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厂风云第一季

The Studio Season 1,片场风云,制片厂,制片厂风云,工作室,好莱坞制片厂,斗戏影业(港)

主演:塞斯·罗根,凯瑟琳·奥哈拉,凯瑟琳·哈恩,伊克·巴里霍尔兹,蔡斯·苏·旺德斯,布莱恩·克兰斯顿,雷亚·普尔曼,凯拉·蒙特罗索·梅加,德维恩·帕金斯,佐伊·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5

《片厂风云第一季》剧照

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2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3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4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5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6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3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4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5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6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7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8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9片厂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20

《片厂风云第一季》剧情介绍

《片厂风云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一集就有18个彩蛋

先从第一集开始说吧,后面有时间再拉片。

这部剧基本上是25分钟左右一集,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相互关联又独立成章,但第一集职位大跃进《The Promotion》因为涉及到公司介绍和必要铺垫,有40多分钟,信息量非常大,一集就有17个小彩蛋。

1、保罗·达诺全剧第一个镜头,就是戏中戏,保罗·达诺主演的一场枪战戏,也是这部剧第一个亮相的好莱坞大腕。

他的《血色将至》《年轻气盛》等都是佳片。

这样的大牌明星确实和剧中需要的演员咖位很契合。

当时赛斯·罗根饰演的麦特还没有荣升CEO,只不过是执行制片的角色,所以保罗·达诺表现得没把他放在眼里,说了两句就不理他了。

2、查理兹·塞隆这位就不用多介绍了,只不过目前电视剧能找到的版本用的都是台译版本,把名字翻译成了莎莉·塞隆,比较容易混淆。

查理兹·塞隆就算放在全剧里也算是最大牌的演员之一,所以麦特才会问有没有接到派对邀请,以及后面接到邀请欣喜若狂,当然查理兹·塞隆也很给面子,最后客串了一个镜头,甚至还远远的有一个老马丁趴在她身上痛哭的戏份。

派对邀请这个事儿,也是在讽刺好莱坞就是个谁红跟谁玩的名利场,麦特是小角色的时候没有接到邀请,荣升CEO就接到了。

3、罗斯玛丽的婴儿和安妮霍尔这里提到了两部电影,翻译的《失婴记》应该是波兰斯基的《罗斯玛丽的婴儿》,以及伍迪·艾伦的代表作《安妮霍尔》,意在传递麦特是有电影理想,想要拍好作品的制片人,但和后面接下饮料电影的烂项目放在一起,充满了讽刺意味。

4、佩德罗·帕斯卡这部剧佩德罗·帕斯卡没有客串,只是借用了他的名字,用来凸显麦特的这个搭档是个虚荣心很强的人,毕竟主演了《最后生还者》的佩德罗·帕斯卡也算是好莱坞大牌了。

5、film和movie全剧有多处区分film和movie的区别,在投资人眼里,film指代不赚钱的文艺电影,movie则是赚大钱的娱乐大片,如果留意一下会发现,麦特几乎都在用film,他很少用movie。

6、《芭比》麦特见老板时“毒师”亮相,造型夸张,大金链子小手表,暴发户的派头显得很没有内涵,这显然是对好莱坞电影公司老板的嘲讽,几乎把他刻画成了小丑。

他让麦特接下酷爱饮料的项目,说“如果华纳兄弟可以赚10亿美金”指的是当时火遍全球的真人演芭比娃娃的电影《芭比》,全球票房超过13亿美金,出品方是华纳兄弟。

7、约翰·塞纳麦特确认当上CEO后,那个搭档破防了,但还是假装坚强,而且是惯用伎俩,伪装自己接到了约翰·希南的电话,依然是翻译问题,一般我们习惯说是约翰·塞纳,这个人出演过《大黄蜂》《速度与激情9》等电影,不过他最出圈的其实是奥斯卡颁奖典礼,光着身子登上舞台的画面。

8、《综艺》杂志麦特也是个爱慕虚荣的人,当上CEO后,他在奢华的办公室里看杂志报道,《综艺》是好莱坞很重要的媒体,麦特还把杂志带到会议室,生怕同事们不知道,特意引述了杂志里的报道。

9、韦斯·安德森和吉尔莫·德尔·托罗如雷贯耳的两个名字,麦特接下酷爱电影的项目,一开始的思路是找奥斯卡大导演来拍摄,所以有了和经纪人对话的这场戏,韦斯·安德森拍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犬之岛》,所以被列入备选对象,然而被经纪人否了,吉尔莫·德尔·托罗最为国人熟知的两部电影是《水形物语》以《匹诺曹》,他也是拿过奥斯卡的导演。

10、尼古拉斯·斯托勒后面开始“面试”尼古拉斯·斯托勒,他讲了自己的故事大纲,结果麦特还没看上,斯托勒拍过《布偶大电影》系列,确实是比较适合的导演。

11、马丁·斯科塞斯这应该是这部剧客串的导演里咖位最大的一位了,没有之一。

他两场戏都相当出彩,而且是非常有戏剧张力的角色,老马丁就不赘述了,如果都不知道这个老头,真的就没必要看这部剧。

12、JonesTown琼斯镇马丁一说,除了麦特之外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没有办法把琼斯镇和酷爱饮料结合在一起。

1978年11月18日,琼斯镇及其附近凯土马港的飞机跑道以及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合共918人自杀死亡。

自此以后,琼斯镇这个名字也成了发生在该地区的恐怖事件的代名词。

这样一个恐怖的往事,怎么可能拍成老少咸宜的动画形象主题电影呢?

13、Ain't that a kick in the head自以为是的麦特觉得可以和马丁·斯科塞斯合作了,在公司大堂宣布这个喜讯,配的音乐是《Ain't that a kick in the head》,和这个场景很契合,确实是一个惊喜。

这首歌在很多电影里出现过,是一首经典歌曲,最早由 Dean Martin 演唱,收录于他1960年的专辑 This Time I'm Swingin'!。

弗兰克·辛纳屈、罗比·威廉姆斯、西城男孩等都翻唱过。

14、《好莱坞往事》被同事否决后,麦特尝试辩驳一下,拿昆汀的《好莱坞往事》举例。

他当时已经陷入疯狂,他说《好莱坞往事》赚了3.77亿美金,事实上电影全球票房才3.1亿。

另外多说一嘴,《好莱坞往事》博纳影业也出资了,本来计划内地上映,结果因为电影里出现了李小龙的形象,李小龙后人觉得李小龙被侮辱了,就投诉举报,导致电影没能登陆内地大银幕。

15、 沃伦·比蒂被扫地出门的前老板在聊天中说“我在1988年砍了华伦比提(沃伦·比蒂)的一部电影,他从此就不跟我上床了”,这里显然是调侃了一下,而且在这里端出来 沃伦·比蒂的名字最合适不过,这个主演过《雌雄大盗》《天堂可以等待》等经典大片的影星,是好莱坞典型的花花公子,据说和他发生过关系的女星过万,其中包括麦当娜和简·方达。

16、史蒂夫·布西密第一集最后史蒂夫·布西密出场,剧中马丁要拍的琼斯镇,主张史蒂夫·布西密主演,两个人现实中私交应该也不错,布西密主演的《大西洋帝国》第一季的第一集,就是由马丁·斯科塞斯拍的,这也是美剧的一个传统,往往第一集喜欢找大导演拍摄,给后面打个样,也能来个开门红。

此外,剧中开会讨论的时候,调侃布西密的名字念不对,Buscemi确实是很难读啊!

17、苹果马丁预感到琼斯镇拍不成,马上翻脸,让麦特把剧本还给他,他好去“卖给他ma的苹果公司”,要知道好莱坞有传统的八大电影公司,就算新崛起的流媒体公司,为首的也是网飞、亚马逊,再往下还有迪士尼+,马丁说卖给苹果,是在打隐形广告,毕竟《片厂风云》是苹果出品啊!

18、《好家伙》电视剧请老马丁客串,捉弄个一溜够,又是骗人家要拍电影,结果最后是买了剧本为了不让人家拍,而且琼斯镇这个还是老马丁在剧中的“最后一部电影”,所以最后的最后致敬了一下,电视机里放的画面是马丁导演的经典电影《好家伙》,这也是马丁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和威尼斯电影节三项大奖,金球奖也有四项提名。

 2 ) 空洞的讽刺闹剧

一个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到这样一把年纪的主角,居然还搞不清楚把个人理想和事业区分开?

这应该是职场新人的必修课好吧。

和老马聊了个天脑子一热就砸钱?

请问它的理想主义是从哪来的?

就一句话从小喜欢电影?

太扁平了。

你看同样是理想主义,鸟人主角从始至终都在名利和个人实现之间挣扎,他的理想主义是自恋、虚荣、天真、虚伪和自欺欺人等一大锅炖出来的实体,足够耐人寻味,足够让人信服。

理想主义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绝不是主角喊两句口号就行的。

还有这个大恶老板,放芭比、某种物质这种风格化表达的电影里都显得刻板。

要不是这剧的音乐用了部分鸟人的班底,还有这故弄玄虚的伪长镜头,我也不会把它和鸟人联想起来。

它和鸟人的区别就像剧中讽刺的尼克斯托勒版酷爱与老马版琼斯镇一样。

抛开苹果tv包装下的精致的形式,它本质上还是烂仔帮擅长的那套讽刺喜剧,观感上和snl的小品、papi酱的短视频差不多,金句和段子看完乐完,留不下一点能让人回味的东西

 3 ) 看剧笔记

故事简介: 制片人马特·雷米克意外晋升为工作室负责人,随即他就要负责老板布莱恩的Kool-Aid真人电影项目。

于是乎,他在组建团队、进行选角。。。

的过程中状况不断,不仅要应对与马丁·斯科塞斯等大牌合作时各种问题,还陷入种族敏感、创意与商业平衡等困境。

每集都有众多明星客串,生动展现了电影行业幕后的混乱与幽默。

观者吐槽中: 本片在2025年西南偏南电影节好评如潮:它聚焦电影制作过程,将艺术追求与商业现实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剧节奏紧凑,每集都像一场精彩的冒险。

采用长镜头和多线叙事,增强了故事的连贯性和紧张感。

像马特与马丁·斯科塞斯的那场冲突戏,长镜头跟随马特在派对中穿梭,从意外得罪导演,到导演情绪失控,再到自己狼狈逃离,一气呵成,让观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紧张氛围。

多线叙事方面,除了主线的电影制作,还穿插着马特与团队成员的日常矛盾、不同项目的进展等,多条线索相互交织,既丰富了剧情,又展现出电影行业的复杂生态。

罗根大大将角色的热情、慌乱和真诚诠释得十分到位。

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的手足无措,以及坚持艺术理想时的坚定,都能让观者感同身受。

欧哈拉扮演的前工作室负责人,凭借犀利的台词和丰富的表情,将角色的干练和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凯瑟琳·哈恩饰演的营销主管,每一次出场都带着独特的造型和夸张的表演风格,为剧集增添不少喜剧色彩。

像她在讨论选角问题时,一边摆弄着夸张的配饰,一边发表大胆言论,让人忍俊不禁。

值得观注的是本的美术与置景:工作室的布置、会议室的装修,都透露出电影行业的专业与奢华。

复古风格的服装和色彩搭配,营造出一种怀旧氛围,致敬剧情中对好莱坞黄金时代。

比如马特在一些重要场合穿着的复古西装,凸显他对传统电影美学的追求;而年轻角色如奎因的时尚穿搭,则展现出行业的新变化。

不过,本片还是有些观看门槛哒!

比如一些关于电影行业内部规则和典故的笑话,非业内人士可能get不到笑点。

应该说,本剧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电影制作的艰辛与乐趣,让观者在欢笑中对电影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它适合喜欢幕后故事、喜剧和对电影行业感兴趣的人群。

 4 ) 了解好莱坞高层的工作和内幕一定要看这部剧

塞斯罗根新剧《制片厂》(工作室,TheStudio) 已经看过,众星云集,而且大部分的明星都是演自己。

82岁的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导演也在其中出演他自己,戏份不少,还被弄得趴在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怀里哭了 。

老爷爷真的精神气满满,演技也很不错。

扎导、朗霍华德、艾伦索金等导演编剧也都有客串!

甚至隔壁Netflix 总裁都客串出演,塞斯罗根面子真大!

这部剧用讽刺口吻真实展示好莱坞高管工作。

Seth Rogen出演电影公司刚晋升的高管,终于掌握电影生杀大权,但却被更上级要求拍摄一个Kool-Aid 饮料相关的电影(仿佛在讽刺他的香肠电影),让他焦头烂额。

剧中讲述了那些给电影开绿灯的高管们的真实人生,其实这差事一点也不容易,压力很大。

之所以会出现很多烂片就是因为在做这些决定时,往往不是为了艺术和作品质量,而是要考虑很多人情、资本和多方利益,有些deal在高压下勉强达成,甚至需要多方哄骗,不断制造谎言。

剧中也没忘挖苦好莱坞推行多元化代表性,这在他们做任何决定时确实有被考虑。

最终,综合因素导致一些好剧本被雪藏,烂片却花掉很多钱。

而高管有时有意见也碍于情面无法直说,真实反映了这份工作虚伪的一面。

剧里提到很多真实的电影明星、导演、制片人、编剧,也有去一些很棒的洛杉矶豪宅拍摄,也会带观众去参加各种好莱坞派对、产业活动、颁奖典礼,都是平时真实会发生的那种。

镜头里常常会看到电影片场、好莱坞、比佛利山等场景。

也就是说,即使主要人物和故事是杜撰,但其发生的世界确实是真实的好莱坞。

他们的谈话中会不经意提起很多奥斯卡提名、获奖作品,提到各种好莱坞成功或失败的电影案例和商业运作内幕。

人物塑造也满鲜活。

但有的表演有夸张成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大吵大叫,每场戏都唇枪舌战,不过我相信其中大部分是真实发生过的。

基本上你如果希望了解好莱坞制片人、高管的生活和工作,不能错过这部剧。

不仅节奏快,讽刺性强,也非常幽默,与之前《Entourage》那类最大不同就是每集都有很多大明星客串出演他们自己,其他客串明星还包括AnthonyMackie,OliviaWilde,ZacEfron,Adam Scott等。

3月26日Apple TV+正式开播

 5 ) 着眼当下

刚看完这个制片厂,我觉得是今年目前为止最好的讽刺美剧了。

开头就对当前IP改编进行调侃,在播出的时候现实世界《我的世界大电影》全球票房大爆,内外呼应,怨不得投资拍烂片。

然后第二集讲探班看一镜到底如何拍摄,整集就用一镜到底的方式来拍(和《混沌少年时》一样),情节很是抓马。

类似的,第四集怀念胶片和黑色电影,就用找胶片的由头和黑色电影的手法拍了这一集。

第三集讲的就是电影里个人塞私货。

中间几集叙事节奏流畅舒缓了,第五集是职场内斗,第六集是从业者和观众的观念不一致,互相瞧不起对方。

第七集和第八集的讽刺力度又提起来了,分别是种族主义对电影制作的干扰和颁奖的虚假。

最后两集说实话力度就下来了,像一场传统美国闹剧喜剧,无功无过吧。

虽然制片厂第二集是一镜到底,但是其他集数里面也包含大量的长镜头,音效是非常急促密集的鼓点,配合着情节,特别能突出制片厂这些人的忙乱无序,充斥着荒诞感。

感觉是和《鸟人》学的。

 6 ) 制片厂 高码率

「制片厂 The Studio」,复制整段内容,打开最新版「夸克APP」即可获取。

畅享原画,免费5倍速播放,支持AI字幕和投屏,更有网盘TV版。

动作斡是嬉噱瘴多好/526936fpP4:/链接:夸克网盘分享 - pan.quark.cn「制片厂 The Studio」,复制整段内容,打开最新版「夸克APP」即可获取。

畅享原画,免费5倍速播放,支持AI字幕和投屏,更有网盘TV版。

动作斡是嬉噱瘴多好/526936fpP4:/链接:夸克网盘分享 - pan.quark.cn

 7 ) 赛斯·罗根自己导演就会忽略自己的表演

前有《参与其中》后有《巴比伦》《好莱坞往事》《系列大片》。

第一集调侃马丁斯科塞斯,老马丁得知噩耗把头埋在查理兹塞隆臂弯里抽泣。

第二集搞了一个很好玩的25分钟长镜头,调侃《过往人生》第三集调侃朗霍华德和猎鹰第四集调侃奥利维亚王尔德第五集过渡第六集是一种利用影像过度夸大非电影圈人类的劣性的中国竖屏短剧的惯用手段,虽然故事里双方都没有讨好,但是影像传播的话语权仍旧掌握在“片厂”手中,放大其他圈子人类的劣性时还是要谨慎。

总得来说这一集非常心机,利用手指骨折博取观众同情转移注意力使观众忽略影像传播霸权。

第七集又回到前五集的思路不夹私货了,相比“饭碗”问题“种族歧视”也得往后稍稍。

第八集Apple出品就拼命调侃Netflix,没有颁奖前到处公关的一集实在说不过去。

本集的问题是“权力置换”,批准项目的时候片厂老板三推四阻但是项目获奖之后导演就有了底气拒绝说老板的场面话,虽然被获奖感言提到看似小事一桩,但它影响的是老板业内口碑,不被提到只会暗示其他创作者这个老板难搞没有艺术眼光。

最后两集纯粹搞乐子也是给制片组(管账)的情书,和真正电影艺术创作在现场拍戏的导演摄影剪辑美术演员们毫无关系。

 8 ) 碎碎念

Ep1.斯科塞斯出现之前用长镜头,出现之后他和男主的整段对话用whip pan shot致敬老马,笑点。

把老马弄哭以后这俩人一起看《好家伙》,RIP Ray Liotta.Ep2.小一镜到底,导演和DP被制片厂老板气得狂怒。

Ep3.给朗霍华德提note.Ep4.《洛城机密》crossover《唐人街》恶搞版。

一卷胶片在马路狂奔,笑得我脸疼。

Ep5.开头这个无人机航拍。

这集大吵架的台词密度恰到好处。

Ep6.这集好,看男主发作真是尴尬极了。

一部讲制片厂的剧集,以讽刺的形式说出口,“电影没那么重要”,“你做的也不是艺术”。

Ep7.PC考虑下的casting到结尾的Fxxk AI twist。

Ep8.一整集都是金球奖颁奖典礼,浮华名利场背后是那么一点点真心。

祛魅好莱坞片段。

Seth Rogen在Vanity Fair的播客说真的很多制片厂的高管都迫切得想要被感谢。

Ep9.10.一整季的嘲讽口吻后收官两集硬上价值可真是适得其反塑造出了一种全员自嗨神经病感?

 9 ) 资源分享:制片人高清中字,评论区一起看

评论区一起看,更多见主页讲述了一家历史悠久的好莱坞电影制片厂在一个艺术与商业日益难以共存的世界中努力生存的故事。

片名制片厂原名The Studio又名工作室 / 好莱坞制片厂 / 斗戏影业(港) / 片厂风云(台)导演塞斯·罗根 / 埃文·戈德堡编剧埃文·戈德堡 / 亚历克斯·格利高里 / 皮特·海克 / 塞斯·罗根 / 詹姆斯·韦弗主演塞斯·罗根 / 凯瑟琳·欧哈拉 /

 10 ) 好莱坞玩儿技术跟吃饭似的

太好看了,每集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好莱坞流水线的高水准。

比如第二集画中画、套中套,整集一镜到底,不刻意不生硬,还活色生香。

姜文说,我们连故事都讲不好,还谈什么技术?

我们经常说好莱坞电影快餐太多,没技术含量。

其实人家追求的不是这个,人家就追求钱。

至于剧本、灯光、摄影、服化道这些东西,那不就是一日三餐、水和空气吗?

活着就得有。

《片厂风云第一季》短评

看了2集,不是我喜欢的。第一集亮点就是末尾:马丁说想要回剧本,转头卖给Apple (自嘲苹果买剧本眼光hhh)如果重心放在英剧上,多做几部《流人》这样的,应该就能扭亏为盈了,苹果好多片都是看上去制作精良费时费力,然而食之无味。这片就是看着矛盾冲突很多,节奏快,但喜剧效果还没有《Bookie》好。不过这片客串卡司绝对豪华。

8分钟前
  • 最爱抽风王子样
  • 较差

……《善意的竞争》《幸福伽菜子的快乐杀手生活》《混沌少年时》《热点》《苦尽柑来遇见你》《片厂风云》……可以确定的是,我的2025年度外语剧集不用愁没得选了;可是,我的2025年度华语剧集候选作品至今依然稀缺。—— 1.虽然有预感「塞斯·罗根」不会拍摄正经反应好莱坞制片厂幕后运作的故事,但观看此剧的笑果还是超乎我的预期,作为学过影视专业、从事过相关工作、阅片超两万的影视迷还挺能get到剧中编排设计的蛮多台词/情节/细节/笑点;2.用一镜到底长镜头形式呈现的第二集是IMDb上全剧评分最高的一集→9.0分;3.下载的版本竟然是台译字幕,好在自己对那些影片名人的翻译有所了解,因而不太影响对中字的理解;4.第八集看字幕,佐伊最后感谢了马特但他却不开心?倒回去看,原来念他名字时被音乐声盖过还消音了;……

1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吵得我脑袋疼。

16分钟前
  • 南瑾
  • 较差

塞斯罗根真是那种有点才华,又不够征服别人的程度,所以一生都在拍各种题材新颖的半吊子电影,他还是放弃创作,当个制片人推推新人吧,人贵有自知之明。

19分钟前
  • liangya216
  • 较差

第一集的运镜和鼓点很《鸟人》,有点做作。

22分钟前
  • Xavium
  • 还行

乱哄哄式难看。

25分钟前
  • Aviva
  • 很差

平淡

26分钟前
  • 堂堂一跑堂
  • 还行

之前很嫌弃当代的元电影,看了此剧才发觉,是创作者写不出有创意或至少有趣的内容。本作几乎涉及了电影工业流程的每一环,不仅拥有优秀的喜剧节奏和好莱坞名人客串,还借助有调度难度的长镜头完成了一系列癫狂至极的演绎,在喧闹与热忱间自由摇摆(ep4的霓虹系Film-Noir戏仿个人最佳) w/c

29分钟前
  • DeckardYang
  • 力荐

第三集塞胖那部让人昏昏欲睡的电影男主,很像腐兰兰,夹带私货了~~

34分钟前
  • noticeme#
  • 还行

哈哈哈,最后两集笑出了泪花花:制片厂首席窝囊官+好莱坞春晚,搞电影的一旦黑上了头,连自己的脸都要抓花。影视圈百病丛生,作为夕阳产业的自嘲,一集主攻一个症状,蠢得绘形绘色。同题材同类型,我们也有《红毯先生》和《永安镇故事集》,观众为什么不买单?还是开起刀来下手不够狠啊。【哈哈哈笑得打鸣。又辛辣又悲凉。你热爱电影,自负有几分才情,理想是努力做个能够平衡艺术与商业的好制片人。你不辞辛苦,有朝一日爬上高位,以为终于拥有了选择和拍板一部电影生死去留的权力,可以大展身手拍部名垂青史的好作品,哪知却成了亲手毁掉电影的搅屎棍,到处磕头下跪,并展示自己的愚蠢。【轻点整活,别把马丁.斯科塞斯玩儿坏了

37分钟前
  • 匡不怕
  • 推荐

不是每一集都好,但好的那几集实在是太好

42分钟前
  • 发条橙
  • 推荐

前几日《花月杀手》过后的,“寻找几个重识老马的窗口”,此为其一。raw、vigorous n juicy!吃多了超加工食物,总会动心于此般新鲜打捞的生猛海鲜!想起了近十年前所刷的《政局边缘》,以及话痨Kevin Smith!

45分钟前
  • 炎夏
  • 力荐

不如《系列大片》,这俩也太像了吧。

48分钟前
  • 呵呵景
  • 还行

实在get不到,看不进去

53分钟前
  • 划痕岁月
  • 较差

好莱坞片场八卦集

58分钟前
  • 万万
  • 还行

真好

1小时前
  • 彩虹头
  • 推荐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1小时前
  • 烂片避雷指南
  • 力荐

3.5 稍微有点高开低走,不过整体还是挺好笑的。讽刺力度算挺温和的。客串阵容非常豪华,冲着这一点也得继续看第二季。

1小时前
  • 林木暮
  • 还行

第八集弃,傻白男装傻充愣,调侃好莱坞,名利场真真假假,更显得这部剧跟脚底板一样的高度。不要妄图找两个好莱坞大导演出镜,就以为是多了不起,深度、高度都撑不起来,烂

1小时前
  • 趙小花
  • 还行

有点絮叨

1小时前
  • 宁静的风
  • 还行