郎向師傅菊比古致敬的段子是《死神》,說出了自己的風格,也進入了人與落語合二為一的更高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動漫的聲優(配音演員)之一石田彰的演繹,也影響到現今日本落語界的大師,可見這部作品之用心。
又及:最後一集令我不勝唏噓,畢竟並不希望看到菊比古離去,然而看到長大後的信乃助(一眼就能看到神似菊比古的影子,然而又不全是),有些許不自信,卻又很堅持,幾欲落下的兩滴淚終於還是被了然於心的微笑所取代。
(个人回味用,超长,剧透,别看)1. 相比起第一季很多落语都只是展现了片段,这一季几乎完整地讲了好几个落语,和讲落语的人当时的状态或者当时的情境完美契合,更好懂。
第一季中很多都只是提了一下,不了解落语的话很难把落语和角色当时的状态和落语中的隐喻联系起来。
偶然看到大佬的分析评论才意识到还有这样的隐藏内容。
第一季更多的是交代人物关系和经历,以及他们何以成为现在的样子。
第二季可以说是真的在讲落语了(2. 落语真的蛮有意思的,小夏在幼儿园讲《寿限无》的时候我真实爆笑,虽然不是不能想象的笑点,但是真的讲出来真的超级爆笑。
还有其他很多段子也能让人无意识地笑出来。
3. 看的时候其实有在思考其实很多段子都是固定下来的,那么反复听同一个段子的乐趣在哪里呢。
第12集八云在去世后的幻境中也讲了《寿限无》,这才让我充分意识到同一个段子由不同的人来讲是那么的不同。
八云的风格讲儿童段子和小夏差异好大。
4. 很少有动画以一个老头子作为主角,虽然这个老头子从年轻到年老都是个超级帅的大帅哥。
真的是太帅了。
就算是老头子了也好喜欢这个角色。
5. 第一季总让人觉得菊喜欢助六,我觉得这是制作组的锅,给里给气。
第二季中还是可以看出菊对美代吉念念不忘,当然对助六也念念不忘,但感觉就是纯粹的兄弟情了,这两个人真的是菊一生的永远无法释怀无法忘记的业障了,直到在去世后的幻境中与他们再次相见才终于放下了。
6. 第12集用整整一集表现了八云去世,没有一点现世情况的描写,让所有人都在幻境中出现了。
可以说是神乎其技,虐和感动都拉满。
一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想着怎么了怎么了,难道这就死了吗。
虽然上一集末尾的那个氛围就是在暗示八云寿命将尽,但真的到了幻境一下子无法接受。
之前一集火灾剧情,也是看到了幻觉,但是没死,就想着这次也许也不会死呢。
没有这样的也许。
知道八云肯定要在某一集去世的,但是真的去世了还是觉得好难受啊。
在幻境中再次回顾了八云的人生,让他在幻境中最后一次讲了落语,看着儿童模样的小夏和信之助,难得讲了一个儿童落语,感觉是最后为孩子们和其他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7. 在幻境中的寄席门口有一个小彩蛋,门口的演员表上除了八云和助六这两个动画角色,其他的落语门派的人都是真实存在过的落语大师。
小夏后来打工的咖啡厅的名字也是小彩蛋,写着佐平次,是与太郎好不容易掌握的落语段子《赖着不走的佐平次》的佐平次。
8. 哪怕听了松田先生对美代吉助六之死的真实版本的解释我依然无法对美代吉喜欢起来,毕竟起因是她持刀伤人,依然戳我雷点,不管她有什么理由我都不能接受。
可怜菊认为是自己去找了他们才酿成最后的惨剧,心疼。
还要把事情经过改编一下,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小夏的心理健康,简单粗暴地把整件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说是自己的错。
也造成了小夏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对菊又爱又恨。
9. 信之助一出场我心都要化了,这是哪里来的小天使,穿着幼儿园的水手服,太可爱了吧。
看到正脸我咯噔一下,这不就是八云和助六的娃吗,那个灰色的眼睛,和八云真的太像了。
所以到底是怎么生出一个像两个男人的娃。
10. 在看第二季之前先看了wiki的剧情介绍,知道信之助应该就是八云的孩子。
也就是说小夏未婚怀孕的娃是八云的娃。
所以后来剧情中很多暗示的点我想我应该都捕捉到了。
又是通过人物肢体语言找蛛丝马迹的游戏。
其一,八云叫小夏起床,小夏在睡梦中哭泣,一把拉住八云手腕,把八云拽到在床上,拽倒了还一直拉着八云的手腕,然后在八云怀中哭泣。
八云有点吃惊,但是没有抗拒的样子,还摸小夏的头安慰她。
看到这里我惊了,这也太亲密了,但八云对她的安慰又像是父亲而不是情人,至此我还可以找借口说也许这他们多年来一起生活的父女之情,或者是小夏单方面的有点喜欢八云。
其二,与太郎以为黑老大是信之助的亲生父亲大闹一场后,和小夏的单独谈话,小夏说“我已经给那个人添了很多麻烦了,那个人已经很勉强不愿意了”。
如果真的是黑老大,在已经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完全不需要用“那个人”来指代,而且黑老大也没啥勉强不勉强的。
这里开始就让我觉得“那个人”一定是八云,只有他会因为立场的问题有勉强的理由。
其三,小夏和与太郎在桥上碰到深夜独自出来散步的八云,无论小夏当时对八云说的话,还是小夏扑到八云怀里哭,还是八云自然的抚上小夏的头,怎么看都超过了养父和养女的关系。
那个场景中与太郎的眼神让我觉得他可能终于意识到了信之助的亲生父亲是谁,而八云的眼神则是在警告他不要乱讲,而且最终用其他的话题结束了那个场景。
其四,八云和黑老大道谢,而黑老大表示自己口风很紧,肯定就是让黑老大帮忙让与太郎以为黑老大是信之助的父亲。
其五,八云去世前,小夏扶他到走廊的躺椅坐下,然后很自然地也坐在了躺椅上,且和八云离得很近,坐下后身体和八云的腿是相触的,然后又很自然地趴到八云身上哭了。
总之以上种种,两个人的身体语言让我觉得说他们没有过亲密关系我不信,这是骗不了人的。
可以控制自己不要说,但是要控制自己的肢体不要露馅是非常困难的。
虽说是用暗示的方式来表现,但因为给人的突兀感和不和谐感,几乎可以说是明示了。
最后,多年后樋口向小夏求证真相,信之助的生父到底是谁。
小夏的回答基本就是隐晦地承认了。
提高老板娘,黑老大和八云都去世了,所以也没有人知道真相了。
也就是说之前与太郎和黑老大大闹一场,很可能是这几个人一起计划的,与其让与太郎一直存有猜疑,或者万一知道真正的真相,不如把他引导相信错误的事实。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与太郎和黑老大大闹的整个剧情中,八云是不在场的,是消失的,是不存在的,主角在这样的场景下不出场其实是很奇怪的,然而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把八云从信之助生父的可能性中彻底排除了。
动画的最后大家说不会把美代吉去世的真相告诉小夏,与太郎说每个人总是有不想说的秘密的,是不是也暗指包括了信之助亲生父亲是八云这件事呢。
11. 对于小夏和八云为什么要生个孩子这件事没有具体交代,至少我没有在动画中捕捉到非常明确的理由。
根据蛛丝马迹我猜测,其一,八云被樋口称为是落语的死神,因着对落语爱恨交加的情感,与其说要传承落语,他也一直隐隐怀着让落语就此毁灭的无法言说的阴暗。
所以他既不会结婚生子,也不会收徒弟,收与太郎只不过是因为他和助六太过相似。
而小夏想要将助六和八云的血和落语都传承下去,因此才有了信之助的诞生。
其二,小夏总是担心八云哪一天也许就会自我了断,而信之助的存在让他在世界上多了一份羁绊,让他不会那么轻易的死去。
其三,大概就是小夏曾经真的喜欢过八云吧。
12. 那么八云到底是在几岁的时候和小夏生的孩子呢?
缺少一些基础年龄数据,我算来算去也算不清楚。
但我保守估计八云那时候怎么说也超过50岁了吧?
(我推测在50-70之间)所以这件事才是真正要隐瞒一辈子的事情,不管怎么说都可能受到非议。
不过如果是八云这样的大帅哥的话,50岁我也可以(喂!
13. 所以小夏对八云与其说是恨,不如还是爱更多一些吧。
最后她自己也说了,年轻时候对八云的那种感情不就是恋爱吗。
和这样一个大帅哥朝夕相处怎么可能不爱啊。
但是这种爱中又夹杂着永远无法原谅释怀的责备。
所以说人的感情真的是很复杂呢。
14. 长大后的信之助真就是八云的翻版。
八云的落语和八云的存在终于还是被继承下来了。
15. 我在10-14啰里吧嗦说了一堆,刚才去看了别人的评论,每个人都是大侦探,每个人都有理有据,每个人都证据还都不一样,同样的证据大家的理解还不一样。
我突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了,不排除是wiki的引导让我路走窄了。
还看了粉丝整理的年表,如果真是八云的娃,八云当时都67岁了,我的推测突然就有点说不通了。。。
虽然年龄不是问题,但是八云老师不至于吧。。。
而且八云对信之助的关爱也在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范围内,不像爸爸。
我原以为是八云性格使然,比较冷淡,以及为了彻底不露馅。
但也可能是因为这就不是他自己的孩子吧?
但我还是不愿意放弃“八云的孩子”说,也许小夏就和“重金求子”一样呢,八云只是一个工具人无法拒绝小夏呢,还有人说是小夏强行。。。
(不管是那种都太可怕了,我在说什么。。。
)胡扯一通,但我还是不想删掉我的推测,并且没有确实的证据的话谁都不对,但同时也谁都不错嘛。
制作组的目的达到了orz。
而且说什么继承不继承,好像有点一厢情愿了。
有人不喜欢这个做法,的确换个角度看这的确很不道德。
我没有批判这一点的原因是,在这个故事里,想要生下这个孩子,无论他是谁的孩子,是小夏自己的决定,那我的确没有立场去批判什么。
16. 第一季更多的是说落语的传承,第二季在传承之余,开始不断地穿插创新的话题,并且创新最终得以实践。
17. 万事万物仿佛一个轮回,不断得以重现。
信之助小时候说着落语的样子和小夏小时候如出一辙。
八云像七代目一样在表演结束后在高座上倒下。
信之助上台表演前感到不安,与太郎安慰鼓励他的场景就和曾经助六鼓励菊一样。
觉得很温暖很感动,又觉得很唏嘘。
18. 最后在雨竹亭重开的高座上,与太郎的一番话代表着落语的重生,不论年龄、性别、流派、地域,都可以有机会在大众面前展现自己的落语。
这也的确是真实的,因为现在真的有女性落语家,女性也可以成为真打。
真的让人非常感动。
19. 最后与太郎说“这么好的文化,怎么可能消失呢”,把整个故事从幻想拉回现实。
因为这个故事必然承担传播日本传统文化的责任,我也认为它做到了。
最后这样点破它的真实目的和现实意义,虽说是有些过于直白简单粗暴,但必须要让人意识到不是看完这个动画就完了,动画之外的真实世界中可以更好地享受这个文化和艺术。
20. 写到17和18的时候我突然想到。
曾经也是全部由男性把持着的落语艺术,现在也有了女性落语家。
而我们还在纠结女人能不能讲相声,还在为一个脱口秀段子争吵不休。
真的,至少在这一点上,高下立判。
与太郎和樋口老师说一定也会有只有女性才能说(更能表现的意思)的落语吧,也很高兴看到小夏突破自己给自己加上的“落语是男人的世界”的枷锁,终于成为女性落语家,做了自己从小最向往的事。
那么我们也可以有女性才能说的相声,只有女性才能吐槽的脱口秀段子。
如果有人觉得不爽,那只能是因为女性涉足由男性把持的行业还是太少了,所以说要做的只有坚持下去,绝对不要放弃。
21. 八云真是一个让人心疼无限惆怅的角色啊,一个人带着永远无法的释怀的痛苦生活这么多年。
小时候被助六的落语拯救了,体会到了落语的魅力,但又认为自己永远无法企及助六的天赋和才华而痛苦不堪。
在千锤百炼终于获得让人惊叹的技艺之后,却再也没有曾经的挚友和对手。
突然想到八云去世的幻境最后,八云和助六拉勾约定在那边的世界再见,呼应第一季两个人小时候在助六去劳军的前一晚拉勾约定一定要活着回来再会,真是让人落泪了。
因为世间再没有值得留恋的人,说出我只能和落语殉情,该是一种多么复杂而永无止境的孤寂和痛苦啊。
就像OP里助六拉开八云的衣服,衣服里确实骷髅的骨架,他的内心真的已在那个夜晚在那个山间旅馆,永远地死去了。
22. OP真的神,但是太阴间了,我根本不能(敢)听完,怕虐到自己。
23. 差不多说完了,最后说一句,我也愿称八云为二次元最帅老头子。
落语这部漫是一部相当好的动漫,我从这里面看到了落语艺术对不同人的影响和作用。
比如它是菊心里面最执着的念想导致菊对一些人一些事显得顽固,薄情。
比如它对与太郎的拯救。
再比如它影响了那位八卦老师一生的事业和追求。
每一个人的性格都很饱满,大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又有暖心,又有虐心。
命运可以交织,可是,,交织的太过了些吧?
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一个情节???
我虽然很不愿意相信信乃助是菊的孩子,但是!!
剧情里面种种迹象表明信乃助就是菊的孩子。
证据至少有如下几个,一,小夏貌似本来搬到外面住来着,后来说怀孕了就要搬回来。
当时我就在想这是什么理由?
为什么你怀孕了就要搬回来?
原来是因为……菊……二,菊和黑帮老大在庭院里的谈话,菊说您的恩情我怎么都还不完貌似是类似的话。
我看的时候也蛮不解,什么恩情?
后来看了第十二集我才联系起来,感谢地意思是老大在人前默认了小夏的孩子是他的。
三,小夏死都不说孩子父亲到底是谁。
对此一直缄口不谈。
要是孩子父亲是一个完全无关的人,那么她大可说反正是你不认识的人,但是她却态度坚决一口拒绝与太郎说绝对不告诉你。
言下之意,这个人你也认识,但我不告诉你。
四,信乃助长大以后眉眼以及落语风格都好像菊,尤其!
他的肤色……没有人注意到菊一直是各个角色里面皮肤最白的一个么。。
甚至可以说有些苍白,但是信乃助的肤色也超白,见下图各人肤色对比。
最右是信乃助。
五,如果信乃助不是菊的孩子,那为什么要安排八卦老师的推测这一剧情。
而且,就算是八卦老师那么推测了,小夏竟然一点都不在意。
试想一个女子被人说和自己养父有孩子,这是什么概念。
小夏反而承认了她年轻时对菊就是爱恋。
OMG我觉得编剧或者漫画原作就是这么安排的,信乃助就是菊的儿子。
可是为什么??
安排这种情节的意义是什么呢。
菊明明对自己的好友(或者基友)的死,以及自己喜欢过得女子百合惠(就是美代吉)那么愧疚,他为什么要让小夏怀他的孩子??
菊明明对小夏没有任何爱恋,要有也只有父母情感啊,为什么他要让小夏怀他的孩子啊啊啊。。
吐血。。。
要知道菊这一生最爱的是落语,然后是信,然后才是其他人啊啊啊……因为有这一集感觉还不如不要出第二季比较好。
既然安排了这么一茬,那作为观众,我也只能往合理的方向猜测。。
以我的猜测么。
小夏总是说要菊还债之类的话或者是要报复他之类的话。
那以该女子的疯狂,她有可能主动像菊要求以这种方式偿还她吧。
那么以菊那种对人对事都有些冷漠的态度,他有可能顺了小夏的意思。
原因如下
小夏说,那家伙每次都只会说随我便。
所以。。
菊大概是随了小夏的便吧。。。
扫墓的时候松田又强调了一遍她死活不肯说出那小子的名字。
菊的解释是
这样也有点能解释为什么小夏怀孕以后,他面对信的心情那么纠结。
这么一来,解释为“把你女儿教成了那样”或者“那么对你女儿那样”之类的。
菊在老友面前谈到小夏的时候很悲伤很后悔,这和在松田面前讨论小夏的态度完全不同。
所以以上就是我对为什么菊要容许小夏有自己的孩子的猜测。
综上所述小夏还是遗传了美代吉一部分疯狂的偏执的基因。。
尽管她不想和自己的母亲是一类人,但是从她俩做出来的事来看我觉得……她俩真不愧是母女……可惜信爱美代吉超过爱落语……虽然美代吉是个可怜的女性,但是我却不喜欢甚至讨厌她对菊的偏执和执着以至于毁了爱她的信,以及没给自己女儿该有的母爱。
菊和美代吉分手时劝她的话才是真的好话。
女人也要自立要能谋生,不要依附于别人,不然等那人抛弃了你,你就无法生存(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可是唉。
看了一下,第一季是2018年12月看的,看完以后捶胸顿足,完全没有点开第二季的勇气。
怎么,还想把助六和美代吉从悬崖下拉回来,让他们再配着年老色衰(没有)的菊比古再共演不成?
如果按照与太郎的成长路线创作, 那必然会落于后人推前浪的俗套中。
抱着这样的想法,时隔一年多,我才鬼使神差点开了第二季。
对不起,我小看作者的功力了。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助六已死,美代吉已死,幻影永生不灭。
八云的后半生的每一句落语,都是对已逝之人的哀悼。
在助六夫妻纵身一跃的同时,菊比古已经灰飞烟灭了。
他那一句“要与落语殉情”,是实实在在的愿望,如果落语葬送于他之手,也算对得起曾为此而亡的故人。
但落语是什么?
民俗,传说,笑话,喜怒哀乐,人间百态。
落语本身离不开人,讲落语的人,必然也做不到独自起高楼。
哪怕八云直到最后听到与太郎的落语表演,还对他“讨好观众”嗤之以鼻,八云也无法否认落语就是观众的艺术。
要是寄席无人,要落语家有何意义呢?
即使八云一直紧锁自己,沉溺于往事的起起伏伏,身边人情轶事,亦步亦趋,觉察而不可知。
一心求死的八云逐渐发现,心里有几块地方留给了与太郎,小夏,信之助……他没那么容易脱身了。
直到一席好友坐满他的回归宴席,恐怕他才幡然醒悟,原来他不再是追着美代吉和助六的影子的菊比古,而是八云,八代目八云。
八云兜兜转转讲的落语中逃不开美代吉的幻影,但也有小夏和与太郎为他驱散回忆的阴霾。
黄泉路旁地狱的烛火困不住他,他还要伸手再去抓住人间。
当然,11集重游故人很动人,作者给助六,菊比古,美代吉一个最后的交代。
没想到他们在忘川河等了那么多年,烛火燃尽的路上还有人唱和歌等你,一生悔恨之后所亏欠之人还带着你回寄席,送你到往生。
这一集虽然写圆前世,但实在煞风景,着重笔写逝者反而冲淡了前面生者的努力了。
12集,我当我没看过。
整体的作画,剪辑,场景调度都无可挑剔,对于人物性格的点到为止也非常高明,剧本很扎实。
声优的演绎有多好我都夸不出来,这可是有大篇幅落语选段的作品,他们角色演绎的同时还顺便学了落语段子,我好佩服,我膝盖给各位跪烂(?
)而且本人现在对山寺宏一滤镜无比厚,再听他和林原合作我已经圆满了……
先看的这部,再补的第一部,这种乌龙事件在我身上经常会发生,我这几天一直在想,顺序倒错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差别感受,可能就是更喜欢第二部吧。
不过没办法,反正也不能重来了。
八云真的很美,怎么形容呢?
透过他的眼睛和声音,能看到用漫长岁月和灼灼爱恨灌溉,在方寸寄席之间生长的,苍白病态的,用累累刀痕刻满了“死”字来装饰的灵魂,他是完全的艺术品。
不自觉被他吸引,但是越近看越觉得厚重阴沉,因为他的记忆从不淡却,泪痕不会被风干,血迹都渗透在每一帧画面,声音也回响在每个角落里。
说到底他其实是个笨拙的人,没有洞悉人心的能力,内心充满了被抛弃的恐惧,做不到洒脱,给不了温柔,只能不断地努力,在别扭中找自己的定位,偷偷地爱,隐忍着痛。
满腔的炽热渴望都一一封存着,不见天日。
我特别理解他的求死之心,哀伤、苦痛、悔恨和孤独,不堪与人说,也无从逃离,这样的人生,这样的落语,真的不要也罢。
落语和自己都束缚于寄席之上,都是死神手中恍恍惚惚即将熄灭的蜡烛;都被时间拖拽着,都即将堕入深渊的残躯。
为什么不尽快了断了呢?
终究还是因为爱吧。
不知道是不是找到自己爱人的方式,承受着一切爱下去,就能成为自己憧憬的人,就能在忍耐着等待解脱的人生中,有机会微笑着跟这个世界告别。
死后的那一集哭得停不下来,就像受了一身的伤,终于得到安慰一样。
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事果然就是告别。
这集真的太温柔了,可以抚慰所有屏幕前哭成狗的孩子们。
第七集,讲到助六和美代吉去世的真相的时候想到的了这一句。
同一集,记者讲到了三层境界:我为众人,众人皆我,我即众人。
八代目八云技巧高超,他的落语是务求要工,但难脱匠气;助六天赋卓绝,性格鲜明,但是过于自我,所以会受到作品的局限;与太郎最终达到无我境界,也许会是更进一步。
八代目和助六的落语都是他们实现目的的手段,只有与太郎的落语与手段无关,落语本身即是目的。
与太郎还是太年轻 3算是交代了大姐头娃他爹 师匠老了 哎 4原来银魂里寿限无的梗是这样的 哈哈好长的名字 大姐头也是可怜 明明小时候就在讲落语了 反而现在给娃们讲个寿限无都紧张 与太真是好人 小信名字泪目 师父对于落语消亡的悲观放任有些不能理解 5还魂香 弹幕都在担心师父出事 果然 心中所爱还是她 6物哀 人哀 师匠加油 与太的赖着不走感觉并没有助六出色 主要还是因为焦虑心急吧 语速太快 前半段都听不进去 后半段才融入剧情 7真相 菊那时候真是很开心的说着落语啊 而现在 却孤单落寞的坐在医院长凳上 8这集一下子老了好多啊师匠 与太郎的芝滨 啊 想念山寺宏一老师的助六版芝滨呢 9小系和死神 师傅你是有多愧疚有多为感情所累 10关于新落语 与太郎想要的是女人说起来更适合的 真爱 大姐头和师父终于和解 听着曝尸荒野气氛正融洽 转眼怎么又来到了黄泉路 11但是是最爱的助六来接他 也终于见到了她 都已放下 曲艺场因为烧了也来了这边笑尿 助六讲了个新段子 八云讲寿限无 离开了那个世界 却好像也不是那么糟 拉钩之后 一定要再相见啊 12十七年后 信酱长成了八云的样子和性子 艺名有乐亭菊比古 而三代目助六承袭了八云的名号 轮回和感慨 字幕出来放的是各位的落语片段 嗯 这么好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
ps.小夏对于信爹这段看的我有点迷糊 这 是要搞事情啊 拒绝这段!
时隔三年把昭和元禄落语心中又重温了一遍,精彩更胜从前,淡雅沉郁的晚年八云举手投足依然气韵澹然令人心折。
助六再临篇几乎话话都叫人伤怀动容,既有人生阅历增长伴随的思前想后,也有疫情当下难解的思乡念亲之情吧。
闲话稍歇,想主要谈下这部作品的两个方面。
一是立体的表现力。
原作的漫画固然是精彩的,云田对落语的历史,文本吃得透彻,落语家的人生与落语文本形成互文,相辅相成的处理技巧十分高明,但是介质的表现力对于落语这样的声音艺术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临场感的描写无论如何只能意会,点到即止。
落语家表演时的声与行被禁锢在方寸之间,甚是可惜。
动画版完美补足了这个缺憾,寄席上表演的细节(扇子的敲动,手巾的展开,脚的运动,落语家投入演出时的汗水等等特写),台前台后戏里戏外的生动临场感被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超越了一般现场落语观众能看到的视线(如作品中多次出现的落语家在高座一侧观看同行演出的内舞台视角),从而造就了对落语贴近临场,胜于临场的表现效果。
成为表现这部作品最出色的形式。
二是精妙的回环结构。
整部落语心中被许多读者挂念的悬念(姑且称之)就是小夏儿子信乃助的生父究竟是谁这一点了。
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了解的是,整部落语心中的人物塑造是严格对称且回环的。
整部作品最重要的一个对称结构就是三代助六(落语的创新)与三代八云(落语的传统)这一组人物力量的平衡了,第一代(八云七代目与助六一代目)与第二代(八云八代目(菊比古)与助六二代目)最后都失去了平衡,而第三代与太郎在继承了助六之后又袭承了九代目八云的名号,从而让第一第二代的失衡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的闭环,得到了最终的平衡。
而另一条隐秘的对称结构是血统的对称。
七代目八云是六代目八云的儿子而取代助六袭得八云的名号,八代目八云虽然和七代目八云不是实际上的血亲,但七代目视其如己出,依旧可看作血统传承(同时二代助六依旧失去继承八云名号的资格),而第三代助六同时也是第九代八云的与太郎并没有助六和八云的血统,那血统结构的最终平衡就要从小夏儿子信乃助处着手了,如果拥有真正助六与真正八云血统的话,力量与血统的对称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回环结构。
同时也更凸显了落语的血脉得到继承,同时也拥有创新基因这一主旨,从创作角度来说,绝对是最漂亮的处理了。
粗看下来道德观念比较重的中国读者似乎很难接受八代目八云是信乃助生父这一设定,其实稍微留心一下的话,作者在作品里面或明或暗地点出了这个事实,无论是晚年八云与黑道头目的雨中谈话(八云说欠头目大恩情,头目自豪自己口风紧),还是在八云的黄泉寄席上出现的信乃助(最想让看见自己落语的人,不是自己爱徒与太郎的话,必然是更重要的血亲幼子了),以及最后落语八卦大王樋口老师的明指,小夏不置可否的回答,信乃助生父是八云是毫无争议的。
只不过云田没有刻意点明,甚至制造了不少障眼法桥段来模糊这桩悬案,让读者迷失,也算是创作者小小的捉弄与巧思了。
至于小夏的选择的理由,在先前提到的结构的逻辑框架下,小夏是想通过血统的传承来实现落语的传承,同时也是加深八云与落语与世间的羁绊(小夏:要让那个人有理由活下去,一切都是我自愿的),身负深重情债的八云,面对结合了自己至敬之人和心爱之人的血脉的小夏的请求,无法拒绝,只能任由牵引。
对这位养女,八云自然是无比怜爱的,同时亦怀有深深的愧疚。
人的感情是无法用理性的利刃一一清晰地,不差分毫地切割出来,这份繁杂芜乱的心绪,欲说还休的眷恋,刻骨铭心的伤怀又怎能简简单单一言两语概括呢。
这份羁绊,对八云,对小夏,都是一种告慰,一种解脱。
最后八云榻头小夏温婉撒娇的拜师和八云满溢温和与包容的承认真是无比抒怀宽慰的一幕,八云大师终于可以了无遗憾,也终于卸下了生命的枷锁,得向极乐之境。
(11话真是我看过最美的黄泉路上了,云田老师应是佛门子弟吧)日式文学的唯美,往往来自于稍稍碰触禁忌的那一份物哀之情,对这部作品而言,既成全结构的完美,又增添了余韵,无伤大雅,亦有何妨。
(书于初秋深夜)P.S. 道德观念强的读者请不要太过苛责文学视角的解读,勿强凹
落语是真的美好啊,真的是听着一段落语,就看到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与太郎是真的有这种魔力吧,他的落语就是这样,无我即真我,他自己就是一个载体,所以能把段子里形形色色的人更加完美的展现出来,才如此动人的完美。
小夏终于理解八云了吗?
也许吧,但无论理解不理解,她终究还是怀着爱和感恩去看待八云的,就是嘴上不饶人呐。
八云终于笑了啊,这么多集过去了,终于发自内心的笑了,他的孤寂与悲苦是否少了几分呢?
是否感到了一丝丝的欣慰和温暖呢?
就这样沉沉的、心满意足的睡去吧。
八云终是去世了,但也再次见到了他最想见的人,很开心吧?
看着八云和助六讲落语时门外那如樱花般的飞雪,仿佛一切都染上了万千柔情,当真是令人唏嘘感慨。
小夏会梦到父母和八云吗?
会吧,都被召唤过去听落语了,会很幸福吧?
短短的两断落语讲完,八云终于也要和助六美代吉告别了,他们还能再见吗?
若是成佛,大概还有机会,毕竟拉钩了呢,要遵守约定啊。
人生真是充满了离别,活着的时候是这样,甚至死了也是。
可离别不都是痛苦的,离别里也有希望,有传承,有生与死存在,因此离别不只是痛苦,还有温柔的期盼。
回头看看助六,再回头看看八云,我更加相信这一点。
一个时代终是落幕了,可传承还在,落语依旧被一代代的继承发扬下去,不拘小节的助六、孤独清冷的八云、妖艳痴狂的美代吉、热情真诚的与太郎、坚强率直的小夏,还有那个总是落泪的松田老先生,一切的一切都那么虚幻又真实。
重逢、离别。
那么再见,下次一定要再见!
非常有幸能遇上这部作品,经典!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守旧与新生,人们的温柔以待。八云,从为落语而活自命清高的孤单自嘲到求死一刻为生的挣扎,何尝不是与家人们相互扶持以来的转变呢,你并不孤独啊…之后菊的安然离世,花了整整一集讲去往三途川的故事,对死的诠释充满人文精神,所以也不至于太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本应如此的自然感,这就是人生。落语这样的好东西怎么会消失呢——与太郎,乐观努力脑袋看似单纯却有着细腻包容之心的好男人好父亲,小夏遇上他很幸运,不然和她母亲有些类似的激进性格也许会害了她,最后一集幸福的一家人,不管是人生还是落语都在发展延续,就像樱花盛开的季节总会到来。【ps:信之助长大后不戴眼镜的样子完全是我的菜!可以!
日版的《霸王别姬》,对这类故事不感兴趣呢
我无法接受那个孩子的父亲!!好好的落语成了家庭伦理狗血
「想要一死了之,却嫌这红尘太值得贪恋。」
喜欢上一季同门师兄弟的故事
这是在搞笑吗,这么生硬的强行happy ending,死神的严肃性,艺术性和统一性完全被破坏了,绝对掉档次的低劣编剧,竟然能拿这个分,实在太让人失望了!
可能是我太挑剔,但按风情韵味来说,怎么也比不上第一季。
如果不是因为风格不错,第一部不错,这恶心的第二部不看也罢
没有最后一集可以五分,有了之后我只能三分,神经病日本人,绿帽癖也太严重了,恶心得像是被人吐了一口大痰,倒数第二话是两季以来的封神回,这么好的作品死在那个时候不行吗?非要满足你的下作欲望,所谓的现实感,太恶心人了
无语,日本人也开始伦理大戏了。我的女朋友因为我性冷淡和我铁哥们在一起睡了怀孕结婚跑了我找到他们他们生下了个女孩子这位前女友又跑了跟别的男人在一起然后找到她后她想和我殉情然后不小心和我铁哥们殉情死了我把他们的孩子养大结果他们的孩子想要延续家族血脉和我生了孩子然后和我的徒弟结婚,我的徒弟甘愿当个接盘侠开开心心的又生了个孩子还不知道第一个孩子父亲是我。😊
几代人的命运交织织过了头,后宫王菊比古教你一家三口全拿下
本来就有点神经兮兮的剧情变得更莫名其妙了。。。。男主跟小夏至少差了二十多岁吧。。。?怎么在一起的???
这部番厉害的地方在于不卖设定不卖梗。而靠扎实的剧情和声优出众的表演塑造角色陈述故事。世事沉浮,喜怒悲欢,都仿佛在那几声三味线响中化作稀疏背影和一声叹息。
三星半……这个结尾莫名的无法接受。11集就结束很好了,这个12集加的太鬼扯,信之助这条线更让我感觉是恶搞
自以为孤身一人,实则难断尘缘
节奏崩坏严重,好几话之间根本连不到一起,八云的救赎也缺少铺垫的篇幅,叙事流畅性很差。煽情过于强行,剧情与台词也过于刻意。主要角色魅力严重下滑,小夏的很多情感与行为不知所谓,与太郎的接盘更是莫名其妙。新之助是八云儿子的暗示几乎毁了辛苦塑造的八云形象。尽管总体素质大体还在,但第二季带给我的观感远不如第一季。相比第一季的惊艳,助六再临篇着实令我失望。
不感兴趣
冥途的幽会,疯狂而隐忍的情意。听到山寺宏一和林原惠美所配的逝者,很奇怪地,脑海中浮现的却是spike和faye、加持良治和绫波丽的面庞。
最后那个接盘暗示太恶心了
嗑不动里面的任何cp,很奇怪的关系,友情、爱情都很奇怪,菊比古最爱的是助六,但是又对美代念念不忘,助六抱着美代吉殉情,菊抚养他们的遗孤小夏,菊跟小夏生了信之助,菊、助六、美代吉这仨人奇怪的关系最终共生锁死了,信之助有他们仨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