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練習著學會一個人吃年夜飯,真讓人心疼。
該片非常貼近現實。
方佳瑩跟遠在美國的媽媽說了違心的話,跟她說她今年一年過得很好。
其實,她自己一年來過得怎麼樣,她心裡非常明白,一直一個人過,一個人參加前男友婚禮,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過聖誕節。
結果,在馬路上痛苦一場,讓人很心疼很心疼。
方佳莹在和男友分手一年后,不断成长,有些类似于纪录片的形式了,每集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一个哲理,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做手术,一个人旅行,一个人过年⋯虽然我的人生平淡乏味,太热了不想出门,太冷了不想出门,下雨不想出门,下雪不想出门,拉开窗帘每日看一眼夕阳,拿起手机记录的那一刻,抬头的天空,望着自然里的一草一木,感慨时光飞逝。
去向大学前,最大的挫折就是中考填志愿填的不好,后来便是选择大学的地域只想离家近,接着便是研究生又是狭隘的视野,我想要的工作是想自己获得自我提升,而不是距离,父母手里的风筝啊,松手后又是无限制的拉回来拉回来,有多软弱,压的喘息不过来。
方佳莹这个角色,也许缺乏安全感,独自一个人在家乡,唯一的亲人在大洋彼岸。
她是幸运的,纵观上司、同事、友人,上司开明的不可思议,对于下属的生活照顾的都要没有界限感了,如果不是出差,她们一起吃团圆饭诶。
同事也是相处甚好,同事的女朋友,哦不是爱人,的表哥,哇唔,amazing,这不就真命天子悄然降临吗?
友人是从国中到大学到工作,二十九岁了姐姐,这段友谊真是宝贵。
纵观短短十集,一个人,爱人与被爱的能力,很有趣。
一个人并不代表孤独,一个人更应该象征自由。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一路成长,一路走散。
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经常见面的也越来越多,但见面的频率却并不高。
这并非是坏事,能走到一起的,一定是臭味相投的。
那孤独呢?
在我们毕业后的日子,我们都习惯了一个人,我们也习惯了独立,不想麻烦别人,只想给别人带来快乐,这是我们坚持的初心。
这没什么不好,这不代表孤独。
人类文明进化到现在,其实我们已经开始了独居生活。
把房间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开心了好好整理,不开心了爱怎么乱就怎么乱,这是自由,不用因此而不快乐!
剧里的女主害怕一个人吃火锅,害怕一个人过圣诞节,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都是常见的吗?
不得不说,这一点我们亚洲人的思想还需要进步。
女主的人设是杂志编辑,应该有更懂生活的情怀,而不是一味的傻白。
在前男友的好朋友送她礼物的时候,就应该察觉,懂文字的人应该是个细腻的人,而不是一直神经大条。
男主的恨来的突然,消失的也突然了,妈妈确实不容易,很辛苦,把他寄养在舅舅家里,舅舅对他也很好,跟舅舅的孩子相处的也不错,所以他不该是个冷冰冰的人。
妈妈一个人养育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他妈妈精神状态很差,长大后他应该是可以慢慢自我治愈的。
尤其是他去了那么多地方,见过那么多的山水人情,对待生活,他应该是可以做到更加豁达的,而不是一个怨男,一个害怕人靠近的怨男。
把他的恨表现的那么突然,那么深刻,最后又那么容易化解,这种情绪是需要他自己去处理,而不是靠别人的推动进行。
这是一个圣子的假面。
所以说,男主的人设没有灵魂。
女主的心路历程更像是来凑数的。
在面对问题时,她不想着好好解决,就想着逃避,说她孤独,一直都有人陪着,有那么铁的闺蜜,那么友好的同事,还有陌生人都对她充满善意。
她的孤独在哪里呢?
她所说的孤独更像是无病呻吟。
去个日本也有人尾随护送,这才是最神奇的。
前男友的好朋友,已经三十岁了,男生在这个时候还不成熟吗?
抛弃客户去见追不到的女朋友,这种男生谁见了都会害怕吧!
轻重缓急,不会权衡吗?
这不是浪漫,这是让人后怕的跟踪。
尤其是打听到女主住哪里,这应该算是侵犯到隐私了吧!
通常坏人就是这样接近受害者的,还有浪漫情怀的姑娘们一定要清醒哟,一个人在外不要给陌生人暴露你的行踪。
女主前任的爸妈,也是个神奇的存在,在儿子婚礼上说儿子的前任好,你们不用照顾儿媳的感受吗?
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
他的儿子养成逃避的习惯,与家庭有着必然的联系,感情出问题了,不应该是好好沟通吗?
就想着逃避,在上一任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会延续到下一任的。
最后的不欢而散,其实也就是渣男本渣的结局。
都要结婚了,还跟前任藕断丝连,模糊不清,彼此伤害!
对于一个人的话题,日剧《独活女子》的内容更加深刻,而不只是浮于表面。
这部剧总的来说,跟一部良心好剧没什么关系!
1.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一个人,只是你没注意到,其实,你无时无刻都在和自己对话,比如早上等公车的时候,你会对自己说“公车,拜托,快点来呀,不然我会迟到。
”进大卖场时,你会流连在食物货架区,叮咛自己太胖了,不能再吃垃圾食物了。
坐在电视前面时,你会嘲笑自己,“这种烂戏你也看得下去?
你的生活是不是太凄惨了?
”我很庆幸,很早就了解,这个世界从头到尾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也不会有别人。
其实,幸福这种东西啊,就像月亮,远远看就觉得很美丽,但是近处看就是千疮百孔。
什么两个人在一起从此过着幸福的日子,怎么可能(゚o゚?
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吵架歌配合对方的开始,到最后,累了,放弃了,根本忘记幸福是什么?
忘记自己要的是什么了。
说到底,我们都是一个人,来的时候是,离开的时候也是一样。
大家不愿承认,但下意识都喜欢自己一个人。
2.假期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全看你的心,和你的心好好相处,它会带你到最好的地方。
如果遇不到那个了解你的人,就当作一辈子放假咯。
3.志明妈妈写给他:不要因为我的关系,就对别人失去信心,不和别人来往,打开心胸去接受这个世界,接受其他人,你值得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关于志明母亲形象,前后对比,镜头在开始刻意塑造一个自私母亲的形象,又在第八集将其他的时刻补齐,都是角落里的回眸或是刻意的偷看,把母亲塑造得委屈求全。
始终记得《菊次郎的夏天》到最后也没有解释妈妈的离开到底是因为什么,因为没有能够解释得通的缘由,离开代表一切。
不想讨论这样的母亲,只是忽然用剧来瞥见一点现实。
电视好像人生哦,只能在一段时间里看到片面的人和事。
也许减少遗憾的方法不过是要放下执念。
但这好难,我们无法轻易说服自己原谅,而时间白驹过隙,回首已经成空,多是此生意难平。
完结撒花🌸,一个人很好,如果两个人也不错,有爱的勇气也要有不被爱的洒脱。
有时候很多道理真的要回头看才明白,原来一切的选择权都在自己手里,而事与愿违的也都是人生啊。
置身其中的偶然,伴随着你努力的必然,结果看来的坦然,若是一个人,也很好吧?
@60岁的自己,希望你再看依然是坦然。
(现下很忙很努力很积极的自己)
1⃣Q:你敢不敢一个人吃麻辣锅?
A:有段时间经常一个人去,因为发现了一家有单人桌的店。
2⃣Q:你能不能一个人参加前任的婚礼?
A:不能。
从分手开始就各自消失在对方的生活里了。
3⃣Q:你能不能一个人过圣诞节?
A:可以啊。
买个小蛋糕🍰,选个喜欢的电影,是开心的夜晚。
4⃣Q:你吃过一个人的年夜饭吗?
A:至今没有。
5⃣Q:你试过一个人的旅行吗?
A:第一次是2020年春节假期,预计是待半月刚好休假结束直接上班的。
但是遇到疫情爆发回不了湖北,在第五天溜回公司宿舍隔离థ౪థ第二次是2021年三月,挑了个周末去杭州,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胡雪岩故居 法喜寺 西湖…走哪算哪儿,很惬意。
以后会有很多次…6⃣Q:你敢不敢一个人动手术?
A:去痣手术算吗?
打麻药上手术台的那种。
一个人去的,有点慌有点抖,现在还有两条疤痕在థ౪థ7⃣Q:你是不是一个人长大的?
A:是 也不是。
8⃣Q:你可以一个人搬家吗?
A:不能。
东西太多了,至少要请一个帮手。
9⃣Q:你喜欢一个人看海吗?
A:喜欢。
混在人群里别人也不知道我是一人去的😉。
🔟Q:你享受一个人的孤单吗?
A:目前是享受的。
除了坐火车出行行李重了想哭的时候。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杨大和离开了爱他的方佳莹并迅速找到了新女友,最后也体验了一把孤独。
看这部剧的时候,刚和前男友分手,至于这段感情如何,自己已不想再说什么,只知道我在试图通过一切方式,来走出这一段。
每天在给自己喂鸡汤,看推文,总会好起来的,毕竟,你在自甘堕落的时候,全世界都在昼夜狂欢;你在抑郁孤独的时候,你的前任和讨厌的人都在努力赚大钱吃美食找新欢;你在怀念过去的时候,过去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没空等你。
有时候,老天爷让你结束一段关系,并不是没收你的幸福,而是老天爷一直将你的不快乐看在眼里,连老天都心疼你,觉得他不配,所以放你走。
希望现在的你,别害怕现状,也别试图强迫自己。
世事无常,总要有一段日子是用来浪费的,总会有无能为力的不愉快,让你短暂停留,让你在今后闪闪发亮的时候,能感谢这些糟糕的日子。
糟糕的日子往往有特别的价值,但前提是:你要挺过去,你要让所有的糟糕都变得值得。
也总会遇到一个契合的灵魂,就像丁志明遇到了方佳莹。
📝2022年度最佳之一如果一部作品可以被我认可 大概率会是因为它会引导我思考。
🌳佳莹宝贝美丽可爱,在修炼自我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志明宝贝阳光独立,可这闪亮的背后却是无法弥补的阴影。
🌿编剧利用这里的剧情设定不知赢得了多少唏嘘和泪水啊!
(私以为,退一万步说,志明妈的做法都是极为不妥的,从志明根深蒂固的回避型依恋人格可见一斑。
)🧸关于原谅,首先要看当事人是有心还是无心之失,其次看当事人的悔过态度——这一点是转折点,最后才可能量化行为,但本质上形式意义恒大于内容🍂🍂关于孤独和一个人生活:修炼道路的终点是坦诚,对自己和自己之外的一切。
我的经验是当我特别特别想做好一件事的时候,我不会过分想想结果,因为这种无根据的胡思乱想毫无实际价值,我会尽全力尽全力尽全力投入到每一步当下的过程中,然后我接受所有可能的结果,如此而已。
🌿🌿各个人物塑造的都很饱满,志明饰演者太帅了,佳莹饰演者太可爱了🌸
【全文剧透,小心入内】服完兵疫,只想去世界各处看看。
离开台湾,打打零工,就不必困在自己的天地里。
不是所有母亲,都会抛下自己的孩子,被寄养在舅父家,虽是衣食无忧,但自己知道,那道和人交心的大门,已经关上了。
回到台湾,我到一户农家打工,这里空气清新,人事简单,日常种地锄草,养鸡送菜,除去周末偶尔去舅父家吃饭,也没有多余的来往了。
给客户送菜途中,表妹忽然提到佳莹。
说她性格温柔,却困于失恋阴影。
突如其来,要为我安排“相亲”,我无心于此,仓促见面,不料,对方比我更无心。
可是,她一脸公事公办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我索性装无赖,顺手抄起了她杂志社里的精油,吸一口……她的表情总算变了一点点。
这个眉眼小小的都市女孩子,我逗她做什么?
巧了,在火锅店又遇到佳莹,对着前男友束手无策。
我顺手招呼她共坐一桌,算是帮她解围。
这次坐得近,总算看明白了,表妹所说的“放不下”是什么意思。
食不知味,失魂落魄,只因隔壁坐着前任的他。
再遇佳莹是在农场。
她来采访,拍摄农场的日常。
带她割菜,一道吃饭,聊天也颇愉快。
采访结束,她误拿走了我的文件盘,问我里面录下的声音到底是什么。
是什么呢?
是前半生的回忆。
有了它们,我才能安心和离别和解,把一个人的生活过下去。
农场生意清淡,老客户来了又去。
季叔季嫂留我打工两年,现在季叔病重,我有心让农场开放参观,借此扩大客流。
找佳莹商量方案,她却不赞同。
说现在人手有限,开放了农场,还要分心照顾客人,不如在配送上做些文章。
临近春节,就做一人食、两人食的“年菜”,把菜搭好,定点配送。
她说的有道理,我再想想。
与佳莹见面不多,但短信来去不少。
很奇怪,和她写短信,可以只字片,可以迟迟不复,她都愿意听。
最近找佳莹是因为表妹。
表妹与佳莹的同事一瑞谈恋爱,耍性子闹脾气,索性跑来农场。
找佳莹定个计策,推一把,在圣诞夜让这对冤家碰一面,接下来的事,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圣诞夜的聚会,表妹和男朋友都到了,但佳莹迟迟没到。
到底放心不下,跑去她家,却见她拖着一棵圣诞树,费劲走向回收站走出。
好的,你自己来。
扔掉过来,也是疗愈过程。
听到了佳莹要独自去手术,到底有些担心。
拖圣诞树去扔掉我可以不管,但手术不同。
拿起电话,惹你生气,却也听得出来,电话那头,燃起斗志。
对着我生气, 总比一个人呆着强。
辗转把佳莹生病的消息传给庆芬,病人的身旁,总需要人陪。
怎么也想不到,五六年后,再见到母亲,是在佳莹拍的病房照里。
问了佳莹,才知母亲一早已经出院。
想见又怕见,想知道她的近况,又忘不掉童年被抛下的事,这些情绪,对着佳莹,不必隐藏。
总算接了母亲一道住。
说是接回,其实也很勉强。
我不需她感激,我只为自己安心。
她也不感激,做菜也各做各的。
虽是母子,却如两头刺猬,远不得,近不得。
如果没有佳莹,我和母亲怕是要各走各的,怕是要等到她过世的消息,我才会一遍遍回听她踩着高跟鞋离开的声音。
现在,到底能陪她走完最后一程,打开的是我的心结。
再次听到佳莹的消息,她已经放下工作,跑去京都的小酒馆里打工,还是我曾经呆过的那一家。
时间长了,也会想象她的样子。
行囊就在手边,收拾一下,悄悄出发。
敲开酒馆的门,看到她吃惊的笑脸,就如回家一般的温暖。
坐在槭树下,聊家常一般,问一句我们的未来。
你的答案,在眼晴里闪光。
【一】心动,心空心动是毫无章法的。
台剧表现心动的手法真是好绝!
“咯噔”,你好像也能从丁志明与方佳莹拥抱后的那几秒钟的静止、错愕、失神中感觉到什么。
“好像对这个女生有了一点别样的情感”。
然后就好像悄悄懂了他的心事。
心动真是一点道理都不讲。
不先打个招呼,就这么忽然来到我心里。
能克制住吗?
能扼杀掉吗?
可以吧,只要一切照自己的规则来,不要有开始,就屏蔽掉自己的感觉。
然后恰好看到陈海贤老师写的这段话,正中靶心:“在爱的时候,我们可以信任我们的感觉,根据我们的感觉来行动。
而一旦怕了,这种感觉被屏蔽了。
指引行动的,就变成了外在的规则。
因为相比于感觉,规则是不会失控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不会爱的人,其实是很理性的,因为他们没有感觉可以依赖,就必须依赖规则和逻辑。
”方佳莹和丁志明的关系,贵在对话的氛围感很好。
(我也想到了程又青和李大仁)奇妙的是,好像很多个男孩子,都在方佳莹面前或多或少展示出自己的脆弱一面。
也就是,愿意让她看到他,可以和她说心事,甚至哭也没关系。
佳莹真的很温柔。
和前男友、前男友的好朋友博仔,她总是温和地对话,不会让人下不来台。
当然,这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前男友对她的感受忽视。
还有博仔的“进一步误解”,以为她不接受他的告白,只是由于前男友是两人好友的关系。
我看到这部分时,也替她着急。
确实对对方没感觉,能尽早拒绝就拒绝,对彼此都好。
只是她以为的拒绝,被对方误以为需要他更进一步勇敢的追求。
但这里还是要夸一句,博仔真的到最后都是一个温和又特别有风度的男孩子。
即使被拒绝非常难过,还是给两人关系一个特别美好的句号:认识你我真的很开心。
忽然想到了《1900》。
“宁愿选择孤独,不愿随波逐流。
”没有人可以评判他的决定对错与否,那只是他选择了他的生活,我们尊重就好。
但不可否认,爱与被爱的感觉很好。
别忽略你心底的声音呀,丁志明。
【二】你的诞生是被祝福的吗?
第9集,是丁志明与母亲相处。
听已经重病卧床的母亲讲她与父亲的相遇,听她说,生下他是她做过的最好最正确的决定。
丁志明内心,是不是对母亲这二十年的缺席释怀了呢。
如果小孩的出生,是不被期待不被祝福的幸福的。
如果你是这样出生的小孩,心情是怎样的呢。
我也有这样的经历。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想,世界上有这么多的难关需要过,那么多黑暗的时刻需要过,那么多眼泪要擦干。
我尚且磕磕绊绊,又有什么自信和能力,可以带一个小孩来这世间。
后来我被说服:每个生命都应该被祝福。
因为每个生命都可以自己创造出不一样的成长。
“每个人不一样才好玩嘛”。
【三】你在抗拒什么?
听过这么一句话:在阻挡你的东西,也是你无法接受的东西。
因为你无法接受,所以无法前行。
大概是这么解读。
只有当心里发现自己有这个东西,才会惊觉:啊原来那句话,说的是这个意思啊。
佳莹:其实我发现没那么简单,我一个人面对还是会害怕。
志明:我早就看出来了,对你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佳莹:如果你不想笑,可以不笑,不要勉强自己好不好。
志明:我最大的本领,就是不勉强自己。
佳莹:才怪嘞,你是压抑自己。
去正视它一次,勇敢看看。
很棒的是,他俩都互相能看到对方的软肋。
【四】原来这就是孤单……特别特别喜欢《爱到明仔载》这首歌。
原来这就是孤单我想你想我想到心会痛歌词几乎,把我曾经的感受完完全全表达了出来。
遇见一个人,以为他就是“the one”。
所谓的,我们从书里、电视剧里知道的,真命天子。
后来发现啊,这份期待,才是让自己最受伤的地方。
我原本以为会和你一起走下去,但是半路你却不再同行,去了另一条路。
那么我呢,我是徘徊在原地等你,还是等另一个人,还是就这么一个人走下去?
后来我们发现了生活不像电视剧里写的那么完美,所谓一定有一个人在那等你。
但是亲爱的,我们别浪费时间,好好过自己的大好人生。
也许在感情里的这些深夜辗转反侧,也是你陪伴自己走下去的力量。
【剧终集】喜欢你,也并不是要留住你。
是支持,鼓励你,以及去找你。
^ ^结尾看了,我的眼睛里全是星星。
美美好的佳莹和志明。
他们两个人的能量,是正向流动的。
结局没有狗血的去机场留住你桥段,太好了。
好像,是勇气。
是我因为你更有勇气去面对。
(恐惧时我们总会,缩成一只待宰小羊羔,等待自己害怕的情况)两人心照不宣的互相喜欢。
还需要语言做什么呢。
^ ^佳莹:如果没有那个人呢志明:那就当做放一辈子的假,也很好啊兄弟姐妹朋友们,开开心心的,无论是什么状态。
后记:1、看完这部剧,我的闽南语更溜了。
男主的帅脸在脑海中常常浮现,愉快。
歌很好听。
2、椅子乐团的歌是宝藏。
3、男主宋柏纬,原来也是一位歌手唱作人。
专辑风格很有自己的味道。
——阑字,2022年1月12日。
朋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失眠的夜里,忍不住发出疑问,“我会因为害怕孤独,因为不想一个人而委屈自己,迁就别人吗?
”在睡不着的夜晚,我一个人看了部台剧《若是一个人》,看完之后,我的感受是:居然很治愈。
治愈的原因很简单:一部小而美的台剧,让我找到了「怎样看待一个人的生活」的答案,它教会了我可以用别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
如果你和某一刻的我一样,也害怕孤单一个人,面对生活也茫然不知所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我推荐你,也去看看这部《若是一个人》,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01成长意味着能够接受孤独全剧表面上看起来想讲述的是一个人的孤独体验,大多在叙述一个人生活很好,要学会战胜孤独十级云云。
当大多数观众将着眼的重点放置于“一个人”时,足够敏锐的你会得到额外的彩蛋——那就是该剧还想表述的另一个部分——“若是”。
“若是”,字面意思直译为“如果是”。
也就说,如果你被动一个人时。
全剧抛出的核心问题是:如果你遭遇一个人的情境,且并不是你主动的选择,而是生活、命运或者各种机缘巧合下,让你不得不面对“一个人生活”的状态,你该怎么面对?
比如:女主方佳莹,她因为男友抛弃了自己,母亲远在国外,父亲早逝,好友也不可能随时常伴左右,所以她需要去学会“若是一个人”的生活。
比如:男主丁志明,他是一个从小没有父亲陪伴,又被母亲抛弃,寄养在舅舅家的男人,所以他在很小的时候,就习惯了“若是一个人”的生活。
看起来,女主和男主一个人的状态是有差别的,女主是被动选择的一个人的状态,而男主是主动并享受一个人的状态,但实际上殊途同归,不论是女主还是男主,他们都是被生活逼到墙角「罚站」的不幸之子,都是被动的承受孤独。
小时候的丁志明,其实也不想离开妈妈,一个人生活。
失恋前的方佳莹,看到一个人吃麻辣锅的林心如,也会感慨一句好可怜。
(内心的潜台词:我不想像她那样一个人吃麻辣锅)。
然而生活的真相,往往是,一辈子这么长,总有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毕生无法躲开的一节成长必修课就是“如何接受孤独”。
剧中第1集的台词说:“我们都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回去也一样,我们注定要孤单一个人,人生在世的几十年,我们都只是过客。
”我想补充的部分是,谁在谁的人生中,都是过客,总有一程路,需要学会自己去走。
男主丁志明说:“我很幸运,很早就了解,这个世界,从头到尾,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也不会有别人。
”所以,他早早的实践着一个人,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旅行,成为别人眼中的怪咖,成为看起来主动选择的那一个。
女主方佳莹说:“怀念那个还很单纯,像个孩子的自己,那个很怕孤独,想要有人陪在身边,什么事情都能委屈的自己。
但是,我必须跟过去的那个自己说再见。
”相较男主,女主更晚的学会一个人生活,她曾害怕过孤单,但一路来孤独十级的修炼,让她明白唯有跟那个害怕孤独的自己说再见,才能真正成长。
于是,她开始接受生活抛给她的孤独,虽然她暂时改变不了生活给予的孤独状态,但是至少她可以改变面对孤独时的心态。
在剧中,女主说:“人都是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也终究要一个人离开,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坦然面对这件事。
如果有一天我能用平常心去接受,我们终将是一个人的事实,那就没什么好怕的,对吧?
”她已经从原本的“一直在练习自己一个人过日子,想要证明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转变为“一个人生活没有什么好证明的,一个人或者是两个人都是一种感觉,比较喜欢哪一种,就过哪一种生活。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找到自己最重要”。
在我看来,这一刻。
她才真正的接受孤独,真正的成长,蜕变成一个成熟的自我。
02成就感是抵御孤独的一剂良药那么,如何才能接受孤独并抵御孤独感带来的“丧感”呢?
剧中,其实也有给我们答案:成就感。
女主好友庆芬好像就是这么一个借助“成就感”成功抵御“孤独感”的人。
在剧中,编剧借女主好庆芬的嘴道出了,在他看来抵御孤独的方法。
《若是一个人》的第4集,围绕“你吃过一个人的年夜饭吗?
”这一主题铺开,女主的好友庆芬失恋N次,快过年了,因此被家人逼着相亲,庆芬自然不愿,因此想早早开溜,早日回到台北,而弟弟却一脸不情愿配合庆芬“回去后,初一就找借口回台北”的打算。
不过,作为姐姐的庆芬对付弟弟,自然有一套,一个新年红包,就收买了弟弟,不仅满口答应帮其打掩护,还主动将姐姐所有行李的搬运工作都全包了。
看着弟弟屁颠屁颠,喜笑眉梢的样子,庆芬的忍不住感慨:“成就感的力量好强大,让我第一次觉得,没有爱情也没关系,家人不在身边也没关系,人生还有很多种可能。
”而这一幕,像极了我身边的一位好友,她也有一个妹妹,也被父母逼着相亲,要不是逢年过节,不得不回家,她宁愿一个人在大城市孤独,当然漂泊的这些年,她早就找到了抵御孤独的门道。
她说,她能够抵御孤独,不害怕一个人的缘故是【随着她价值感的提升,好像变得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而且也是因为一心想着如何提升价值感,也就不会去想孤独这件事。
】
她说,【当内心是满的时候,空虚和寂寞就会自动消散】。
我想,好友说的价值感和编剧说的成就感,从某种个意义上看,也许是一回事。
当你满眼的关注不再是“害怕孤独”,而是着眼于如何提升自我价值感,从而获得成就感身上时,也许你就能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也许你就不再会为了害怕孤单而去委屈自己,迁就别人,这里的别人不论是恋人、家人亦或其他人。
所以,朋友,如果你害怕孤独,想要抵御孤独,那么不妨试着从“价值感”or“成就感”的角度切入,试试?
03修炼孤独的终点是“坦然”生活全剧伴随着一集集的深入,作为观众的我,跟随着女主方佳莹从“你敢不敢一个人吃麻辣锅?
”到“你敢不敢一个人动手术?
”这一级又一级的孤独修炼,发现孤独终点是“坦然”。
在我看来,《若是一个人》想表达的主题不止是孤独本身,而是探讨一个更宏观的命题“如何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
剧中,导演抛出灵魂拷问:“你享受一个人的孤单吗?
”
我猜,编剧最期待的回答,并不是你要学会享受孤独本身,而是期待你说跟着这部剧学会面对生活的坦然。
不论生活给予的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是孤独还是繁琐,是幸运还是不幸,都学着坦然的去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哪怕一个人,也好好地活出精彩。
朋友,我想你可能会说,这怕不是你自己胡诌,想牵强附会的想拔高主题吧?
我想说的是,这,还真不是强行拔高。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男女主在农场的对话:“这世上一定会有一个人,一个了解你的人,运气好的话,你会遇到。
”“如果运气不好,一直遇不到呢?
”“若是遇不到,就当做放一辈子的假。
”还有男女主谈论表妹秀欢夫妇的婚姻时,男主说的是:“危机就是转机,下一个转机就是危机的开始,祝福他们。
”
好像《若是一个人》的细节处,都藏着这样的哲思碎片:“两个人是幸运,一个人也是放假”啊,“有转机挺不错,但有危机也没事,因为是下一个转机的开始,不过有转机也别得意,因为也许早已深埋了危机”。
只要留心,你会发现全剧在多处,留下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态度,留下了“一蓑烟雨任平生”坦然情怀。
这让我想到了当年红极一时的日剧《悠长假期》:在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时候,就当是上天赐给的一个长假,不要勉强,不要焦躁,更不要无谓的努力,将身心付诸于自然,不久一定会好起来的。
木村拓哉饰演的男主说:don't worry, be happy.修炼孤独的终极意义,并不是让你去追求孤独,证明自己能够享受孤独,而是让你能够在孤独或失意时,依然能够好好的生活。
—end—毕竟,这辈子还这么长,你还要在荒芜里,心碎很多次。
碎过了,再拼起,再可以拼出不同的裂痕,就算裂痕都一样,也还是可以感觉到新鲜的疼痛,流的眼泪也还是这么真。
所以,人生才有意思啊。
没找到闽南语版本,普通话版本真的有点“做作”,剧情很平淡,但很多走向都猜到了,就难免有种套路感。像是早些年看的类似女主编辑的那种台湾生活类杂志,主题是有的,画面感是有的,但也多不了其他。(230925)
全程台语,稍显刻意、、、
失恋治愈剧
S2:《若是两个人》开始就在猜Kenji是不是喜欢杨大和,直到E10,不得不说Kenji亲过去那一下是真的勇。
以为是一个人的成长蜕变历程,结果大部分都是拖拖拉拉的感情戏以及N角恋,立意太高,但故事不够饱满,最后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感觉有点跑题…
台湾国语配音 台湾配音团队真不咋地 配得我想吐 看口型+国语配音 既尴尬又恶心 像是在看外国片 就是2000初配动漫的那种声音 脱离生活感了
看到第6集了,确实看不下去了,没有内核全都流于表面啊,不落地很浮夸。我不是闽南方言区域,但是我听着就是觉得他们很努力在说方言但说的很累的感觉,我听起来也很累。可以拍的更好的,可惜编剧或是导演并没有真的理解“若是一个人” 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没有搞清楚 更新 最后一集蛮温暖的
1、男主左眼白内障?2、相较大陆,台剧独立女主真的是不被年轻貌美拘束了,赞;3、台词忒文艺闷骚;4、女性就要自己选择,不要被动等待。
???看的人迷惑 就这?就这?
这哪里是一个人???
alone和lonely从来就是两个概念,所谓“独立”与单不单身结不结婚并无关系,一个人或两个人,只取决于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对方的关系状态。或许我们无法控制相遇相知的缘分,但可以决定拥抱或分离。有喜有悲,有起有伏,有期待有失落,有坚定有彷徨,这就是生活,再多的心灵鸡汤都没有活在当下来得真实。由心出发,随心而动,感受,接受,享受,才能在被问“你好吗?”的时候真诚微笑地回答“我很好”。
可能因为早就把一个人可做的事打通关了,对这种题材反而没什么共鸣,台语都市剧应该是当下本土文化潮流的产物吧。
太假大空了,前面拖拖拉拉,到后半期才真正入题。很多表现手法,叙事都很一般(个人不喜欢)
一般般吧。
不知怎么说/我又熬夜看完/喜欢丁志明大概是因为觉得长得像罗云熙吧?如果换张脸不知道我还会不会喜欢?一直在想两个人在一起后会不会发什么不可调和的冲突和矛盾……
整整一天,每个角色都很治愈
接受爱情是人生的奢侈品。
一个人其实很轻松啊,就是有点浪费钱,所以好好赚钱就没问题啦
对于一个人的定义确实有些狭隘了
有随时随地随叫随到的朋友、闺蜜,随时可以倾诉交流的暧昧对象,女主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一个人,她所有的一个人分集,只不过是偶尔的自我挑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