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来自一部很复杂的片,草莓百分百,说它复杂,是因为其实它很烂,可是它又有让我不想百度想一句一句地暂停、记下的东西……据说明天是六一儿童节,我突然想起来六年级的六一,我们小学搞表演,发奖状,然后我只得了一三好学生的称号,我的“死敌”评了个十佳……然后的然后,我把奖状撕了啊!
撕了啊!!!
我好热血好牛逼好有上进心好难理解啊!!!
唉……花儿,不晓得你会看到不……呵呵呵呵呵呵是不是初中生就已经不放六一的假了啊,忘了,好吧,童年就那么几年而已……我玩过魂斗罗,钓过龙虾,偷过桃子啥的,吃过小浣熊、跳跳糖,被我爸收拾过,疯玩一整天不敢回家过,被老师打手心过,考过一百分,当过小组长,在墙上写过XX喜欢XX、XX是个王八蛋……记得当时年纪小,他爱谈天我爱笑。
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童年好像是很久很久的事了,青春也快没了……奔三路上我再次苦逼了……那么,以下您觉得青春是什么啊?
啊?
青春?
青春就像我这样得分谁来问,老太太来说青春就是她小时候,小孩来说就是过些日子,对你来说就是你目前要完成的愿望(郭德纲)青春就是勃起的生殖器收集一万个易拉罐,当国家主席青春就是啤酒加羊肉串我觉得像我的话就是耽误逃课交假条呗,还能是舍呢吗逃课呗青春就是每天早上起来发现,咦,脸上还有青春痘青春是什么啊,我操疯狂的追一个女孩,疯狂地喜欢一个男孩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胖而短暂的活着(%>_<%)青春就是手牵手坐上了都不回头的火车青春就是在海边高呼,啊我觉得这个题目太大了,你哪怕加一个字说你对青春期怎么看呢包含了荷尔蒙,包含了一种反叛,包含了一种力量,包含了那种破坏欲燥,就得燥,对,谁在乎那一点点伤悲一个词?
颓废么?
信仰自由彪悍甜蜜乐,如果长相的话就是……帅有标答么,有标答么哥们你觉得青春是什么啊?
收姑娘呗操!
我说的呢是感叹词,语气词,她说的是动词。
我说的也是感叹词,为毛我是动词啊。
她说的是动词,绝对是动词好好的珍惜生活,因为我们会死很久是最浪漫的事还是最浪的事啊浪过,浪过但是浪漫……哎,怎么解释浪漫这个词呢最浪漫的事情生一个孩子在迷笛音乐节求婚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两情永相依三生共缠绵,四季%青春本身就很浪漫啊青春期牛逼倒没什么,但是疯狂嘛就小孩不懂事嘛我们去偷过东西,就是我们去砸过商店,就一书店老板卖书也租书,比较贵吧,后来我们就晚上去把他那书店砸了,然后偷了一些书(罗永浩)我想在班里传播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可能会很疯狂吧。
肮脏?
什么是肮脏?
最疯狂的事情就是生一个孩子无非就是打打教导主任什么的,小打小闹的事,别的,就真没什么了摸中年妇女的屁……天天上班,朝九晚五,我认为太疯狂了,从来没试过……一般喝醉比较疯狂,就比如说我,我上学的时候把一楼到三楼的玻璃都砸碎了,对,这就是喝多了……背着父母的面然后……出来租房然后他们两年都不知道……上初中的时候,班里有女同学给我写情书,结果被老师给发现了,发现了之后呢,因为不是我写给人家的,是人家写给我的,然后老师就,看了大概有两行字吧就要当堂念,我就冲上去把那情书给吃了(文章同学)有没有什么忌讳的东西,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是吧,跟一个……跟一姑娘在大街上做……我觉得我们谁都没有死在十七岁,我觉得谁都没有资格说疯狂青春?
一种偏执吧……花出去的钱吧,还没挣这钱呢,然后就,透支了以后的青春了痛苦和回忆和美好的,每个人都不能缺失的一部分再也感受不到了,你到岁数就知道了我觉得青春就是青春,我觉得说青春两个字还不够复杂吗?
我觉得没有一个词的复杂程度能盖过青春这两个字。
生命?
跟青春是同样沉重的东西。
很多人他可能这辈子他唯一有意义的时光就是他的青春岁月爱上不对的人,这永远是最疯狂的事就是最开始还逛西单的时候,她在一个小首饰店她看上一小石头坠,当时她特喜欢,但是当时我穷的都快死了,就是连那都买不起,后来我就趁她不注意我就把那顺了,顺完之后,在她逛别处的时候,我就从后面直接把那坠给她戴上了,完了她一看就哭了去……高考报名之前,因为我想学画画就是高中的时候嘛,本来打算出国的,最终还是没去,因为,当时有朋友在嘛,就是为了朋友留下来的,当时觉得挺帅的,但……现在想想有点后悔了,觉得朋友就是一辈子的事嘛,可惜现在也不怎么联系了计划可能就是要屈服于现实,步入我人生所谓的正轨吧快乐的事情啊,快乐的事情真的想不到什么我小时候那会儿流传过一个捡烟标能换游戏卡的事情你知道吗,那会我就每天放学和小伙伴一起去大街上捡烟盒去,然后把烟盒给拆开,把里头那小标给抠下来,把那标抠下来之后我们就开始攒,攒啊攒,攒了好多好多的烟标,然后我就带着那堆小纸片烟标,去烟店问烟店老板,那会我自己也小么,我就真问老板去了,老板以为我精神有问题,直接就给我骂出来了,我又去游戏店问游戏店老板,游戏店老板是个温柔的阿姨,阿姨让我在那还玩了会游戏,最终临走的时候,阿姨跟我说,小朋友这真不能换游戏卡,真没有,然后当时我就特沮丧,因为毕竟,当时自己坚信的事么,攒了那么多,出了游戏店我在门口的台阶上,出来我自己坐地上就哭了我就还是主要觉得……对现在……有一点失望,就是可能比如说,像以前的那种,纯真的东西,那种真实的东西,我觉得现在已经没有了就是觉得自己,几乎没有青春了,越来越剩下的……就是就是那种怀旧,觉得过去的时光,越来越好如果你问我青春到底是什么的话, 我觉得就是我们那会儿一起在一个房间里,围坐在一起排队玩红白机,玩魂斗罗马里奥的那些日子,虽然现在游戏比那会好玩,但那会的那种快乐,你现在永远都不可能找的回来,如果能回到过去,我想永远呆在那儿,不再出来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的青春你觉得是什么?
傻逼也不太想上学,也不太想干正经事,变得比较爱看八点档电视剧了其实就是因为这社会禁锢了一些东西吧,就让咱们大家都找不到那种特别自由的感觉了。
其实青春就是每天都会觉得昨天的自己特别傻逼,然后呢这一天又在重复着昨天的傻逼天天啤酒加羊肉串,给自己喝晕了,然后回家睡一觉,你发现你醒了之后什么都改变不了人不能拥有穿越时光回去的能力,这样太可怕了,这样每个人都想回到过去改变一些事情,失败的初恋啦,大学里那些狗血的残废的让人伤心的经历什么的,我觉得让我回去我也改变不了什么计划?
没有计划,就能天天这么呆着最好了我觉得青春就是应该被浪费的东西,大家都说你青春应该努力,给自己到老年的时候铺一个垫子,但是这个是一个特别傻逼的概念现在很多所谓的年轻时候做点什么事的人,当他多少年之后,他会觉得青春很无聊,因为你要做事情,你要争取人们认识的成功在这个后面都是一种极端无聊的生活,我跟你说,真正那些青春好玩的就是他妈的什么都不干,瞎逼躁的人如果有下辈子我决定做一个二次元的人物,因为现实世界有太多的难过了明天,上街,给你买身衣服,再把旧手机给换了,你来台NDS,我来台PSP,之后再买上一大推零食,坐飞机去杜拜,伦敦,夏威夷,复活节岛,纽约,巴黎,哥本哈根,随便去哪都好,我就是不想呆在这……以上。
大朋友小朋友六一同乐!
春心萌动的骚年,为了梦想而执着完成的独立电影,是主角的DV还是导演的摄像机?
高二那年,我破天慌的买了一本我从来不看的《漫友》,因为在书摊上我翻开那本书,中间的插图里有个女孩子吸引了我。
后来学校门口开了一家卖盗版漫画的,因为上课无聊,所以我打算买套漫画看看,于是我进去随便抓了一套,翻开一看顿时荷尔蒙上升(有卖肉嫌疑),春心萌动的少年果断买下了《草莓100%》,当我看了一半以后才想起来,之前买过一本《漫友》,而里面的那个女孩,我想应该是东城绫,但当我看完这部漫画时我发现我更喜欢的是西野司,然后找出《漫友》来看个究竟,其实最初吸引我的是南户唯。
至于北大路五月,应该是我随手翻开一看时,卖肉的那个角色吧。
这就叫缘分,爱上一部作品的缘分,或许导演也和《草莓100%》有这种缘分,漫画的《草莓100%》讲述的是骚年的梦想和思春期的幻想,到最后的成长。
这是一部很长的漫画,要再一百多分钟的电影里来表现那么多自然是不可能的,但导演却像真中淳平一样,要排自己的电影,所以这必然是一部带有主观意识的影片。
看似是对河下水希的致敬,其实是对自己青春期的致敬,对那些被现实摧毁的梦想的憧憬。
影片里的音乐我很喜欢,虽然我不知道是否是原创,但在我耳朵里,它就是原创。
其中的一些场景里的细节(彩蛋?
)也很对我的胃口,比如开场恶心的绿舌头的一段吐槽,东凌的《荷尔蒙》,淳平家里的吉他控制器、玩具飞机和一些揉成一坨的卫生纸,北月和淳平在桥下那一段里面桥墩上写着的XXX操你妈,淳平的内涵T恤。
我觉得,青春当然是要有那么几个傻逼吐槽队友,那么一点对异性的幻想,那么一点让摇滚承托的叛逆,那么一点倔强的执着,那么一点对恋爱的纯真。
今晚怀着对河下水希老师的《草莓100%》无比崇敬和无比怨念的心情跑着去看了张内咸导演改编的青春独立电影。
30多个人,小清新,小恶心,挤在一个装B的小咖啡馆,坐到腿麻。
张导演在影片中说,电影是啥,“电影只要拍出来,让一些人,哪怕是一个人觉得开心,这电影就值得了”。
这电影确实是让张导演您高潮了。
恕我毛片看多了,我一点儿也不冲动。
影片的预告片很带劲,《青春是什么》,有艾未未,有老罗,有文章,有夏雨,还有反光镜和筷子兄弟。
各种各样的感慨和唏嘘,让人顿时觉得这片子是一部怀旧片。
然后影片开篇突然开始小重口了,搞了个骑兵片的经典开头,FBI WARNING啊,采访啊,没穿内衣啊,第一次16岁啊,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然后镜头再一切,我们略带婴儿肥又有点小ws的男猪上场了,他见到了一位死不肯承认的东城绫(影片里面叫东凌,这是中国特色的改编吧。
),一位好不内敛,随便坐在男猪自行车后座,挽着男猪的女生。
然后男猪的艳遇还没完。
我们原作的女神女主,西野,到了电影里面,被刻画成了目睹男猪和他的2个基佬同学(豆瓣上面的女生都喜欢看基佬?
)下流谈话之后仍然毫不畏惧倒贴男猪的新时代女性。
这是三次元么?
就算是二次元里,东城和西野可是没在一块儿呆过多少时间的啊,张导演竟然让她们一起去拍电影,你不怕nice boat么?
北月倒是很有原作北大路五月的气质,南宫则来了个完全反转。
改编我可以接受,但是这2位原作中可是配角啊,怎么到电影里比东城绫和西野司还有主角像呢。
最让人觉得光怪陆离的就是情节。
委实说,在男猪拍电影前,张导演的改编还是很成功的还原了原作清纯搞笑的,带有轻微H擦边球的感觉的。
但是到拍电影了,这思路就开始乱了。
先是拉了各式各样的人扯淡,然后又是到处向豆瓣献殷勤,感情线看不到,拍电影的辛苦看不到,到处都是不知所云的蒙太奇,到处都是不知所云的黑白剪影。
原谅我是伪清醒,我一点不懂张导演你在亢奋什么。
好吧,影片在硬直了100分钟,经历了一系列荒诞和交代不清后,终于在结局迎来高潮。
男猪到底选择了哪位女性我们不知道(你比原作的淳平还tm优柔寡断,还tm冷酷无情。
),我们知道的是东凌竟然被男猪的学长给NTR了。
尼玛,好狗血啊,真有中国特色啊!
男猪竟然看着东凌上了学长车,坑爹啊有木有!
你tm不会上去给那混蛋一拳啊!
影片竟然还给个婚戒特写!
学长你也够2b的,上了就上了,你难道还真的爱东凌啊?
还订毛婚啊,以后东凌跟你闹离婚分财产你吃得消么?
张导演,请恕我是个中国喷子。
你玷污了原作,你对不起河下水希老师。
泽哥,你不来看电影是对的。
勇哥,咱们这40元钱,就当送给张导演,给他买打飞机用的纸巾吧。
「草莓100%」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漫畫,很難評價它到底給每位讀者帶來了什麼,也許就是初看時所以為的後宮漫畫、接著覺得是純愛漫畫,最後,抑或覺得完全衹是滿足宅男的幻想(yy),其實與我而言,最後看到的是青春,愛情是主要元素,但也是外衣,每個人有自己的夢想,有彷徨,有摇擺,有情竇初開,跌跌撞撞地,幼稚地去做拍電影這件事情,為了表白西野司做蠢事,為她瘋狂,為她情迷意亂,又為欣賞的東城凌而感動,愧疚,猶豫不決,這就是青春,青春的各種造作才是內核。
於是張內鹹後來拍了部同名的國產電影,就是這部「草莓百分百」,裡面對青春是什麼發出了問號,採訪的大咖不少,艾未未是個驚喜,扭曲機器老道,馬nb,老狼,羅永浩他們。
刺蝟樂隊的「白日夢藍」用得恰到好處,但與其說它是部電影,其粗糙与隨意,時而推進劇情,時而穿插採訪記錄和一些虛無的感嘆,加上並非專業的演員,散碎的結構,雜亂的剪切,就像是一盤碎肉黏揉成一塊合成牛排。
所以,這就是張內鹹的一場玩票和致敬。
也是一次靈魂追問,青春是什麼?
沒有答案,因為不管怎樣,青春就是倒計時,過了就沒了,沒了就歸於平靜,青春什麼都不是。
本来是随便看看 却想不到会若有所思本来是任性过往 却想不到会深陷其中本来是随风而过 却想不到会总在怀念本来是想写很多 却想不到变成了断章电影你喜欢就好 不喜欢也罢 是自己的道路 不过 也许吧 青春就是一种选择 不管对与错 成与败 笑或悲 总是让人留念 回忆 却再也回不去 回不去那个熟悉的夏天
引用昆明某位豆友看完片子之后的总结“就好像写八百字作文,最后写不够字数凑字一样!”我在影片看完交流环节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其实这部电影,可以在淳平拍完纪录片的时候就结束,淳平站在投影仪前面的之后的所有镜头都可以不要。
”也许是因为我站着看完影片的吧。
我觉得片子实在是太长了。
什么的样的地方是该留下的,什么样的地方是该剪了的,似乎因为是自己动手剪的原因,确然舍不得狠心一刀刀的割。
但是当通过“草莓内裤”聚集了三个男生、四个女生之后,“草莓内裤”的用意何在?
从他们做车出发拍片开始看起,你绝对不会联想到“草莓内裤”,甚至更别说“草莓百分百”这个名字了。
看到张内咸的名字,自然我联系到的首先就是《待业青年》,如此这般,不如让“草莓内裤”做为一个很单纯的印子,不要有爱情、暧昧、搞基、非搞基、萝莉与蜀黍之类的其它线索了。
就让观众单单纯纯的看一部类似《待业青年》的一人一句访谈类纪录片是如何做到的。
这让更简单,也更容易扣紧主题来说事儿。
“青春”成了一个更大的“借口”。
对不起,我本不想用“借口”这个词,但是我似乎想不到其他词汇来形容。
容我先如此说一下。
一行七人,拍一部名叫《荷尔蒙》的纪录片。
关于《荷尔蒙》这个主题切入点很好——“青春”。
于是出现了各种名人、非名人对青春的了解,对象选的也非常好,极具代表性。
但是,就我的理解,影片里被采访的人说了两种概念上的“青春”。
之一,就是青春这段岁月;另一,就是青春这个态度。
看过一部叫《张博士》的纪录片,片子里的张博士年过半百,但还是有关于“苏联老大哥”的坚持、要去当俄语翻译的梦想,并不断努力,这就是拥有青春时候的该有的态度,这是一种青春,类似某人说的“青春就是昏睡”。
什么又是关于时间的青春呢,就像片子里有个顺了一个他女朋友特喜欢的坠子,然后突然给他女朋友带上的伙子(貌似是个名人,不好意思,我不认识还请指教),那就是关于青春那段时间的东西。
我觉得吧,在这一段关于“青春”、“时光机”的对话里这两个概念被混淆在一起、东一句西一句的,说服力和表现力就不强了,甚至还有点凌乱。
“时光机”提出,颇有种强力插入的感觉,挺牵强的。
当然,在这一段也有许多我很喜欢的地方,比如音乐和风景的搭配,仿佛是听着Mark Knopfler入睡后的一个美梦,非常舒服。
当“fin”第一次亮起的时候,我觉得影片也该一起结束了吧。
为什么不让因为“草莓内裤”结交在一起的年轻人永远的在观众的脑海里快乐下去呢?
为什么还要把本身的美好岁月用如此拖沓的手法破坏下去呢?
如果是想借最后一段走回最初的关于“草莓”的主题,那这样的目的最重也没有达成,反而画蛇添足的来了一段“什么叫好电影”“DV能不能拍出好电影”的大讨论环节。
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创作歌手说过一句话“艺术是主观的”。
艺术必须是主观的,不能理解你想法的人永远不会觉得你的作品有什么可取的。
比如我现在,我就没有理解导演的想法是什么,也不知道导演在说什么。
关于淳平的作品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作品用得着花如此大的力气去讨论吗?
参与了整部影片制作的人视影片为亲生骨肉,有人觉得自己的孩子即长的丑,又满身是缺点吗?
至于“DV能不能拍电影”这个话题,似乎就更容易回答了,用不着花后面那么长的时间来论述吧。
就好比,你证明你是某学校学生一样,出示学生证就可以了,何必还把上课用的书、平时用的作业本、和同学发的关于学习的短信拿出来一样一样给别人看呢?
最后再啰嗦啰嗦演员吧。
关于独立的剧情片选角一般选下来都比商业大制作好。
前两天看CCTV6一个片子首映,上来了四五个男演员,其中除了一个打扮特潮以外,其他几个人长的几乎一样,这样的审美是会被唾弃的。
马龙白兰度、约翰尼德普之所以会被推崇不就是因为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与众不同么?
关于《草莓百分百》,选角很有意思,三个男生,各有特色,性格分明;四个女生就不得不说说了,西野确实是个美女,也确实像她自己在片中说的“我不会演电影”,看得出她在努力,但是她确实不太会演;东凌就算了吧,从头到尾我没有在她身上感觉到任何东西,诚然,她确实很漂亮(说起东凌,还得说说东凌最后的结局,很狗血,也确实很现实,不嫁给这么一个大牌她怎么出书?
这确实是男人和女人的些许不同);北月这个角色我觉得存在性不是那么大,但是演北月这个姑娘确实很不错,那股有和没有的劲儿出来了,也确实是笑点之一;南宫,真挺萝莉的但是装扮也确实表现了她不萝莉的内心。
但是到最后,我都没觉得片子和“草莓”有什么关系,如果“草莓”是个象征,恕我眼拙,我也没看出来象征着什么。
至于“操妹”也只是一个笑点吧,可是这样的笑点在笑过之后也没留下什么。
所以得出一个结论,把引子用完就可以扔了?
昨晚看了一部电影,叫《草莓百分百》,几个电影青年捣鼓出来的,没多少钱,一台DV,一群半没学过表演的小孩儿,一本漫画的故事。
坦白说,前半部分还挺欢乐的,我就是一个劲的狂笑,那些宅男那些死GAY那些御姐那些萝莉,都挺准确,中间好几段纪录片式的采访,关于青春,这个段落最见才华,选的年轻人一水儿有劲儿,酷,给力,特别爽。
电影的后半部分流于拖沓,实现了从豆瓣贫嘴青年秀到偶像剧的硬着陆,我觉得是第一次拍电影吧,把“讲故事”太当一回事了,搞笑就是搞笑,叙事就是叙事,文武戏分开,没想明白,其实搞笑也可以是叙事。
故事不是硬努着的悲欢离合,故事可以就是日常。
最好的故事,其实也就是日常那点儿小破事儿。
这一点,彭浩翔导演琢磨得多明白。
总的来说,还是挺感动的,在任何时代,都有这样的年轻人:热爱电影,想拍电影,没有顾虑,只要一台最简陋的机器就够了,那些嚷嚷着没有机会实现梦想的人都应该汗颜——梦想从来都不是奢侈的,拿起手边的工具,那就是武器。
梦想不是鲍鱼龙虾席,是你能买得起的青菜豆腐,用心烹调,照样是大餐——而且有某种金钱购买不了的灵动,鲜艳,生猛和豪情。
晚上和这群拍电影的小青年们聊电影,他们对未知的未来忐忑不安,总觉得这就是能拍的最后一部电影。
我这才想起来,其实都是这样的一路走来。
老以为是一路坚定一路坚持,其实是一路茫然一路挣扎。
茫然和挣扎最真实,也最有力量。
在漫长的岁月中如何对抗消磨?
只要核心还在,什么都磨损不了你,只是抛光而已。
老有人问我:怎么做才能做编剧,才能做电影,才能入行?
我总是很难回答。
在我看来,怎么做?
首先,你得做。
热爱就是一种力量。
热爱你所热爱的东西,至死不渝。
KEEP DOING,不要太顾惜那点儿羽毛,跳进那个工业流程中,深深的扎进去,磨练自己的技艺,锤炼内心的核心,等你再浮出来的时候,忘记你学到的那些东西,平静的水面上,看清楚你自己的面目。
那就是你的电影。
你所在的地方,就是电影的中心。
拍电影的小朋友们,加油!
未来发生了很可怕的事,所以,我坐着时光机来找你,为什么,想改变命运啊。
就让我回到过去,不管多近的过去都好,无论从哪一段开始,我都想要重新来过。
这样的青春我就是不想要,这四五年,好像一下子不知道去哪了,仿佛我昨天还是17岁。
可是,片子里有人也说人不能拥有穿越时光回到过去的能力,那太可怕了。
下辈子,做二次元人物,因为现实太可怕了。
穿着美邦的男生互相撞衫的很开心,是那种气味相投的欣喜,不是尴尬,不知道hermes不知道chanel,也不错啊唱歌的时候,眼线高中女你哭什么啊,你不是还在我们最想回到的时候吗,还要一直追问你爱我吗我会是你最爱的女人吗你爱过我吗,你知道什么啊,你的高中生活不是最幸福美好吗,享受你自己的,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啊……金链纹身男真的感动了我,就那几句,怎么就那么让我想哭。
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幻你又分得清吗不用等到夏天结束的时候,我就会回到我的生活,每天18个小时的学习,好好准备研究生考试我也想知道,长大之后会有真正幸福的事情真的是开始数十分钟都不想要再看下去的电影,默默的感动了我,无数的想法,各种的回忆。
什么是青春,什么是浪漫,什么是疯狂
宁波场的《草莓100%》是城门口承办的,但却是在老外滩的一家烤肉馆楼上开始的放映,听最后上台答问的导演张内咸说原来在江北的城门口场地被莫名其妙的关掉了,老板重新除了钱找了场地——但这个场地是我有史以来看电影最有感觉的一次:碎花玻璃灯罩,桌子上还有放烤肉炉的洞,最后一排的大冰箱边上是一个不时发出尖笑的七八岁小男孩(熊孩子谁带进来的!
……)边上坐着一个双腿修长的姑娘,透过丝袜,她的右脚踝有一处花朵的纹身。
片子的前半部分谈不上精彩,《草莓100%》的原著是我初中时候看的,每个看过原漫画的人都难免把漫画中的人物和电影中的演员进行对比,事实上,演西野的演员除了短发以外完全没有一点和原著一样的地方;演东城的姑娘还行,但是一个北京人是怎么做到港台腔的呢;原著中的北大路五月明明是一个爆乳御姐,但不是你找个瘦削的姑娘套上黑丝高跟就可以了;最让人无力吐槽的是南宫永远都不脱的黑网袜……亲爱的姑娘们,你们连去海滩都要穿着黑网袜么?
现场也有人吐槽作为本片引子的草莓内裤为什么到后来就搞丢了。
这个问题在原著里面一直也是个不明的点,和导演没什么关系吧。
前半段基本上还是属于对原著一些桥段的生硬模仿,西野和淳平在她家的那一段尤其突出,而南宫出场的一段则是日和真人附体——不过现场大多数看过预告片的基友们此刻还处于寻找擦边球段子的程度上,提出质疑的并不多。
也是,草莓100%本身就是一个介于80和90青春交界的漫画,早一点的人已经看过了桂正和,晚一点的人已经开始挂种子直接看悠月工房后来汉化的那些作品了。
整部片子的基调是从一群人去海边开始转折的。
对各色人等的访问,全场在胖瓜子先生出场的时候发出了欢呼,第二次欢呼则送给了汽修师傅对于“青春是什么”的时候的回答:我们的青春就是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貌似如此,记不太清楚了。
)伪纪录片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三个大段的访谈,这部片子仅仅值一颗星——还是给瘦削的北月姑娘的黑丝的。
访谈中春树如是说: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死在十七岁,所以我们都没有资格说疯狂。
这句话我将它理解为是春树对之前那些小说中一直追寻的问题的答案。
作为一个把北京娃娃当做青春启蒙书看的人而言,在榕树下把她的《北京娃娃》和《长达半天的欢乐》用A4纸打下来装订成册的岁月已经和我第一个女朋友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我和那个姑娘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身上就十块钱,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因为我们还要去补习,然后我们就去买一块五块钱的黑森林蛋糕,在一个奶茶铺子喝两杯两块钱的奶茶,剩下的一块钱买两个棒棒糖一人一个。
那个奶茶店还在我老爹单位不远的地方,两个穿着不同学校校服的苦逼孩子在奶茶店的女老板进屋以后有点心惊胆战的亲吻着,这样的日子还会有么?
怀着我哥们孩子去高考的姑娘呢?
在学校里面叨登毛片的那个猥琐男呢?
高中食堂里面一块钱三个的小包子呢?
几乎所有男生都扬言毕业以后捅死丫的那个看门老大爷呢?
关于结局,电影的结局如果停格在旅程结束而不是东野流泪走上导演的陆地巡洋舰,这段故事是不是就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呢?
在写这篇影评前我重新查了下草莓百分百的漫画资料。
发现以下一段话:“河下水希一开始创造这部漫画时是打算让东城绫做主角取得最终胜利,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河下自己也不能控制剧情,自己也变成了西野党。
”而这篇文章作者也悲观的预言:“虽然西野会把真中看的很严,但多年以后,或许七年,真中一定会出轨去找东城。
”没错,漫画最后让青春定格在了淳平与西野在一起的日子中,但是淳平能忘记东城么?
在一起也不是结局,甚至慢慢老去也不是结局,青春本身就只是通往结局的一个过程,所以关于片中讨论的那三个问题,究其根本,只是让一个人狂奔的路程中有一个足以回头的理由而已。
青春之所以让人觉得美好,只是因为它从未完结。
人生注定就没有永恒的GOODENDING,却只有一段一段的BADENDING在等待着人们。
这也许就是这部片子的意义所在吧。
PS:刺猬的《白日梦蓝》用做配乐是很不错的一个亮点。
关于原著的这篇评论值得一看:http://book.douban.com/review/2925961/
故事的最后,还是没有像北月说的那样是圆满的大结局。
各自都还继续各自未完的路。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已经固定好的轨道。
那么它就是一条年久失修,容易偏移目的地的轨道。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着很多的偏差和莫名其妙的冲动。
可是就和我们一样。
无论是电影,无论是生活,不论结局你是否猜的透,我们总归是要按照同样的脚步,慢慢老老去。
我承认电影中间是有很多瑕疵,一些拼凑的片断,人物处理感情的环节,对话的时候以及表情的表现。
可是,难道不该鼓掌吗?
好多人给的差评。
可是,不是电影里也说了么。
只要有一个人为之感动。
那么它就值得去拍。
不是吗?
难道我们在完成一些梦想的过程中能那么顺利的让所有人都满意吗?
别人的肯定真的是如此的重要?
看了电影,有感良多。
有些犯二。
一直以来总想讲一些在自己在他人看来,毫无用处的话语。
关于时光,关于记忆。
找不到人来讲,想讲的时候,可以讲的时候却又觉的没有讲的必要。
怕被人嘲笑。
怕被人轻视。
怕被人不在意。
像悟空传里说的那样。
你怕别人说你怕。
也许大家都是极度在意他人的目光的,颜色。
所以才会活的如此窝囊吧。
不够勇敢,不够坚强,过分自持。
然后,后来的后来,有时候会变的莫名其妙。
努力,力致于做个SB。
声形并茂的表演,我想我大概在内心深处是很恐慌的。
因为突然的会发现语言的贫瘠。
用这样的方式消除一些莫须有的担忧。
比如变的没有话讲,或是讲再多也得不到回应。
印象里,有多久没有为自己流过眼泪了。
除了儿时的那些委屈,做错事之后的悔恨外。
就真的再也没有为自己嚎啕的大声哭过了。
我竟变得如此在意,他人的看法。
这副穷酸,虚荣的样子。
我想我不知恐怕便没有人知了。
总算是去做了,即便是在这一过程上,跌跌撞撞的去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在现实和幻想之间冲撞,挣扎,矛盾。
谁没有过这一跌跌撞撞的时刻,有谁能如同成功者一般顺利完美没有瑕疵的上演一幕盛大的表演,在自己成长的历程之中。
哼。。。
写了一半找女猪脚们的围脖去了。。
找是找到了 可是写也写不下去了。。
反正!!!!!!
我想说,为什么呢?
你们凭什么这样去评价别人。。
反正劳资喜欢啊!!!
容不得你们说不好啊!!!!
傲娇中!!!!!!!!!!!
除了我艹、太他妈的坑爹外,没什么好说的。这丫根本就和上一部不是一货啊!!回去怕纪录片去吧!!!
不论好坏,爆笑就行
沈阳397艺术空间:作为一个处男,在公开场合看这片,我感觉鸭梨很大~
很努力地想拍一部成功的电影的一帮人,作出来的一部并不算成功的电影,无论是戏内还是戏外。不过,中间穿插的,关于青春是什么的纪录片式的采访,很给力。
等咱们以后和自己的宝宝看这片儿,就可以说豆瓣是我们青春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后边儿太拖很矫情了
对青春的感悟有点意思,但是几个女主的演技实在不敢恭维啊。。
反正采访那段我真的挺喜欢的。天然呆的南宫真的有猫咪的气质。认真的男人果然是最吸引女人的。我也想找这样一个有梦想有热情的混蛋带着我一起飞。突然决定一定要拍一部电影,哪怕只为一个人拍,哪怕只有一个人喜欢。
当gala声音响起的时候彻底沸了!前半部喜出望外笑得癫来癫去的,但是后半部有些拖沓,其实故事不用讲得太完整,只是那些破事儿就很好。那个挺好看的西野同学好像迷笛那个几面之交的助理姑娘哇!!虽然片儿好多地方都嫩得生,但还是值得原谅值得拍手!想起了骆老课外的一声大吼:还我青春!
演技是不是太差了点
加长版日和。故事部分比待业青年强点。整体凌乱。三星
部分不错,青春就是看你拍部电影追问什么是青春以为搞清楚了其实还是对青春半知半解,只有回头才能看清你走的是什么路
青春就是。。。
死宅,搞基,从头到尾的日和对白,后宫,意淫,牛逼闪闪吐槽萌点,当一群贫嘴青年跟你滔滔不绝的谈青春的时候,有点好笑又有点感伤,对我来说青春已经终结了
耍流氓也要文艺一点,拍A片也没见这么露骨的,看A片我不觉得低俗,可这片子比A片还低俗
青春 再也回不来了呢
我怎么会看这种渣片是瞎了眼吗
青春是什么?!
开头和结局都是狗血脑残的男版灰姑娘,不过中间真的好好好好好喜欢
太能扯淡了,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明天,演的人傻了,看的人傻了,拍的人却没傻
青春就是毕业了漂,要么就是起漂都难。去他妈的生活,残废了多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