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了,横竖睡不着。
首先讲讲我的故事。
今年夏天7月底,我在南京出差,突发癫痫,半夜被同事发现叫了救护车,急诊打了安定,然后又转了次院。
当时情况很糟糕,因为身体各项指标紊乱,主治医生一直问有没有给我做过心肺复苏,她害怕当时急救导致心脏受损。
我因为药物以及发病的缘故,对当时情况记不太清,但是我还是记得那种笼罩在死亡的恐惧之中的感受。
后来,所幸心脏没有大问题。
癫痫却成了我摆脱不了的梦魇。
我没有家族病史,也没有明确诱因,辗转多家医院也没有找到原因。
我真的很理解林逸活在扩心病阴影下的感觉,剧里看到他能走出来很治愈、很幸福。
我生病以后,我的人生被完全打乱了。
我也不敢去尝试亲密关系,遇到喜欢的人会告诉自己“算了”,真的自己都这样了,不敢去耽搁任何人。
我当时看剧看到一条弹幕,说自己有癫痫,好像看到了自己。
林逸真的很容易让我带入自己,我基本大多数休息时间都在跑医院,一个人在外地,其实身边没有家人,出点事也不敢跟家里人说。
我有时候很痛苦,为什么我总是很倒霉,命运为什么就不能稍微对我好点。
我原来其实对生活有很多期待的,生病以后我的职业生涯,我的生活其实基本都毁了。
有时候有点不舒服的时候,总害怕自己发病,怕被人看到,当然医生说正常治疗这个基本概率很低,但还是患得患失,毕竟想要个体面和尊严吧。
很喜欢这部剧里的医患关系。
我在南京住院的时候,遇到很多很好的医生和护士,当然同病区的爷爷奶奶也都很好。
我的主治医生我一直留有她的微信,因为我当时异地就医,后来我在西安复查的情况,都会发给她,她都会给我建议和回复的。
病区的护士我都很熟悉哈哈,因为我刚入院意识模糊,记不清人和事,所以她们让我试试出院时候能不能记住所有人的名字,出院的时候我还真记住了。
因为我当时住在老年医学科,病区爷爷奶奶八九点都睡了,我真的睡不着,就经常在护士站和值夜班的护士说话,也问问我的情况,她们会给我说我刚住院时候的情况,说我当时情况很糟糕,鼓励我好好养病。
我记得有个很漂亮的姐姐,大家开玩笑说她有车有房猫狗双全,我做了两次小手术,抽脑脊液,都是她护理,她跟我说头不能高于腰部,我给她说伯努利定律,哈哈哈总是很有趣。
出院后她打电话做评价,我说我听出来了你是谁,她说录音了要正经点哈哈,当然也不是官方那种,可能只是病区做的出院后的评测,后来南京卫健委的我还是给了大家好评,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也值得尊重。
另一个印象很深的护士应该年纪稍长,有时候还会请我喝奶茶,她家孩子都读高中了,她总鼓励我不要太在意,该谈恋爱谈恋爱,不要辜负年华。
我记得出院那天少拿东西,因为有人忘了给我开,然后她给我发了顺丰,我记得我一直喊她“杨老师”。
在离开医院的时候,我给所有人留了张明信片,是我前一晚去先锋书店买的。
我记得明信片上写着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话“没有人可以富有到赎回自己的过去”,好像很切合我的故事。
林逸的故事里,我有太多共鸣。
我感觉医患关系,同事之间关系都拍的很真实,没有脱离实际,扎根生活,而不是像浮土一样。
最后希望故事的尽头,“林逸”长命百岁,和和美美。
而很多人都是“林逸”,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的人生,遇到能吹走阴霾的龙卷风。
期待医学进步,攻克各种疑难杂症,还有医护人员得到更好的待遇和足够的休息,还有医疗资源分布更合理。
国内最好的行业剧之一,国内最好的医疗剧,没有之一。
虽然不能挑战神一样的《白色巨塔》,但它已经在直追并接近可以和日韩的善良医生和机智医生等相媲美了。
这么说有点溢美之嫌,专业性当然离机智医生还是差一些(那是堪称可以当医生的专业参考片来看的),但是就出生在医学世家的俺看来,已经很棒了。
而且毕竟是在吾国的场景语境里,现实感和亲和力很好。
也较易产生对医患双方的同理心。
剧本可谓不错,国内很少有细节这么扎实的,看得出来是通过一阵近距离观察才能写出的本子。
演员应该说很不错,尤其是饰演患者的演员们。
他们实际上也是每一个剧段的主演而不是配角,简直可以说是挑起了每人那几集的担子。
至于全剧主演,毛晓彤让俺有路转粉的感觉,简直把可爱的科室小太阳演活了。
赵又廷演得很稳,金世佳演绎有点单一,略逊一点,但是,但是其实他更像一名医生,尤其是急诊或外科医生。
让我不禁想起亲友里的某些副主任医生。
包括陈昊宇,也把律师那股又毒又独的劲儿演出来了。
对了,片尾曲唱得很好,才发现是黄妈唱的。
有这么好的基础,应该会有续季。
似乎第二季已经确定续拍了。
期待。
近几年看过最好的医疗剧 没有之一内地的职场剧终于不悬浮了从行业专业性 真实性 故事设定 人设 叙事及演员来说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剧集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意义世间百态 人情冷暖最残酷的现实 最复杂的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总能戳进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一直很爱群像戏人物是立体的 是有血有肉的仿佛他们都生活在身边我会记得杨阿姨会记得蔷薇 记得花儿记得宋星岩和妈妈 记得彩云记得他们带给我的温暖和感动严重怀疑编剧团队里有余华老师大哥加史铁生配上黄妈的bgm催泪buff加满一边心疼眼霜精华强忍泪水一边在下一秒泪流满面编剧很懂怎么刀人整部剧对医疗细节的把控足以见剧组和演员的用心一个沉稳内敛细心周到一个傲娇纯粹天才圣手一个活力阳光温柔治愈兄妹狗子三剑客既互补又在互相治愈不断成长他们的日常我能看100集都不腻结局he 请放心入坑因为这部剧get到了金世佳这个宝藏演员身高190+ 难得的少年感和叔系感并存 傲娇纯粹 林逸本逸2G网冲浪 游离在娱乐圈外面日常不营业 只想好好拍戏思想有深度 活得又很洒脱real幽默搞笑而不自知 爱了“问心 谁问谁的心是医生问病人的心当然我们去给他看心脏的病那何尝不是病人来问医生的心何尝不是我们拍这部戏来看观众的心”——金世佳借用剧里的话祝大家 顺顺利利 长命百岁
很爱群像
东立三剑客第二部见
提到电视剧中的怼王,你会想到谁?
是《知否》中的大娘子,还是《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
是《情深深雨蒙蒙》中的杜飞,还是《都挺好》中的苏明成?
最近,央八播出了一部新剧,里面也有一个一言不合就开怼的角色,而且非常暴躁,某瓣上不少针对该剧的差评都是源自于他。
剧集开播后我也很快就去看了,索性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部由赵又廷、毛晓彤和金世佳主演的医疗剧——《问心》
应该说,在国产医疗剧这个领域,品质不错的确实有几部。
比如,由《重案六组》原班人马出演的《无限生机》,被称为中国版《急诊室的故事》,是不少人的学医启蒙,某瓣评分高达9.2。
比如,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医生职业生活的《医者仁心》,它把尖锐的医患矛盾进行了系统的展示与分析,深入描绘了医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再比如,由六六编剧, 海清、张嘉益等人主演的《心术》,反映了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也算让观众看到了医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只不过,在这些靠谱医疗剧之外,还有很多剧,就和那些披着职业外衣的恋爱剧一样,让医院成为了主人公打情骂俏的背景,专业方面的bug更是非常之多。
具体有哪些剧我在这里就不点名了,小伙伴们想说的话,可以留言分享下你印象中最不能忍受的医疗剧。
好了,回到今天的重点,这部《问心》的质量如何?
还是一部悬浮的医疗爱情剧吗?
为了方便理解,我先就着前几集的内容,讲一讲该剧的主要设定和一些情节,大家感受一下。
故事发生在东立医院的心脏中心,主角有三个:赵又廷饰演的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周筱风,技术精湛,做事谨慎,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医德医品上,他都无可指摘。
非要说有什么问题,那就是他给人的感觉比较沉闷,不怎么爱表达,对任何人都表现得很疏离冷漠。
毛晓彤饰演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医师方筱然,温暖善良,坦率真诚,兼具理性的判断力和稳定的情绪内核,是个能感染所有人的小太阳。
她刚刚来到东立医院没多久,非常崇拜周筱风,只不过,她并非普通的迷妹,而是周筱风同母异父的妹妹。
金世佳饰演的心外科副主任医师林逸,医术方面非常高超,属于妥妥的天才,在治病救人方面,信念感极强。
但与此同时,这个人还有个毛病,那就是过于自我中心,看谁都不顺眼,凡事“只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稍有不爽就立马开怼。
自打他来到东立医院,状况是一出接一出,医院里人人称赞的周筱风,还成了他的重点关照对象。
起初在到医院上岗的前一天,他带一个大叔来看病,把对方交到了周筱风手中。
只可惜,无论周筱风怎么强调病情的严重,怎么劝说大叔住院,人家压根就不听,后来还随便留了个假电话号码自己找机会溜了。
结果第二天,大叔的病情急转直下,最终因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在林逸看来,这就是周筱风的不负责所导致,于是他分分钟开启怼人模式,对着周筱风就是一顿疯狂输出:你为什么放他走?
为什么明知他有心梗危险,留他一人在诊室,哄着他,扣下本子,和家属交流,办法有的是,我是不是特别强调,拜托过你?
见周筱风解释还有很多病人要去管,不可能把所有心思放在一个不配合的病人上,他直接开喷:你的意思是因为你很忙所以大叔死了活该?
从刚才到现在你一直在强调没有责任,流程规范,但现在的事实上病人死了,一个本来不应该死的病人,因为你的不作为死了!
大叔死了的确是悲剧,但完全把责任扣在周筱风头上,这无异于林逸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人。
咱就说,大兄弟你能不能讲讲理?
对于大叔的死,周筱风也很是自责,所以面对大叔家人来医院讨说法,内疚不已的他选择诚恳道歉。
在这个过程中,方筱然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不是她戳中人心的安慰和劝解,大叔家人的情绪不可能得到舒缓,也更不可能会接受调停,去了解大叔死亡背后他个人本身的一些情况。
虽然大叔的事平息了,但还没消停多久,新的状况又出现了。
两三天前,一个女孩陪父亲来看病,当时周筱风诊断对方为冠脉综合征,开了些药第二天就让他们回家了。
没承想, 如今女孩父亲突然病发需要手术,而作为主刀医生,林逸的诊断结果是A型主动脉夹层,并非冠脉综合征。
听闻这话,女孩悲愤交加,转身便投诉了周筱风。
以周筱风的专业水平来讲,他是不可能判断错误的,所以眼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病人出院后才出现了夹层。
对于这种解释,林逸不以为然,一开口就是阴阳怪气:他这是命大,误打误撞进了我的诊室,如果遇到哪个经验不足或者马虎的大夫,他就完蛋了。
大叔的事情才过去多久,你周筱风怎么就这么心安理得?
一个主任劝他说话不要带情绪,他倒好,当场来个上纲上线:我没情绪化,我实话实说啊,他现在的行为,说好听了叫延误病情,说难听的就是再一次草菅人命!
见状,另一个主任也忍不住牢骚了两句,说林逸“真的是天才,对同事不尊重,也没把医院的百年传承(指不妄议他医长短)放在眼里”。
就这,林逸自然要发起反击:我就奇怪了白主任,你怎么那么喜欢百年传承啊,那您出门别开车,直接坐马车呗,现在的问题是病人差点丢了命,他凭什么不能知道实情(指被误诊)?!
最终,直到女孩父亲出院时的CT显示他那时的确没有出现夹层,即周筱风并没有误诊,林逸才终于肯罢休。
除了以上这些怼天怼地的行为,在后续剧情中,林逸还做了一件所有人都反对的事——违反规定,不经过非创伤性血管成像就给病人做手术,此举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具体怎么回事,限于篇幅我在这里就不详聊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剧里看看。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为什么林逸这个角色非常招人烦了,他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刺头,凡事都是别人错了就他对。
单就这一点来看,这部《问心》在林逸的人设方面,的确有些欠妥,非常不讨喜。
这种为了戏剧效果给天才一个极端性格的人设,是一种很套路的手法,而且客观上让剧本出现一定的失真。
只不过,仔细想想,我多少能够理解编剧为什么非得把林逸这个角色写成这样。
一方面,就本剧的前几集来看,主体的故事内容基本围绕着病人、医生、手术而展开,并没有伪职场剧里那些爱情戏码。
因此,想要有足够的戏剧张力,推着剧情继续走下去,就必须找其它剧情线设计冲突,令情节可以跌宕起伏。
另一方面,剧集明显想要沿着一个非常典型的戏剧结构去做戏。
概括起来大概是这样一句话:性格迥异但势均力敌的两人,从针锋相对到彼此欣赏,最后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
事实上,在前几集中,这个苗头已经出现了。
他们都见识到了彼此的水平,都看到了对方优点,也多少更了解了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还有共同努力的目标。
除此之外,林逸也终于有了一定的成长,他意识到自我中心、个人英雄主义的错误和可怕,开始明白医护人员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
当剧集来到第九集,他讨人厌的指数,较之最初降低了不少。
对应的,经过这段时间,作为i人的周筱风也渐渐向同事们敞开了一些心扉,苦大仇深的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讲到这里,有一个前面没提的点可以补充了,之所以周筱风会形成现在的性格,其实同他与方筱然共同的母亲关系很大。
早年间,母亲为了事业抛下了他。
这给他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创伤,直到现在都没有原谅母亲,与方筱然也保持着一定的疏远感。
方筱然把他当做偶像,想要让他敞开心扉,一直在努力促成他与母亲的和解。
可以预见,随着剧情的展开,在方筱然和林逸等人的影响,终究有一天,他能够彻底地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修复。
整体而言吧,个人认为这部《问心》在近些年的国产医疗剧中,算得上是有诚意的那种了。
它的确有着它的不足,除了前面提到的人设不讨喜以外,在我看来最大的不妥是煽情有些泛滥。
这种煽情,不仅仅存在于主角相关的情感上,还存在于那些病人和他们的家属。
结果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你就听到一首似乎想要催人泪下的歌曲,还是自带MV的那种。
但即便如此,相比那些粗制滥造的医疗爱情剧,本剧的用心还是肉眼可见的。
首先,剧集的灌水情节较少,手术戏则非常多,而且在专业上经得起推敲。
无论是场景搭建,还是医疗道具,甚至是演员在手术中的动作,都有着足够的真实感。
根据网上资料,编剧在写剧本时走访了十余家三甲医院,剧组自己搭建了整整8000平方米的医院实景,就连手术戏拍摄时,都有资深医生在旁专业指导。
另外,医院是一个可以由小见大的地方,非常值得挖掘。
在本剧中,医院里病人和家属,构成了一个个形形色色的人物,从中可以看到了当今社会的百态人生:有公司不给员工缴社保,当员工重病第一时间停发工资;有女人生死一线,丈夫却担心她治好后能不能生孩子;有大老总来做手术,巴结的、谄媚的的纷至沓来;
还有医患纠纷、收受红包等等问题,剧中也进行了一定的呈现和探讨。
综合来看,我的评价是,该剧并非有些网友口中的悬浮剧,但它的确是为了戏剧化牺牲一些合理性。
如果你喜欢医疗剧,打发时间看一看它,应该是不亏的。
最后,对于这部《问心》,你有什么想说的,点赞关注顺便分享一下吧!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沼泽
《问心》还没看完,方筱然已经成为了我的理想型。
即便我是取向正常的女孩子,即便这是一部医疗职场剧而非偶像剧,当镜头里出现方筱然,我还是会疯狂心动。
吸引人目光的首先是好看的皮囊,方筱然长相甜美,每天还是乐呵呵的,外表就是让人舒服有亲切感的。
其次,她有一个好心态。
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以豁达的态度看待问题,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总有办法排解苦闷。
自己保持快乐的同时也能把好心态传递给别人。
第三,有同理心。
在医院工作见识了太多生老病死,方筱然还能保持善良,心思细腻,尽可能为病人寻找生的希望。
第四,专业能力强。
面对别人的质疑,用实力说话,遇事沉着应对,保持专业判断,紧急时刻也能沉着应对。
第五,认同自己和他人的价值。
不歧视他人,不贬低自己。
林逸在问她为什么不做外科大夫上台做手术,她认真回答术后监护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她在术后监护的工作中同样获得职业工作的满足感。
很喜欢看剧里方筱然说话不急不缓有理有条地把事情和道理讲清楚,说明白,毛晓彤的台词功底也很好,吐字清晰,富含情绪,也让方筱然这个角色更富有生命力。
温柔又强大,情绪稳定还能积极影响他人,这样的女孩子谁不心动啊!
心外科: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修复置换手术,心室动脉瘤切除术,心脏大血管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移植。
心内科:主治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等内科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也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射频消融术。
青岛拍摄,病患根据症状自己做医疗判断容易漏诊。
医生与同级、师傅、上级医生的关系,医患关系,不同手术方案,人情冷暖。
患者自作聪明以为大脑与心脏距离远,心脏手术前隐瞒大脑病史。
国内一线医生高压高强度,一上午门诊50个病人,一个月80台手术,做各种报告,每天早晚查房,论文和科研任务。
12、13集封神:组长主刀一助二助主麻副麻体外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病患病人家属群像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人的选择与努力都是这场天时地利全都处于最不利的战斗最终取胜不可或缺的一环。
病人家属审慎又开放的态度和最终无条件的信任是手术团队配合外的另一关键。
两集展示出的善意、信任、理解、合作与宽容才是人类文明延续至今并将继续发展的真正力量。
衝著國產第一部高分醫療劇慕名而來,若只看前10集便評斷的話只能說編導在建構人物以及戲劇衝突上還是過於稚嫩且刻意,金世佳飾演的林逸開篇武斷又橫衝直撞的性格無疑會勸退不少觀眾,且本劇作為醫療劇對手術鏡頭有意無意地迴避,血腥鏡頭的模糊處理,對比日韓在醫療劇上透過驚心動魄的手術場面所追求的寫實,本劇的軟迴避可說是令人失望。
但這不代表本劇再也毫無優點,相反地編導似乎也深知手術場面寫實度的不足,後面集數加強了醫生與病患之間的互動,捕捉其中的人情味在,加強醫生與病患、同事與同事之間的情感連結,好醫生的定義在趙右廷飾演的周主任一角上持續探索著,看這部劇也看明白為何趙又廷是陸版《我的大叔》的不二人選。
他在這部的角色隱忍、克制、壓抑,斯文又哀傷的神情配上他那一身的成熟大叔味,不得不說真有李善均的感覺。
初次看趙又廷演陸劇,該角氣質與他吻合,後半集數的故事隨著金世佳的角色性格逐漸討喜也變的好看起來,人物塑造以及情感都有其動人的時刻。
劇名《問心》取的很好,圍繞在心內科與心外科的醫生故事,不求功名利祿,只求診治病人問心無愧,做好醫生的本份。
雖然本劇仍有不少不足之處,但作為看的第一部國產醫療劇,劇作上的完整還是值得鼓勵,聽說本劇已續訂第二季,希望第二季能將第一季的不足改善,大膽地走向不迴避血腥鏡頭的寫實醫療劇路線,屆時本劇絕對會是不輸日韓水平的國產醫療劇。
PS:周雨彤在最後幾集出現客串病患,看到周姐好開心🥹,希望未來有機會成為第二季的常規演員。
《问心》即将迎来大结局,周筱风(赵又廷饰演)和陈玥(陈昊宇饰演)律师,也终于分手了。
不管大结局,最后他们会不会复合,我个人感觉他们都不是一路人,也不存在是什么“互补”关系。
一个慢热的人,和一个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是不适合一起过日子的。
周筱风的性子就是属于慢热型,陈玥则属于“三分钟热度”的一见钟情。
陈玥起初看上周筱风,大概率就是因为对方长得好看。
这种“一见钟情”的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
陈玥只不过靠起初的热情,脑补了她和周筱风热烈的爱情故事。
但是,现实很残酷。
陈玥高估了自己的热情,低估了周筱风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
其实,他们只要性别互换,问题就很明显了。
假如陈玥是男生,周筱风是女生。
那么,陈玥做的事情,就是一个“渣男”的惯用手段了。
她先努力把慢热的周筱风追到手,周筱风也慢慢做出改变,陷入爱情之中了,周筱风已经在计划着他们的未来,她却计划着离开。
突然,她像“渣男”一样说对不起,我们不合适,我们分手吧。
硬要开始的是陈玥,硬要结束的也是陈玥,她说不是周筱风的问题,可谁被这样对待,会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
恋爱是双向的,能改变的也只是情感上方面,而不是工作方面的。
陈玥追求周筱风的时候,周筱风就是这么忙碌,周筱风没有瞒过他。
他作为医生,就是时间不自由,可他已经把剩下的时间都给她了。
再加上,周筱风遇到的事情,都是不可抗力,作为医生,总不能丢下生命垂危的病人,去谈恋爱吧。
陈玥归根究底,不就是因为想去国外深造。
所以,她冠冕堂皇的为自己找一个分手的理由。
如果没有出国这个事情,周筱风已经慢慢活成她希望的样子了。
她随口的一句想看《猎罪图鉴》,他就记在心里,这本身就是周筱风不擅长的事情,但是他为了陈玥,勇敢迈出了第一步。
陈玥做微创手术那里,周筱风是上班时间,别说是医生了,你就是个普通上班族,你也不可能上班时间,突然跑去陪女朋友做手术。
你真的非常希望周筱风陪你,你就找个他休息的时间去做手术。
周筱风都已经为了她,作出改变了,她后面却说:“我们都有自己的轨迹,并不会为了爱情偏移。
”
陈玥的问题,就是陷入“自我怜悯”之中,无法自拔。
我原本还觉得她是周筱风的良配,因为拥有清醒的大脑,所以可以理解男朋友作为医生的难处。
但是,她拥有清醒的大脑,主要是用来考虑自己的未来。
很明显,她的未来里是没有周筱风的,就像她之前劝方筱然时说的,要享受当下,享受爱情的本质。
所以说,她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去招惹周筱风。
如果性别互换,陈玥早就被骂是“渣男”了。
陈玥要是大大方方承认自己不爱了,腻了都行。
这样让周筱风能知道,是你的问题。
可是,她非要让周筱风觉得,是他给不了你想要的爱情。
周筱风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太敬业了,他太对病人负责了。
如果说陈玥,是因为其他理由,哪怕她直接说,我想去国外深造,我想追求我的事业,我都能接受她提出分手。
可是,她就是不承认,不爱了就不爱了,偏偏要说得跟还深爱着他,不得不分手一样。
总之,她就是“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而且,还要把整件事情,“包装”成是周筱风的问题,是他工作太忙了,导致陈玥不再需要他了。
嘴上说不是周筱风的问题,结果事事都指向了周筱风。
周筱风还是另寻良配吧,找个跟妹妹性格一样的,懂得包容和理解的,或者找个像一宁一样,能理解医生的工作和生活的。
你是观众眼中没必要存在的cp线,你是始乱终弃不负责任的虚假大女主形象,你是没有角色弧光的扁平工具人,甚至还有点让人讨厌。
但是我知道,你是编剧为了让男主的形象立体饱满而塑造出来的角色,你的存在依托于男主,你的家庭你的背景你的故事都不重要,你只需要记得你的任务是对男主一见钟情,并且要对他死缠烂打,等融化了他武装起来的坚硬外壳,得到他的心之后,再狠狠抛弃。
在这一过程中观众再一次加深了男主外冷内热的反差印象,会心疼会怜惜,这样编剧的目的就达到了,你也就可以下线了。
原本只是编剧偷懒套模板的一次人物塑造,你也许并没有放在心上,你只需要扮演好男主的女友,女主的嫂子,台词永远围绕着男主打转就好了。
但是你可能没有想到有一位小女孩非常喜欢你,在用浓烈的情感爱着你。
在剧本上文字的空白中,在编剧没有想到没有着笔墨的地方,她找到了你的闪光点,她摸索着向你走来,她比男主的角色更愿意去了解你的过去和未来,只有她真正地看见了你,穿透过次元的壁垒触摸到了你的灵魂。
她为你写了一封信:
—————————————————问心这部剧确实好看,职场部分很感人,也有一定的生活厚度,如果编剧点到为止,那对我来说应该是一部九分的剧集。
但是国产剧的男女主怎么能不谈恋爱只谈公事呢?
所以编剧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有女性意识的人不难看出,虽然编剧给了方筱然近乎完美的人设,但实则最爱两位双男主。
主角性格中缺陷的存在不是为了让观众讨厌他们,是为了让角色有人味,是为了先抑后扬,是为了铺垫成长的过程所服务的。
不仅陈玥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方筱然也没有,方筱然作为女主,亲情是与男主一绑定的,爱情是和男主二挂钩的,她的人生中没有属于自己的困境,自然也不需要突破和成长,因为她一直都是那么温暖阳光的小太阳,她的角色意义就是为了服务双男主而存在,和女二陈玥的聊天也离不开两位男主。
所以我认为这两位女性主角更像是为了过审和服务大众而存在的,实际上编剧磕的是双男主相爱相杀相辅相成的羁绊与情谊(客观来说演员表演上的问题确实有,作为非科班,歌手出道的陈昊宇来说演员之路还需要继续努力,请大家给她一点时间💪
在四五天时间里面看完了这部三十八集的大型国产医疗剧,出乎意料的好,很久没看到过如此制作精良、诚意满满、如此贴近现实生活、又具有如此深刻的社会意义的国产剧了,流了很多眼泪,也得到了一些鼓舞。
首先在制作方面,能够感受到主创人员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用心和诚意。
医院的每一个场景、道具和布景的每一处细节,都能在现实场景中找到出处,比如擦手纸盒上的标语“一次只取一张”和张贴在旁边的“七步洗手法”,比如ICU电脑键盘上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而包上的透明薄膜,比如关于夜班的迷信和一些“行业黑话”,比如被院长顺走的蓝黑笔,比如在各种碎片时间看的公众号上的专业文章,比如出问题时总被敲打的打印机,比如每次接触患者前的手消……包括各种医疗仪器、检查检验报告、影像资料,还有病人的症状、体征、医生的查体、专业术语,都是完全出自真实,毫不糊弄,甚至能够把每个案例当作一道病例分析题来分析、思考。
细节之丰富、之贴切,让我这种“业内人士”都挑不出毛病,而因为这些细节而营造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让你很难不对这部作品产生天然的好感。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不符合现实的地方,比如全片最大的bug就是,在这样一家顶尖三甲医院,主角作为副主任医师不仅没日没夜地上班、冲在临床一线,还要值夜班,这是和现实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除了制作精良,这部作品更加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真实地展现了在医院这样一个特殊场景之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矛盾、痛苦、挣扎、纠缠、牺牲、奉献,它以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呈现了医护和患者之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以及医疗从业者同行之间、一线医疗工作者和上级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那些或美好、或丑恶,或纯粹、或复杂的联结,甚至直接道出了公立医院相较于私立医院固有的弊端,更甚至毫不避讳地说私立医院能够建立一种更为理想的医疗体系和医患模式。
这种主题表达对一部大众化的通俗作品来说其实并不讨喜,因为你能从中看到一个人的无知如何造就了他的苦难,这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对社会中一部分人来说是很残酷、也是难以接受的。
但主创团队仍然选择进行这种表达,这在表达空间日渐收紧的现在,已经足够珍贵。
这部作品在另一个方面的主题表达更为动人,那就是我们向来缺乏的关于病痛和死亡的教育。
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和所爱之人的病痛?
我们如何与亲人和爱人告别?
我们如何带着失去至亲至爱的痛苦活下去?
我们如何带着家族遗传性疾病的厄运好好生活?
可能有先天发育异常的胎儿是否要生下来?
我们如何看待一位艾滋病患者?
我们如何接受生命的“无意义”?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很高兴看到有一部作品愿意好好探讨。
周筱风说:“理论上,我们都是靠概率活着。
”我惊讶于在今天有一个电视角色直接道出了这个残酷的真相。
是啊,生命本身就是由无数的随机数组成的,疾病和痛苦也许就是没有理由、找不到原因,它就是这样降临在了某个人身上,我们能做的只有面对。
就像这部剧的主题曲唱的:“生死离别,若不由人选择,那就向前走。
” 最后摘抄两段剧中提到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的段落: “ 窗外的小花园里已是桃红柳绿,二十二个春天没有哪一个像这样让人心抖。
我已经不敢去羡慕那些在花丛树行间漫步的健康人和在小路上打羽毛球的年轻人。
我记得我久久地看过一个身着病服的老人,在草地上踱着方步晒太阳;只要这样我想只要这样!
只要能这样就行了就够了!
我回忆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是什么感觉?
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是什么感觉?
踢一颗路边的石子,踢着它走是什么感觉?
没这样回忆过的人不会相信,那竟是回忆不出来的!
老人走后我仍呆望着那块草地,阳光在那儿慢慢地淡薄,脱离,凝作一缕孤哀凄寂的红光一步步爬上墙,爬上楼顶。
我写下一句歪诗:轻拨小窗看春色,漏入人间一斜阳。
…… 晚上朋友们走了,在小台灯幽寂而又喧嚣的光线里,我开始想写点儿什么,那便是我创作欲望最初的萌生。
我一时忘记了死。
还因为什么?
还因为爱情的影子在隐约地晃动。
那影子将长久地在我心里晃动,给未来的日子带来幸福也带来痛苦,尤其带来激情,把一个绝望的生命引领出死谷;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会成为永远的珍藏和神圣的纪念。
”
成片质量极大超出预期。一是选角非常精准,让赵又廷演冰山脸,让金世佳演毛头小伙,都很合适。二是剪辑十分凌厉,几个镜头就把出场人物的性格和关系全给交代清楚了,原来国内团队也是可以把医疗剧做好的。三是非常符合实际,真实医院的环境就是透着陈旧感和乱糟糟的。四是戏剧冲突强而且充分点题,问心后面2个字是无愧,医生究竟是应该看淡生死,始终保持极端的理智与对医术的尊崇,还是应该始终设身处地的和患者共情,始终做到用情感去疗愈,这部剧把医生职业道德和人伦之间的徘徊与冲突给呈现出来了,个人认为达到了一般医疗剧没有的高度,值得8分以上的评分
金世佳.....真的很招人烦......他的演技让人一看就是演的,一点也不自然,做作浮夸,如坐针毡,如鲠在喉,而且他演的角色的人品很有问题!小人!
感觉烂尾了,尤其是哥哥的女朋友出来之后,真的是很奇怪的设定…晓彤演的小太阳角色过于正面了,感觉她好像没有自己情绪一样…
从网传的时候就点想看了因为金世佳,他真的挺适合这个角色的,造型太好看了颜粉很满意~and发现赵又廷演戏不错。可其实我真不咋喜欢国内的医疗剧,谁懂,太理想太套路化了难免就有点做作。还是有看哭的,就是林和方的感情线开始的莫名其妙突然就要死要活了有点难以代入,十分不理解林逸因为自己有可能确诊就非要拒绝方筱然,感觉最后就是为了虐而虐……
还可以但又有点隔靴搔痒
好看,剧本很扎实。爱上赵又廷🥲
和爸爸妈妈一起看
不错了,能看出来确实是有医学考证的,就是这拍摄的手术画面都被糊掉了……主角们毫无道德瑕疵,甚至没有生活习惯瑕疵,只有家庭或者遗传病带来的性格瑕疵。甚至那不能算瑕疵,最多算特点,略有可惜。每次剧情给角色带来的挣扎超不过三集,真实情况里的冲突应该会更激烈,影响更深远,而且责任也不可能全在患者方。不过赵又廷和女律师没走到最后这点挺好。另外如果把毛晓彤的剧情干脆写成不幸感染艾滋也挺好,但是今晚最后一集还是相对大团圆了。这戏青岛拍的,城市风光挺好。演赵又廷的老师的演员这次又演了一次反面角色,这次还是全剧唯一反面角色……金世佳的娃娃音绝对会限制他的发展……
tans能不能别让自己哥哥难做人,两个演员很好,关系也很好,粉丝别发疯影响好剧
这剧中的职业女性闪闪发光:①有脸②有职业表现③没有陷于性缘关系④从学生到见习到主任到专家再到大拿,各个阶段的女性都有。陈冲、周雨彤、毛晓彤,都是长在我心尖上的样貌。
尬尬的,个别角色演技堪忧,跟纪录片比差一大截。
没啥意思
看了2集,受不了台词和演员小传(maybe演技问题),当观众傻子,脚趾扣地的愚蠢,人物没有复杂性,反正主旋律,患者不会死,总能在医生冒着风险的责任下,化险为夷。
有这样的医生吗?是这样的流程吗?飘得挺高啊这剧
7.5/10 24集体量会更好,比如感情线砍一半。
守护问心一片净土🙏檀丝给问心打一星和给猎罪打一星的黑粉有什么区别,人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国产医疗剧里这种将道德捆绑专业的,就只需要豪斯的一句话:医生治的是病,不是人。
真的会喜欢周筱风这种默默做事,只在该表现的时候表现的人,魅力拉满。
林毅太伟大了,病人不配合是不是要把他绑在病床上,那边有个心跳停了的病人不去抢救吗,林毅你是天使下凡还是圣母附体啊?站在道德制高点就是牛逼,你当时怎么不因为周老头的原因不去看你哥呢,你咋不给老头子交了钱再走呢,第二集还特么在那说应该晚一会再走
金世佳扮演的主角成功的把自信,演绎成了张狂、傲慢、冲动、暴躁,在治病救人前应该自己去精神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